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讲义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学培训讲义(PPT31页)

基础会计学培训讲义(PPT31页)

基础会计学培训讲义(PPT31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13
基础会计学培训讲义(PPT31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二)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 系列专门会计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 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进 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 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核和 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作用
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监督制度是经济单位健
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发挥会计的管理作用,有助于落实经济责任,
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工作是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重
要条件。
基础会计学培训讲义(PPT31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基础会计学培训讲义(PPT31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14
基础会计学培训讲义(PPT31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二、会计职能
(一)会计职能的不同学术观点。 二职能论:反映和监督或反映和控制。 三职能论:核算、监督、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 四职能论:反映、监督、控制和分析。 五职能论:核算、分析、监督、预测和决策。 六职能论:反映、监督、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 七职能论:反映、监督、预测、决策、控制、考核 和分析。
具体地讲,会计是基于对生产过程的劳动耗 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有效地反映(计算、记录)和 监督,借以了解和控制生产活动,使生产活动按 预期目标进行的客观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6
(二)中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基础会计学讲义

基础会计学讲义
-××产品 贷:应付职工薪酬 (三)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四)计算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五)管理部门领用材料、计算管理人员工资 借: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六)单位人员出差预借差旅费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七)单位人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 借:管理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
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应纳所得税后的余额。
二、会计恒等式 1.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动态等式:利润=收入-费用
3.扩展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第二章的补充练习题 习题七
4.影响基本等式四种交易或事项类型的九种表现
资 产 = 负 债 +所有者权益
贷:财务费用 (三)发生借款手续费等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四)借入长期借款 1. 借入本金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
总结:会计分录归纳
2. 计算利息 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应付利息)
三、资金退出 (一)减少注册资本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 (二)偿还债务 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二)动态要素
1、收入 ※概念: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 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 入。
※ 特征:
●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偶发的交 易或事项中产生。
●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 者二者兼而有之。
●收入本身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内容: ●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经营

基础会计知识讲义

基础会计知识讲义

(二)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人员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期望达到的结果。 作为会计核算的具体目标应当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中的会计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简化了会计目标的提法,指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这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指投资者(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及其职能机构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它规定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我国会计准则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起讫日期采用公历制。(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涉及多种货币的情况下,要确定某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明末清初,会计结算方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它把全部账目划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四类,采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两表计算结果完全相符,称为“合龙门”或“龙门账”。
二、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
二、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
3.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单位。这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有一部分是国家拨款投入的预算资金,也有一部分资金是单位自身业务收入的预算外资金,其支出分为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一方面是通过预算内(外)取得货币资金,另一方面,要发生预算内(外)支出支付各种行政费用和业务费用。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活动中发生的预算内(外)财务收支活动,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会计基础讲义

会计基础讲义

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一、会计的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可从四个方面理解:①会计属于管理的范畴;②其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③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而不是惟一的计量单位)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1、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反映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②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核算的7种方法: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②复式记账;③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④登记账簿;⑤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的基本运作程序: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凭证,按照确定的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登记账簿,按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表。

2、会计监督: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监督的三个特点:①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②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③监督依据包括合法性和合理性两个方面。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的前提是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相关而可靠的会计资料是会计监督的依据;同时,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真正发挥会计参与管理的作用。

)4、财务报告目标(也称会计目标):总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基本目标: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根据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会计基础各章完整讲义

会计基础各章完整讲义

第一章总论本章教材结构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含义;会计基本职能,财务报告的目标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第三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6大要素;3大等式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意义(了解)1、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会计的起源: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2)西周王朝:出现“会计”一词;产生“官厅会计”并出现“司会”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二、会计含义――掌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它又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其含义是:①会计本质: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或经济信息系统;属于管理的范畴②会计对象: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③会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④主要计量单位,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财务会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4个环节,反映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首要职能)1、会计核算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注意“主要”两个字,言外之意就是除了货币计量单位外还可以以实物量及劳动量作为辅助计量单位。

(2)具有完整、连续、系统性:完整性:所有会计对象都要核算连续性:核算连续进行,不能中断系统性:提供的会计数据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会计监督1、含义:会计监督职能: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2、特点:(1)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2)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3)依据是合法性和合理性二者联系与区别:核算是监督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证四、会计的目标会计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或直接目标是向有关各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根据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基础讲义

会计基础讲义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职能与对象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第三节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第一节会计的职能与对象一、会计的概念(理解)(一)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理解:1.经济管理工作;2.经济活动,体现了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3.一个单位,体现了会计主体;4.反映和监督,即会计的基本职能。

核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反映,二者一致;5.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货币计量。

(二)分类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1.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有关信息,而且侧重于过去的信息;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2.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的,而且侧重于未来的信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一)会计核算——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

注:大纲和核算定义均把四个环节叙述成了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但准则及教材后面的讲解中重视的还是计量。

教材P17专门讲会计计量及五种计量属性。

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理解)(1)确认——(能不能记账或用不用记账)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2)计量——(记多少)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3)记录——(怎么记)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4)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

2.会计核算的三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职能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核算。

(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基础会计讲义

基础会计讲义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会计的职能(一)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如下特点: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会计反映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应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反映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监督(或控制)职能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其特点是: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反映职能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2、会计监督是在会计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进行的,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三、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第三节会计的任务一、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二、反映和监督各单位对财经政策、法令、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纪纪律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doc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doc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主要内容❖一、会计学基本原理•二、银行常见会计科目❖三、财务报告概述银行业主要指标一、会计学基本原理1.1.1会计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核和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意向管理活动。

♦会计和财务区别:(1)会计:记账、算账、报账(2)财务:计划、分析、预测1.1.2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2)监督职能2.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两者相辅相成。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保障。

(1) 正确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提供会计信息资料。

(3) 考核财务状况,加强经济核算,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4)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决策、控制和分析。

(5) 维护债权人权益和投资人的权益。

(1) 设置帐户。

(2) 复式记帐。

(4) 登记帐簿。

(5) 成本计算。

(6) 财产清査。

(7) 编制会计报表。

1.1. 3会计的任务监督经济活动,贯彻执行国家法规,维护财经纪律。

1.1.4会计核算方法填制和审核凭证。

1.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1.2.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 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反映的是一个特定单位的经营活动。

会计主体前提明确了会计工 作的空间范围。

(2)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前提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报表。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2.2 会计核算基础:(1)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基础会计讲义教学文档

基础会计讲义教学文档

课程内容第一讲总论第二讲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第三讲会计核算基础第四讲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五讲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第六讲账户分类第七讲会计凭证第八讲账簿第九讲财产清查第十讲会计核算形式第十一讲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讲总论〔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本专题,应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概况,重点掌握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信息的作用与会计目标,初步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方法。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产生与发展阶段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会计萌芽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所处年代:奴隶社会以前标志:人类已经有了简单的记录、计量行为,如刻石记事、垒石计数和结绳记事等。

但还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与机构。

2、古代会计(公元前11世纪至15世纪末)所处年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标志:会计人员和机构的产生、会计名词的出现等。

如:在我国的周王朝中就设立了会计机构和专门人员;“会计”名词也产生于那个时期;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会计思想。

★会计在国外称簿记——Bookkeeping例:我国周王朝严密的财计组织孔子的会计思想:“会计当而已矣。

”春秋战国时期韩非的会计思想:“人有欲则会计乱,会计乱则有欲甚。

”“所谓会计乃计量财物多少,出入不误,含廉洁理财之意。

”3、近代会计(公元前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标志:复式记账法(簿记)的诞生、计量单位的演变等。

复式记账法(簿记)的诞生——是对单式记账法(簿记)的重大变革,被称之为“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4、现代会计(20世纪30年代至今)标志:(1)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创立。

(2)会计理论和方法逐渐分化为两个领域。

(3)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重大变化。

(4)会计记账手段的变革。

(5)会计规范的国际趋同。

(二)总结1、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的。

2、会计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

3、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即人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用会计干什么。

会计基础各章讲义及解析

会计基础各章讲义及解析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职能与对象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非惟一会计在选择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的同时,要以实物量度和时间量度等作为辅助的计量尺度。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核算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是( D )。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B.成本计算C.财产清查D.编制财务预算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二)会计监督:也称控制职能,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单选】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C)。

A.会计控制与会计决策B.会计预测与会计控制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D.会计计划与会计决策【单选】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称为(C)。

A.会计控制B.会计核算C.会计监督D.会计分析【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后,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凡特定单位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不是所有活动),又称资金运动。

会计学基础知识讲义

会计学基础知识讲义
1.待摊费用账户 企业已经支付款项,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
负担,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的账户。
2.预提费用账户 应由本期负担,但尚未实际支付款项的费用的账
户。
(六)成本计算账户
应计入成本的全部费用,并确定各个成本计算对象 的实际成本的账户。
(七)收入账户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各项 收入和利得的账户 。
第一种类型:会计等式左右两方同时等额增加 ,等式保持平衡
第二种类型:会计等式左右两方同时等额减少 ,等式保持平衡
第三种类型:会计等式左方的资产内部一个项目 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增减的金额相等,资 产总额不变,会计等式左右两方仍保持平衡
第四种类型:会计等式的权益一方包括负债和所 有者权益各自或它们之间的一个项目增加,另 一个项目减少,增减的金额相等,权益总额不 变,会计等式左右两方仍保持平衡
(四)收入 收入是指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 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 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
是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等主要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是指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 活动而取得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 包装物出租(一)资产
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 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
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 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第二、资产必须具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 力。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
(八)费用账户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应 当记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的账户。

基础会计讲义

基础会计讲义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念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主要计量单位(√)、统一计量单位(√),”,另一者情况一、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反映职能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真实性: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合法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合理性: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目标。

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

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监督:事前、事中、事后。

事前会计监督: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事中会计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和取得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并据以纠错纠偏,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目的和要求进行;事后会计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的考核和评价。

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关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等所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在同一个法律主体中,也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三、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一)持续经营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理原则、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前提下。

《会计学基础》知识讲义.pptx

《会计学基础》知识讲义.pptx

(五)成本和费用
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 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 发生的各种耗费。
1.营业费用 2.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 的最终财务成果,是企业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后 的差额。 1.主营业务利润 2.营业利润 3.利润总额 4.净利润
《会计学基础》
《会计学基础》精品课开发组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内容提要: 1.会计要素 2.会计等式 3.会计科目和账户 4.账户的分类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要素是指构成会计内容的必要因素。划分会
计要素的实质是对会计内容进行基本分类。 第一,划分会计要素的实质是对会计内容进行基
本分类。 第二,会计要素为会计报表构筑了基本框架。
6.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5000元,直接偿还前欠 货款。
7.按照法定程序,将盈余公积20000元转增资本 金。
8.进行利润分配,应付投资者利润40000元。 9.根据规定将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100000
元,转作资本公积金。 10.销售商品一批价款50000元,款已收到存入银
行。 11.用现金支付餐费5000元。
1. 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应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 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2. 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应在一年以上,或者超 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 净额。 1.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本金。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金是指由投资人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 或企业由其他来源取得,而归投资人享有,属于公积金 性质的资本金。 3.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4.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指企业的税后利润按照规定进行分配后的剩 余部分

基础会计学讲义

基础会计学讲义

3
固定资产
4
无形资产
5 6
长期待摊费用 其他资产
除上列各项目以外的资产。
会计的一般原则及要素
序号 负债
1
要素名称
流动负债
内容概要
需要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 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 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制造业设置的核算制造成本的账户有“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核 算各种期间费用的账户有“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等, 这三种费用不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例1:企业生产子产品耗用材料15504元,生产丑产品耗用材料5335元, 车间一般耗用材料868元,管理部门一般耗用材料434元。这项经济业务会 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 20839 ——子产品 15504 ——丑产品 5335 制造费用 868 管理费用 434 贷:材料 22141
权责发生制也称为应收应付制,以应收和应付为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 实收实付制是按费用和收入的实际付出和收回为原则。我国会计准则要求采 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原则。两种核算原则的举例说明如下: 收入、费用对比表
20XX年3月31日 月份 元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本期实际 付出 52000 64000 60000 其中不归 属本期的 费用 11000 7000 4000 以前月份 已付出但 归属本期 的费用 4000 3000 4000 归属本期 但尚未支 付的费用 2000 2000 1000 按权责发 生制计算 的本期费 用 47000 62000 61000 单位:元 按收付实 现制计算 的本期费 用 52000 64000 60000

会计基础会计1-3章讲义

会计基础会计1-3章讲义

会计基础会计1-3章讲义《会计基础》学习讲义教材基本结构教材共十章内容,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讲解。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七个方面:(1)设置账户(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2)复式记账★★★(第三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第四章会计凭证);(4)登记账簿★★★(第五章会计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第七章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

教材共十章,除上面几章外,还有四章:第一章总论(会计的形成及理论基础);第六章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流程);第九章会计档案(会计资料的归档与保管);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本章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要重点掌握各个知识点在各类题型中的应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二是会计基本假设;三是会计基础;四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的方法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内容、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包括三种: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

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

编制财务报告——定期编制【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复式记账B.填制会计凭证C.登记账簿D.编制会计报表『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等。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P17)
• 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在《企业会计准则》 中,规定了我国会计核算应遵循客观性、可比 性、相关性、一致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 配比性、及时性、谨慎性、历史成本、划分收 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重要性、实质大于形 式共13项原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环境 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 注:红字部分为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信息质量 要求。
13
三、所有者权益(P24)
• (一)概念比较 • 2000年会计制度: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 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 余额。 •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 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 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 (二)特征 • 1.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剩余利益; • 2.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 • 3.所有者权益与企业特定的具体资产没有直接联系。 上述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4
7
(四)监督的基本特点:
• 1.主要利用价值量进行监督; 2.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全过 程) 3.是一种内部监督。
(五)核算和监督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会计核算是基础,监督 是核算基础上的更高级的发展。
8
四、会计目标(P14)
• 满足相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具体: • 1.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 • 2.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的要求; • 3.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要求。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 观点:“管理工具论”、“信息系统论”、“技 术论”和“管理活动论”。(P1-2)
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 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 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 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 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22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P14)
(一)概念 • 对会计核算范围、时间及计量尺度等而 规定的基本前提和制约条件。是企业设 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 在西方会计中,通常将这些前提条件称 之为会计假设。
23
(二)四个基本前提(P15)
•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 织。用来确定空间范围。注意与企业、法人等的区 别。 2.持续经营: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 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法》第六条) 为会计处理的稳定性提供条件,是会计期间与货币 计量假设的基础和前提。 • 3.会计期间: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 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 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第七条) 公历1.1-12.31为一个会计年度。
• P341 习题一
19
第三节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与会计一般原则 一、我国目前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 我国现行会计规范体系包括三层次: 第一层次:《会计法》 第二层次: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 准则——基本准则》 第三层次:《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 • 2000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仍然定位在第三层次, 它和《企业会计准则》将长期并存,互补互融。
20
补充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于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并公 布,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 新修订的会计法共有七章五十二条,本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 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 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从范围上看,包括了除个体工商户之外的其他所有单位,特 别强调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 整性负责,同时规定了会计的责任及合法权益的保护。明确指 出了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分别就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作了规定。
一、资产 P22
二、负债(P24)
(一)概念比较 2000年会计制度定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 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 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二)特征 1.是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5
五、费用(P26)
• (一)概念比较 • 2000年: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 2006年: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 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二)特征 • 1.费用与收入相联系,即为获得一定的收入而 发生的费用是本条例费用的基本点,不含生产 费用。(“狭义费用”的概念) • 2.费用的发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此处 与收入定义中的“总流入”不同。
16
六、利润(P27)
• (一)概念比较 • 2000年: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 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2006年: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 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 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 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 利得或者损失。 • (二)特征 • 1.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17
21
二、会计准则
• 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和指南。包括 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核算的 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及财务报告准则等内容。 如:1993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 具体准则:包括三类内容,第一类为各行业共 同经济业务的准则,第二类为有关特殊经济业 务的准则;第三类为有关会计报表的准则。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重新修订
• 2.是企业利用资产创造并实现的剩余产品价值, 通过收入减去费用之后的金额来确定。 • 2000年三要素关系:收入-费用=利润(这里的收 入和费用采用广义上的概念) • 2006年三要素关系: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 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这里的收入 和费用采用狭义上的概念)
18
作业
四、收入(P26)
• (一)概念比较 2000年: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 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 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2006年: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 利益的总流入。 • (二)特征 1.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产生的收益,仅指营业收入。 2.收入会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收入所增加的经济 利益表现为不同的资产,如现金、应收款项等。
24
(二)四大基本前提(续)
• 4.货币计量:会计提供的信息,主要以货币为主要 计量尺度。(P16) • 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第八条)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 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 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包含:币值稳定假设。 货币是主要计量尺度,同时可辅以实物量、劳动量等 其他计量尺度。
6
三、会计的职能(P12)
(一)基本职能:核算(反映)和监督。 (二)扩展职能:参与经济决策。 (三)核算的基本特点:
• 1.主要从价值量上综合反映(以货币为主要 计量单位); 2.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 3.记录仅是核算的基础,而不是会计核算的 全部; 4.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
9
第二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P10)
• (一)概念:会计对象指会计所要反映、监督的 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二)会计的一般对象:就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 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再生产过程 中的资金运动。 (三)工业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按其资金运动 的程序,可由资金投入、资金周转和资金退出 三个基本环节以及这些环节所引起的经济活动 构成。
11
• 1.概念比较: 2000年会计制度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 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 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 源。 • 2.特点: (1)是一种经济资源,并且能在将来为企业带来 一定经济利益的流入。 (2)形成于过去的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 (3)并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4)实物形态不一定是资产存在的必然形态贯性: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 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 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 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 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纵向可比性,P18) • 5.及时性: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不得提前或延后。 6.明晰性: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 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10
二、会计要素(P22六项)
• 又称“财务会计要素”、“财务报表要素”。 是对会计核算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 分类。 • 共六项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构成资产负债 表,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 • 收入、费用、利润三者构成利润表,称为利 润表要素。
1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会计的概念理解 • 1、会计涵义的三层意思
(1)会计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2)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3)会计提供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 2、注意会计的基本特征: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
2
3
(二)我国发展(p5)
• 《周礼》中,多次提到“会计”,如“司会” 之职:“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 宋代:把财政收支划分为:元管、新收、已支、 现在四大部分。 元代:传入民间,为“四柱式”:旧管、新收、 开除、实在,编制报表为“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龙门帐”:进-缴=存-该,分编 “进缴表”、“存该表”,两者核对称“合龙 门”。 清代:“天地合帐”:同笔经济业务分记“来 帐”、“去帐”,帐簿分天(上格:记收)、 地(下格:记付),上下格核对为“天地合”。 四柱清册、龙门帐、天地合帐为我国历史上各 个时期传统中式簿记发展过程。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