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大名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大名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9月历史月考卷命题人:姚小曼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由此可见()A. 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 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C. 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D. 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2.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3.《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这反映当时学者()A. 相互竞争百家争鸣B。
强调变革和法律C.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 重视规则和秩序4.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
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
"材料表明明朝实行这一科举取士办法的目的是()A. 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
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 促进南北方区城特色文化交流D. 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5.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A。
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B。
天意与人事没有联系C. 皇帝的权力来自人民D。
儒家试图约束皇权6.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主要依据是董仲舒( )A。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3.22
历史一轮复习历史课内测 3.22(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一、单选题1.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银元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开放广州为商埠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2.“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A.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五四运动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
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4.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
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
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
这种情况表明,中国A.近代化努力收效巨大 B.清军训练有素C.自信轻敌的乐观情绪 D.民族意识觉醒5.1895年8月,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台湾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自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
这体现出A.清政府出卖人民抗日活动 B.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C.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 D.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6.1895年2月,在光绪帝召集的朝会中,文廷式主张效仿俄皇亚历比大一世迁都(其最终战胜拿玻仑),要求迁都与日本继续作战,但该主张由于其他大臣的反对而被否决。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商业政策相比,其不同之处是()A.打压商人的社会地位B.禁止民间商业的发展C.对商业实行干预政策D.对商业实行放任政策8.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9.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而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10.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
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农业经营方式落后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土地贵族掌握政权11.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
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
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
这表明()A.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12.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
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B.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C.哥伦布掠夺美洲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D.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性的,对近代文明有伟大贡献13.1930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最高关税法《崔利一一斯穆特法》,对890种商品增加了税率,把关税平均提高了34%以上。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A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
他们都了解国王的权力和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自身力量才能生存。
下列孟子的哪一言论与其背景相近 A.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舍生而取义者矣”D. “教亦多术矣”A. AB. BC. CD. D3.汉武帝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
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
汉和帝规定: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进仕路狭……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由此可见汉代孝廉察举制 A. 员额分配的变化,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 B. 在人才选拔的对象上,对普通民众逐步倾斜 C. “孝”“廉”标准不易掌握,实际操作难度大 D. 是为政以德理念的实际运用,体现公正性4.4.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
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
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 郡县制 B. 郡国并行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5.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种官职,“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半月考试题(清北组,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半月考试题(清北组,含解析)扫荡基础:(每题分,共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三民主义思想内容及其作用选择题(*分).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答案】【解析】材料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变化,材料并没有体现其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故项错误;材料显示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关系,没有体现出随经济发展而做出调整,故项错误;材料中“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
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体现出了从孔子到孟子到董仲舒直到宋明理学家都强调了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故项正确;四则材料都与天人合一无关,故项错误。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这说明董仲舒.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答案】【解析】君主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种观点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故答案为项。
这种主张不是为了保护环境,排除项;材料所述是天与天子即君主的关系,排除项;这种主张在儒家思想中本来就已包含,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董仲舒以较为曲折的方式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如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40小题)1.《中国政治制度通史》记载,齐灵公有一位十分宠爱的妾,名戎子,戎子与齐灵公的另一位妾仲子很要好,仲子生一子名牙,戎子请齐灵公立牙为太子,于是齐灵公废公子光而立牙,仲子却认为“废常不祥”。
这里的“常”是指()A.等级制度B.嫡长子继承制C.血缘关系D.世袭制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宗法制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题干中齐灵公废公子光而立牙违背了宗法制,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
2.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宋避籍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宗法制在古代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瓦解宗法体系是错误的,排除A项;地方官的避籍制度是防止形成地方割据势力,B项正确;CD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到。
3.《梦粱录》中载:南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
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由此可见,南宋杭城(即临安)()A.是古代中国最早出现夜市的城市B.是当时世界上商业活动最繁华的都市C.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D.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限制被打破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社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干中“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
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可知当时市坊界限被打破,符合题意的是D项;夜市在唐朝就已经出现,排除A项;B项中的“世界上”在题干中不能体现;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政府的监管,排除C项。
4.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精心设置了一套四辅官制度,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命其官,春官在春季任事,夏官在夏季任事。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一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一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2分)1、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这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 礼治B. 无为而治C. 仁政D. 兼爱2、孔子:“君子义以为质”,孟子:“舍生而取义”,董仲舒:“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由此可知,“义”的提出,目的是在于确立()A. 行为规范B. 施政之术C. 人伦秩序D. 价值准绳3、百家争鸣时代的某思想家认为,“社会的自然秩序只需要每个人恪守其本来属于的位置就能够自然的得以保持。
”他的伦理建立在两个思想之上:一个是(自身)臻于完善,另外一个就是关怀他人。
该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C.庄子 D.墨子4、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5、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A. “兼相爱、交相利”B.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这说明董仲舒()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 提高了儒家学说的政治地位7、儒家思想能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8、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配天,谓其道。
高二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高二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高中的历史考试是学过的历史知识的大检阅,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要重视。
复习的时候结合试题来巩固知识,会让我们的考试变得更加简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第I卷(共60分)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韩非曾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 )A.推行分封制巩固国家B.由圣贤管理国家事务C.建立平衡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联邦制D.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3.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
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5.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6.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 ( )A.“天下为主,君为客”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趋接近现实,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体现这一特征的思想是 ( )A.自由平等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经世致用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8.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共60分)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3、贞观元年,唐太宗曾对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
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唐太宗认为()A.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B.中书省门下省不该互相牵制C.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D.三省六部制能抑制宰相权力4、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
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
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A.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B.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5、1911年10月某报刊登文章写道:“辛亥之秋,八月既望,武昌起义,各省回应。
……预料中国此次革命,大功必可告成。
”材料中“大功”后来主要表现为()A.以共和制取代封建帝制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C.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6、中共三大决议: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
河北大名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涂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共60分)1.下列漫画绘述的思想主张类似于诸子百家中的( )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2.“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同、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4.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
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
”于是,对大夫减轻了处罚。
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君权神授 B.德主刑辅C.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5.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
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B.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C.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D.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6.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由此形成的思想是(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7.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异8.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他属于A.道家B.法家C.墨家D. 儒家2.“君所以尊者,令。
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魏征以直言诤谏闻名,他在《十件疏》中,历数唐太宗的堕落,批评唐太宗“骄奢自溢”,但在结尾却说:“臣诚愚鄙,不达事机,略举所见十条,辄以上闻圣听。
伏愿陛下采臣狂瞽(愚妄无知)之言”。
这种官场语言反映了A.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B.君为臣纲成为社会常态C.臣子希望得到君主谅解D.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4.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具有皇家性质,太史令等天文官员,常常由皇帝亲自任命。
朝廷对天文台的观测记录严格保密,禁止流传到民间,天文官员不允许与平民百姓随便接触。
同时,民间也不许私自研习天文。
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为了维护君主的绝对统治B.造成了天文学的长期落后C.源于小农经济地位的提高D.反映了民间教育水平低下5.“后(唐长孙皇后)尝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唐太宗看后恸哭,对近臣说:“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
并“令梓行之”。
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女则》为最早的印刷品B.活字印刷术已经出现C.社会需求引发了技术革新D.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6.于右任早年加入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是国民党元老,他在诗歌和书法上造诣颇深。
右面作品的字体的特点是A.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B.字体方正,规矩严整C.工整清晰,飞洒活波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7.诗歌既能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历史状况,下面诗句反映科举制的是A.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C.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D.举秀才,不知书。
【历史】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8分)1.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重点。
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
所谓六艺,即礼(政治伦理)、乐(艺术教育)、射与御(军事体育)、书与数(基础文化知识)。
从以上教育内容可知西周的教育A. 重视儒家的人伦思想B. 以提高平民素质为目的C. 以贵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D. 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2.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你不想别人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该法则与哪一家学派观点最接近?A.墨家B.法家C.儒家D.道家3.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二者主张共同点是A.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B.运用礼法惩戒人性之恶C.主张通过教化引导人们向善D.主张提高道德的自律性4.“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一论断评价的是A. 孟子“仁政”学说作用B. 荀子礼法并施的意义C.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弊端D. 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5.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学校系统,它表明C.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D.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打破6. 《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其中体现的思想是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 “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D. “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7.某学说以“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实验班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试验班)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卷Ⅰ(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1.“苛政猛于虎”语出《礼记・檀弓下》,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
《礼记》中这一故事的引人,主要是说明白孔子A.“为政以德”的主见 B.“有教无类”的思想C.“克已复礼”的要求 D.“以德服人”的理念2.有学者说:“儒家思想自先秦到汉代是一个从志向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程,完成了一次从‘山中客’到‘朝上臣’的转变。
”导致这次转变的最关键因素是A.汉初实行了“独尊儒术” B.“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C.董仲舒新儒学的创立 D.太学教化体系的建立3. 汉代儒学家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这一观点A.体现了君主专制源于原始宗教权威B.迎合了汉武帝强化君权须要C.说明白儒家以探讨天人关系为目的D.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4.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士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逍遥自由。
这说明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B.统治者不再强调封建道德C.道家思想占据社会主流 D.儒释道三教思想合而为一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去亲身实践,恒久想不明白万物的真谛。
”与此文观点相一样的是A. “三纲五常”B. “知行合一”C. “格物致知”D. “经世致用”6.孔子主见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高校》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A.一贯强调主动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7. 据史料记载,明朝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认为犯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大防,最终被饿死。
河北省大名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大名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
天复儒仇,儒祀而家。
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
自是儒生千古一劫”。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相互矛盾,故均不可信B. 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可信C. 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D. 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2.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
这反映了当时A. 流派众多,文化活跃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C.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3.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
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
由此看出两者都A. 颠彼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B. 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 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D. 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4.先秦时期血亲复仇盛行,《周礼》规定为父母报仇不担刑责,只需登记。
宋代没有关于复仇的专门法律,按一般刑事案件处理,但另有补充说明,子孙复仇案由官员上报皇帝裁决。
根据这一变化可以推知宋代()A. 宗法观念趋于淡漠B. 国家权力冲击儒家伦理C. 法令执行更加严格D. 理学思想缓和民间矛盾5.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 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B. 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C. 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 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6.《三国志》记载,曲周县一个农民因自己的父亲生病,便杀牛进行祭祀,祈祷其父可以痊愈,结果被县令判了死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名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这一艺术追求体现的思想源于()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2.春秋晚期,晋国铸邢鼎,孔子认为晋国“失其度矣”;鲁国贵族季氏用了周天子的乐舞,孔子认为这是“僭越”;季氏推行“田赋”(征收土地税), 孔子认为这违反了“周公之典”。
孔子一再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以下与材料中孔子思想不符的是A.反对违反周礼的行为 B.捍卫西周的礼乐文明C.怀旧的保守主义倾向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3.董仲舒在《王道通三》中写道:“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4.汉代前的君王从祖先承受君位,至汉朝立国,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就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
后来,适应这一“需要”的是()A.“民贵君轻”说 B.“五德始终”说C.“知行合一”论 D.“君权神授”论5.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心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
这一现象表明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6.在清人赵翼所写的《廿二史札记》中,作者提到“元末殉难者多进士”的现象。
书中描写到: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A.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灭亡的原因B.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C.理学对读书人的影响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7.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8.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
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9.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10.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B.主张实行代议制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D.主张恢复君主制11.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主要表达了作者A.歌颂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B.倡导宗教面前人神平等C.呼唤个人和社会的解放 D.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
”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A、宗教改革并没有对天主教会进行改革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C、宗教改革因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D、宗教改革的目的是脱离罗马天主教皇的管辖13.孟德斯鸿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A.三权分立思想 B.人民主权思想C.天赋人权思想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14.如同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C.社会契约论 D.人民主权说15.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这表明卢梭主张A.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前提B.努力构建社会新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保障C.传统社会秩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D.维护现有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人权16.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
”其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17.下列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②千里莺题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18.在文人眼中,书画同源。
明代徐渭的《风鸢图诗》中有“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诗句。
这两句题画诗反映出A.文人画追求神韵意趣 B.明代市井生活丰富C.现实主义创造手法 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19.牛顿经典力学创立,当初有科学家认为所有涉及到的物理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不变的引力和斥力,因而只要把自然现象转化为力就行了。
结果到后来,“力”成了对现象和规律缺乏认识的避难所,把当时无法解释的各种现象都冠以各种不同力的名称。
这一事实表明经典力学的创立()A.对自然科学的影响有得也有失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C.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D.使人类在思想上获得了彻底解放20.“将人类视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人类的一切都可以用自然原因来解释,从而结束了基督教所称的人类与上帝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
”该材料评价的是A.宗教改革B.进化论C.相对论D.启蒙运动21.“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这说明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2.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
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
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
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C.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D.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23.“近代化”是研究中国历史经常见到的词语。
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A.② B.①②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24.按照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过程排列以下思想主张的顺序( )①“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世道必进,后胜于今”A. ①③②B. ②①③C. ①②③D. ②③①25.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
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C.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26.叶德辉评论中国近代某现象时说:“欲托孔子以行其术,托尊孔之名,伏伪经之渐。
”该评论针对的是( )A.反对把孔子神化的李贽 B.倡导中体西用的洋务派C.推行改革变法的康有为 D.主张尊孔复古的袁世凯27.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
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
这表明当时()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28.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西方文明“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
一切虚文空想之无禆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
可见陈独秀鼓吹西方学说的真正目的是()A、彻底颠覆中国的传统文化B、促进社会的全面革新和进步C、实现穷思极解泛文空论的理想D、把西方文明融入中国儒学文化中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
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30.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31.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是()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32.“我们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总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