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

合集下载

体育俱乐部教学取得的成效

体育俱乐部教学取得的成效

体育俱乐部教学取得的成效
体育俱乐部教学取得的成效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

首先,优化了体育教育教学的课程安排,实现了体育课程教学、课内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的一体化,使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最大地优化了学院体育活动课内课外的统一安排,实现了体育课堂教学向体育活动和竞赛的有效延伸。

其次,俱乐部的活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最大的选择空间。

多样化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和节假日,使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从身心两个方面,优化了学院体育活动课内课外的教育教学,还构建了健康阳光的竞技氛围,提高了竞赛水平。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体育俱乐部取得了一些具体的成绩。

例如,俱乐部的学生参加了多次比赛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这些成绩不仅是对俱乐部学生的肯定,也是对俱乐部教学方法的肯定。

此外,俱乐部教学还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这些软实力的提升也是俱乐部教学取得的重要成效。

综上所述,体育俱乐部教学在优化课程安排、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取得了显
著的成效。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俱乐部制;教学目标;终身体育论文摘要:对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关系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俱乐部制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较为适用的模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评价及课程的建设与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均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如何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构建何等教学模式来实现,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与实践研究认为: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实现纲要总体要求,完成现代体育教学功能较为适宜的形式。

1 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构成“俱乐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进行社会、政治、文艺及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团体和场所。

”本文所讲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指体育课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教学。

体育课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教师的专长;在教学目标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择学习项目,选择老师,自己确立目标,自己评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在课程设置上,学校面向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采取新生一入学即按个人兴趣、志向选择专项,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甚至年级界限,重新组合上技能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达到学体育知识、技能,增进健康,享受娱乐,参与竞技并进的目的,而将1、2年级课程列为必修课,3,4年级、研究生课程列为选修课;把校代表队及确有专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列为专项的高层次体育课程教学,兼顾特殊学生群体,开设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全新体育教学模式。

俱乐部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俱乐部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趣 ,帮 助 学 生 树立 终身 体 育 习 惯方 面 ,都
教 学 内容 还 是组 织 形 式 上 , 都忽 略 了这 种
体 育 俱 乐 部 教学 本 身 要 求 教师 具 有 全 面 教
具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因此 ,对 高 校体 育 俱 乐
部 教 学 模 式 的 合理 应 用 ,进 行 深入 研 究 与
得到充分 的体现 。尤其是部分学校对俱乐
部 的 管理 不 到 位 ,在 管理 体 制 混 乱 的情 况
在 高校 教育体 制 改革 的大环境 下 ,
高 校 体育 教 学 作 为 高校 教育 的重 要 组成 部
之 后 ,学 生 的 自我 满足 感 和 自信 心 也会 不
断提 升 。因 此 , 可 以说 俱 乐 部 教 学模 式 能
乐 部 这种 教学 模 式 的 内 容 更加 丰 富 ,能够
式可分为课外活动体育俱乐部、课内教学
俱乐部与课 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 式。
其 中课 内体 育 俱 乐 部教 学 模 式 较 为普 遍 。 但 由于 学 校 对 教 师 的专 长 、 学 生特 点等 信 息缺 乏准 确 而 全 面 的 了解 ,学 校 、 学 生 、
2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
2 . 1 、教学 内容缺 乏针对 性
随着 体育运 动 的多元 化发 展 ,很多
学 生 会 对 一 些较 为时 尚的 体育 运 动 项 目产
乐部 教 学 模 式 通 常 以体 育 爱 好 者 的 自发 性
为基 础 ,结 合 高校 体 育 人 才 的 培养 目标 ,
育 教 学 中被 广 泛应 用 。 但是 从 应 用 的 现 状
来 看 ,还 存 在 一 些 明显 的 不足 , 因此 ,对

体育俱乐部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俱乐部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有艺术修养的歌声。 参考文献 :
联合起来, 应用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中去。 例如美声唱法中的
呼吸、 读字、 表演, 同样可以应用推广到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 中去。 戏曲中手、 身、 步等方法, 眼、 法、 也可以应用推广到民族 唱法和美声的演唱中。 应该说, 概括反映了“ 现象” 之间的联系 和美学的概念,这些概念在音乐逻辑的很多方面跟现实生活 相似, 这种相似就在于音乐逻辑具体表现了认识这些方面, 即 分析和综合、 比较和联想、 抽象和概括。 总之, 非演绎法(分析和综合、 比较和联想、 抽象和概括三 方法)作为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 , 应用于歌唱这一必须科 学且有效运用嗓音的学科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声乐, 不能盲 目 地、 更不能胡乱地去唱, 要利用大脑钻研、 刻苦思索, 从呼吸到 发声, 从读字到情感, 从发声到表演, 都要用头脑去思索。因 此, 在歌唱的思维过程中, 非演绎法能够帮助歌者更快更好地
164
仁 1]教育部社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1张兆南.歌唱修养与技能培养〔 MI.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出版社, 1998. [3」 日昌 曹 .普通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 」 邹本初.歌唱学— 沈湘歌唱学体系【 M].北京:人民音 乐出版社, 2000.
体 育俱 乐 部模 式在 普通 高校体 育文化 建设 中的作用
徐 国忠
(陕西理工学院 体育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俱乐部式的 教学将逐渐取代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 成为目前乃至将来高 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普通高校体
育俱 乐部 目前 的发展现状 与在校 园体 育文化 建设 中的特殊
为目 标; 课内外结合的体育俱乐部则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兴 起, 从培养人才的整体教育观出发,它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 导, 以培养适应社会能力为目 标。

普通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普通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 bi o x r ie d p o o e t e hni a kil fs ors o n tt e fhi e e r ng. a tf r e e c s san r m t he t c c ls l o p t f i s iut s o gh r la ni s
1 “ 乐 部 型 ” 育 教 学 模 式 的特 征 俱 体
“ 乐 部 型 ” 育 教 学 模 式 的 特 征 是 : 教 学 指 俱 体 在
导思 想 方 面 ,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体 育 兴 趣 和 提 高 学 生 注 的体 育 能 力 ; 学 组 织 形 式 为 一 年 级 开 设 专 项 选 修 教 课 , 年级 为 以教 学 俱乐 部 形 式 进 行 教 学 , 时 在 课 二 同
Ab t a t “ u —y e’ h sc l d c t nc n b te iepa ot es u e s s b e tv n t tv s r c : Cl b t p ’p y ia u ai a e trg v lyt h t d nt’ u jc iei i a ie e o i
维普资讯
第26卷 第 4期 3 2年 7月 0 0
Vo . 6 13 NO 4 .
J l 2 0 uy, 0 2
普 通 高 校 “ 乐 部 型 " 育 教 学 模 式 的 探 讨 俱 体
范桂 玲
( 州 大 学 体 育 系 ,河 南 郑 州 郑 4 05 ) 5 0 2
FA N u —i g G il n
( E.De t ; e g h u Unv. Z e g h u 4 0 5 Ch n ) P. p . Zh n z o i , h n z o 5 0 2, ia

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适用

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适用
的主观 能动性 , 自己选 择 运 动 项 目 , 选择 教 师 , 自己
硬 件设施 , 以求 探 索 素质 教 育 的新 形 式 与 途 径 。当 前, 在我 国 以体 育俱 乐 部 的形 式 开展 体 育活 动 还 不 是很 普遍 , 但发展形 势迅 猛 , 目前 已有一 些高校 已经
开展 和实施 。在 国外 , 大学里都 有体 育俱 乐部 , 体育 俱乐 部 已成 为社 会体 育 有 机 组成 部 分 , 在 学校 体 并
育 、 区体育 与 国民体育 中有着 不 同的地 位 。因此 , 社 探讨在 高校实 施体 育俱 乐部 制 教 学模 式 , 能促 进 将
确立 目 , 标 自己评价 , 使学生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 与 ;3 在课程设置上, () 学校 面向学生开设多项体育 课程 , 采取 新 生 一 入 学 即按 个 人 兴 趣 、 向选 择 专 志 项, 打破系别 、 班级 建制 , 至年级 界 限 , 甚 重新 组合上
2 研究对象与方 法
2 1 研 究对 象 .
的需要 , 到 学 体 育 知识 、 能 , 进健 康 , 受 娱 达 技 增 享 乐, 参与竞 技并进 的 目的 , 以将 12年级课 程列 为 可 、
必修课 ,、 年级 、 34 研究生课程列为选修课 ; 另外 , 把
校代 表 队以及特 长生 的专项 运动训 练列 为专 项 的高
技能课 , 以满 足不 同水 平 、 同层 次 、 同兴趣 学 生 不 不
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 促进群众性体育竞赛上作的 开 展 , 高大学 生 的体 质 增 强 , 提 改善 人 际 关 系 , 有 并
利 于促使 大学 生兴趣 爱 好 和 个 性发 展 , 以及 运 动 行 为 能力 的提高 , 养成 终身运 动 的观念 。 并

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探讨

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探讨

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探讨1. 引言1.1 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探讨导言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程与俱乐部体育活动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体育活动领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大学体育课程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出现,为大学生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俱乐部模式,学生可以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培养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俱乐部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使体育课程更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

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历史背景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大学体育课程主要是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存在,学生可以选择加入不同的俱乐部进行体育活动。

这种体育俱乐部制度带来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同俱乐部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等,以及俱乐部之间竞争激烈导致一些体育项目被忽视。

随着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一些学校开始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将不同的体育俱乐部整合为一个整体的体育教学系统。

这种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出现,旨在通过统一的管理和资源整合,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这种模式也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通过不同的俱乐部活动和专业课程的结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2 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特点1. 个性化教学: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个性化设计,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对体育俱乐部的通常理解是 : 体育俱 乐部 是指 体育 爱好 者 容 ,鼓励 教师不断吸收新技术 、新 知识 以满 足学 生对 体育知
技能 的兴趣 和需要 。另一方面 , 由年级组统一 安排 专题理 以增进健康 和增强体质 、 体验体育 的乐趣 、 促进 成员之 间的相 识 、
高校 实施体 育俱 乐 部 教 学 模 式 的可 行 性 研 究
李春 日
( 东北财经大学体育教学部 , 辽宁 大连 1 6 2 ) 10 3
化, 学生不 同层 次的体育需求才能得到满 足。众所周知 , 学生 的个 性是在体育交往活动 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 的 ,学生通过交
往 而进行 比较 , 以认 识他 人 、 认识 自己 ; 通过 交往而结交朋友 , 以融人群体 , 摆脱 孤独 ; 通过交往充分表 现 , 以强调 自我 , 寻求
解 , 求其对影片进行讨 论。第三遍是再看 、 , 学生完 学 , 任务 、 并要 再听 使 赶 赶进度 , 师强行灌输 , 生被动接 受 , 教 学 学生毫 无
整地观看 电影 , 解并 复述影片中的精彩对 白和台词 。老师要 乐趣 可言 , 讲 学生 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被 压抑 了 ; 在体 育课程 上 , 对精彩对 白和 台词进行讲解 , 并要求学生 能够 背诵 和使用 。
21 0 1年第 5期
辽 宁教 育行政学院学报
( ) 堂教 学 二பைடு நூலகம்课
体育基 础 , 增强学生体质 ,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具体划分为1 年
() 1导人新 课。教师首先要介绍 影片 的背景 知识 , 如影 片 级 基础课 ,年级专项课 ,— 年级选 修课 。满足不 同水平学生 2 12
的年代 、 物关 系 、 情简介等 , 人 剧 以及 影片 中出现 的生词 和表 的需要 , 动学 生学 习积极性 , 调 体现 区别对待 的教 学原则。主

高校排球教学对俱乐部模式的应用

高校排球教学对俱乐部模式的应用

知识文库 第11期177高校排球教学对俱乐部模式的应用刘小龙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新兴改革事物,体育俱乐部对于推动我国的体育教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各高校中,成立最多的俱乐部之一就是排球俱乐部,所以,我们需要对排球教学的方式、学生对排球的认知提升以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进行重点探究,以确保体育教学改革制度下的教学目标得以完成,并让学生逐渐养成一个终身体育的习惯,解决当下学生身体亚健康的问题。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排球项目本身的特性进行了探析,再结合高校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特点与需求,探讨了高校排球教学对俱乐部模式应用的特性,望教学内容、方式应向多样化发展。

作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在高校排球教学中应用俱乐部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适用性非常强,俱乐部模式的排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人们乐于接受的新生事物。

在高校的体育活动中,排球的普及度较高,以其较强的竞技性与合作性深得大学生喜爱。

但是,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准确掌握排球的战术和技术,所以,也有不少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其学习的兴趣。

而兴趣又是一个人的学习基础,所以,排球俱乐部教学要注重探究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排气的认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完成国家体改中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1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目标探析 1.1使学生受到终身教育使学生能够受到终身的教育是高校体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体育运用的兴趣并真正爱上一项运动,以提升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

高校体改的教学理念是以生为本、健康第一,其具体的改革方向为将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融为一体。

以往,人们常常会将体壮如牛作为健康的标准,从而混淆了体质和健康的概念,其实,两者还是有差别的。

体质主要是指遗传上表现出来的身体结构、形态以及生理、心理机能等较为稳定的特征。

而健康的定义是人体器官发育良好、精力充沛、活动效能良好的状态。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发展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发展

浅谈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发展【摘要】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已经充分体现出其在高校发展的优势。

其组织形式以各种体育俱乐部为主,其中包括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综合俱乐部,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都是建立在自愿原则上。

从其发展的形式、模式、规模和综合效应来看,是符合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的。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教学高校优势发展策略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尝试和适应阶段。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已经尝试并试行了这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前景和优势的。

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大学以及更高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体育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与运用,并掌握各项运动,从而促进身体锻炼,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逐步在脑中形成终生体育的观念。

教育部为了大学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曾于2002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中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高校内的各种项目的体育俱乐部应运而生。

在高校目前已开展体育俱乐部的项目中,学生基本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参与各项体育俱乐部的体育项目。

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促进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形态。

体育俱乐部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体育工作,促进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其作用和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分析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分析

这五种类型 的教学模式之间最大差异就在它们的
教 学 组织 形 式 ,而 教 学组 织形 式 是 表 现 思 想 的 手段 , 因此 ,教 学 的组 织 形 式 是 由 教学 指 导 思 想 和 教学 模 式
3 ・ 9
维普资讯
●教师论坛
用的运动项 目,为终身体育打下 良好的基础,而 “ 俱
能 力 提 高 ,以俱 乐 部 形 式 教 学 。
() “ 1 俱乐部 ”型教学模式顺应 了当代高校教育
的 指 导思 想
现代体育教育 已从传统 的运动技术 为中心 的传习 式转变成 了以增强体质为中心的新方式。这对于培养 学生终 身体育能力 ,增进健康十分有利。这就要求我 们必 须从根本 上改变过 去的教学模 式 ,以学生 为主 体 ,从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 人手 ,使其在高校其间牢 固掌握 1 项对 自身健康有利 ,对今后工作 生活有 —2
乐部 ” 型教 学 正 是 这种 大环 境 下 应 运 而 生 的 。 ( ) “ 乐 部 ” 型教 学 的 结 构 特 点 是 以俱 乐部 形 2 俱 式 的 教学 “ 乐部 ” 型 的 教 学 模 式强 调 多样 性 、个性 、主 俱
体 育师友 20 . 06 5
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 , 尤其是社会体育活
业课 。
() 3 阶段 型 :健康体育 等现代 教育思想 ,注重培
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就是按照一定 的体育教学指 导思想设计的 ,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课程活动
的框 架 和 类 型 。
养学 生兴趣 ;第 1 学期或第一学年以原教班开设基础
课 ,第 2 、4 、3 学期或第二学年按选项分班。 () 4 一体化型 :注重增强 学生体质 和学 生锻炼习 惯的培养 ,早操 、课外 体育 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考试结果作 为体育成绩的一部分 。 () 4 俱乐部型 :注重学 生体育兴趣 的培 养和运动

体育教学中的俱乐部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中的俱乐部教学模式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俱乐部教学模式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对新时期的学校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改下的课程教学要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核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必须要把学生上升到课堂的中心地位,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核心,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力争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成为真正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很多体育教师在大学阶段接受的是专业化的教育,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往往沿袭自己上学时的教学方法,缺乏对于学生实际富有针对性的变化。

教学模式的僵化使课堂缺乏生命力,学生积极性不高。

同时,受专业成绩第一位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就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差不多甚至是凑合一下就可以了,从态度上就缺乏认真的思想,也会导致体育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另外,很多体育教师由于受到学校和学生对于体育课不够重视的现状的影响,自己的积极性就不高,“放羊式”的教学模式经常出现,这无形之中也造成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

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课改的实行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重视课堂教学环节,构建积极高效地课堂。

在这样的时代需求的召唤下,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就是当前很多学校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笔者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受新课改的影响,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这一模式,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俱乐部是教学模式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那就是体育课堂教学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学科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另一方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增强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从而增强体质,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高校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和实施者,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推动学生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实施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

一是以高校体育动员会为主体,设立体育协会、体育学会等,以及设立专业体育课程。

在高校体育俱乐部中,可以建立体育动员会,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推动高校体育活动,指导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并组织参加各类体育比赛,以及组织参加文体活动。

此外,可以设立体育协会,体育学会等,它们可以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发布各类体育资讯,以及设立专业体育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二是以体育赛事为主要活动,组织参加各类体育比赛。

高校体育俱乐部可以组织参加各类体育比赛,以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育水平。

这些比赛可以是学校举办的,也可以是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组织的,也可以是全国性的体育比赛,这些比赛都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为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体育比赛打下基础。

三是以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高校体育俱乐部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
会服务活动,倡导学生参与义务服务,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为自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社会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

浅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
p sc d c to n e t u rc a- t d r hy ia e u ai na d h a h c riullsa a d.te ta hn deo a iin p r ls a tme tte l l n h e c i g mo ft dto a s o tca sC no e r l n h
马利亚
MA “ 一v

要: 学校体 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 分, 随着新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的实行, 传统体育
课 的教 学模 式越来越不适应新课标的实施 , 本文通过查 阅文献 , 访谈 , 对比等研 究方法, 对学校体 育教
学俱 乐部 模 式 进行 分 析 , 出其 可行性 , 指 并提 出一 些对 策 , 为构 建完善 的 学校体 育教 学俱 乐部 模 式 提 供 参考。 关键 词 : 学 ; 育 ; 学 ; 乐部 大 体 教 俱
K yw o d e r s:u ie st ;s o ;ta hn ;c u nv ri y p r e c ig l b t
中 图分 类 号 : 824 G 1.5 1 问题 的提 出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 5 (08 0 — 0 2— 1 5— 2 6 20 )5 04 2 0
受娱乐 , 与竞技并进 的目的。 参 3 在普通高校 中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 1 普通 高校体育教 学自身发展 的必然趋势 . 早在上世纪 9 年代 , o 深圳大学作 为全 国高校 中第一所开 设形式多样 、 内容丰富多彩 、 深受 大学 生喜爱 的体育教学俱乐 部教学模式的学校 以来 , 至今全 国已有 8 0多所高校采取 了体 育俱乐部型的教学模式。实践证 明, 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在 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 自觉性和积极性 ,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 培 养兴趣爱好 , 提高学生 的体育能力 , 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 , 培 养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俱乐部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为其提供了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机会。

本文将就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两方面探讨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俱乐部模式建立的前提是学校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体育教练团队,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长为其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和训练方案。

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俱乐部活动:1.兴趣爱好类: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舞蹈、击剑等体育项目。

2.职业技能类:器械健身、瑜伽、跆拳道、游泳、健美操、有氧健身等。

3.文化底蕴类:登山俱乐部、徒步俱乐部、户外探险俱乐部等。

俱乐部模式的建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体育教育和管理:1.加强教练的职业技能和理论水平的提升,使其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其配置合适的器材和设施,以便更好地完成从初好到高级学习的转变。

3.加强教练队伍的管理工作,确保教练的专业水准和教学质量,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保证教学质量。

4.在组织方面,加强对各俱乐部之间日常管理与运作的协调,注重提高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从理论角度分析,俱乐部教学模式拥有以下几个优势:1.实现个性化需求:学生因兴趣、特长和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不尽相同,俱乐部模式能够为各类学生提供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教育训练方案,充分地实现了差异化教学。

2.提升组织与合作能力:俱乐部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由教练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到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中,能够在训练场上进行交流、沟通、协作,并对集体活动有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组织与合作能力。

3.培养领导才能:作为俱乐部模式的核心,教练除了起到教育训练的作用之外,更应带领学生们领导小组做出自己的计划,负责俱乐部的日常运作,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育教育也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亟需进行改革。

本文将围绕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展开讨论。

一、加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内容大多只涉及到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

这种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难以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尤其是对那些对传统项目不感兴趣的学生。

俱乐部应该加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一些新颖的体育项目,如攀岩、跆拳道、瑜伽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二、实施个性化的体育教学计划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能力、身体素质等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安排。

可以通过学生体质监测,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然后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体育教学计划,帮助他们提高体育技能和增强体质。

三、注重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要改革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必须注重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借鉴一些趣味性强的体育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比赛教学等,让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加强体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更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活动,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感受运动的乐趣和成就。

这种实践性的体育教学模式,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又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体育自信心。

五、建立健全的体育教学评估体系要想有效推进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体育教学评估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一、引言二、俱乐部模式介绍俱乐部模式是一种基于兴趣或专业领域建立的小团体,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而设立的社会组织。

俱乐部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包括兴趣俱乐部和专业俱乐部两种形式。

兴趣俱乐部主要由学生自发组建,以满足学生体育爱好和兴趣为宗旨,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专业俱乐部则是由学校组织和管理,针对特定专业领域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

通过俱乐部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和项目,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全面发展自己的人格品质。

俱乐部模式也有利于营造融洽的班集体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促进学生自主、自律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管理素质。

1. 俱乐部模式的组织架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

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俱乐部模式的策划、组织和管理。

需要建立由学生会、教师和社会指导专家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

在校园内需要有专门的场地设施,以及专业的教练员和指导老师。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组建程序主要包括筹备阶段、推广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

在筹备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

在推广阶段,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在正式实施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会员制度和运营机制,确保俱乐部模式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课程设置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通过制定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还可以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和座谈活动,邀请体育名人和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交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1. 俱乐部模式与全面素质教育俱乐部模式的建立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走向全面素质教育。

通过俱乐部模式,学生可以在兴趣和特长的指导下,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我国对传统的高效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与完善,并最终形成了高效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构建和谐体育氛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用
前言
目前状况下,在经济发展迅速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发展,并全面推行了素质教育。

这样一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与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对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构建和谐体育氛围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因为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热点课题。

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首先,它是人本主义教学理念的有效体现;其次,它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性特征;最后,它可以体现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并对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

1.俱乐部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对于俱乐部教学模式来说,它主要是指在基于目前状况下学校已具备的体育设施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并围绕着某一
项具体的运动项目,学生对自身的兴趣特点、爱好以及特长进行有效的结合,发挥自主性,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授课老师,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上课时间的自由度。

需要说明的是,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开展必须以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为前提。

2.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确立教育理念,树立教学目标
实行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主要是在“终身体育”的思想下指导进行的。

而这种“终身体育”的思想又可以细分为“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两种指导思想。

在它们的有效之下,通过对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具体状况(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个人特长等)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由学生对体育项目、授课老师进行自主选择。

这样一来,能够对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与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目标的树立方面,俱乐部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模式的限制,不再受到系别、班级的约束,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需要进行了合理而有效的满足。

在有效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下,通过体育教育对学生的体质、体格进行全面增强,并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与技能,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共同发展。

2.2 明确教学任务,设置教学内容
在应用俱乐部教学模式时,应当充分尊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对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创新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要求
进行有效的遵循。

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并将眼光放宽放远,培养高级体育人才,对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与互助合作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在对教学内容设置的过程中,应当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要对学校场地、师资状况与新项目的引进两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广泛需求,所设置的项目既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要体现出广泛性,可以设置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舞蹈、轮滑、登山、游泳等项目。

除此之外,还应当对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时间进行有效的安排,不要出现同一时间多班次或者同一内容教学活动的状况。

2.3 掌握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具有诸多特点,主要表现为自主性、灵活性与可选择性。

基于这些特点,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对以学生为本的宗旨进行有效的体现,同时又能够对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2.4 合理的选用体育场地器材
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开展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随着学校对于这一方面的逐渐重视,目前状况下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但是,在某些场馆的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些小场馆之上,比如乒乓球馆、羽毛球场、旱冰场、台球馆等。

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目前状况下比较流行的学生喜
爱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进行进一步的加强,比如轮滑、网球、形体训练、健美操等。

2.5 改善评价体系
对于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来说,应当将之与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别。

在评价指标当中,应当对竞技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淡化,而将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健身性当中去。

同时,对活动效果的评定应当加大力度,把参与各俱乐部同学的活动等情况和体育课相联系,侧重学生的态度和出勤率、教师对学生知识、技术和能力表现综合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进步幅度和参与程度等为主的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

3.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虽然我国的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在目前状况下,它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难免会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并遇到困难。

一般情况下,这些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组织管理体系仍然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②体育场馆与体育器材仍然存在着短缺的现象;
③在体育老师数量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同时,师资结构欠合理;
④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不合理;
⑤所开设的体育项目与学生选项之间寻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⑥体育经费不足,或者来源过于单一。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虽然我国的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在目前状况下,它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且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因此,就目前的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来说,它还不能够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作出更为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

4.2 建议
对当前状况下俱乐部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充分研究,在这一基础之上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妥善处理各种问题与矛盾。

同时,进一步加强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的建设,对其使用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

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教练员的配备和聘任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春平. 普通高校群众体育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相结合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7)
[2]李恺宪,王燕. 我国部分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03)
[3]孙宝聪. 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06(10)
[4]周威,李寿荣. 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对策[j]. 体育学刊. 200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