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作者:万广圣郑国华杜小磊卜佳濮桂萍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52期
摘要: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很高。

本论文以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题,探索如何开展实践教学问题。

在基于心智模型教学法、虚拟情境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基础上,分析了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健康服务与管理;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127-02
为满足社会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批准5所和21所高等院校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旨在培养服务于健康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健康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更要求学生具备健康检测、评估、干预等服务技能[1]。

本文以上海健康医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为研究情境,在分析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对人才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探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1.人才需求。

社会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庞大,表现为:第一,人口老龄化加速迫切需要大量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

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6.1%。

第二,慢性病人群数量庞大,国人健康意识增强,人才需求量增大。

卫计委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总数超过3亿,且发病率逐步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对健康有更高要求。

第三,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

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大健康产业势必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产生大量需求。

2.人才供给。

人才供给当前有两大渠道:一是社会机构培训,相关专业转岗;二是高等院校专业培养。

目前,通过机构培训的人员数量虽多,但并不专业,难以满足深层次需求。

通过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的人才总数非常少,调查显示,高校该专业累计招生人数在1000—1300人。

因此,人才供给严重匮乏。

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
1.培养目标定位。

依据前期行业调查,综合台湾义守大学开设健康管理专业的经验,上海健康医学院在专业设立之初,将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为培养掌握健康管理与服务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企业、健康产业、保险公司、卫生行政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知识结构设计。

依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医学、管理学等理论基础,掌握健康管理与服务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掌握医学与管理学相关知识,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全科医学、护理学、管理学、心理学、药理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常见病及慢性病表现、诊断及防止原则;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政策、方针和法规等;了解企业管理、健康服务相关知识。

其中,医学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健康管理工作,还是在健康保险公司从事健康险的核保核赔,或是在健康服务公司开展相关业务,均需要医学知识基础。

3.能力要求设计。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应用型本科专业,特别强调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开展常见健康危险因素的识别、健康状况的评估、健康干预等服务技能;能开展基本健康管理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控制等全工作过程的综合管理能力;开展健康项目调研、数据采集与处理、健康干预策略设计等。

由此可见,能力培养要求对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1.实践能力培养方法选择。

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来看,有许多教学方法可以借鉴使用,例如,Davis和Arend(2014)提出的基于心智模型的教学、基于虚拟实境的教学和基于体验的教学等[2]。

基于心智模型的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在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研究、实验、专题项目等;基于虚拟实境的教学通常能够将学生置身于复杂的、与情境关联的情形下,训练学生的专业判断能力,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模拟等;基于体验的教学通过真实体验实现学生自我发现和个人成长,例如实习和服务型学习都是不错的教学方法。

从具体教学实效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通过校内和校外学习来共同培养。

专业学习的初期和中期,可以利用基于心智模型学习法和基于虚拟实境学习法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在整个专业学习全过程中,特别是在专业学习的后期阶段,通过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将学生放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体验专业工作过程与要求。

2.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

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来看,应贯穿在校学习全过程,注重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3]。

同时,注意合理分配时间,科学安排校内与校外的实践学习活动。

(1)校内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在专业能力培养初期阶段,特别是学生系统理论知识学习
过程中,通过诸如案例研究、实验、专题项目、模拟等教学方法开展实践能力训练,会有非常好的培养效果。

例如,对于健康医学基础、药理学等医学基础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课程实验,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建立有效联系。

在健康管理等课程内向学生布置不同主题的专题项目或案例任务,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助模拟教学法,开展健康创新创业教学活动,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2)校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校外实践教学是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上海健康医学院明确规定小学期教学为集中实践教学。

校外实践教学包括健康行业企业见习、健康创新创业实践、临床见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见习、健康保险机构见习等。

从时间安排上,在第一学年小学期安排2周健康行业企业见习、2周健康创新创业实践;在第二学年小学期,安排4周的临床见习,直接到医院开展实践活动;第三学年小学期,安排2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见习、2周健康保险机构见习。

在第四学年安排20周的专业顶岗实习,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并完成实践环节,备选方案有:方案1,综合医院(三甲或二甲医院)实习,实习科室为医保科、体检中心、统计科、信息科;方案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实习科室或岗位为家庭医生助手、预防保健室、宣传教育室、信息管理室;方案3,健康管理企业或体检中心实习,实习部门为健康评估部、健康咨询部、综合部、信息部;方案4,健康保险公司实习,实习部门为健康管理部、健康保障部。

通过贯穿全过程的小学期集中实践以及长达半年的大学期顶岗实习,能有效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四、结论
健康服务与管理是一个应用型、复合型的本科专业,一方面要求学生同时具备医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很高要求。

本论文结合上海健康医学院设立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情况,从人才供求出发,首先阐述了培养目标定位及对学生知识与实践能力要求,其次分析了实践能力培养方法选择,最后探讨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本文认为,将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遵循全程规划、循序渐进原则,合理设计具体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小璞.健康管理本科专业《卫生管理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继续医学教育,2017,(4).
[2]詹姆斯·R.戴维斯,布里奇特·D.阿伦德.高效能教学的七种方法[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3]万广圣,王利娜.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2014,(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