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比例线段(2)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数学24.2:比例线段(2)导学案
学生编号学生姓名授课教师辅导学科数学所属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沪教版课题名称比例线段2课时进度授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如下重点难点如下24.2 比例线段(2)学习目标1、掌握黄金分割的含义;2、会找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找出一个图形中的黄金分割点;3、会运用同高(或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进行三角形的面积比与线段比的转化。
学习重点黄金分割的意义。
学习难点熟练并灵活运用黄金分割的意义解题。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已知a=2,b=4,c=6 ;若a,b,c,x 是成比例线段,则x= ;若a,x,b,c 是成比例线段,则x=小明的身高为 1.6m ,测得他的影长为1m,在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为5m,则旗杆的实际高度是若线段a、b、c满足a:b=b: c ,则称线段 b 是线段 a 与 c 的实数b是 3 和8的比例中项,则b =已知线段a=6cm,b=24cm,那么线段 a 和、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展示四个国家的国旗。
1、2、3、4、5、1、b 的比例中项c =cm。
新西兰人民共和国朝鲜这四面国旗中的共同图案是。
为什么都会选择这个图案呢?除了政治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本身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图案。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有一句名言:“凡是美的东西,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这就是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1)2)间的协调一致。
”下面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此图案中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一种关系。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五角星是我们常见的图形。
在右图中,度量点C到点A,B的距离,AC和BC相等吗?AB AC操作要求:请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再求比值。
B3、师生探究·合作交流BC AC如图,在线段 AB 上,点 C 把线段 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和 BC ,如果,那么称线段 AB 被点 C 黄金分割AC ABl 的代数式表示) ,即可找出上述的线段关系。
(课件)24.2相似图形的性质(成比例线段)
a 各等于多少? ab
、
习题和24.2
3.判断下列各组线段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1) 2厘米,3厘米,4厘米,1厘米; (2) 1.5厘米,2.5厘米,4.5厘米,6.5厘米; (3) 1.1厘米,2.2厘米,3.3厘米,4.4厘米; (4) 1厘米,2厘米,2厘米,4厘米.
∴ ad=bc, 在等式两边同加上ac, ∴ ad+ac=bc+ac, ∴ ac-ad=ac-bc, ∴ a(c-d)=(a-b)c, 两边同除以(a-b)(c-d), a c ∴ ab cd
.
a b , 2.已知: 线段a、b、c满足关系式 b c 且b=4,那么ac=______.
之间有关系_______________
图 24.2.1
像这样,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 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 a c 比, 如 b d (或a∶b=c∶d),那么,
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 线段.此时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例1判断下列线段a、b、c、d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a c ab cd ; 例2 证明:(1)如果 ,那么 b d b d
a c 证明(1)∵ b d
在等式两边同加上1, a c ∴ 1 1 b d
∴
ab cd b . d
(2)
a c (2) ∵ b d
a c a c 如果 ,那么 a b c d b d
(1)a=4,b=6,c=5,d=10; 5 1 a 4 2 c 解 (1) ∵ b 6 3 d 10 2
a c , ∴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
,
,
∴ 线段a、b、c、d不是成比例线段.
24.2(2)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
24.2比例线段(2)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方忠平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线段的比例中项问题;第二部分是黄金分割及黄金数的有关知识.教学目标1. 会运用同高(或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进行三角形的面积比与线段比的转化.2. 在比例线段性质的证明与运用过程中,体会方程思想的作用.3. 会找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找出一个图形中的黄金分割点.4.经历黄金分割点的探索过程,从中体会转化、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黄金分割的意义.难点:熟练并灵活运用黄金分割的意义解题.教学用具准备投影仪、笔记本,预习本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一、 情景引入1.观察(1)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芭蕾舞表演, 对学生视觉上形成美的冲击.师:“芭蕾舞在跳法上和其他舞种有什么区别吗?” 生:“要掂起脚尖.”师:“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2) 展示四个国家的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 朝鲜 新西兰 新加坡2.思考师:请问这四面国旗中有共同图案吗?若有,请指出来.师:为什么都会选择五角星这个图案呢?除了政治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五角星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图案.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有一句名言:“凡是美的东西,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这就是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一致.”下面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五角星中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一种关系.[说明] 通过创设情境“四个国家的国旗中都有五角星这个图案”,就会使同学们认识到五角星这个图案不一般,也就会非常想知道五角星中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到底蕴涵着怎样的一种关系.有了探究的欲望,就会很乐意完成下面的做一做.3.讨论度量点C 到点A 、B 的距离,计算AB AC 和AC BC 的值,你发现了什么?[说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最终发现了AB AC =ACBC ,即部分与部分之比等于部分与整体之比,符合毕达哥拉斯的审美观点,很自然地就引出了黄金分割的概念.)二、学习新课1.概念辨析例题1 如图,线段AB 的长度是l ,点P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AB AP AP PB =,求线段AP 的长.如果点P 把线段AB 分割成AP 和PB (AP>PB )两段,其中AP 是AB 和PB 的比例中项,那么称这种分割为黄金分割,点P 称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 与AB 的比值为215-,近似值为0.618,这个比值称做黄金分割数(简称黄金数).师:下面就让我们来解决刚才的问题,若由黄金分割点来看,理想身材的黄金分割点是肚脐,即一个人的上半身的长度与下半身的长度的比值或下半身的长度与整个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就会越给別人有一种美的感觉.但是很可惜,一般人的这个比值大约只有0.58到0.60左右(腿长的人会有较高的比值),由此可见,芭蕾舞演员掂起脚尖跳舞是为了提高这个比值,增加美感.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女性穿高跟鞋,会让人体看起来更美些.黄金分割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古希腊人把它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当中,其中最经典的作品就是雕像——维纳斯女神,她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比率正是0.618.[说明]当学生了解了黄金分割的概念之后,再来解决芭蕾舞演员跳舞要掂起脚尖的问题,并欣赏雕像-----维纳斯女神,能使学生感受到黄金分割的美学价值.2.例题分析 问题一(1) 线段AB 有没有除点P 以外的黄金分割点呢?(2) 点D 应满足怎样的条件?(3) 在五角星中点D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吗?(4) 你还发现了什么? [说明](这四个问题是有层次性的,问题(1)的结论是显然的,但学生得到的方法却是多样的,有的是凭直觉,有的是利用轴对称得到的,有的是采用旋转方法得到的;问题(2)进一步强化了黄金分割的概念;有了问题1的铺垫,问题(3)、(4)的结论很容易得出,A P BD这时学生就真正体会到了五角星确实是一个完美的图形,进一步感受到了黄金分割的美.)问题二师:下面我们再来了解黄金分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请同学们观察两幅照片,哪一更具有美感呢?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绝对的对称会给人单调、静止、缺乏活力的感觉,为了打破这种感觉,我们在构图的时候,就需要灵活地运用黄金分割来构图,把画面的上下左右用黄金分割来做出4条线,人们发现4条线交汇的4个点是人们的视觉最敏感的地方,被反复证明的是当被摄主体处于或发布在这4个点附近最容易得到“眼球”,在摄影理论里把这4个点称为“趣味中心”.[说明]学生选择图(2)完全是一种直觉,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当把上述道理讲给学生听时,他们对黄金分割的美学价值有更深的认识.问题三师:下面再来看看黄金分割在建筑上的应用.(展示巴黎埃斐尔铁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古埃及金字塔三幅图片,讲述其中蕴涵的黄金分割比例,体会黄金分割在建筑上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问题四师:同学们已经了解到线段的黄金分割是完美的分割,事实上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有趣的黄金分割现象.请同学们在下面十个矩形中(请若干个同学来找出他认为最合乎美的矩形,最后大部分同学将目标锁定在第①、⑤、⑧和⑩这四个矩形上,此时告诉他们这四个矩形分别是5×8,8×13,13×21,21×34的矩形,请他们用计算器算出这四个矩形的宽与长的比值(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结果分别是:0.625,0.615,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0.619,0.618,这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这四个矩形的宽与长的比值均接近于黄金比,从而引出黄金矩形的概念.[说明]黄金矩形的概念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通过亲身经历这么一个活动过程,自己感悟到合乎美的矩形和黄金分割的内在联系.) 矩形的宽与长的比为黄金比,这样的矩形称之为黄金矩形.师:古希腊人已经发现黄金矩形是最合乎美的矩形,他们将建筑物的门、窗的轮廓都设计成黄金矩形的形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特农神庙.如果把巴特农神庙的轮廓抽象为矩形ABCD ,以矩形ABCD 的宽为边在其内部作正方形AEFD ,那么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BC AB BE BC =,点E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吗?矩形ABCD 的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吗?[说明]这里涉及到比例变形的一些技巧,要给学生时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最终发现巴特农神庙的轮廓为黄金矩形,展示了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师:黄金矩形之所以称为黄金矩形,并不仅仅因为它的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比,更重要的是:由上述方法作图后得到的新的矩形BCFE 也为黄金矩形(原因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巴特农神庙之所以神奇,并不仅仅因为它的的轮廓恰好为黄金矩形,它有更深层次的美.[说明]动画演示巴特农神庙在构造上不断符合黄金矩形的神奇现象. 通过动画演示巴特农神庙在构造上不断符合黄金矩形的神奇现象,同学们已经被巴特农神庙中所蕴涵的建筑艺术所折服,使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了黄金分割和黄金矩形的美学价值.3.问题拓展例题2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D BOC S S ∆∆= 求证:OA CO OB DO =. 证略 尝试:(1)作顶角为036的等腰三角形ABC;(2)分别量出底边BC 与腰AB 的长度;OA B D C(3)作B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量出BCD ∆的底边CD 的长度.最后,分别求出ABC ∆与BCD ∆的底边与腰的长度的比值(精确到0.001)问:比值是多少?所以我们把顶角为o 36的三角形称为黄金三角形.它具有如下的性质:(1)618.0≈ABBC ; (2)设BD 是ABC ∆的底角的平分线,则BCD ∆也是黄金三角形,且点D 是线段AC 的黄金分割点;(3)如再作C ∠的平分线,交BD 于点E ,则CDE ∆也是黄金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可得到一串黄金三角形.巩固练习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555-,且AC >BC ,求线段AB 与BC 的长.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数学知识?2、和以往的数学知识相比,今天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作业布置书后练习1、2、3,练习册24.2(2)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是“黄金分割”,我采用从“美学”——“数学”的逻辑顺序去阐述这个课题,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并且引用了四个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在不断享受“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体验数学的社会功能.。
24.2.1比例线段 学案
24.2.1《成比例线段》教学案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比例线段的概念。
知道与“线段的比”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变形。
二、课前复习导学:1、什么是相似图形?2、问:这两张图形有什么联系?它们是 图形,它们 的形状 , 不相同,是相似形。
为什么有些图形是相似的,而有的图形看起来相像又不会相似呢?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主要特征呢?为了探究相似图形的特征,本节课先学习线段的成比例。
三、课堂学习研讨1、由上面的格点图可知,B A AB ''=_________,C B BC ''=________,这样B A AB ''与C B BC ''之间有关系_______________.2、概括:像这样,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如dc b a =(或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此时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3、问题1判断下列线段a 、b 、c 、d 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1)a =4,b =6,c =5,d =10; (2)a =2,b =5,c =152,d =35. 解:(1)∵=ba = ,=dc = ,∴b adc ∴线段a,b,c,d 成比例线段。
(2)∵=b a= ,=dc = ,∴badc ∴线段a,b,c,d 成比例线段。
图24.2.14、练习:判断下列线段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1)a =2cm ,b =4cm ,c =3m ,d =6m ; (2)a =0.8,b =3,c =1,d =2.4.5、新结论:对于成比例线段我们有下面的结论: 如果dc b a =,那么ad =bc . 如果ad =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dc ba =.以上结论称为比例的基本性质.6、思考:请试着证明这两个结论。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 24.2 比例线段-黄金分割 课件
比例的等比性质:
如果
a
,b
c d
k
(b,
d
0)
那么
ac a c _b___d___b____d_.
k
a k b a kb
c k d c kd
a c kb kd k bc bd
例1 在梯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
O,SAOD
SBOC ,求证:
DO OB
CO OA
想一想:将条件 SAOD SBOC 换成DC//AB,其它条 件不变,能证明原来的结论正确吗?
AC AD
1.如图,在△ ABC中,点D、E分别在AB、AC
上,且 AD AE
DB EC
.已知S △ ADE=1,S △ DBC=12,
求S △ ABC.
H
3.已知四条线段长分别为1厘米, 2 厘米,2厘米,
x厘米,它们是成比例线段,则x=
厘米.
例2 如图,线段AB的长度为l,点P是线段AB上一 点, PB AP (线段AP是PB、AB的比例中项),
我们做过调查,如果市场上有的电视频主要 有两种,一种是宽:长为3∶4的,另一种是 9∶16的.这两个比值都很接近0.618,也就 是因为黄金矩形是最美的.
画家们发现,按 0.618∶1来设计腿长与 身高的比例,画出的人 体身材最优美,
现今的女性,腰身以下 的长度平均只占身高的 0.58,因此古希腊维纳 斯女塑像及太阳神阿波 罗的形象都通过故意延 长双腿,使之与身高的 比值为0.618,
B P1
∵点P1称为AB的 黄金分割点 (点P1靠近B)
P1B AP1 5 1 0.618 (黄金数) AP1 AB 2
∵点P2称为AB的 黄金分割点 (点P2靠近B)
242(1)比例线段
24.2比例线段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条线段的比、比例线段的概念.2.掌握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3.理解比例的合比性质、等比性质.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线段的概念.掌握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难点:比例的合比性质、等比性质的理解.三、课前预习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那么,dc b a = ; 2.比例的合比性质:=+=bb a dc b a ,那么如果 ;=-b b a 。
比例的等比性质:如果=++==db c a ,那么k d c b a= = 3.下列各组线段成比例的是( )。
A. 1cm ,3cm ,2cm ,4cmB. 1cm ,20cm ,5cm ,25cmC. 4cm cm 2cm 6,3,cmD. 4cm ,8cm ,6cm ,12cm四、新授新课探索一(1)思考 四个数a,b,c,d,若21,k dc k b a ==,请问在什么情况下,就说这四个数成比例?k1=k2时,就说这四个数成比例.如果两个数的比值与另两个数的比值相等,就说这四个数成比例.通常我们把a,b,c,d 四个实数成比例表示成a:b=c:d,或dc b a =。
其中b,c 称做内项,a,d 称做外项.新课探索一(2)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两条线段的比.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对这两条线段一定要用同一长度单位来度量.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proportional segments).根据DE 是△ABC 的中位线的条件,你能找出成比例线段吗?线段DE,BC,AD,AB 是比例线段.新课探索一(3)如果a,b,c,d 是比例线段,即dc b a =(或d c b a ::=),那么线段d a ,是比例外项,线段b 、c 是比例内项,线段d 是a,b,c 的第四比例项。
比例线段有以下基本性质: 如果d c b a=,那么bc ad =寻找一下上述变化规律.新课探索二(1)比例线段除了具有上述性质以外,还有其他性质吗?思考 如果线段d c b a ,,,满足d c b a =,那么dd c b b a d d c b b a -=-+=+,是否成立? 新课探索二(2)比例的合比性质:新课探索二(3)请运用上述设比值为k 的思想方法来说明:比例的等比性质:等比性质可以推广到任意有限多个相等的比的情形.例如:注意 在实数范围内,式中的分母不能为零,如b+d ≠0,b1+b2+b3≠0.新课探索三五、课内练习六、本课小结比例线段1.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两条线段的比.2.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proportional segments).如果a,b,c,d 是比例线段,即dc b a = (或a:b=c:d), 那么线段a,d 是比例外项, 线段b,c 是比例内项, 线段d 是a,b,c 的第四比例项.3.比例线段的性质:(1)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 如果dc b a =,那么ad=bc. (可写出有关a,b,c,d 成立的8个比例式.)(2)比例的合比性质:(3) 比例的等比性质:。
3.2.2比例线段(2)
3.2.2比例线段(2)学习目标: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值。
3.能根据条件写出比例式或进行比例式的简单变形。
学习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难点: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及方法解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两条线段的比等于这两条线段在相同单位下的______之比。
2、下列对―两条线段的比‖叙述错误的是( )A: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选用的单位无关B:两条线段的比具有有序性C:两条线段的比都是非负数D:若线段a、b的比满足,ab=k,那么a=bk3、在四条线段中,若其中两条线段a、b之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c、d之比,那么线段a、b、c、d叫作__________,记作:________。
______叫作比例的内项,______叫作比例外项。
4、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有什么区别?5、在线段a 、b 、c 中,若a b =b c,那么b 叫作a 、c 的_____。
若a b =c dd 叫作a 、b 、c 的________。
二、新课探究1、若a 、b 、c 、d 满足等式:a b =c d,思考: ①它们的公分母是什么?②如何去掉分母?③去分母后得到的数学式是怎样的?结论: 若a b =c d,则ad=____________, 反过来:若ad =bc ,则a b=____________。
即:a b =c d⇔ ad=bc 特别地:a b =b c⇔b 2=ac 教材解读:①比例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a b =c d⇔ad =bc(a 、b 、c 、d 都不为零),叙述为: 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②其中a 、b 、c 、d 既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量,还可以是一个代数式。
③由a b =c d => ad =bc 的形式是唯一的,而由ad=bc=>a b c d形式不唯一,有8个不同的比例式。
④我们称形如a b =c d的式子为比例式,形如ad=bc 的式子为等积式(乘积式);2、若a,b,c,d 满足a b = c d,则有: ①反比性质: a b =c d ⇔ b a = d c ②更比性质: a b =c d ⇔ a c = b d思考:如何推理证明上述结论成立?3、合、分比性质例1. 已知a,b,c,d 满足a b = c d ,求证:a+b b = c+d d. 分析:式子a+b b的分子的和的形式,它是如何通过分式的运算得到的?【变式训练】已知a,b,c,d 满足a b = c d ,求证:a –b b = c –d d.【归纳结论】①合比性质:a b = c d ⇔ a+b b = c+d d.②分比性质:a b =c d ⇔ a –b b = c –d d.三、知识应用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a:b 的值。
《比例线段(2)》精品教案
4.1比例线段(二)1.了解两条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2.能根据条件写出比例线段;会运用比例线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重点:比例线段的概念及比例性质的运用.难点:课本例3要求根据具体问题发现等量关系,找出比例式,有一定的隐蔽性,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一、新课导入复习引入1.比例的基本性质是__ab=cd⇔ad=bc__.2.由ad=bc可推出哪些比例式__ab=cd,ac=bd,ba=dc,bd=ac,____ca=db,cd=ab,db=ca,dc=ba.__3.操场上有一群学生在玩游戏,其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例是3∶2,后来又有6名女学生加入进来,此时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为5∶3,求原来各有多少男生和女生【解】设原来有男生3x人,女生2x人,则(2x+6)∶3x=5∶315x=6x+18解得x=2所以3x=6,2x=4∴原来有6名男同学和4名女同学.说明:引入一个实际问题,引起学生们的关注,让学生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为下一个枯燥的几何问题做好铺垫.二、新知学习(一)比一比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这两条线段的比.如图所示,设线段OC=2,OC′=4,则线段OC与OC′的比就是2∶4=12,记为OCOC′=12.由图,从△ABC到△A′B′C′是一个相似变换,可得ABA′B′=12,BCB′C′=12,所以ABA′B′=BCB′C′.注意:(1)两线段是几何图形,可用它的长度比来确定;(2)度量线段的长度单位有多种,但求比值必须在同一长度单位下,比值一定是正数,比值与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3)表示方式与用数字的比表示类同,但它也可以表示为AB∶CD.(二)议一议什么是比例线段一般地,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例如,上图中,AB,A′B′,BC,B′C是比例线段.(三)做一做1.如图所示,BCAB=,BC AC =. 2.已知线段a ,b ,c ,若a 2=b 3=c5,且3a -2b +5c =25,求a ,b ,c 的值.【解】设a 2=b 3=c5=k(k≠0).则a =2k ,b =3k ,c =5k ,∵3a -2b +5c =25, ∴6k -6k +25k =25. 解得k =1.∴a =2,b =3,c =5.说明:通过比一比、议一议、做一做,加深对比例及比例线段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新知应用【例1】已知线段a =30 mm ,b =2 cm ,c =45 cm ,d =12 mm ,试判断a ,b ,c ,d 是否成比例线段.【分析】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线段,先要把四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化为同一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再分别计算第一和第二与第三和第四线段的数量比,如果比相等,那么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否则不成比例.【解】取mm 作单位,则b =20mm ,c =8mm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 ,d ,b ,a. ∵c ∶d =8∶12=2∶3, b ∶a =20∶30=2∶3, ∴c ∶d =b∶a.即四条线段a ,b ,c ,d 成比例线段.说明:判断四条线段(或数)是否成比例,在同一单位下,除了直接计算a∶b 和c∶d 进行判断外,还可以计算ad 和bc ,利用ad =bc ⇔a b =cd进行判断.【例2】如图,在△ABC 中,AD ,CE 是△ABC 上的高线,找出图中的一组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只要采取什么方法(看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是否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2)已知条件中有三角形的高,我们通常可以把高与什么知道联系起来 (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等式 根据所得的等式可以写出怎样的比例式 【解】AD AB =CEBC .理由如下:∵S △ABC =12AB·CE=12BC·AD,∴AB·CE=BC·AD,∴AD AB =CEBC. 说明:利用面积是比例线段中得到等积式的常用方法之一. 四、巩固新知 尝试完成下面各题.1.下列各组线段,能成比例线段的是( B ) A .1 cm ,2 cm ,3 cm ,4 cm B .3 cm ,6 cm ,4 dm ,8 mm C .3 cm ,9 cm , dm ,6 cm D .2 cm ,5 cm , dm ,8 cm2.已知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 =3 cm ,b =2 cm ,c =6 cm ,求线段d 的长度.解:设d=x cm,则有ab=cd,即32=6x.∴3x=12.解得x=4.∴d=4 cm.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AF⊥CD,找出图中一组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解:∵BC·AE=S▱ABCD =CD·AF,∴BCCD=AFAE.4.有两组线段,每组分别有4条,长度如下:(1)a=8 cm,b=cm,c=dm,d=10 cm.(2)a=16 mm,b=8 mm,c=5 mm,d=10 mm.请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线段,试说明理由.解:(1)b= cm,c= dm=6 cm,a=8 cm,d=10 cm. ∵bd=,ca=48,bd≠ca,∴这四条线段不成比例.(2)c=5 mm,b=8 mm,d=10 mm,a=16 mm.∵ac=80,bd=80,∴ac=bd,即ab=dc,∴这四条线段成比例.五、课堂小结1.两条线段的比及比例线段的概念.2.方程思想的体现.3.比例线段的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六、课后作业请完成本资料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内容.。
数学教案-比例线段 (第2课时)(标准版)
数学教案-比例线段(第2课时)1.理解成比例线段以及项、比例外项、比例内项、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等的概念. 2.掌握比例基本性质和合分比性质. 3.通过通过的应用,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 4.通过比例性质的教学,渗透转化思想. 5.通过比例性质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教学设计先学后做,启发引导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比例性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成比例线段及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教学步骤【复习提问】 1.什么是线段的比? 2.已知这两条线段的比是吗,为什么?【讲解新课】 1.比例线段:见教材P203页。
如:见教材P203页图5-2。
又如:即a、b、c、d是成比例线段。
注:①已知问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吗?(答:成比例。
,这里与顺序无关)。
②若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是指不能写成(在说四条线段成比例时,一定要将这四条线段按顺序列出,这里与顺序有关)。
板书教材P203页比例线段的一些附属概念。
2.比例的性质:(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那么。
它的逆命题也成立,即:如果,那么。
推论:如果,那么。
反之亦然:如果,那么。
①基本性质证明了“比例式”和“等积式”是可以互化的。
②由,除可得到外,还可得到其它七个比例式。
即由一个等积式,可写成八个不同的比例式(让学生试写)。
然后教师教给方法。
即:先按左:右=右:左“写出四个比例式。
再由等式的对称性写出另外四个比例式:。
注意区别与联系。
③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检查所作的比例变形是否正确。
即把比例式化成等积式,看与原式所得的等积式是否相同即可。
④等积化比例、比例化等积是本章一个重要能力,要使学生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以利于后面学习。
(2)合比性质:如果,那么证明:∵ ,∴ 即:同理可证:(找学生板演)(3)等比性质:如果那么证明:设;则∴ 等比性质的证明思路及思想非常重要,它是解决数学中连比问题的通法,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务必掌握。
沪教版数学(上海)九年级第一24.2比例线段教学设计(2课时)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采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强化巩固,提高解题能力: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比例线段的概念:讲解比例线段的定义,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比例线段,以及如何表示比例线段。
2.比例线段的性质:通过具体实例,讲解比例线段的性质,如比例线段的分割性质、相似性质等,并引导学生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比例尺的应用: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讲解如何根据比例尺进行地图上的距离计算和测量。
4.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学生对比例的概念已有初步了解,但部分学生对比例线段的性质和运用尚不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沪教版九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及单元测试卷和参考答案
第16题图
三、解答题
17.若 与 是相似形,点A与点 ,点B与点 ,点C与点 分别是对应顶点, , ,AB=2, =5,BC=3, =6求 的度数与边AC, 的长
18如图所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似四边形中,求未知边x,y的长度和角 的大小
(A) 8 (B) 6 (C) 10 (D) 4
3.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B//CD,如果S△ODC: S△OBC=1:2,S△ODC:S△OBA()
(A)1:2(B)1:3(C)1:4(D)1:6
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4.如图,已知AB⊥BD,ED⊥BD,垂足分别为B、D,AE与BD相交于点C,则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1:7(B)1:6 (C). 1:5 (D). 1:3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5.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DE//AC,已知AB=12,AC=6,则DE的长()
(A)3(B)4(C)5(D)6
6.在ABC中,AB//EF∥CD,AB=16,CD=48,则EF的长.为()
(A)8(B)10 (C). 12 (D). 14
21、在梯形ABCD中,AD∥BC,点E在BD的延长线上,且CE∥AB,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OB2=OD•OE。
数学九年级上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
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 第二课时(1)
一、选择题
1、在△ABC中,DE//BC,DF//AC, ,则 等于 ( )
(A) (B) (C) (D)
24.6 实数与向量相乘 第一课时(1)57
24.7向量的线性运算 第一课时(1)62
24.2(2)比例线段
PB AP 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且 AP AB
求线段AP的长.(用 l 表示)
x l-x
l
A
l
P
.
B
即线段 AP是AB 和PB的比 例中项.
问1:由图可知,线段 AB、AP、PB之间有 怎样的数量关系?
PB AP 问2:结合已知条件 AP AB
答1:AP+PB=AB, 即AP+PB=l 设线段AP的长为x, 则线段PB的长为l-x. PB AP 答2:由 AP AB
8
P1
B
线段AP是较长线段还是较短线段不确定, 分析: 所以要分类讨论. 解: (1)当AP>PB时, ∴AP=
5 1 2 AB=
(2)当PB>AP时, ∴AP=
3 5 2 AB=
5 1 ×8= 2
4 5 4 12 4 5
3 5 ×8= 2
A
P1
P2
B
两个 一般地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有两个
1:已知线段MN的长为2厘米,点P 是线段MN的黄金分割 点,则较长的线段MP的长是 ( 5 1) 厘米,较短的线 段PN的长是 (3 5) 厘米. 2:已知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PB, AB=4厘米,那么线段AP、PB的长度分别是 (2 5 2)厘米 和 (6 2 5) 厘米.
短= 3 5 全
5 1 3 5 全= 全 2 2
2
例题1:已知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若AB=8,
求较长线段AP和较短线段PB. ? 分析:
? 8
A
P
B
解:∵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根据题意AP>PB ∴AP= (或PB=
5 1 2 AB=
PB AB AP 8 (4 5 4) 12 4 5
成比例线段(一)教学设计 (4)
2.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
应用(1)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将已知四条线的长按大小顺序排列,如a>b>c>d.若最长(a)和最短(d)的两条线段长之积等于其余两条线段长(b,c)之积,则这四条线段a,b,C,d成比识
1.四个数a,b,c,d成比例的定义,比例的项、内项及外项的含义.
2.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对基础薄弱生特别强调:如果 ,则 , , ,……
二、类比联想、定义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1.复习两条线段的比的有关知识.
由此引出比例线段的概念.
2.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比例线段的概念.
情感目标:在数学探索、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思想观点,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重点
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基本性质的应用;
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比例变形.
教学方法设计
新课的导入—启发思维—讨论质疑—引导思路—教给方法—梳理规律—归纳结论,分层教学
教学
活动
安排
复习导入---讨论质疑----运用归纳
3.证明猜想,得出合比和等比性质.
优秀学生指导:考虑还有没有别的证明方法?
薄弱生指导:请模仿合比性质证法一,证明
说明:以后两种情况统称合比性质,即
等比性质
四、例题讲解
五、小结
拓展
链接
作业
布置
必做题
(课内外)
课内作业:书本第8页1、2、3、4;
回家作业:练习册第2、3页.
选做题
(课内外)
补充:
已知
《成比例线段(2)》教学设计
第九章图形的相似1.成比例线段(二)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这节课是“成比例线段”的第二课时,学生已经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观察了大量的图片,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认识了线段的比的知识,知道了选用同一单位长度量线段的长度,从而求出两条线段的比。
也学会了运用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图片创设的问题情境,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比例模型,初步掌握了解决有关比的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成比例线段的有关性质,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反而容易接受本节课的继续学习。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上一节课,学生已经收集了一些相似图形的图片,如大小不同的两张中国地图、国旗,同底相片等。
已经感受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各小组展示并讨论过线段比的事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的基础和能力。
难点处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推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发扬小组合作的精神,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教师参与指点。
二、教学任务分析教科书在学生认识线段的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学好了本节课,既承接了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又为本章的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奠定了基础。
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历运用线段的比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计算、讨论、想象等活动中获取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线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经历运用线段的比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计算、讨论、想象等活动中获取知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比例线段知识点总结
比例线段知识点总结一、概念比例线段是指在空间中,两条相交直线及其被它们截断的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
即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A、B,它们分别位于C、D两点之间,若AC:CB=AD:DB,则称AB 与CD成比例,这里的A、B、C、D称为比例线段。
二、性质1. 等价性:如果AB与CD成比例,那么CB与AD也成比例。
2. 共线性:如果AB与CD成比例,那么A、B、C、D四点共线。
3. 分解性:如果AB与CD成比例且BC=BD-CD,那么A、C、D三点共线。
4. 反比例性:如果AB线段与CD线段成比例,那么AB与DC反比例。
三、比例线段的性质1. 正比例和反比例(1)正比例:如果两个比列线段是正比例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处乘B等于C处乘D。
即AB/CD=AC/BD;(2)反比例:如果两个比例线段是反比例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处乘B等于C处乘D的倒数。
即AB/CD=AD/BC。
2. 合比例与轴比例(1)合比例:如果两个比例线段是合比例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一个共同的中点E,其中AE/EB=CE/ED;(2)轴比例:如果两个比例线段是轴比例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中点E,其中AE/BE=CE/DE。
3. 调和比调和比是指四个不相等的正数a、b、c、d,如果满足a/b=c/d,那么称a、b、c、d为调和比,用(a,b,c,d)表示。
四、比例线段的运算1. 和与差(1)和:如果AB与BC成比例,那么AB+BC等于线段AC的长度;(2)差:如果AB与BC成比例,且AB大于BC,那么AB-BC等于线段AC的长度。
2. 积与商(1)积:如果AB与BC成比例,那么AB*BC等于AC*BC;(2)商:如果AB与BC成比例,那么AB/BC等于线段AC的比例。
3. 比值定理如果在三角形ABC内,D、E分别是AB、AC的两个点,而线段DE与BC平行,那么AD/DB=AE/EC。
五、应用1. 已知比例求线段长度对于等比例线段AB、CD,通过已知比例和其中一个线段的长度,可以求解另一个线段的长度。
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一课一练及单元测试卷和参考答案
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一课一练、单元测试卷和参考答案目录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24.1放缩与相似形(1) 3 24.2 比例线段(1) 6 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一课时(1) 10 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二课时(1) 14 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三课时(1) 19 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四课时(1) 22 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一课时(1) 25 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二课时(1) 29 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三课时(1) 33 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四课时(1) 37 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一课时(1) 43 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二课时(1) 47 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三课时(1) 52 24.6 实数与向量相乘第一课时(1) 57 24.7向量的线性运算第一课时(1) 62 九年级(上)数学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一 67 第二十五章锐角三角比25.1 锐角三角比的意义(1) 72 25.2 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1) 75 25.3 解直角三角形(1) 79 25.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 84九年级(上)数学第二十五章锐角的三角比单元测试卷一 90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1) 94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第一课时(1) 98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1) 102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第三课时(1) 10626.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第一课时(1) 11126.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第二课时(1) 11626.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第三课时(1) 121九年级(上)数学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一 126参考答案 132数学九年级上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24.1放缩与相似形(1)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是相似三角形的是()A. 两个等腰三角形B. 两个直角三角形C. 一个角为30 的等腰三角形D. 两个等边三角形2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是相似多边形的是()A. 两个平行四边形B. 两个正方形C. 两个矩形D. 两个菱形3某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000米,画在地图上的距离是15厘米,则在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的距离之比是()A 1:200B 1:2000C 1:20 000D 1:200 0004. 下列不一定是相似形的是()A. 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B.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C. 两个圆D. 两个等腰三角形5. 下列给出的图形中,是相似形的是()A. 三角板的内、外三角形B. 两张孪生兄弟的照片C. 行书中的“中”楷书中的“中”D. 同一棵树上摘下的两片树叶6. 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是相似多边形的是 ( )A. 两个直角三角形B. 两个平行四边形C. 两个矩形D. 两个等边三角形7下列图形中,相似的有 ( )①放大镜下的图片与原来图片; ②幻灯的底片与投影在屏幕上的图像③天空中两朵白云的照片 ④用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两张大小不同的照片A. 4组B. 3组C. 2组D. 1组8. 对一个图形进行放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保持不变B.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会改变C.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保持不变,角的大小可以改变D.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可以改变,角的大小都保持不变二、填空题9. ABC ∆与'''A B C ∆相似,则它们的对应角 ,对应边 。
24.2比例线段(2)
复习:
1、比例线段的性质:
① 外项之积等于 ② 合比性 ③ 等比
内项之积
质
性质
2、解决比例计算问题常用方法: 设K法
第1页,共8页。
例题讲解:
例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
点O,
SAOD SBOC
D
C
求证: DO CO
O
OB OA
A
B
结论: 同高或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之比就等于
DB EC
S S 1,
12
ADE
DBC
S S 求: 和 EDC
ABC
议一议:
同底或等底的两个三角 形面积之比等于什么?
第4页,共8页。
回顾:比例中项
定义:如果比例的两个内项(或外项)相同, 那么这个相同的项叫做比例中项
即: a b b就是a和c的比例中项 b2 ac bc
试一试:已知线段AB=4, CD=9,线段EF是AB、 CD的比例中项,(1)列出比例式 (2)求出EF的长
例2:如图,已知线段AB的长是 如l 果
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是较长
线段求线段AP的长和AP与AB的比值。
添问: PB与AP的比值是
5 1 2。
5 1
AP与AB的比值 2 叫做 黄金分割数
5 1
简称: 黄金数的倒数是
2叫做
第7页,共8页。
黄金比
想一想:一条线段有几个黄金分割点? 两个
探讨:这条线段长度是 l 这两个黄金分割
所对应的底边之比,反之也成立
一题多变: 条件 SAOD SBOC 改成DC∥AB
第2页,共8页。
发现规律: 平行线 三角形面积相等
24.2圆幂定理(用)
D
E
AHale Waihona Puke H CBK
课堂小结
1、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 的内容及其应用; 2、可以用运动的观点理解各定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圆幂定理,定值 OP 2 - r 2 ; 4、圆中比例线段的实际应用。
探究定值:
当点P在圆内时: PA PB=r -OP
2
2
A P D O
D
A
CP
O
C
A D
B
P C O B
B
当点P在圆外时, PA PB=OP -r
2
2
D C P A O B
P C
D
C P
(D) O
O
A (B)
A (B)
PA PB=r -OP ( P在圆内)
2 2 2 2
PA PB=OP -r ( P在圆外)
2 2
过平面上一个定点P的任何一条直线与圆相交,则这点 到直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的乘积为定值 OP 2 - r 2 (等于点P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平方差的绝对值)。
PA PB=OP -r 0( P在圆上)
定值 OP r 称做点P对圆O的 " 幂"。
2 2
圆幂定理是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割线 定理(切割线定理推论)的统称。
A D
O
C E
例3、已知在Rt△ABC中,∠C=90°,∠A的外 角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D交△ABC的外接圆O 于E,DF切⊙O于F, 求证: AB AC=DF -DA 。
E A O B F D
2
2
C
例4、如图,C为AB的中点,BCDE是以BC为一 边的正方形,以B为圆心,BD为半径的圆与 AB及其延长线相交于H、K。 求证:AH· AK=2AC2。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比例线段》(第2课时)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比例线段》(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例线段》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1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和线段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比例线段是指在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线段是另外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那么这条线段被称为比例线段。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比例线段的定义,学会如何判断一条线段是否为比例线段,并能够运用比例线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比例线段这一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线段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线段的定义,并能够判断一条线段是否为比例线段。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线段的定义。
2.如何判断一条线段是否为比例线段。
3.运用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线段的概念。
2.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如:“在三角形ABC中,AB=6cm,BC=8cm,AC=10cm,请问是否存在一条线段DE,使得DE是三角形ABC的比例线段?”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引出比例线段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比例线段的定义和判断方法,并用动画或者图形展示比例线段的特点。
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比例线段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 的值. AC
A
D
B
C
第2页 www.kun─ 电话:021─52968960
第1页 www.kun─ 电话:021─52968960
AP BP
=
BP AP , 的比值是 AB BP
. .
上 海 昆 腾 教 育
SHANGHAI KUNTENG JIAOYU
1.如图,已知 S△ ADE 9cm2 , S△CDE 6cm2 , S△BDC 10cm2 ,求证:
上 海 昆 腾 教 育
SHANGHAI KUNTENG JIAOYU
第二十四章
相似三角形
第二节 比例线段 § 24.2 比例线段(2)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已知 x 是 m 、 n 的比例中项,如果 x : m =3:4,则 x : n 的值是( A. 4:3 B. 3:4 C. 9:4 D. 4:9 ) )
AD AE = . DB EC
A
D
E
B
C
2.如图,已知:梯形 ABCD 中,AD//BC, S△DOC 4cm2 , S△BOC 8cm2 . (1)分别求△AOB、△AOD 的面积. A O D
DO AO (2)分别求 和 的值. OC BO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3.如图,已知:△ABC 中,AB=AC, A=36°,BD 平分 ABC,点 D 是线段 AC 的黄金分割点, 且 AD>DC,求
S△ AOD DO S △ AOB BO
C. S△ ABC = S△DBC D.△AOB≌△DOC B C
二、填空题 1. m 是 4 和 6 的比例中项,则 m = . . cm,BP= . cm.
2.线段 x 是线段 a 和线段 b 的比例中项,则 x =
3.线段 AB=20cm,点 P 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且 AP>BP,则 AP= 4.线段 AB=10cm,点 P 是线段 AB 上一点,且满足 5.已知( 2a b ) : ( a 2b )=3:5,则 a∶b= 6.点 P 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AB=4,则 AP= 三、简答题
2.点 P 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且 AP>BP,则下列比例式能成立的是(
AB BP = BP AP AB BP B. = AP AB AP AB C. = BP AP
A. D.
AP 5 1 = BP 2
)
3.如图,梯形 ABCD 中,AD//BC,AC、BD 相交于点 O,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S△ AOB = S△DOC B. A O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