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工程学院为例
DOI :10.13888/ki.jsie (ss ).2021.02.024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工程学院为例彭胡,胡剑英,田丰(沈阳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辽宁沈阳110136)摘要:“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
沈阳工程学院自2011年开始,严格按照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大创项目。
通过总结近些年来组织实施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大创项目管理模式并运用于实践。
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结题成果为导向,加强项目研究期间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帮扶,建立过程管理制度,完善大创项目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的热情和积极性,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基于创新的创业能力,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增添助力,培养一批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大创项目;学生主体;成果导向;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17(2021)02-0135-04收稿日期:2021-01-05作者简介:彭胡(1989-),男,安徽桐城人,实验师,硕士。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等文件要求,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创项目,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沈阳工程学院于2011年开始着手实施大创项目,并不断完善大创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近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学生为本、自主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原则,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对大创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等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创项目管理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11-16T01:12:05.0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7月14期作者:宁晶朱哈南[导读] 地方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和新工科建设的开展,探索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的新方案、新模式、新方法,已成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宁晶朱哈南哈尔滨石油学院摘要:地方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和新工科建设的开展,探索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的新方案、新模式、新方法,已成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与传统工科教育相比,新工科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卓越工程师。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实践平台;课程体系;高校引言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也应发生一定的变化。
高校应积极了解社会形势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了解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成长,实现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的育人目的。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企业家精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高层次、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放创新式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生产力。
关于创新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是做事情的新方法,是一种全方位的技术变革过程,既包括创意转化为改进技术,也包括不断开拓的精神和不断转变的技术思维,既可以是局部的改进,也可以是整体性的系统再造,创新的思想源泉来自观察和学习。
观察和学习使人敏锐,敏锐的心智能够产生理性的质疑,质疑导致问题导向性创新,进而形成科学思想和其应用的技术。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探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传统产业的变革正在加速,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层出不穷。
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模式。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也成为了热门话题,各级政府和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和参与创新创业。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带来了深刻影响。
互联网技术强大的透明性和高效性,使得社会各个领域的交流和信息流动更加便捷和迅速,同时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模式,为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同时,“互联网+”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新型产业和经济模式正在不断涌现。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发展的希望,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向创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和途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和途径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以分为两类:科技创新和非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点和主线,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科技创新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转移等方式实现。
同时,也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运营。
非科技创新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服务创新、品牌创新和模式创新等。
与科技创新不同的是,非科技创新更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打造强大的品牌和开发新的商业模式等方式实现商业价值。
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还可以通过各类竞赛和项目的报名参与,寻找到更多的项目资金和资源。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难点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业经验不足。
大学生创业教育分析(10篇)
大学生创业教育分析(10篇)第一篇: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摘要:大学生创业是国家支持的一项重要创业政策,可以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我国的就业率。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水平,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剖析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创业;教育正文: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逐渐成为商家企业重视的市场分析资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我国当前的就业情况,失业人数不断增多,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大学生以创业实现就业,然而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需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帮忙更多地大学生实现创业幻想。
一、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1.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教育和激励,培养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中去,通过自己兴趣提升能力,将市场大需求运用于创业中来,实现学生以及个人价值,从而培养出创新、拥有高素质的合乎社会开展的人才。
2.创业教育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体现如今我国世界经济一体化开展,竞争力不断增加,中国高等教育需要结合世界开展方向,各国之间进行竞争实质上就是对于人才的竞争,因此,良好的创业教育能够更加有利于培养出具备竞争力的人才。
3.创业教育是适应高等教育群众化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开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组成局部非常多样,同时很多人员在职业中进行转换次数增加,因此,只有更多创办企业,才能够满足人才开展需要,进行创业教育不仅是对学习者的应聘能够进行教育,还可以将让学习者学习到更多创业技术和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创业人员的根本素质和能力。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准确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高校发展创业教育从个人功利主义方向出发,认为在教育中知识对于如何创办企业进行教学,如何创办企业实体,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将一局部人员带动就业,从而防止发生就业难的问题,但是从实际角度上来看,其是将创业教育工作变成了培养企业家的快速提高班,成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伎俩。
技术创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oc
技术创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作者:陈荣明季卫兵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04期[摘要]大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向大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创造财富,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章从技术创新条件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难点与机遇,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路、载体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技术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作者简介]陈荣明(1975- ),男,江苏如皋人,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季卫兵(1979- ),男,江苏张家港人,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党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德育系统工程研究。
(江苏南京 210094)[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6-0081-0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我国政府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之路”的战略方针。
技术创新及其导致的产品创新是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关键环节。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知识创新引发的技术创新使大学生创业成为可能。
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职业辅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
高校是知识与人才的集聚地,浓郁的学术氛围、活跃的校园文化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积极利用大学的育人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在引导大学生探求未知、创新知识的同时,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增强其创业技能,助其早日成功创业。
一、技术创新时代呼唤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近代以来,分别以蒸汽动力的改革和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三次技术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的深层次变革,振兴了相关产业,也造就了大批兼具科学家、技术发明家和产业巨头于一身的科技实业家。
他们用自己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成功创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成就了辉煌事业,特别突出的有爱迪生、诺贝尔、西门子、贝尔等。
创业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创业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一、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创业和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作为创新型国家的中国,政府也大力推动创业和创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创业和创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创业和创新的研究和实践。
二、创业与创新的基本概念创业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产品、服务或者组织形式,建立新的企业或者行业的过程。
创业涉及到创造、创新、创造价值和创造就业等多个方面。
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上,通过改进或者创造性地应用,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过程、市场或者产业,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
三、创业与创新的研究1. 创业与创新的理论研究创业与创新的理论研究是深入研究创业和创新的基本概念、实践过程和发展趋势,从中提炼出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和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等。
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
2. 创业与创新的心理学研究创业和创新涉及到许多心理问题,如创新动机、创业动机、创业意愿、创新能力和创意等。
心理学研究可以从深层次的思想和心理方面来探讨创业和创新的相关问题。
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和实验室研究等多种方法。
3. 创业与创新的分析研究创业与创新的分析研究主要关注创业与创新的目标、策略、过程、组织和结果等各个方面的分析与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证研究、质性研究和半结构化访谈等多种方法。
四、创业与创新的实践1. 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是指通过实际行动,实现创业目标的过程。
包括创意筛选、商业计划制定、资金筹集、团队建设、市场拓展、风险管理等方面。
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创业者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市场洞察力、风险意识等多种能力。
2. 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指将创新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实际业务当中,实现创新目标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 72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校级教改项目(一般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项目编号: 2018XJGY19)。
作者简介:苏丹丹,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杨晋越,女,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在读本科生。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苏丹丹,杨晋越(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衔接高校课堂与社会就业的必要锻炼环节。
同时,在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情的号召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对人才的重要保障。
以广西民族大学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现状为例,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个角度分别对传统教育模式及社会实践方案实施状况进行问题分析,最后再从“学生+学校”“学生+社会”“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一、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与实践统一互补的具体表现。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能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前接触到更实用的专业知识。
有效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的能力提升、经验积累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所共同孕育的产物,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密切接轨[1]。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就业观,它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统筹兼顾的能力。
二、广西民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现状(一)香港创新创业精英培养项目根据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学校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广西民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参加“香港创新创业精英培养项目”。
游学期间团队参观世界500强企业、香港义工服务体验、实地考察香港中文大学和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等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到香港职场文化,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Business and Trade Talent商贸人才1802016年8月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①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 史振宇 陈宏威摘 要: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应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平台,以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科研平台等,从而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F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8(b)-180-02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教育理念和模式,以创新性、创造性和创业性为基本内涵,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理念知识的培养,而且是创新创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传授,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依赖于实践,技能和能力的巩固与提高依赖于实践锻炼,构建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深化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创新创业教育及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并且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得不够完善,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1 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目前,仍有一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学生创业就业竞争力的关系,只重视专业课教育,不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安徽工业大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安徽工业大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窦贤琨祝小迁(安徽工业大学团委)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责。
安徽工业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完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和制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加强创新创业典型宣传不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创业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基本需求。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一个公共问题[1]。
多年来,安徽工业大学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按照“搭建平台、积极引导、典型示范、重在普及”的工作思路,坚持“强基础、重能力、抓创新、促创业”的培养原则,围绕“抓创新强学生素质,抓创业促学生就业”基本任务,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SYB培训等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素质;以“挑战杯”系列竞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等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不断扩大学生科技创新参与面;以大学生创业工作站和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积极引导大学生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促进大学生踊跃走向科技创业之路,不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完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和制度,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2004-2007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从此,创新创业工作进入了实质运作阶段。
学校从校级到院级都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有配套的制度和支持政策,设立有创新创业活动专项经费。
校团委和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工程实践中心与创新教育中心等多部门联动,密切配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研究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业教育)”方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项目
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需要将创意转化为实际 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大学生需要 具备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 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社会支持与合作的重要性
社会支持
政府和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 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提供资金支持、政策优 惠、创业培训等。
交流平台搭建
建立线上和线下交流平台,促进项目 团队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提高项 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项目评价标准与方法
评价标准制定
制定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包 括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社会效益等 方面。
VS
评价方法选择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专家评审、用 户调查、数据分析等,全面评估项目的综 合价值。
02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趋势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
01
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包括提供 创业资金、税收优惠、创业培训等。
02
政府设立创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 供场地和资源支持。
03
政府与高校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 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案例
01 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发出新型智能家居产品,获得 市场认可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项目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推广策略制定
制定有效的推广策略,通过媒体宣传、合作 推广等方式,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应用场景拓展
积极探索项目成果的应用场景,将实践项目 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06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未来展望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例如人工智能、生 物科技、新能源等。同时,国家和社会也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李丹阳(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摘 要:青年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应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发展潮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积极创造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路径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一)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日益凸显出自身的优势,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剂良方。
大学生是最具潜力和优势的劳动力资源,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一方面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带来巨大的动力。
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人数偏少,且项目质量不高,成功率较低。
如何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将深入推进创业教育改革,其中包括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线上就业创业指导,研发一批线上创业课程及创业讲座视频”。
李克强总理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讨会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要实施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进一步加以完善”。
大学生个人应该积极主动的投身创业事业中,借助政府优惠政策以及创业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创业理想,不留下人生遗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实践[摘要]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目前中国高校教学热点,中国引入创新创业教育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创新创业实践成功率较低,创新创业型人才还很匮乏。
为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该文章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及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中心建设为实例,探讨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对实践中的问题的思索,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实践;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是被联合国称为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的“第三本护照”。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短期的知识技能教育,也不是快速创建企业的教育。
它是以创造性、创新性、开创性为内涵,以知识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使大学生敢于创新创业、善于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 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建设知识经济社会的迫切需要2005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2012年7月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指出,“到2020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机制。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基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 创业训 练成果具 有隐 I 生化 、 延时『 生等特点 , 也给教育评 估
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
三、 进 一 步 加 深 大学 生 创பைடு நூலகம்新 创 业训 练 的 措 施
国家方面, 我 国仍是发 展中国家 , 创新创业训练起 步晚, 和社会
经济较发 达 国家相 比还有很 大的距 离, 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 的政 策宣传不够广泛 。在社会方面 , 大学 生创 新创 业训练 的 影响力不高 , 没有浓厚 的创新 创业氛 围和形成鼓励 创新创业 的 文化。 在学校方 面, 创新创业训练 的教育教学理论不够完善, 相 关课 程的开设仅为面 向少数学生 的选 修课 程, 一 些高校 尚未成 立健 全的组织管理体系 , 仅凭 以往 的实践成 果与现存 的创 新创
国吨力 毅奄
D O I 编码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1 6 . 0 9 5
2 0 1 3 年 第 1 6 期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滕 爽 华 欣 郑 立鹏
摘要: 普 通高等学校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 是推进教 学模式改革、 提 高人 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 出席全 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时强调指出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 、 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
大学生创 新创业训 练要面 向全体 学生广泛 、 系统 的开展 , 把创新创 业训练融 人人才 培养体系 , 贯穿人才培养 全过程 。 注 重引导, 着力引导学生 正确理 解创业与 国家 经济社会 发展 的关
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l l一■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褚东升1唐波1赵相抬2(1.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5;2.中南大学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75)教育科掌[揸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我校由于重视和保障体系完善,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调查发现,影响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认识深度不够、激励机制不健全、师资力量不足等。
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实现我校创新型高水甲大学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影响因素实践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8)∞1们39一01一、膏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基本内容,注重实践,讲究创新。
力求培养出具有创颖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客观认识我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深刻分析影响我校学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于促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我校的国内和国际地位,实现我校创新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具有霞要的意义。
=、我校创新倒业教育所取得的鹰暴(一)学校重视近年来我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开办了创新创业培训班(如s1『B培训班)、创业指导课(素质选修课)等,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同时学校、各二级学院都成立了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的学生社团、协会、中心等,并在资金上、师资上、政策上给予了很大支持。
我校现有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下设创新刨业素质培养学校,其他各二级学院也有类似性质的创新创业培养机构,如土木建筑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心等。
另外,学校还建立了中国人学生创业网、中国高校勤工助学在线等网络支持系统,在此基础上成立了30多个创新创业类社团,设立了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米塔尔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50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蒋占军 张华卫 姚晓通对创新创业教育支撑平台、团队建设和教改研究三要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作用,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兴趣激励,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的目标。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开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加强创业教育及服务,以及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战略政策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
尽管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定义并不完全统一,但对其内涵却有共同的认识,那就是以能力和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
各高校都对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做了相应部署,普遍都在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相关课程。
但仍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师资不足、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1 创新创业教育要素分析高校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拥有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大学生群体。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奢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们都能成功创业,但可以通过教育使他们获得成为一个创业者所需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做三项基本条件的建设,即支撑平台、教学团队和教改研究,简称其为图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要素首先,在平台建设方面,要不断拓展平台内容。
实验教学是实践育人的而核心,平台建设是实验教学的根本保证,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平台既要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和创新实践训练,还应具有项目孵化及相关服务功能,所以其不仅包括校内各实验教学平台,还应包含科学研究平台和企业实践平台。
在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平台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育人功能,吸收优秀本科生参与项目团队,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进行课题攻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术联系不够紧密的短板。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反思与实践路径——_以Z_学院为例
第14卷第2期V ol.14No.22023年4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pr. 202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反思与实践路径——以Z学院为例黄兰华,陶继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反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展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Z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社会需求、支持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以期培养大学生“敢闯会创”的精神和素养,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范式。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教育;敢闯会创;新范式[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3)02−0125−07党和国家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资源保障等方面发力,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迅猛发展。
如今,“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已经形成。
但是,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紧迫性的问题。
因此,亟须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出发,评估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成效,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行稳致远,助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创新。
“互联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互联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摘要:从“互联网+”角度去研究和分析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需要,可发现基于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业学院需要加强自身教育水平,以时代背景为前提,大力发展信息教育,科学人才培养,切实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研究的背景,提出高职院校结合“互联网+”来增强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一方面是为了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继而分析其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实践目标,另一方面则是优化教学策略,将信息素养融入到学生的核心发展能力中,旨在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前言信息技术的高密度应用促使社会的各个群体都在适应并利用网络解决生活问题、经济问题、学习问题等。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行业也需要就信息技术背景下,大力推动互联网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发展,以促进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及降低学生的就业难度。
当下社会需求的是专业理论丰富,实践能力强,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面对此要求,院校需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重点专业、一流课程等方面的建设,更好的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相关助力。
一、“互联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高等教育一开始就不曾离开实践教育,它能切实地提升学生在专业能力上的应用及思考,继而产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现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更加丰富完善,其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新颖度也能跟上学生需要,具备了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此外,随着信息教育的普及,社会建设已经逐步进入到“互联网+”时期,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就需要考虑到政策法规的要求,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
而针对“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多数院已经构建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模式,并通过建设相关的示范专业、示范基地等平台帮助学生增强创业就业的能力。
综上分析,国内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坚实的底子,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外,更关注于学生自身核心能力的发展,这能有效地提升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进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科技创新和创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作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国高校中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讨。
理论研究方面,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创新创业理论。
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创业则是将创新理念付诸实践的重要方式。
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
其次,是教育理论。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是人才培养理论。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在实践研究方面,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新创业项目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动力。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项目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可以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业平台。
在这些实践基地中,学生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项目和产品。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提供培训、项目合作等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全面的培养。
最后,是创新创业导师制度。
学校可以聘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专家和企业家作为学生的导师,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导师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的实践要求和挑战,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既需要有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有实践的支持。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创新成果和就业机会。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仅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日益兴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我国大学已纷纷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有些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有些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的实践环节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行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更关乎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竞争加剧,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设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建设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可以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深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很多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仍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阶段,缺乏实践环节和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创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陈荣明季卫兵[摘要]大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向大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创造财富,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章从技术创新条件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难点与机遇,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路、载体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技术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作者简介]陈荣明(1975-),男,江苏如皋人,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季卫兵(1979-),男,江苏张家港人,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党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德育系统工程研究。
(江苏南京210094)[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6-0081-0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我国政府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之路”的战略方针。
技术创新及其导致的产品仓嘶是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关键环节。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知识创新引发的技术创新使大学生创业成为可能。
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职业辅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
高校是知识与人才的集聚地,浓郁的学术氛围、活跃的校园文化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积极利用大学的育人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在引导大学生探求未知、创新知识的同时,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增强其创业技能,助其早日成功创业。
一、技术创新时代呼唤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近代以来,分别以蒸汽动力的改革和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三次技术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的深层次变革,振兴了相关产业,也造就了大批兼具科学家、技术发明家和产业巨头于一身的科技实业家。
他们用自己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成功创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成就了辉煌事业,特别突出的有爱迪生、诺贝尔、西门子、贝尔等。
他们的成长历程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关注科技创业、投身科技产业提供了光辉典范。
当代大学生们目前所处的年代,正处于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刚刚吹响之际,迫切需要从一个传统经济形态迈入社会与国家发展的崭新形态。
因此,创新型国家在其建设的过程中,无论从宏观的层面,还是从中微观角度来观察,相对于世界上已有的、已存在的资源型国家和依赖型国家,必然呈现出一种全面创新与艰苦创业的过程。
美国管理学家比德・德鲁克断言:“没有创业型的经济不可能出现创新型的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本质上要求高校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致力于全面创新和艰苦创业的大批优秀学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充足的优质人力资源。
从世界范围而言,人类社会的技术革命正在从第三次技术革命逐步转向以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从技术发明、技术改良到其终端产品的创新发明与规模化生产,周期越来越短,更新频率越来越高。
这在客观上对传统生产方式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掌握高新知识与高新技术的青年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环境,成为青年大学生端正创业观念、提供机会的必备要素之一。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是伴随着商品经济、互联网经济等的飞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相对于他们的父辈、祖辈而言,更容易接受新观念、新事物。
尽管作为“80后”“90后”,他们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崇尚拼搏、敢于挑战、追求成功的总体特征,使得他们最有可能成为创业大军中的生力军与成功者。
二、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反思我们当前的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与国家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严重影响了创业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大学生创业人才的大量涌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念滞后。
从2002年扩招开始以后,我国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是基本趋势。
但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多数教师仍没有树立创业教育的理念,或者少许有这样的意识,但仅仅认为是简单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体经营活动。
“培养学生成为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人”,这一理念不仅在国内绝大多数大学生中没有深入人心,而且在作为人生引导着知识传授者的高校教师中也没有形成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2.途径单一。
有些高校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有些教师也认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十分必要,但是在如何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形成行之有效的创新刨业教育体系方面,许多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教育工作者仍处于探索阶段。
作为高校而言,目前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得最多的仍然是理论层面的说教,一些使用了若干年、许多遍的、固定模式化的所谓成功创业案例仍在用于教学活动,缺乏贴近学生实际的创业教育途径。
创业教育在国外已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大学课程,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十年来各试点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经验来看,创业教育课程普遍受到了大学生欢迎,2010年2月下j81I.,-..—.—-____--_-_——-—_——_●■■■■一烈燃脚龃646第6期(总第期)\一一一一——一!竺!!竺!!!但现在创业教育课程仍然很弱。
3.缺乏载体。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性强,必须和实践结合,光是纸上谈兵不会有大的成效。
而在当前,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少之又少,无法满足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在高校内部,众多高校成立了创业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其活动也大多停留在传播创业理念、制订创业计划等层面,真正参与到经营性企业的创业活动中去的创业教育活动还十分有限。
4.效果不佳。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号召、鼓励、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寄希望于通过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调整来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直到今天。
全国真正走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不足1%。
此外,在我们反复推动和进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当中,真正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大学生的成功率尽管没有准确统计,可能也是很低的。
三、当前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1.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
(1)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弘扬企业家精神,造就新一代企业家阶层。
应该看到世界上充满了中途辍学、学历不高,但却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其中学历水平也不高,但却都能够抓住机遇,创业成功的也是多数。
而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由于思想意识、创业素质不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2)创新创业人才有自己的定义,除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科学道德素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事业心与开拓能力的形成,这就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事业心与开拓能力以学术能力和技能培养为前提,只不过在现行社会中要挑战未来、挑战自我,真正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养为宗旨。
通过创业教育实践培养受教育者强烈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性,从而能够开创自己的事业。
2.采取有效的创业教育举措。
(1)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目前采用学分制的高校课程普遍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笔者认为,将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纳入必修课,并且其学分不低于其他必修课的学分,可以在低年级开设创业教育理论课,在高年级开设创业教育模拟实践课;在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方面,由于课程内容决定着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在教材编写上可借鉴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编写经验,在全国高校选拔一批既具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工作能力的教师团队集中编写符合我国实际的本土化教材,教学案例的选择要贴近现实生活,要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具有启迪意义。
(2)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发挥创业教育的实效,我们要从教师队伍中选拔有相关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系统的专门培训,使其掌握创业教育的教学知识,建立起一支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同时,要引进一些既有创业实践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学者型企业家”或“企业家型学者”的优秀社会人士从事兼职创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3)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的培植、收集与宣传。
青年学生幽竺竺!璺!普遍崇尚强者,尤其是身边的优秀分子对于他们更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精心培育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注重收集。
整理当今大学生的创业经验,激励、引导更多的青年学生走上创业之路。
(4)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应采取课堂案例分析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模拟创业实践的平台,如定期举办学生创业沙龙、创业报告会,开设就业论坛等。
3.开展可行的创业教育实践。
(1)指导学生成立未来企业家俱乐部、创业协会等各种社团组织。
团队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制胜法宝。
目前,社会能给予大学生创业者的支持还不多,大学生由于资历、经验、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限制,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合力,团队创业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建寺若干实验中心和创业基地,并向学生开放。
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大学生,南于缺乏资金等,很难实现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而作为高校而言,可以通过建立实验中心、创业基地等形式,发挥高校自身在办公场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优势,采取招标等途径,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个较短的缓冲期或过渡期,使他们逐步实现创业。
(3)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并帮助优秀创业计划转化为现实实施计划。
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国内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对于引导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对于每次创业计划大赛获奖的创业设想,必须通过学校、社会的广泛支持,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创业。
(4)创办模拟公司,实现模拟“创业”。
在学校相关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模拟办公司,旨在以模拟公司为平台,发挥学校各专业的优势,并且结合大学生的个人特长,将勤工助学丁作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将来的就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为,拿面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勘[参考文献][1]胡琳.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关键性因素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2]胡敏,陈立俊.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乍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I).【3]吴峻.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中自我意识培养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