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福州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必修上)模块考试(试题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以下散文,完成1—3题。

(共12分)鱼和书木心渔民的目的物是鱼,门前的沙滩上,铺晒着巨网,阳光直照,生活清闲得多了,用机动船作业,英国的渔民都这样。

东南部苏佛克郡(Suffolk),位于北海的奥尔德堡之滨,是渔民村。

行不多时,就进城了,那些神色不定的游客,见之心烦,全靠本地居民的蔼蔼晏晏,使这里显得可以小住一周。

空气似乎特别清新,夏天的傍晚……黄昏……静谧的氛围层层深去。

倘若置身酒吧,烟雾醇气弥漫,好像要快乐就得这个样子。

中国的“哈尔滨”,这个名字的意译是“晒网场”,也多渔网,也流行抽烟饮酒。

中国的北方大都吃粗粮,怎么办呢,啤酒是液体面包,反正我停不了几天。

推门,一进入便想回身——里面暗,乱,那沉甸甸的闷热更其摈人——我是退出来了。

如此三进三退,除非不欲以啤酒充饥,否则就得在第四家进而不退。

在第四家找了一张临窗的小板桌,后窗,窗外污黑的杂物堆得只露一块手掌般大的天空。

夏日正午,这酒店好比蒸笼烤箱——我也许会死在哈尔滨。

要了一公升啤酒,一碟炸青蛙,别的就只有超乎想像的烙饼,铁饼。

青蛙本来瘠小,油炸后,无肉可啃——又想走了。

除非立即离开哈尔滨,而要办的事没办完。

看别人,另一角的少妇,碗中想必是白干,轻轻端起,啜呷有声……扯点儿烙饼,孜孜咀嚼,却已咽落——确实是绝妙的示范,大意是:您也应当如此。

奇怪的是我竟徐徐顺从她的无声之谏,开始喝啤酒,啃青蛙腿——感觉自己在履行一项德行。

哈尔滨还有些灰色的楼房,屏风般列在一起,前面便是空空的黄沙地,楼房的外墙上,宛如鹰架,构着黑铁的露天扶梯,曲曲折折,好像很幸福,晾满衣裳,飘得很厉害。

半公升啤酒入肚,饥饿已止,蓦然惊喜,木窗外,堆着杂物,毕竟有空隙,风吹进来,小的,碎的凉风,也一丝丝,一阵阵,坐在这里是可以的,风这样吹我,有风这样吹,我能坐下去,喝下去,刚来时就是这样的,感觉不到罢了,幸亏听顺那女人的谏言,饿已止,汗将收尽,青蛙的腿连骨嚼就是,有威的肉味,油炸的焦香,杂物的空隙,不止一块手掌般大的蓝天,另有更小的三角、菱形、好几块蓝天,风是这样吹进来——所以我坐在苏佛克郡的酒吧中,烟雾醇气弥漫,我能比三十年前沦落哈尔滨时要老练镇定得多了,可以取代那个中国北方的少妇而为别人示范、进谏。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XXX与XXX幸福观比较XXX①XXX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乱世。

XXX小心翼翼地调和着新旧社会中的矛盾,企图在其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至上的君子,人格完善;社会在“礼”的规范下,尊卑有序,井井有条;统治者做到“克己复礼”、“仁者爱人”,遵循中庸之道,XXX认为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是幸福的。

XXX同样生活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其时整个希腊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中。

他从维护马其顿统治利益出发,既否决消极禁欲,也否决过度吃苦,希望经由进程伦理道德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干系以实现政治社会安定和谐。

这就需求每一个个体在其道德行为中寻求欲望、情绪、理性间的和谐。

因此,二人都想经由进程理论的建构去调节XXX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境界。

②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因此,XXX的幸福观里,个体肯定要不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

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才干不乱自己的统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XXX受其老师XXX底的影响,也肯定德行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材干够做到公正、控制,才干为善。

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XXX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人以荣誉为幸福。

XXX认为以荣誉为幸福的观点太肤浅。

他也否决以物质财产为幸福,因为它不是引发自己而是为了其他东西被追求。

“快乐、荣誉、德行比财产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因为他们都引起本身而被追求,然而他们看来也并非幸福(最高善)。

高一上学期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高一上学期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⒈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全的一项是()A.发酵.孝.悌不肖.校.对B.静谧.秘密.寻觅.分泌.C.嫌疑..赚.钱谦.虚歉.意D.兑.现蜕.变褪.色脱.身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诅咒忌恨安之若素砥砺B. 坚韧寥廓背景离乡赎罪C. 尝试敷衍民不聊生班斓D. 身驱跋涉死有余辜饿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取一百一十米栏金牌,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

②在2008年的中国平板电视论坛上,彩电巨头们对未来中国彩电市场作了大胆的。

③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从制度上检察权的正确行使。

④他从小就有远大的,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

A.轰动预测保障报复B.震动推测保证抱负C.轰动预测保障抱负D.震动推测保证报复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网络语言出现在学生作文中的现象,许多人士担心网络语言会取代传统汉语,而有人认为这种担心是杞人忧天....。

B.《水浒》中的林冲的人生之所以充满苦难,是因为他自己逆来顺受....的性格造成的。

C.中国人历来就有安土重迁....的观念,但有的人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重新安家创业。

D.老王花重金买来的一件古董,原来是不名一文....的赝品,这让他懊恼不已。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扬的态势,在有关部门的调控下,使我国燃油价格也有了小幅度提高。

B.能否提高语文阅读水平,阅读量的大小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关键。

C.感受生活落实到写作上,最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D.班会课上完后,老师的亲切话语和笑容久久回荡在我们的耳畔,使人难以忘怀。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品德人格,保证人生代价的实现。

儒家寻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品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实际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等候和寻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品德操守,要精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解释,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出格是人的品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寻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增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寻求精神生活,品德理性正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很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品德,如正义、诚笃、信赖、刻薄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品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进步后,人的幸福感并不肯定增加,人们领会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寻求的乐趣。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赣州市 2023~ 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24年1月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 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雅俗之辩源远流长,并且广泛分布于诸多领域,造就不同的分支。

从诗词格律的形成到叙事文学的兴盛,从白话文的倡导到“先锋派”名噪一时,尽管雅俗之辩的导火索时常由文学或者艺术充当,但是,分歧往往会迅速扩展到亚文化乃至文化整体。

雅与俗分别拥有各自的美学起源。

双方互为“他者”分庭抗礼,这种对立至少可以追溯至孔子。

《论语》中的《卫灵公》与《阳货》分别记载两段著名的表述:“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孔子推崇庄重肃穆的雅乐而贬抑放浪浮靡的曲调,这种审美趣味可以在他的诗学观念之中得到证实,譬如“思无邪”或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因此,雅俗之辩的意义远远超出美学范畴而成为匡时济世的意识形态。

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进入现代社会,雅与俗的不同根须伸入社会文化各个层面,产生种种隐秘的回响,并且与阶级、阶层等举足轻重的社会学范畴相互解释。

各种新型历史主题的巨大动能,使得雅俗与这些概念形成各种程度的结合,制造声势浩大的文化交锋。

因此,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

一些古代诗话词话曾经围绕“俗字”的运用展开小规模的争论,譬如杜甫诗歌之中的“个”字与“吃”字。

不少批评家的分析表明,巧妙的“俗字”运用仍然可能形成佳句,重要的是祛除“俗意”。

单字作为一个要素,进入句子结构,其性质即为诗句所同化。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6)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6)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一、(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袅娜.(nuó) 畸.形(qī) 脉.脉含情(mài)B.吞噬.(shì)凋.谢(diāo) 未雨绸缪.(móu)C.数.落(shǚ) 惬.意(qiè)不屑.一顾(xiāo)D.嗔.怒(zhēn) 蜷.缩(quán)刚愎.自用(f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消受斑驳悠远以逸待劳B.颓费萧索喇叭梳梳落落C.泓扬骄弱点缀愰然大悟D.凝滑黯淡沾污慢不经心3.在下列句子中分别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3分)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

⑵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

A.⑴泻浮⑵甚至浅尝辄止B.⑴淌升⑵甚至蜻蜓点水C.⑴泻升⑵比如蜻蜓点水D.⑴照浮⑵比如浅尝辄止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宫廷乐歌)、雅(祭祀乐歌)、颂(民间歌谣)。

C.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三闾大夫。

D.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涉江采芙蓉”就出自其中。

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8格填空)(8分)(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2)亦亦余心之所善兮,。

(3)周公吐哺,。

(4)羁鸟恋旧林,。

(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余音袅袅,。

(6)夫夷以近,;险以远,。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 2023.1 本试卷共10页,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4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揣摩琐屑落慌而逃莫名其妙B.弥望签署云蒸霞蔚冠冕堂皇C.隽永震颤感人肺腑自惭行秽D.恪守荒芜和言悦色残羹冷炙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体诗是形成于唐代的一种新诗体,它继承了汉魏以来古体诗的特点,又在诗歌格律方面有所创新。

如,同属唐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都是近体诗。

B.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们的代表作《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

C.《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和辛弃疾的代表作,两首词都是咏史怀古类古诗词中的经典,词人都借怀古抒发了自己的怀抱。

D.闻一多是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提倡写新格律诗。

《红烛》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诗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第1页(共10页)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生.非异也生:天性B.君子不齿.齿:并列C.纵一苇之所如.如:好像D.自京师乘.风雪乘:冒着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的时候学习,长大了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18分)一、(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袅娜.(nuó)猗.(yī)郁瞋.(chēng)目锲.(qì)而不舍B.弥.(mǐ)望菲.(fěi)薄不惮.(dàn)一椽.(yuán)破屋C.游说.(shuì)靓.(liàng)妆訾詈.(lì)博闻强识.(shí)D.租赁.(lìn)弄.(lòng)堂镣.铐(liào)长歌当.(dàn)哭2.下列各组词句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蜇伏漱口不进情理积水成渊,蛟龙生焉B.奥妙精彩轩然大波山川相谬,郁乎苍苍C.纯粹凋蔽瞋目而视乃瞻衡宇,栽欣栽奔D.赋予燎原骇人听闻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②面对灰霾持续不退和PM2.5数值居高不下的现状,现在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起“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观念。

③50多年来,“雷锋”这个名字和以其名命名的“雷锋精神”,影响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雷锋精神,已经精神符号,行为标尺。

A.苍莽树立不是……而是 B.苍茫树立不仅是……更成为C.苍莽竖立不是……而是 D.苍茫竖立不仅是……更成为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想到当年这里曾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参观者便会不寒而栗....。

B.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C.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

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

D.学校足球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一个防守队员快步上前,抱住进攻队员,将其拉倒,而裁判对此熟视无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未来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有大约40%左右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B.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和客观叙述、新闻背景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

C.短期出国游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正规高端的海外研修平台,使其获得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课程体验,并有助于个人素质。

D.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

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7.下列是关于名著《论语》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以语录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

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C.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

从治学的角度看,他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

D.孔子不是神,他是富于感情的人,无论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还是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他都非常自信,认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二、(4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荆轲者,卫人也。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其为人沈深,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

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

其后秦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

鞠武谏曰:“不可。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太子曰:“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荆轲见太子,太子避席顿首曰:“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今秦举兵南伐楚,北临赵,则祸至燕。

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

丹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荆轲然后许诺。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

秦将王翦破赵,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

轲曰:“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

”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樊於期遂自刭。

秦王见燕使者咸阳宫。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

秦王遂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于是左右既前杀轲。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用:任用B.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稍:逐渐C.丹而不知所委.命委:发布D.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提:投掷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太子受而.舍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B.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燕小弱,数困于.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第Ⅱ卷(共82分)三、(24分)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3分)(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3分)11.根据第Ⅰ卷文言文内容,简要概括传主荆轲的形象特点。

(3分)12.用斜线(/)给下面文段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划6处)(3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论语·学而》13.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月夜①杜甫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③,双照泪痕干?注:①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杜甫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

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

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

②鄜州:今陕西富县。

③虚幌:洁白透明的帐子。

(1)“独看”一词是本诗的诗眼,请简要赏析。

(3分)(2)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请结合本诗简要阐释。

(3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怅寥廓,,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她静默的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4),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燕策三)(5)惨象,;流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6),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两株玉兰树陈忠实①清明前一日回到老家,到村子背靠的白鹿原北坡上,在父母的坟头烧了一堆被视为阴币的黄纸。

尽管明知这是于逝者没有任何补益的事,然而每年此日不仅不能缺少,甚至早早就泛溢着一种甚为急切的情绪。

自己心里明白,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无非是为消解对父母恩德亏欠太多的负疚心理,获得一种安慰。

②天气很好。

温润的风似有若无。

西斜的依然明媚的阳光下,原坡和河川满眼都是蓬勃的绿色和黄色,绿的是返青的麦苗,黄的是盛开的油菜花,间有零星散落在坡梁上杏花的粉白。

③回到老屋小院,便坐在前院闲聊。

许是那种负疚心绪得到消解,许是得了这明媚春色的滋润,竟是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

记不得是谁颇为惊诧地叫了一声,玉兰树开花了。

我便朝大门右侧的玉兰树看去,在树梢稍下边的一根分枝上,有两朵白花。

我的心微微一颤,惊喜得轻叫一声,从坐着的小凳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玉兰树下,久久观赏那两朵玉兰花。

那是两朵刚刚绽放的玉兰花,雪白,鲜嫩,纤尘不染,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洁白如玉,便想到玉兰花的名字确属恰切。

玉兰树尚不见一片叶子,叶芽刚刚在枝条上突出一个个小豆般的苞,花儿却绽放了。

我久久地看那两朵花儿,竟然不忍离去。

玉兰花在我其实也算不得稀罕,见得也早也多了,之所以发生一缕不寻常的惊喜,这是开在自家屋院里的玉兰花,而且是我栽植的玉兰树苗,便有了一种情结;还有一种非常因素,就是这株玉兰树苗成长过程的障碍性经历,曾经让我颇费过一番心思。

④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一位在灞河滩苗圃打工的乡党,闲聊中听说我喜欢玉兰花,便给我送来一株不过食指粗的幼苗,我便在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

为了便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

得到我的用心守护和浇灌,玉兰树苗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

恰好盼到玉兰树应该发苞开花的规定期树龄,不仅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非常的征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呈现着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候,各种树叶都变得深绿近青的颜色,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

任谁都会看出这是一种病态的表征。

村里乡党见了,有说是蛴螬咬了树根,有说是缺肥,有说是化肥施多烧了根,等等。

后两种说法不能成立,我栽植时填的是农家粪土,不缺肥更不会发生烧根的事,倒是蛴螬啃食树根有可能发生,却也无可奈何。

我曾扒土寻找蛴螬,一只也未见到。

我就怀疑大约是玉兰根自身发生了什么病患。

⑤等到第二年,玉兰树仍然是满树病态的黄叶,自然不会开花了。

我便有所动摇,这株病态的树会不会自愈?需得几年才能缓解过来?如果等过几年不仅缓解不了反而病情加重以致枯死了,那我就会白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