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作为一个情人的历史
浅析杜拉斯《情人》中的象征意象
2016.07一、“呢帽”与成长小说中女主角的软呢帽是她奇异服装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实这是一个男人的帽子,“在那个时期,在殖民地,女人、少女都不戴这种男式呢帽。
”因此,女主角因为这个帽子而变得与众不同。
再加上她身上其它不符合她年龄的衣服(哥哥的皮带,妈妈的裙衫),就使她显得更加奇怪了。
然而,这样的装扮又好像就是她的风格,因为她自己也很喜欢她的新样子:“我本意就是这样。
只有这双鞋,我觉得合意,就是现在,也是这样,我愿意穿这样的鞋,这种高跟鞋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穿,它好看,美丽,以前我穿那种平跟白帆布跑鞋、运动鞋,和这双高跟鞋相比都显得相形见绌,不好看。
”像很多青少年一样,她试图通过自己的选择来使自己变得独一无二。
戴上这个玫瑰木色的呢帽后,她就完全不一样了,她感到自己变成熟了。
我们可以把这个帽子看成是女主角“一夜长大”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象征。
这个帽子同时又是女主角盲目崇拜喜爱的东西,它激起了她的欲望,让她可以抓住周围人的目光。
这个帽子所具有的朦胧吸引力,既纯真又有一种撩人的魅力,所以很快,它就会给姑娘带来一场相遇。
事实上,她与中国情人的相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奇怪穿着。
当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她时,就是被姑娘身上男式的帽子和金色的鞋子吸引到的。
这样的穿着是姑娘的母亲为她搭配好的,也是经过姑娘自己同意的。
因为在她的家里,生活已经很艰苦,母亲不得不给她买这样的帽子,给她穿这样的鞋子和一条几乎透明的,母亲穿过的真丝裙衫。
她生命里的这个新的阶段同样标志着她开始获得自由了,她可以摆脱这个家的束缚了。
从这一刻起,她要为家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了,没人再来反对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这个玫瑰木色的呢帽,既是一种美丽的代名词又是一种决心的表现。
在一定程度上,它帮助女主角跨越了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或者说它和“渡河”是有相同的意义的。
二、“渡河”与人生事实上,“渡河”是女主角,也可以说是作者生命中一个极为关键的事件。
杜拉斯《情人》中主人公“我”的恋父情结
杜拉斯《情人》中主人公“我”的恋父情结《情人》的主人公“我”在年幼时便失去父亲,加上其成长于缺乏爱且不幸福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她孤独与反抗的性格。
这些都造就了其内心深刻的恋父情结,她对大龄男人爱慕,对母亲怀有憎恨心理。
本文将从恋父情结的形成、父亲般的“情人”和“我”对母亲的态度三个方面来解读主人公“我”的恋父情结。
标签:杜拉斯;《情人》;恋父情结1984年,杜拉斯凭借小说《情人》获得了法国当年的龚古尔奖,“在全国卷起了一股异国风情热,尤其是对那些曾经在印度支那生活过的法国人,这本小说使他们心中泛起了对逝去岁月的悠悠之情”。
作者在印度支那度过她的童年,这段生活经历成为她日后创作的源泉,小说《情人》也是她这段生活经历的产物,是对过往历史追溯与现实生活感受融合的结晶,它出版两个月销量就达到20万本,因为大家对这段生活经历有认同感,并从中窥探到这位特立独行的作家的过去。
杜拉斯的小说《情人》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写法,简练的遣词用句,巧妙的人物形象构造,加上所带有的浓厚的自传色彩,吸引了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有从形象学角度分析主人公的中国情人,有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文本结构,成果不计其数,本文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小说中主人公“我”所具有的潜在的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一词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源于古希腊悲剧。
厄勒克特拉的父亲征战途中为躲风暴杀了小女儿祭神,母亲因此杀害了父亲,厄勒克特拉记恨母亲,最后怂恿弟弟杀死母亲为父报仇,所以,“恋父情结”常用来形容恋父恨母的女性,又称为厄勒克特拉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情结一方面表现为对父亲的依赖和爱恋,在此状态中,父亲变成女孩的爱慕对象,女孩将会找到从这个以父亲身份出现的对象通向选择最后对象的道路;另一方面表现为无意识地对母亲的怨恨和敌意,因为母亲变成了她的情敌,她所希望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已被她的母亲所有。
而这两点在《情人》的主人公身上都有明显体现,它们是主人公恋父情结的客观外在表现,以下内容首先要探讨这种情结形成的内在因素,然后通过小说文本分析其具体体现。
杜拉斯情人经典语录_语录
杜拉斯情人经典语录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
籍贯:法国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一个坦荡走入通俗读者群体的严肃作家,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
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斯在写作《情人》时,已是七十高龄。
她18岁离开出生地越南,奔赴巴黎读书。
念的是法学、数学与政治学,但她却迷恋上了文学,并且走上终生从事职业写作的道路。
《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
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经典语录:1、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感情中相互激励;在通奸中,女生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生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
2、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
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3、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
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步紧1 / 3逼,一点点侵蚀,我的面容各有关部位也发生了变化……我倒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虐践踏,就好象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我知道衰老有一天也会减缓下来,按它通常的步伐徐徐前进。
4、我写女生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我。
5、如果一个女生一辈子只同一个男生爱,那她就不是真的钟爱。
6、我爱男生,我只爱男生。
我能够一次有个男生。
7、钟爱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
钟爱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
8、写作是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9、干吗要说作家呢?他们的书就已足够。
10、杀人的欲望是我的生活中的一个常数。
绝对的形象——论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情人”形象的嬗变
论文题目:绝对的形象一一论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情人”形象的嫡变摘要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剧作家和导演。
她的多部文学创作均对东方和中国有过精彩的描写,本文以杜拉斯的自传体三部曲《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和《北方的中国情人》为例,着重分析其笔下“情人''形象的出现与嫂变及其成因。
本文通过对比杜拉斯的三部作品中的"情人''形象,以此为立足点做一个阐述。
在论文第一章将杜拉斯的写作生涯进行分期,进而为下面分析概括出“情人" 形象的出现以及赠变的原因做铺垫,并着重分析“情人”形象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原因,最终着重分析“情人"形象娘变的原因,将从杜拉斯进行文学创作的大环境等客观原因和杜拉斯本人创作观念的变化等主观原因进行探究。
关键词:杜拉斯;情人;形象嫂变on the evolution of Margaret Duras*s Title: Absolute image一无二的优越感消失之后,家人就选择对女主角的“情人"无视和蔑视。
这种白种人中的下等地位和东方人中的优越地位,让这个家庭极为矛盾。
这个中间状态的家庭,很难走进优越白种人的生活圈,也很难走下东方人的生活圈。
《堤坝》中虽然富有却猥琐的白人,《情人》中富有却软弱的东方人,都不是女主角能够爱上的“情人"形象。
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作者的家庭阶级问题决定的。
在《堤坝》中,女主角和她的哥哥约瑟夫不与越南人交朋友,但也无法和有权阶级白人交朋友。
但是,这个家庭为了改善不佳的经济状况,女主角的“情人" 成了榨取财富的对象,“雷奥进入这个家庭改变了一切计划。
自从我们知道他的财产总额以后,就一致决定让他来还高利贷欠款,并让他投资好几个企业(让他给我小哥哥开个锯木场,给大哥哥开个装饰车间);我母亲仔细研究过各项计划,除此之外,还要他给家里的每个成员配备一辆汽车。
杜拉斯《情人》中的殖民主义与欲望
杜拉斯《情人》中的殖民主义与欲望概述《情人》是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一部著名小说,该小说以殖民主义和欲望为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与中国男子之间的禁果爱情来展现殖民主义背景下的权力关系与性别困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情人》中的殖民主义和欲望,并剖析这两个因素在故事中对于角色发展和故事走向的影响。
殖民主义在《情人》中的表现1.封闭而异域化的背景:小说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的殖民地越南,揭示了当时法国对于其殖民地的统治和压迫。
2.角色关系中的权力差异:作者通过描述男主角先生与女主角情人之间师生关系,展示了殖民地时代下法国男性对非洲和亚洲女性身体和心灵上的控制。
3.刻画官僚机构与社会层级:小说中描绘了殖民地社会各个阶层及其矛盾、斗争,暗示着由殖民体系引发的社会不平等和压迫。
欲望在《情人》中的表现1.爱与性欲:男主角先生对于女主角情人的爱与性欲交织,创造了一种禁忌、矛盾的感情关系。
2.物质欲望:女主角情人通过与男主角先生的恋爱关系换取物质上的提升和进步,从而满足自己对富裕生活的渴望。
3.自我认同与满足:小说中揭示了殖民地时代下亚洲女性为了获得自由和身份认同所产生的欲望,同时也呈现了他们在追求自我解放过程中遭受到的困境和折磨。
殖民主义与欲望之间的关系1.权力与控制:殖民主义体系为男性权力提供了温床,进而加重了男性对女性身体和心灵的掌控欲望。
2.压迫与反抗:小说中女主角情人在被压迫和约束的同时也展示着对于虚伪社会秩序以及男性统治体制进行反抗和挣扎的欲望。
3.自我价值与平衡:殖民主义和欲望使得主人公们陷入了一种无法解脱的困境,在追求自由和满足欲望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总结杜拉斯《情人》通过殖民主义与欲望这两个重要主题,展现了殖民地时代下权力关系、性别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通过描写男主角先生与女主角情人之间的禁果爱情,将殖民主义与欲望相交织,呈现了一个禁忌而深刻的故事。
这部作品引发了对于殖民主义和欲望对于个体与社会影响的思考,并带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爱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爱不是肌肤之亲,⽽是⼀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活中的英雄梦想⼀份可思、可乐和涨姿势的品牌⽂化读物⽆论你喜欢还是讨厌杜拉斯,这位法国著名的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你都不得不承认,她是迷⼈的。
她“放荡不羁”的⼀⽣,让⼈嫉妒⼜羡慕。
⽂|⼗点君●●●1与你年轻的时候相⽐,我更喜欢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杜拉斯出⽣在越南西贡,年幼丧⽗,妈妈是精神病患者,她不仅家庭破碎,还穷呀。
不然怎么说,⽣活TMD就是扯后腿呢?因为穷,她的着装不伦不类,⾦边鞋、男⼠帽、丝质裙混搭。
但颜好,怎么穿都好看。
所以,渡轮上倚在船栏边的杜拉斯,不需要说话,就撩到了豪华轿车⾥的中国富商男⼈,你问我答、⼀来⼆去间,⽓氛暧昧得不要不要的。
不久后,他们成为彼此的情⼈。
爱情来得没道理,欲望亦奔涌如潮。
男⼈想带她远⾛⾼飞,杜拉斯拒绝了,但并不拒绝他钱包⾥的钱。
⼀年半之后,杜拉斯随母亲返回法国。
男⼈遵从⽗命娶妻,杜拉斯也绝⼝不提这位情⼈,直到50年后得知情⼈去世,才写作《情⼈》,第⼀次叙述了这段恋情。
这个中国情⼈爱了杜拉斯⼀辈⼦。
在她经历过⼏次结婚、⽣⼦、离婚后,他曾给她打电话:“是我。
我仅仅想听听你的声⾳。
”他表⽩说,和过去⼀样,他依然爱她,⽆法停⽌,将⼀直爱到他死。
2我们是永恒的,我们谱写的是未来的序曲在巴黎法学院学习的杜拉斯情⼈众多,传闻不断。
经⼀位情⼈介绍,她认识了罗贝尔。
炽热的爱情在燃烧。
1939年,他们结婚了。
彼时巴黎被纳粹占领,杜拉斯和丈夫也参与了地下抵抗运动。
杜拉斯的⼀⽣不只有爱情,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殖民、战争、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都是她关注的焦点。
1944年,她加⼊法国共产党(后来⼜退了),出版《⾃由⼈报》,刊登战俘和被放逐者的情况材料。
1960年,她参与签署抗议法国发动阿尔及利亚战争的“121宣⾔”;为“五⽉风暴”撰写了许多⼝号,例如:我们是永恒的,我们谱写的是未来的序曲。
54岁,她公开指责越战,穿上橘黄⾊的套头衫,在电视⾥发表公开演讲:“搞政治,就是不再对世界忍⽓吞声!”甚⾄在她⾃编⾃导的电影《卡车》⾥⾼呼:“但愿世界⾛向灭亡——这是唯⼀的政治。
课外书推荐: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
课外书推荐: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情人》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记者和电影艺术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代表作。
它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小说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现代法国社会中男女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折射出西方世界感情生活的不同侧面。
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
内容介绍:“我”的父亲工作调动,满怀希望,全家远渡重洋,从法国来到越南,却一无所获。
父亲客死异乡,母亲开办了一所法文学校,以此来养活我和两个哥哥。
童年时,母亲花掉自己的全部集蓄,在柬埔寨的贡布省买了一块海边的土地。
但因未送礼,腐败的土地管理部门无人告诉她这块土地无法耕种。
土地每年都要被海水淹没六个月,母亲和当地人修坝未遂,直至破产。
“我”在西贡国立寄宿学校外面的一所专门为法国人办的学校读书,要时常乘坐汽车和渡船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
15岁那年的一天,湄公河,在从母亲的学校去某地度假的渡船上,一位比我大12岁的华裔男子对我一见钟情,主动用他的黑色大轿车送我回学校。
这位青年是个中国人,他住在沙沥河岸上的一幢蓝琉璃栏杆的别墅里。
他家底殷实,其父亲是控制着殖民地广大居民不动产的金融集团成员之一。
由于母亲去世了,他从巴黎赶回来,为母亲奔丧。
他是个独子,父亲独断专行而财权在握。
这以后,我们常在城南的一座单间公寓里私会。
我们在一起谈得很融洽。
15岁的我就知道享乐,欲望是我的一部分。
虽然我不知享乐为何物,却已对殖民地各种男人对我投来的目光习以为常。
不久,在这间单身公寓里,“我”希望他像往常把女人带到他房间里来那样去做,奉献了我的童贞,尽管我还是个尚未成熟的孩子。
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断地在这间公寓里幽会。
他疯狂地爱着我。
而对我来说,我更想要的是他的钱。
“我”需要他的钱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治病,我需要他的钱供荒淫无耻的大哥寻欢作乐,我需要他的钱改变这穷困潦倒的家。
形象学视角下的杜拉斯《情人》解读
一度被评价为“一个专门写令人昏昏欲睡
‘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
对“他者”形象的塑造。根据形象学理论的
而且复杂得要命的书的作家”、
“ 枯燥的、
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形
阐述,形象学研究可分为文本外部研究和
知识分子式的女小说家”,其传奇色彩和
象即为对两种类型文化现实间的差距所
文本内部研究。文本内部研究可以称为比
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2015 年第 2 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39
NEWS WORLD
艺 廊 回 声
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基石,它以文学文本
论,还出现了“支那”、
“ 黄祸”等带有鲜明
①《〈马向阳下乡记〉
“第一书记”座谈
⑧《 专家评〈马向阳下乡记〉:不再用
的播出平台,就会失去年轻观众,失去看
会 在 济 南 召 开》,/
丑化人物形象制造笑点》,http://culture.
电视不方便的观众。手机、互联网、各种手
sdnews/201410/t20141017_11197999.htm
表达》[N] 《光明日报》
.
,
2014-11-3
③宋勇琴,
《寻得源头活水来—
“三
农”题材电视剧的现状与突破》[J].《中国电
视》,
2014(1):
29
25853951.html
⑨上海剧星传播新浪官方微博,http:
///visionstarmedia
(作者: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
没有春天,也没有季节的更替嬗变。”⑦ 就
想象、作家、作家描写的异国形象与现实
杜拉斯《情人》
情人,如此多娇【内容摘要】杜拉斯的《情人》是作者自己少年时代经历的叙述,小说深刻的展示了一个被生活所迫的而变得破碎不堪的家庭和他们破碎不堪的感情。
在扭曲的家庭关系下,每个人的情感也备受折磨。
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杜拉斯都给我们迎头痛击。
小说到处都充斥着冷漠,可是怀着冷漠的心去写故事的杜拉斯内心其实不平静,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的矛盾。
【关键字】亲情爱情现实杜拉斯的《情人》,是一篇让人读起来绝望的小说,为什么少女美好的初恋,温情的亲情在她的笔下变得肮脏,不可靠,充满着暴力,但是也是这种轻描淡写的暴力却震撼着人的内心。
这种暴力有着吞噬人心灵的力量,在读了之后对爱情、生活都有了阴影。
我想只有充满故事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有震撼力的文章,而这本来也是杜拉斯本人少年时一段经历的自传。
正因为写于故事发生的几十年之后,所以情节是在现在与过去之间转换,而情感或多或少会受当下情绪的影响,这是“一部粘贴在一起的来自不停时间与空间的文字段落”①。
我觉得《情人》有意味的地方不在于它写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情欲萌发进而发泄的故事,它的意味在于一位饱经沧桑的的中年女人,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再去审视这段恋情,并且把它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爱与恨的挣扎,情与欲的纠葛,在湄公河的堤岸上上演着。
在扭曲的殖民社会下,使得小姑娘的家庭备受折磨。
在扭曲的家庭关系下,每个人的情感也备受折磨。
在和情感扭曲的女孩的恋爱中,情人也备受折磨。
就这样大家相互折磨彼此也相互发泄情感。
女孩的母亲和父亲远去他乡,却在越南过着穷困的日子。
母亲渴望过上富裕的生活,却遭遇丈夫的去世。
她满怀希望的买了一块土地,却被贪官所欺骗,几经抗争却毫无结果。
于是她把心里的怨气发泄在了小姑娘和小哥哥的身上。
其实小姑娘的母亲不是不爱她和小哥哥,而是生活已经将她心中的爱消磨的所剩无几,她只能把无能为力的母爱给与大哥。
对于小妹和小哥哥,她已经无力再去付出她可怜的母爱。
可是她也没想到,她这样的偏心给小妹的心理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
【名著导读】杜拉斯《情人》知识点汇总
【名著导读】杜拉斯《情人》知识点汇总
杜拉斯的《情人》是一部短篇小说,以下是对其中的一些知识
点进行汇总:
1. 主要角色: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包括女主角(身份未透露),
男主角(身份未透露)和女主角的家人。
2. 情节概述:故事发生在法国的殖民地越南。
女主角是一个年
轻的法国少女,她与来自中国的富商发生了一段禁忌的恋情。
他们
在一个寂静而充满秘密的别墅里秘密会面,享受着禁忌的爱情。
3. 场景描写:小说中的场景描写生动而引人入胜,特别是别墅
的描写。
别墅位于越南河边,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植物,给人一种神
秘而浪漫的感觉。
4. 语言风格:杜拉斯的语言充满了诗意和感性,她以优美的文
字表达了女主角内心的情感和对禁忌恋情的渴望。
5. 主题与意义:《情人》探讨了爱情、禁忌和个人自由的主题。
小说揭示了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禁忌和压抑对个人情感的影响,同
时也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
以上是对杜拉斯《情人》的一些知识点的简要汇总。
阅读这部小说可以让人们体验到禁忌爱情的悲欢离合,同时也引发对自由和个人情感的思考。
杜拉斯情人读书笔记
杜拉斯情人读书笔记杜拉斯情人读书笔记1《情人》出版于一九八四年,当年就荣获龚古尔文学。
一九九一年,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成功地把这部名噪一时的自传体小说搬上银幕后,她于是成为当今世界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之一。
也正是《情人》这部电影,才使得中国读者熟悉她。
写作《情人》时,已是七十高龄。
她18岁离开出生地越南,奔赴巴黎读书。
念的是、数学与学,但她却迷恋上了文学,并且终生从事职业写作的道。
《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
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的爱情悲剧。
《情人》的独特魅力之一是它的语言,她的语言对历史具有俯瞰式的洞察力,对回忆的积压表现得富有张力、深邃、沉痛,从而使文章中充满了悲绝的意味,读后让人唏嘘不已而又回味无穷。
她是那种把风格与先锋视为至高目标的作家,也是那种善于制造警句的作家。
对语言的挑剔使得她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与震撼力。
《情人》的魅力之二是它场景唯美的描述。
你看《情人》的场景:八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殖民地时期的越南,发黄的湄公河上漂浮着菜叶、杂物,河水湍急,大地倾斜。
轮渡上伫立着一个打扮不伦不类的少女,她头戴一顶男帽,脚穿一双廉价却缀满饰片的鞋子,一只脚踏在舷栏上,眺望远方。
“他们一次次地相拥,除了,还是,什么都不多想。
屋外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伴随着他们的呻吟;来来往往的人的影子,透过木格子的门和窗投进来”大胆又不失含蓄的镜头处理;最后,那场不同寻常的唯美的离别;那首肖邦的圆舞曲,小姑娘终于轻轻滑落的泪水《情人》的魅力之三是它的基调的。
笔下的爱情是的,灵魂是的,是的甚至连语言都是的在《情人》里,湄公河上十六岁的白人小姑娘与中国北方的黄皮肤男人的爱情就是如此。
《情人》的最大魅力还在于它的自传性,真实的自传性。
作为“情人”的杜拉斯,以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在岁月的风尘染白鬓发之际,回眸那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依然有力量用极其的语言表达出人生的悲剧,把爱与恨演绎得如此分明、紧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情人杜拉斯
情人杜拉斯杜拉斯是一位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诗意的叙述和对人类情感的深入探索而闻名于世。
她的作品《情人》是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也是她迷人而又令人难忘的文学遗产之一。
《情人》是一部讲述爱情和性欲的小说,情节发生在殖民地背景下的法属印度支那。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青少年女孩,她与一位年长的中国富商展开了一段纯真而又禁忌的恋情。
这段关系改变了女孩的一生,对她的身份、爱情和性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拉斯以她独特的叙述方式,以一种没有冗长解释的方式,深入探索了情感与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
她的文字中充满了诗意,给人以强烈的感觉。
她通过精细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感性而又情感纠缠的世界。
小说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富有情感和渴望的年轻女孩。
她刚刚进入青春期,充满了对爱情和性的好奇心。
而她与那位中国富商的相遇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他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戏剧性和激情,被饱含着禁忌和欲望。
杜拉斯巧妙地使用了象征和隐喻,将小说的情节和主题与殖民主义和性别角色扭曲相结合。
她通过描写殖民地的环境和背景,展示了权力和自由的对比。
女主角的身份也反映了被男性统治的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压力和束缚。
小说中的情节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法属印度支那。
这个时期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女性开始追求平等和自由。
杜拉斯通过女主角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情感和欲望的约束和压抑。
《情人》的叙述语言简洁而又富有感染力。
杜拉斯的文字流畅优美,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意义。
她的描写细腻而真实,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部小说在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有些人认为小说过于刺激和露骨,有些人则称赞她对情感和性欲的真实描写。
无论如何,这部小说被广泛认为是法国文学中一部重要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杜拉斯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而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杜拉斯《情人》的后殖民主义内涵
杜拉斯《情人》的后殖民主义内涵作者:牛淑娟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1期摘要:《情人》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一位富有的华裔少爷在法属殖民地越南发生的爱情故事。
根据后殖民主义观点可知,在殖民影响下,被殖民者对财富、爱欲的渴望都敌不过自身受压迫而成的自卑自弃观念和殖民者对其层层深入的卑微定义,书名中“情人”所指的对象也由此明确。
关键词:杜拉斯;《情人》;后殖民主义《情人》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1984年发表的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一位富有的华裔少爷在法属殖民地越南发生的一段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故事。
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一经出版即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社会影响,曾有人称此为“杜拉斯现象”,并试图将原因引得深刻。
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这一充满东西文化碰撞的作品蕴涵也是深刻的。
男主人公出场时作家这样写,“在那部利穆新汽车里,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正在看我。
他不是白人。
他的衣着是欧洲式的,穿一身西贡银行界人士穿的那种浅色柞绸西装”。
这表明男人首先是风度翩翩的、优雅的,虽然不是白人,但是坐着轿车,打扮时髦,很容易看出其家境十分富裕且是有涵养的。
可是紧接着的是这样一段描写女主人公的话:“他在看我。
看我,这在我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了。
在殖民地,人们总是盯着白种女人看。
”“我”是自信的,自信“他”在看“我”,但“我”也并不很是在意,因为看“我”的人很多,“他”不算什么。
风度翩翩的富家公子在“我”的眼中只是个窥视者,且只是万千窥视者中可怜的一个,但“我”的形象却明显与“我”的自信不相配。
“我的连衫裙像是一些口袋,它们是我母亲的旧连衫裙改的,它们本来就想是一些口袋”,“有绉边的连衫裙,早就不时兴了……这种装束,简直让人看了可笑。
当然没人笑过我。
”“我”的形象是可笑的,除了不合身的衣服,瘦弱的身材,还有贫穷的家境和早不时兴的眼光。
但即使是这样,“我”依旧可以毫不在意“他”,而且“当然没人笑过我”,以至于“我”那时完全不觉得自己可笑。
杜拉斯《情人》故事梗概及写作特色PPT
《情人》是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写贫穷的法国女 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 的爱情。
艺术特色
(一)蒙太奇式的画面 (二)互文性结构 (三)明暗交织的线索
(一)蒙太奇式的画面
杜拉斯用蒙太奇的手法叙述了一段唯美却凌乱 的爱情。通篇都是破碎的句子,虽不曾连贯, 但也未曾间断。她随意的更换人称、时间和场 景。在不同的角度间徘徊,随意的充当主角或 者旁观者。如开头叙述我对十五岁半乘船的那 次经历,我遗憾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于是又回 忆照片中应有的场景:定格在男式帽子上,由 帽子又想到了照片,这是我儿子几十年后的照 片,在儿子身上又隐约看到了过去自己的形象。 镜头的转换是根据作者心理变化进行的。
(三)明暗交织的线索
明写少女与她的情人恋爱经历的故事。暗或以 我现在,或在它之前或之后的心理感受为牵引。 前者以“她”第三人称为叙述对象,后者以 “我”的叙述者身份说话。例如在叙述女孩与 中国情人作爱后的故事时,写城里很喧闹,但 插入:“我记得很清楚”作者的插话,观者与 被观者的视角转换,产生了现场声音与叙述声 音混杂的效果,过去事件被平面化了,让读者 感觉过去的事都发生在一个共时性平面上。
(二)互文性结构
杜作品中有三个情人,《抵》中的情人“诺” 瘦弱、淫秽、富有;《情人》中的情人也瘦弱, 但风度翩翩我喜欢他;《北方的情人》中情人 皮肤白,温文尔雅,我与他一见钟情。这三个 情人都有高档西服,都有黑色利穆新轿车,都 很富有。但表现出厌恶——喜欢——迷恋的过 程。 于此,互文本的写作成为了一个跨越自 身文本界限的行为,便文本的意义与别的意义 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转换。
读书笔记 - 玛格丽特 杜拉斯《情人》阅读随想
《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我天生适合你的灵魂我遇见你,我记得你。
这座城市天生适合恋爱,你天生适合我的灵魂。
——杜拉斯《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杜拉斯本人的生活就极富传奇色彩,而《情人》作为一部近乎自传性质的小说,向世人揭露了那一段五十多年前,发生在湄公河两岸的爱情。
十二三岁时的杜拉斯杜拉斯出生在印度(后来的越南西贡),作为法国殖民者的女儿,尽管家庭已经脆弱又破败,但也绝不会允许一个黄种人进入自己的家庭。
同样的,亚裔人们也不会接纳一个白人小女孩。
杜拉斯在那时遇见她的中国情人李云泰,一个富商少爷,是不是一场错误呢?杜拉斯与李云泰在小说中,他们一见钟情。
阔绰的少爷每天用汽车接送“我”上下学。
他把“我”带到秘密的单身公寓,我们常常在这里幽会,做一切该做的事情。
他疯狂地迷恋“我”,但我更想要的是他的钱。
对于双方来说,这就像一场诡异而冰冷的交易,“我”需要他的财富,而他需要“我”或是白人的地位。
“我”与中国情人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年仅15岁的“我”过早地学会了如何吸引男人,博得他们的欢心。
“我”戴一顶男式的大帽子,接受着人们贪婪的目光。
爸爸不在,妈妈倔强骄傲宠溺大哥直至失去,大哥残暴好赌、荒淫声色,小哥哥向来善良却早早死去。
这个家庭支离破碎,却勉力维持着高傲的船头,拼补着布满裂缝的船身,向湄公河里驶去。
“我”是最弱小的,却也是最强大的。
“我”渴望钱,渴望财富,“我”需要从“我”的中国情人那里得到这些。
但若是仅仅如此,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小说中,“我”因为家庭条件和种种因素,少女的正常欲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在压抑,积聚,酝酿之中寻求着疯狂的爆发。
而在爆发之前,没有人能阻止它悄悄的流露,这就表现在尽管“我”的身体性征尚未成熟,但却借助远超这个年龄、甚至标新立异的服饰得以流露。
而中国情人的出现,用他所给予的爱,把一个女孩变成了女人。
戴着男式帽子的“我”这份爱挑起了欲念的激然,触开了内心深处掩藏许久的无边苛求。
从《情人》看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殖民地情结
去越 南看 看 ,在 那 里 我 们 都 有 点 生 在 任 何 地 方 的游 戏 意 味 。 ” 那 … 么 ,94年 , 18 已经 七 十 岁 的 杜 拉 斯
柬埔寨 , 们都共有一个 名字 : 它 东 南 亚 , 里 是 世 界 的一 个 角 落 , 这 一 片 与 欧 洲 完 全不 同 的 天 地 ,在 她
为酸 李 树 对 法 国 人 而 言 是 一 种 来 自亚 洲 的植 物 ,杜 拉 斯 的 美 妙 在 杨 的 眼 中也 应 该 是 “ 国 情 调 ” 异 的, 李树般的。“ 酸 酸李 树一 洲 一 亚 美 妙 的 ” 已 经 变 成 了 全 体 法 国 人 对 于 曾经 是 法 国 殖 民地 的辽 远 的 亚 洲 的 丰 富 的 集 体 想 象 ,一 种 集 体 无 意识 。而 对杜 拉 斯 本 人来 说 , 酸 李树 的意义 更是 非 同寻常 的 。 晚年 的 杜 拉 斯 对 她 的 出生 地 用 的 是 一 种 调 侃 的 心 态 ,她 曾经 对 一 个 小 女 孩 说 ,玛 格 丽 特 ・ 拉 斯 “ 杜
穿行 的幽灵般的女乞丐 , 疯子 。 女
还 有 那 条 湄 公 河 ,浑 浊 的 可 以 吞
噬 一 切 的 大 河 ,99 13 年 的 杜 12 — 90
拉 斯 一 家 人 就 住 在 湄 公 河 畔 的 沙 沥 , 是 某 个 周 末 , 回沙 沥 的 湄 就 在 公 河 的 渡 轮 上 ,十 五 岁半 的 杜 拉
液 中 流 淌 着 的 野 性 而 绝 望 的 因 子 , 的性 格 也 因 此 是 分 裂 的 , 她 她
在 中 国 , 印 度 , 于 诗 歌 , 有 在 关 没
人 知 道 … … 。… 在 杜拉 斯 童 年 中 埋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记得当年看《射雕》时书中引用的一句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曾让年轻的人们唏嘘不己,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年轻时的人们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
昨晚开始读《情人》这本书,书的开头一段话,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元好问的词来。
本书开头的一段话“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段话很是让人揪心,也很是让人深思,这是怎样浓浓的感情?穿越时间经久难忘。
年轻时的人也许会有一段恋情,那时彼此年轻,容颜亮丽,一段情后再过多少年,一些人一些事就会淡出了。
《情人》主要写的是在20年代的越南,当时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白人15岁的少女与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中国男子的一段情缘。
这种情缘即使在当时当地也不为世人所容,与主流社会不合,年轻的女孩子穿着异常,行为大胆,中国男子性格懦弱,是个富家子。
两人的故事发展中女孩的两个哥哥,母亲,男人的父亲一一交待着背景,性格。
大哥是个败家子,小哥是个受气包,母亲是个教育子女失败的人,男子的父亲是个传统而又独断的人。
两个人的男欢女爱注定是一个悲剧。
男子父亲的坚决反对。
女孩后来回了法国,男子后来娶了中国妻子。
几十年后男子来到法国,与女子通了电话“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至死不渝。
”故事结束。
这就是情人之间的爱情,一次相爱,一生难忘。
不管对方曾经的经历,只要爱情曾经共有,总会有一个人至死不渝一爱一生。
杜拉斯就是大胆,语言更是惊人“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只同一个男人做爱,那是因为她不喜欢做爱。
但发生一次爱情故事比上床四十五次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传说《情人》就是她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很少有人大胆的写出来,另类的故事写得那么完美,那么揪心,难怪作品流行经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