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穿刺技术与血管切开入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不同穿刺技术在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不同穿刺技术在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50·□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不同穿刺技术在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吉 律 于 洋 李一民 土 旦 刘旭勤 辛 勇 赵安迪 曲央旺姆 石宁宁(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西藏日喀则 857000)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穿刺技术在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4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128例。

传统穿刺技术组采取解剖标志法;普通超声组采取普通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技术;超声穿刺增强组采取超声穿刺增强技术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技术。

记录并比较三种方法在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以及在动脉穿刺、气胸、感染、静脉后壁损伤等并发症方面的优缺点。

结果 超声穿刺增强组的平均穿刺用时及平均穿刺次数均显著少于传统穿刺组和普通超声组,且普通超声组又少于传统穿刺组(P <0.05);传统穿刺组的穿刺成功率及首次穿刺成功率均显著低于普通超声组和超声穿刺增强组,而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超声组和超声穿刺增强组(P <0.05);超声穿刺增强组的穿刺成功率及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普通超声组,而静脉后壁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超声组(P <0.05)。

结论 于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技术显著优于传统的中心静脉穿刺技术,而超声穿刺增强技术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技术又优于前两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穿刺术:超声;引导;超声增强;中心静脉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uncture Techniques i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Critical PatientsJI Lv YU Yang LI Yimin TU Dan LIU Xuqin XIN Yong ZHAO Andi QU Yangwangmu SHI Ningning (Xigaze People's Hospital,Xigaze,Tibet 857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puncture techniques o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384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dmitted to Xigaze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March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128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traditional puncture technique group adopted anatomic marking method. The normal ultrasound group adopted the central venous puncture technique guided by normal ultrasound. The enhanced ultrasound puncture group adopted the central vein puncture technique guided by the ultrasound puncture enhancement techniqu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hree method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in terms of puncture success rate,puncture time,first puncture success rate,puncture times,as well as complications such as arterial puncture,pneumothorax,infection and vein posterior wall injury. Results The average puncture time and average puncture times of the enhanced ultrasound punct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traditional puncture group and the ordinary ultrasound group,and the ordinary ultrasoun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traditional puncture group(P <0.05). The puncture success rate and the first puncture success rate of the traditional punct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ordinary ultrasound group and the ultrasound puncture enhancement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arterial injury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ultrasound group and the ultrasound puncture enhancement group(P <0.05). The puncture success rate and the first puncture success rate in the enhanced ultrasound punct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rdinary ultrasound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erior venous wall injur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rdinary ultrasound group(P <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central venous puncture technology is superior to traditional central venous puncture technology,ultrasound-guided enhanced central venous puncture technology is superior to the former two,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puncture;ultrasound;guidance;enhanced puncture;central vein作者简介:吉律,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

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

.专家论坛•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李振江,张鸿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杭州310003)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目前指南已推荐腔内治疗作为治疗首选方案,但其具体的治疗决策受到时间分期、合并症(即是否为复杂性)和解剖形态(破口位置大小数目、真假腔形态、夹层累及范围、分支供血来源等)的影响。

其中,急性TBAD经过一定时间会演变至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chronic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cTBAD),病理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如夹层内膜片纤维化增厚僵硬,真假腔形态相对固化,部分病例假腔可瘤样扩张形成慢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导致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及假腔血栓化与急性TBAD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中远期疗效。

慢性主动脉夹层在传统意义上是病程超过2周的主动脉夹层,急性与慢性的分界是根据尸检发现74%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于最初14d内来确定。

但此种分期方法不利于描述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和判断患者预后。

近期的VIRTUE注册研究将主动脉夹层按时间分为急性期(病程<15d)、亚急性期(病程为15~92d)和慢性期(病程>92d),并发现急性期与亚急性期夹层患者主动脉重塑情况类似,这说明主动脉夹层在发病92d内采用TEAVR仍表现出较好的可塑性⑷。

最新的欧洲共识则推荐将主动脉夹层分为急性(W14d)、亚急性(15-90d)和慢性(>90d)三期,以便于指导治疗决策叫1腔内治疗指征目前,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指征、手术方案选择、TEVAR治疗后的中远期疗效及主动脉重塑规律均存在争议,也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治疗指征方面,指南和共识推荐cTBAD的干DOI:10.3969/j.issn.1674-7429.2021.01.003基金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00430);2.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C03013);3.浙江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一省部共建项目(2020380400,WKJ-ZJ-2003)通讯作者:张鸿坤,电子邮箱:**************预指征包括⑶:①夹层动脉瘤>5cm,每年增大速度>5mm;②内脏器官灌注不良;③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反复胸背痛和腹痛;④夹层动脉瘤濒临破裂或已破裂。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Debranch术的手术配合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Debranch术的手术配合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Debranch术的手术配合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行Debranch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15例Debranch术的术前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方法。

结果15例手术全部成功。

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评估以及手术器械、物品的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监测体温、脑氧饱和度,故手术室护士扎实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能提高手术配合预见性,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标签:主动脉夹层;Debranch;手术配合主动脉夹层(aortic dessection,AD)是指血液冲破内膜,血流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将主动脉壁撕裂成为内、外两层的一种疾病[1]。

主动脉夹层的病情凶险,预后极差,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2]。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而言,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病死率约10.8%[3],但是一旦有并发症出现,其病死率会上升至31%;并且单纯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在5年内有20%~52%的患者有形成动脉瘤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还是腔内隔绝(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 AR)[4],EV AR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微创优势明显,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率明显降低[5],但当降主动脉近端或主动脉弓部夹层破口接近或累及弓上一条或多条血管分支时,EV AR覆膜支架的植入会缺乏足够的近端锚定区,而充分的近端锚定距离是EV AR获得成功的关键。

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对15例AD患者,采用一期在外科手术室行Debranch术(主动脉头臂血管转流术),治疗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6~65岁,平均(45.5±14.5)岁。

1.2方法全组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

最新版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最新版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42(4):370-379,387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血管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多数TBAD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

自1996年头例TBAD腔内修复术成功实施以来,TBAD的治疗由巨创转为微创,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1]。

2008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指南》,对TBAD的病因、诊断和腔内治疗作出了相应的推荐[2]。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新的腔内技术和腔内器具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产生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3-4]。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国内血管外科领域部分专家,参考新临床研究尤其是基于我国病例的研究结果,结合临床实践,围绕TBAD的诊断和治疗讨论并制订本共识,旨在为其诊疗提供原则性指导和依据,协助临床医生决策。

1 定义、分型及分期1.1 定义典型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流入动脉壁间,主动脉壁分层、分离,血管腔被游离的内膜片分隔为真腔和假腔。

主动脉内膜上的血流入口即为原发破口,在主动脉远端可有继发破口,使真假腔之间血流相通。

假腔内可以是持续的血流灌注,也可因为血液淤滞导致血栓化。

1.2 分型AD的分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1965年,DeBakey等首次根据AD的破口位置和夹层累及范围将其分为3种类型(图1)。

(1)Ⅰ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至腹主动脉。

(2)Ⅱ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少数可累及主动脉弓。

(3)Ⅲ型:原发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夹层累及范围局限于胸降主动脉为Ⅲa型,夹层向远端累及腹主动脉为Ⅲb型。

主动脉夹层经皮穿刺与传统EVAR护理比较

主动脉夹层经皮穿刺与传统EVAR护理比较

主动脉夹层经皮穿刺与传统EVAR护理比较
陈淑玲;林丽霞;朱瑞婷
【期刊名称】《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1()S1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经皮动脉穿刺与股动脉切开腔内隔绝术护理比较分析。

方法回顾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83例患者资料,针对主动脉夹层经皮动脉穿刺与传统EVAR护理比较分析进行总结。

结果80例患者治愈出院。

护理要点包括: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动脉瘤破裂等的发生,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式伤口和卧床休息、术肢制动的护理要点。

结论经皮动脉穿刺腔内隔绝术减轻了患者伤口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了护士的体力护理量及强度。

【总页数】1页(P252-252)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动脉穿刺;比较分析;护理要点;经皮;护理量;患者;生命体征;动脉瘤破裂
【作者】陈淑玲;林丽霞;朱瑞婷
【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CCU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护理分析 [J], 董芸;曾珠
2.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比较及护理措施 [J], 汪俊;张丽娟
3.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护理分析 [J], 董芸; 曾珠
4.弯角穿刺针加液压注射与传统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J], 卫秀洋;陈勇忠;龚衍丁
5.1例EVAR-TEVAR组合支架治疗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护理 [J], 雷莉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

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
➢ 覆膜支架置入
沿加硬导丝将支架推送器缓慢推至腹主动脉。根据CTA和造影结果确定的支架近 端位置,必要时通过左肱动脉置管造影确定支架的近端位置。当位置确认无误后释 放支架,同时应用暂时性药物控制低血压状态。支架完全释放后,即可撤出支架推 送器。
➢ 血管造影
支架完全释放后,再次行腹主动脉造影,主要观察支架的位置是否正确,主动 脉瘤腔是否完全隔绝。
腹主动脉瘤
(一)适应证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禁忌证
➢ 肾动脉分支平面以下的腹主动脉瘤且瘤 体直径>5cm者
➢ 瘤体直径为4~5cm,但动脉瘤有破裂 趋向者,如伴重度高血压、瘤壁厚薄不 等或有子瘤以及有疼痛症状
➢ 瘤体近期增长迅速,即6个月内直径增加 超过5mm者
➢ 因髂动脉严重迂曲或闭塞,且不 能纠正而无介入治疗入路者
主动脉夹层
三、并发症及防治
➢ 1.髂股动脉损伤 当直径较粗的推送系统通
过严重扭曲的髂动脉时,可引起动脉壁的损伤甚 至动脉破裂出血,动脉壁钙化性粥样斑块可加剧 这种损伤。为此,应术前通过CTA对髂股动脉的 直径和走形做全面评价,选择小直径推送器。
➢ 2.內瘘 主动脉夹层经TEVAR治疗术后可发生
内漏。术后复查以增强CT效果最佳。介入治疗 仍可作为内漏的首选治疗方法,可置入第二个覆 膜支架以封闭内漏,或者在内漏处行介入栓塞封 堵术。
➢ 血管造影
支架释放后再次行主动脉弓造影,观察支架的位置是否正确,夹层破裂口是否完全封堵,夹层假腔 是否仍然显影、弓上动脉是否通畅以及远端重要脏器动脉供血情况等。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
a.DSA检查示胸主动脉夹层,假腔巨大(↑); b.支架(↑)释放后再次行主动脉弓造影,夹层破裂口完全封堵

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7例。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术后生存质量高的特点,但其费用较高,所以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标签:显微手术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术;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疗效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 artery,MCA)动脉瘤是大脑中动脉管壁的瘤样异常突起,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以动脉管壁的增生和(或)退行性改变为特点的疾病。

国内外年总体发生率大约为2~4/10万。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一旦破裂而未能及时救治者,其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其死亡率约占33.3%。

即使在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仍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会留下相关的后遗症,如神经系统的功能缺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本研究主要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对比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5例,均经头颅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

所有患者均可以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也适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排除单一手术治疗方法的颅内动脉瘤患者。

其中男60例,女55例,年龄39~78岁,平均(51.3±11.0)岁。

杂交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杂交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杂交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王宏涛;郑诒璋;张辉【摘要】目的研究杂交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例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腔内修复术并杂交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腔内修复术并杂交手术,置入覆膜支架;术中血管造影见支架放置位置准确,成功隔绝夹层,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对15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1.75±4.28)个月,术后出现脑卒中1例、切口下血肿1例及胸腔积液1例,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杂交手术,扩大腔内修复术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好,手术成功率高.【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2页(P316-317)【关键词】杂交手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作者】王宏涛;郑诒璋;张辉【作者单位】安阳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河南安阳 455000;安阳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河南安阳 455000;安阳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河南安阳 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1主动脉夹层属于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典型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撕裂样疼痛,发病急骤,病情危急,一旦误诊或漏诊,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1]。

目前临床上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主要采取腔内修复术治疗,但由于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需要实施杂交手术[2]。

杂交手术将多学科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其特点是将旁路血管连接于头臂血管之间,有效替代传统开胸人工血管置换术,增加腔内修复术手术范围[3]。

我院自2012年6月—2017年3月共收治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完全穿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

完全穿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

Y u a n p i n g , J I N J u n ( D e p t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se a s , X i n q i a o H o s p i t a l f o T h i r d Mi l i t a r y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3 7 , C h i — n a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E — m a i l : h e y u n 6 5 4 3 2 1 @1 6 3 . c o m)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l a u a t e t h e s a f e t y a n d r e l i a b i l i t y o f t o t a l p e r c u t ne a o u s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g r a f t e x c l u s i o n ( E V G E ) f o r
p u n c t u r e .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 t w o s e t s o f P e r c l o s e d e v i c e ( A b b o t t , U S A) w e r e u s e d t o s u t u r e t h e b l o o d v e s s e l s . R e s u l t s T h e s u c c e s s f u l

不同方法采集OPCABG术中旁路血管的结果比较要点

不同方法采集OPCABG术中旁路血管的结果比较要点

Jia咖ng,Gong
Ming,Li Haiyang,Li Hui,Wang Xiaolong,Liu Yuyong,Yi Bo,Zhu
Shuai,Chen肪增,
ofHeart,Beijing
ftongjia.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Beijing
Anzhe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DOI: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6.04.005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切开(open
vein
harvest,OVH)和内镜获取(endoscopic
vein
harvest,
EVH)两种方法采集的大隐静脉的组织学表现,探讨分析两种采集方法对静脉壁的损伤情况。方法选 取2014年9至11月收治的应用大隐静脉作旁路移植材料、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G)的患者20例。根据静脉获取方式分为2组,OVH组和EVH组,每组10例。观察术后切口 并发症。石蜡包埋,大隐静脉横断面切片,每组随机取20个标本,分别应用HE、CD31、Desmin、SMA法 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隐静脉内膜层、弹力纤维层、平滑肌层以及外膜层,从组织连续性、完整性、均匀一 致性评价血管损伤,量化评估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 EVH组患者总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少于
脉至需要长度。7-0 prolene线修补撕脱的分支破损
善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伤口疼痛[9。11|。 有报道称术后6个月两种方法移植的旁路静脉血管 通畅率及组织学表现相似¨2‘13 J,但EVH是术后1 年旁路移植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4。,且会引起

完全穿刺技术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

完全穿刺技术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

减 少手 术 时间及 住 院时间 , 患者可 早期 下床 活动[ 7 3 。
而言 . 经皮 血 管缝 合 装 置 能够 缩 短 卧 床 时 间及 减 少 1 患者选 择
并 发症 , 是 心 脏 冠 脉造 影 术及 冠 脉 支架 植 入 术 的 常
规技术。
上述的 P r e c l o s e技术 优 势似 乎建 立 在合 适 的患

l 1 8 ・
中 国现 代 医药 杂 志 2 0 1 3年 2月 第 1 5卷 第 2期 MMJ C, F e b 2 0 1 3 ,V o l 1 5 ,N o . 2
完全 穿刺技术在 主动脉腔 内修复术 中的应 用
唐胜惠 徐 尚誉
目前 应 用 主动 脉 腔 内修 复 术 (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a o r — t i c r e p a i r , E V A R)治疗 主动 脉 瘤或 主 动 脉夹 层 已经 越来越 普遍 . 相 对于 传统 的 主动 脉外科 修 复术 , 主 动 脉腔 内修 复术 具 有 降低 早 中期 死 亡 率 、 减 少 输 血 需 露 双侧 股 总 动脉 穿 刺部 位 . 这 通 常 会 导致 穿 刺 部 位
认 为是 一种有 效且 安全 的治疗 方法 。
术史 、 既 往 使用 血 管缝 合 器 、 严 重 的动 脉 钙 化 、 股 总
动脉血 管瘤 、 股动 脉扭 曲及 动脉栓 塞性疾 病 等 。
对于肥胖是否会影响 P r e c l o s e技 术 的疗 效 , 研 率高低明显相关 , T r a u l 及 S t a r n e s等 均 指 出病 态 肥 率_ 5 ' l , 因为腹 股 沟 区过 多 的脂 肪组 织会 影 响血 管 缝

经皮穿刺缝合与股动脉切开在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对照研究

经皮穿刺缝合与股动脉切开在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对照研究

经皮穿刺缝合与股动脉切开在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对照研究蒋京军;卿洪琨;张小明;张学民;李伟;沈晨阳;李清乐;焦洋【期刊名称】《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48)005【摘要】目的:比较经皮穿刺与传统股动脉切开行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临床资料,评估预置缝合线技术(preclose technique)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 EVAR 手术的81例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术前 CT 显示存在肾下腹主动脉瘤或降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瘤体最大直径>4.5 cm,达到手术治疗指征,且双侧股动脉、髂动脉条件良好,管腔无中重度狭窄,股动脉前壁无严重钙化,既可行经皮穿刺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percutaneous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PEVAR),也可行传统切开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open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OEVAR),根据患者对手术切口意向分为 PEVAR 组与 OEVAR 组。

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技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等数据,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PEVAR 组共44例患者78处股动脉切口,OEVAR 组共37例患者65处股动脉切口。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伴随疾病、平均植入支架数量、支架输送系统外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EVAR 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 OEVAR 组[(119.1±102.0)min vs.(163.6±61.9)min,P =0.025],术中出血量少于 OEVAR 组[(64.7±97.0)mL vs.(98.6±88.3)mL],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两组技术成功率(94.9% vs.95.4%,P =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VAR 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 OEVAR 组明显缩短[(7.8±2.8)d vs.(12.3±7.2)d,P <0.001];PEVAR 组术后2处切口出现皮下血肿,OEVAR 组术后出现7处切口并发症,其中3处淋巴漏,3处入路动脉狭窄导致的下肢缺血,1处皮下血肿,OEVAR 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 PEVAR 组多(2.6%vs.10.8%),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79)。

全穿刺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全穿刺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全穿刺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全穿刺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55例行全穿刺腔内隔绝术治疗的B型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前均采用CT血管造影对病情进行评估,通过血管造影进行监测定位,将覆膜支架置入胸主动脉,隔绝病变的主动脉节段。

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生存率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1例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5例患者发生内漏,1例患者发生截瘫,13例患者发生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

术后3个月内生存率为100.00%,术后1年生存率为98.18%,术后2年生存率为96.36%。

结论在B型主动脉疾病的治疗中采用全穿刺腔内隔绝术,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全穿刺腔内隔绝术;B型主动脉疾病;临床效果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totally punctured 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 in treatment of type B aortic diseases LIN Yu-peng,XU Ming-wei,WU Qiang,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Jiey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Jieyang 52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otally punctured 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 in treatment of type B aortic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55 patients with type B aortic diseases were treated with totally punctured 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and their condition were evaluated by CT angiography. The stent was implanted into the thoracic aorta to isolate the diseased segments of the aorta by angiography.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and the survival rate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1 patient with renal insufficiency,5 patients with internal leakage,1 patient with paraplegia,13 patients with endovascular exclusion syndrome. The postoperative 3-month survival rate was 100.00%,the 1-year survival rate was 98.18%,and the postoperative 2-year survival rate was 96.36%.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totally punctured 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 in treating type B aortic diseases provides affirmative efficacy and higher safet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Totally punctured 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Type B aortic diseases;Clinical effectB型主動脉疾病起病较急,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而B型主动脉夹层更凶险,其急性期病死率为31.45%[1],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贯穿插管法的应用现状

贯穿插管法的应用现状

贯穿插管法的应用现状黄光明【摘要】Penetrating catheterization is an advanced catheterization technique. With the help of guide wire penetrating manipulation, multi-channel or better channel interventional therapies can be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This catheterization technique was first employed in the treatment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Thereafte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exten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al field for the treatment of large artery disease, peripheral artery and vein disease, and it has been also used in non-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Being a unique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 that reflects characteristic clinical thinking, penetrating catheterization technique can fully play the interventional device performance, solve many problems involved in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operation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clinical practice.%贯穿插管法是在导丝贯穿的基础上进行多通道或较优通道进行介入治疗的插管技术。

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刘磊;周游【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7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5例患者,采用血管栓塞术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手术指标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57%(31例),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43%(32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0.1526);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165.7±16.5)min,恢复时间为(12.5±1.4)d,前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0945),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591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为2.86%(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7例)(P<0.05,x2=5.0806).结论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在疗效上并无明显区别,但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恢复用时短,复发率更低,相对于血管栓塞术而言,更具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11【总页数】3页(P108-110)【关键词】血管栓塞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术后复发【作者】刘磊;周游【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武汉 430000;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武汉 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脑动脉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这是一种以颅内动脉管壁异常膨出为主要病理特点脑血管疾病,可导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在脑血管意外事件中的发生率位居第三,仅次于脑血栓与高血压脑出血[1]。

脑动脉瘤的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妇女,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可能是由颅内动脉管壁先天性缺陷或腔内压力异常上升造成的[2]。

2019年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诊疗常规

2019年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诊疗常规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临床常规一.手术适应症绝对适应症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AD):内膜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间距离≥1cm,伴下列情况者应考虑介入治疗:①经典AD伴假腔明显扩张和真腔塌陷;②慢性AD降主动脉直径≥50mm;③夹层发生在1个月以内,降主动脉直径≥40mm或假腔扩张加重;④AD合并主动脉破裂﹑动脉瘤形成﹑溃疡样病变扩大或主动脉穿通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⑤AD合并重要脏器缺血、胸腹腔积液增加、顽固性高血压药物不能控制及持续疼痛药物无法缓解。

患者选择腔内修复治疗。

相对适应症:(1)StanfordB型AD:内膜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间距离≤1cm的AD为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的相对适应症.这时常常需要覆膜支架部分或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开口,以达到治疗疗效或避免Ⅰ型内漏发生.但支架植入前一定要了解双侧椎动脉情况和左锁骨下动脉的开口与左颈总动脉的开口的距离,必要时可先行人工血管转流术。

(2)StanfordA型AD:并不是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的绝对禁忌症,其某些特殊类型也是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即StanfordA型AD的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峡部或降主动脉,夹层向主动脉升弓部逆撕,也有人称其为逆撕型StanfordB型AD,升主动脉受累但没有内膜破口的也适合介入治疗。

(3)经典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应该是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的禁忌症,因它不存在内膜破口或血流交通,可密切随诊.但IMH发展或形成并发症,如形成经典AD﹑假性动脉瘤或溃疡样病变,可选择介入治疗.禁忌症:①髂动脉、股动脉严重狭窄或扭曲变形,导载系统无法通过;②并发心包填塞,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受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Ⅱ级);③锚定区严重粥样硬化性病变或锚定区主动脉内径明显增粗≥4cm;④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间夹角呈锐角;⑤马凡(Marfan)综合征及结缔组织遗传病所致主动脉夹层,如洛伊迪茨(Loeys—Dietz)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难点与焦点问题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难点与焦点问题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难点与焦点问题周为民;邱结华;钟志惟【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9(054)003【总页数】4页(P189-192)【关键词】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序贯性血液净化【作者】周为民;邱结华;钟志惟【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1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管壁撕裂,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的主动脉管壁真假两腔分离状态。

有多种原因会导致此疾病,但长期高血压且治疗不良为其最主要的原因。

其为血管外科最凶险的疾病之一,主要因为其可并发血管壁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也可能引起心包填塞、脑卒中、截瘫、内脏缺血坏死、肢体缺血坏死、休克等严重后果。

根据破裂口的位置及累及的范围不同,目前有多种分型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Stanford分型为:升主动脉受累为Stanford A型、升主动脉不受累为Stanford B型。

此分型方法为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提供了指导。

因主动脉夹层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传统外科手术并发症多等,目前此类疾病已经受到血管外科医生重视,并在不断改进治疗方法、降低手术治疗创伤、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疗效。

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及医疗器械的改进,微创血管腔内治疗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首选方法。

然而,在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中仍有一些难点与焦点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1 腔内治疗时机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外科疾病中的"杀手"之一,发病急且凶猛,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48h内患者死亡率高达近50%[1]。

及时有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主动脉夹层急性期非常重要的治疗,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控制血压及心率,将收缩压降至100-120mmHg、心率控制在100次/min以下,常用药物有硝普钠、艾司洛尔等,与此同时加用口服降压药,最后逐步改成口服药物治疗;⑵止痛:可以哌替啶(每次>100mg)或吗啡(每次>5mg)等强效止痛药。

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方案比较

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方案比较

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方案比较引言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主动脉疾病,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胸手术和介入治疗两种常见方案。

本文旨在比较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方案的优劣势,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开胸手术治疗方案开胸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案之一。

该方案的主要步骤包括主动脉夹层切除、主动脉重建等。

优势•手术治疗效果可控:开胸手术能够直接观察病变部位,确保切除夹层彻底,并进行主动脉重建,使主动脉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

•治疗效果持久:开胸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能够长期控制病情,减少复发的风险。

•方案成熟、稳定:开胸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已经基本成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经验。

不足•创伤大、恢复周期长:开胸手术需要进行剖胸操作,对患者的身体有一定的创伤,手术后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

•存在手术风险:开胸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中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介入治疗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介入治疗主要通过经血管内操作实现主动脉夹层的修复。

优势•创伤小、恢复快:介入治疗无需开胸手术,通过经血管内操作完成,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快。

•术中风险低:相对于开胸手术,介入治疗操作风险较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

不足•治疗效果相对不稳定: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修复主动脉夹层的内衬,降低血流冲击,但无法直接观察和处理病变部位的组织,因此,介入治疗的效果相对不稳定,有一定的复发风险。

•部分病例不适用:介入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主动脉夹层病例,具体适应症需要临床医生评估后决定。

比较分析从创伤性、治疗效果、手术风险等方面对比开胸手术和介入治疗两种方案:•创伤性:开胸手术治疗相对较为创伤性,需要进行剖胸手术,而介入治疗创伤小,可以通过经血管内操作完成。

•治疗效果:开胸手术能够直接观察和处理病变组织,确保切除夹层彻底,主动脉重建完整,治疗效果相对稳定;介入治疗则主要通过修复内衬,降低血流冲击,治疗效果相对不稳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R5 4 3 . 1 文 献标 识码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3 0 1 ( 2 0 1 4) 1 1 — 1 0 1 9 — 0 3
Th e e fe c t o f d i fe r e nt a ppr o ac h o n t ho r a c i c e n do v a s c ul ar ao  ̄i c r e pa i r f o r St a n f or d B t y pe a o r t i c di s s e c t i o n:Co m pa r a t i v e s t udy
全 穿刺 技术 与血 管切开入 路治疗 B型主动脉夹层 的 比较研 究
Th e e fe c t o f di fe r e n t ap pr o a c h on t ho r a c i c e nd o va s c u l a r a o r t i c r e pa i r f o r S t a nf or d B t y pe a o r t i c d i s s e c t i o n:Compar a t i v e s t ud y
杨 关珍
吴 美华
余茂生
周云英
丘 赘 李 林峰
作者单位 : 3 3 0 0 0 6 江西省南 昌市, 江西省人民医院介入室 ( 杨美 珍、 周 云英) , 心内科 ( 吴美华 、 余茂生、 丘赞、 李林峰)
通讯作者: 吴 美 华 ,E — m a i l : w u mh 9 9 @h o t ma i l . c o m
穿刺组局部血管并发症如血肿 、 渗血显著减少 , 而感染 、 迷 走 神 经 反 射 两 组 间差 异 没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结 论 全 穿 刺 入 路 行 主 动脉 E V A R术 优 于外 科 血 管 切 开 入 路 , 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下肢制动时间 , 减 少 术 后 住 院 时
r e p a i r f o r S t a n f o r d B t y p e a o ti r c d i s s e c t i o n .M e t ho ds T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1 6 7 p a t i e n t s o f S t a n f o r d B t y p e a o ti r c
者 的 临 床 资料 。结 果 全 穿 刺 组 手术 时 间[ ( 1 2 5 . 0 0  ̄ 2 0 . 5 6 ) m i n比( 8 0 . 0 0  ̄ 1 6 . 4 8 ) a r i n , P < 0 . 0 5 ] 、 下 肢 制 动时 间 [ ( 2 0 . 0 + 1 . 8 ) h比 ( 5 . 4 + 1 . 2 ) h , P < O . 0 5 ] 、 术后住 院时间[ ( 1 2 . 4 7 + 2 . 6 0 ) d比 ( 7 . 6 3 + _ 1 . 9 0 ) d , P < O . 0 5 ] 明 显 少 于 血 管 切 开 入 路组 , 但 住 院 总 费用 两 组 比较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义 [ ( 1 3 . 3 2 + _ 2 . 8 2 ) 万元 比( 1 3 . 0 9 + _ 2 . 0 4 ) 万元, P > 0 . 0 5 ] 。 全
间, 并 且 不增 加 住 院 总 费用 。
【 关 键 词】 全 穿刺 ; 股 动 脉切 开 ; 主 动脉 夹 层 ; 腔 内隔 绝 术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 3 0 1 . 2 0 1 4 . 1 1 . 0 1 6
Y ANG Me i — z h e n ,
Me i - h u a , YU Ma o - s h e n g,e t . C a t h e t e r l a b,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i a l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
中 国 心血 管 病研 究 2 0 1 4年 1 1 月第 1 2卷 第 1 1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R e s e rc a h, N ve o mb e r 2 0 1 4 V o 1 . 1 2 , N o . 1 1
Na nc h a n g 3 3 0 0 06, Ch i n a C o r r e s po n d i n g a u t h o r: W U Me i -h u a,E—ma i l : wu mh 9 9@h o t ma i l . t o m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c o m p a r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p p r o a c h e s o n p e r e u t a n e o u s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a o r t i c
【 摘 要】 目的 比较全 穿 刺 技术 与血 管 切 开 入路 治疗 B型 主动 脉 夹 层 的效 果 。方 法 回顾性 比较 分 析 本 院 外 科 血管 切 开 人 路 和 全 穿 刺 人 路 行 主 动 脉 腔 内 隔绝 术 ( E V A R) 的1 6 7例 S t a n f o r d B型 主 动脉 夹 层 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