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论文: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领导干部问责制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路

领导干部问责制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路
党 的 建 设
《 理论探索 }o o年第 2 ( 2l 期 总第 12期 ) 8
领导 干部 问责制 运 行 中的 问题 与对 策 思路
于 亚 渤
( 中共 河北省委 党校 , 家庄 石 006 ) 50 1
[ 要 ] 领 导干部 问责制运行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是 : 摘 问责存在 随意性 , 体 问责 薄弱 , 异 问责 范 围狭 窄, 问责对 象模糊等 。 其主要原 因是认识 不到位 , 制度 不健全 , 息不公 开。 信 为此 , 必须 营造 良好 的 问责氛 围, 强化异体 问责 , 推进信息公开 , 健全规 章制度 。 ( 关键词 ] 领导干部 问责制 , 问题 , 因, 原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 2 26 [ D 6 .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0 4 4 7 ( 0 00 —0 8 0 l 0— 15 2 1 )2 0 3 — 3
伦理 。 二是 情绪 化 问责 。 问责 程序 的启 动过 于轻率 ,
月 ,河北省某县 1 名干部在该县干部作风建设年 社 会 稳定 领 域 , 重 于对 发 生重 大 事故 和事 件 的事 1 侧
[ 收稿 日期 ] 00 0 — 1 2 1— 2 0
[ 基金项 目] 河北省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党政领导干部 问责制运行 中的困境与对策研 究”I 20G 1 , (I 09 0 )负责人 于亚渤。 - B

是被迫性 问责。 媒体曝光了 , 民意激愤 了, 相关部 性。 因此 , 从问责制的长远发展看 , 对官员的责任追 即 门才 不 得 不 处 理 几 个 官 员 ,给舆 论 和 民 众 一 个 交 究 必 须 实现 从 内部 问责 向外 部 监督 的转 变 , 以异
代, 这违反 了“ 违规 即追究 ” “ 职即问责 ” 、失 的责任 体问责为重点 , 同体和异体问责相结合。 ( ) 三 问责范围狭 窄。 从当前地方政府 的各类问 导致 问责 结 果 带 有很 大 的 随意 性 。譬 如 20 0 9年 2 责 案 例来 看 , 问责 范 围大 多集 中在 公共 安 全 事 故和

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

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

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摘要:领导干部问责制在我国的逐步推行,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冲击了传统的官场文化,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拥护,这对于重塑政府形象、优化公务员队伍、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并有着广泛的影响。

研究我国领导干部问责制,对于责任政治的发展和责任政府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党政风气的建设。

关键词:领导干部;问责制;反腐倡廉。

一.问题概述。

2009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民的公仆,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肩负着重要责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是领导干部问责中坚守的原则。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应该如何用好手里人民赋予的权利,为人民谋利益,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好实行者的角色,如何监督好领导干部的权力职能,推进反腐倡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问责制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问责制的基本内容。

百度名片里面这样解释,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三、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发展.中央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2003年5月12日,《公共卫生突发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领导、遵循的原则和各项制度和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和公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提要:行政问责制是现代政府强化和明确责任与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制度。

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在理论和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对于完善和推行行政问责制,完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政府”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行政问责制;基本内涵;问题;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同时还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

一、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涵。

行政问责制,又称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主要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应当履行而没有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的情况下,必须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追究制度。

作为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行政问责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切实为其行为负起责任来,其实质在于防止和阻止政府机关及其行政人员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

1、行政问责的主体行政问责的主体即由谁来问责的问题。

按主体的内涵划分,行政问责一般包括同体问责主体和异体问责主体。

同体问责主体是指能对本系统的领导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的内部机构,包括执政党系统对其党员干部的问责,或者行政系统对其行政干部的问责;异体问责主体主要是指能对外部系统的领导机关和领导进行问责的各种机构、团体及个人。

在我国,异体问责主要是五大涉宪主体相互问责,其中包括:人大代表对政府的问责、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问责、民主党派对政府的问责、新闻媒体对执政党和政府的问责、人民法院对执政党组织和政府的问责。

2、行政问责的客体行政问责的客体即行政问责的对象、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

我国行政领导问责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行政领导问责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这体 现 了我 国 行 政问 责 方 式呈 现 出 由 权利 问 责 向制 度问责转 变的新 态势 形象, �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行政领导问责制存在的问
� 范围和层次不断扩展�
不仅 对 与 发生 重 大 事 故有 关 的 部门 和 行 政 领导
要问 责 而 且要 对 虽 非导 致 重 大事 故 但由 于 行 政权 行政领导问责的配套制度建设, � 强化监督机制等方面 力的 不 正确 使 用 而造 成 公 共利 益 的 隐 形损 失 的 部门
辞职 暂行规 定�, 对"因 公辞 职", "自 愿辞 职", "引 咎辞 职","责令 辞职"作出 了严格 规范.�规 定�明确 指出�党 政领 导干部 因工 作严 重失 误, 失职 造成重 大 损失 或恶 劣影 响 ,或 者对 重 大事 故 负 有 重要 领 导 责任 等 , 不宜 再担任现 职,本人 应当引咎 辞职,辞 去现任 领导职务 .

果 而 且看 到了 我国 地方 政府 实施异 体问 责 的良 好开
端 人大 在沱江 两次 受污 染时 都组 成了 调查 组 检查 �
� 人大 决议 的实施 情况 对 政府 相关 人员进 行 询问 和质
一� 我国行政领导问责制的现状 � � 询 联组 审议副省 长的汇 报 并对汇 报提出 质疑
� 作为行 政领 导问 责制 处分 的主 要依 据 不仅 有中 出长效的 防治措 施 央的 国 家公务 员法 中 国共 产党 党 内监 督条 例
必须 和能够� 受到 追究 的制 度 行政 问责 制是 "一 级政 为"行政领 导深化 的新趋势 不仅"出 问题"的 行政领导 � 府对 现任该 级政 � 府负 责人 该 级政 府所属 各 工作 部门 继续受到 追究 那 些四平 八稳 无所 作为的 "太平官" 也 和下 级 � 政府 主 要负 责 人 在 所管 辖 的 部门 和 工 作范 围 有一部分 被罢官 去职 内由 于故意 或过 失 不履 行或 不正 确履 行法 定职 责

中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行政问责制在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中国行政问责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问责制的有效性,也制约了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首先对中国行政问责制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概述,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背景。

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剖析了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问责主体不明确、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标准不统问责结果不透明等。

同时,本文从制度设计、实践操作、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建议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法律法规,明确问责主体、程序和标准,提高问责制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加强行政问责制的监督和执行力度,确保问责制得到有效实施。

还应加强行政问责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问责制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引起更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行政问责制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中国行政问责制的改进和完善。

二、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理论行政问责制,作为一种现代行政管理制度,主要指的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导致行政失误,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或者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而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核心目的在于确保行政权力的有效运行,维护公共利益,促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能。

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理论主要建立在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人民主权理论以及法治政府理论之上。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认为,政府及其公务员作为受托人,有责任和义务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和要求管理公共事务,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情况的汇报【DOC可编辑范文】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情况的汇报【DOC可编辑范文】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情况的汇报为了进一步开展问责工作,深入分析问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践中加强问责工作的思路和对策,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结合分局实际,在钦南国土资源系统开展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自查情况,现在将有关问责工作的情况如下汇报:一、制度上墙,挂牌上岗无规矩不成方圆,为方便群众联系,接受群众监督,保证来办事的人员不受冷落,改善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按照法律法规以及《暂行规定》的要求,我分局根据不同股室的业务要求,形成了制度上墙。

特别对国土部门的效能建设“五不让”、“五条禁令”、行政为民“五项措施”等处于显要位置,在领导干部的工作中时刻起着警醒作用,并要求工作人员持证挂牌上岗。

二、加强对问责体制的协调与监督《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了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问责体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促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暂行规定》还指出了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内容的七大类型,与其相对应的体制制度监管,更需要监管的到位性。

一是加强信访举报工作,通过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等措施,拓宽监督渠道,扩大公众参与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更大优化了监督层面的扩大化,坚决纠正在业务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落实首问责任制、承诺制和公示制,促进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公正透明。

三是狠抓落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项措施,努力营造反腐倡廉、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

纪检监察部门对上级部门的政令严格按规定执行,确保各项政令的畅通无阻,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档案,与政绩评优、评先、晋升等相互挂钩,促进问责体制的协调发展。

三、初步成效机关的作风和形象有所好转。

钦南国土资源系统掀起了学习“行政问责办法”的新高潮,进一步提高了对“行政问责办法”的认识,并结合各自实际,深刻剖析自我,对照自身存在问题,认真整改。

浅谈官员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官员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官员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问责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于2001 年 4 月 21 日国务院关于特**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的正式实施,从此官员问责走进公众视野。

今年 9.8 **溃坝事故,孟学农辞去省长职务;三鹿奶粉事件,**纯堂辞去**市市长职务;****矿难,**市委书记张学军受党内警告处分;此外,还有一批官员被免职。

一轮问责风暴自上而下,席卷中国南北。

官员不犯法,行为不当,决策失误,责任难免。

这是一种进步,体现了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更新,也是推行《党内监督条例》实施的重大举措。

但是仅为权力问责,制度问责尚待建立,官员问责任重道远。

现就官员问责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谈谈个人浅显看法:一、官员问责存在的问题现有的权力问责,其中弊端显而易见,与现行的行政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不相兼容地方还很多,主要表现: 1 、难问责。

官员作为一个权力拥有者,其责任有三种,一是行政责任;二是政治责任;三是法律责任。

触犯国家法律当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政治责任有党纪党规予以规范。

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措施分析

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措施分析

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措施分析在当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已成为中国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举措。

问责制可以实现权责对应、管理有序,提高领导干部工作表现和整体效能,进而促使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达到更好的发展。

(一)建立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和流程建立问责制度是提高问责工作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领导干部问责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建立完善的问责机制,形成一套明确的问责范围、流程和实行办法。

通过合理的问责制度来解决现有复杂状况下的问责难题,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保障群众利益。

(二)健全问责机制,明确问责角色和责任问责机制的健全有助于提高问责的效力并增强其可操作性,包括明确问责角色和责任。

政府各层级应当加强主体责任的落实,建立适配性问责制度,从根本上保护公众福利。

针对领导干部的问责机制制度应当明确不同等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和工作表现,建立公平公正的问责标准和问责制度将领导干部进行分类管理,激励先进,促进优秀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

(三)建立问责体系,行使问责职权问责体系是问责制度的重要体现,旨在保证问责权的行使,公正的执行问责职权。

要完善问责人员的选拔,建立健全的问责调查和确认机制,确保问责信息的可靠性和处理的精准性,从而实现问责结果的公正、公平和科学性。

(四)增强问责力度,营造对普遍准则的尊重除了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外,在增强问责力度、营造普遍准则的尊重方面也非常重要。

要加大重点领导干部的问责力度,及时发布问责措施和问责结果,推进问责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强公众对审查评估的知晓率,使问责成为一种自觉遵守的准则,与透明化的政治环境相融合。

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效能,还可以保障其不断发展的公共服务,在对公众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前提下,确保群众福利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促进公众动力的形成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近年来,问责制度不断完善和加强,也为了保障领导干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作用。

试论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试论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格的责任划分 , 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 。但我 国政 责, 是属于行政 问责制的范畴 。但是这 个政 策文 件是针对党 内 府职权机构 中存在 的客观现实 : 一是中央 政府 与地 方政府职权 领导成员 , 而没有包括非党 内领 导成员。还有如 《 党政领导干部 范围很模 糊。我 国法律 目前没有对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 自的 辞职 暂行规定》 对“因公 辞职 ”“自愿辞职 ”“ , 、 、 引咎 辞职 ”“ 、 责 职权范围作出明确规定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有职 责权 令辞职 有 了一个严格的规范。其中“ 引咎辞职 ”“ 、责令辞职 ” 两
对 难 缺乏科 者在 问责 中, 问责客体具体应 当承担什么责任 , 模糊不清 。 具体 法规和规章中, 问责事 由的规定弹性太大 , 以认定 ,
表现在 : 一是直接责任人和 间接责任人划分不清 。发 生责任 问 学性。二是 问责责任形式的规定不够全面。完整 的责任形式体 道德责任 、 律责任和政 治责任 四种 , 法 但是 题 时 , 接责任 人的责任 比较 好确定和追 究, 间接责任 人是 系应包括行政 责任 、 直 而
2 我国现行行政 问责方面 的规 定存有明显 的 现象 相 当普遍 , 致使 行政 问责在操 作层面存在 不少难 点 , 责任 适用范围不广 。 ()
落实和责 任追 究过程中责任主体难 以明确 。在追 究责任 时, 相 缺陷。一是问责事 由的规定不够具体 明确 对官员问责的前提
关部 门相 互推诿 , 出现 了谁都有责任, 谁都 没有 责任 的情况 : 或 是存在问责的事 由, 目前而言, 就 在我 国已有 的各种政策 、 行政
我 国行政 问责制度面 临之 困境
少, 但就全 国范围而 言, 它只是 中央制定的政策 。如 《 中国共产

当前实施官员问责制面临的主要困境

当前实施官员问责制面临的主要困境

!"理论导刊#$$%&%一、当前行政体制中权责不清是实施官员问责制的主要障碍之一官员问责制是对政府的违法行为及其后果都必须和能够追究责任的一种制度。

它是现代政府强化和明确责任、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制度。

当前我国行政体制中权责不清是官员问责制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

由于历史等原因,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有些职责不够清楚、权限不够明确,在追究责任时相关部门互相推诿,出现谁都有责任、谁又都没有责任的情况。

或者在问责中,被问责官员具体承担什么责任,是领导责任、直接责任、间接责任还是其他责任,目前还不是很明确。

同样,该问哪个官员的责’以及党政之间、不同层级之间、正副职之间的责任该如何确定,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责、权、利不清晰,问责的效果难免就会打折扣。

没有明确责任体系的问责制度不仅是一种摆设,而且还有可能成为权力斗争和铲除异己的新工具。

所以官员问责制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基础,就是对于每个官员的权力与责任有着明确的划分,被问责者应该是负有明确责任的官员。

在每一部门和每一官员不能明确自己的权责,也无法通过恪尽职守避免失误发生的情况下,仅为“以平民愤”而去问责,难以令官令民心服口服。

事实上,在权责过多集中于政府、政府权责过多集中于一把手的现状下,单就某一官员个人而言,制度安排很难实现其责权利的平衡。

实际上在上有上级下有民意的压力下,一些担任领导职务的基层官员,权力大,责任也大。

今天在台上风风光光,明天辖区内翻一辆车就可能丢掉乌纱,心理很难平衡。

问责的机制是通过上下互动,即上级与民意的互动来对官员施加压力。

这种压力如果力道不当,则可能适得其反。

()*因为不合理的制度可能会把官员逼急了,他们当然也不希望有坏事出现。

所以,在政治制度健全的社会,每一位官员都应该有明确的权责划分,而不是一切权力都“自然而然”地向更高的层级集中。

县长是该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这成为了他引咎辞职的原因。

而事实上在目前的情况下县长并不直接负责安全生产一类的具体工作,他所负责的应该是对于下属官员的管理和一个县的总体规划,而不是对于全县所有的事情都事无巨细地直接管理。

浅议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与完善途径

浅议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与完善途径

浅议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与完善途径行政问责是指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就其实现社会和行政自身对行政效率和效果期望的程度接受各问责主体的质询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新世纪我国行政问责肇始于香港的高官问责。

2002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实施高官问责制,为行政当局的负责官员引入一个新的聘用制度,使他们与经过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共同进退。

2003年的“非典”事件则拉开了我国大陆地区行政问责的帷幕,一些失职渎职官员陆续被问责、免职。

随着政府改革进程的推进,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建立了相应的行政责任追究的主体、方式和制度,使其成为了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大亮点。

但与此同时,行政问责制度的落实还面临众多现实困境,这些困境不加以解决不仅会削弱政府的公信力,而且还会影响法治政府形象的树立。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推进,确保行政问责制度落实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一、行政问责制度之困境分析(一)行政问责主体缺位实行行政问责制,首先要解决由谁来问责的问题。

广义的行政问责主体应该包含同体和异体的问责主体,即不仅有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问责,而且应该包含人大、民主党派、媒体和公众等外部的监督和问责。

然而,我国目前的行政问责却存在主体缺位的现象,问责权主要被上级行政机关或专门的监督机关等内部机构行驶,而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拥有宪法赋予监督权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问责中却出现了“话语缺失”的现象,人大的监督职能往往被架空,沦为“橡皮图章”。

而发生在政府内部的行政问责,因为无法跳出“自己监督自己”的悖论,而无法证明内部问责的合法性。

另外,问责主体缺位还体现在目前我国行政问责中公民的问责权难以保障,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建立起公众参与问责的制度规范。

这就导致在行政问责中被问责对象往往也是问责主体,自己成为了审判自己的法官,其中的弊端不可避免。

(二)行政问责客体不明行政问责客体是指行政问责所涉及的对象,即解决向谁问责的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尚待完善,造成在发生了重大事故、决策失误、工作不力等情况后责任归属难以确定。

党政领导干部论文: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党政领导干部论文: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党政领导干部论文: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中文摘要】从2003年非典刮起的“问责风暴”,到各地不断出台的问责规范,再到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说明了党和政府在全速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建立和健全。

随着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在我国不断的推行,进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困境及其对策思考成为了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本文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境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规范研究法、实证分析法以及制度研究法等,试图找出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对策和方法。

全文的逻辑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本课题的和意义,国内外有关问责制的研究综述,并详尽介绍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第二章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涵义和定位。

首先对本文研究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涵义和要素进行了界定。

其次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和行政问责制、党纪政纪处分等作出了比较分析。

第三章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现状和困境。

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境主要有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刻板性执行等。

第四章为影响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有效执行的因素。

本章主要就问责的特性、制度本身的因素、问责环境因素等作出了原因分析。

第五章为国外党政官员问责制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政党党内问责制和政府官员问责制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探索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第六章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有效执行的对策思考。

主要从执行环节、执行手段、执行阻力和动力、执行的战略选择等方面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

本章重点从执行的战略选择上对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有效执行,主要方面有:路径选择、战略要求、制度保障、心理准备、环境要求等。

第七章,简要地对本研究作了小结,概述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文认为,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有效执行,必须从以下方面下手:问责执行的战略选择、执行的环节、执行的手段、执行的动力和阻力等。

领导干部问责制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路

领导干部问责制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路

领导干部问责制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路作者:于亚渤来源:《理论探索》2010年第02期[摘要]领导干部问责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问责存在随意性,异体问责薄弱,问责范围狭窄,问责对象模糊等。

其主要原因是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公开。

为此,必须营造良好的问责氛围,强化异体问责,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规章制度。

[关键词]领导干部问责制,问题,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0)02-0038-03自2003年“非典”期间我国兴起“问责风暴”以来,随着一些公共突发事件曝光率增强和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提高,领导干部问责成为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关的领导干部问责法规。

2009年7月,中纪委下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标志着领导干部问责制(以下简称问责制)逐步从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延伸,从政策层面向制度层面拓展。

但是,由于问责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运行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一、问责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各地、各级党政机关的运行实践看,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问责存在随意性。

由于问责制在实行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造成某些地方随意问责。

一是被迫性问责。

媒体曝光了,民意激愤了,相关部门才不得不处理几个官员,给舆论和民众一个交代,这违反了“违规即追究”、“失职即问责”的责任伦理。

二是情绪化问责。

问责程序的启动过于轻率,导致问责结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譬如2009年2月,河北省某县11名干部在该县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上打瞌睡,该县县委当晚召开常委会,决定给予7人免职处理,给予1人全县通报批评,3人黄牌警告处分,处理决定当晚在县电视台播出。

这种问责,除了在短时间内能够营造一种问责氛围外,由于问责形式不科学、责过不相称,反而会在实际生活中影响问责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异体问责薄弱。

论我国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

论我国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
问责程序 、问责方式 、问责范 围、问责救济等 内容 。领导
干部问责制是 民主政治发展 的成果和重要标志 ,完善领导 干部问责制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

事制度下 ,那些不作为 、不进 取的领导 干部 ,只要不违法
乱纪 ,职级就会终身保 留。完 善领 导干部 问责制 ,有利于 逐步深化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健全公务 员流动机制 ,优化
部树立责任意识 , 自觉依法行政 ,正确履行职责 。领导干
部 问责实现从 “ 权力 问责 ” 向 “ 制度问责” 民主 问责 ” 、“ 转变 的同时 ,还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把培养责任意识和落
实 问责制 有机 结合 ,着力 加强 “ 权必 有责 、用 权 受监 有 督 、侵权要赔偿 ”的责任意识 。
职、记大过 、引咎辞职等方式 ,现在开始针对不 同的情况
采取不 同的问责方式 。( )领导干部 责任意识 不断 加强 。 4 领导干部 问责制强调 的是教育 和预 防,而不仅仅是惩治 和 监督 。它 的核心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 ,教育领导干
其 复出过程 和程 序不 公 开 、不 透 明,破 坏 了政 府 的公 信
干部问责的范围和力度不断加 大。20 0 8年 3月 2 5日温家 宝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 :“ 快实行 以行 加
这种局限于行政机关 内部的问责 ,缺乏人大 、政协 、公众 等异体 问责 ,更缺乏对 最高领导的问责 ,有失公允 ,难 以 令公众心悦 诚 服。这样 的 问责 制不仅 难 以构 建责 任 型政 府 ,甚至还有 可能 出现 “ 卒保 车 ” 的局面 。 ( )行政 丢 2
力和执政水平。干部问责就 是要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 和监

出 “ 高官问责制” ,并制 定 《 问责 制 主要官 员守则 》 ,拓

构建党政领导干部决策失误问责机制的思考

构建党政领导干部决策失误问责机制的思考
2 0 1 5 年 1 2 月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J o u m ̄o f t h e Y i n c h u a n Mu mc i p  ̄P a r t y Co U e g e o f C. P . C
第 1 7 卷第 6 期
构建党政领导 干部决 策失误 问责机制 的思考
党政领导干部 问责制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在公共 管 理 活动 中 , 由于行 为 失 当导致 不 良后果 而 应 承 担相 应法律、 政治或道义责任的制度体 系。对党政领导干 部决策失误问责 , 既是科学执政 、 民主执政 、 依法执政 的重要体现 , 也是加强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 督 的重 要途 径 。
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行政改革方 向, 我 国政府正在从
3 . 有利 于建 立 干部 选拔 任用 的优 胜劣 汰 机制 。现 在 有些 领 导干 部选 人 用人 只 盯着 身 边 的 、 围着 自己转
权力政府 向常态型的责任政府转变 , 体现责任 的一个 方面, 就是要对不能履行责任 、 不负责任的人员追究
政府 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2 . 有利于克服政府工作人员 的行政惰性 。人 的惰
性 与生俱来 , 党员干部概莫能外 。这种惰性如果不加 约束 , 反映到政府行为上 , 就形成 了行政惰性 , 导致了 政府 效能低下 。行政惰性 的基本表现形式 是 “ 不作 为” , 即该 “ 出手” 时不“ 出手” , 在其位而不谋其政 。行 政惰性还表现为缺乏进取精神 ,守着摊子混 日子 ; 为
任、 道德责任等 , 没有责任追究 , 就没有责任约束 , 责 任就流于形式 , 最终谁也不负责任 。 实践表明 , 不管是
何种形式 的责任制 , 无论它定 的多好 , 离开 了责任追 究 就等于失去 了生命 。而建立领导决策失误 问责机 制, 正是为 了解决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 也是建立责任

官员问责制的现状分析

官员问责制的现状分析

官员问责制的现状分析官员问责制是指政府官员在履职过程中因不当行为或错误决策而受到追究和处罚的制度安排。

它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促进政府的公平、透明和有效管理。

我国官员问责制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官员问责制的执行不够严格和严谨。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员问责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对官员过失行为处以轻微的处罚或者干脆不予问责,这给了官员们一种逃避责任的错觉。

由于公众对政府行为监督的不足,一些官员的不当行为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这都导致了官员问责制的执行不够严格和严谨。

官员问责制的范围和透明度有待提高。

目前,官员问责主要针对一些违法、违纪行为,而对于官员的错误决策、不当行为等问题则存在一定的缺失。

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官员的不专业、不公正或者不透明所导致的,但在官员问责制度中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和措施进行追究。

官员问责制的透明度也存在问题,很多问责决定和处理结果都没有公之于众,缺乏公众监督和参与,容易导致官员任性、滥权等行为的发生。

官员问责制的实施中存在一些误解和不合理之处。

有些地方政府对官员的过失行为进行单纯的惩罚,忽视了加强培训和监督的重要性。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问责体系,导致官员继续犯错而不受严肃处罚。

一些官员问责决策也存在公正性和合理性问题,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导致官员受到不公正的追责。

为了改善官员问责制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

需要建立健全官员问责制度,明确问责的范围和标准,确保对官员不当行为的追责加以规范和制约。

应加大政府行为的监督力度,提升公众参与的透明度和广度,确保官员问责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加强官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减少过失行为的发生和重复。

强化地方政府的问责制度,确保对官员过失行为的追责不被地方政府干预和绕过。

官员问责制在我国有一定的制度建设,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改善官员问责制的现状需要从加强官员培训和监督力度、提高官员问责的范围和透明度以及完善地方政府的问责机制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现行地方政府问责制存在主要问题论文

现行地方政府问责制存在主要问题论文

现行地方政府问责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近来年,现代政府是责任政府,公务员承担的责任有层次之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完善和推行地方政府问责制,是科学行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的重要表现。

就其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做出的决策、采取的措施、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

关键词:问责制监督制度建设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央大力推进行政问责理念,各地也纷纷出台了针对行政首长问责的地方性规章或文件。

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突出特点是行政首长的权力相对集中,对于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是公认的难题。

行政首长问责制度在震慑和惩戒对行政权力滥用等方面可发挥很大作用,但在现实的政治生活内,行政问责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目前行政问责制存在问题地方政府近年来对行政首长问责制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进步,但它还局限于一种绩效考核、行政监督等方式,有关问责理论的系统研究还落后于问责实践的具体操作。

(一)体制内同体问责力度弱分析近两年来的问责案例可以看出,对行政首长的问责几乎都是由上级发起。

问责依据中虽然包括了行政内部如政府领导、工作考评结果和行政外部如公民、人大、政协、司法机关、新闻媒体等广泛的个体和团体组织,但这些都只是起举证作用,呈现出明显的政府内部以行政垂直领导为主的实现途径。

事实上,体制内同体问责的力度非常弱,效果也不明显。

原因在于:第一,部门整体利益的限制,地方行政部门很多时候是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依靠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推行行政问责,无异于与虎谋皮;第二,对于应追究责任的责任缺乏一种明确的、具体的、具有层次性的界定;第三,同体问责容易被错误地理解为上级对下级的追究责任,但是最高一级的责任由谁来追究就成为一个问题。

(二)问责效果受公众质疑在民主政治下,问责制度是一套完整的责任体系,而不仅仅局限于行政部门内部的上下级之间。

在这样的责任体系中,公众追究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逐级追究行政首长的责任,这样才能确保责任体系中没有缺失的环节。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建设研究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建设研究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建设研究摘要:随着酝酿已久的《暂行规定》的实施,我国在制度层面基本完善了对公共权力控制与监督的责任追究、纪律追究、法律追究三大机制,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首先介绍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内涵以及主要要素组成,进而分析了当前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在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后就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具体贯彻落实,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追责;制度体系1、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现实意义1.1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举措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就是要通过对那些不作为、迟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的党政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以强化其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和全局意识,使其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观念。

同时,也有利于打破“能上不能下”的陈规陋习,建立起一种更有效的退出机制。

所以,《暂行规定》的制定,使得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更加明确,对其工作中是否存在失职行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责任的大小,有了明确的评判标准和依据,并通过具体的责任追究和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唤起党政领导干部对自己手中权力的来源、权力行使的目的和方式进行深刻反省,即不仅要对上级负责,而且要对人民群众负责。

否则,就要承担不利于自己的后果,从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1.2是建设法制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行政问责法规,把责任追究机制引入行政管理之中,但缺乏规范性和严肃性。

《暂行规定》的出台,是使“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步入法制化的重要步骤。

虽然我国涉及到问责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很多,但由于没有一部统一的、内容全面的问责法律,实践中需要问责的许多情形、程序等都没有相应的明确规定。

同时,各地颁布的有关问责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规定虽然也不少,但不仅规定的内容不尽相同,而且对同样的违纪违法行为,要求当事人承担的责任不同,适用的问责方式和标准也各异,严重影响到问责制的实施效果。

对干部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对干部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对干部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问责制是处理党务政务、沟通群众、监督干部的必要措施和有效手段,是加强党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之一。

因此,积极推动问责制走向规范化,是当前必须认真对待和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问责制的概念所谓问责制,是指上级机关对所管辖的下级各单位、各部门和领导干部,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贻误党务政务处理,或者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当领导干部的下级、亲属子女、班子副职和身边工作人员出现违纪违法行为,或所辖的单位、部门和地区出现重大事件、事故,造成一定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时,组织上即可对其实施问责,要求领导干部本人对相关事项进行剖析,就自己在其中有无责任、什么责任、责任大小等,向组织作出说明,党组织再据此作出相应处理。

问责制因问责的主体、问责的对象、问责的依据、问责的方式、问责的效果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种类。

例如,由党组织出面,依据党纪,迫使违背党纪的党员承担相应后果的问责制,称为“政党问责制”;由国家机关出面,依据宪法、法律法规、政纪等,迫使违法违纪的国家干部承担相应后果的问责制,称为“国家问责制”。

二、当前问责制存在的问题1、“不愿问”。

虽然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推行问责制度,但推行的步伐和力度不一样。

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怕得罪人, 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还没有将问责制度提上议事日程,更没有认识到推行问责制度在发展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因而存在着“不愿问”的现象。

2、“不敢问”。

在问责过程中,除了要追究当事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之外,问责重点应当是在工作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特别是负有直接或间接领导责任的领导成员。

然而,各地在推行问责制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追究责任的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突出以领导干部为主,存在着“不敢问”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政领导干部论文: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中文摘要】从2003年非典刮起的“问责风暴”,到各地不断出台的问责规范,再到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说明了党和政府在全速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建立和健全。

随着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在我国不断的推行,进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困境及其对策思考成为了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本文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境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规范研究法、实证分析法以及制度研究法等,试图找出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对策和方法。

全文的逻辑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本课题的和意义,国内外有关问责制的研究综述,并详尽介绍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第二章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涵义和定位。

首先对本文研究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涵义和要素进行了界定。

其次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和行政问责制、党纪政纪处分等作出了比较分析。

第三章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现状和困境。

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境主要有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刻板性执行等。

第四章为影响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有效执行的因素。

本章主要就问责的特性、制度本身的因素、问责环境因素等作出了原因分析。

第五章为国外党政官员问责制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政党党内问责制和政府官员问责制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探索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第六章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有效执行的对策思考。

主要从执行环节、执行手段、执行阻力和动力、执行的战略选择等方面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

本章重点从执行的战略选择上对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有效执行,主要方面有:路径选择、战略要求、制度保障、心理准备、环境要求等。

第七章,简要地对本研究作了小结,概述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文认为,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有效执行,必须从以下方面下手:问责执行的战略选择、执行的环节、执行的手段、执行的动力和阻力等。

只有将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方能更有效地推动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实施,促使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日臻完善。

【英文摘要】Since 2003 SARS blow “accountability storm”, governments around the country gradually introduced accountability norms, again in 2009,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CP general office,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promulgated “About executes cadres accountability the interim provisions”, explains the cadres accountability system in China is to get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With cadres accountability system in our country are constant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dres in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execution in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 thought has become a reality and pressing issue.Based on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arising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predica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means of document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standard metho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al, trying to find out the propulsion cadres accountability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Full-text logic are arranged as following: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expounds this topic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and overseas relevant accountability research reviewed and introduces in details research approach,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esign.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meaning and positioning. Firstly this paper studies of cadres in accountability the meaning and the elements define. Secondly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with relative concepts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accountability system. Arising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predicament basically has replaced execution, selective execution, symbolic execution, stereotype execution, etc.The fourth chapter is influence factors to effective implement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From three factors they are thecharacteristics of ccountability system itself, the design of ccountability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ccountability system.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foreign party and governments accountability system. Through introducing other national party accountability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of accountabi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thus exploration design a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adres in accountability system.The sixth chapter is countermeasure cadres accountability to effective implemente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they are link of execution, methods of implementation, dynamics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trategic choice.This chapter focus from execution on the strategic choice.the main aspects are path selection, strategic requirements, the system safeguard, the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etc.The seventh chapter is conclusion.This chapt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 and the insufficiency.To conclude,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mustfrom the following directions:accountability execution strategic options, link of execution, methods of implementation, execution of power and resistance, etc. Onlyall of these aspects combined,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can be perfected.【关键词】党政领导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信息公开【英文关键词】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The information open【目录】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中文摘要11-13ABSTRACT13-141. 绪论15-221.1 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15-161.1.1 选题的背景151.1.2 选题的意义15-161.2 相关文献综述16-191.2.1 国外研究成果16-171.2.2 国内研究成果17-191.2.3现有研究的不足191.3 论文的框架结构19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9-221.4.1 研究思路19-201.4.2 研究方法20-222.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内涵和相关概念比较22-272.1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含义和要素22-252.1.1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含义222.1.2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要素分析22-252.2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25-272.2.1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与行政问责制的比较分析25-262.2.2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与党纪政纪处分的比较分析26-273.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执行过程的现状与困境27-363.1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的现状27-283.1.1 问责范围和对象越来越广泛273.1.2问责制度越来越完善273.1.3 问责意识不断加强27-283.2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过程中的困境28-363.2.1 替换性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28-303.2.2 选择性执行——”曲解问责、为我所用”30-323.2.3 象征性执行——”软拖硬抗、拒不执行”32-333.2.4 刻板性执行——”不求神似、只求形似”33-364. 影响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有效执行的因素36-454.1 问责特性方面的因素36-374.1.1 问责主客体的特征和关系对执行的影响364.1.2 问责执行中的权力触动对执行的影响36-374.2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设计上的因素37-414.2.1 问责规定不够具体明确性374.2.2 问责规定缺乏统一性和严肃性37-384.2.3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资源不充足384.2.4 问责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低38-394.2.5 问责制约性不强39-404.2.6 救济制度和复出机制的缺失40-414.3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环境的因素41-454.3.1 问责文化尚未成熟41-424.3.2 政府信息公开的有限性导致问责乏力424.3.3 监督制度不健全42-455. 国外党政官员问责制经验与教训45-535.1 现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党内问责45-485.1.1 越南共产党的党内问责制45-465.1.2 古巴共产党的党内问责制46-475.1.3 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党内问责制47-485.2 西方国家”官员问责制”介绍与借鉴48-535.2.1 西方国家行政监督制度48-495.2.2 西方国家官员问责相关立法49-515.2.3 西方国家官员问责制度设计51-536.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有效执行的对策思考53-746.1 从执行的环节上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53-586.1.1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宣传教育53-546.1.2 物质和组织准备54-566.1.3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实施566.1.4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执行中的协调与监控56-586.2 从执行的手段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有效执行586.2.1 法律手段586.2.2 经济手段586.2.3 思想诱导手段586.3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推进的动力学分析58-636.3.1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动力分析58-606.3.2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阻力60-616.3.3 动力学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启示61-636.4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推进的战略选择63-746.4.1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路径分析:上下结合、共同推进63-646.4.2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战略要求:选好重点、全面联动646.4.3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制度保障:完善立法、加强监督64-686.4.4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心理准备:统一思想、加强动员68-696.4.5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环境要求:文化建设、综合配套69-747. 结束语74-75附录一:《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暂行规定》75-79参考文献79-83致谢83-84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