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第一课:自我介绍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及基本要素。

- 培养学生自信、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自我介绍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姓名、年龄、家庭、兴趣等。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讨论自我介绍的场合和意义。

2. 教师出示范例自我介绍,并解析其基本要素。

3. 学生分组互相进行自我介绍练,并互相提供反馈意见。

4. 学生进行全班集体自我介绍。

拓展活动
- 学生撰写个人简介,包括姓名、年龄、家庭、兴趣等,以便
进行更深入的自我介绍。

第二课:我的家
教学目标
- 通过研究家庭成员的介绍,了解家庭的组成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关心家庭、爱护亲人的态度。

教学内容
1. 家庭成员的称呼和介绍。

2. 家庭成员的重要作用。

教学步骤
1. 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解释其重要作用。

2. 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名称和重要作用。

3. 学生彼此交流家庭成员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活动
-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作文,并进行班级分享。

...
(继续按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写)。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④、()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很多用武之地呢!
5、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填空。
因为,所以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的微妙的变化,一些植物种子后代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自读选读课文中《人造发光植物》。
2、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科技方面的知识?讲给同学听一听。
2、从太空归来的种子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具有这些优点?这些种子还有什么用途?
3、谁让太空种子具有神奇的“魔力”的?
我来闯关:
1、在()里为加带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筛(shīshāi)辐(fúfū)射淘汰(tàitèi)
佳肴(yáoxiáo)碱(jiànjiǎn)浩瀚(hànhān)
2、把下面两组意思相反的成语用线连起来。
知识链接:
1、“呼风唤雨”可以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
2、“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3、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2004年2月,路甬祥获得“意大利总统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和“学校、文化和艺术功勋证书”,表彰他为促进意中两国科技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
1、自主将课文读通顺。
2、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3、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完整版)
B 小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
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一:我是小小老师
我是小老师,带领大家扫清字词障碍,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
(可范读 领读 指名读 小组竞读 全班齐读……)
展示二:我是小小诵读家
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简单的说一说自己喜爱本段的原因,
神秘莫测 不容置疑
(完成随堂笔记一)
随堂笔记二




二、正确流利读文
课文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畅文句,并能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朗读!
1.运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写
第五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笔记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读佳句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笔 记ຫໍສະໝຸດ 随堂笔记一一、扫清字词障碍
我能大声朗读书本上的生字,读准 我能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字音、认准字形。理解词义,会用下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造句:堪称 呈现 凌空 穿梭 映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笔记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本文为机器翻译版本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本导航书。

它以自然语言为主,支持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帮助小学生掌握基础的汉语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读写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本书共分为十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以一种基础语言技能为主题,包含了各种相关的读写活动、阅读材料和语言提示。

通过课本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汉字字形和读音、短语、句型的理解和使用、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能等。

二、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

但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经验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师和学生沟通,统一思想,协作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机会,能够很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式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通过完成不同类型的读写任务,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3)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习惯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和评价评估等,灵活运用直观教学、图像教学、情景教学、反馈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等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内容本部分选取了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茶的故事》,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掌握几个基本的茶叶类型和品种及其标准,发现茶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进一步了解语言的生命,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生活阅历。

六、教学活动设计1.导入活动(1)教师先播放一段故事视频,讲述中国名茶的来历和发展。

(2)Jim,一个普通的学生,刚刚听完这段视频,他有点好奇中国茶有哪几种,种类上有什么不同呢?教师以Jim的问题为基础,向学生介绍了下一个主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导学案一、故事梗概本单元将学习传统童话故事《小红帽》,通过小红帽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善良、诚实的道德观念。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小红帽》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够描述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形象。

2. 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德意义,能够表达对善良、诚实的理解。

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童话故事,表达个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 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学习重点1. 掌握《小红帽》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 理解童话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四、学习难点1. 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寓意,并将其转化为语言表达。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体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程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 教学资料:《小红帽》故事梗概及相关配图,学生导学练习。

3. 备课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黑板、故事图片挂图等。

六、教学步骤1. 师生互动(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活动,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预热课堂氛围。

2. 故事阅读(15分钟)教师向学生朗读《小红帽》故事,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故事讨论(1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故事背后的道德寓意。

4. 故事复述(10分钟)学生小组间交流,展开故事复述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 情感体验(10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念。

6. 书写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写下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锻炼写作能力。

7.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故事中学到的道德意义。

七、作业布置1. 阅读课外故事书籍,写一篇读后感。

2. 复习《小红帽》故事,准备口头表达内容。

八、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借阅更多的童话故事书籍,开展有关道德教育和文学欣赏的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

2017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2017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1观潮课时 2课时使用时间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制李秋燕审核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2*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时 1课时使用日期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3 鸟的天堂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4* 火烧云课时 1课时使用时间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制任明容审核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5古诗两首课时 2课时使用时间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制任明容审核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6、爬山虎的脚课时 2课时使用时间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制任明容审核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7蟋蟀的住宅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时 1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9巨人的花园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10﹡幸福是什么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11去年的树课时2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12﹡小木偶的故事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主备人李光茹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 14*白公鹅课时 1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 15猫课时 2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15猫课时 2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 16*母鸡课时 1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 17长城课时 2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17长城课时 2课时五十一公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课题 18.颐和园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主备人李鸿儒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五十一公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课题 19*秦兵马俑课时第1课时使用日期主备人李鸿儒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武功县代家学区南留小学张育冲2014年九月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 1观潮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张育冲使用人张育冲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链接:1、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

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

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预习任务: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

自主、合作、探究: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闯关练习: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蒙: mēng()薄: bō()号: háo()mãng() bāo()hào() měng() bî()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变成原来的样子。

——()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

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

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

看看堤下,____________。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_____,为之__________。

《春潮》 导学案

《春潮》  导学案
二、按要课文内容填空: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______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_____。朝阳处_______,雪水顺着__________,冲开了______________。那巨大的_____________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______________,最后成为一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冰封的大江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____,颜色也__________。
积累
巩固
8′
摘抄表现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的句子。
初学自测
10′
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yíng bēng kuìjìn gùxiōng yǒng nùhǒuwēi lì
()( ) ( ) ( ) () ( )
二、按要课文内容填空: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______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_____。朝阳处_______,雪水顺着__________,冲开了______________。那巨大的_____________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______________,最后成为一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冰封的大江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____,颜色也__________。
大江复活:坚冰崩溃→波涛汹涌→呼叫撞击→驯服地远去
教后
反思
四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学生学习活动单
课题
春潮
班级
四()班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击溃、驯服”等词语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理解拟人句所描绘的情境及抒发的感情,想象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2、针对课文的层次结构,继续学习运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质疑的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春水涌动,春潮激荡的情景,感受春潮势不可挡的宏大气势。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完整版)
并能在全班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
(可个人读 挑战读 齐读……)
展示三:我是小小归纳员
结合随堂笔记,我能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按照顺序分段,并能以讲解的
形式带领大家学习,力求人人掌握文章内容。
教学
反思
1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1 观潮(第二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内容
环节
课型
精读
时间
1.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B 小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组内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带领本组成员
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将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一:我是小小老师
我是小老师,带领大家扫清字词障碍,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
(可范读 领示二:我是小小诵读家
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简单的说一说自己喜爱本段的原因,
人人掌握。
展示二: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结合随堂笔记,我能说说“观潮”的感受,并能以讲解的形式带领大家学习,
力求人人掌握。
教学
反思
2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 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一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内容
环节
课型
略读
时间
1.认识 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神秘莫测 不容置疑
(完成随堂笔记一)
随堂笔记二




二、正确流利读文
课文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畅文句,并能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拾穗

拾穗

官村小学四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合作探究】一、边读边抄写词语描绘()收获()辈分()腰际()统计()埋头()麦收()夫妇()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画一()城市一()妇女一()马一()麦穗一()麦子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拾穗》是____世纪___国画家_____的作品。

这幅画画得十分____,充满了_______________.画中画了_____________。

中间的是位_____,夕阳______________.右边的妇女_________,显然是____。

左边穿深色衣服戴蓝色帽子的妇女_______。

【学生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官村小学四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自主学习】一、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1)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

父亲也来了。

(2)花生味儿美。

花生可以榨油。

二、课内探究平台。

1、《落花生》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其中____是主要内容,____、____、____是次要内容。

2、《落花生》这篇课文借写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父亲拿什么来与花生进行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通过花生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如何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标测评】一、选词填空。

开辟开垦开拓1、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出来种花生吧。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高效课堂教案指南五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高效课堂教案指南五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高效课堂教案指南五篇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颐和园》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颐和园全景图)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

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由组长组织活动。

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端明小学高效课堂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导学案

端明小学高效课堂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导学案








一、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作探

二、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2、会读本课课文。
3、观察书信的写作格式。
知识链接: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
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
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

作探

1、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第1—6自然段)有感情
地朗读,体会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a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用——勾画)
3、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
做的?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
5、自由观察两封



1、按原文填空:(12分)
⑴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句名言吧!
⑵()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他()会飞快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完整版)
并能在全班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
(可个人读 挑战读 齐读……)
展示三:我是小小归纳员
结合随堂笔记,我能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按照顺序分段,并能以讲解的
形式带领大家学习,力求人人掌握文章内容。
教学
反思
5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3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内容
环节
课型
精读
时间
1.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笔 记
随堂笔记一
一、扫清字词障碍
我能大声朗读书本上的生字,读准 我能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字音、认准字形。理解词义,会用下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造句:堪称 呈现 凌空 穿梭 映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人掌握。
展示二: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结合随堂笔记,我能说说“观潮”的感受,并能以讲解的形式带领大家学习,
力求人人掌握。
教学
反思
2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 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一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内容
环节
课型
略读
时间
1.认识 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完成随堂笔记一)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
的?
二、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

1 观潮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链接:1、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

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

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预习任务: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

自主、合作、探究: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闯关练习: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蒙: mēn()薄: bō()号: háo()m?n() bāo()hào() měn() b?()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变成原来的样子。

——()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

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

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

看看堤下,____________。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_____,为之__________。

导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 课 题 1观潮 课 时 2课时 使用时间 组别 姓名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过程(修改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链接:

1、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 mēng( ) 薄: bō( ) 号: háo( ) méng( ) bāo( ) hào( ) měng( ) bò( )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2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 D、变成原来的样子。——( ) 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看看堤下,_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_____,为之__________。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导学过程(修改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知识链接: 每逢农历8月18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这时的岸边,人山人海,万头躜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人们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涌潮现象,在世界许多河口处也有所见。如巴西的亚马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也是世界著名的。 3

预习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3、4自然段。 2、课文评价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 自主、合作、探究: 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 闯关练习: 1、我会按要求完成练习。 那条的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再近些,只见( ),形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按原文填空。 B、造句。 犹如: C、这段话从( )和( )两方面来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小练笔,仿照作者描写钱塘江潮来时的写作顺序,写一些有关“雷雨”的小片段。 4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 课 题2* 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时 1课时 使用日期 主备人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知识链接: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5382米,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这里麇集了许多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预习任务: 1、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完课文后,你能说一说课文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特点吗? 自主、合作、探究: 1、文中有哪些词语被你发现并记住了,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2、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吗?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闯关练习: 1、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 5

B、不同高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犹如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2、我也会。 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我也能用“从……到……”写一句话。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世界之最我知道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许多世界之最,让我来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 课 题 3 鸟的天堂 课 时 2课时 使用日期 主备人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教学思路(纠错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2、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预习任务: 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

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闯关练习: 1、照样子积累词语 7

A、白茫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许许多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C、商量商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我能把他们送回家。 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 A、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 ) B、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 ) C、不忍舍弃或离开。 ( ) D、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 E、植物长得多而茁壮。 ( ) F、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鸟的天堂 田 汉 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 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 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 这首诗,是著名剧作家田汉同志1962年到新会,游览小鸟天堂时即兴而作的。

教学思路(纠错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 知识链接: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预习任务: 1、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