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练习观察物体的大小和质量——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练习观察物体的大小和质量——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教案观察是学习的第一步,而观察物体则是学习数学的先决条件。
三年级的数学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大小和质量,并能够准确地分类、比较和描述物体。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单元的教学将着重于帮助学生方便地观察物体的大小和质量,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从而建立对物体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带领学生做一系列简单易行的练习,让他们感受到观察与描述物体的重要性。
以下是教学计划的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1.学生明确物体的特征,掌握物体的大小和质量的概念和分类;2.能够用正确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大小和质量,如"大/小","重/轻"等;3.学生能够利用规定好的量具和秤来测量物体的大小和质量;4.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观察物体的大小和质量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围绕观察物体的大小和质量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会教授学生如何用自己的眼睛、手和其他感觉来观察物体的大小和质量,如何用正确的词汇语言表达和描述它们。
2.物体的分类和比较在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学生会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
他们将学会如何把物体按大小和质量分成不同组别,并能够比较同一组内物体之间的差异。
3.物体的测量在对物体进行了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学生会接触到量具和秤,学习如何使用它们来测量物体的大小和质量。
此过程也将巩固学生对物体大小和质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1.观察教学将通过观察实物以及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
让学生肉眼观察、触摸等多种方式感受到物体的大小和质量,从而让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物体的本质特征。
2.互动在教学中,将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积极地参与互动活动中自由地表达和交流观察物体的心得体会。
3.实践在教学量测物体的环节,将会安排实践活动。
这是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亲身体验到量测物体的重要性和难度,进而掌握量测技术和基本原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观察物体|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讲解的是关于物体的观察的知识。
教材中重点涉及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以及观察物体时的方法和应用。
2. 教学目标•了解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
3. 教学重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
4. 教学难点•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
二.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物体,让其分别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然后向学生确认这些特征属于什么概念。
2. 讲解新课2.1 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学习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并让学生互相交流。
2.2 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体验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等对物体存在不同的认识结果,并让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3 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图画,让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物品,进行简单的问题思考。
3. 操作训练教师安排学生在教室内外,分组完成观察任务并根据任务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4. 课堂总结教师通过学生与小组分享的方式,带领学生总结和梳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三. 作业布置完成《数学教材》相应章节的练习册。
四. 教学参考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2.《数学教材》知识点及应用练习册。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和位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2. 观察物体和描述观察到的物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够辨别观察到的形状。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建立起空间想象力,将观察到的物体与实际形状相对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简单几何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简单几何体、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方向的简单几何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新课:讲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加深理解。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练习,互相描述观察到的物体。
六、板书设计1. 观察物体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观察物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的物体,并描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2. 让学生尝试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观察物体时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物体与实际形状相对应。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引入在引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方向的简单几何体,如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展示时,可以让学生先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角度观察每个几何体,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通过引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续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一、前言本说课主要针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本课时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特点,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类、对比、排序等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 教学内容1.了解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并能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2.了解物体的大小,并能用“大、中、小”等词语描述大小;3.了解物体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学会编写简单的数量比较式;4.了解物体的结构特点,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内部构造特点。
2.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特点,并通过学习归类、对比、排序等方法对物品进行简单的描述;2.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等,能够简单地组织语言将观察结果表达清楚;3.能够较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关系,并能自己编写数量比较式;4.能够通过观察建构物的内部结构,能够准确表述建构物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设计1.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课堂讲授、小组互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进一步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教学步骤步骤一:课堂导入通过问答方式,导入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相关特点。
步骤二:社会化分组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让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解和表述能力。
步骤三:观察物体将若干物品放在教室中央,要求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步骤四:对比和分类教师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分别进行展示,让学生归类对比,培养学生的对比和分类能力。
步骤五:数量比较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对不同数量的物品进行观察对比,并尝试编写简单的数量比较式。
步骤六:结构分析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两个建构物,并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观察这两个建构物的构造,并组织语言描述它们的构造特点。
3.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归类、对比、排序等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对物体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探究物体的性质——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探究物体的性质——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将了解和识别物体的属性,例如大小、形状、颜色等等。
2.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哪些物体是相似的,哪些物体是不同的。
3.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比较词汇来描述物体。
4.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已有信息推断出未知信息。
教学重点:1.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属性。
2.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物体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3.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比较词汇来描述物体。
教学难点:1.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已有信息推断出未知信息。
2.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不同物体分类。
课堂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课程(5分钟)教师将用幻灯片或其他视觉媒介展示一些物体图片,并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大小的球或颜色各异的立方体,并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物体的属性。
第二步:教学内容(30分钟)在这个步骤,老师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物体图像,并让他们做出有关这些物体的观察和描述。
例如,学生可能需要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重量或体积。
学生也学习了如何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属性。
第三步:练习时间(15分钟)在这个步骤,老师将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练习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属性。
例如,“这个立方体比那个圆柱体大还是小?”或者,“这个球的直径是多少?”等。
第四步:回顾课程(5分钟)老师将简要回顾课程内容,概括学生学到了什么。
学生也将有机会提出关于课程的问题或课后的进一步探索。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老师将布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包括练习题、观察任务等。
学生将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这些概念。
结论:探究物体的性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
这个单元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周围的事物,并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物体并对比它们的属性来教授这个单元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大单元教学设计
3. 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和应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观察物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其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 观察物体的实际操作: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观察物体的实际操作过程,突出重点步骤和注意事项。
5. 观察物体的语言表达: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几何体的特征。
3.重点难点解析:在此环节,我会特别强调如何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解析观察物体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现在,请大家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观察物体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观察物体的方法。
2. 实践活动设计: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从不同方向观察和操作物体。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语言表达训练:我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几何体的特征。这种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用数学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几何体的特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增强应用意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如三角形、圆形等,对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空间物体的经验,如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
观察物体教案范文
观察物体教案范文教案名称: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观察物体的意义和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获取信息并做出相关推断。
3.学生能够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进行科学实验。
4.学生能够合作与分享观察物体的结果与发现。
教学准备:1.需要准备一些不同的物体供学生进行观察。
2.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准备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资源,用于展示观察物体的方法和结果。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者视频,引发学生对观察物体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意义。
2.观察物体的方法(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向他们提问,帮助他们理解观察物体的方法。
例如,观察一个苹果,可以问学生:这个苹果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的颜色是什么?它的质地是什么?等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感官观察物体,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仪器,如显微镜、放大镜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物体。
3.观察物体的意义(15分钟)向学生解释观察物体的意义,即通过观察物体可以获取各种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进行推断和研究。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叶子形状,推断出植物的生长环境;我们可以观察动物的行为,推断出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
4.观察物体的实验(2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项观察物体的实验,例如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起观察种子的初始状态,然后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应的结果。
最后,学生可以根据观察结果,得出一些推断性的结论。
5.分享与讨论(20分钟)学生将观察物体的结果与发现与同组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以增进学生对观察物体方法的理解。
6.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意义,并对观察物体的重要性进行讨论和思考。
扩展活动:1.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观察其他物体,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2.学生可以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1.观察物体
2.说说你的观察物体.
互学
一、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
请同学们再仔细思考,在看实物的过程中,你们每次最多能看到多少个面?
2.看一看
二.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1.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引导观察,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物体,请你观察下并说说。
群学
1.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观察出来的。
群学
1.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观察出来的。
2.汇报结果。验证你的观察结果。
共学
1.观察物体。
2.说说你的收获.
练习设计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作业设计
1.找找生活中的物体并说说你的观察。
板书
设计
观察物体
教学
后记
课型
整合课
课题
观察物体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物体和组合物体的形状;
2.汇报结果。验证你的观察结果。
共学
1.观察物体。
2.说说你的收获.
练习设计
1完成题单1。
2.完成题单2。
作业设计
1.找找生活中的物体并说说你的观察。
板书
设计
观察物体
教学
后记
2.看一看
首先,我们来观察这样一幅图(PPT展示),桌子上有摆着一个漱口杯和一个牙膏盒,淘气、笑笑、奇思三个小伙伴坐在桌子旁边观察这两个物品,思考下列问题: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二.不同方向观察多个物体物体。
1.不同的方向看多个物体物体。
三上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三上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三年级《数学》科教案主备人:李建设第二单元观物体教学内容:搭一搭(观察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训练注意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老师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
请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请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请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二)活动二: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1. 创设情境。
同学们,工地上有许多叔叔总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说得好,他们正在盖新的楼房。
同学们,你知道在盖大楼之前要先做什么吗对,要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好大楼的图纸,比如一共有几层,每个房间有多大面积、几个窗户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图纸去盖,那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起来搭房子,好吗2.搭一搭。
⑴老师设计了一栋房子,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来。
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搭一搭,请你听好,其他同学当小裁判看他搭的对不对。
横着放3个方块,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把右面的方块拿去。
⑵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一个发指令,一个搭。
⑶全班听老师指令搭一搭。
同学们,你们搭的和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这个设计师的意思。
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
掌握观察物体的技巧与方法——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掌握观察物体的技巧与方法——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一、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指直接目睹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材质等特征,这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关注细节,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观察。
首先要注意物体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如长方形物体的长和宽都很明显,圆形物体没有尖角等。
其次要注意物体的颜色,颜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帮助我们区分物体,如绿苹果和红苹果在形状上很相似,但颜色不同,因而可以辨别。
再者要注意物体的大小,有时候物体的大小与其它特征密切相关。
例如,一个球的大小能影响到它的重量、弹性等特征。
最后要注意物体的材质,也就是它是由什么做成的。
由于不同材料有不同的性质,那么物体的材质也会影响到它的形状等特点。
二、比较观察比较观察是指同时观察两个物体,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我们加深对物体的认识。
比较观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注意物体的大小,有时候可以将不同尺寸的物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样可以直观感受它们的大小差异。
其次要注意颜色,不同颜色的物体可以放在一起比较,注意它们的颜色深浅、明暗程度等差异。
再者要注意形状,将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最后要注意材质,将同一形状的物体但材质不同的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材质对形状的影响。
三、实验观察实验观察是指通过实验的方式,观察物体的特性和变化。
实验过程非常重要,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观察一般从一些简单的实验开始,如将物体放在水中观察它是否会沉没,通过观察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能够了解到物体的密度、重量等特性。
还有直接比较物体的大小,通过将一些物品进行排列,便可进行比较。
通过实验观察,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质的性质。
四、间接观察间接观察是指以某种方式获得关于事物的信息,从而对事物进行推理和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第三方的方式,去间接观察到某些事物的信息。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听声音来判断车辆的大小、速度和行驶方向等信息。
兴趣中体验观察物体的乐趣——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兴趣中体验观察物体的乐趣——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教案观察是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一种形式,它是认识世界、探究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观察物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三年级的数学教育中,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相对简单,但它却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调整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课堂目标1.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掌握描述物体的语言。
2.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等。
3.掌握比较大小、排序等基本数学方法。
二、教学措施1.通过观察与探究物体,引导孩子们发现物体的特点,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
2.通过绘画、拼图、测量等活动,引导孩子们掌握描述物体的语言,训练孩子们的空间感知与操作能力。
3.通过比较、排序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三、具体教学内容1.物品的分类:识别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
2.物品的比较: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重量、长度等,培养孩子们的量测观念。
3.物品的排序:通过将物品按照大小、重量进行排序,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
4.物品的测量: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5.物品的组合:通过组合不同的物品,创造出新的事物,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体验式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去感受事物的特点,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知识。
3.趣味性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互动体验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五、教学评价1.考核内容: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
2.考核方式:小组活动、个人测试、作品展示等方式。
3.评价标准: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的掌握、思维的拓展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观察物品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培养出良好的数学素养。
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逐步提高孩子对知识的兴趣,打造出精彩又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过程。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观察角度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其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并描述其特征。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空间和几何的兴趣,培养其细心观察、全面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观察角度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其能够全面、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物体的角度问题。
2.讲授新课:讲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分析观察角度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3.巩固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物体,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观察角度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动画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
2.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实物: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物,如立方体、球体等。
2.图片和动画:用于展示不同角度的物体形态。
3.教学软件:使用几何画板等软件辅助教学。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了观察角度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了其对空间和几何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其细心观察、全面思考的习惯。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课时)1、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教科书17-18二、教学目标: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重难点:学会从上面、侧面和正面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
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听指令搭立体图形: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学习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活动步骤:1、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来示范,让学生明白操作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2、全班按老师的指令,尝试搭出立体图形。
3、组织学生同桌间开展拼搭立体图形的活动。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组织学生交流。
)(二)活动二:通过提问题再现立体图形活动目的: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同样的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步骤:1、师生示范让学生理解游戏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2、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要求通过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3、组织学生交流、演示。
4、做练习:第19页的1、2题。
5、小结。
六、板书设计:搭一搭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七、作业:复习第17、18页。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设计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联想、模拟、分析、推理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元评价”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
《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0篇)
《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0篇〕《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0篇〕《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67、70页内容。
[教学目的]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拟,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区分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反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初步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3、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能区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汽车假设干辆、学生每四人一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1、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猜一猜〕〔1〕〔课件出示〕几张动物图片,遮住他们的一部分,请学生猜是什么动物?〔2〕根据学生的答复,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么猜的?2、导入新课师:刚刚你们看见了动物的不同部分,猜得很棒!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你看到了什么?〔提醒课题〕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考虑:要观察物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呢?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得出:可以从正面、侧面、反面去观察一个物体。
2、学生活动〔1〕师:请小朋友拿出汽车玩具放在桌面上,说说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到的汽车是怎么样的?小组汇报: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头,有车灯和窗户;我看到的它的是车尾……〔2〕画出自己看到的汽车形状。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画画比赛,看谁能把自己看到的汽车形状简单而又比拟准确得画出来。
小组活动〔3〕展示图片,小组交流。
师: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画,说说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4〕考虑汇报:师:咦,真奇怪!大家明明画的是同一个物体,为什么画出来的却不一样呢?有想法了,可以和同伴互相说一说。
〔指名答复,集体交流〕得出:因为每组四人坐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只看到了物体的某一个面,所以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同步备课】第二单元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等属性分类物品,运用观察和分类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分类;2.能够掌握持续观察、多角度观察、思维比较等观察方法,并通过观察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3.能够动手操作,将物体进行拆分,拼装,制造出新的物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运用颜色、大小、形状等属性分类物品,能够掌握持续观察、多角度观察、思维比较等观察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同仁比较”的思想,能够动手操作拆分、拼装等方法。
三、教学准备1.课堂教学PPT2.五颜六色的小球、穗穗玩具、拼图、积木等现成物品3.分类卡片、名片等,用于分类练习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画出上一节课中所学的物品的样子。
2.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尝试多角度观察物品,并来一个互相猜猜的小游戏。
第二步:展示1.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属性的物品,如红色球和黄色球,有花纹的球和没有花纹的球,然后对物品进行分类。
2.分类后,要求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将物品进行再次分类。
3.巩固学生的分类能力,教师可出示更多不同类别的物品,要求学生进行归类。
第三步:引入“同仁比较”1.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始了解“同仁比较”这一概念。
2.让学生将不同属性的物品进行比较,提升学生的比较认知能力。
第四步:动手操作1.配发积木等物品,让学生试着将积木进行分类,看看哪些物品可以分类。
2.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物品,进行创造,创造出新的形态。
例如,用积木拼成大房子或者船等。
第五步:复习1.通过回顾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理解分类、观察和复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2.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自己做出的分类、拼图等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分类、观察和复合等方法,让学生深入领会“同仁比较”的思想,并通过动手操作득得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观察物体》教案
3.屏幕前的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答案,这张照片到底是在2号椅子上拍摄的还是在3号椅子上拍摄的?
学生1:这张照片是在3号位置上拍的。我们想象自己坐在3号椅子上,那么看到的熊猫应该是两条腿朝左边的。这张照片中熊猫的腿就是朝左边的,所以是坐在3号位置上拍的。如果坐在2号椅子上拍,熊猫的两条腿是朝右边的。
(二)活动二:观察紫砂壶
1.同学们,小红拿来了一个紫砂壶,他们正在不同位置观察。活动要求: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会是什么样?填一填。把名字填在对应的图片下方。
学生1:我知道第二幅图是小亮看到的。
学生2:我知道第一幅图是小红看到的,第三副图是小丽看到的,小红是坐在正对壶把儿的位置,只能看到圆圆的壶身和中间是壶把儿,看不到壶嘴儿,小丽是坐在正对壶嘴的位置,只能看到壶身和壶嘴儿,看不见壶把儿。我就能判断出这两副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他们俩看到的是正好相反的,一个壶嘴儿朝左,一个壶嘴朝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俩的位置是相对的。
3.通过观察紫砂壶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1:观察物体的时候还可以从上面观察。
学生2:观察紫砂壶时,小明和小亮位置是相对的,看到的就是相反的。
4.老师把你们的收获编成了一首小童谣:
大眼睛,仔细看,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尹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与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是谁?玩具熊猫。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纷纷给它拍照。看,这是他们拍的照片,给同一只熊猫拍照,怎么拍出的照片不一样呢?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单元课教学案例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单元课教学案例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2.学科目标:(1)学科目标①了解“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通过数学阅读、等学习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
②在四学活动中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教育性目标在亲历感知单元体系和领悟单元知识结构中,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2)创新性目标在单元知识体系的建构中,积累数学探究的经验。
【学习重点】了解“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通过数学阅读、问题引领等学习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
【学习难点】在四学活动中经历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3.学习过程我们根据单元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图1:小学数学单元课教学流程图(1)引入,把握新旧过渡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
听老师的口令:在你的胸前拍拍手,在你的背后拍拍手,在你的上方拍拍手,在你的下面拍拍手,在你的左面拍拍手,在你的右面拍拍手,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了的前后、上下、左右的知识,学习了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辨认物体的方位。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照片,你知道是从哪些方向拍摄的呢?(出示从侧面和背面拍摄的照片)。
(2)阅读,领悟单元内容①首学,定向阅读师:今天我们要学习观察物体,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单元:师:快速浏览教材第13-16页,看看有哪几课?小结: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有2课,分别是:《看一看(一)》、《看一看(二)》。
第二,围绕“观察什么”“从哪个方向观察”两个核心问题再读教材第13-16页,可以勾画重点、简单标注关键词、提问不懂的地方或还想知道什么?然后完成首学单。
第三,围绕“观察什么”“从哪个方向观察”两个核心问题再读教材第13-16页,可以勾画重点、简单标注关键词、提问不懂的地方或还想知道什么?然后完成首学单。
三年级数学上册《二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此外,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2.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拼图、折纸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物体的特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从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特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巧设问题,引导思考
针对教学难点,教师可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个物体的特征?”“这个物体可以由哪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5.培养学生珍惜团队合作,懂得分享,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观察物体》。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不同的观察角度、物体的形状、物体的组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或物品、画笔、纸张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自带一些物品,课堂上进行展示,并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物品,感受观察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观察角度,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形状和组合。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物体为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和组合。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画出物体的形状和组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观察物体1. 不同的观察角度2. 物体的形状3. 物体的组合七、作业设计1. 请用画笔和纸张,画出一个你熟悉的物体,并标注出物体的名称和形状。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画出自己熟悉的物体,并标注出物体的名称和形状。
2. 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你画的物体,并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和组合。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和组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能够通过思考、表达来提高观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方位知识,会区分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和后,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学习“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学科性、教育性、创新性)
一、学科性:
1.重点: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多个实物组合的形状;
2.难点:(1)想象自己在观察者的位置能看到什么形状;
2.汇报结果。验证你的观察结果。
共学
1.观察物体。
2.说说你的收获.
练习设计
1完成题单1。
2.完成题单2。
作业设计
1.找找生活中的物体并说说你的观察。
板书
设计
观察物体
教学
后记
教学评价
1.在搭立方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方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流程(重点研究的问题、针对重难点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等)
1.《看一看(一)》——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单一物体形状(2课时):复习引入→出示主题图→明确观察位置→独立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站在不同位置,最多可以看见几个面(小组合作学习)→巩固练习
2.《看一看(二)》—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多个实物组合的形状(1课时):复习引入→出示主题图→明确观察位置→独立解决问题→巩固练习
板书
设计
观察物体
教学
后记
年级:三学科:数学第二单元主题:看一看(一)主备课人:三年级数学组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看一看(一)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知道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面;
2、能判断出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让学生知道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面
2.说说你的观察物体.
互学
一、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
昨天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站在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请一个学生回答);拿个实物图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样子、(请学生回答)
2.看一看
首先,我们来观察这样一幅图(PPT展示),桌子上有摆着一个漱口杯和一个牙膏盒,淘气、笑笑、奇思三个小伙伴坐在桌子旁边观察这两个物品,思考下列问题:
假想你自己站在那个位置。
2.看一看
对于单个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可能看到一个面,两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对于观察组合物体,一定要注意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不同方向观察多个物体物体。
1.不同的方向看多个物体物体。
引导观察,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物体,请你观察下并说说。
群学
1.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观察出来的。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二.不同方向观察多个物体物体。
1.不同的方向看多个物体物体。
引导观察,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物体,请你观察下并说说。
群学
1.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观察出来的。
2.汇报结果。验证你的观察结果。
共学
1.观察物体。
2.说说你的收获.
练习设计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作业设计
1.找找生活中的物体并说说你的观察。
板书
设计
观察物体
教学
后记
年级:三学科:数学第二单元主题:观察物体主备课人:三年级数学组
课型
整合课
课题
观察物体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物体和组合物体的形状;
2、通过多练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年级:三学科:数学第二单元主题:《观察物体》主备课人:三年级数学组
项目
内容
单元内容(知识)结构及在本册的地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二年级已经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二年级学习时以观察简单的实物为主,而本册教材是以观察较为抽象的立体图形为主,并用语言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课型
单元课
课题
观察物体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知道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面.
2.能够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组合物体的样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
难点: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组合物体的样子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1.复习学过观察物体的方法。
2.观察物体方法的再现.
预习、练习、巩固、拓展
1.课前预习:(1)复习二年级学习的方位词;
2.课堂练习:(1)选择课后练一练中部分习题;(2)选择课堂精练中的习题当堂完成。
3.课后巩固:(1)回家摆一摆实物,告诉家长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2)完成课堂精练。
4.拓展学习:学习排除法解决问题
年级:三学科:数学第二单元主题:观察物体主备课人:三年级数学组
(2)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练习。
3.关键点:判断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首先解决较容易判断的。其次,排除简单图形之后,一定要善于比较剩余图形间的差异,判断时除了位置重要外,有时观察者视线的高低也是判断的关键之一。
二、教育性: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创新性:学生加强实践体验,并能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以此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互学
1.小组合作完成观察物体任务.
2.小组内交流观察物体的方法.
群学
1.全班交流讨论观察物体的方法.
2.交流观察物体的选取方法.
3.交流观察物体的最佳方法.
共学
1.师生共同总结和归纳观察物体的方法,观察物体方法的选择。
2.生活中的物体的观察方法。.
练习设计
1.观察物体
2.连一连
作业设计
1.找找生活物体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组合物体的样子;
难点: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1.观察物体
2.说说你的观察物体.
互学
一、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
1、我们已经学过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物体和组合物体的方法,那么在观察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看一看(二)
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组合物体的样子;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3、着手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具备初步的空间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组合物体的样子;
难点: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1.观察物体
群学
1.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观察出来的。
2.汇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果。验证你的观察结果。
共学
1.观察物体。
2.说说你的收获.
练习
设计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第3,4题。
作业
设计
1.找找生活中的物体并说说你的观察。
板书
设计
观察物体
教学
后记
年级:三学科:数学第二单元主题:看一看(二)主备课人:三年级数学组
难点:判断出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1.观察物体
2.说说你的观察物体.
互学
一、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
请同学们再仔细思考,在看实物的过程中,你们每次最多能看到多少个面?
2.看一看
二.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1.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引导观察,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物体,请你观察下并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