神秀和慧能之间的因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秀和慧能之间的因缘
作者:释源德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神秀和慧能之间的因缘,虽然有些研究认为神秀和慧能之间是敌对的关系,但仔细考察历史相关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殊胜因缘:神秀与慧能互为善缘的关系。

通过两两关系的考察,尤其是对偈语以及相关的故事梳理后,发现渐悟和顿悟都是弘忍法脉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后来不同根性的修学佛法者更是指明了方向,即顿渐悟是通达佛果究竟解脱果位的不同方式。

关键词:神秀;慧能;因缘
引言
在禅史中,五祖弘忍通过两位徒弟神秀和慧能的两个偈子来选择衣钵传给谁,他把衣钵传给慧能时,引起很多弟子的纷争,这件事使得禅宗分化成了南能北秀。

关于这一点的考察,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也难免有些偏颇,本文从“缘”的角度来积极、客观、独特地反映慧能和神秀之间的关系。

在佛教中,“缘”一般要与“因”联系在一起考虑,即通过内因外缘(cause)来说明法与法之间的关联,有“法界缘起”、“中观缘起”、“唯识缘起”等不同的法门,来说明万法之间的互相依附关系,三世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法都是“因”与“缘”和合而成。

在实修方面更加重视缘起的力量,常常把一些词与“缘”字连用,如“结缘”、“善缘”、“恶缘”、“逆缘”、“顺缘”、“业缘”“随缘”等,修行者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都不离开“缘”字。

笔者根据“因缘”来分析神秀和慧能两人之间的“缘”,以此了解两位禅宗高僧,他们是我们修行者的榜样,是通达方便与智慧后达到解脱彼岸的引路者。

一、慧能和神秀思想的差异
禅史中慧能禅师和神秀禅师这两位出众的禅师跟五祖弘忍学法时,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学法时间、年龄,出身和修行的经历等,有的史料记载中体现了两着之间的敌对的趋势。

个人自身的修行层次、方式等的不同,修行模式有很多种,其中神秀主要持渐修的方式,从他著名的偈语中得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通过偈子看出他本人多年参禅后有所成就,主要是渐悟修行。

他主张需要时时刻刻反省,不使外境染污自心清净,完成从“粗”到“细”,从“行为”到“思想”慢慢修行,这是针对大乘修行中普通人的修行方式。

慧能的偈子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该偈子对那时代的修禅者带来了一定的刺激,因为在慧能禅师之前没有哪位行者能够将对禅的领悟这么透
彻地表达出来。

慧能脱离概念找真如,也是自性清净佛性的体现。

这些差异从下面偈语和故事中有所体现:
(一)偈语——自性理解方面的差别
慧能禅师听到神秀禅师的偈语,知道神秀禅师的思想执着“净心”和“染心”,所以“菩提树”比喻为“身”,以“心”比喻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他还有二元分别障,不能见法自性空。

于是慧能反驳来说自己的想法,说“菩提”不是“树”;“明镜”没有“台”;没有真实的东西、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心”本来是“静净”、“无染”的,世间万法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性。

神秀还没脱离执着于万物“自性”,反而慧能认为一切法的自性空,并不能执着于二元对立。

(二)志诚故事——“戒定慧三学”行相理解的差异
另外,也有神秀禅师教志诚修学戒定慧法的故事。

首先对三学的含义:神秀主张的“戒定慧”的含义从下面志诚的表述中可以得知,即“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而慧能对答志诚时以“自性”来说明三学,即“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其次对三学所指的根机不同,神秀认为是三学接大乘人,而慧能认为接最上乘人,即“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

”“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智根人。


这是慧能第二次反驳关于修学戒定慧法。

慧能禅师不是否认三学(戒定慧),而是认为将戒定慧法看成是心外之法让行者努力寻找的做法是不彻底的,这没有领会自心本来清净、无染,已经包含了戒定慧法,所以修行就是回归本心,认识本来,认出自己本有,而不是以为自己没有,然后向外面的规格来培养、锻炼,为了达到外面的东西。

二、慧能和神秀之间思想共同点
“南顿北渐”而言,并不是两个敌对思想的冲击,他们只是禅修入道的不同法门,主要是修行方式的不同,都是通往解脱彼岸、佛果的。

对于参禅的意义,慧能禅师是直指心性,一念顿入如来地的顿修法门。

神秀禅师是次第修行进的渐修法门,渐次修行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有顿悟。

因此,看起来两位禅师有不同的修行法门的方式,但在究竟解脱方面并没有矛盾。

慧能的禅解是禅宗的宗旨,直接进入不二心性,如“即心即佛、见性成佛”的思想。

而神秀禅师也并不是失败者,慧能反而通过与神秀禅师之间的善友缘,推动了慧能禅师的成就。

神秀禅师的偈语使得慧能禅师有机会反驳,并且表达了他的禅宗要旨。

除了给慧能禅师带来修行方面的成就外,慧能禅修的思想也给神秀禅师以及其他修行者指明了修禅达到涅槃的方向。

总之,两位禅师对禅学都有相当的贡献,从禅的角度来领会佛法奥意。

三、从“缘”字看神秀与慧能之间的关系
两者修行方式虽有所不同,但从《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可以看出神秀对慧能思想的认可。

从“缘”的角度来看,神秀也是一位大善知
识,对慧能的佛果成就也有贡献。

虽然有些史料记载敌对关系,但从“缘”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出这种敌对并不表示对立的含义,反而体现了他们之间互为善友、善知识。

由于业力的影响,因缘的和合,很多事物不能从外面、表面的方式去理解,即“善友”或“不善友”的观念是相对的,要根据对象、事情等来观察,没有绝对的存在。

从《法华经》中看到佛陀和提婆达多虽然互为敌人,但其实从佛陀对提婆达多的授记,以及佛教更深远的意义来讲,两者可以是互为一体,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参考文献
[1]宣化法师(中):《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2]释青净(越):《六祖法宝坛经讲记》,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3]释满觉译:《法宝坛经》,越南佛教文化中心出版社,2002。

[4]源贤(越)译:《金刚般若婆罗蜜经》,方东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释源德(1974.05-)女,越南京族人,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佛学理论
注:
(CBETA,T48,no.2008,p.358,b11-1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