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 牛顿第一定律—2020-2021学年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高中物理精品公开课

伽利略和笛卡尔对物体的运动作了准确的描述, 但是没有指明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是 什么。
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总结了前人 的经验,指出了加 速和减速的原因是 什么,并指出了这 个原因跟运动的关 系,这就是牛顿第 一定律。
艾萨克 牛顿 (Issac Newton, 1642年 ~1727年 )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思考
怎样区分生鸡 蛋和熟鸡蛋?
知识小结
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发现史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二、伽利略理想实验
1、方法:可靠事实+合理外推 2、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揭示:(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当时 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
2、伽利略的观点
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物 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 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
故……
物体的运 动不需要靠力 来维持
假想:没 有摩擦力 等 高
实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不需
要力来维持,力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第一章:运动学 第二章:力学 第三章:动力学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1、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 系上有哪些代表人物?
2、他们各自的观点 是什么?
不蹬,自行车 则停下来。
环法自行车比 赛中,车手用 力蹬车,自行 车运动。
一、历史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 上,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 就要静止下来。
四、惯性
2020-2021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牛顿第一定律-ppt

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小实验:用力推动放在桌上的一叠书
条件
无推力时
有Hale Waihona Puke 力时运动状态静止运动
②观察现象
自行车比赛中,车 手用力蹬车,自行 车运动。
不蹬,自行车则 停下来。
我们发现以上现象似乎有一个共同特征:
物体受力时才能运动;
?
如果不受力,物体不会运动或停止运动
一、历史的回顾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观点 笛卡尔的观点
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内容,理解定律 惯性
三、科学探究方法
理想实验
谢谢!
10 、既然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就不要惧怕和海浪竞争。 9 、跟自己说好,悲伤时可以哭的很狼狈,眼泪流干后,要抬起头笑得很漂亮。 11 、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会真正开始。 7 、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 3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勇往直前,那么胜利将不会离我们太远。 12 、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16 、并不是先有了勇气才敢于说话,而是在说话的同时培养了勇气。 11 、自立亦自强,点燃热情的心灯,用诚恳的工作态度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17 、假期像个食品罐头,很好吃,但不宜天天享用。 16 、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你了不起,是为了能让自己打心里看得起自己。 18 、勤劳致富,用双手建设富饶家乡,创造美好未来。 18 、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3 、决不放弃。你还年轻。年轻就是本钱。 9 、若能像看别人的缺点一样,如此准确的发现自己的缺点,你的生命将会变的不平凡。 10 、人生如瀑布,惊险一霎那,此后便是平坦的前途。 11 、勤学的人,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懒惰的人,却总是埋怨时间跑得太慢。 9 、全心付出过,生命才会精彩。 6 、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 9 、真正的坚韧,应该是哭的时候要彻底,笑的时候要开怀,说的时候要淋漓尽致,做的时候不要犹豫。 20 、铁皮公车是坚硬的,柔软的我们要去哪里呢? 2 、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高中物理3.1牛顿第一定律优秀课件

自我检测:
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根底的 B.是以可靠事实为根底的,经科学抽象, 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根底,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总结伽利略等人 研究成果的根底上得到的。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思考
若运动物体的速度为0,在光滑的平面上 (阻力为0)会处于什么状态?
假设运动物体的速度为V,在光滑的平面 上〔阻力为0〕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风吹草才动,无风树不摇〞所以有人说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正确吗?
3.1 牛顿第一定律
静止的物体假设没有力的作用是运动不起来, 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
运动的物体假设去掉推力后就会停下,说 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
亚里士多德提出: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没有力的作用,物 体就不能运动。〕
伽利略对亚里士 多德的观点提出了 疑心,并做了一个 理想实验来反驳其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这种性质就叫惯性
惯性实例1 惯性实例2 惯性实例3
讨论:
? 惯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小结: 1、惯性大小反映物体运动状态改
变的难易程度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 度,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 有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情况 无关
态,也可能处于运动状态 D.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2.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假设它所受的一切外 力都消失,那么它〔 C〕 A.立即停下来 B.仍然做曲线运动 C.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逐渐停止
2020-2021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牛顿第一定律ppt

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 理解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
(2)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其运 动, 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原因.
(3)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不受外力作用---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三、 惯 性
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B.物体运动需要靠力来维持 C.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
原因,又揭示了运动改变的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
律,即始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布置作业
新坐标67页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依据 :观察和直觉
你认同他的观点吗?我 们做个小实验!
为 什 么 小 车 停 留 的 位 置 不 一 样 呢 ?
一、 力和运动关系
伽利略的观点: •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 来,是因为受到摩擦的缘故。
伽利略 (1564-1642)
一、 力和运动关系 伽利略的观点:
总结归纳
研究科学, 不怕犯错
不畏权贵, 贵在坚持
善于观察, 总结反思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 上。
看得更远体现在哪?
课堂小结
“三个一”,即
一个方法——理想实验法 一个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一个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达标测评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D)
• 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理想实验法
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经过思维抽象,把 研究的事物理想化,以维超越现实和科 学技术,从而更深刻揭示了自然规律。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30张ppt)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 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
解 读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 惯 性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3/7/202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的表现
(1)在不受力的条件下
解
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读 (2)在受力条件下
惯
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自行车紧急刹车,轮子不转了,但车子还会向 前滑动.就是由于自行车刹车后具有前进的惯性.
……
•3/7/2021
•3/7/2021
小试身手
1.对于惯性的认识,下才 表现出来的性质 B.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下,运动状态越难 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 C.相同的两辆车,速度大的比速度小的难 以停下,是因为速度大的车惯性大 D.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 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物体的运动不需 要力来维持
如果没有摩擦阻力的影响,水平面 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
•3/7/2021
“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
伽 利 略 理 想 实 验
•3/7/2021
有阻力时,小球在右侧斜面的最高 点低于释放点的高度
减小阻力,小球在右侧斜面到达的 位置越接近释放点的高度
没有阻力,小球到达释放点的高度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3.1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和力有什么关系?
•3/7/2021
不蹬,自行车 则停下来。
•3/7/2021
环法自行车比 赛中,车手用 力蹬车,自行 车运动。
“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Nv
f
推一下小车,小车运动 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2020-2021学年物理教科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一理想实验的魅力(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的观点:①理想实验: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再让小球冲上第二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不同时,小球所达到的高度相同,若将第二个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②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笛卡儿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多选)围绕“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认识与研究,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B )A.亚里士多德根据“用力推车,车子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停下来"这一现象,提出了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B.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推车问题”时,只强调了推力,而忽视了摩擦力的作用,因而得到了错误的结论C.伽利略用自己设计的理想实验,观察到了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时小球就可以以恒定的速度运动下去,从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结论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假想实验,无法完成,因而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该定律也叫作惯性定律.(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或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惯性有大小,惯性的大小由质量来量度.载重货车启动时,由静止到高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百米冲刺到终点后,体重大的运动员较难停下来.为什么?提示:运动状态变化的难易程度与质量有关,即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考点一理想实验的魅力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将静止在一个地方.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1)理想实验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向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如图乙所示,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如图丙所示,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2)实验推理理论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伽利略的思想方法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反映了一种物理思想,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抽象为指导,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4)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物理意义①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础地位.②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③理想实验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5)理想实验的特点所谓“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抽象的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实验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理想实验”虽然叫做“实验",但它同真实的科学实验是有原则上的区别的.真实的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的活动,前者是可以将猜想通过物理过程实现的实验,后者则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理想实验"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理想实验”的方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理想实验"只不过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它的作用只限于逻辑上的证明与反驳,而不能用来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相反,由“理想实验”所得出的任何推论,都必须由观察或实验的结果来检验.3.笛卡儿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误区警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运动状态变化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物体获得某一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减小,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是由于摩擦力的阻碍作用.【例1】理想实验有时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斜面实验,如图所示.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1牛顿第一定律 (共21张PPT)

[典例]
(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 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 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质量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_____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2)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 ) (×) (√ ) (4)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却 必须有力的作用。 (5)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6)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 ( ×) ( ×)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 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 种状态为止。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4.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地上的运动分为两类 (1)天然运动: 无须外力 的帮助、自身就能实现,如气、火等 轻的东西向上运动,重的东西向下运动。 (2)受迫运动: 必须依靠外力 的不断作用才能维持, 外力消失, 受迫运动就会 停止 ,如拉小车,推桌子。
图 311 (2)实验结论:力不是 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状态,直到有外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与质量 (1)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状态不变的性质,任 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的量度
物理必修Ⅰ教科版3-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37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栏目导引
(1)理想实验: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向下运动,再让小球冲上第 二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无论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如何,小球所达到的高度相____。
(2)实验结论:力不是___维__持__物__体__运__动__的__原__因____。
(6)如果冰壶在冰面上运动时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 (1)× (2)× (3)√ (4)× (5)√ (6)√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栏目导引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栏目导引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 (1)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 发生改变,即产生加速度。 ②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若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保 持静止状态。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属性——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 定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栏目导引
2.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三种情况
运动状态 的变化
①速度大小变化 ②速度方向变化 ③速度大小、方向都变化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栏目导引
(多选)(2016·吉林模块试卷)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 C.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D.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答案: B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栏目导引
对惯性的理解及应用 1.惯性现象的“一只”“二有”“三区别” (1)“一只”: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2)“二有”: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三区别”:惯性与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与力的区别;惯性与速度的区 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多选)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A.物体的运动是依靠惯性来维持的 B.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 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AC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叫作惯性,由于惯性的存在,物体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A 对.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错,C 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大小,D 错.]
小,故 C 正确;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 D 错误.]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பைடு நூலகம்
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
1.17 世纪前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根据: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 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3)方法:观察+直觉(由生活经验得出直观印象).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地上的运动分为两类 (1)天然运动: 无须外力 的帮助、自身就能实现,如气、火等轻 的 东西向上运动,重 的东西向下运动. (2)受迫运动:必须依靠外力 的不断作用才能维持,外力消失, 受迫运动就会停止 ,如拉动地面上的小车,推动桌面上的书本.
2.伽利略的研究
(1)理想实验
如图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
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 与左斜面同样 的高度.减
小右斜面的坡度,小球要达到同样 的高度经过的坡长越长.由此推测,
如果右斜面变成水平面,并且没有任何阻力,小球将达不到原来的高
度,就应 永远运动下去
.
(2)结论:力 不是 (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思考判断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
(2)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直接归纳总结得出的.
(× )
(3)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
外力全部消失时,物体立刻停止运动.
(× )
(4)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 )
(5)受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2)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 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思路点拨:本题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将实验理 想化,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1)基本观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 受到摩擦阻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并不需要力来 维持. (2)根据:理想实验. (3)方法:实验+科学推理(将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
3.意义 (1)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 点. (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3)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状态,直到有外力 迫使
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 (1)惯性:物体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质.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 定律.
状态或静止 状态不变的性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 属性.
3.惯性的量度 质量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 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物体 运动状态越 不易 改变.
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 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C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 A 错 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火车速度变化慢,表明它的 惯性大,是因为它的质量大,与是否静止无关,故 B 错误;乒乓球 能被快速抽杀,表明它的运动状态容易发生改变,是因为它的惯性
[解析] 体会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可知顺序排列为②③①④,分 类正确的是 B.
[答案] (1)②③①④ (2)B
理想实验与真实的科学实验 (1)两者有原则性的区别. (2)真实的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 活动. (3)真实的科学实验是可以实现的实验,而理想实验是由人们在 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
[跟进训练] 1.(多选)在力学理论的建立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 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 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重点) 3.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重点) 4.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难点)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 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 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 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1) 请 将 上 述 理 想 实 验 的 设 想 步 骤 按 照 正 确 的 顺 序 排 列 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4)“理想实验”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 是,“理想实验”只不过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它的作用只 限于逻辑上的证明与反驳,而不能用来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 准.相反,由“理想实验”所得出的任何推论,都必须由观察或实 验的结果来检验.
【例 1】 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 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 其余是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