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本节课讲解的是关于物体的观察的知识。教材中重点涉及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以及观察物体时的方法和应用。
2. 教学目标
•了解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
•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
3. 教学重点
•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
•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
4. 教学难点
•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
二.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物体,让其分别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然后向学生确认这些特征属于什么概念。
2. 讲解新课
2.1 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
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学习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并让学生互相交流。
2.2 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体验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等对物体存在不同的认识结果,并让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3 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
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图画,让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物品,进行简单的问题思考。
3. 操作训练
教师安排学生在教室内外,分组完成观察任务并根据任务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4. 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学生与小组分享的方式,带领学生总结和梳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三. 作业布置
完成《数学教材》相应章节的练习册。
四. 教学参考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
2.《数学教材》知识点及应用练习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前言
本说课主要针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本课时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特点,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类、对比、排序等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 教学内容
1.了解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并能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
2.了解物体的大小,并能用“大、中、小”等词语描述大小;
3.了解物体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学会编写简单的数量比
较式;
4.了解物体的结构特点,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内部构造特点。
2.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特点,并通过学习归类、
对比、排序等方法对物品进行简单的描述;
2.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等,能够简单地组织语言将
观察结果表达清楚;
3.能够较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关系,并能自己编写数量比较式;
4.能够通过观察建构物的内部结构,能够准确表述建构物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设计
1. 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课堂讲授、小组互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进一步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教学步骤
步骤一:课堂导入
通过问答方式,导入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相关特点。
步骤二:社会化分组
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让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解和表述能力。
步骤三:观察物体
将若干物品放在教室中央,要求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步骤四:对比和分类
教师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分别进行展示,让学生归类对比,培养学生的对比和分类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北师大版
课名单 。
工作。 在认真 结,并 在此基
钻研教 础上撰
材的基 写教育
础上, 抓好上 教学论 文,并
课、课 后作业 、辅导 、评价 等环节 ,从而 向报刊 杂志和 年会投 稿。
有效地 提高课 堂教学 效率。 加强教 学方法
、手段 和策略 的研究 ,引导
教师改 进教学 方法的 同时, 引导学 生改 进学习方 法和学 习策略 。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 能力目标: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 情感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任务是 能力测 》和《
要使学 试更加 考试说
生在历 史知识 强调考 生对文 明》的 要求,
、历史 学科能 科各学 科整体 认真完 成高二
力和思 知识的 阶段的
想品德 把握、 单科复
、情感 、态度 综合分 析问题 习工作 。坚持
二 、教学 依据和 根 据国家 对人才 三 、教学 内容 《 世界近 现代史 四 、教学 安排 1. 每周 课时, 月 下旬前 要复习
队伍建 设,让 “语文 研究小 组”, 充分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看一看(二)》示范课教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2课时看一看(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在上节课“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并能正确判断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学生来说还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本课设计了两个情境:情境一主要是借助画面中的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引导学生从不同位置想象观察两个物体,探究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情境二是从窗外远距离观察人物,再一次经历从相对位置观察的过程,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和相互位置关系是不同的。通过这两个情境让学生先通过想象或空间推理判断,然后实
1/ 9
际进行观察验证,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休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两个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2/ 9
老师和同学吧。
师:因为我们不能同时看到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上面和下面。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讲解的非常详细。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怎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两个物体。生1:同一个物体,站在不同的角度观
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生2:站在不同的位置,每次最多能同
小学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题,第41到42页想想做做第1到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图形,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摸索,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在观看、操作、摸索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爱好,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依照指定视图摆出物体。
教学预备:
挂图,正方体教具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
出示教学挂图
先数数
再摆摆
后画画
比一比问:从正面看这3个物体的形状相同吗?差不多上什么样的?从侧面和上面呢?
小结: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二.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问:题里要求我们做几件情况?
指名回答题中两个问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集体交流。
3.做第3题
。全班交流。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三副图形分别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
学生摆摆。用12个小正方体摆出与例题同样的3个物体。
看一看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这3个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图形?
学生试着把自己看到的图形画在纸上。
展现学生画的结果。
各自默读题目。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9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9
篇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
教学目标⒈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⒉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一、复习
⒈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
别看到了什么形状?
⒉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
二、教学新课
⒈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
⑴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⑵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
你想怎么摆?
⑶指名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
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
⑸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
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
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示范课教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3课时《单元综合复习》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通过对本课时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有关知识,并能正确判断物体的所在位置。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经验,让学生先通过想象或空间推理判断,然后实际进行观察验证,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想象力。
1/ 8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想象、验证的过程,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并能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观察、想象、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初步发展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观察交流的活动中,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体验观察和想象的乐趣,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
教学难点:
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两个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2/ 8
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点击屏幕出示知识点。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这些知识我们都掌握的怎
么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复习之旅。
2.巩固与复习
(1)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师:同学们,观察下面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看
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初步探索物体的分类——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初步探索物体的分类——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
案教案
在三年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将进入第二个单元——《观察物体》,这个单元将带领孩子们初步探索物体的分类。作为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这对于他们学习这个单元将会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本单元也将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孩子们能够较好地运用分类思维,对不同物体进行区别。
2.能够正确认识物体的共性和特性。
3.能够初步区分类别物体。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分类思维能力
2.学习正确的观察分析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1.分类游戏
糖果、玩具、鞋子、帽子、书、篮球、棒球、足球等随机排列在桌上,老师请孩子们将同类物品分到一堆中。通过游戏,帮助孩子们掌握分类思维和分类方法。
2.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
请孩子们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材质等。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每个物体的独特性和共性。
3.分类练习
让孩子们进行分类练习,将某个物品进行分类。例如,将玩具车、玩具卡车、玩具飞机、玩具船四种不同的玩具车分类。
四、教学过程
1.新旧知识的巩固
老师首先将一些示例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观察他们的大小、颜色、形状和用途等特征,然后请他们将物品分类。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分成糖果和非糖果两组,或者将它们按颜色、形状、大小分类。孩子们可以在小组内或者个人完成这项任务。
2.新授知识
老师将某种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观察它们的特征。例如,花瓶、茶杯、玻璃杯等物体的区别是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材质和用途是什么?让孩子们进行不同物品特征的总结,并相互讨论。
三上数学教案《二、观察物体》
学生倾听。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生自由回答
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全部画完后搭一搭进行验证。
学生独立画图。
提高口算能力。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给定一个从某个面看到的形状,想象正方体是怎样摆放的,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巩固旧知,利用题目要求稍加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84÷239÷3 2800÷7 80÷8
1、学生听故事大象叔叔送给小鸟、小猴、和小猫几箱水果。小猫说:“谢谢大象叔叔,这两箱水果肯定很好吃。”小猴马上反驳道:“明明送给我们3箱,你怎么说是2箱呢?”小鸟笑起来,说:“你们真奇怪,那么清楚地4箱水果在这儿,难道你们看不见吗?”大象叔叔听了它们的争论大笑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同学们思考。
2、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3、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全部画完后搭一搭进行验证。
4、展示,交流想法。
5、教师小结画法。
出示大屏幕,学生根据立体图形在方格本上画看到的形状。
今天在实际的操作中你有什么收获?
出示口算卡。
师谈话导入。
师指导学生做有效思考
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教师先示范怎样在方格纸上画图。
大屏幕出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游戏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三年级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三年级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使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教学内容:P86--87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辨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3、在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具准备:一个大些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并在其六个面上用不同
颜色表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认识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个调查,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老师讲台上的这个长方体,你能看到它的哪几个面?注意:观察的时候人要坐端正,头不能移动。
学生观察后互相交流。
讲述:观察长方体时,正对着我们的这一面叫做它的正面,它的左侧和右侧的面都叫做侧面,顶上的一面叫上面,请小朋友们介绍一下你观察到哪几个面?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猜一猜,你知道从老师所站的这个地方观察到了几个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
设计
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
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1课时《看一看(一)》示范课教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看一看(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 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教学重点: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2/ 8
3/ 8
师:同学们说得有理有据,很好。那么站在一个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呢?
老师先请同学们猜想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再请个别同学示范观察描述什么情况下只能看到1个面,站在什么位置可以看到两个面,站在什么位置观察可以看到3个面……
4/ 8
师小结: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3个面,最少能看到1个面。
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师:同学们可真棒,能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长方体的形状。老师决定送你们每个小组一个礼物,看看这是什么?
教师展示课前准备的玩具熊。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数学:第2单元《《观察物体》》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身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是因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正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观察单一物体和观察两个物体的相对关系。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环节,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学生能正确辨认从四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单一物体或两个物体的形状及位置关系。
1.通过观察,学生能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2.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以观察为载体,不断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察物体”的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另外,根据给定的平面图形中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0篇)
《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0篇〕
《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0篇〕
《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67、70页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拟,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区分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反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初步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3、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能区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汽车假设干辆、学生每四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猜一猜〕
〔1〕〔课件出示〕
几张动物图片,遮住他们的一部分,请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2〕根据学生的答复,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么猜的?
2、导入新课
师:刚刚你们看见了动物的不同部分,猜得很棒!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你看到了什么?〔提醒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考虑:要观察物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得出:可以从正面、侧面、反面去观察一个物体。
2、学生活动
〔1〕师:请小朋友拿出汽车玩具放在桌面上,说说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到的汽车是怎么样的?
小组汇报:
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头,有车灯和窗户;
我看到的它的是车尾……
〔2〕画出自己看到的汽车形状。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画画比赛,看谁能把自己看到的汽车形状简单而又比拟准确得画出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
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
《搭一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4、15页“搭一搭”。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4、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1、能够独立动手搭建立体图形,并会用“上、下、左、右”等词语表述物体相对的位置。
2、感悟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并且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想象用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学具:每人正方体模型4个。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解寓言故事“盲人摸象”。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致呢?生答。
师:刚才,小朋友们观察地非常仔细,其实,观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已经掌握了这种很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继续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搭一搭来学习观
察物体(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很多同学就想:肯定有好玩的、有趣的活动。不过,这些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需要你开动脑筋,仔细观察。
二、参与活动,探究新知
1、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1)理解游戏规则
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正在玩这个游戏。你能看懂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么?
北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观察物体
第2单元观察物体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属于《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观察物体”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本单元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构建起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一些位置关系,但认知水平还停留在直观认识向抽象认知的过渡阶段,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在观察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玩中乐、乐中悟。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理解了前后、上下、左右的实际含义,有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简单认识经验,在一年级下学期初步学习了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拓展到观察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从相对位置观察物体以及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与本单元有关的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是:从三个方向观察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体会不同范围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
1.使学生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过程,能够辨认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2.使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进行辨认。
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初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1.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描述出从不同角度分别能看到物体的哪几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