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考化学 溶液与胶体练习 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复习:溶液和胶体专项训练

2020年高考复习:溶液和胶体专项训练

溶液和胶体专项训练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答案,共60分)1、对胶体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入电解质,可使某些胶体凝聚B.通以直流电,胶体微粒作定向移动C.一束光线通过时,有丁达尔现象D.胶体微粒的直径小于10-9m2、向氢氧化铁溶胶中逐滴加入一种液体,首先使溶液发生凝聚而沉淀,继续加入则沉淀消失,这种液体是A.0.5mol/L盐酸B.0.5mol/L硫酸镁溶液C.0.5mol/L氯化钾溶液D.蒸馏水E.没有这种液体3、在相同温度下,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投入Wg无水硫酸铜粉末,错误的是A.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变B.饱和硫酸铜溶液质量减少C.析出Wg硫酸铜D.析出硫酸铜晶体的g数比投入的硫酸铜粉末的g数大4、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于碘化钾稍过量时可制得AgI胶体,当它和Fe(OH)3胶体相混合时,可析出AgI和Fe(OH)3胶体混合沉淀,由此得出A.AgI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B.AgI胶粒带负电C.AgI胶粒带正电D.Fe(OH)3电泳时向阳极移动5、用下列方法制备胶体:①0.5mol/L的BaCl2溶液和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溶液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mL水玻璃加入到10mL 1mol/L的盐酸中,用力振荡,可行的是A.只有①和②B.只有①和③C.只有②和③D.①②③均可行6、有一胶体,在电泳试验中其胶粒向阴极移动,这种胶体进行下列处理不发生凝聚的是A.加热B.加入硫酸镁溶液C.加入氢氧化铁胶体D.加入硅酸胶体7、某淀粉胶体内混有盐酸和食盐,欲使胶体pH值L高并除去食盐可采用的方法是A.盐析B.萃取C.渗析D.蒸馏8、下表给出X和Y两种物质在两种温度下,四种不同溶剂A、B、C、D中的溶解度。

某一样品中含Y60g,X10g。

当采用重结晶法回收纯净的Y时,欲得到9、把100g10%的KNO3溶液的浓度增加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45g水B.蒸发掉50g水C.加入10gKNO3固体D.加入15gKNO3固体10、在标准状况下,将V L的A气体(mol尔质量为M 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VdMV2240mol/L+B.1000VdMV2240mol/L+C.1000VdMMV2240mol/L+D.MV22.4(V0.1)dmol/L++11、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86gC.等于2.86g D.大于2.86g12、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如下表。

配套K12高三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能力达标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2

配套K12高三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能力达标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2

物质的分类一、选择题1、将15.6 g Na2O2和5.4 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得到7.84 L的气体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C.最终得到7.8 g的沉淀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1.5 mol·L-12、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③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④密度为1.1 g·cm-3与密度为1.2 g·cm-3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介于1.1 g·cm-3与1.2 g·cm-3之间,Na-K合金的熔点应介于Na和K熔点之间A.①②B.①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④3、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 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D.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O4、Na2O和Na2O2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2O比Na2O2稳定B.均可与CO2、H2O反应产生氧气C.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Na2O是淡黄色固体,而Na2O2是白色固体5、向50 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 mL,将其稀释至100 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OH-==H2O;CO32-+H+ ==HCOB.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C.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056 L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6、过氧化钠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O2、Na2CO3 B. Na2CO3C. Na2CO3、NaOH D. Na2O2、Na2CO3、NaOH7、0.2molNa218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为()A. 21.2g B. 21.6gC. 22.0g D. 22.4g8、Na2O和Na2O2在下列哪些点性质上是相同的:( )A.颜色、状态、属于碱性氧化物 B.与盐酸反应所观察到现象C.长期置放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 D.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所观察到的现象9、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产物没有影响的是A.Na2O2和H2O B.Na和O2 C.Ca(OH)2和CO2 D.C和O210、三种无色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因标签脱落,若只选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加以鉴别,该试剂应选:( )A.碳酸钠溶液 B.酚酞试液 C.石蕊试液D氯化钡溶液11、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①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②实验并观察现象;③解释现象及得出结论;④预测物质的性质。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2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2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一、胶体的性质与制备1.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①鸡蛋清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蔗糖溶液⑤Fe(OH)3溶胶⑥肥皂水A.①③B.⑤⑥C.② D.④解析:②中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④中物质属于溶液;剩余物质均属于胶体。

答案:D2.下列实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答案:C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 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 .X 、Z 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 .Y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 3+2Fe 3++3H 2O===2Fe(OH)3+3CO 2↑+3Ca 2+D .Z 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根据题意,所得液体Z 中红褐色透明液体应为Fe(OH)3胶体,固体为石灰石,过滤法分离石灰石固体和液体,A 正确;X 中是氯化铁溶液,分散质是Cl -和Fe 3+,Z 中有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是氢氧化铁胶粒,还有Ca 2+、Cl -,故B 错误;碳酸钙能与H +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促进Fe 3+水解,C 正确;Z 中有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正确。

答案: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 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B .向饱和FeCl 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C .AgI 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D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解析:胶体显示电中性,并且根据形成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Fe 3++3H 2O=====△Fe(OH)3(胶体)+3H +,可知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数没有改变,导电能力也没有改变,A 错误;向饱和FeCl 3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的是Fe(OH)3沉淀,B 错误;AgI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中作定向移动,C 错误。

答案:D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 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检测2含解析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检测2含解析

第二章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钠可称为碳酸盐、钠盐或碱式盐B.鸡蛋清、浑浊的河水不可能属于同一类别C.强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发生了显著的化学变化D.直径为10-8 m的微粒不一定属于胶体解析:选项A,对于盐的分类可以从阴、阳离子的角度进行,根据其组成的阳离子为Na+来看碳酸钠属于钠盐,根据其组成的阴离子为CO2-3来看碳酸钠属于碳酸盐,虽然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式盐。

选项B,鸡蛋清属于胶体,浑浊的河水属于悬浊液,但它们都可归为混合物。

选项C,强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出现丁达尔效应,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选项D,胶体属于混合物,而直径为10-8m的微粒可能是纯净物。

答案: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卫生标准,自来水厂常使用Cl2和FeSO4·7H2O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B.硝酸、纯碱、醋酸钾和硅石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从分类的角度看,混合物、分散系、胶体的从属关系如图所示:D.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解析:Cl2能消毒,和FeSO4反应生成的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净水,A正确;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B错误;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是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D正确。

答案:B3.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涉及的化学反应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AgS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C.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D.每生成1 mol X,反应转移2 mol电子解析:根据原子守恒X应为Ag2S,A项错误;B项,O2作氧化剂应得电子,错误;C项,根据化合价变化,Ag作还原剂,错误。

答案:D4.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2++2H3AsO3+6H++18Cl-===2As+3SnCl2-6+6M。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2-4(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2-4(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1.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2-3、SO2-3、Al3+、I-、Mg2+、Na +等7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

已知:5Cl2+I2+6H2O===10HCl+2HIO3据此可以判断:该溶液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组是()A.Al3+、Mg2+、SO2-3B.Mg2+、CO2-3、I-C.Al3+、SO2-3、I-D.Al3+、Br-、SO2-3解析:根据①溶液中有Br-和CO2-3,根据离子共存原则,不存在Al3+、Mg2+;根据②溶液中无SO2-3;根据③不能确定是否含有I -,因为在①中氯水可能把I-氧化成IO-,致使溶液不变蓝色。

3答案:A2.甲、乙、丙、丁由H+、Na+、Al3+、Ba2+、OH-、Cl-、HCO-3中的两种组成,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AlCl3,乙为NaHCO3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Fe2+、NO-3、SO2-4C.在甲中滴加丁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Ba2++OH-===BaCO3↓+H2OD.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解析:根据离子共存可确定甲、乙、丙、丁中的两种为HCl、AlCl3。

且甲与乙、丙均能生成NaCl和无色气体B。

则甲为NaHCO3,丙为HCl。

甲和乙除生成NaCl、CO2外,还有沉淀A,则乙为AlCl3,丁为Ba(OH)2,A选项错误;Fe2+、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B选项错误;在甲中滴加丁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Ba2++2OH-===BaCO3↓+CO2-3+2H2O,C选项错误;无色溶液D为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白色沉淀A为Al(OH)3,Al(OH)3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D选项正确。

【配套K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配套K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某溶液中含大量NH4+、Na+、HCO3-、CO32-、CH3COO-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 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A.Na+B.CO32-、NH4+C.CH3COO-、Na+- D.CH3COO2、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

下列区分这种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物质残留的是小苏打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C.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两种样品,再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3、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无气体生成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与电解质是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D.置换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6、下列各组物质或概念之间,不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7、下列包装标识贴错了的是()8、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架、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火柴、滤纸、漏斗。

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9、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已知氯气和NaOH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 5 B.11: 3 C.3:1 D.4:110、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下列反应可制取K2FeO4:2Fe(OH)3+3Cl2+10KOH=2K2FeO4+6KCl+8H2O。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1b(学后即练)含解析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1b(学后即练)含解析

1.将0.02 mol Na分别投入到盛有100 mL水、100 mL 1.0 mol·L -1盐酸、100 mL 1.0 mol·L-1硫酸铜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三个烧杯中一定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Na+2H2O===2Na ++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相比而言,X烧杯中的反应平缓些C.Z烧杯中一定会有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是单质铜D.三个烧杯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解析:A项,由题意可知,n(HCl)=0.1 L×1.0 mol·L-1=0.1 mol,n(Na)=0.02 mol;盐酸与Na发生的反应为2HCl+2Na===2NaCl+H2↑,显然Na不足,盐酸剩余,不会发生Na与H2O的反应;B项,Na与水及酸、盐溶液反应的实质均为Na与H+的反应,因此溶液中c(H+)将影响反应速率,盐酸和CuSO4溶液(Cu2+水解)均显酸性,溶液中c(H+)大于水,因此盛有水的烧杯中反应平缓;C项,Na投入CuSO4溶液中,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OH)2沉淀,Na不能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得不到单质Cu;D项,Na与水及酸、盐溶液反应,消耗的Na与生成的H2存在关系:2Na~H2↑,因此0.02 mol Na参加反应,三个烧杯中均得到0.01 mol H2。

答案:A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A.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增大B.放入NaCl溶液中:无现象C.放入FeCl3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红褐色沉淀生成D.放入NH4NO3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解析:A项错误,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钠,钠与水反应消耗水且生成NaOH,从而会有部分NaOH晶体析出,同时生成H2,由于溶液仍为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液的pH不变;B项错误,钠与水反应生成H2和NaOH;C项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与FeCl3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并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量使得NaOH与NH4NO3反应放出NH3,D 项错误。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2-1b(学后即练)含解析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2-1b(学后即练)含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食盐溶液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C.SO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它不是电解质D.NaHSO4无论在水溶液里还是在熔融状态下都可以电离出Na +、H+和SO2-4解析:判断电解质的强弱是根据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否全部电离,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有关,电解质强弱与其溶液导电性强弱并无直接联系,A项错误;食盐溶液不是电解质,NaCl 是电解质,B项错误;SO3是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C项正确;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Na+、HSO-4,D项错误。

答案:C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 mol·L-1的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 mol·L-1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C.只有⑤D.只有⑥解析:判定强弱电解质的依据是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能否全部电离。

不溶于水的盐溶于水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可溶于水的盐不一定全部电离,如醋酸铅就属于易溶难电离的盐。

对于一元弱酸其氢离子浓度小于酸的浓度,对于很稀的强酸溶液氢离子浓度可能要小于浓的弱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熔融的共价化合物电解质不电离不导电,如,液态氯化氢等。

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②强电解质一定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化合物③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弱电解质④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强电解质包括所有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所以①错误;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而与其溶解性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②错误;水中只有极少量分子发生电离,离子浓度很小,导电能力极弱,③正确;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故不导电,④正确。

[配套k12学习]湖北省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2.1.2分散系及其分类限时训练

[配套k12学习]湖北省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2.1.2分散系及其分类限时训练

胶体的性质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可能有9种方式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明矾能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D.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5.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关..的是( )。

6.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7.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C.在溶有1 mol Fe(OH)3的胶体中,含有N A个Fe(OH)3胶粒D.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8.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的四个反应类型分别是( )。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B.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解析】分散质微粒越小,分散系越稳定。

[K12学习]广东省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四 溶液与胶体实战演练 新人教版

[K12学习]广东省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四 溶液与胶体实战演练 新人教版

专题四溶液与胶体一、单项选择题Ⅰ1.(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生理盐水是指质量分数为0.9% 的NaCl溶液。

下列有关该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100 g溶液中含有0.9 g NaClB.100 g水中含有0.9 g NaClC.100 g溶液中含有0.9 mol NaClD.100 g水中含有0.9 mol NaCl2.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六项中的(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②④D.②④⑥3.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4.“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若将“纳米材料”的粒子分散到液体中所得分散系是( )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5.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粒子。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KNO3溶液6.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A.食盐+水B.泥土+水C.酒精+水D.蔗糖+水7.在配制250 mL 2.0 mol/L NaCl溶液的实验中,必须使用的仪器是( )8.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液体的是( )A.医用葡萄糖溶液B.70%的消毒酒精C.稀盐酸D.0.9%的生理盐水9.用下列仪器①量筒,②250 mL容量瓶,③托盘天平和砝码,④药匙,⑤玻璃棒,⑥胶头滴管,配制250 mL 0.5 mol/L的NaOH溶液,还缺少的仪器是( )A.烧杯B.分液漏斗C.烧瓶D.锥形瓶10.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11.下列水溶液为无色的是( )A.FeCl3溶液B.CuSO4溶液C.KMnO4溶液D.饱和食盐水12.25 ℃时含有少量未溶解的KCl的饱和溶液加热到45 ℃后变成了不饱和溶液,这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 25 ℃相比(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胶体和溶液都可透过滤纸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除去鸡蛋白胶体中混有的少量Cl-的方法是渗析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B.称取5.85 g NaCl,用100 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 mol/L NaCl溶液C.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D.20 ℃,100 g水可溶解34.2 g KCl,此温度时10 g 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5% 15.下列关于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100 g食盐溶液里约有26.5 g食盐,所以 20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26.5 g B.某温度时,饱和食盐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D.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二、单项选择题Ⅱ16.胶体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丁达尔效应B.可以通过滤纸C.布朗运动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17.下列实验操作中,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是( )18.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60 ℃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应在( ) A.0~10 ℃B.10~20 ℃C.20~30 ℃D.30~40 ℃19.欲配制0.1 mol/L NaOH溶液100 mL,符合要求的选项是( )A.称取0.4 g NaOHB.把烧碱放在纸上称量C.选用大于100 mL的容量瓶D.直接放在100 mL的量筒中加水稀释至100 mL刻度20.取70 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 g水,析出4 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A.16 g B.20 gC.40 g D.56 g21.按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要求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固体B.用100 mL量筒量取2.5 mL稀盐酸C.用10 mL量筒量取7.5 mL稀盐酸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盐酸溶液22.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D.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23.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B.溶解后未冷却移入容量瓶C.容量瓶使用前未经干燥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24.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分散质的粒子都可以透过滤纸B.都比较稳定,密封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C.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溶解25.在4 ℃时向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溶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一、选择题1. 1mol/LNaCl溶液表示()A.溶液中含有1molNaCl B.1molNaCl溶于1L水中C.58.5gNaCl溶于941.5g水中 D.1L溶液中含有NaCl58.5g2. 5L 1mol/L NaCl溶液与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 B.1:1 C.2:5 D.1:53. 5L 1mol/L NaCl溶液与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浓度之比()A.5:2 B.1:1 C.2:5 D.1:54. 配制500ml 1.0mol/L 稀H2SO4,需要18mol/L 浓H2SO4约多少ml?()A.500 B.100 C.28 D.185、现用胆矾(CuSO4•5H2O)配制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A.称量时,将胆矾晶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B.准确称取16.0g胆矾,在1000mL容量瓶中溶解,定容C.准确称取25.0g胆矾,溶于水,所得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洗涤并转移,定容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6、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mL,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38.5mol/LB.32.7mol/LC.20.4mol/LD.18.4mol/L7. 在K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1,则混合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5 mol•L-1 B.0.45 mol•L-1 C.0.3 mol•L-1 D.0.6 mol•L-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0gNaOH溶于1L水中,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1mol/LB.58.5gNaCl溶于水配成1000mL溶液,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1mol/LC.11.2LHCl气体通入水中,溶解后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0.5mol/LD.从1L1mol/LH2SO4溶液中取100mL,取出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9. 实验中需0.5mol•L-1的NaOH溶液24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A.240mL,4.8g B.250mL,5.0gC.500mL,10.0g D.任意规格,4.8g10.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B.该硫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SO210.3 LC.配制20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11.传统的引爆炸药由于其中含Pb,使用时将产生污染,同时其引爆后的剩余炸药还严重危害接触者的人身安全,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 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安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

[推荐学习]高考化学 溶液与胶体练习 人教版

[推荐学习]高考化学 溶液与胶体练习 人教版

高考化学 溶液与胶体练习 人教版习题精练1.(2010山东潍坊高三模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溶液的溶质B.一杯溶液里各个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C.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水溶液D.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解析:C 中若是少量水溶解在酒精里,就可能看成将水作为溶质的错误结论,因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一般都把水看作溶剂,故C 对。

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形成的是溶液而不是乳浊液,故D 不对。

答案:D2.“纳米材料”是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1 nm=10-9 m )。

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军事、化工等领域。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得到的分散系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通过半透膜B.能全部通过滤纸C.有丁达尔效应D.有电泳现象解析: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0-9—10-7 m ,“纳米材料”的直径正好处在这一范围,因此,“纳米材料”分散在水中应具有胶体的性质。

因为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选A ;因为胶体颗粒能通过滤纸,所以B 错误;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胶体颗粒的大小决定的,所以C 错误;“纳米材料”分散在水中具有胶体的性质,所以D 错误。

答案:A3.100 mL 0.3 mol ·L -1 Na 2SO 4溶液和50 mL 0.2 mol ·L -1 Al 2(SO 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24SO 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A.0.2 mol ·L -1B.0.25 mol ·L -1C.0.4 mol ·L -1D.0.5 mol ·L -1 解析:混合溶液中-24SO 的总物质的量为:0.1 L ×0.3 mol ·L -1+0.05 L ×0.2 mol ·L -1×3=0.06 mol 。

精品K12学习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2b(学后即练)含解析

精品K12学习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2b(学后即练)含解析

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解析:有的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是电中性的,A项错误;通电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但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如果不带电,则不会移动,B项错误;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C项错误。

答案:D2.将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分为两等份,把其中的一份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继续加热至红褐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份分散系均能发生丁达尔现象B.两份分散系均能全部通过滤纸C.原溶液呈电中性,滴加沸水后得到的分散系带电D.两份分散系中所含分散质微粒的物质的量相等解析: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红褐色的那份为胶体。

A项中胶体可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所以错误;B项中不论是胶体还是溶液,均能通过滤纸,所以正确;C项中虽然胶粒带电荷,但胶体不带电,所以错误;D项中起始两份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但水解后多个氢氧化铁聚集在一起形成氢氧化铁胶粒,因此胶粒数量要远远小于三价铁离子的数量,所以错误。

答案:B3.500 mL 2 mol·L-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适量,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

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项错误;FeCl3中的Fe3+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灼烧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配套K1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堂达标练: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含解析

【配套K1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堂达标练: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含解析

1.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不产生沉淀B.溶液和胶体都是纯净物,浊液是混合物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解析:大多数胶体是均一、稳定的,A错误。

溶液、胶体、浊液都是混合物,B错误。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较小,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

烟、云、雾等都是胶体,并不是只有胶状物才称为胶体,D错误。

答案:C2.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 nm之间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水是分散质D.将所得分散系过滤,在滤纸上能得到分散质解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磁流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之间,因此磁流体属于胶体,A错误。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

所得的分散系中,水是分散剂,C错误。

胶体能透过滤纸,D错误。

答案:B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胶体粒子带电B.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D.胶体粒子直径在1 ~100 nm之间解析:由胶体与其他几种分散系的性质可知,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故D正确。

答案:D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雾天打开车灯会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解析:雾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在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发生胶体的聚沉,然后氢氧化铁与酸反应而溶解;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不是胶体。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2-2c(学后即练)含解析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2-2c(学后即练)含解析

6.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Fe+4H++NO-3===Fe3++NO↑+2H2O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次氯酸:2ClO-+H2O+CO2===2HClO+CO2-3C.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2MnO-4+5SO2+4OH-===2Mn2++5SO2-4+2H2OD.0.01 mol·L-1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2-4+2Ba2++4OH-===2BaSO4↓+Al(OH)3↓+NH3·H2O解析: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为硝酸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2NO↑+4H2O,故A错误;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CO2===HClO+HCO-3,故B错误;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2-4+2Mn2++4H+,故C错误;0.01 mol·L-1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2SO2-4+2Ba2++4OH-===2BaSO4↓+Al(OH)3↓+NH3·H2O,故D正确。

答案:D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H+===Ca2++H2O+CO2↑C .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呈中性:2H ++SO 2-4+Ba 2++2OH -===2H 2O +BaSO 4↓ D .电解饱和MgCl 2溶液:2Cl -+2H 2O=====电解2OH -+H 2↑+Cl 2↑解析:等号两边电荷总数不等,未配平,A 错误;醋酸是弱酸,不可拆,B 错误;溶液显中性,即H +和OH -恰好完全反应,此时NaHSO 4与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2∶1,C 正确;溶液中Mg 2+与产物中OH -结合生成Mg(OH)2沉淀,D 错误。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1-1-2b(学后即练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1-1-2b(学后即练

1.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解析:比较同温同压下的1 mol两种气体:由此可知体积相等时,密度不相等,A错误;原子数相等时中子数不相等,B错误;质量相等时质子数不相等,D错误。

答案: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g)和N2(g)分子数相同B.等温等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 mol O2(g)和2 mol N2(g),两气罐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D.等温等压条件下,5 mol O2(g)和2 mol H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解析:A项,温度相同、体积相同,但没有说压强是否相同,因此无法推出物质的量是否相同,错误;B项,等温等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SO2和CO2的密度之比=64∶44=16∶11,正确;C项,等温等容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因此两者压强之比等于5∶2,正确;D项,等温等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二者体积之比等于5∶2,正确。

答案:A3.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含指定原子数目一定相等的是()A.温度和压强不同,相同质量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总原子数B.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C2H4和C2H2、C2H6的混合气体的总原子数C.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两种气体中的氧原子数D.相同物质的量、不同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中的氢原子数解析:质量相等,N2O和CO2的摩尔质量也相等,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两者都是三原子分子,所以它们的总原子数一定相等,A项正确;B项中,碳原子数相等,但是C2H2和C2H6的组成比例不确定,不能判断氢原子数是否相等,B项错误;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两种气体的分子组成不同,故氧原子数不同,C项错误;D 项,物质的量相等的NH3和CH4中氢原子数不同,D项错误。

配套K12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3)李仕才一、选择题1、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 mol·L-1B.一瓶该“84消毒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变小C.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用以消毒,稀释后溶液中c(Na+)约为0.04mol·L-1D.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含25%NaClO的消毒液480 mL,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 g【答案】D2、已知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是还原剂C.若生成3.2gO2,则转移0.4mole-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O2F2中氧和氟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1,在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中,S由-2升高到+6,O由+1降低到0,所以硫化氢是还原剂、二氟化二氧是氧化剂。

A.氧气是还原产物,A不正确;B.O2F2是氧化剂,B不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4mol O2,转移8mol e-。

3.2g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若生成3.2gO2,则转移0.2mole-,C不正确;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正确。

本题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其简单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判断陌生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F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表现-1价,去判断氯化物中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3、下列关于硅及二氧化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B.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类似C.熔融烧碱样品使用的器皿是石英坩埚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答案】A【解析】A、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计算机锌片,故A正确;B、Si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CO2是能溶于水的气体,两者物理性质不相似,故B错误;C、烧碱是NaOH,石英是SiO2,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SiO2与NaOH发生2NaOH+SiO2=Na2SiO3,因此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石英坩埚,故C错误;D、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故D错误。

配套K12高中化学 化学基础练习400道 新人教版必修1

配套K12高中化学 化学基础练习400道 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基础题400道★※020829-1、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Co x Fe(3-x)O(3+x)的化合物。

已知氧为-2价,钴(Co)和铁可能呈现+2价或+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则x值为______,铁的化合价______,钴的化合价________。

020829-1答案:假设Co为+3价,则铁为+2价。

则有3x+2(3-x)-2(3+x)=0(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x=0(无Co),不合理。

(据此即可判断应该是Co为+2价,铁为+3价,2x+3(3-x)-2(3+x)=0,解得x=1);当然,如果开始假设Co为+2价,则铁为+3价,则可直接得出结果。

★※020830-1、按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水溶液中N2H5+离子将Fe3+还原为Fe2+:N2H5++4Fe3+→4Fe2++Y+…作为N2H5+离子的氧化产物Y可能是_______?020830-1解答:4个Fe3+获得4个电子,在N2H5+中2个N原子显-2价,共应失去4个电子而变为0价,即得N2.★※020831-1、用足量的稀H2SO4溶解FeS和Fe(OH)3的混合物28.3g,可得到1.6g硫,原混合物中FeS的质量可能是多少克020831-1解答: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S+H+=Fe2++H2SFe(OH)3+3H+=Fe3++3H2O2Fe3++H2S=2Fe2++2H++S↓由方程式可算出,要生成1.6g硫,须有m(FeS)=4.4g,m[Fe(OH)3]=10.7g,因4.4+10.7=15.1(g)<28.3(g),说明混合物过量。

所以:①当FeS完全反应时,有FeS4.4g;②当Fe(OH)3完全反应时,有Fe(OH)310.7g,则混合物中FeS的质量为28.3-10.7=17.6(g). ★※020901-1、某溶液中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

溶液胶体练习及参考答案

溶液胶体练习及参考答案

专题6 溶液和胶体一、选择题:1.20℃是,KNO3的溶解度为31.6g。

到70℃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是()A.小于31.6%B.大于31.6%C.等于31.6%D.无法确定2.t℃时,将a g 不含结晶水的某可溶性盐完全溶于b g水中,得到t℃是该盐的饱和溶液,则t℃是该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A. 100a/bB.a/(100+b)C.100a/b gD.a/(100+b) g3.30℃时,某CuSO4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5g胆矾或蒸发掉55g水后,均可得到饱和溶液,则30℃时CuSO4的溶解度为()A.45gB.30gC.28gD.25g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CuSO4溶液中加入m g无水CuSO4白色粉末,搅拌、静置后析出n g蓝色晶体(CuSO4.5H2O),则n与m的关系符合()A. n.160/250>mB.n.160/250<mC. n.160/250=mD.n=m5.现有w 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增大1倍,可采用的方法是()A.在加入0.1w g NaClB.蒸发浓缩成0.5w g NaCl溶液C.蒸发掉溶剂质量的一半D.再加入w g 质量分数为25%的NaCl溶液6.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 g中含溶质m g,若该溶液蒸发 b g水并恢复到t℃时,析出溶质m1g ,若原溶液蒸发掉c g水并恢复到t℃时,则析出溶质m2 g。

用S表示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A.S=100m/(a-m)B.S=100m2/cC.S=100(m1-m2)/(b-c)D.S=100(m-m1)/(a-b)7.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 gCuSO4或加入n g 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和n的关系符合()A.m=160.n/250B.m=1600n/(2500+9n)C.m=1600n/(2500+16n)D.1600n/(2500+25n)8.在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放入0.1mol的钠、Na2O、Na2O2、NaOH,然后各加入100 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A、B、C、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A. A<B<C<DB.D<A<B<CC.A=D<B=CD. D<A<B=C9.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胶体微粒带电B.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离子做布朗运动D.分散微粒直径在10-9—10-7之间10.除去鸡蛋白胶体中混有的少量Cl-的方法是()A.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B.过滤C.电泳D.渗析11.土壤胶体带负电荷,因此在水稻田里施用下列化肥时,有效利用率最低的是()A.NH4ClB.NH4NO3C.(NH4)2SO4D.NH4HCO312.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一种液体,首先发生凝聚而产生沉淀,继续加入则沉淀消失,这种液体是()A.0.5mol/L MgSO4溶液B.0.5mol/L盐酸C.0.5mol/L NaCl溶液D.硅酸胶体二、填空题13.在水泥厂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 溶液与胶体练习 人教版
习题精练
1.(2010山东潍坊高三模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溶液的溶质
B.一杯溶液里各个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水溶液
D.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解析:C 中若是少量水溶解在酒精里,就可能看成将水作为溶质的错误结论,因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一般都把水看作溶剂,故C 对。

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形成的是溶液而不是乳浊液,故D 不对。

答案:D
2.“纳米材料”是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1 nm=10-9 m )。

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军事、化工等领域。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得到的分散系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全部通过半透膜
B.能全部通过滤纸
C.有丁达尔效应
D.有电泳现象
解析: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0-9—10-7 m ,“纳米材料”的直径正好处在这一范围,因此,“纳米材料”分散在水中应具有胶体的性质。

因为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选A ;因为胶体颗粒能通过滤纸,所以B 错误;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胶体颗粒的大小决定的,所以C 错误;“纳米材料”分散在水中具有胶体的性质,所以D 错误。

答案:A
3.100 mL 0.3 mol ·L -1 Na 2SO 4溶液和50 mL 0.2 mol ·L -1 Al 2(SO 4)3溶液混合后,
溶液中-24SO 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0.2 mol ·L -1
B.0.25 mol ·L -1
C.0.4 mol ·L -1
D.0.5 mol ·L -1 解析:混合溶液中-24SO 的总物质的量为:0.1 L ×0.3 mol ·L -1+0.05 L ×0.2 mol ·L -1×3=0.06 mol 。

混合溶液的体积约为两溶液体积之和,即V (aq )=150 mL 。

c (-24SO )=L mol 15.006.0=0.4 mol ·L -1。

答案:C
4.(2010广东广州期末卷)在一定温度下,b g 固体A 能完全溶于水中形成(a+b) g 溶液(固体A 不含结晶水,也不与水反应),则该温度下,固体A 的溶解度肯定不可能的是( ) A.
a b 100 g B.a b 200 g C.b a b +100 g D.a b a )(100+ g
解析:b g 固体A 能完全溶于水形成(a+b) g 溶液,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
100S a b =,S=a b 100,若不形成饱和溶液,则S>a
b 100,则A 、B 、D 可以。

答案:C
5.(2010天津高考理综,11)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 在水中溶解度为23 g ,向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 g 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 的结晶水合物W g ,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
质R 的质量为( )
A.(W-B )
12323g B.(W-B )77
23g C.(W-B )10023 g D.(W-2377B ) g 解析:加入的B g 无水盐显然不能溶解,它结合部分水生成结晶水合物,所以,析出更多的R 。

假设析出W g 水合物中R 的质量为x ,则从溶液中析出R 的质量为(x-B g )。

可知,(x-B g ) R 应正好溶于(W g-x )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所以,
g
g x Wg Bg x 10023=--, 解得x=123
10023B W + g 。

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为x-B g=
123)(23B W - g ,正确答案为A 。

答案:A
6.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 ·nH 2O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 。

25 ℃时,将a g 该晶体溶于b g 水中恰好可形成V mL 饱和溶液。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V
n M a )18(1000- mol ·L -1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18(b a M n M a +-% C.25 ℃时R 的溶解度S=
Mb
na n M a +-18)18(100 D.饱和溶液的密度ρ=b a n M a +-)18( g ·L -1 解析:A 项,晶体的物质的量等于无水物的物质的量。

c (R )=MV
a L
V m ol Mg ag V O nH R n V R n 100010)()(312=⨯∙=∙=-- mol ·L -1 B 项,w=
g b a M n
M ag )(18+-⨯×100%=M b a n M a )()18(100+-% C 项,g na
Mb n M a S M
n ag bg M n
M ag g S 18)18(100,1818100+-=⨯+-⨯
= D 项,ρ=V b a L V g b a V m )(100010)(3+=⨯+=- g ·L -1 答案:C
7.(2010北京东城检测)t ℃时,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浓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饱和的KCl
溶液,一份蒸发掉m g 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a g 晶体(不含结晶水);另一份蒸发掉n g 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b g 晶体。

则t ℃时KCl 的溶解度是( ) A.
n m b a --×100 g B.m
n a b -- g C.m a ×100 g D.n
m b a ++×100 g 解析:n m b a --=100S ,S=n m b a --×100 g 。

答案:A
8.把27.2 g Fe 和Fe 2O 3的混合物溶于500 mL 稀H 2SO 4中,完全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的H 2
4.48 L ,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NH 4SCN 溶液,无颜色变化。

再加入2 mol ·L -1的NaOH 溶液,至pH=7时共消耗NaOH 溶液500 mL 。

求原稀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反应的最终结果:溶液只是Na 2SO 4溶液。

因为溶液中电荷守恒,所以n (NaOH )=2n (H 2SO 4),即c (NaOH )·V (NaOH )=2c (H 2SO 4)·V (H 2SO 4)。

因为V (NaOH )=V (H 2SO 4)=0.5 L ,所以c (H 2SO 4)=0.5c (NaOH )=1 mol ·L -1。

答案:1 mol ·L -1
9.在t ℃时a g 某化合物饱和溶液的体积为b mL ,将其蒸干后得到c g 摩尔质量为ρ g ·mol -1的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

计算:
(1)此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

(2)在t ℃时此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

解析:(1)设该化合物在t ℃时溶解度为S ,则有:
(a-c) g ∶c g=100 g ∶S S=c
a c -100 g (2)c(B)=ρ
ρb c b m ol g cg
10001031=⨯∙-- mol ·L -1 答案:(1)c a c -100 g (2)ρ
b c 1000 mol ·L -1 10.(2010山东临沂高三模拟)摩尔质量为M g ·mol -1的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32,现有t 2 ℃时300 g 该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掉50 g 水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 ·mL -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mol ·L -1。

若将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g 。

图3-2
解析:依据溶液计算的相关原理,从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等方面入手解题。

答案:(1))100(1000S M S +ρ (2)2
12100a a a +-×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