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范仲淹的政治宣言书

合集下载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优秀3篇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优秀3篇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优秀3篇《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文正是他的谥号。

部编版九上《岳阳楼记》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岳阳楼记》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岳阳楼记》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

昔日好友滕子京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一口答应。

庆历六年(1046),他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

本文需熟读背诵。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以及“迁客骚人”观景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同时也借以劝勉好友滕子京。

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1. 《岳阳楼记》选自 《范文正公集》,作者是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 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 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 岳阳楼 与武汉的 黄鹤楼、南昌的 滕王阁 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淫(y in )雨霏霏(f e i ) 薄暮冥冥(m ing )• • • • •宠辱偕(xi e )忘 潜行(qi a n )• ・属 (zh U 同“嘱”)予作文以记之2 .乃/重修岳阳楼。

4 .属予/作文/以记之。

6 .若夫/霪雨霏霏。

&而或/长烟一空。

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重点字词解释:1.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2 .政通人和: 政事通顺,百姓和乐。

3. 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具:通“俱”,全、皆。

兴:兴办。

• •4 .属:同“嘱”,嘱托。

5. 胜状:胜景,美好景色。

• •6.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涯:边。

际涯:边际。

• • •7 .朝晖夕阴 晖:日光。

8.大观:雄伟的景象。

• •9 .迁客:被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 •10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 给加点的字注音:谪(zh e )守朝晖(hu i )夕阴 • • 心旷神怡(y i ) 皓(h ao )月 • ・ 浩浩汤汤 (sh a ng ) 潇(xi )湘 • • ・ 三、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停顿: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5 .前人之述/备矣。

7 .至若/春和景明。

10. 骚人:诗人。

• •11 .开:放晴。

12. 曜:光辉。

13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冥冥:昏暗的样子。

• • •14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京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去:离开。

15 .春和景明春和:春风和煦。

部编九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过关资料12

部编九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过关资料12

部编九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过关资料12部编九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过关资料《岳阳楼记》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二、重点词语解释(1)一词多义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②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穷尽③感极.而悲者矣十分去①去.国怀乡离开②西蜀之去.南海距离③委而去.之逃离,逃亡开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③开我东阁门打开(2)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③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⑤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3)通假字①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②百废具兴(通“俱”,全,都)(4)重点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越:到了明年:第二年3、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4、增其旧制制:规模。

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以:来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7、朝晖夕阴晖:日光8、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9、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11、前人之述备也备:详尽1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虽然这样,那么……极:尽13、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4、连月不开开:天气放晴15、若夫淫雨霏霏若夫:像那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雪繁密的样子16、浊浪排空排:冲向 17、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曜:光辉潜:隐没18、薄暮冥冥薄:迫近 19、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20、忧谗畏讥谗:谗言,说坏话讥:批评指责21、感极而悲者也极:到了极点22、春和景明景:日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知识点:第10课《岳阳楼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知识点:第10课《岳阳楼记》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很多时候,人并不是因为失败而烦恼;而是因为失败后找不到任何借口而烦恼。

以下是为您推荐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知识点:第10课《岳阳楼记》。

第10课《岳阳楼记》范仲淹一、介绍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

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二、生字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淫(yín)雨霏霏(fēi fēi)樯(qiáng)倾楫(jí)摧岸芷(zhǐ)汀兰三、重点词义1.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结尾“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

2.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3.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4.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5.胜状:胜景,好景色。

6.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7.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际涯,边。

8.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晖,日光。

9.大观:雄伟景象。

观,景象。

10.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极,尽。

11.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12.骚人:诗人。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13.淫雨:连绵的雨。

14.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5.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连月不开)16.排空:冲向天空。

17.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18.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19.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基础知识(一)字音梳理谪()守朝晖()夕阴霏霏()薄暮冥冥()霪()雨心旷神怡()皓()月宠辱偕()忘潜行()浩浩汤汤()潇()湘属()(二)词语梳理【通假字】百废具兴具:jù俱,全部。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嘱,嘱托。

【古今异义词】1、增其旧制。

(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2、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天气)3、去国怀乡。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4、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风景)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6、微斯人。

(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7、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一词多义】1、夫(1)其夫呓语(丈夫)(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3)予观夫/若夫淫雨霏霏(那)2、去(1)则有去国怀乡(离开)(2)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3)公然抱茅入竹去(方向)3、和(1)至若春和景明(和煦)(2)政通人和(和乐)(3)天稍和(暖和)4、开(1)连月不开(放晴)(2)开我东隔门(打开)(3)旁开小窗(设置)(4)林霏开(消散)5、则(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2)然则北通巫峡/然则何时而乐(那么)(3)则有去国怀乡/则有心旷神怡(就)6、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2)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7、极(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2)感极而悲者矣(极点)(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8、薄(1)薄暮冥冥(动词,迫近)(2)锦衾薄(单薄)(3)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9、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10、一(1)一碧万顷(数词)(2)长烟一空/传一乡秀才观之(全)(3)在洞庭一湖(整个)11、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2)属予作文以记之(来)(3)全石以为底(把,用)12、通(1)北通巫峡(通向)(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3)政通人和(顺利)13、为(1)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3)为嵁,为岩(成为)(4)全石以为底(做)14、空(1)而或长烟一空(消散)(2)皆若空游(在空中)(3)浊浪排空(天空)15、霏(1)若夫淫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林霏开(雾气)【重点词语】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岳阳楼记》简介-1

《岳阳楼记》简介-1

《岳阳楼记》简介简介《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 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

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创作背景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

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

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写此文时作者并未登临岳阳楼,只凭借此图写出了《岳阳楼记》。

白话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部编版九上《岳阳楼记》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岳阳楼记》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岳阳楼记》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

昔日好友滕子京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一口答应。

庆历六年(1046),他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

本文需熟读背诵。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以及“迁客骚人”观景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同时也借以劝勉好友滕子京。

范仲淹的治国思想与《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

范仲淹的治国思想与《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

范仲淹的治国思想与《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1. 范仲淹的治国思想范仲淹(989年-1052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政务方面有卓越表现,也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

其治国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1 忠诚国家作为一位忠诚于国家的官员,范仲淹始终强调忠于天子和尽职尽责。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民众福祉为己任,臣子则应忠心耿耿地侍奉国家。

1.2 市场经济观念范仲淹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并主张发展农业和商业,提出了“农本”、“商孝”的政策。

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而商业能够促进社会繁荣。

1.3 教育重视范仲淹对教育也非常重视,他提倡选拔贤能之人,并推动教育普及化。

他倡导培养民众文化素质,以提升国家整体实力。

2. 《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创作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该文描写了他登上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并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思考。

2.1 岳阳楼的历史背景岳阳楼位于湖南省长江岸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

在范仲淹时代,岳阳楼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成为当地著名的景点。

2.2 创作动机与主题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时,正值北宋末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表达自己对乱世悲苦的感受,并寄托了他对国家前途和社会秩序的关切。

2.3 文章内容与意义《岳阳楼记》以细腻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范仲淹在登临岳阳楼时的心境和所见所感。

文章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社会风云变幻的忧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该篇文章既是范仲淹个人情感宣泄的产物,也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它不仅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一,也为后来许多文人学士提供了创作灵感。

结论范仲淹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治国思想影响深远,并体现在他创作的名篇《岳阳楼记》中。

该篇文章不仅是范仲淹个人思考与情感表达的载体,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重要的作品之一。

通过研究范仲淹的治国思想和《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到他对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范仲淹与岳阳楼记表达忠诚与爱国之情的名篇

范仲淹与岳阳楼记表达忠诚与爱国之情的名篇

范仲淹与岳阳楼记表达忠诚与爱国之情的名篇范仲淹与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以其笔锋犀利和对忠诚与爱国之情的表达而广为人知。

本文将以范仲淹与岳阳楼记为主题,探讨其表达忠诚与爱国之情的独特之处。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创作的一篇散文,描绘了岳阳楼壮丽的景色以及范仲淹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文章以“登临”为引子,逐步展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以及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智慧。

文章中,范仲淹通过望衰治乱,表达了他对社会动荡和战乱的忧虑之情。

他描绘了当时的战火纷飞,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象,以此呼吁各级官员能够勤政为民,将国家民族的福祉放在首位。

与传统的名胜游记不同,范仲淹在文章中注重表达他对忠诚与爱国之情的思考。

他以五律的形式写下了名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通过这几句诗句,他表达了巨变所带来的浩然之感以及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范仲淹的忠诚与爱国之情范仲淹作为北宋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的和平繁荣,表达了强烈的忠诚和爱国之情。

首先,范仲淹通过岳阳楼记展现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担忧。

文章以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为起点,言辞间透露出作者对形势的观察和思考。

他对战乱和社会动荡的描写,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他作为一名忠诚的官员对国家发展的期望。

其次,范仲淹在文章的结尾处通过悼文正式表达了他的忠诚与爱国之情。

他写下了深情的悼文,追忆历史上的英雄,并呼吁各级官员以身作则,诚心竭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这一部分的内容表达了范仲淹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以及他对改变历史的决心。

范仲淹这篇作品所表达的忠诚与爱国之情,通过细腻而真挚的文字和对社会状况的观察,触动人们的内心。

他通过岳阳楼这一壮丽的景色,揭示了自己的忧国情怀和对国家兴衰的顾虑。

他的笔触充满力度,语言直抵人心,传达出强烈的使命感。

结语范仲淹与岳阳楼记是一篇代表作,通过描绘壮丽景色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表达了范仲淹对忠诚与爱国之情的独特见解。

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知识点《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以下是关于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的知识点。

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创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

昔日好友滕子京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一口答应。

庆历六年(1046),他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3.作品梗概:《岳阳楼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所引发的种种情感,展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处世态度。

4.作品主题:《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忠诚、正直、勇敢等品质的推崇。

同时,作品通过描绘岳阳楼的美景,展现了作者豁达、宽广的胸怀。

5.作品结构:《岳阳楼记》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引子、正文、承旨、转子和尾声。

6.重要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

7.文学价值:《岳阳楼记》以其优美的文辞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岳阳楼记》,这篇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作,使我们认识了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修身立命、齐家治国的座右铭,也是他终生恪守的信条。

范仲淹就是以这种精神从一个普通的下层官吏成长为朝廷重臣、中流砥柱,并最终在革新派与保守派激烈斗争的动荡社会中,毅然站到维护祖国统一的前列去,结果遭贬黜,死于徐州。

范仲淹写下此文时正在边疆地区任职,这篇《岳阳楼记》是他在岳州任知州时所作。

作者描绘洞庭湖的雄奇秀丽景象,抒发了他要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

本文情景交融,词句优美,文气贯通,而且结构谨严,脉络清晰,章法井然,用来说理,确实具有感染力。

更值得称道的是本文意境开阔,不拘泥于一时一处的描述,没有把范仲淹的报国之心局限于小小的岳阳楼。

如写景状物,总体勾勒,而不拘于一角一景;叙事议论,总括全貌,而不侧重一人一事;托物言志,寓意深刻,却又明白晓畅。

文辞富艳精工,语言铿锵,笔势劲健,被历代推崇备至,视为绝妙好辞。

但更难能可贵的还在于范仲淹居庙堂之高,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而且从国家利益出发,敢于直谏犯颜,提出较多的合乎时宜的建议,而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其胆量魄力都是非常人可比拟的。

当他第一次登上岳阳楼时,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文章描写了岳阳楼的形胜和自己的登览感受,即使当时面临着被谗被害的险恶处境,但是作者仍然坚定不移,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襟怀坦荡、无私无畏的高尚品格。

作者当时还只是小小的参知政事,但面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等重大问题时却有超越常人的见解,因而《岳阳楼记》也足以让人惊叹不已!正是由于他在政治舞台上如鱼得水般纵横驰骋,才造就了他的英名。

面对祖国河山的壮丽多姿和自己内心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他联想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于是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浩然长叹,而这两句话也成为他一生光辉思想的纲领。

《岳阳楼记》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岳阳楼记》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岳阳楼记》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岳阳楼记》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为大家带来《岳阳楼记》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快来看看吧。

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唐宰相履冰之后。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1052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2、创作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

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

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一记叙文,这都是看图写的。

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范仲淹是北宋文革新运动的先驱。

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

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

《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

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什么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什么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什么1. 《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表现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全文内容:《岳阳楼记》范仲淹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白话翻译: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在岳阳楼上刻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无边无际,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繁密,接连几个月都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呼啸着,浑浊的水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自己的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岳阳楼记》简介-1

《岳阳楼记》简介-1

《岳阳楼记》简介简介《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 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

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创作背景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

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

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写此文时作者并未登临岳阳楼,只凭借此图写出了《岳阳楼记》。

白话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岳阳楼记》的政治文化内涵

《岳阳楼记》的政治文化内涵

《岳阳楼记》的政治文化内涵庆历六年,范仲淹在邓州任上,应老友滕宗谅之约,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文中无论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还是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抒怀,都足以使此文彪炳文学史册,激励百世人心。

如果注意到,此文以“庆历四年”为起始,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为结句,而此期间正是范仲淹从其一生事业的顶峰跌落到晚年的遭谤毁、受贬谪之时,那么,此文所内涵的政治文化意义就更为重要了。

一范仲淹在文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这里的“忧其民”、“忧其君”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境界和政治抱负,而“进”与“退”则凝练地概括了他一生宦海沉浮的四“进”四“退”。

范仲淹在宋太宗端拱二年生于徐州,两岁丧父,母贫无所依,改嫁长山朱氏。

他21岁时寄居在寺院刻苦读书[①],23岁时询知身世来历,感愤自立,佩琴剑径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冬夜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如此苦学五年乃“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孝弟忠信”。

宋真宗祥符八年,仲淹登进士第,作诗云:“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

……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欧阳修在《范公神道碑铭并序》中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朱熹也曾说:“且如一个范文正公,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

一旦仁宗大用之,便做出许多事业。

”范仲淹先后在广德、集庆和兴化等地任职,为民兴利除害,政绩斐然。

最显着者是他在宋仁宗天圣四年任兴化县令时,发动通、泰、楚、海四州民夫,建成数百里的扞海堤,民至今享其利,称“范公堤”。

天圣二年,范仲淹写了《奏上时务书》,提出“救文弊,复武举,重三馆之选,赏直谏之臣,及革赏延之弊”等改革措施。

此后,他又写了《上执政书》、《上时相议制举书》等等。

在写《上执政书》时,他正居母丧,但“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希望“四海生灵长见太平”。

岳阳楼记读后感1000字

岳阳楼记读后感1000字

岳阳楼记读后感1000字岳阳楼记读后感一:读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被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深深打动。

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范仲淹因记述重修岳阳楼一事,向人们倾诉了他的政治抱负。

他批评那些因环境的好坏而悲喜的人,批评了他们悲观消极的生活态度。

相比之下,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却是一个积极面对生活的人。

他受贬后还积极从政,短时间内就是巴陵郡“百废俱兴”。

就范仲淹本人来说,他的一生是忧天下的一生,不论是日食两餐冷粥,还是做参知政事,他都做到以天下为己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就《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来说,尽管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文章的主旨却是很值得后人继续发扬光大的。

文章中表露出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严于律己,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主张在今天仍是很值得借鉴的。

想来,在当时的社会中,范仲淹能够提出那些见解,是在是难能可贵!$-d$由此,我想到现在,一个人不论其岗位如何,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关心国家大事,具有主人翁精神,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以那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刻刻关心国家和人民的人为榜样。

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从小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志向。

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吧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流传了千百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而今我们要赋予它更新的时代意义,继承发扬广大!。

岳阳楼记读后感二:读完《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固然让人敬佩,然而让我陷入沉思的是,面对同一美景,迁客骚人们却有着不同的情怀,为何?是啊,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忘记过去的兴衰荣辱!要知道,生活是需要忘记的。

20xx年,盐湖城冬奥会冠军大杨洋选择了退役,尽管这一年,她几乎拿遍了所有自己参加短道速滑项目的金牌,然而她依然选择了离开。

她说,她赢得委屈。

其实,她是没有忘记,没有忘记自己过去的成功,致使她一直生活再胜利的光罩之中。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知识点详解、一课一练及答案解析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864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知识点详解、一课一练及答案解析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864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知识点详解、一课一练及答案解析-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

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一词多义明:(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2)(明媚) 至若春和景明以:(1)(来)属予作文以记之(2)(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夫:(1)(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2)(表句尾感叹) 嗟夫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极:(1)(直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穷尽,尽头)此乐何极(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或:(1)(或许)或异二者之为(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空:(1)( 天空) 浊浪排空(2)( 消散) 长烟一空通:(1)(顺利) 政通人和(2)(通向) 北通巫峡和:(1)(和乐) 政通人和(2)(和煦) 春和景明则:(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聚拢:云归而岩穴暝备(1)前人之述备矣:译尽(2):备齐词类活用⒈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⒈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⒈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⒈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⒈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古今异义⒈气象万千【古义:景色和事物;今义:天气变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 读 历 史 翠













多§


广







刻 苦 学 习 刻 苦 自律 与 民 同 甘 共 苦 以 苦 为 乐
, , , ,

癞 阳楼 原 是 三 国东 吴 的 水 军 昧 望 所

滕子


特 征 鲜 明地 烙 在 他 的 人生 处 处 撒 满 他 的

, 。
京 知 岳 州 时成 为 观 景 楼 铭 功 楼 岳 阳楼 声 名 远


苦难 的童 年 生活


代 的文学 家范仲 淹 其 实 范仲 淹更是
, ,






后 来 朱 文 翰 赴 京 任 职 范 仲 淹 母 子 则 留在

用 心 血 生 命 润 色 民生 润 滑 历 史 的 大 政 治 家 他
朱 文翰 山东老 家 (今


东 邹平 县 长


镇 ) 在这

所 留下 的诗 文篇章

不 过 是 他 抒 发政 治 怀 抱 和

里 范 仲 淹 开 始 了 真正 的读 书生 活
舒 解 胸 中块 垒 的 副 产 品 而 已
历 史上 许 多 名 人 立 志 读 书 都 留下 了让 后 人
“ ” ,
范仲淹 的

生 突出了


个 苦 字 :苦 出生
津 津 乐道 的掌 故 如苏 秦 的 悬 梁 刺股
军 事 司 理 参 军 , 管 地 方 狱 讼 , 个 肥 差 。 在 掌 是 但
位 学 问精 深 的 高 僧 , 静 心 读 书 的 绝 佳 之 地 。 是 在 醴 泉 寺 , 仲 淹 谢 绝 了 家 人 的 照 顾 , 着 范 过
比 苦 行 僧 还 清 苦 的 生 活 , 喝 用 度 极 其 节 俭 吃

多 少 苦 头 的 。 大 户 人 家 难 免 会 有 诸 多 纷 扰 是 但 非 。 了 能 静 心 读 书 , 仲 淹 离 家 寄 身 到 长 山 深 为 范 处 的 醴 泉 寺 。 泉 寺 环 境 清 幽 , 书 丰 富 , 有 醴 藏 还

个 人 , 物 质 匮 乏 时 , 吃 苦 耐 劳 是 可 贵 当 能
广 德 时 , 橐 橐 萧 萧 两袖 寒 ” 竟 没有 上 路 的 盘 缠 , “ ,
只 好 将 自 己的 一 匹 马 卖 掉 , 步 上 任 。 徒
乐 , 至 时常读 到废 寝忘 食 。 甚
但 这还不 够 。 泉 寺 毕竟是 一座香 火 寺院 , 醴
善 男 信 女 的 喧 哗 时 常 会 搅 扰 到 他 , 是 , 仲 淹 于 范 干 脆 躲 到 醴 泉 寺 山 南 森 林 中 的 一 个 山 洞 里 读 书 。 一 时 期 的 埋 头 苦 读 , 炼 了他 的 意 志 , 这 磨 更
的 ; 物 质 丰 富 时 , 能 保 持 吃 苦 耐 劳 是 可 敬 当 仍 的 ; 拥 有 权 力 、 得 丰 厚 的 物 质 而 能 拒 绝 它 的 当 获 利 诱 并 能 清 廉 自 守 时 , 么 , 样 的 人 是 神 圣 那 这 的 。 实 上 , 论 为 民还 是 为 官 , 苦 耐 劳 、 离 事 无 吃 远 享 受 , 已深 入 到 了 范 仲 淹 的 骨 髓 。 早 中 进 士 后 , 仲 淹 出任 广 德 ( 安 徽 广 德 县 ) 范 今
御 试 时 , 仲 淹 近 距 离 地 见 到 年 届 五 旬 的 真 宗 范
苦 读 的 典 故 叫 “ 粥 断 齑 ” 画 。
朱 家 本 是 长 山 的 富 户 , 说 范 仲 淹 是 不 会 吃 按
皇帝 , 后荣赴皇家宴 。 27岁的范仲淹从此告 别寒
士苦 读生 涯 , 始谱 写他 宦海 沉浮 的鸿篇 巨制 。 开
— —
每 天 晚 上 熬 一 锅 粥 , 凉 后 划 成 四 块 , 晚 冷 早
各取 两块 充 饥 , 几根 腌 菜 野葱 , 些醋 汁 , 拌 调 作
下 饭 菜 之 用 ; 日除 了 读 书 , 无 其 他 消 遣 和 娱 平 再
广德 管理狱 讼三 年 , 范仲 淹始 终清廉 自守 , 离 调

府 (今 苏 州 )推 官 ( 下 层 小 吏 )朱 文翰


气贯 于 长虹 ! 范仲淹2

朱文翰 乃 山东淄博人 为富家子 弟 也 是


7
岁 中进 士 从 此宦 海沉 浮
, ” ,

生 徜
, “
个 有 良知 的 文 人 他 不 仅 宠 爱 谢 氏 而 且 十 分 疼
。 ,
徉 过 春 和 景 明 浮 光 跃 金 的顺途 更 屡 遭 浊 浪

亲 范 墉 病逝 母 亲谢 氏抱 着 他扶 柩 南归 在 苏 州


守 丧 两 年 生 活 十分 艰窘 因孤 苦无 依 且 又 饱 尝
, , ,

《 阳楼 记 》 然 只 是 墨 写 的名 篇 而它 所燃 虽 岳


白 眼 无 奈 之 下 谢 氏带 着 4 岁 的 范 仲 淹 改 嫁 尹 江


烧 的思 想 精髓 则 是 血 写 的 文字 以生 命谋 篇 骨

, ,

” ,
车胤 孙

世 【 说新 语 】 香 港 城 市 大 学 原 校 长 张 信 刚 说 培 养 人 才 不 能 仅 仅 毕 业 的 时 候 有 用 毕 业 后 5 0 年都有 用 才叫有 用

4 0















康 的 “ 萤 映 雪 ”, 阳 修 的 “ 杆 画 地 ” 范 仲 淹 囊 欧 荻 ,

爱 聪 慧 过 人 的 范 仲 淹 将 其 改 名 为朱 说 并 手 把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排 空 樯 倾 楫 摧 的 逆 境 以致 6 5 岁 寿 龄 病 逝 在 徐



手 指 导 他 读 书认 字 从 此 范 仲 淹 结 束 了屈 辱 而


州 知 州 的任 上 我 们 今 天 所 知 道 的范 仲 淹 是 宋

生命轨迹
有 播 很 大 程 度 上 与 范 仲 淹 的 (( 岳 阳 楼 记 》 关


范仲淹祖居河南 后迁到苏州吴县 两岁时
, 。


范仲淹风云




跌 宕 起 伏 为 当朝 名 宦

他做 武 宁侯 军 (今徐 州 )节 度掌 书记 ( 文 书 ) 的 父
宋 室 名 臣 更 是 中 国 历 史 画 廊 中最 能 展 示 民 族 精 神和 民族 魂 魄 的熠 熠 生 辉 的镇廊 式 人 物 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