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训练(一)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1)-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1)-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共4篇)

小学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共4篇)

篇一: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一)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题前指导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关系、功用以及事理的成因、物因等写清楚,使人获得知识。

知识梳理1、说明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一般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列数据、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回答三个字: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一)奇妙的唾液(12分)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

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

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

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

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

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

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

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井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

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

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时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

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

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文阅读五篇

说明文阅读五篇

说明文阅读训练(共五篇)(一)低温世界的奇迹⑴低温世界中各种物质会呈现奇特的景象。

零下194℃时,空气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若把梨子在液态空气里浸过,它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则会像萤火虫似的发出荧光。

在零下100℃到零下200℃时,汽油、煤油、水银、酒精都会变成硬梆梆的固体;二氧化碳则变成雪白的结晶体,平时富有弹性的橡皮变得很脆,钢铁也变成了“豆腐”……人们利用许多物质在低温下变脆这一特性,发明了一种低温粉碎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充斥着各种废物,如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钢铁等,在应用低温下液氮冷却处理后,这些物质的抗冲能力大大降低,呈现脆性龟裂,给粉碎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这种低温粉碎方法用于粉碎肉类,可做到骨、皮、肉一次性干净利索地分离。

⑵低温世界还是农业生产中除虫灭害的得力助手。

人们以往在田鼠的洞穴中注入化学农药灭鼠。

这种方法不仅花钱多,而且会使土壤受损。

改用低温农药后,将少量液氮注入鼠穴中,由于低温液氮是高压缩状态,释放之后,在穴中其体积急速扩大700至800倍,随即气化后的氮以相当快的速度从洞中向外推出,把穴中空气排净,致使田鼠窒息而死。

低温农药无害、快速、有效,已引起广大农民的关注。

⑶低温技术能快速打捞沉船。

常规打捞沉船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压入,使船内积水排出,沉船得到浮力而露出水面。

这种打捞法要花一整天。

采用低温打捞,只要向船舱内灌入液氮,低温液氮便会爆炸般地膨胀,高压气体泵架使舱内积水迅速排出。

英国一家低温公司将船只沉入英吉利海峡9米深的海水中,然后把近20升液氮压入沉船舱内,仅用30秒钟,就使沉船露出了水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低档温世界将更多地为人类造福。

从食品保存到生命冷冻,从工业生产到尖端超导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低温世界的奇迹。

1.低温的作用有哪些?(3分)答:低温粉碎、除虫灭害、打捞沉船2.用低温灭鼠的原理是什么?请根据第⑵段内容概括回答。

初中九年级语文 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  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一)“高铁时代”已到来王瑞良①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

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

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③高速铁路是用高新科技支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

在普通铁路线上,即便是特快列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0~90千米,而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

“和谐号”在试运行时时速曾达到394.2千米。

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坐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

④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高速铁路运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而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有统计认为,石油资源还可以用200年左右),因此,火车替代汽车运输成为必然。

为此,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韩、美等国。

⑤你可能又要问,高速铁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⑥当然,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难度相当大。

我国也是在技术全面提高后,才追赶上了其他国家。

⑦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

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

“武汉一广州”动车纽就是由四组四拖组成,每节动车上装有四台550千瓦的牵引电动机,整个列车的牵引功率为8800千瓦,定员601人。

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⑧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

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力学名词),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外阅读训练(一)(一)好玩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态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犹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觉彗星轨道以来,发觉接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1983年5月11日,距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觉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好玩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原委诞生何处,始终是天文学家们探究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觉太阳系边缘有一个浩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困难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漂亮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觉彗星能释放X射线。

美国堪萨斯高校的有关探讨小组提醒,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互相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说明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样。

据报道,美国正打算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 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方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4.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5. 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指的是什么?6. 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完整版)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一)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①水资源是指可以不断更新、具有一定数量及可用质量、能直接使用的淡水。

②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江、河、湖、水库中的水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也依赖于大气降水,甚至冰咱和永久雪盖也源自千万年前的大气降水。

因此,尽管某一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土壤、植被、地貌、地质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但最终还是气候起决定性的作用。

③气候变化将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之间更加不平衡,将会使许多已经受到水资源胁迫的国家更加困难。

由于水温升高,一般来说水质也会下降。

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在都对水资源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和旱灾的频度和强度的影响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表现得最为脆弱。

位,,居世界第26%109④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量的个贫水国家之一。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

南方水多经常闹中国属于人均水资源最少的13,虽然现水灾,北方水少经常闹旱灾。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洪水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3 8万座水库有一定的蓄洪作用,但大部分洪水没有被利用就奔向了大海。

有的全球性的气⑤我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其中特别是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的变化幅度较大,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

辽河流域变化幅度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

⑥气候变化还会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以增加左右。

因而,随着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增多,气候变化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15% 的供需矛盾。

增强节水措重要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⑦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好雪山、冰川、湿地、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让水资源在健康的生态中持久保存,永续利用。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第②段中“因此”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 、请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训练(一)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感冒指数的作用
□霍雨佳
在我国很多地方,感冒都被俗称为“着凉”,可见感冒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候保健学家研究表明,导致感冒发病率呈高峰状的天气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冷空气的入侵,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大幅度下降,前后两天的日平均气温甚至可以相差10℃以上。

这种突然降温,使人们的体温调节功能难以适应,再加上人们没有什么准备,稍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感冒;第二类是冷空气通过后出现冷高压天气,特别是大于1030百帕的晴好天气,人们也容易感冒。

当被冷高压控制时,阳光充足,日照强,导致中午热,早晚冷,同日温差大,早晚容易感冒。

“冷锋过境”和“冷高压控制”这两种天气,差不多贯穿一年中的秋、冬、春三季,这也是“着凉”性感冒的主要时段。

而发生在夏季的“暑湿感冒”,也是以气象条件为诱发主因的。

研究表明,高温高湿的“湿热”天气,最容易诱发“暑湿感冒”,此时,常常伴随着较小的风速和较低的气压。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发的“流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也很密切,一般以寒冷的冬春季节为多发期,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寄生在干燥的寒冷环境里。

正因为天气条件是感冒发生的最重要的环境诱因,所以我国气象工作者研制出了专门的感冒指数,并利用天气预报或专业气象发布平台,根据天气条件及未来变化,推出能使人一目了然、易记易懂的感冒指数预报。

现在的感冒指数一般分为四级,级数越高,感冒发生率就越高,天气条件对感冒的发生就越有利。

为什么感冒指数都是以“发生”为基础呢?一方面,因为感冒是一种四季疾病,临床上一年四季都有感冒患者;另一方面,气象条件虽然是感冒发生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但毕竟是“外因”,感冒发生的内因在于人这个主体,在于感冒病毒这个客体,在于人的抗感冒病毒的能力。

尽管如此,感冒指数预报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项预报直接提高了人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关注感冒指数的意义在于因“天”制宜地预防感冒。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熟悉本地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收听和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当天气发生突变时,要及时更换衣被,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诱发感冒;在天气突变后的一两天内,要尽可能地少去公共场所,以防被传染上感冒;当春夏季湿度较大时,也要注意降低室内湿度,从而降低“暑湿感冒”发生的可能性。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1期)
1.文中第一、二段介绍了几种感冒类型?分别与什么样的天气有关?
2.根据文章内容,试判断下面情况属于哪种感冒类型,并说说你的理由。

从1月中旬开始,来朝阳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明显增多。

1月20日以后至今,每天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一直维持在300人左右,最忙的一天,门诊量高达360多人。

(选自《生命时报》2016年2月23日)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暑湿感冒”发生时,常常伴随着较小的风速和较低的气压。

B.天气条件是感冒发生的最重要的环境诱因,感冒指数的级数越高,天气条件对感冒的发生反而越不利。

C.诸如人的主体性、感冒病毒的客体性、人的抗感冒病毒的能力等,感冒发生的内因在发生感冒的因素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D.感冒指数预报之所以很有意义,是因为这项预报直接提高了人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4.第二段中的黑体词“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发的“流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也很密切,一般以寒冷的冬春季节为多发期。

5.请根据第五段内容简要概括在预防感冒方面,人们可
采取哪些措施?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海洋中的精灵――海天使
□王东梅
虽然科学家1774年就在北极冰海中发现了它的踪迹,但至今仍摸不清它的来历,它就是海天使!
有趣的是,西方科学家以掌管历史的希腊女神Clio,为它建立全新的科、属的分类,并以它作为代表性物种。

又因为它修长的外形跟蛞蝓相像,便以海蜗牛作为其种名。

随水漂流的无壳贝类
海天使简单的外形与透明的身体使它常被误认为水母
类生物,但它属于贝类大家族。

这群贝类都具有双翼,因此统称为翼足类,终其一生都在大洋中随水流四处漂游。

海天使刚从卵孵出时,身体还带有硬壳,不过大约3天后就会将壳永久丢弃,变成无壳贝类。

海天使虽然身长不过1~3厘米,最大也不超过7厘米,但靠着间歇性的摆动双翼,居然能在比其身躯大好几千倍的水层,上上下下来回移动。

上升的时候,它总能保持如天使般优雅的姿态,缓缓由深海游到冰层下,就算受到乱流扰动而东倒西歪,体内的平衡器也能立刻发出恢复平衡的讯号──摆动尾端,直到重新恢复头上尾下、端庄典雅的英姿。

只有在捕捉猎物时,它才
会来个倒栽葱,俯冲而下攻击目标。

凶狠的捕猎天使
海天使的名字主要来自其身体两侧的一对翅膀,看起来就像翱翔在空中的天使。

再加上它体内有个红色的心形消化器官,看起来十分甜美可爱,但是,它其实是凶狠的掠食者。

发育期的它,喜欢捕食微小的浮游藻类,长大后却个性突变,成为凶狠的掠食者,而且特别喜欢吃表亲──有壳翼足类家族中的特定物种。

海天使攻击时,会从头部伸出3对触手,先紧紧抓住猎物硬壳,将猎物的壳口朝向自己,再伸出带刺的吻,勾住猎物身体吞入腹中,只留下空壳。

举足轻重的生态地位
别看海天使个子小,它可是南北极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

每年春天海水变暖时,它们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繁衍,形成无法计数的族群,在极地食物网中,为多种生物提供食物来源,特别是须鲸喜爱的佳肴。

想想看,要能满足鲸的超大肚量需求,族群数量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
超级生存能力
海天使是雌雄同体,体内具有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子,但必须与另一个体相互受精,才能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事。

科学家发现,海天使在每年食物丰盛的温暖春季,除了
摄取大量脂肪外,还会从其他物质中自行合成脂肪,以便用于繁殖或作为储备粮食,以度过食物缺乏的冬季。

海天使饱食一顿后,可以忍饥长达200多天。

更神奇的是,它还能缩小自己的身躯,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以减低体内能量的消耗。

当弹尽粮绝时,海天使还能消化身体里与生存不相关的部分组织,以求保存最后一线生机,等待春天降临时重生。

这种能屈能伸的求生能力,就是海天使族群在南北极海域可以生生不息的超能力!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4期)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2.将文章题目换成“海蜗牛”好不好?为什么?
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作用。

(1)海天使刚从卵孵出时,身体还带有硬壳,不过大约3天后就会将壳永久丢弃,变成无壳贝类。

(2)只有在捕捉猎物时,它才会来个倒栽葱,俯冲而下攻击目标。

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海天使的超级生存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