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囚绿记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第23课《囚绿记》学案(苏教版初三上)4doc初中语文
第23课《囚绿记》学案(苏教版初三上)4doc初中语文――陆蠡一、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三、教学设想: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摸索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讲,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看起来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多好的人!他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专门有才华的青年散文作家和翻译家――陆蠡。
陆蠡〔lǐ〕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一〕整体感知课文1、释题:〝囚绿〞确实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什么缘故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咨询题,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
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2、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①、作者什么缘故要囚绿?〔因为他爱绿〕②、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开释了〕③、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如何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想念〕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线索〕〔二〕、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第23课《囚绿记》教案(苏教版初三上)8doc初中语文
第23课《囚绿记》教案(苏教版初三上)8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2.学习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想摸索的语句〕入手把我主旨的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情绪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目标1、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赏析、品味、概括。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看课文中的一幅插图«绿»,请同学们设想在不同的情形下观赏后的感受,例如:夏季、冬季、雨天、欢乐时候、忧烦时候等等,然后引出课题«囚绿»。
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了解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感受时,一定要关注写作的背景和情境。
二.检查预习:陆蠡所囚的这一枝绿怎么讲是如何样的一枝呢?〝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舒展折叠着的嫩叶,慢慢变青,慢慢变老。
下雨的时候,它淅沥的摆舞〞三.研读课文,先自主学习,再合作探究〔1〕1.咨询题:结合写作的背景,探究陆蠡缘何囚住这枝常春藤呢?2.方法指点:圈点勾画,找寻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想摸索的语句加以赏析、品味、批注。
3.学生学习、交流,师生共同小结,完成相应练习。
明确:第5节、6节、8节、9节……对常春藤深沉的爱四.研读课文〔2〕1.咨询题: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你认为作者是怀着如何样的心情回忆这件往事的?2.先朗读相应片段,师生再共同交流,伺机简介作者,明确写法、主旨。
朗读11、12、13节,抓住〝珍重〞〝诚心的祝福……〞可见后悔、自责、敬重之情。
那个地点的常春藤差不多不只是一枝植物了,更是一种〝永不屈服于黑暗的人〞了,是有着民族精神、气节、忠于祖国的气节。
〔托物抒情的写法〕1942年被捕,受尽酷刑,日本人咨询:〝你爱国吗?〞〝我爱〞〝你认为日本能战胜中国吗?〞〝不能!〞最后被折磨而死。
现在看来,陆蠡不也正是一枝永不屈服的常春藤吗?!正如巴金所讲他有着一颗黄金般的心,有着崇高的灵魂。
囚绿记 导学案
课题
囚绿记
全文课时
学习
目标
1、理解作者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题
2、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
3、感受文中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
重点
难点
1、把握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
2、结合时代背景,探讨绿的象征意义。
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导入: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千里莺啼绿映红”等等诗句我们耳熟能详。对于绿色,我们有一种由衷的热爱。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囚绿记》,去感受绿的精神,绿的品质。
2、史铁生,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顽强生活,潜心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
3、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周婷婷是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个性设计
教后反思
遇绿(1~4)热切追求
赏绿(5~7)欢喜满足
囚绿(8~11)无比的喜悦爱怜
放绿(12~13)尊敬祝福
念绿(14)怀念期盼
三、品读悟情
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请以作者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白。(请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我欣赏你,因为你
2.找出文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
(1).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5、领会主旨:
作者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其实就是赞美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
6、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情与景联系起来的?
托物言志
四、拓展延伸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囚绿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囚绿记》导学案【学法指导】全班同学根据等级认真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A级同学完成导学案的全部内容,B级同学完成导学案上80%的内容,C级同学完成导学案上60%的内容。
书写规范、整洁,独立完成。
课下反复阅读诗歌,达到熟练。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结构,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
2)、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欣赏品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
3)、理解作者对“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赞颂。
【学习重难点】1、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预习案】1、作者简介:陆蠡其人:(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著作见课下注释。
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年仅34岁。
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
2、陆蠡其时其文: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困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发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3、标注字音瞥见()涸辙()()移徒()淅沥()()婆娑()猗郁()目不暇择()揠苗助长()4、积累成语直截了当:涸辙之鲋:揠苗助长:留连忘返:5、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划出关键句。
绿→__绿→囚绿→绿→绿【探究案】探究一:课文既然划分为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为“囚绿记”?探究二:“我”与常春藤有哪些相通之处?“我”囚绿对吗?探究三:“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自由?探究四:绿枝条日渐憔损,我却不愿意释放它,如何理解我心中的“魔念”?探究五: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文章交代的历史背景说一说。
“囚绿”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作者居室。
因为常春藤是绿色的,故简称“囚绿”。
第23课《囚绿记》学案(苏教版初三上)2doc初中语文
第23课《囚绿记》学案(苏教版初三上)2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2、与时俱进,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读出自己专门的体验来。
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1、阅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适应。
3、学习文章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4、品味文章语言特点,领会文章主题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绿的深深热爱,明白得作者在文章中寄予的思想感情。
2、学习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学习作者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重点、难点及活动突破◆重点1、阅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适应。
3、学习文章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难点1、品味文章语言特点,领会文章主题思想。
2、感受作者对绿的深深热爱,明白得作者在文章中寄予的思想感情。
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讲,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同他谈话〝看起来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他确实是«囚绿记»的作者陆蠡。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
请同学们快速读一遍课文,告诉我〝囚绿〞怎么讲是如何一回事。
【明确】我从破裂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房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热。
3、给下面的字注音。
〔在课文中圈注〕淅沥〔〕揠苗助长〔〕猗郁()蕈菌()涸辙〔〕急不暇择〔〕嵌()葱郁()答案:xī lìyàyīxùn héxiáqiàn cōng lóng二、初读·感知请同学们用〝吟哦讽诵〞的方法朗读课文,边读边摸索边圈划批注。
1、请你找出故事发生的时刻、地点、历史背景:去年夏天、北平的一家公寓、卢沟桥事件前后2、讲讲〝绿〞的由来:圆窗不处长着常春藤。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囚绿记》教案 苏教版
课题
囚绿记
课时
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Nhomakorabea教、学具
多媒体
预习要求
借助工具书,查找字词。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查】导入
1.导语: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巴金
2.字词积累
陆蠡()淅沥()移徙()婆娑()涸辙()猗郁()瞥见()葱茏()纤细()急不暇择()蕈菌()揠苗助长()
二【导学】研读课文
(一)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2、理清写作思路。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
绿—囚绿—绿—绿
(二)读“绿”——品读悟情,感受形象
1、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2、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请读出你的感受。
(三)读“情”——品析悟旨,探究意图
1、对“囚绿”的行为,作者自称为“自私”,是一种“魔念”。有人认为不可理喻,有人认为可以理解,对此你又是如何理解的?
2、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
相关链接——陆蠡其时
相关链接——陆蠡其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幼时有神童之称。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囚绿记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第二十三课:囚绿记【学习目标】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1.能熟练运用圈点勾画法。
2.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
【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瞥.见()淅.沥()涸辙..()()简陋.()揠.苗助长()急不暇.择()婆娑.()2.根据你的阅读,你认为文章题目中“囚绿”的具体内容是,原因是。
根据故事的发展可以概括为绿——绿——绿——绿。
3.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些疑问?【课堂助学】一、情景导入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初读文题,你会产生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生字词):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交流课前预习三、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1.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1)思考: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2)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4)选用文中语句,以“我欣赏你,因为你是”的句式说话,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体会绿的形象。
在这一阶段,作者心目中“绿”是的象征。
2.深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后)(1)“囚绿”后,作者对绿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找出文段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
思考: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深入探究绿的内涵:你对绿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围绕最有感触处来感受绿的新形象。
(3)总结归纳:在囚绿的日子里,绿藤所表现出的内在美震撼了作者。
三、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
1.对“囚绿”的行为,作者自称为“自私”,是一种“魔念”。
有人认为不可理喻,有人认为可以理解,对此你又是如何理解的?2.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引发思考: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方法:结合文中反映时代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理解写作意图。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囚绿记》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囚绿记》一句话点目标:1、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散文。
2、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
3、了解象征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课前活动活动一:每节一听(看、读、说、背)(包括听一篇佳作相互点评,看段视频发段议论,就热点发表看法,背诵你最近积累的佳作片段并赏析)作为第一课时必要环节二、课中比拼(一)独立自主学习1.自由大声(或齐声通读全文)2.思问议练悟活动一(先独立自主完成题目,然后对子互相交流更正)问题一:“囚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问题二:本文以对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请圈划关键句,分别用两个字概括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过程3.齐(男生/女生/同姓/指定几组/全班)读(议论抒情句段,中心段或特色段)(二)合作互助学习1.读“囚绿”、“放绿”的部分(男女生接读或同姓氏齐读或某几组齐读或某纵排齐读或同一颜色服饰读)2.思问议练悟活动二:边读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对子互相交流。
难题交给小组长全组起立讨论,做好讨论记录,轮流让组内的每个人当小老师,边给大家讲边给大家读。
最后小组内有选择地齐读或自由读。
问题一:作者因爱绿而囚绿,却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绿。
10、11两段写出了在“囚绿”过程中作者复杂的心理状态,试谈谈你对作者看似矛盾的心理的理解。
问题二:联系课文,由“绿友”到“绿囚”到“囚人”词义的转移,体现了什么?3.齐读(或男女生接读或同姓氏齐读或某几组齐读或某纵排齐读或同一颜色服饰读)4.找出文中抒情的句子,用喜欢的方式读5.思问议练悟活动三:边读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对子互相交流。
难题由小组长主持全组起立讨论,做好讨论记录问题一:用横线画出文中细致描写常春藤成长情貌的语句。
思考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问题二:作者在文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色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是否有更深的寄寓?请联系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加以分析。
6.齐读(一段或某几段;齐读或男女生接读或同姓氏齐读或某几组齐读或某纵排齐读或同一颜色服饰读)(一)展示引导学习1.集中展示2.选取重难点问题集中展示:程序读+活动一展示+读(自由读或齐读)读+活动二展示+读(自由读或齐读)……3.置疑问难:我代表组出的题目是,我要考 +读三、巩固提升学习活动一:课后一赛1.选出下列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组()A.涸.辙gù淅.沥xī揠.苗助长yàB.攀.缘fān 流连.lián 急不暇.择xiáC.珍重zhèn 猗郁qī毫不犹豫.yùD.蕈.xùn菌囚系.jì永.不屈服yǒng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囚绿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囚绿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囚绿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囚绿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二十三《囚绿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学习重难点】1.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2.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自主学习】1.作者为什么囚绿?他把绿“囚"牢了吗?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2.根据情景,归纳作者和绿相处的几个镜头,并以“X绿”方式命名:3.你是否还存在疑惑,试设计2-3个有价值的问题以备课堂讨论。
【课堂探究】1.预习交流(师生共同完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2.课堂自学:(1)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寓所?有何作用?而当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住下来,为什么连伙计都感觉到惊奇?(2)除了一些具体的语句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3)作者爱绿之极,可为什么将它囚禁了起来?为什么最后又让它恢复了自由?(找文中具体的语句或词语)(4)“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组内交流:(1)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23《囚绿记》第二课时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doc
23 《囚绿记》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对绿的深深热爱,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2、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种种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3、优美清丽、节奏舒缓、色彩忧郁的语言风格。
4、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学习难点】品味欣赏语言;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一、复习导学二、训练提升【精读精练】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
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
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
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
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
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15、画线句与第一段的哪一句相照应?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为什么最后“我”让“绿囚”恢复了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珍重”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联系文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主题阅读】春之怀谷张晓谷春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便从云端到山麓,从山麓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语文初三上苏版第23课(囚绿记)教案3
语文初三上苏版第23课(囚绿记)教案3学习目标:1.围绕“绿",理清作者旳感情线索.2.找出“囚绿"后“绿”旳形象旳句子,说出“绿”旳特点,探究“绿"旳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认识陆蠡。
作家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美旳性格”和“黄金旳心",同他说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旳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旳灵魂接触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拜读他旳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崇高旳灵魂,并一起去享受一株常春藤带给我们旳感动。
二、整体感知1.速读这篇课文,用简洁旳语言概述课文内容。
作者叙述自己在北平寓所将窗前旳常春藤“囚禁”起来旳事。
过渡:题目为“囚绿”,文章第几段写道“囚绿”?那在这之前、之后作者又有怎样旳行为呢?2.写出作者“囚绿"前与“囚绿"后旳行为.(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旳短语概括)绿——绿—-囚绿绿—- 绿三、品读悟情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请以作者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白.(请选用文中旳词语或句子)我欣赏你,因为你 .过渡:一句句真情告白,让我们读到作者对绿旳深深喜爱.那常春藤在作者旳这份浓浓爱意旳滋养下必然是茁壮成长了吧?3.找出文中描写“囚绿" 后“绿”旳形象旳语句。
(1)绿旳枝条悬垂在我旳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2)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旳“绿友”时,它旳尖端总朝着窗外旳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旳方向。
(3)它渐渐失去了青苍旳颜色,变成了柔绿,变成了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旳孩子。
(4)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旳囚人.我把瘦黄旳枝叶放在原来旳位置上,向它致诚意旳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四、延伸拓展常春藤旳“永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旳精神”给你什么深刻旳人生启示?请用凝练、富有哲理旳语言表达你旳理解。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囚绿记》教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囚绿记》教案苏教版
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能找出作者
怎样理解标题“囚绿”?
(请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注意赏析表现作者爱绿的句子)
过渡:一句句真情告白,让我们读到作者对绿的深深喜爱。
那常春藤
“绿”的形象的语句。
从中你感受到作者笔
师提示:分析绿的特点得出
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成南京政府
言表达你的理解。
如果能撷取一个事例加以佐证将更好。
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作者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
九年级语文上册2囚绿记学案无解答语文版
囚绿记本节重点: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的要紧内容及主旨。
明白得文中咏物抒怀的表现手法,体味文中含蓄优美的语言。
本节考点:线索把握、语言体味本节易错点:咏物抒怀手法的辨识一、预习案1.预习检测: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积存字词(1)本文作者:陆蠡:(2)写作背景(3)字词积存:(注音)移徙看见涸辙淅沥葱茏蕈菌攀援急不暇择陆蠡(4)本文题目中的囚绿是指什么?(5)有情感的朗诵课文,试着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份,并归纳大意。
2、学生疑惑二、探讨案1.问题探讨:(1)作者什么缘故喜爱绿?(2)既然喜爱绿,然后囚绿,那他什么缘故又要释绿?释绿后什么缘故还会思绿?(3)作者对常春藤的称号是不断转变的,具体是怎么样转变的?这种称号有何深意?先认真试探,再与同窗交流。
(4)本文语言细腻,试着从多个角度赏析以下句子。
A、它是生命,它是慰安,它是欢乐。
B、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5)绿象征那种精神?你以为绿在文中具体能够指什么?谈谈你的观点。
二、精品题型:(1)“我”内心把常春藤当做了绿友,而事实上却成了“我”的绿囚。
你感觉咱们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朋友呢?(2)请你仿照常春藤的语气,以“朋友,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作者说一段话,表达绿藤对作者这一行为的明白得之情。
试着运用细节描述的方式。
100字左右。
3.本节知识网:课题:囚绿记一、基础驿站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涸辙gù淅沥xī揠苗助长yàB、婆娑 sha 流连lián 急不暇择xiáC、保重zhēn 猗郁qī毫不犹豫yùD、蕈xùn菌囚系jì永不屈服yǒng二、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葱笼淅沥攀缘同情B、莫生脉络纤细繁茂C、公寓喜悦常春藤诚恳诚意D、猗郁琼浆玉液直截了当简漏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利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年华。
第23课《囚绿记》学案(苏教版初三上)1doc初中语文
3、囚绿记[学习目标导航]学习提示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将〝绿〞拟人化,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寄予于绿的丰富的情感内涵:①对〝绿〞永不于屈服黑暗的精神的颂扬;②对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赞颂;③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入侵者的愤慨。
本文语言优美隽永,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我们要结合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其中的情志。
[背景知识互动]知识积存一、写作背景«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的一树长春藤。
这长春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囚进〞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
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那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开释,并祝福它繁茂苍绿。
这篇散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含不尽之意悠闲言外。
二、作家作品陆蠡〔1908-1942〕,原名陆圣泉,浙江省天台县人。
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
先后担任过泉州平民中学教师、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并创办«青年读物»半月刊。
1942年4月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惨遭杀害。
1983年4月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陆蠡是一位勤奋且有才华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不仅内容厚重,充满激越的思想锋芒,而且艺术上独具一格。
出版的散文和散文诗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解题本文借〝囚绿〞的故事,颂扬〝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也是作者期望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黑暗统治,重获光明自由的内心情感诉之于外象。
识记要点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作品有散文诗和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三、重点字词1、字音摺叠〔zhé〕瞥〔piē〕揠〔yà〕苗助长蕈〔xùn〕菌涸〔hé〕辙2、字形涸辙葱郁攀缘3、词义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进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学号评价等第
一、【学习目标】
1、对绿的深沉热爱,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2、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3、优美清丽、节奏舒缓、色彩忧郁的语言风格。
二、【重点难点】
1、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2、优美清丽、节奏舒缓、色彩忧郁的语言风格。
三、【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
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
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
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2、标注字音
瞥.见()涸辙
..()()..()()移徒.()淅沥
婆娑.()猗.郁()目不暇.择()揠.苗助长()3、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划出关键句。
绿→ 绿→ 囚绿→ 绿→ 绿
四、【合作探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既然划分为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为“囚绿记”?
2、“我”与常春藤有哪些相通之处?“我”囚绿对吗?
3、“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自由?
4、绿枝条日渐憔损,我却不愿意释放它,如何理解我心中的“魔念”?
5、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文章交代的历史背景说一说。
6、作者因爱绿而囚绿,联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3)离开北平一年了。
我怀念着我的圆窗了绿友。
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2、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所住的公寓有哪些缺陷?“我”为什么要选定这一间呢?
(2)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我”对这间房的喜欢?
(3)“我”为什么认为绿色是“宝贵”的?
(4)“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句话引用了一个成语典故,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解释其意。
(5)第⑩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 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6)“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