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 地理(含答案)
山西省晋中市2020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卷类型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首次日出。
图1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
据此完成1—3题。
1. 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A. 0时正北B. 6时正东C. 12时正南D. 18时正西2. 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A. 3月31日前后B. 6月11日前后C. 7月3日前后D.9月12日前后3. 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A. 0°B. 12.5°C. 22°D. 34.5°2016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科学专家也帮助培育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
图2示意海域位置和遥感影像。
据此完成4—6题。
4. 海域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B. 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C. 利于海水淡水,增加城市供水D. 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5. 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征是A. 喜光热耐干旱B. 根系发达,抗风性强C. 耐盐碱性更强D. 耐贫瘠土壤,生长快6. 海域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A. 干旱气候B. 强沙尘暴C. 石油污染D. 全球变暖水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
山西省2020届高三地理考前适应性测试试题二含解析

山西省2020届高三地理考前适应性测试试题(二)(含解析)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区内沼泽湿地、冰川、湖泊等水体「布,是中国江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补给区以及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区。
降水波动是影响三江源及江河中下游水资源安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下图示意1960-2015年青海三江源区年降水量累计距平值。
累讣距平值是指某要素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累讣值。
A. 逐渐减少B. 波动变化C. 先增后减D. 先减后增2. 2002年以来,三江源区年降水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该区气候变暧B. 环保力度增大C. 冰雪而积萎缩D. 地形格局改变3. 2002年以来,二江源区年降水虽变化造成的影响是()A. 湿地而积扩大B. 中下游供水紧张C. 森林而积扩大D. 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 B 2. A 3. A【解析】【分析】【1题详解】从图中数值变化分析,降水量距平累讣值波动变化,说明三江源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为由减少到增加,由增加到减少,再增加,这样多次反复波动变化,B正确。
故选氏【2题详解】2020年以来,该数值不断上升,年降水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该区气候变暧,冰川融水增 多,湿地而积增加,水蒸气含量增大,A 正确。
环保力度增大,对降水量影响有限,B 错误。
冰雪而积萎缩,是全球变暖造成,不是降水增多的根本原因,C 错误。
地形格局变化较小, 对降水影响不大,D 错误。
故选A 。
【3题详解】三江源降水量增大,河流水量增加,湖泊、沼泽面积增大,湿地而积扩大,A 正确。
河流水源 补给增多,中下游供水矛盾减小,B 错误。
该地高寒,自然带以草甸、荒漠为主,C 错误。
湿 地而积增大,生物多样性增加,D 错误。
故选A 。
【点睹】2002年以来,累计值由负变正,年降水呈:逐渐增加。
浒苔是我国黄海海域常见的一种绿藻,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 Co 近年来,我国实施浒苔 资源化利用,将其加工为饲料添加剂、生物肥,食品等产品,初步实现了浒苔的“变害为宝”", 但目前浒苔的加工利用仍未形成规模化的完整产业链。
2020年太原市高三三模考试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太原市2020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6分。
36.(24分)(1)(冬季)偏北风和(夏季)偏南风。
(2分)跑道方向需与主导风方向一致,(2分)大兴机场跑道主要为南北方向,其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和偏南风。
(2分)(2)增加跑道:充分利用空域资源,增加航空班次,提升机场的运行能力和效率;(2分)提高运输能力,满足建设国际交往中心需求;(2分)缓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压力。
“北一跑道”:遇到极端(西北大风)天气时,可根据风向调整跑道,保证运行能力;(2分)疏导飞往华东地区的出港航班,缩短滑行距离,节省飞行时间,节约能源。
(3)位置适中,距北京、天津、雄安都较近,接近客源市场;(2分)大部分省际航线的起降避开北京市区,减少对市区的影响;(2分)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建设。
(2分)(4)利于发挥大兴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辐射作用,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新的增长极,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机场的正常运营,发挥和提高国际交往功能;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利于引领航空技术和技术创新;利于探索创新区域协同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示范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每点2分,任答三点,共6分)37.(22分)(1)飓风登陆使干旱的阿拉伯半岛降水有所增加,沙漠土壤含水量升高,利于蝗虫产孵卵;(2分)相对湿润的环境和植被的增加,提高了沙漠蝗虫的存活率和数量;(2分)之后沙漠蝗虫随该地区盛行的西南风和东北风,分别飞往南亚地区和东非地区。
(2分)(2)蝗灾会影响东非、西亚农牧业发展,粮食缺口增大;(2分)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水稻产量下降,出口量减少;(2分)全球粮食供需趋紧,可能导致粮食价格上涨。
(2分)(3)北线:我国与印度、巴基斯坦接壤地区为高海拔的寒冷地区,蝗虫难以越过;(2分)南线:我国与东南亚接壤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若蝗虫从南北向的谷地进入我国,(2分)但是云南南部气候湿热,蝗虫不易生存,难以大量繁殖。
2020山西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地理)

2020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地理部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4分)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淤积,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悬河。
近二十多年来,黄河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入黄泥沙减少。
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下图示意黄河下游悬河剖面。
据此完成1~3题。
1.悬河形成后,黄河下游A.补给水源消失B.成为分水岭C.流域面积变大D.呈羽状水系2.仅考虑黄河泥沙减少,悬河A.河床降低B.冰期变短C.侧蚀增强D.流程变长3.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该A.构建地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B.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C.加快干支流水电梯级开发速度D. 实施全流域生态造林工程网红餐饮店是通过网络获得知名度或者在已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吸引力,并且在网络上有较高关注度以及较优口碑的餐饮门店。
下图示意上海市普通餐饮店和网红餐饮店的比重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 普通餐饮店与网红餐饮店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网红餐饮店A.地租支付能力较低B.网络条件较好C.网点分布密度较大D.辐射范围较广5.近年来,上海市建设的重心向郊区新城转移。
根据普通餐饮店分布,推断新城与市中心的距离是A.0-5千米B.5-10千米C. 30-35千米D.55-60千米2019年,江苏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偏少21%,上游来水偏枯,出现了罕见的春、夏、秋、冬四季连旱,夏季尤为严重的特大干旱,但全省未出现农作物大面积绝收、群众生活用水困难等灾情。
据此完成6~8题。
6.对江苏省干旱贡献率最高的因素是A.大气环流B.下垫面C.太阳辐射D.人类活动7. 2019年江苏省夏季旱情尤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来水少B.降水少C.温度高D. 需水大8.推测江苏省旱情严重而无灾情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修建堤坝B.疏浚河道C.科学调水D.人工增雨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反映该农产品在各省(区、市)之间贸易的相对规模,其数值越大,说明该农产品分布越集中。
山西省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一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一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图示意1992- 2015年某区域土地覆盖面积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A.西欧B.北欧C.北美D.中亚2.根据1992- -2015 年该区域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可推测当地①水资源需求量增加②荒漠面积有所扩大③农村人口比重增加④湖泊萎缩情况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
下图为汉江上游2001-2017年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汉江上游地区的植被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针叶林D.灌丛2.推测2017年秋季的气候特点是( )A.气温偏低B.降水偏多C.光照偏强D.冬季风偏弱3.2001-2017年汉江上游NDVI指数的变化,反映了( )A.耕地增加B.植被种类增加C.降水增加D.气候变暖3.北美洲西海岸山脉的形成与两大板块的运动有关。
这两大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4.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浙江政府在《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要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高新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水平,为经济发展实现“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提供坚实支撑,减少脱节。
完成下列问题。
1.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重点要做的是A.减少落后产能,高效益生产B.依托交通优势,扩大外贸C.产业提质增效,补足后劲D.利用集聚效应,打造高新园区2.该行动计划是基于A.地区制造力与经济发展协调衔接的需要B.先进制造业抢占市场的优势C.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D.发达国家高科技制造业冲击的实际5.2019年10月开始,A国开始爆发森林火灾。
山西省2020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地理答案(一模)

山西省2020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地理答案(一模)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水系的影响。
悬河形成后,河床高于两侧地面,成为淮河和海河的分水岭,B项正确;下游支流汇入支流减少,补给水源变少,流域面积变小,A、C 项错误;受堤坝约束,不会形成羽状水系,D项错误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河流地貌的发育。
泥沙减少,淤积速度减缓,A项错;河流结冰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气温,与含沙量大小无关,B项错:受淤积减弱的影响,冲淤平衡被打破,侧蚀相对增强,C项正确;流程长短的变化无法判定,D项错误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为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因地制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A项正确;大规模煤炭开发会加大当地资源环境压力,不利于流域的生态保护,B项错误;水电开发应因地制宜,不宜加速发展,C项错误;流域内的生态修复,应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因地施策,D项错误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据图可知,网红餐饮店在市中心分布比例最高,与普通餐饮店相比,空间分布更集中、且更靠近市中心,而市中心地租水平最高,说明网红餐店的地租支付能力较高,A项错误;网红餐饮店需要通过网络获得知名度,对网络依赖程度高,B项错误;无法根据材料获悉餐饮店数量,不能推断其分布密度,C项错误;网红餐饮店借助网络可扩大辐射范围,D项正确。
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普通餐饮店应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
据图可知,普通餐饮店有两个峰值,一个靠近市中心,另一个距离市中心30-35千米,结合题干信息,新城位于郊区,C项正确。
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早灾形成的因素。
江苏省干旱与复杂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关,即冷空气偏弱,暖湿气流不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导致降水偏少,引发干旱,A项正确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干旱灾情大小的因素。
与其他三个季节相比,夏季因气温高、蒸发强,导致旱情尤为严重,C项正确。
山西省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适应性测试试题(A卷)

精品文档!山西省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适应性测试试题(A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淤积,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悬河。
近二十多年来,黄河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入黄泥沙减少。
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下图示意黄河下游悬河剖面。
据此完成1~3题。
1.悬河形成后,黄河下游A.补给水源消失B.成为分水岭C.流域面积变大D.呈羽状水系2.仅考虑黄河泥沙减少,悬河A.河床降低B.冰期变短C.侧蚀增强D.流程变长3.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该A.构建地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B.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C.加快干支流水电梯级开发速度D.实施全流域生态造林工程网红餐饮店是通过网络获得知名度或者在已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吸引力,并且在网络上有较高关注度以及较优口碑的餐饮门店。
下图示意上海市普通餐饮店和网红餐饮店的比重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普通餐饮店与网红餐饮店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网红餐饮店A.地租支付能力较低B.网络条件较好C.网点分布密度较大D.辐射范围较广5.近年来。
上海市建设的重心向郊区新城转移。
根据普通餐饮店分布,推断新城与市中心的距离是A.0-5千米B.5-10千米C.30-35千米D.55-60千米2019年,江苏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偏少21%,上游来水偏枯,出现了罕见的春、夏、秋、冬四季连旱,夏季尤为严重的特大干旱,但全省未出现农作物大面积绝收、群众生活用水困难等灾情。
2020年3月山西省2020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综地理答案

2020年3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地理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 D C A D A C D B C B1.解析:据图可以看出,输电线路跨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地形起伏大,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所经过地区人文差异明显,工人素质和语言交流都会带来不便。
输电线路长影响相对较小,线路长短主要影响投资量和工期。
答案:D2.解析:结合材料有关装配式的说明,建筑物的主结构在工厂里预制,可以减少钢筋水泥现场浇筑的时间,缩短工期;可以减少工人的工资支出,但在浇筑、吊装等机械化设备投资方面会增大;装配式与建成后的保养关系不大;有些预制件可以便于运输,但有些大型的预制件会增加运输难度。
答案:D命题点资源调配的区位分析、资源建设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点以“一带一路”中巴合作为背景,以巴西北电南输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3.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张家口堡位于长城关隘,地形上该地位于山口,东西两侧地势险峻,修筑长城之后驻兵把守,是当时屯兵之地,所以张家口堡建成初期的功能为军事防卫。
答案:C4.解析:主要考虑张家口沟通地区的农商产品的差异,来自以南地区的有茶叶、丝绸、陶瓷、水稻等,来自以北的有马匹、盐、畜产品等;那时煤炭不是主要的交易商品;服装上南北差异大,流通量很小;水果不耐储存,易腐烂变质。
答案:A5.解析:目前张家口堡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随着冬奥会的召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旅游业应为重点发展方向。
答案:D命题点城市区位、商业贸易和城市持续发展创新点以冬奥会举办为背景,以张家口的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6.解析:根据图示区域定位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图中河流为绿洲地区提供水源,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由此可确定绿洲应位于河流下游的冲积扇上,所以该地地势北高南低。
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2020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
文科综合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淤积,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悬河。
近二十多年来,黄河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入黄泥沙减少。
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下图示意黄河下游悬河剖面。
据此完成1~3题。
1.悬河形成后,黄河下游
A.补给水源消失
B.成为分水岭
C.流域面积变大
D.呈羽状水系
2. 仅考虑黄河泥沙减少,悬河
A.河床降低
B.冰期变短
C.侧蚀增强
D.流程变长
3.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该
A.构建地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B.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
C.加快干支流水电梯级开发速度
D.实施全流域生态造林工程
网红餐饮店是通过网络获得知名度或者在已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吸引力,并且在网络上有较高关注度以及较优口碑的餐饮门店。
下图示意上海市普通餐饮店和网红餐饮店的比重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普通餐饮店与网红餐饮店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网红餐饮店
A.地租支付能力较低
B.网络条件较好
C.网点分布密度较大
D.辐射范围较广
5.近年来。
上海市建设的重心向郊区新城转移。
根据普通餐饮店分布,推断新城与市中心
的距离是
A.0-5千米
B.5-10千米
C.30-35千米
D.55-60千米
2019年,江苏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偏少21%,上游来水偏枯,出现了罕见的春、夏、秋、冬
四季连旱,夏季尤为严重的特大干旱,但全省未出现农作物大面积绝收、群众生活用水困难等灾情。
据此完成6~8题。
6.对江苏省干旱贡献率最高的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下垫面
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
7.2019年江苏省夏季旱情尤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来水少
B.降水少
C.温度高
D.需水大
8.推测江苏省旱情严重而无灾情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修建堤坝
B.疏浚河道
C.科学调水
D.人工增雨
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反映该农产品在各省(区、市)之间贸易的相对规模,其数值越大,说明该农产品分布越集中。
下图示意1978~2018年中国粮食、蔬菜、水果、糖料四类主要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统计。
据此完成9~11题。
9.甲、乙、丙依次表示
A.糖料、水果,粮食
B.糖料、粮食、水果
C.粮食、水果、糖料
D.水果、糖料、粮食
10.四类主要农产品中
A.蔬菜种植面积最大
B.甲在各省(市、区)均有分布
C.乙是居民的主要食物
D.丙集中分布在华北地区
11.丙农作物地方化系数高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量大
B.适宜种植范围小
C.种植技术复杂
D.单位面积产量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
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塔城是新疆重要的通商口岸,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鲜果蔬出口到周边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
2019年5月30日,克塔铁路(克拉玛依一塔城)开通运营,结束了农产品只靠汽车运输的历史。
克塔铁路(下图)AB段冬季多偏东大风,有“魔鬼风区”之称,常形成强大的风雪流(指风携带雪粒运行的天气现象)。
在铁路的选线上,规划了南、北两个方案,最终选择了积雪较多的北方案。
施工中利用大孔桥梁将轨道抬升离开地面,防御风雪流,保障铁路运营的安全。
(1)说出地形对克塔铁路AB段“魔鬼风”的影响。
(4分)
(2)从坡向和积雪角度,分析克塔铁路最终选择北方案的理由。
(8分)
(3)推测大孔桥梁在防御风雪流方面的作用。
(4分)
(4)说明克塔铁路的运营对新疆新鲜果蔬出口带来的益处。
(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摩洛哥(下图)是地处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独立以来成为非洲少数致力于发展汽车工业的国家之一。
2014年,提出(2020年加速工业发展战略》,通过吸引外资,加快发展汽车等新兴产业。
雷诺、标致雪铁龙等汽车企业在摩洛哥投资建设有整车厂,吸引了众多零部件厂来此投资建厂。
2016年,该国共有200余家汽车企业,主要集中在丹吉尔和卡萨布兰卡,生产的汽车约80%出口到欧洲。
汽车业已成为该国第一大出口行业和工业发展的引李之一。
(1)分析摩洛哥重点发展汽车产业的原因。
(6分)
(2)简述丹吉尔和卡萨布兰卡吸引汽车企业布局的优势条件。
(8分)
(3)说明众多零部件生产厂来摩洛哥投资,对提高其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4分)
(4)说出发展汽车产业对摩洛哥工业化的积极作用。
(6分)
43.[选修3-一旅游地理](10分)
康养旅游,一般被称为医疗健康旅游。
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已逐渐成为新常态下旅游经济的新亮点,符合人们对健康、幸福的需求和休闲娱乐生活的追求,逐渐成为一种对高质量生活的补充。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康养旅游的发展。
下图示意2016~2020年中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走势。
简述中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走势及原因。
44.[选修6-一环境保护](10分)
上世纪90年代,西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一度为劣V类。
近年来,相关部门除加强岸上污染源治理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生物治水措施,如在水底种植水草、每年投放数十万鱼苗。
从2011年至今,西湖已培植“水下草原”31.7万平方米经过多年的综合保护治理,西湖水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说明“水下草原”与鱼苗对改善西湖水质的作用。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