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勘查中物证污染防治的工具策略
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
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法医是司法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通过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来为破案提供科学依据。
而在法医工作中,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的应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并探讨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
一、现场勘查技巧1. 认真观察与记录现场勘查是法医工作的第一步,法医需要到达案发现场进行周全的观察与记录。
他们需要仔细观察现场的结构、布局以及各种物证的分布情况。
同时,法医还需要记录下现场的细节,包括但不限于:物证的种类、位置、数量和状况等。
通过认真观察与记录,法医能够确保后续的取证工作更为准确和完整。
2. 按步骤进行勘查现场勘查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保证勘查的全面性和有序性。
一般而言,现场勘查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安全:法医在进入现场前应该确保现场的安全性,包括排除潜在的危险物品和场景。
(2)准备工具:为了顺利开展勘查工作,法医需要合理准备相应的工具,如:手套、标签、拍照设备、测量工具等。
(3)现场摄影:在勘查过程中,法医需要拍摄现场的整体与细节照片,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档,以便后续分析和鉴定。
(4)物证收集:法医需要依次逐一收集现场的各种物证,并进行标识和描述。
(5)取样分析:对于有需要进一步分析的物证,法医需要进行取样处理,并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留意细微痕迹现场勘查时,法医需要格外留意细微痕迹的存在。
这些细微痕迹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线索,有助于案件的侦破。
法医应该在勘查过程中细心观察,留意可能存在的指纹、血迹、体液、物体移动痕迹等。
同时,法医还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检测并记录这些痕迹,确保勘查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二、取证技巧1. 核实物证的准确性物证的准确性是取证的关键之一。
法医在采集物证时,需要仔细分析并核实物证的来源和真实性。
这包括对物证进行鉴定、检测和分析,以确定其与案件相关性和可信度。
只有确保物证的准确性,才能保证取证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浅谈现场勘查中物证的污染及防控对策
、
D A生物检 材 的污染 和 防控对 策 N
D A生物检 材 的 物 证 污 染 主 要 是 由 于现 场 勘 N
处理 , 以防止不同现场物证 的交叉污染。在复杂和 特殊 的现场条件下 , 为保证犯罪现场工作人员的正 确操作 , 必须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 。 检材提取过程中防控污染的措施主要有 :
发等各种微量物证以及体液斑痕等生物物证 , 其中很 多物证都需要使用专 门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显现和 提取。由于绝大多数刑事技术方法需要触及物证本
场要找到所有可能有价值 的检材 ;2 完整地 获取 () 检材 ;3 尽可能使检材的 D A不降解或少 降解 ; () N () 4 不同部位 、 种类 的检材要 分别放置 , 明标号 , 注 绝不能混淆 ;5 尽快送到进行检验的实验室。 () 样品在采集之前 , 要拍照并记录其相对位置 ; 收 集样品时 , 必须戴 手套 , 品之 问不能相互接触 ; 样 检 材装袋封 口后, 收集人要在封 口处签名。 检材的提取关键是现场勘查人员的提取操作和 勘查人员本人的污染防控措施 。首先现场人员应做 好排除污染的工作 , 主要方法是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P ) 包括连体服 、 PE , 手套 、 鞋套 、 口罩和头发罩。所 有这些物品必须一次性使用 , 并在现场工作 中根据 具体情况及时更换 。其次设 备也应排除污染 , 主要 是采取清洗和消毒办法。当现场人员从一个现场赶 到另一个现场, 包括不 同案件现场或 同一案件的多
浅谈现场勘查中物证 的污染及防控对策
王 锐
( 中国人 民公安 大学 研 究生部 , 京 10 3 ) 北 00 8
摘
要: 物证污染是影响物证鉴定结果的最主要 因素之一, 通过现场勘 查阶段 对人 为因素的介入 , 采取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与方法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与方法简介犯罪现场保护是指对发生犯罪的现场进行保护、勘查和调查的过程。
犯罪现场的保护和勘查是刑事侦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犯罪事实能否查清、证据能否确凿。
本文将介绍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以及常用的方法。
任务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现场保护现场是犯罪现场保护的首要任务。
保护现场是指在发现犯罪现场后,保持现场的完整性,防止证据被破坏或污染。
为了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限制人员进入:在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或者重大案件的情况下,需要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避免人员踩踏现场,破坏现场的证据。
•网格搜索:将现场划分为多个小块,进行逐一搜索,确保不遗漏任何线索。
•制定封锁线:在现场周围设置封锁线,限制外部人员进入现场,保证现场的独立性。
2. 勘查现场勘查现场是指对犯罪现场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查和记录。
勘查现场的目的是确定案发地点、收集物证和痕迹等,为案件侦破提供有效的线索。
勘查现场的主要任务包括:•寻找物证:勘查人员在现场内仔细搜索,寻找可能的物证,如血迹、指纹、足迹等。
•收集痕迹:勘查人员根据现场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收集和保护痕迹,如拍照、采样、封存等。
•测量勘查:对于有必要进行测量的现场,勘查人员需要使用测量仪器,记录现场的尺寸和位置信息,为案件分析和研究提供依据。
3. 保护现场证据保护现场证据是犯罪现场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
正确的保护现场证据有助于案件的侦破和审判。
保护现场证据的方法包括:•根据证据的性质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保护证据,如封存、包装、标记等。
•针对特殊证据,如血迹、指纹等,需要采取特殊的方法保护,如封存到特殊袋子或管子中,避免进一步破坏或污染。
•记录证据的位置和现状,编制详细的现场勘查笔录,保留现场勘查和保护证据的全过程。
方法在进行犯罪现场保护工作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以下是常用的犯罪现场保护方法:1. 现场勘查技术现场勘查技术是犯罪现场保护的基础。
环境污染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技巧
环境污染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技巧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取证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环境污染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技巧,旨在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侦查和举证能力。
一、案件调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之前,调查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调查取证的顺利进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调查的目标和范围。
在开始调查之前,明确案件所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性质、时间、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相关证据等。
确保对案件的了解全面准确,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
2.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调查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搜集与案件有关的各类文件、记录、图片、视频等,构建完整的案件证据链。
3.设立调查组织架构。
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确保调查取证工作无懈可击。
调查小组成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调查经验,以保证调查质量和效率。
二、调查取证技巧1.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环境污染案件调查取证的重要环节。
调查人员需要到达案发地点,通过现场勘查来获取真实有效的证据。
在进行现场勘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拍摄和记录。
调查人员应该详细记录现场环境的情况,包括空气质量、水源状况、土壤污染情况等。
同时,拍摄照片和视频是获取现场证据的有效手段,应当全面记录现场的实际情况。
(2)保护现场证据的完整性。
调查人员需要注意保护现场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防止证据被破坏或篡改。
尽量避免实物证据的接触和移动,保证证据的原始状态。
(3)寻找目击证人。
对于环境污染案件,目击证人的证言具有重要价值。
调查人员应积极寻找目击证人,并及时记录他们的证言,以作为案件的有力证据。
2.数据调取和分析在环境污染案件调查中,数据调取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调查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读。
(1)获取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污染案件中的重要证据之一。
调查人员应向相关监测机构获取与案件有关的监测数据,包括大气排放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等。
法医鉴定中的现场勘查和证据保护
法医鉴定中的现场勘查和证据保护法医鉴定是指法医学原理与方法在司法活动中的应用,旨在通过科学分析和判断,为法庭提供科学、客观、准确的鉴定结论,为法律事实的查明提供科学依据。
而其中的现场勘查和证据保护是法医鉴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指法医鉴定人员到达案发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勘查和检验的过程。
它是法医鉴定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工作。
现场勘查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案发现场的直观信息和相关物证,为后续的鉴定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在进行现场勘查时,法医鉴定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现场安全:在到达案发现场后,首先要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如火源、有毒气体等。
确保现场的安全对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2. 进行外观勘查:法医鉴定人员应对案发现场进行周密的外观勘查,记录现场的大致情况,如布局结构、天花板、墙面状况等。
同时,应查看现场是否有血迹、指纹、足迹等物证。
3. 采集物证:在现场勘查过程中,法医鉴定人员应根据需要主动采集和保护物证,如血迹、毛发、指甲、口香糖等。
采集物证时应注意使用专用工具,并避免污染物证。
4. 现场摄影:对案发现场进行摄影记录是非常必要的,可为后续鉴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拍摄时,应注意保持摄影角度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证据保护在法医鉴定中,证据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保护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可以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度,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
1. 保持原样:对于证据物品的保护,应尽量保持其原样。
如血迹、指纹等物证,应妥善包装,并避免二次污染或破坏。
对于易燃、易腐败等物品,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
2. 妥善保存:为了确保证据的保存和可追溯性,应将证据送交专门的存证部门进行妥善保存。
存证部门应具备安全、防火、防潮等条件,并建立详细的存证记录。
3. 防止篡改:在证据保护过程中,应严格防止证据的篡改行为。
切勿随意更动证据的位置、状态或物证的组合等。
只有保持证据的完整性,才能保证鉴定的公正和准确。
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与勘验技巧
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与勘验技巧一、案件调查的重要性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和勘验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是为了确定污染源、收集充分的证据,并最终追究责任,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权益。
二、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进行调查之前,调查人员需要熟悉环保法律相关法规,了解相关调查程序、权责和要求。
2.组建专业团队:调查污染案件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协助,包括环境科学家、法律顾问和调查员等。
团队成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3.收集案件资料:在开始调查之前,收集与案件相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包括污染企业的经营许可证、环评报告、监测报告等。
三、勘验技巧和方法1.勘验现场:调查需要首先前往现场进行勘验,了解污染现象和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调查人员应注意收集现场的照片、视频等物证,同时记录下观察到的所有细节。
2.采样和分析:调查人员需要根据情况采集环境样品,如土壤、水体、空气等,以进行分析和检测。
采样时应遵循标准采集方法,并妥善保存样品。
3.检测技术:在对样品进行分析时,调查人员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等,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4.查证追踪: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需要查证相关线索,追踪污染源头和相关责任人。
这包括与证人、当事人进行访谈,搜集相关证据材料等。
5.专家鉴定: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凿证据,可以请环境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结论,对案件调查和判定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调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保护调查人员的安全:污染物可能对调查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
2.保护证据的完整性:所有收集到的证据都应妥善保管,以确保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尽量避免对证据进行污染或破坏,以免对后续的案件解决造成障碍。
3.遵守调查程序:在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需要遵守法定程序并严格执行,确保调查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犯罪现场勘查的概念任务与原则
犯罪现场勘查的概念、任务与原则1. 概念犯罪现场勘查是指警方在发生犯罪案件后,对现场进行系统、科学的勘查和记录的一项重要工作。
犯罪现场勘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案件侦破的成功与失败、对罪犯的定罪与无罪判决,以及对社会安全稳定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2. 任务2.1 保护现场犯罪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现场,确保现场的原始状态能够被完整地保留。
在保护现场的过程中,勘查人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现场,避免干扰证据;•限制犯罪现场内的人员活动范围,以防止证据被破坏;•保护现场的物理证据,例如血迹、指纹、足迹等,以确保其可追溯性;•避免污染现场,例如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使用干净工具等。
2.2 寻找证据犯罪现场勘查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寻找、收集并保护现场的各种物证、生物证据和技术证据。
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勘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要点:•仔细搜查嫌疑人可能接触过的区域,例如作案工具、逃离现场的路线等;•采集、封存现场的物证、生物证据,并及时进行标记和记录;•进行示意图绘制、照相、录像等工作,以便后续的研究与分析。
2.3 发现犯罪手段与动机勘查人员还应努力发现犯罪手段与动机。
这些信息对于了解案件的本质及罪犯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为达到这一目的,勘查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分析现场的特征与走向,推测犯罪手段;•与现场周围的居民、目击者、熟悉情况的人员进行询问和调查,获取线索;•结合嫌疑人的个人背景、前科记录等信息,推测犯罪动机。
3. 原则3.1 原始性原则犯罪现场勘查应该以保留现场的原始状态为基本原则。
任何对现场的改动都可能对案件侦破和证据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勘查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尽可能不移动、不改变现场的实物;•仔细记录现场的细节和特征,例如光线、气味、温度等;•过程中的每一项操作都应有记录和解释。
3.2 安全性原则勘查人员在进行犯罪现场勘查时,应始终注意自己和现场的安全。
安全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例如手套、口罩等;•注意现场的安全隐患,例如危险的物品、地形等;•当面临威胁和危险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刑事侦查实战技巧
刑事侦查实战技巧刑事侦查是执法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调查和证据搜集的重要环节,其技巧和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案件的侦破效果。
本文将从现场勘查、讯问调查、物证鉴定等方面,介绍刑事侦查中的实战技巧。
一、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的第一步,它能够为后续的侦查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在进行现场勘查时,刑警人员应当遵循以下几点技巧:1. 保护现场:刑事案件现场具有重要的物证价值,在勘查过程中,要做到人员严禁进入、勘查员不得随意触碰物品,确保现场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实施细致勘查:对现场进行细致、有条理的勘查,注意对各个物证进行拍摄、记录和标记,确保现场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和准确。
3. 与其他部门和专家协同工作:在需要对现场某些特殊区域或物件进行进一步研究和鉴定时,要与犯罪学、法医学等相关专家部门进行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讯问调查讯问调查是刑事侦查中获取嫌疑人和证人口供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刑警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巧和专业能力。
在进行讯问调查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技巧:1. 采用合适的讯问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象,采用不同的讯问方式。
对于顽固的嫌疑人,可以采用逼供、收买等合法手段,而对于证人,则需要采用谈心、争取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2. 运用有效的心理战术:刑警人员在讯问过程中要观察被讯问人的言行举止,对其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突破口并施行一定的心理压力,让被讯问人产生内心的恐惧和无力感,进而获得真实的口供。
3. 熟悉案件细节:在进行讯问之前,刑警人员要对案件的细节进行充分了解,对嫌疑人或证人的背景、行为进行分析,以便在讯问过程中能够迅速反驳其矛盾之处。
三、物证鉴定物证是刑事侦查中的重要证据之一,对物证的鉴定和分析是侦查工作的一大难点。
在进行物证鉴定时,刑警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现场保护与收集:对于现场发现的物证,应当及时进行保护、封存和收集。
要注意正确使用标识、封存袋等工具,避免对物证造成二次污染或破坏。
现场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现场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场勘查设施陈旧,无法适应勘查工作需要 现在犯罪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和高科技化,但目前使用的很 多都是陈旧的或被淘汰的勘查设备,尤其是好多基层单位的勘 查器材不但陈旧简陋,使用多年大多处于报废状态,加上科技 含量低,无法满足和适应现场勘查工作需要,加上基层单位的 各级刑事技术部门办案经费和设备更新资金不足,器材无法得 到及时更新,严重制约着现场勘查工作的开展,大大影响了现 场勘查工作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 (二)缺乏现场保护意识,影响对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 现场勘查工作有效性的前提就是对现场的有效保护,案件 发生后,大多数侦查人员和办案民警都会注意和加强对现场的 保护,等待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提取证据,但在实际案件 侦查过程中也存在部分民警缺乏现场保护意识,致使现场遭到 人为因素破坏,导致部分痕迹物证等线索灭失或破坏,对案件 的侦破工作带来无法挽救的损失,加上有些案件的报案人员本 身缺乏现场保护意识,还有一些报案人在案件发生后为了害怕 自己受损失,对案发现场随意翻动、清理打扫、甚至凑热闹, 还有甚者趁火打劫案发现场遗留的物证,这些行为在无意或有 意间可能就毁掉了很重要的痕迹物证,不但增加了现场勘查的 难度,还使痕迹物证的提取率和收集率大大降低。 (三)侦查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沟通不足,缺乏现场协 同侦查意识 到达案件发生现场,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就本案件进 行有效沟通,但在现实中,有些侦查人员到达案件现场后只是 等待技术人员的侦查结果,对案发现场不加以分析或者不够重 视现场分析的意见,误认为现场勘查只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事, 和办案人员关系不大,从意识上和行动上没有认识到现场勘查 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系统工作,甚至对现场掌握的情况没有及 时反馈给勘查人员,造成案件侦查和现场勘查脱节,也影响了 现场勘查工作的效果。 (四)现场勘查方法单一,物证管理不到位 现场勘查工作是一项细致、全面、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对 技术人员的要求很高,不但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全面、细致、 客观地开展现场勘查工作,还要求技术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在工作中细致认真,还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对现场的每一个 证据都做到不遗漏,在注重案发现场直接证据的发现和提取的 同时,还要注意其他证据的挖掘,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在现场勘 查工作存在的,由于对案件现场缺乏全面的审视,且手段单一、 方法简单,导致现场勘查工作在提供证据方面效率较低。 (五)信息化的现场勘查手段缺乏,证据提取信息有限 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刑事案件相比原来的案件也出 现了新的特征:一是刑事案件信息形式的多元化。随着信息技 术的发展,很多原来没有被侦查人员利用的信息形式得到大量 使用,比如说通话信息、语音信息、视频监控信息、GPS 定位 信息等等。二是传统情报资源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建设,将 案件易发的行业信息甚至犯罪人员信息加以管理,不但提高了
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
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现场勘查与取证是法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侦查与破案效果。
在法医工作中,掌握相关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法医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概述现场勘查与取证是在案件发生地或犯罪现场进行的调查与采集证据的工作,它要求法医工作者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严密的工作态度。
在进行现场勘查与取证时,法医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全面、系统地勘查现场,准确采集证据,确保证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同时要注重保护现场,避免人为干扰。
二、现场勘查的重要性现场勘查是案件侦破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提供案情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侦查工作提供依据。
通过现场勘查,法医工作者可以发现物证、痕迹、遗留物等重要的证据,帮助警方还原案发现场并分析案件发生的过程。
因此,精确的现场勘查对案件的侦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现场勘查与取证技巧1. 仔细观察:在进行现场勘查时,法医工作者要细致观察现场的细节,包括环境、人员、物品等。
要注意犯罪现场可能存在的痕迹,如血迹、指纹、足迹等,以及其他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线索。
2. 记录与标记:在现场勘查过程中,法医工作者要做好记录与标记的工作。
要对现场进行清晰的平面图绘制,标注重要的位置和物证。
同时,对采集到的证据要进行详细的标记,包括时间、地点、采集人员等信息。
3. 正确采集证据:法医工作者在进行证据采集时要注意技巧和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证据,要采用相应的工具和方式进行采集,例如使用血迹稀释液、掌纹粉末等。
采集时要保证证据的完整性和不被污染。
4. 学习科学鉴定技术:法医工作者要不断学习科学鉴定技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水平。
如血迹分析、指纹鉴定、病理解剖等,这些技术的掌握将有助于提高勘查和鉴定的效果。
5. 合作与沟通:现场勘查与取证的工作常常需要与其他部门或专家进行合作,因此法医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与取证技巧
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与取证技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护公正,调查和取证环境污染案件的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环境污染案件调查与取证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旨在帮助相关方面的人员提高调查和取证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调查前准备在开始调查环境污染案件之前,有一些准备工作是必要的。
1. 熟悉法律法规: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括对环境污染行为和责任的明确规定。
2. 整理案件材料:收集和整理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证据和相关信息,确保在调查过程中能够高效地查阅和使用。
3. 制定调查计划:根据案件特点和目标,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的内容和步骤,确保调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调查环境污染案件的核心部分,需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现场勘查。
1. 观察环境状况:深入事发地点,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的状况,包括水体、土壤、空气等的污染情况,记录相关数据和现象。
2. 进行取证调查:搜集证据,包括采集样品、拍摄照片和视频,获取相关文件和记录,确保证据的真实准确。
3. 了解当事人情况:与相关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作业方式、排放情况和环保措施,获取相关证词和资料。
三、证据保全证据保全是确保调查和取证结果能够被司法机关承认和采纳的关键步骤。
1. 做好记录和标注:对于所有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详细记录和标注,包括采集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确保证据的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2. 封存证据:对于采集到的样品和物品,进行封存和标识,并妥善保存,防止证据丢失或污染,确保其能够经受法律程序的审查。
3. 保护证人安全:对于涉及的证人,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其人身安全,并在取证过程中保护其合法权益。
四、技术支持在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中,技术支持的运用可以提高取证的效率和准确性。
1.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水质检测设备等专业设备,对事发区域的环境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法医鉴定中的现场勘查和证据保护
法医鉴定中的现场勘查和证据保护在法医鉴定中,现场勘查和证据保护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现场勘查和证据保护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技术手段,旨在加深对法医鉴定中这一重要环节的理解。
一、现场勘查的意义现场勘查是指法医人员对发生案件地点进行实地勘查和调查,旨在采集相关的物证、痕迹等,为进一步的法医鉴定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依据。
在法医学中,现场勘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还原案发现场的真实情况,辅助法医人员判断和分析案件的性质和过程。
在进行现场勘查时,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勘查,包括对整个现场的周围环境、地面、墙壁、家具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其次,需要对可能存在的物证进行寻找和采集,比如血迹、指纹、毛发等。
最后,还需要进行详细的测量、拍照和绘制平面图,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论证。
二、现场勘查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现场勘查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下注意事项,以确保勘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保护现场完整性:在进行现场勘查时,需要尽量保持现场的完整性,不破坏或移动现场中的物品或痕迹。
同时,也需要确保勘查过程中没有人员闯入,以免污染现场。
2. 佩戴防护用品:现场勘查属于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法医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比如,戴上手套、口罩,穿戴防护服等。
3. 采集物证的方法:在采集物证时,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和方法,以确保物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比如,在采集血迹时,应该使用干燥的棉签或吸管,避免使用湿润的物品。
在采集指纹时,应该使用干燥的胶印蜡纸或胶印卡等。
4. 采集物证的标记和包装:在采集完物证后,需要进行标记和包装,以确保物证的追踪和保存。
物证应该用专用的袋子或容器进行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明相关信息,比如采集人员、采集时间等。
三、证据保护的重要性证据保护是指在确定、采集和保管证据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证据在法医鉴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判断案件事实真实性的依据,关系到案件的结果和司法公正。
当前现场勘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现场勘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现场勘查,是指勘验人员利用自身感官和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对和犯罪相关联的物品、场所、人身及尸体进行的检验的方法。
现场勘查质量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案件侦破工作的成败。
针对当前现场勘查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本人浅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现场勘查;问题;对策一、当前现场勘查中存在的问题(一)领导不够重视,经费保障不到位,硬件设施不能适应当前刑事技术工作的需要有些单位领导观念守旧,没有树立科技强警的理念,对刑事技术工作重视不够,把技术工作总是放在次要位置。
好多基层单位至今仍在使用接近淘汰的勘查器材,这些器材不但简陋、科技含量较低,而且经使用多年已近乎报废。
然而设备更新资金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基层单位对器材更新有想法却迟迟无法实现。
这些现状是各级刑事技术部门存在的普遍问题,基层单位尤为突出,上述因素严重制约了现场勘查工作。
(二)案件现场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严重影响现场勘查过程中对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案件发生后,我们大多数民警都具有一定的现场保护意识,但也不乏少数民警保护现场的意识不到位。
导致案件原始现场遭到人为因素的破坏,部分痕迹物证遭到灭失或破坏,造成了无法挽救的损失。
有些案件受害人及报案群众,对案发现场的保护意识更加薄弱,好多报案人或受害人在案件发生后,急于搞清楚对自己造成的损失程度,在报案前甚至报案后,对案件现场随意的翻动、检查、整理打扫,岂不知无意间毁掉了一些重要的痕迹物证。
这些行为,对现场勘查增加了难度,影响了现场勘查对痕迹物证的提取率和收集率。
(三)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联系不够紧密,沟通甚少,没有形成协同勘查现场的意识有些侦查员到达案件现场后,不积极参加现场分析或者对现场分析意见不够重视,只是站在一边等待或观看技术人员对案件现场的勘查,错误的认为现场勘查只是技术人员的事情,和办案民警关系不大,没有真正从意识和行动上认识现场勘查对案件侦查起着密切关联的重要作用。
关于现场勘查教学中提高学员防控物证污染能力的思考
员 防控 物证 污染 的意识 , 高学 员 防控 物证 污 染 的能 力, 学员 明确 现 场勘 查是 严 把 物证 污染 的 第一 道 提 使
关 口, 懂得 防控物 证 污 染 的基本 原 理 , 掌握 防控 物证 污 染 的基本 原 则 、 序 、 法和 注 意事 项 , 实 现 并 程 方 为 培 养 目标 奠定 扎 实的基 础 。
关于现场勘查教学中提高学员防控 物证 污染能力 的思考
马 健
( 新疆 警 官高 等专 科 学校 侦 查 系 ,新疆 乌 鲁木 齐 8 0 1 ) 30 3
【 要 】 现 场勘 查 是公 安 院校公 安 专业教 学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公 安专 业 学员 的必修 课 , 摘 是 为适 应现 代鉴
位 , 证污 染 防控又 是 现场勘 查 工作 中 的重 中之 重 , 物
在 现场 勘查 教 学 中应 让 学员 明确 以下 三个 问题 : ( 现 场勘 查是 严把 物证 污染 的第 一道 关 口 一) 现场勘 查 是侦查 破 案 的起 点 和基 础 ,是获 取犯 罪 信 息 、 罪证 据 的重要 手段 , 我 国刑事 诉讼 法规 犯 是
场 勘查 教学 中往往 注重 了勘 查程 序及 传 统操 作方 法
的培养 , 对现 场勘查 中防控物证 污染 的 问题 理论上 讲 述不 多 , 具体操 作训练上 强调更 少 。随着公 安一线 打
击 犯罪 对诉 讼证 据 的高 标准 、 要求 , 须 紧密结 合 严 必
一
的防 污染 意识 ,以高度 负责 的精 神进 行现 场勘查 的
生态环境现场执法的方法
生态环境现场执法的方法
1. 检查实地:执法人员前往现场检查,查看环境污染源、排放口、废物堆放场所等情况,确保实地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
2. 采样取证:在现场进行采样取证,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样品的采集和记录,以获取实验室分析结果并作为证据使用。
3. 调阅资料:现场执法人员可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相关的环境保护文件、记录资料等,以核实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4. 监测设备:使用环境监测设备对大气、水体、噪声等进行实时监测,判断是否存在违规排放或超标情况。
5. 快速反应:执法人员可以随时对突发的环境问题做出快速反应,比如采取封堵污染源、停止污染源运营等措施,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
6. 调查取证:现场执法人员可以进行询问、调查和讯问相关当事人和目击者,收集证据,了解案件的全貌。
7. 执法文书:现场执法人员根据依法查实的情况,制作执法文书,包括现场笔录、查封、扣押、责令改正通知书等。
8. 执行强制措施:当发现严重违法行为时,现场执法人员可采取强制措施,保护环境、制止违法行为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现场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场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陈晓锋李向鹏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7年第07期摘要:对刑事犯罪现场的勘查是司法机关侦查及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司法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的主要技术手段,刑事犯罪现场勘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科学技术的大跨越发展,刑事犯罪活动的隐蔽性和危害性更大,需要进一步提高犯罪现场勘查能力,帮助司法机关快速侦破刑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
关键词:刑事犯罪;现场勘查;对策一、当前现场勘查中存在的问题(一)现场勘查设施陈旧,无法适应勘查工作需要现在犯罪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和高科技化,但目前使用的很多都是陈旧的或被淘汰的勘查设备,尤其是好多基层单位的勘查器材不但陈旧简陋,使用多年大多处于报废状态,加上科技含量低,无法满足和适应现场勘查工作需要,加上基层单位的各级刑事技术部门办案经费和设备更新资金不足,器材无法得到及时更新,严重制约着现场勘查工作的开展,大大影响了现场勘查工作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
(二)缺乏现场保护意识,影响对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现场勘查工作有效性的前提就是对现场的有效保护,案件发生后,大多数侦查人员和办案民警都会注意和加强对现场的保护,等待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提取证据,但在实际案件侦查过程中也存在部分民警缺乏现场保护意识,致使现场遭到人为因素破坏,导致部分痕迹物证等线索灭失或破坏,对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无法挽救的损失,加上有些案件的报案人员本身缺乏现场保护意识,还有一些报案人在案件发生后为了害怕自己受损失,对案发现场随意翻动、清理打扫、甚至凑热闹,还有甚者趁火打劫案发现场遗留的物证,这些行为在无意或有意间可能就毁掉了很重要的痕迹物证,不但增加了现场勘查的难度,还使痕迹物证的提取率和收集率大大降低。
(三)侦查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沟通不足,缺乏现场协同侦查意识到达案件发生现场,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就本案件进行有效沟通,但在现实中,有些侦查人员到达案件现场后只是等待技术人员的侦查结果,对案发现场不加以分析或者不够重视现场分析的意见,误认为现场勘查只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事,和办案人员关系不大,从意识上和行动上没有认识到现场勘查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系统工作,甚至对现场掌握的情况没有及时反馈给勘查人员,造成案件侦查和现场勘查脱节,也影响了现场勘查工作的效果。
浅谈现场勘查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浅谈现场勘查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作者:白立宁王曙光来源:《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12期摘要本文针对现场勘查中存在的问题,如组织不严密、勘验不全面、证据意识淡薄、方法简单陈旧、程序不规范等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强化现场勘查指挥工作、加强完善侦技合作工作机制、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为侦查破案服务。
关键词现场勘查侦查工作程序作者简介:白立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工程师,研究方向:痕迹检验;王曙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技术员,研究方向:痕迹检验。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8.04.261犯罪现场是犯罪行为的烙印,是犯罪行为的摹本、印模,是储存犯罪信息的“遗址” 和“载体”。
犯罪现场起始于犯罪嫌疑人将犯罪意图付诸实施阶段,延伸到其逃跑路线过程之中,包括可能发现痕迹、物证的任何地点。
勘查犯罪现场的目的在于确定犯罪活动,揭露犯罪事实,为侦查破案提供支持,因此现场勘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案件的侦破工作的开展,有时会对案件侦破起到决定性作用。
笔者就多年来在侦查实践中对犯罪现场勘查的认识,针对基层现场勘查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现场勘查组织不严密,指挥不当现场勘查指挥员在现场勘查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主导的作用,是现场勘查的刀把子。
现场勘查工作质量的优劣好坏,勘查指挥员是关键因素之一。
有的指挥员缺乏案件现场的全局观,到达现场后不能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不能把各专业警种组织起来,导致各专业警种之间协调不好,分工不明确;自身定位不清,把精力放在独自勘查上,只起到一个普通勘查员的作用,以致出现现场上各行其是,混乱不协调的现象。
对于一些简单盗抢案件,没有专人指挥,导致有些经验不足的技术员勘查随意无序。
对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的现场,由于一些指挥员本身素质因素,对案情不清,没有详细的勘查方案就盲目上手指挥,导致勘查过程、范围重复或遗漏;有的指挥员出于经验和惯性思维,往往主观臆断,没有或缺乏封存现场的意识,导致事后有疏漏需要复勘现场时,却失去了条件。
现场勘查的注意措施
现场勘查的注意措施简介现场勘查是法律和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保障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现场勘查工作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措施,以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现场勘查的注意措施,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1. 保护现场的完整性在进行现场勘查前,要保证现场的完整性,防止现场被破坏或遭到干扰。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措施: - 尽快通知相关人员,封锁现场,防止他人进入现场; - 限制活动范围,减少现场上其他人员的活动; - 不要在现场吸烟、喝水或吃东西,以防交叉污染; - 注意保护现场的隐私,避免泄露可能影响调查的信息。
2. 做好记录工作现场勘查过程中,准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事后的调查工作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建议: - 使用便携式录音设备或手机录音功能,记录与案件相关的口头信息; - 使用相机或摄像机拍摄现场照片或视频,记录现场细节; - 详细记录现场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天气情况等信息; - 标注所有关键物证的位置,记录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3. 注意保护现场物证现场物证是案件调查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现场勘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现场物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收集物证,避免破坏或改变物证的性质; - 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将物证进行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注详细信息; - 将包装好的物证密封并签字确认,以确保物证的完整性;- 将物证交由专门的实验室进行鉴定和分析。
4. 保护自身安全在进行现场勘查时,要始终注意自身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 -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面罩、安全帽等; - 注意环境的危险因素,如高压电、有毒气体等,确保自身安全; - 注意与现场人员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 不要擅自接触可能具有危险性的物品,如尖锐物、有毒物等。
5. 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现代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现场勘查工作,提高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技巧
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技巧现场勘查是法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对识别案件的真相、保护现场证据以及为司法调查做出准确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法医工作中的现场勘查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领域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
一、保护现场保护现场是任何一项勘查工作的首要任务。
法医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现场的进一步破坏或污染。
首先,需要确保现场的安全,确保任何可能对勘查工作产生影响的人员或物品不得进入现场。
其次,应尽量避免物证的移动或变动,特别是可能对案件真相具有重要意义的痕迹或痕迹。
二、记录现场在进行现场勘查时,准确记录现场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法医人员应以客观、全面的态度进行现场观察,记录大致情况、地理位置以及可能与案件有关的细节。
工具如相机或录音设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记录。
同时,确保所有记录尽可能及时、准确,并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分析。
三、寻找和保护物证物证在案件调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医人员应根据案件的性质和特点,有计划地搜寻可能存在的物证。
这包括对人体遗骸、血迹、工具和其他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物品的检查。
在处理和收集物证时,必须严格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操作规程,以确保物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进行初步分析和鉴定在现场勘查结束后,法医人员应对找到的物证进行初步分析和鉴定。
这包括对血迹、指纹、DNA等物证的检测和鉴定,以及对工具或武器的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和鉴定,可以帮助确定案发经过、作案手段以及嫌疑人的相关特征,为后续的调查工作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五、与其他调查人员合作现场勘查通常是调查工作的一个环节,法医人员需要与其他相关人员合作。
例如,与警察、侦查人员、证据员等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案件的调查进程。
合作应互相尊重、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推动案件的顺利开展。
六、报告撰写最后,法医人员需要撰写相关报告,对现场勘查的结果和分析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
报告应准确、客观地呈现勘查过程和结果,包括对物证的鉴定和分析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勘查中物证污染防治的工具策略
作者:孙留彦常思佳沈肖
来源:《法制博览》2018年第11期
摘要:现场勘查中的物证污染是导致现场勘查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之一,物证污染会导致结果不可信、侦查方向错误等问题。
在任何现场勘查过程中,勘查工具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勘查质量的高低,文章单从勘查工具的角度,提出现场勘查中物证污染防治的工具策略。
关键词:现场勘查;物证污染;防治;工具策略
中图分类号:D9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32-0173-01
作者简介:孙留彦(1967-),男,汉族,青海格尔木人,本科,拉萨铁路公安处刑事技术支队,工程师,研究方向:痕迹及声像检验。
公安机关现场勘查是侦查破案的基础,现场勘查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案件的成功破获和诉讼的顺利进行。
现场勘查中的物证污染是导致现场勘查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之一,物证污染会出现误导侦查方向、错误地认定犯罪嫌疑人、降低物证鉴定结论价值、错误的串并案等情况。
一、物证污染(一)物证污染的工具
物证污染(Evidence Contamination)是指在犯罪发生后,物证物品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了能够影响物证鉴定结果的性质变化[1]。
所以导致物证污染的工具,是指在现场勘查的发现、提取、包装、保存等过程中使用到的可能造成物证污染的勘查工具,具体包括一次性勘查工具(口罩、手套、脚套、棉签等)以非一次性勘查工具(金属剪刀、照录像设备、痕迹搜索光源等)。
(二)实际案例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某地的法医DNA实验室统计的DNA污染情况的记录显示,在样本总数70778例中,共出现81例由勘查中提取人员造成的污染[2];在总数15例的物证污染的例子中,现场勘查人员造成的污染高达13例,这其中包括提取人员8例,拍照人员2例,送检人员2例,其他人员1例[3];还发生过3起由于解剖器材未清理干净而发生的污染[4]。
(三)具体表现
1.基层技术部门对于照录像器材、搜索光源等频繁使用的工具,防物证污染意识还有待提高,绝大多数的勘查工具在使用后没有及时清理,有的工具直至报废都没有清理过,在上一个现场使用的工具,在下一个现场继续使用,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个现场物证间的交叉污染的情况。
2.公安机关一次性工具的使用可有效的避免污染,但是一次性工具的使用及携带不方便会导致勘查人员懒于更换或携带,或者由于更换工具时的操作不规范,出现物证间相互污染的情
况。
特别在重特大案件现场,提取的检材数量多,种类广,需要携带及更换大量的勘查工具,这不仅加重了基层勘查人员的负担还占用了宝贵的勘查设备空间。
3.对于金属器材等非一次性工具,虽然经过清理后(碱性清洗剂)可以继续使用,但是在基层单位,即使工具经过清洗,但是由于缺乏空白对照试验,使之无法检测工具清理的成功与否,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清理不彻底的可能,导致出现不同案件的物证相互污染。
4.由于使用的勘查工具来源不合格,工具出厂前就存在污染,导致提取的痕迹物证结果不可信。
国内曾发生过由于某厂商生产的脱落细胞粘取器被生产工人污染而导致多地出现相同DNA痕迹的情况,严重影响侦查破案。
二、防治策略
(一)常规清理。
注意对常用设备的清理,比如照录像设备、三脚架、执法记录仪等,针对这些常用而最容易忽略的器材,争取做到每出一个现场清理一次,防止在不同案件现场的使用过的工具出现交叉污染的可能。
(二)工具革新。
技术研发部门应研发便携式的可重复使用的工具,减少基层勘查人员携带工具的体积重量,减化操作步骤,比如可更换镊头的一体化镊子,自动手套、鞋套穿戴设备等,以此减少勘查人员由于冗繁复杂的操作而造成污染的几率;基层勘查人员最了解勘查工具的情况,加强对勘查人员技术创新的扶持奖励措施,鼓励了解基层勘查人员搞发明创造、搞技术革新,培养一批能创新、会革新、懂勘查的人才。
(三)规范标准。
为了减少现场勘验器材造成物证污染的风险,对于非一次性工具,严格落实勘查工具的清洗制度,只有经过严格清理后,才能用于现场勘查工作;在传统的深度清理和碱性清洁剂的使用基础上,规范相应的勘查工具清理标准,在不能进行空白对照试验的地方,给基层勘查人员提供可视化和便捷化检测清理是否干净的方法或仪器。
(四)来源可靠。
可借助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刑事技术机构资质认定认可的契机,严格实验室执行质量体系和管理体系的要求,选择质量可靠的生产厂家作为现场勘验工具的供货商,并向生产厂家提出在生产器材时,防范污染的要求和技术指标,对勘查工具生产、运输和保存等环节进行污染防控[4],使基层一线技术员用得上放心的勘查工具。
三、讨论
现场勘查中的物证污染虽然能造成许多负面的后果,但物证污染是可以防治的,除了传统的防污染意识的提高,也需要设备器材的硬件提升,在勘查工具方面做足防污染措施,为基层勘查人员配好“金刚钻”,这需要公安机关在勘查工具研发、更新、配备上下好功夫,调动勘查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干好“瓷器活”。
[参考文献]
[1]王桂强.物证鉴定中的物证污染问题[J].刑事技术,2015(5):6-10.
[2]马妍,匡金枝,朱巍,等.法医DNA实验室污染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4):363.
[3]林锦凤,王万旭.法医DNA实验室外源性污染15例[J].法医学杂志,2015(1):60.
[4]庞宏斌,林锦锋.法医物证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3(6):531-532.
[5]皮建华,龙兵,代勇.犯罪现场勘验DNA物证污染的防控[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