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复习资料
林业3S技术
3S复习资料一、概念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叠置分析:通过将同一地区若干个不同数据层相叠置,不仅建立新的空间数据,而且能将输入的属性数据予以合并,易于进行多条件的查询检索、地图裁剪、地图更新和土地分析等。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4、地理对象:描述一个实体的空间和属性数据以及定义一系列对实体有意义的操作函数的统一体。
5、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6、数字地球: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
7、DEM: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的一个分支,其它各种地形特征值均可由此派生。
8、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透射率高的波段成为大气窗口。
9、电磁波谱: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其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10、波谱反射率:地物反射波谱是指地物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按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关系绘制成曲线,横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反射率。
11、遥感影像:凡是只纪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相片),都称为遥感影像,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
12、遥感图像:遥感图像,或称遥感像片,是各种传感器所获信息的产物,是遥感探测目标的信息载体。
13、主动遥感:传感器本身带有电磁波的辐射源,工作时向目标发射信号,接收目标物反射这种辐射波的强度。
14、全球定位系统: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高三地理专题——3S技术专题复习
遥感平台(传感器)地物地面接收站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电磁波特点距地面越远,探测范围越大、获得资料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地物分辨率越低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3S”技术专题复习一、核心要点突破 1、遥感技术(RS )(1)、工作原理和特点 (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辨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
如:耕地与林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与未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受病虫害的农作物等等。
2、全球定位系统(GPS ) (1)、工作原理与功能 (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3颗GPS 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4颗GPS 卫星。
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G PS 功能定位导航接受装置接受信号,根据卫星参数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自身相对位置卫星反射自身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的无线电波根据某物体与四颗以上卫星的相对位置,确定位置(经纬度)、高程、速度工作原理1、定位;2、行进方式和线路选择;3、宿营点;4、报警;5、选择最佳摄影地点和时间1、空域划分和管理;2、交通流量管理;3、飞行路线管理。
旅游探险其他领域交通1、自主导航;向用户提供位置、航速、航向和时间信息,海图航空中 导航公路 水路作 用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GPS 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 ) (1)、应用和特点(2)、核心知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获取外界地理信息,其本身主要表现在对地理信息的处理上。
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
首要工作是建立地理数据库,对于图形数据的输入,常用的方法是扫描纸质地图后进行数字化处理。
3S理论与技术复习参考
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或Geomatics):又译为地理信息科学,是测绘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等的有机集成,即多种学科的综合。
是用各种现代化方法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一门综合的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和产业实体。
Geomatics作为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是一门应用科学。
地球——空间系统本身是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因此要用动态的、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3S”技术是Geomatics的核心内容,Geomatics是3S技术的广义定义。
特点:动态性、系统化、实时性、空间特征、信息科学狭义的3S技术:RS(Remote Sensing):获取地面信息,并更新。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的基础平台。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实现准确的定位。
(实时、动态)一、RS,GPS,GIS的概念和功能概念: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操作、模拟、显示和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RS: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RS(抽象):安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借助于某种信息传播媒介来感测遥远事物的过程。
RS技术(具体):从不同高度的平台(如飞机、人造卫星等)使用传感器收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加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全过程。
GPS: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是一种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卫星无线导航系统,可向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信息功能:GIS:(1)空间数据输入模块:对多种形式、多种来源的信息,通过有关的量化工具按照地理坐标转化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形式,同时进行编辑、检查并存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图像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图像的判读一、判读方法1.遥感影像的判读高考试卷,目前仍是黑白印刷,所以遥感影像在颜色上的判读不便考查,所以主要是从形状特征上考查,偶尔借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
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标示如下表所示:2.地理信息系统图像的判读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通常是通过叠加分析图的方式进行考查。
叠加分析图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形成新的图层或属性的过程。
3.全球定位系统图像的判读(1)手持机界面图,主要是根据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进行定位。
(2)综合图: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需借助GPS和GIS制作。
导航地图,需要运用GPS和GIS来完成。
二、例题分析某市寻找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千米范围内。
下图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平方千米(该区面积共16平方千米);“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
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
完成1~2题。
1.下图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2.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如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A.甲、乙B.乙、丙C.乙、丁D.甲、丙答案 1.B 2.A解析第1题,距离河流1千米范围内均符合选址条件,大致画出符合该条件的范围,经简化之后作出评估图,符合条件的范围用1表示,不符合的用0表示。
第2题,根据题目要求,工厂布局在平原地区且距河流1千米的范围内。
丙地位于坡地且距河流超过1千米,不合适;丁地位于平原,但距河流超过1千米,不合适。
用排除法排除含有丙、丁的选项。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
3S考试复习资料
3S考试复习资料3S1、⾼斯克吕格投影答:⾼斯—克吕格投影是横轴等⾓椭圆柱投影。
等⾓横切椭圆柱,中央经线和⾚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中央经线投影后的长度不变,经线为向极点收敛的弧线,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除⾚道外的其余纬线,投影后为凸向⾚道的曲线,并以⾚道为对称轴。
经线和纬线投影后仍然保持正交。
所有长度变形的线段,其长度变形⽐均⼤于1,随远离中央经线,⾯积变形也愈⼤。
2、GP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答:GPS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地⾯监控部分、⽤户部分。
空间部分分为GPS 卫星和GPS卫星星座;⽀持整个系统正常运⾏的地⾯设施成为地⾯监控部分,它由主控站、监测站、注⼊站以及通信和辅助系统组成;⽤户部分由⽤户及GPS 接收机等仪器设备组成。
3、栅格数据和⽮量数据的特征和区别?答:栅格数据:结构简单属易于数据交换,叠置分析和地理现象模拟较易,利于与遥感数据的匹配应⽤,输出速度快成本低廉。
但是现象识别效果不如⽮量⽅法,难以表达拓扑,图形数据量⼤,数据结构不严密,投影转换困难,图形质量较低,图形输出不美观,需增加栅格数据来美化,增加数据⽂件。
⽮量数据:便于⾯向现象(⼟壤、⼟地利⽤单元),结构紧凑,冗余度低便于描述线或边界,利于⽹络,检索分析,提供有效拓扑编码,图形显⽰质量好。
但是数据结构复杂,不便于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交换困难,多边形叠置分析困难,没有栅格有效,表达空间变化性能⼒差,软硬件技术要求⾼,显⽰与绘图成本⾼。
4、不规则三⾓⽹的构建算法?答:不规则三⾓⽹的建⽴通过不规则分布的地形点⽣成连续三⾓⾯的地形模型来接近地形表⾯,其构造过程是将临近的三个离散点连接成初始三⾓形,再以这个三⾓形的每条边向外扩展,寻找新的临近的离散点构成新的三⾓形,如此下去,直到所有的三⾓形的边都⽆法继续向外扩展成新的三⾓形,⽽所有的离散点都包含在三⾓形顶点中为⽌,然后在进⾏等值线的追踪,将等值线进⾏曲线拟合。
《3S技术基础》复习题要点
2012 年《 3S 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判断题1.在往常状况下,对信息和数据可不作严格区分,在不惹起误会的状况下能够通用,所以信息和数据无本质差异。
参照答案:错误(F)2.网格越细, DEM 精度越高。
所以网格越细越好。
参照答案:错误(F)3.不一样网格栅格数据也可进行叠加剖析。
参照答案:错误(F)4.获取栅格数据的独一方法是扫描输入。
参照答案:错误(F)5.栅格数据中行、列号表示地理空间地点,象元灰度值表示地理属性。
参照答案:正确(T)6.栅格数据可用于成立网络连结关系。
参照答案:错误(F)7.GIS 中空间剖析主要指双方面:属性数据的剖析,包含对属性数据所进行的逻辑与数学运算的条件检索、各样统计剖析、分类、归并等;空间与属性数据的联合剖析,包含图形和属性的相互检索、图元间关系的检索、叠加剖析、缓冲区剖析、网络剖析等。
参照答案:正确(T)8.横坐标明记20546 表示 20 投影带, 546 公里。
参照答案:正确(T)9.成立数学模型的一般过程是:认识建模对象的本质背景,并提出建模目标;分解模拟对象;模型成立和模型的考证。
参照答案:错误(F)10.经纬线为平行直线且相互正交的投影是圆柱投影。
参照答案:正确( T)11.成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要能较好地模拟本质事物的属性和规律。
参照答案:正确( T)12.矢量数据可用于成立网络连结关系。
参照答案:正确(T)13.GIS 中空间剖析的步骤是:确立剖析目的和评论标准;采集和录入空间和属性数据;作空间地点的办理和剖析和作属性数据的办理和剖析;获取简要剖析结果;解说和评论结果,若不满意,则返回前方任一步骤重做;以专题地图、文字报告形式作为正式结果,供决议用。
参照答案:正确(T)14.在等角投影地图上,某一点的长度比是与方向和点有关。
参照答案:错误( F)15.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均可直接用来办理图像数据。
参照答案:错误( F)16.空间信息能够经过地点信息、属性信息和时间信息来描述。
3S技术与集成
3S参数及主要特征(P6)�"3S"集成的关键技术集成的关键技术可分为五个方面(1)多源、多时相、多尺度信息的获取技术(2)多源、多时相、多尺度信息的集成技术(3)空间信息的动态管理与综合分析技术(4)"3S"技术集成的数据通信与交换技术(5)"3S"技术集成的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RS遥感定义: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得其反射、散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主动遥感:传感器主动的发射一定的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的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的反射能量。
遥感的特点与应用: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好、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定的局限性、大面积实时观测、信息客观真实、20世纪地球科学进步的一个突出标志是人类脱离地球从太空观测地球电磁波普: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波长和频率,递增或递减的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普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1)0.3-2.5微米波段(主要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地球自身的辐射可以忽略。
2)2.5-6.0微米波段(主要在中红外波段),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的热辐射为被动遥感的辐射源。
3)6.0以上的红外热波段,地球自身的辐射为主,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可以忽略不计。
植被的波普特征:1)可见光波段:在0.45微米附近区间兰色波段有一个吸收谷,在0.55微米附近区间绿色波段有一个反射峰,在0.67微米附近区间红色波段有一个吸收谷。
2)近红外波段:从0.76微米处反射率迅速增大,形成一个爬升的陡坡,至1.1微米附近有一个峰值,反射率最大可达50%,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
3)中红外波段:1.5-1.9微米光谱区反射率增大,在1.45微米,1.95微米和2.7微米为中心的附近区间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反射率降低,形成低谷。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技术的选择和集成应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技术的选择与集成应用一、典题示例典例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
据此回答(1)~(2)题。
(1)绘制人口热力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和RSB.GPS和GISC.RS和数字地球D.RS和GIS(2)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素养链接】问题呈现核心素养地理信息技术的选择“3S”技术的集成应用综合思维人口热力图的应用结合材料人口热力图的用途综合思维【解题示范】(1)人口热力需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量,而图形最后的合成叠加则需要用到GIS技术。
(2)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布局等用地类型及其合理性。
但是不能统计人口数量、分析人口迁移方向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答案:(1)D (2)C二、知识归纳“3S”技术包含“一个大脑,两只眼睛”,RS和GPS向GIS提供或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GIS提供相应的信息查询和智能化空间分析等重要功能。
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统是对遥感图像(像片)及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定位,赋予坐标,使其能和“电子地图”进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
1.GIS与RS的集成应用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信息来源,GIS则可作为遥感图像解译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GIS作为图像处理工具,可以进行几何纠正和辐射纠正、图像分类和感兴趣区域的选取;遥感数据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来源,可以进行线和其他地物要素的提取、DE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和地图更新。
2.GIS与GPS的集成应用GPS与GIS结合的关键在软件,GPS作为GIS的数据源用于寻找目标,帮助GIS定位以及数据的更新。
3S核心知识点
3S(清扫)核心知识点:1. 3S的七件事:- 安全注意事项及培训- 划分责任区域与责任人- 制定清扫标准(配合点检标准)- 口号:化清扫为检查- 恢复不良点- 改善污染源与困难部位- 每天五分钟5S2. 整理是针对空间的改善整顿是针对时间的改善清扫是针对设备与环境的改善3. 清扫的最高境界是“不清扫”,但是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的实际目标是每天5分钟5S,可以迎接任何领导的检查4. 在清扫的过程中,千万要记得要检查,利用“看,听,摸,闻”来检查异常,填写不良点标签5. 对反复出现的不良点,要进行五个为什么分析,防止其反复发生6. 以下两种情况是不可以填写不良点的:-日常工作-紧急事务7. 针对所有的污染源的常见改善思路: 杜绝/收集/隔离, 这三个思路是有先后顺序的,最好是杜绝,杜绝不了就收集,收集不了尽量隔离,不要污染其它区域.8. 清扫基准是可以随着污染源/困难部位的改善而不断更新的,主要是更新其清扫时间,确保最后每天5分钟5S9. 在3S时候,经常会对设备刷漆. 特别提醒: 刷漆必需是要等相应的污染源消除后再刷漆,否则很快就脏了.10. 刷漆不是为了好看漂亮,而是为了能在污染发生时,及时发现问题.11. 每天5分钟5S,不是指一个人做5分钟,而是所有人共同做,花了5分钟12. 掌握3S知识的同时,还要对1S/2S进行复习3S(清扫)注意事项:1. 3S审计的时候是对1S/2S/3S的全面审计2. 小组活动需要有很详细有效的3S活动计划(按照七件事),小组活动需要和计划相对应3. 车间领导每周至少要参加一次小组活动,必须在小组活动记录上给予评语,评语不能太简单,表现好时要表扬,不好要指正.4. 在指导老师审计前,务必自审90分,部门审计85分5.3S审计时,各小组需要制作详细的3S报告,介绍整个过程,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在3S正式审计前一周发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会给出修改意见.6. 小组组长务必确认,每次员工都能化清扫为检查,通过清扫,都能发现问题并填写不良点标签或污染源困难部位清单7. 合理化建议和不良点标签的质量进行检查,审计时候会看,如果质量差的太多会扣分8. 合理化建议和不良点标签的完成率要至少70%以上,完成的多可以适当加分9. 所有的污染源都要有五个为什么分析10. 所有的改善前后对比,都要量化,最好能量化成金钱11. OPL要能分享背后的东西,不能简单的和改善前后对比相似。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一、典题示例典例下图为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通过APP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2题。
1.上图中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大的原因,可能是该地 ( )①行政区集中②住宅区集中③工业区集中④高校集中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读图分析,图中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大,夜晚分布数量少,白天分布数量多,可能该地行政区或工业区集中,白天来工作的人多,①③对。
住宅区、高校集中的地方,夜晚单车存在数量多,②④错。
2.上图中所示的手机功能最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RS②GPS③GIS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上图中所示的手机功能最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技术,对单车进行定位,②对。
RS不能进行定位,①错。
用GIS技术查询单车分布状况,③对。
数字地球技术不能定位、查询,④错。
[考法指导]二、方法讲解1.“点、想、看”三字诀判别“3S”(1)“点”与“面”判断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
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2.关联图示法理解“3S”技术的相互关系“3S”技术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
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功能,⑤⑥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
林业3s技术复习资料
林业3s技术复习资料林业3S技术复习资料林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林业管理也逐渐引入了3S技术,即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林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本文将对林业3S技术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和解译地面上的遥感影像信息,对地球表面进行监测和分析的一种手段。
在林业中,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火灾监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首先,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
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可以获取森林的植被覆盖率、树种组成、森林结构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监测和预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影像的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和掌握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扑救和防范,减少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的损失。
最后,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病虫害防治。
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可以确定森林中存在的病虫害类型和分布范围,为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和评估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森林健康。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在林业管理中,GIS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管理、林地规划、林业经济分析等方面。
首先,GIS技术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和监测。
通过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将森林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查询。
同时,GIS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3S”技术的比较(复习课)
9.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 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 技术是( ) A.RS技术 B.GIS技术 C.无线电呼叫技术 D.GPS技术和GIS技术
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事 物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技术的应用: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农业方面: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 查、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病虫害和农业 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等。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
导航、定位的系统。
2、GPS的应用:
生 定位 活 中 应 导航 用 为野外考察确定经度、纬度和 高程
野外考察、旅行时了解自己的 方向和坐标,GPS汽车导航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 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 可以说,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 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较多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对城市多方面 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补充、距离测 算等工作,从而为城市管理提供方便。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和 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对长江水灾的监测,利用 遥感可以实现快捷准确的信息获取;查询信息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最为合适;监测台风中心的 位置及移动方向可利用GPS卫星星座进行监测, 而对其分析则需借助GIS技术。 答案:4.B 5.C 6.C
7.数字地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内 容不属于数字地球范畴的为( ) A.远程医疗 B.网络购物 C.电视会议 D.扑克游戏
3S技术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遥感: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批准,海陆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以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分析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信息系统。
通俗地讲就是计算机地图管理和分析处理技术,它是整个地球或部分区域的资源、环境在计算机中的缩影。
大气窗口:将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重采样:就是根据一类象元的信息内插出另一类象元信息的过程。
辐射校正:指对由于外界因素,数据获取和传输系统产生的系统的、随机的辐射失真或畸变进行的校正,消除或改正因辐射误差而引起影像畸变的过程。
监督分类:又称训练分类法,即用被确认类别的样本像元去识别其他未知类别像元的过程。
非监督分类:也称为聚类分析或点群分析。
即在多光谱图像中搜寻、定义其自然相似光谱集群组的过程。
二、填空1、3S技术包括RS、GIS 、GPS 。
2、GPS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接收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3、GIS系统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五部分组成。
4、地理空间实体分为空间位置、属性、时间三种。
5、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的波长范围分别为0.38—0.76μm、0.76-3.0μm。
6、大气散射包括瑞利散射、米氏散射、非选择性散射。
7、卫星轨道参数包括卫星高度、运行周期、重复周期、扫描带宽度、偏心率、截距。
3S技术复习材料
1.★“3S”技术的含义:即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2.★遥感的概念1)RS(抽象):安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借助于某种信息传播媒介来感测遥远事物的过程。
2)RS技术(具体):从不同高度的平台(如飞机、人造卫星等)使用传感器收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加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综合技术。
3.★遥感的分类:1)按遥感平台分: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
2)按传感器工作方式分:被动遥感(传感器本身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对象的信息)。
主动遥感(传感器本身带有电磁波的辐射源,工作时向目标发射信号,接收目标物反射这种辐射波的强度)。
4.★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卫星导航系统:是由一系列卫星组成的导航星座,对地面、海面、空中物体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一维时间进行实时、连续、全天侯精确测量的技术系统。
5.★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现实世界的各类空间数据及属性特征的技术系统。
由于它有自已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1.★黄道面:地球绕地轴(地球旋转轴)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平面即称为黄道面。
2.★地图投影:由于球面的不可展示性,为了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大地坐标,按着一定的数学法则,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实质是。
3.★我国的地图投影主要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在大比例尺时,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在中小比例尺时,采用兰勃特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4.★高斯投影的特点: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2)投影具有等角的性质(投影后经纬线相垂直);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5.★高斯—克吕格投影的优点:1)等角性适合系列比例尺地图的使用与编制;2)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的偏差小,便于阅读使用;3)计算工作量小,直角坐标和子午收敛角值只需计算一个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图像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图像的判读一、知识讲解“3S”图像的判读,其考查点主要是立足于“3S”技术的应用,图像是载体。
在遥感图像中主要是遥感影像及根据遥感影像绘制的图形;GIS图像,主要是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层叠加原理,展示不同的图层,进一步分析其应用;GPS多以材料作为背景,图像考查并不多,一般仅是通过手持机界面图或工作流程图来进行基础应用或原理的考查,但与RS及GIS的综合应用所得的图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呈现方式。
如下图图示:二、经典高考试题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
读图回答(1)~(2)题。
图1图2(1)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B.山脊C.冲积扇D.盆地(2)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 800平方米B.增加了1 800平方米C.增加了2 700平方米D.减少了2 700平方米答案(1)A(2)D三、跟踪训练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图为不同地物的反射率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利用不同地物反射率的差异获取地面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A解析:遥感技术可利用传感器接收不同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信息。
2.为顺利获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与水稻的播种比例,最佳的监测波长为() A.0.5微米B.0.8微米C.1.0微米D.1.2微米答案:B解析:小麦和水稻的种植区分别为旱地和水田,水田属于人工湿地。
从图中可知,小麦和湿地这两种地物在0.8微米波长时反射率差异最大,分辨率最高。
科技人员开发一种随身携带的伴行包,以便家人及时找到迷路的老人,下图反映了寻找老人的过程。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伴行包和服务商分别采用的技术是()A.GPS和RS B.RS和GPSC.GPS和GIS D.RS和GIS答案:C解析:根据伴行包的位置可以确定老人的位置,采用的是GPS技术,服务商得到老人位置的信息后,利用GIS技术帮助家人设计寻找老人的方向和最佳途径。
3s技术与集成复习资料公式版
3s技术与集成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3s技术集成:就是将RS、GPS、GIS技术和用这些技术得到的多时相、多尺度、多类型等多资源地学信息统一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信息的动态管理、综合分析和技术应用。
2、POS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将GPS技术与空三摄影测量技术及INS惯性导航技术相结合,实现无控制点的空间数据的实时采集。
3、发射光谱曲线:以横坐标表示波长的变化,纵坐标表示发射率,即构成反映发射光谱特性的曲线,称为发射光谱曲线。
4、虚拟现实:又称灵镜技术,是指通过三维立体显示器、数据手套、三维鼠标、数据衣、立体声耳机等使人能完全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三维图形环境中的技术,人可以操作控制三维图形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
5、惯性导航系统:是利用惯性敏感元件测量航行体相对惯性空间的线运动和角运动参数,在给定的运动初始条件下由计算机推算出航行体的姿态、方位、速度和位置等参数,从而引导航行体完成预定的航行任务。
6、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三种新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坐标数据,并构建目标物的三维立体模型。
7、遥感图像融合:遥感图像融合是一个对多遥感器的图像数据和其他信息的处理过程,它着重于把那些在空间或时间上冗余或互补的多源数据,按一定的规则(或算法)进行运算处理,获得比任何单一数据更精确、更丰富的信息,生成一幅具有新的空间、波谱、时间特征的合成图像。
8、波谱相应曲线:根据遥感器对波谱的相对响应(用百分数表示)与波长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曲线。
9、光谱响应特征曲线:光谱波长与其他量变间的关系曲线、根据遥感器对波谱的相对响应与波长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曲线。
10、惯性导航系统:是利用惯性敏感元件测量航行体相对惯性空间的线运动和角运动参数,在给定的运动初始条件下,由计算机推算出航行体的姿态、方位、速度和位置等参数,从而引导航行体完成预定的航行任务。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技术的选择与集成应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技术的选择与集成应用一、典题示例典例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
据此回答(1)~(2)题。
(1)绘制人口热力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和RSB.GPS和GISC.RS和数字地球D.RS和GIS(2)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素养链接】问题呈现核心素养地理信息技术的选择“3S”技术的集成应用综合思维人口热力图的应用结合材料人口热力图的用途综合思维【解题示范】(1)人口热力需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量,而图形最后的合成叠加则需要用到GIS技术。
(2)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布局等用地类型及其合理性。
但是不能统计人口数量、分析人口迁移方向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答案:(1)D (2)C二、知识归纳“3S”技术包含“一个大脑,两只眼睛”,RS和GPS向GIS提供或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GIS提供相应的信息查询和智能化空间分析等重要功能。
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统是对遥感图像(像片)及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定位,赋予坐标,使其能和“电子地图”进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
1.GIS与RS的集成应用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信息来源,GIS则可作为遥感图像解译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GIS作为图像处理工具,可以进行几何纠正和辐射纠正、图像分类和感兴趣区域的选取;遥感数据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来源,可以进行线和其他地物要素的提取、DE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和地图更新。
2.GIS与GPS的集成应用GPS与GIS结合的关键在软件,GPS作为GIS的数据源用于寻找目标,帮助GIS定位以及数据的更新。
遥感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
精确农业是把农业技术措施的差异从地块水平精确到平方米水平的一整套综合农业管理技术。用GPS的精确定位信息来控制肥料、农药、种子和石灰的精确施用量,利用产量监测和产量图制作来评估作物生产中各种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等
4、“3S”技术包括哪几个部分?“4S”技术包括哪几个部分?
3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4、对数字图像进行反差增强处理时采用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的原理是什么?
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基本思想是:一幅图像中总可以找到某种或某几种地物,其辐射亮度或反射率接近0,这时在图像中对应位置的像元亮度值应为0,但实测中其不为0,而为一个最小值,将每个像元的亮度值都减去这个最小值,即可提高对比度和图像质量。
第三章
1、遥感技术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运载工具)、遥感器(传感器)和遥感信息的传输、接收、处理和解译组成。
2、简述影响航片色调的主要因素,各因素举一个以上例子。
①、地物反射特性:绝对黑体的亮度系数为0,白体为1。一般常用BaSO4纸或MgO纸作参比,其亮度系数为0.98。新雪为1.00,针叶林为0.04,白石灰石为0.40
第一章
1、试述遥感的概念及系统组成
概念名词解释中。系统组成:由信息源—信息获取—信息记录与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五部分组成。
2、遥感有哪几种主要分类?其分类标志各是什么?
(1)、按遥感对象分:宇宙遥感和地球遥感。(2)、按遥感的工作平台(运载工具)不同,又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3)、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4)、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多种,如: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工程遥感及军事遥感。(5)、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及多波段遥感等。(6)、根据遥感资料的记录方式,分为成像方式和非成像方式。
3S技术 复习资料
一1、3S RS作为信息源GIS作为平台GPS准确定位,数据源3、红、绿、蓝、近红外光谱蓝:0.43~0.47 绿:0.5~0.56 红:0.62~0.76 近红外:0.76~35、影响植物反射光谱因子:叶的形状、表面构造、表层解剖特点、色素含量、富叶度6、GPS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GIS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二1表面粗糙、颜色发暗、热惯性大,有保温作用、温度高3快鸟分辨率高,微波穿透力强三1、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多媒体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并以此为工具,支持和改善人类活动和生活质量2、4D产品是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Q)、数字栅格地图(DRG)和数字矢量专题信息(DLG或DTI)这四种数字产品。
生产4D系列产品的技术称为4D技术3、GPS是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表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4、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5、遥感(RS)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乃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四1、①像素数指标。
像素越多,照片的颗粒就越细。
相应地拍摄对象的细节部分就表现得越好。
并且要注意是指“有效像素数”②摄影元件尺寸。
如果像素数相同,摄影元件越大,每个像素的尺寸就越大,所能处理的数据量就会增加,从而就能够区别微细光线的颜色和强度,即能生成层次感丰富的照片。
③变焦倍率。
变焦倍率越大,远景拍摄就越方便。
当然相应地镜头就越大,价格也更高。
体现相机性能的是光学变焦2、GIS软件国外ArcView ArcGIS MapInfo 国内Geoway MapGIS ViewGIS Citystar3、地理空间表示点:城镇、山头、主要地名、景点等线:河流、道路、铁路、防火线等面:水面、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等五1、卫星遥感图怎么买:①空间分辨率(地面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②波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③辐射分辨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3S技术与集成 考试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技术:3S Global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相结合,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positioning systems,GPS) 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关地理分布数据进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术系统。
GIS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GIS 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RS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Remote sensing,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GPS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利用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
系统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数字地球: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
数字地球看成是“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
戈尔的数字地球学是关于整个地球、全方位的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遥感: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2.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的一个信息系统。
3.GPS: 即全球定位系统.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
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
4.图象的解译: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译。
5.大气窗口:将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6、空间分辨率:信息识别目标的空间尺度与遥感信息空间分辨率的关系
1、遥感几何校正步骤
数字图像纠正的处理过程
(1)准备工作。
包括图像数据、地图资料、大地测量成果、航天器轨道参数和传感器参数的收集分析以及所需控制点的选择和量测
(2)原始图像输入。
若是卫星图像数据,可按规定的格式用专门的程序读入计算机
(3)纠正变换函数的建立。
根据所采用数学模型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纠正方法,如多项式法、共线方程法
(4)纠正后影像的输出。
可利用图像输出装置直接从计算机产生各种形式的输出景象
2、GPS原理
3、GPS测量怎么进行,其步骤是什么?(外业测量步骤?)
(1)明确任务
(2)测区踏勘及收集资料
主要了解测区以下情况:交通情况、水系分布情况、植被情况、控制点分布情况、居民点分布情况、当地风俗民情。
收集以下资料:各类图件、各类控制点成果及各种参数、测区有关的地址、气象、交通、通讯,城市及乡村行政区划表。
4、伪距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基本原理: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实际上因接收机钟差改正是未知数,接收机必须同时至少测定四颗卫星的距离
才能解算出接收机的三维坐标
每个GPS卫星均发送它所在的准确位置和发送信号起始时间.GPS接收机接送到这些信号后,根据发送信号与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来计算接收机到卫星之间的距离.当接收机计算出它与
三颗星以上卫星之间的距离后,它与地球表面所处位置就被确定下来.由于测距受大气延迟和接收机时钟与卫星时钟不同步的影响,这个距离不是几何距离,故称它为"伪距".伪距观测量是卫星发射信号的时刻和信号到达接收机时刻之差
三、论述
1、简单论述GIS中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概念,二者各有什么优缺点?
矢量数据是通过记录空间对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来表达空间对象的位置的数据结构类型。
栅格数据是以规则像元阵列表示空间对象的数据结构,阵列中每个数据表示空间对象的属性特征的数据结构类型。
2、陆地卫星Landsat有几个波段?每个波段能干什么?(TM:专题制图仪)
五、综合论述
3s技术在水利信息化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