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关系背诵版
江西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背诵版
第一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认知发展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1.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的认知发展,如何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
2.认知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关于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的观点。
他认为通常人们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
3.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1)图式: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2)同化:指儿童将新刺激物纳入已有图式之中的认知过程。
(3)顺应: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物的认知过程。
(4)平衡:指同化与顺应的“均衡的”平衡过程。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依靠感知动作来适应外部环境。
获得了两大成就:客体永久性和表象思维。
(2)前运算阶段(2~7岁):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
四个特点:a.发展了运用符号来表征客观物体的能力,言语和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b.还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思维具有集中性、不可逆性和只注重状态的特点。
c.“直觉的”思维特征。
d.自我中心趋向。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有了抽象概念,达到了守恒,有可逆性和去我中心主义(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特点:a.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思维,从现有信息中生成抽象关系,再将抽象关系与各种信息比较,这时,形式和内容是相互独立的。
b.应对潜在或假设情景的能力出现,能够对没有经历过的场景和情形进行推理,甚至接受明显与事实相反的情形。
c.能够运用系统化的实验来解决问题。
2.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a.连续性和阶段性。
b.结构性.c.次序不变性。
d.交叉性。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1.将同化与顺应结合达到平衡,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已有图式,并创立新的图式。
2.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帮助老师识别出学生是否达到掌握某项学习内容所必须具备的认知水平,从而设置适合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的目标。
《教育学》笔记第二章-教育与社会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4.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主要途径)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力量的舆论力量。
3.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与教育民主化的演进)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规模与速度)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指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9世纪英国斯宾塞提出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4.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
2.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科学的任务3. 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1960,“人力资本投资”演讲)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舒尔茨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33%)。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动力作用)1.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受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
2.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2.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职业的科学家、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3.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 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三、信息技术与教育1.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数量观念、质量观念)2.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第二章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经济】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1、(是动力)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决定规模、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内部结构。
3、(决定教育目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目的4、(决定课程、内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学校课程设置、内容5、(制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二、教育的经济功能1、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培养了操作工具的人培养了在工具和技术上有所创新的人培养了在科学领域有所发明的人提供了科研人员、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工人队伍 2、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① 教育是科学技术得以传承传递的重要条件②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
③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3、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学校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是近代教育的显著特点。
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1、二者是相互制约的关系2、社会生产力只能提供物质资料的一部分用于教育事业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具有,周期性长、发效迟缓的特点3、因此,既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教育事业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拓展]人力资本论。
舒尔茨。
美国。
20世纪60年代。
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经济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文化 第四节 教育与社会人口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二节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一、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领导权)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3、(决定教育目的、政策、制度、内容体系)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体系二、教育的政治功能1、为政治制度培养所需人才。
2021年高校版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本章复习重点与难点1.掌握社会经济、政治、人口和文化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
2.掌握教育具有的经济、政治、人口和文化等社会功能。
本章内容思维导图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而存在,社会性因素总会渗透到教育的内部结构之中,从而使教育受制于社会各因素的影响并反映着社会的主要特征。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
第一节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所谓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即教育本身的变化和发展要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为条件,这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
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发展制约。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阶段因素,同样也是影响教育变革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一般而言,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教育才能够发展到什么水平。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一)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学中所说的经济,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等活动,包括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教育也不例外,它的发展和变化也是由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教育活动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人、财、物投入的多少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盲日地投入对教育和经济发展都是有害的。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有直接关系,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对受教育人口的数量、普及教育年限的长短、教育投资的数量与比例、学校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内各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真题再现【2019年真题】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技【答案】A(二)制约教育结构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结合构成的状态,其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结构。
2021年高校版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本章复习重点与难点1.掌握社会经济、政治、人口和文化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
2.掌握教育具有的经济、政治、人口和文化等社会功能。
本章内容思维导图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而存在,社会性因素总会渗透到教育的内部结构之中,从而使教育受制于社会各因素的影响并反映着社会的主要特征。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
第一节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所谓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即教育本身的变化和发展要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为条件,这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
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发展制约。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阶段因素,同样也是影响教育变革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一般而言,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教育才能够发展到什么水平。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一)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学中所说的经济,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等活动,包括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教育也不例外,它的发展和变化也是由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教育活动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人、财、物投入的多少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盲日地投入对教育和经济发展都是有害的。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有直接关系,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对受教育人口的数量、普及教育年限的长短、教育投资的数量与比例、学校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内各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真题再现【2019年真题】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技【答案】A(二)制约教育结构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结合构成的状态,其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结构。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二章 重点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二章重点复习资料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论述)是经济决定和制约教育,教育又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反作用。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教育经费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高,反之亦然。
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同时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四)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填空)(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二)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途径(三)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二)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三)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一)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二)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三)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作用(一)在宏观层次上,文化通过为教育提供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发生影响。
1、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简答)其一,社会文化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要,而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
其二,文化的发展促使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加强2、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简答)其一,民族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需要一定的活动实现传承。
其二,作为民族文化传统核心内容,民族价值取向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对教育地位的认识、对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其三,民族文化传统圣者译制试探确立具有影响作用其四,无论民族文化传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与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在方向上是否一致,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都存在着影响。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中小学通用)》复习-核心讲义(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2章教育与社会发展考点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
统治阶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①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他们通过国家机器,以各种不同的手段颁布政策和法令,规定培养目标和办学方针,并以强制的手段监督执行,使教育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同时,还经常利用其权力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人和学校的教师,从组织上保证这种领导权。
②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国家权力机关和统治阶级中的个别人可以用拨款、捐献教育经费等办法,间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控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机构的存亡。
③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他们通过教科书的编定,参考书的审定,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对教师思想上的影响等办法左右教育工作。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并体现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教育也具有自身的规律,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它的首要任务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
如何使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更灵活地运用,这些都是与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而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生产力没有多大的关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 背诵版 (2)
1. 学校教育的核心与基础是课程2.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课程3.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人是孔颖达4.朱熹关于课程的名言是“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立功夫”5.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是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6. 博比特的《课程》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7.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8.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领悟的、运作的以及经验的课程9.课程即教学科目/知识是近代课程体系的最主要的观点。
10.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的观点认为,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
11. 根据学科固有的属性,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12. 最古老、最常用、适用范围最广的是学科课程13.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等属于学科课程14. 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15. 最早提出活动课程思想的是卢梭;最早提出活动课程的是杜威16. 学科课程教授的是间接经验,活动课程传授的是直接经验17. 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18.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19. 综合课程是怀特海1912 年在《教育的目的》中最早提出的20. 综合课程的基本形式是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21. 综合课程的基本类型是学科本位的、社会本位的和儿童本位的22. 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是核心课程23. 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的课程24. 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的课程25. 一级课程是国家课程,二级课程是地方课程,三级课程是校本课程26. 国家课程是为了确保所有国民的基本素质(最低标准和基本要求)27. 国家课程的宗旨是保证国家确定的普通教育培养目标和普通教育的世界先进水平28. 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教师招聘内部资料教育学第二章
1、科学技术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 2、科学技术为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3、科学技术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2015-7-2
6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要点: 1、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促进生产力发展;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小结: 1、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关系。生产力水平决 定着教育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也有促进作用; 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3、教育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科教兴国、教育先行、科教优先)
2015-7-2 5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2015-7-2
10
二、学校文化
要点: 1、学校文化概念: 共同与部分的观念与行为; 积极与阻碍的作用,丰富性与歧义性; 核心是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决定性的是价 值观念。 2、学校文化的特性 组织文化 整合性强的文化 传递文化的传统 校园文化是缩影 校风是统一体
2015-7-2 11
2015-7-2
12
三、学生文化 要点: 1、学生文化的成因 身心特征 师生的交互作用 社区的影响 同伴群体的影响 家庭经济地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过渡性 多样性 非正式性 互补性
2015-7-2
13
一、单项选择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2、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校园文化 D.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江西教师招考_教育综合基础知识_全书笔记以及重点(修整版)
江西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修整版)Presented By Lvykon笔记第一章教育学一、教育与教育学1.中外教育名言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④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裴斯泰洛齐⑤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德国思想家康德2.教育的概念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产生①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②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出现于殷朝,未经考证的夏朝就有学校称为“痒序”。
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起于西周,如最早设的立的“痒、序、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
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2.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2.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江西教师网/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社会政治绎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影响,并对这此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但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也产生积极的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自古以来,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不断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学校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
学校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藉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
教师资格格考试《教育学》专用教材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本章重点1.识记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与教育的基本关系。
2.理解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3.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较小,涉及到的知识点也不多,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教育和文化的关系、学校文化的特性、学生文化的特征等。
其中,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尤为重要,考生需加以重视。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最主要的标志。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够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
首先,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对教育的控制是通过国家机器实现的,他们总是利用其政权力量来颁布教育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制定教育的目的和制度,规定教育的内容,派遣和任免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
由国家举办的学校,则是对教育的一种更直接的控制。
其次,统治阶级利用经济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他们控制教育的经费,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最后,统治阶级还以思想上的优势来影响、控制教育。
统治阶段按照他们的思想政治要求去影响和控制受教育者,如通过课程计划、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内容,各种教育参考书、音像制品的审定,作用于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是判断和确定一个社会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建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在原始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国家,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因而受教育权也是平等的,所有儿童接受差不多的教育。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重难点备考资料(教育学原理-教育与社会)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汇总(第一季)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图1)一、教育与经济(生产力)1. 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图2)2.教育的经济功能(图3)3.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4. 人力资本论二、教育与政治制度1. 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图4)2. 教育的政治功能(图5)三、教育与社会文化1.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发展变革---非正式教育2. 教育的文化功能传承---选择---创新----融合3. 学校文化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校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等,特征:过多非补四、教育与社会人口1.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事业的规模与速度---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发展---流动性影响2.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数量---质量----结构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
3、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注意:相对vs 绝对练习:1、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 C )决定的。
A、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文化C、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人口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A、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文化C、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人口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4、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C )A、赫尔巴特B、杜威C、舒尔茨D、洛克5、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的(A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C、学校文化D、物质文化6、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 B )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7. 某学校将每次月考成绩都张贴于校门口以激励学生学习,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进步明显,但没想到学生之间的相互恶性竞争也随之出现。
2018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巧记“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模块知识点
2018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巧记“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模块知识点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产生各种关联。
一方面,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对其他社会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或作用。
前一个方面涉及的就是教育的社会基础、背景,后者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常考的三个关系: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是宣传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求。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最终的决定性作用。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2015江西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重点(第二章)
2015江西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重点(第二章)相关推荐: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丨江西教师招聘资料2015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公告预计4月初发布,考试时间预计5月18日。
中公江西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2015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第三节1、试述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的关系?(一)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越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也就越密切。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③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③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二)、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①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决定着教育目的;④决定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促进作用:①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②为政治培养专门的人才;③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④可以加速民主进程。
(三)、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①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②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③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3、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汇总』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考点(二)
『汇总』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考点(二)敏试教育导读:在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学是涉及知识面最广、考生最头疼的科目。
对教育学知识点进行汇总、分类记忆才能轻松、高效地备考。
因此,敏试教育(微信公众号:江西敏试教师)特别为考生们整理了教育学必背考点系列,希望考生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36.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答:(1)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并在学校中实施。
(2)学校文化、学校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社区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3)开发活动是从学校发展和学生需要出发,为本校学校和学生发展服务。
(4)既要与国家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又能形成学校特色;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能满足个别学生发展的需求。
37.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答:课程的表现形式通常包括:(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38.简述教材的作用答:(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有利于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39.简述教材编排应注意的问题答:(1)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和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2)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40.课程实施基本结构答:(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41.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答:(1)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两学考点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教育与教育学概述(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
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4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3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教师与教育学1教育学的价值。
2教师与教育学的学习。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经济1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
2教育的经济功能。
(二)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1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教育与社会人口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三、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
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3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4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四、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1教育目的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2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沿革及其精神实质。
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1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3素质教育的实质。
4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五、教师和学生(一)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
2学生的社会性地位。
3当代学生的特点。
(二)教师及其专业发展1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2教师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3教师的职业素养。
4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阶段和途径。
(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关系
第一节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
1.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容。
5.经济发展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第二节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力和程度。
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传播思想意识和培养人才实现的。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文化
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的影响:(1)重传统和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
(2)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
(3)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正确学生观的形成。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第四节教育与社会人口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2.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二、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五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
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表现在: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1.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
2.教育对社会要有所批判。
3.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