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复习阅读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精选10篇
说明文阅读专题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京剧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
①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
它是由徽调(安徽的地方曲调)、汉调(武汉一带的曲调)为主融合昆曲、秦腔(陕西的地方曲调)和其他民间曲调特点发展而成的。
京剧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所以京剧过去也称为“皮黄”。
②京剧的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西皮有导板(倒板)、慢板、原板、快三眼、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板式;二黄除上述板式外,还有反西皮、反二黄、南梆子、四平调、吹腔等。
这些板式分别表现了不同感情。
一般来说,西皮适宜表现活泼昂扬的情感,二黄适宜表现苍凉深沉的情感,反西皮用于深切悲痛时,四平调、吹腔用于轻松愉快时,南梆子则多半用来表现少女柔情。
③京剧伴奏的乐器很多,主要有胡琴、二胡、南弦子、月琴、笛子、唢呐、管弦乐和打击乐器。
京剧表演歌舞并重,融合了大量武术技巧,多用虚拟动作,节奏感强,技术要求高,念白也具有音乐性,俗称“韵白”。
京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戏曲“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独特艺术表演体系,对各地方剧种影响很大。
④京剧脚色(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京剧中的“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又称须生,一般为较年长的男子,例如京剧《伍子胥》中的伍子胥)、“小生”(青年男子,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和“武生”(男性武将,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旦又分“正旦”(又叫青衣,一般为大家闺秀,如《武家坡》中的王宝钏)、“花旦”(一般为小家碧玉,如《红娘》中的红娘)、“老旦”(老年妇女,如《龙凤呈祥》中的吴国太)、“武旦”(有武功的妇女,如《穆桂英》中的杨排风)、“彩旦”(诙谐或邪恶的妇女,如媒婆之类);净指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又分为“武净”“文净”两大类,武净如张飞、李逵、黄盖等,文净如包公、曹操等;丑角(又称小花脸)是诙谐或邪恶的男子,也有文丑、武丑之别,文丑如《蒋干盗书》中的蒋干,武丑如《三岔口》中的刘利华等。
小学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共4篇)
篇一: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一)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题前指导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关系、功用以及事理的成因、物因等写清楚,使人获得知识。
知识梳理1、说明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一般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列数据、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回答三个字: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品来看。郦道元历来被认为是描写风景的高手。他不用前人的
陈词滥调,追求新颖的表达方式,比如描写河流的清澈,他用
的话是“鱼若空悬”。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
潭水清澈时,说道:“
”这就是化用郦道元的表述。书
中写景很少有雷同之处,皆因郦道元追求语言多变。以瀑布为
例,《水经注》里用过的指代词汇有“悬流”“悬水”“悬涛”“悬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 分)
清代学者沈德潜认为,在我国古代记载河流水道的 著述中,《水经注》可谓“不可无一,不容有二”。 引用和作比较,强调了《水经注》有极高的地理价值, 使说明更权威,更具有说服力。(共4分。说明方法2分, 表达效果2分)
-29-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0分)
为什么石楠“花香”如求也越
来越高。但有些植物为人类美化环境的同时,却默默背
负了诸多骂名。例如石楠,因为开花时散发出特别的气
味,被极度嫌弃。
②其实石楠心里也挺委屈的,努力开花有错吗?生命 生生不息,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之道。
-20-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⑤除了自然地理,《水经注》繁征博引,留下了不少 人文地理的内容。凡一水流经之地,郦道元都会考察流 域内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记述逸闻轶事。古代的神话与 传说,往往赖以保存。
-21-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⑥不同于一般的旅行记载,《水经注》可当作绝美的文学作
-2-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③石楠,属于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世界约有60余种, 分布在亚洲东部及南部。我国约产40余种,是妥妥的石 楠属植物多样性分布中心。
说明文阅读五篇
说明文阅读训练(共五篇)(一)低温世界的奇迹⑴低温世界中各种物质会呈现奇特的景象。
零下194℃时,空气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若把梨子在液态空气里浸过,它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则会像萤火虫似的发出荧光。
在零下100℃到零下200℃时,汽油、煤油、水银、酒精都会变成硬梆梆的固体;二氧化碳则变成雪白的结晶体,平时富有弹性的橡皮变得很脆,钢铁也变成了“豆腐”……人们利用许多物质在低温下变脆这一特性,发明了一种低温粉碎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充斥着各种废物,如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钢铁等,在应用低温下液氮冷却处理后,这些物质的抗冲能力大大降低,呈现脆性龟裂,给粉碎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这种低温粉碎方法用于粉碎肉类,可做到骨、皮、肉一次性干净利索地分离。
⑵低温世界还是农业生产中除虫灭害的得力助手。
人们以往在田鼠的洞穴中注入化学农药灭鼠。
这种方法不仅花钱多,而且会使土壤受损。
改用低温农药后,将少量液氮注入鼠穴中,由于低温液氮是高压缩状态,释放之后,在穴中其体积急速扩大700至800倍,随即气化后的氮以相当快的速度从洞中向外推出,把穴中空气排净,致使田鼠窒息而死。
低温农药无害、快速、有效,已引起广大农民的关注。
⑶低温技术能快速打捞沉船。
常规打捞沉船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压入,使船内积水排出,沉船得到浮力而露出水面。
这种打捞法要花一整天。
采用低温打捞,只要向船舱内灌入液氮,低温液氮便会爆炸般地膨胀,高压气体泵架使舱内积水迅速排出。
英国一家低温公司将船只沉入英吉利海峡9米深的海水中,然后把近20升液氮压入沉船舱内,仅用30秒钟,就使沉船露出了水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低档温世界将更多地为人类造福。
从食品保存到生命冷冻,从工业生产到尖端超导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低温世界的奇迹。
1.低温的作用有哪些?(3分)答:低温粉碎、除虫灭害、打捞沉船2.用低温灭鼠的原理是什么?请根据第⑵段内容概括回答。
说明文阅读 10 篇
说明文阅读10 篇(一)说窗“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
《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y ou,窗子),在屋曰囱。
象形。
”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
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
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
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
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
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
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
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
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
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
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
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
说明文阅读训练6篇带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准确预报地震,不是一件易事目前,在地震学界内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地震不可知论,认为在人类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震是有规律可循的,探索其规律进行短临预报并非完全不可能。
两种观点的对立十分尖锐,因不可知论占据主流地位,所以社会上一度形成这样的鉴别标准:说地震不可知的是科学家;说地震可以预报的可能是骗子。
不错,就人类当下的科技水平而言,要想清晰地搞清地壳的运动规律还存在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仍是难题。
在纳税人的呼吁下,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相继压缩用于地震预报的科研经费,特别是日本正式宣布退出地震预报的合作研究。
他们认为,与其让遥遥无期的空洞研究浪费资金,还不如扎扎实实地做好防灾救灾的实际工作。
而我国的情况有点复杂。
从形式和规模上来看,我国的地震研究监测机构无疑是全世界最健全、最庞大的。
可遗憾的是,近些年我国科研人员能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却越来越少。
中国的地震专家真的如此无能吗?其实不然,笔者熟知的地震学界的几位专家学者,他们对地震研究都有突出的贡献,也都有过比较准确预报地震的经历。
目前,世界上地震短临预报的最高准确记录是30%,这个记录就是由中国保持的。
即使如此,地震预报却仍然是全世界公认的棘手难题。
其原因很简单,我们对地震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的整体认识尚处在模糊的探索阶段。
从科学上讲,预测地震有两条途径:一是寻找地震前出现并且与地震发生有明确关系的自然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震兆,进而利用震兆预测地震。
二是认识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基本规律,即震因,利用震因对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做出准确的识别。
关注震兆与研究震因两者缺一不可。
遗憾的是,震兆与震因至今仍如两座科学山峰横亘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难以逾越。
在地震史上,中国宣称曾成功预报了海城和青龙地震,但世界地震学界对此的评价是:偶然的运气。
有人说,我们曾经成功预报过海城和青龙地震,为什么不能把这两次预报的经验运用到后续的地震预报工作中呢?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地震预报难就难在地震的机理和触发条件等复杂多变,预测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通用5篇)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通用5篇)1.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第1篇量子棘轮棘轮,在周期力的作用下能产生单向运动。
如,用改锥连续拧带棘齿的螺丝钉,螺丝钉就会不断向深处钻。
这是向一侧倾斜的一圈棘齿产生的效应。
量子棘轮,通过一个振荡信号或随机变化信号可以实现对电子运动方向的控制,使它们完成有用运动。
在量子棘轮的研究领域居领先地位的德国科学家彼得?亨吉和他的同事认为,电子像人们预计的那样自动远离电路负极的时代很快就要结束。
亨吉兴奋的说:“你可以让电子转圈运动,或上下运动,还可以让它爬坡。
”量子棘轮能使电子在没有有向电压的环境中来回运动。
这意味它能够利用没有电线连接的电子设备指挥电子随意分流在不同的电器元件间跳跃。
随意分流的单个电子可用来储存量子信息。
经过专门设计的电路块则成为构建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逻辑门。
在低温下,处于电子通道槽底部的电子无法逾越槽两侧的壁垒,经典物理学认为,这些电子将被永久俘获。
然而根据量子理论,这些电子是能逃逸的。
电子是一种概率波,没有明确的方位,存在逃到势能壁垒之外的小概率。
它可以从两个方向贯穿棘齿型槽,如果“壁垒”极薄,贯穿概率便会大大提高。
这一理论,日前已被科学家的实验证实。
他们还指出,由于电子携带热量,量子棘轮也许可用做热力泵,给芯片的微元件降温。
对量子棘轮的研究可能有助于人体分子马达的研究。
我们身体的肌肉就是大批协调运作的分子马达,它们吸收体内化学反应释放的无方向能量,并发挥棘轮效应,否则能量之于人体便是无效的。
当然,分子马达不等同于量子棘轮。
另据报道:在量子世界运作的棘轮,不久将用于电子设备中。
生物学家正在研制量子锯齿沟槽,用以分割不同重量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
1.下列有关“量子棘轮”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借助无有向电压的电子设备可使电子定向分流B.具有转圈、上下乃至爬波等多种电子运动形式C.通过特定信号控制电子的流向以完成有用运动D.将促进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2.下列对第3自然段中重要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电子设备将得到全面更新不再使用电线连接B.量子棘轮上的电子能在不同电器元件间跳跃C.只要经过随意分流的电子就能储存量子信息D.量子棘轮将应用于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研制3.对第4自然段中画横线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分子马达协调运作使其吸收的无方向能量成为定向能量以满足人体需要B.众多的分子马达协调运作使肌肉产生有效能量以适合人体各部分的需要C.肌肉在周期力的作用下完成有用的单向运动以抵消体内能量的无方向性D.肌肉将吸收的无方向化学能量进行改造再释放以补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4.下列对文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量子棘轮具有对电子的制导作用,因此电子不仅可以远离负极也可以自动靠近负极。
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班级姓名【考点概要】1.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
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顺序,理清作者思路。
3.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4.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要考点】1.填空、简答成为主流题型,开放性试题开始登上舞台并成为亮点。
2.强调语言品析。
说明文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语言特色:准确、简洁、此外,在对文艺性的说明文考查中,涉及到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设问、排比、对偶、拟人等。
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其目的不在于抒发感情,而在于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解题方法指导】做说明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步:粗读文章所谓粗读,就是指通读文章,整体感知。
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找中心句、明确要点、搜集文章的信息,准确把握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所用的说明方法等内容。
对文章有个初步的理解与认识,这将为下一步做题打好基础。
第二步:精读文章是指在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
具体要求:1.明确说明中心:概括方法,可用公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2.理清顺序:文章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的对象。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重点讲解——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核舟记》全文;B先主要后次要;C先原因后结果;D由现象到本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E 由性能到功用;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核舟记》第2段。
注意问题:⑴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⑵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⑶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篇一: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 O题。
(1 1分)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
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 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 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据预测,今后l 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
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
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 阅读下文, 完成下列各题书香缕缕为何来①打从认字开始, 我们便开始了与书为伴的生活, 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纸质书不断受到电子阅读器的冲击, 但仍有许多人执著地钟爱纸质书。
纸质书除了能给人手捧书卷的实在感, 那时不时地从书页中飘散出来的缕缕书香, 也时常令爱书人陶醉, 有人喜欢新书的油墨香, 也有人享受旧书特有的“时间的味道”。
②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书香”呢?③书, 无论新旧, 都会释放出几百种有机化合物, 与所有香味一样, 书香之源可以被追溯到若干化学成分。
“新书气味”主要有三个来源: 纸品本身以及制造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印刷的油墨以及用于书本装订的胶剂。
④纸品制造的过程经常需要用到化学品。
例如用“苛性钠”(氢氧化钠)来提高造纸木浆的pH值, 并使木浆纤维膨胀, “上浆剂”常用来提高纸的耐水性。
这些化学品可以通过它们的反应或者其他过程, 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成为我们可以觉察到的气味, 油墨和胶剂也一样。
⑤不同的纸张, 胶剂和油墨的使用会影响到“新书气味”。
所以不是所有的新书闻起来都一样。
⑥通常说来, 是纸张中的化合物分解导致了“旧书气味”的产生。
纸张包含纤维素、少量的木质素还有其他化学成分。
虽然现代的高质量纸品会通过化学过程来清除木质素, 但是纸张中的纤维素分解过程仍然会缓慢发生, 这是因为周围环境中存在酸性物质。
这些反应, 统称为“酸水解”, “酸水解”会产生各种各样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很多可能有助于产生旧书的气味。
⑦现已明确的, 纸质书在由新变旧的过程中(化学降解过程)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和它们各自的气味有:苯甲醛有杏仁般的气味、香兰素有香草般的气味、乙苯和甲苯有馨甜的气味、2﹣乙基乙醇有轻微的花香气味。
⑧据说 , 外国有家公司曾经生产了一系列的气雾剂来复制“书香”的味道, 销量很好, 卖到断货, 看来人们对“书香门第”的追求, 古往今来仍未改变。
说明文专项阅读理解(20篇)
说明文专项阅读理解(20篇)一.现代文阅读(共20小题)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王凯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一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
很多家长认为假性近视或低度的真性近视是可逆的。
在门诊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不可逆的。
②【A】事实上,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
【B】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
【C】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
【D】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E】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
【F】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③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并非一朝一夕。
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是远视眼,一般而言,4﹣5岁的孩子应该具备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6一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
所有近视眼的发生,都是从远视储备消失的那一刻开始的,尽管此时双眼的视力可能是1.0甚至更好。
当远视储备消失后,由于青少年身体还在生长发育,眼轴会继续拉长,就必然会发展成近视眼。
因此,远视储备的珍惜和维护,在近视防控中至关重要。
有的孩子上学期视力还是1.0,才过了半年就变成0.5了。
其实,这种视力的急剧下降并不突然,因为从半年前远视储备消失开始,近视就启动了。
④那么,导致远视储备被迅速消耗的“元凶”包括哪些因素呢?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包括看手机、看电脑、看书、写作业、练琴等)和缺乏日间的户外活动是主要原因。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精选24篇)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文阅读及答案一、说明文的三要素1.内容的严密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语言简明,说明严密,拥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二、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精选24篇)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特别是作为常用文体的说明文,说明文的内容具有高度科学性,语言具有严密准确性的特点。
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精选2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劳。
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的自身的弱点造成的。
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
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
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养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
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能产卵三次,每次三至七枚。
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15篇)
说明文题库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13分)“样式雷”:他们设计了这些建筑周乾中央电视台第二季的“国家宝藏"节目中,样式雷建筑烫样是故宫拿出的三件国宝文物之一。
烫样,就是指古建筑的立体模型。
这种模型一般用纸张、秫秸、油蜡、木头等材料加工而成。
纸张一般选用元书纸、麻呈文纸、高丽纸、东昌纸。
木头一般选用红松及白松。
紫禁城古建筑烫样最开始由皇家指定的民间工匠制作。
在清代,出现了制作烫样御用皇家机构,即样式房,功能犹如现在的建筑设计院,主要负责皇家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在设计的初期阶段,需制作出建筑烫样,供皇帝参考。
通过向皇帝展示拟建造模型的烫样,可显示出建筑的整体外观、内部构造、装修样式,和现在的三维效果差不多。
故宫博物院现藏烫样80余件,这些烫样涵盖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紫禁城、景山、天坛、清东陵等多处的实物模型,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是研究清朝建筑历史、文化及工艺的重要资料,亦是部分古建筑修缮或复建的重要参考依据。
烫样的制作包括梁、柱、墙体、屋顶、装修等部分。
其中,梁和柱采用秫秸和木头制作;墙体主要用不同类型的纸张用水胶粘合成纸板,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屋顶制作时,首先利用黄泥制成胎膜,然后将不同类型的纸用水胶粘合在胎膜上,晾干后,成型的纸板即为屋顶形状;装修的制作方法类似于墙体,再在上面绘制图级或彩画。
一般而言,制作好的烫样,包括很多信息:建筑造型、建筑内部构造组成、建筑色彩、建筑材料、建筑基本尺寸数据、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基础等内容。
雷姓家族先后7代在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极其罕见,故被世人誉为“样式雷”。
样式雷家族对于紫禁城古建筑保护与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样式雷家族留下来的大量烫样实物,提供了紫禁城古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丰富图档、画样及烫样,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工匠不仅具有良好的建筑施工技艺,而且具有图纸设计表达能力及立体模型表达能力。
样式雷改变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病。
专题21说明文阅读(测试)-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21 说明文阅读(时间40分钟,共100分)(一)(2022·江苏淮安·中考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刘先觉①中国古典建筑一般是由木结构组成的,外观上明显地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个部分,其中屋顶通常是最引人注目的重点。
台基、屋身、屋顶的完美结合,呈现中国古典建筑的整体之美。
②台基位于建筑物底部,既起防潮作用,又有衬托效果。
不少大型建筑有好几层台基,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例如,天坛祈年殿就有三层台基,总高达6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衬托着上部以蓝绿色调为主的殿宇,使之更显壮丽恢弘。
③屋身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主体部分。
一般为木结构梁架组成,木质结构通常..由榫卯连结,榫卯结构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从而保证房屋的坚固。
外墙与隔墙只不过是起图护作用,因此中国俗语中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因为承重构件是木柱和梁架,而不是墙,这和现代结构中的框架原理颇为相似。
建筑正面所排列的柱子形成一些“开间”,两侧的柱子排列则组成了建筑的“进深”,它的大小与数量根据正面开间来定。
开间通常是单数,而进深为双数。
艺术上为了强调中轴线与中心部位,中间的开间往往较两侧略宽,从而使单调的开间排列显出细微的变化。
柱身与柱础也通过油漆与雕刻加以修饰,使建筑更加精致与美观。
④大型古典建筑柱顶上通常有“斗拱”,这些斗拱都是由一块块木构件组合而成,目的是为了支撑硕大的房檐,起着内外平衡、上下连接的作用。
这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特有的部分。
⑤屋顶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平顶、悬山顶、拱顶、庑殿顶、歇山顶、重檐顶等十几种。
这些屋顶的基本形式又可组合成复杂多变的屋顶组合形体,显示中国古典建筑的高度成就。
⑥古典建筑屋顶的屋面一般都做有明显的曲线。
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
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微微地向两侧升高,屋角部分明显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使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上升到一个高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一、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练习.绿地是城市之肺绿地是城市之肺。
科学实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须由约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产氧才能健康生存。
在绿树成荫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____、____、____,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
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的调养和康复,可延长人均寿命2至3岁。
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能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也能得到增强。
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
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戳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数量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
如增加城市绿地,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1.这段话主要是围绕“______________”来写的。
2.选段的三个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阻挡过滤吸收B.过滤吸收阻挡C.吸收阻挡过滤D.过滤阻挡吸收3.与文中对城市绿地的作用表述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能为人类提供氧气B.可减少细菌、灰尘,减弱城市噪音C.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的调养和康复D.可使都市人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还能加快都市人的工作节奏4.“据专家估算”中“专家”一词不能删去的原因是( )。
A.影响了说明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B.无法强调绿地是“城市之肺”C.无法强调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危害D.无法呼吁加大投入,增加城市绿化5.面对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二、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练习.爱听“高雅音乐”的跳舞草①跳舞草可有“灵性”了。
只要听到优美的音乐,或者有人对着它唱一首抒情的歌曲,它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舞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 流 展 示
拓展延伸: 1 少林功夫名扬天下, “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表演时,人体倒立, 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这时两手指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 于: A.3×102Pa B.3×104Pa C.3×106Pa D.3×108Pa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 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如图 17 所示,设 计了 a、b 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 a、 b 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 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 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 c 所 示。通过对图 a、c 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 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合 作 探 究
知识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体验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 用两个手指用力向中间压一支铅笔的两端,两手指都会凹陷,这就是 力的作用效果。 2、自主探究 (1)猜想与假设: A、在上述实验中,加大按压的力度,发现两手指凹陷程度 ,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B、如图(p29 页)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 吗? 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轻易刺穿皮肤,而重重的骆驼却不会陷入沙中,以 上事例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实验方法: (3)实验过程 (A)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B)在腿朝下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C)把小桌翻过来,将同一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 度.[来源:学科网]
李店镇初级中学“433”模式集体备课导学案
年级_八年级下册 学科__物理__ 主备人: 胡 忠 压强 1.理解压强的概念 2.掌握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压强公式的应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升 PPT 课件及相关实验器材 审核人:___李斌洲____
课
题
课型
授新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指导 教 具
教 教学环节 自 主 学 习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复备栏 学生笔记栏
1.什么是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这几种情况下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3.压强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物理量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压力 活动一: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和重力 的示意图。
4
教学反思
5
a 图 17
b
c
巩 固 提 升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图 b 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 pb,图 c 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 pc ,则 pb______________ pc ( 选 填“小于 ”、“等于”或“大 于”)。 (4)比较图 b 和图 c 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 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 正 确 关 系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图所示,物体 A 的重力为 20N,物体 B 的重力为 30N,已知 A 的底面 积为 2×10-2m2,B 的底面积为 4×10-2m2,求: (1)物体 A 对 B 的压强 (2)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强.
合 作 探 究
1
交 流 展 示
课堂练习 1: 1、压力的定义:在物理上,把____ ____ 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压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接触面指向________ 3、压力并不一定由重力产生,只有____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 地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 F=G=mg 4、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合 作 探
分析 : 步骤 (1) 和 (2) 中 ,让小桌腿朝下是保持 ____________ 不变 , 而探究压 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步骤(2)和(3)中 ,把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 _________ 不变 ,而探究压 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 总结归纳:结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受力 面积一定时,______________,作用效果越明显。 ( 2 ) 压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与 _________________ 有 关 。 压 力 一 定 时,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识点三:压强 活动二: 如果小桌对泡沫的压力是 4N,一只桌脚的面积是 0.5cm2、桌面的 面积是 100cm2 ,正放时泡沫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多少?倒 放时泡沫每平方厘米面积受到的压力是多少?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究
典例 大象体重为 60000N,每只脚掌面积 600cm²,芭蕾舞演员体重为 475N,接地面积 10cm²,大象和芭蕾演员谁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大?
课堂练习 2 1:桌面上平放着一本字典,字典受到的重力为 5N,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2.5×10-2m2,计算这本书对桌面的压强.
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 3kg,放在水平地面上 , 已知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00cm2,计算这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g=10N/kg)
拓 展 延 伸
3 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边长是 10c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计算它对桌面的 压强.(已知木块的密度是 0.6×103kg/m3;g=10N/kg 4 对公式 P=F/S 的说明: (1)此公式适合任何求压强的情况,无论是固体、液体、气体 (2)特别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使用 P=F/S 计算压强时,关 键是找出压力 F(自然平放时 F=G=mg) 和受力面积 S(受力面积的大小就是两物体相互接触的 面积,不是物体 的底面积) (3) 公式中 F 与 S 不存在因果关系,但 P 与 F、S 之间关系密切。 在 S 一定时 P 与 F 成正比 在 F 一定时 P 与 S 成反比 (4)、使用此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统一单位
合 作 探 究
知识点四:改变压强的方法 1、为什么要改变压强? 任何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会被 损坏,例如货车超载就会把路面压坏。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大 或减小压强,依据是 P=___________。 2、以小组开展增大压强,减小压强举例活动。 课堂练习 3: 1 增大压强的方法: 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_;如:刀刃磨得很薄,图钉尖端很小、 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_____ ______和______ ________。 如:锤子钉钉子 2 减小压强的方法: A、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_;如:书包肩带做得较宽, 铁路 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等。 B、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 C、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_____ ______和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