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模板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871385

5.02,44422323-=-=+--b a ab b a a ab a 、其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考试时间: 100分钟 考试分数:120 分 命题人:郑志敏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步骤) 19. 化简(每题4分,共8分)b ab 2612-)( 221122a a a -+-)(20.(6分)先化简,再求值.21.(6分)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要求作图并完成填空:(1)作出△ABC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111A B C ,写出点1B 的坐标___________;(2)作出△111A B 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的△222A B C ,写出点2C 的坐标___________.22.(7分)某校对八年级学生上学的4种方式:骑车、步行、乘车、接送,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 图① 图②:图① 图②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该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 ,其中骑车人数占样本容量的 %; (2)请将图②补充完整;(3)根据调查结果,你估计该校八年级3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是步行上学的?23.(7分)某校为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了解他们喜爱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分为书法、围棋、戏剧、国画共4类),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喜爱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频数分布表 喜爱的传统文化类项目类型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a = ,b =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全校共有学生1500名,估计该校喜爱围棋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24.(8分)如图,BD 是□ABCD 的对角线,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点E ,F . 求证:AE CF =.25. (10分)如图,已知△ABC 中,90ACB ∠=,CE 是中线,AD ∥CE ,CD ∥AB . (1)试说明:四边形AECD 是菱形; (2)求证:BC ED =.26.(14分)定义:我们把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叫做垂美四边形;性质:垂美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CB CD =,问四边形ABCD 是垂美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2,已知四边形ABCD 是垂美四边形,求证:2222AB CD AD BC +=+;(3)如图3,分别以Rt △ABC 的直角边AC 和斜边AB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CFG 和正方形ABDE ,连接CE ,BG ,GE ,已知4AC =,5AB =,求GE 的长.ABCDED图1图2图3AA BCDABCDBCFGED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A.为定制校服,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B.了解全市每天丢弃的废旧电池数C.了解1000发炮弹的杀伤半径D.了解我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情况2. 若代数式31-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3. 下列电视台的台标,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4. 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A.30B.45C.90D.1105. 如图,某中学制作了学生选择棋类、武术、摄影、刺绣四门选修课程情况的扇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刺绣的学生为()A.11%B.12%C.13%D.14%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120B D∠+∠=,则B∠的度数是()A.60B.70C.80D.907. 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3EF cm=,则边BC等于()(第4题)(第5题)A .3cmB .4cmC .5cmD .6cm8.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连结AC 、BD ,CE 平分ACD ∠交BD 于点E ,则DE 的长为 ( ) A .1 B .12C1 D .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 “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正好遇到红灯”,这是____ 事件(选填 “随机”或“必然”). 10.用 a 千克橘子糖.b 千克椰子糖.c 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 . 这3种糖的单价分别是:28元/千克.32元/千克.48元/千克.那么这种“什锦糖”的单价是 元/千克11.某图书馆有A 、B 、C 三类图书,它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B 类图书有360万册,则C 类图书有 万册.12.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 已知∠AOD =120°,AB =4,则AC 的长是 13. 如果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32cm ,且5AB cm =,那么BC =______cm .14. 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BD 上的两点,若要使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则可以添加一个条件是 .15. 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_____. 16. 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 .17. 如图,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M 是边CD 的中点,连接OM ,若2OM =,则此菱形的周长为______.(第7题)(第12题)(第11题)图)(第8题)(第14题)(第8题)C 类25% A 类 45%B 类 30%18. 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AC BC =,点M 在AC 边上,且1AM =,2MC =,动点P 在AB 边上,连接PC ,PM ,则PC PM +的最小值是______.(第18题)(第16题)DCB A OCcb ac b a ++++483228))(()()原式(+=a -a 1-a -2211+--=a a 2)2()2)(2b a b a b a --+=(ba b a 22-+=3(-0.5)2-2-(-0.5)22-5.02=⨯⨯+=-=-=时。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年级 数学 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数学班级姓名学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八页,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卷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纸上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作图题请用铅笔。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无实数根D.无法确定2.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那么的值是()A.3B.C.D.3.11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初赛,他们的得分互不相同,按从高分录到低分的原则,取前6名同学参加复赛,现在小明同学已经知道自己的分数,如果他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复赛,那么还需知道所有参赛学生成绩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4.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的一个根,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A.10B.11C.13D.11或135.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 =3cm ,则AB 的长为()A .12cmB .9cmC .6cmD .3cm6.如图,菱形花坛ABCD 的面积为12平方米,其中沿对角线AC 修建的小路长为4米,则沿对角线BD 修建的小路长为()A .3米B .6米C .8米D .10米7.将抛物线平移,得到抛物线,下列平移方式中,正确的是()A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B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8.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有点A,B,C,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A .y 3>y 2>y 1B .y 3>y 1>y 2C .y 2>y 3>y 1D .y 1>y 2>y 39.在学完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后,老师让学生们说出的图象的一些性质,小亮说:“此函数图象开口向上,且对称轴是”;小丽说:“此函数图象肯定与x 轴有两个交点”;小红说:“此函数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3)”;小强说:“此函数有最小值,”……请问这四位同学谁说的结论是错误的()A .小亮B .小丽C .小红D .小强10.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8cm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分别从B ,C 两点同时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BC ,CD 运动,到点C ,D时停止ADOF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OEF的面积为S(cm2),则S(cm2)与t(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1.方程的一个根是2,那么另一根是,=_______.12.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则代数式的值为.13.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14.学校射击队计划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人参加运动会射击比赛,在选拔过程中,每人射击10次,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及方差如下表:选手甲乙平均数(环)9.59.5方差0.0350.015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选一人参加比赛,最适合的人选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写出一个开口向下,且经过(0,3)的抛物线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m的值为.1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F,再分别以点B、F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E,连接EF.(1)四边形ABEF是_____________;(选填矩形、菱形、正方形、无法确定)(2)AE,BF相交于点O,若四边形ABEF的周长为40,BF=10,则AE的长为________,∠ABC=________.18.小明和小亮组成团队参加某科学比赛.该比赛的规则是:每轮比赛一名选手参加,若第一轮比赛得分满60则另一名选手晋级第二轮,第二轮比赛得分最高的选手所在团队取得胜利.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两人在赛前分别作了九次测试,下图为二人测试成绩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①小亮测试成绩的平均数比小明的高②小亮测试成绩比小明的稳定③小亮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比小明的高④小亮参加第一轮比赛,小明参加第二轮比赛,比较合理三.解答题(19题每小题4分,20、21、22、24题每题6分,23、25题每题8分,共56分)19.解方程:(1)(2)(3)(4)(用配方法)20.(列方程解决问题)受益于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等多重利好因素,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利润逐年提高,据统计,2015年利润为2亿元,2017年利润为2.88亿元.求该企业从2015年到2017年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21.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求的值.22.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为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某校对初二年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随机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本数最少的有5本,最多的有8本,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图表,如图所示:(1)统计表中的a=,b=,c=;(2)请将频数分布表直方图补充完整;(3)求所有被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平均本数;(4)若该校初二年级共有6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初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7本及以上的人数.23.二次函数图象上部分点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对应值如下表:x……y……(1)表格中的=,=;(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在右图中画出此二次函数的图象;(4)此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记为图象G,如果过抛物线顶点的直线y=mx+n(m≠0)与图象G有唯一公共点,请结合图象,写出m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在学习了正方形后,数学小组的同学对正方形进行了探究,发现:(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边上任意一点(点E不与B、C重合),点F在线段AE上,过点F的直线MN⊥AE,分别交AB、CD于点M、N.求证:AE=MN;同学们发现,过点D作DP∥MN,交AB于P,构造□DNMP,经过推理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图2).请你完成证明过程.xy11O(2)如图3,当点F 为AE 中点时,其他条件不变,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BD ,MN 与BD 交于点G ,连接BF ,求证:BF=FG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x ,y )和Q (x ,y ′),给出如下定义:如果,那么称点Q 为点P 的“关联点”.例如:点(5,6)的“关联点”为点(5,6),点(-5,6)的“关联点”为点(-5,-6).(1)点(2,1)的“关联点”为;(2)如果点(m +1,2)是一次函数y =x +3图象上点N 的“关联点”,求点N 的坐标.(3)如果点P 在函数的图象上,其“关联点”Q 的纵坐标y ′的取值范围是-4<y ′≤4,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图1图2图3参考答案:1.C2.D3.B4.C5.C6.B7.D8.A9.D10.B11.3,612.113.m≥0且m≠114.乙,方差较小,成绩相对稳定.15.如y=-x2+3等16.m=117.菱形,18.②④19.(1)5,-1(2),(3)(4)20.20%21.(1)(2)22.(1)10,0.28,50;(2)略;(3)6.4;(4)26423.(1)-5,0(2)(3)略(3)m≥1或m≤-224.略25.(1)(2,1)(2)N(-5,-2)(3)2≤a<。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化简式子√(−4)2结果正确的是()A. ±4B. 4C. −4D. ±22.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0.1aB. √52C. √a2+4D. √12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5−√3=√2B. (√5)−1=−√5C. √12÷√3=2D. 3√2−√2=34.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AB//DC,AD//BCB.AB//DC,AD=BCC. AO=CO,BO=DOD. AB=DC,AD=BC5.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到原点的距离是()A. √5B. √13C. 15√11D. 26.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4cm,则斜边上的高为()A. 52cm B. 125cm C. 5cm D. 512cm7.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已知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且ab=6,则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5B. √13C. 4D.38.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9、25、1、9,则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是()A. 12B. 44C. 2√11D. 无法确定9.如图,为了检验教室里的矩形门框是否合格,某班的四个学习小组用三角板和细绳分别测得如下结果,其中不能判定门框是否合格的是()A. AB=CD,AD=BC,AC=BDB. AC=BD,∠B=∠C=90∘C. AB=CD,∠B=∠C=90∘D. AB=CD,AC=BD10.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中,AB≠A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的周长为()A. 4cmB. 6cmC. 8cmD. 10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1.式子√2a+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2.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延长BC到点F,使CF=1BC.若AB=10,2则EF的长是______.13.如图,在矩形ABCD中,M、N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E、F分别是边BM、CM的中点,当AB:AD=______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14.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DAB=60°,点E为BC边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为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15.计算:√18+√8-√6×√2√316.已知a=2+√3,b=2−√3,求a2-2ab+b2的值.17.你见过像√4−2√3,√√48−√45…这样的根式吗?这一类根式叫做复合二次根式.有一些复合二次根式可以化简,如:√4−2√3=√3−2√3+1=√(√3)2−2√3+12=√(√3−1)2=√3−1,请用上述方法化简:√5−2√6.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0分)18.如图,已知点E、F在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上,且BE=DF,AE∥CF,请再添加一个条件(不要在图中再增加其它线段和字母),能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并证明你的想法.你所添加的条件:______;19.如图,某校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用他们设计的机器人,在平坦的操场上进行走展示.输入指令后,机器人从出发点A先向东走1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西走2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东走70米到达终止点B.求终止点B与原出发点A的距离AB.20.如图是一副秋千架,左图是从正面看,当秋千绳子自然下垂时,踏板离地面0.5m(踏板厚度忽略不计),右图是从侧面看,当秋千踏板荡起至点B位置时,点B 离地面垂直高度BC为1m,离秋千支柱AD的水平距离BE为1.5m(不考虑支柱的直径).求秋千支柱AD的高.21.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5×6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解决下列问题:(1)通过计算判断△ABC的形状;(2)在图中确定一个格点D,连接AD、CD,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并求出▱ABCD的面积.22.如图,△ABC中,∠ACB=90°,D、E分别是BC、BA的中点,连接DE,F在DE延长线上,且AF=AE.(1)求证: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ACEF是菱形,求∠B的度数.23.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K分别在BC,AB上,点G在BA的延长线上,且CE=BK=AG.(1)求证:①DE=DG;②DE⊥DG(2)尺规作图:以线段DE,DG为边作出正方形DEFG(要求: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3)连接(2)中的KF,猜想并写出四边形CEFK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4)当CECB =1n时,请直接写出S正方形ABCDS正方形DEFG的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4|=4,故选:B.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a|化简可得.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a|.2.【答案】C【解析】解: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B、=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C、,是最简二次根式;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C.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判断即可.本题考查的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3.【答案】C【解析】解:(A)原式=-,故A错误;(B)原式==,故B错误;(D)原式=2,故D错误;故选:C.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4.【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AB∥DC,AD∥BC可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AB∥DC,AD=BC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AO=CO,BO=DO可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B=DC,AD=BC可利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5.【答案】B【解析】解:过P作PE⊥x轴,连接OP,∵P(-2,3),∴PE=3,OE=2,∴在Rt△OP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P2=PE2+OE2,∴OP==,则点P在原点的距离为.故选: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出P点,过P作PE垂直于x轴,连接OP,由P的坐标得出PE及OE的长,在直角三角形OPE中,由PE及O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P的长,即为P到原点的距离.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为: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6.【答案】B【解析】解:根据勾股定理,斜边==5,设斜边上的高为h,则S△=×3×4=×5•h,整理得5h=12,解得h=cm.故选:B.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的利用,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求出斜边上的高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需熟练掌握.7.【答案】B【解析】解:∵ab=6,∴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ab=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大正方形的面积=1+4×3=13,∴大正方形的边长为,故选:B.根据ab的值求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进而得出大正方形的面积.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还要注意图形的面积和a,b之间的关系.8.【答案】C【解析】解: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9、25、1、9,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G的面积为:9+25=34,正方形H的面积为:1+9=10,则正方形E的面积为:34+10=44,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是;故选:C.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G、H的面积,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9.【答案】D【解析】解:A、AB=CD,AD=BC,AC=BD,可以得出门框是矩形,不合题意;B、AC=BD,∠B=∠C=90°,可以得出门框是矩形,不合题意;C、AB=CD,∠B=∠C=90°,可以得出门框是矩形,不合题意;D、AB=CD,AC=BD,不能得出门框是矩形,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矩形的判定定理有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10.【答案】D【解析】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OB=OD,∵EO⊥BD,∴EO为BD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得:BE=DE,∴△ABE的周长=AB+AE+DE=AB+AD=×20=10cm.故选:D.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BE=DE,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计算△ABE的周长.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还利用了中垂线的判定及性质等,考查面积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11.【答案】a≥-12【解析】解:由题意得,2a+1≥0,解得,a≥-,故答案为:a≥-.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2.【答案】5【解析】解:如图,连接DC.DE是△ABC的中位线,∴DE∥BC,DE=,∵CF=BC,∴DE∥CF,DE=CF,∴CDEF是平行四边形,∴EF=DC.∵DC是Rt△ABC斜边上的中线,∴DC==5,∴EF=DC=5,故答案为:5.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DE与BC的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DC与EF的关系,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C与AB的关系,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3.【答案】1:2【解析】解:当AB:AD=1:2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理由是:∵AB:AD=1:2,AM=DM,AB=CD,∴AB=AM=DM=DC,∵∠A=∠D=90°,∴∠ABM=∠AMB=∠DMC=∠DCM=45°,∴∠BMC=90°,∵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CB=90°,∴∠MBC=∠MCB=45°,∴BM=CM,∵N、E、F分别是BC、BM、CM的中点,∴BE=CF,ME=MF,NF∥BM,NE∥CM,∴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ME=MF,∠BMC=90°,∴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即当AB:AD=1:2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故答案为:1:2.首先得出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再求出∠BMC=90°和ME=MF,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应用等知识,熟练应用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4.【答案】√3【解析】解:连接BD,交AC于O,连接DE交AC于P,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B、D关于AC对称,则PD=PB,∴PE+PB=PE+PD=DE,即DE就是PE+PB的最小值.∵四边形ABCD是菱形,∴∠DCB=∠DAB=60°,DC=BC=2,∴△DCB是等边三角形,∵BE=CE=1,∴DE⊥AB(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在Rt△DCE中,DE==.即PB+PE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找出B点关于AC的对称点D,连接DE交AC于P,则DE就是PB+PE的最小值,求出即可.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确定P点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答案】解:原式=3√2+2√2−2=5√2−2.【解析】先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运算,然后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即可.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16.【答案】解:∵a=2+√3,b=2−√3,∴a-b=2+√3-2+√3=2√3,∴a2-2ab+b2=(a-b)2=(2√3)2=12.【解析】根据已知先求出a-b的值,再把要求的式子化成完全平方的形式,然后代值计算即可.此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用到的知识点是完全平方公式,求出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解:√5−2√6=√3−2√6+2=√(√3)2−2√6+(√2)2=√(√3−√2)2=√3-√2.【解析】直接利用已知将原式变形化简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18.【答案】AE=CF【解析】解:答案不唯一,例如:添加AE=CF.证明如下:∵AE∥CF,∴∠E=∠F,又BE=DF,AE=CF,∴△ABE≌△CDF,∴AB=CD,∠ABE=∠CDF,∴∠ABD=∠CDB,∴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AE=C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AB=CD,∠ABE=∠CD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答案】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C⊥CB于C,则在Rt△ABC中,AC=40+40=80(米),BC=70-20+10=60(米),故终止点与原出发点的距离AB=√602+802=100(米),答:终止点B与原出发点A的距离AB为100m.【解析】直接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20.【答案】解:设AD=xm,则由题意可得AB=(x-0.5)m,AE=(x-1)m,在Rt△ABE中,AE2+BE2=AB2,即(x-1)2+1.52=(x-0.5)2,解得x=3.即秋千支柱AD的高为3m.【解析】直接利用AE2+BE2=AB2,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得出关于x等式是解题关键.21.【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AB=√12+22=√5,AC=√22+42=2√5,BC=√32+42=5,∵(√5)2+(2√5)2=25=52,即AB2+AC2=BC2,∴△ABC是直角三角形.(2)过点A作AD∥BC,过点C作CD∥AB,直线AD和CD的交点就是D的位置,格点D的位置如图,∴▱ABCD的面积为:AB×AC=√5×2√5=10.【解析】(1)分别计算三边长度,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3)过点A作AD∥BC,过点C作CD∥AB,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答即可.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22.【答案】(1)证明:∵∠ACB=90°,E是BA的中点,∴CE=AE=BE,∵AF=AE,∴AF=CE,在△BEC中,∵BE=CE且D是BC的中点,∴ED是等腰△BEC底边上的中线,∴ED也是等腰△BEC的顶角平分线,∴∠1=∠2,∵AF=AE,∴∠F=∠3,∵∠1=∠3,∴∠2=∠F,∴CE∥AF,又∵CE=AF,∴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ACEF是菱形,∴AC=CE,由(1)知,AE=CE,∴AC=CE=AE,∴△AEC是等边三角形,∴∠CAE=60°,在Rt△ABC中,∠B=90°-∠CAE=90°-60°=30°.【解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E=AE=BE,从而得到AF=C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1=∠2,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然后∠F=∠3,然后求出∠2=∠F,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求出CE∥AF,然后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2)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AC=CE,然后求出AC=CE=AE,从而得到△AEC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角都是60°求出∠CAE=60°,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解答.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熟记各性质与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C=DA,∠DCE=∠DAG=90°.又∵CE=AG,∴△DCE≌△DAG,∴DE=DG,∠EDC=∠GDA,又∵∠ADE+∠EDC=90°,∴∠ADE+∠GDA=90°∴DE⊥DG.(2)解:如图.(3)解:四边形CEFK 为平行四边形.证明:设CK 、DE 相交于M 点∵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DEFG 都是正方形,∴AB ∥CD ,AB =CD ,EF =DG ,EF ∥DG ,∵BK =AG ,∴KG =AB =CD ,∴四边形CKGD 是平行四边形,∴CK =DG =EF ,CK ∥DG ,∴∠KME =∠GDE =∠DEF =90°,∴∠KME +∠DEF =180°,∴CK ∥EF ,∴四边形CEFK 为平行四边形.(4)解:∵CE CB =1n ,∴设CE =x ,CB =nx ,∴CD =nx ,∴DE 2=CE 2+CD 2=n 2x 2+x 2=(n 2+1)x 2,∵BC 2=n 2x 2,∴S 正方形ABCD S 正方形DEFG =BC 2DE 2=n 2n 2+1.【解析】(1)由已知证明DE 、DG 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再通过等量代换证明DE ⊥DG ; (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分别以点G 、E 为圆心以DG 为半径画弧交点F ,得到正方形DEFG ;(3)由已知首先证四边形CKGD 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证明四边形CEFK 为平行四边形;(4)由已知表示出的值.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作图,解题的关键是先由正方形的性质通过证三角形全等得出结论,此题较复杂.。
苏科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试卷二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密……………………………………………封…………………………………………线……………………………………………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试卷二含答案考试范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九、十、十一章内容;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考试分值:130分。
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3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2.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注意题号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2. 若分式23x x --有意义,则x 满足的条件是 ··························································· ( )A .x ≠0B .x ≠2C .x ≠3D .x ≥33.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为 ( )A .12+=x yB .22xy =C .3y x =D .x y =2 4.在代数式2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苏科版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试卷含答案1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调研测试含答案数学 2018.4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所有解答均须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下列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是2.若代数式1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2x =- B.2x ≠- C.2x <- D.2x >-3.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4.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一些白球和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球摇匀,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是A.不可能事佚B.必然事件C.确定事件D.随机事件5.去年我市有约7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约7万名考生是总体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D. 10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6.如图,在ABCD Y 中,90ODA ∠=︒,10AC =cm ,6BD = cm ,则AD 的长为A. 4 cmB. 5 cmC. 6 cmD. 8 cm7.下列性质中,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边平行且相等D.对角线相等8.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像上有两点1122(,),(,)A x y B x y .若120x x >>时,12y y > , 则k 取值范围是A. 2k ≥B. 2k >C. 2k ≤D. 2k <9.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6cm, BC =8cm ,现将其沿AE 对折,使得点B 落在边 AD 上的点1B 处,折痕与边BC 交于点E ,则CE 的长为A. 6cmB. 4cmC. 2cmD. 1 cm10.如图,在ABCD Y 中,2AD AB =, F 是AD 的中点,作CE AB ⊥,垂足E 在线段AB 上,连接,EF CF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①2BCD DCF ∠=∠;②EF CF =; ③2BEC CEF S S ∆∆=; ④3DFE AEF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化简: = .12.当x = 时,分式211x x -+的值为零. 13.“抛掷图钉实验”的结果如下:由表可知,“针尖不着地的”的概率的估计值是 .(精确到0.01)14.在ABCD Y 中,220A C ∠+∠=︒,则B ∠= .15.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6cm, BD =8cm ,则菱形ABCD 的面积是 cm 2 .16.某物质的密度ρ (kg/m 3)关于其体积V (m 3)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那么ρ与V 之间的 函数表达式是ρ= .1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100A D B C F P E =∠=︒,则PFE ∠= ° .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 E 为BC 上一点,1,BE F =为AB 上一点,2,AF = P 为AC 上一点,则PF PE +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2B 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19.计算:(本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1) 01(3)π--; (2) 22111a a a a a ++---.20.解方程: (本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1) 512552x x x +=--; (2) 221x x x x +=-+.21.(本题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 35(2)242a a a a -÷+---,其中12a =-.22.(本题满分6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 单位,己知(1,0),(2,2),(4,1)A B C -----,请按要求画图:(1)以A 点为旋转中心,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11AB C ∆,画出11AB C ∆;(2)作出ABC ∆关于坐标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222A B C ∆.23.(本题满分6分)某中学为开拓学生视野,开展“课外读书周”活动,活动后期随机调查了八年级部分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将结果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2)在扇形统计图中,课外阅读时间为5小时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度;(3)若全校八年级共有学生900人,估计八年级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为6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24.(本题满分6分)星期天,小明和小芳从同一小区门口同时出发,沿同一路线去离该小区1800米的少年宫参加活动,为响应“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号召,两人都步行,己知小明的速度是小芳速度的1.2倍,结果小明比小芳早6分钟到达,求小芳的速度.25.(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M N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E F 分别是线段,BM CM 的中点.(1)判断四边形MENF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四边形MENF 是正方形,求:AD AB 的值.26.(本题满分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2y x =-与y 轴相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k y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2)B m . (1)求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2)当14x ≤≤时,求k y x =的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3)将直线2y x =-向上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C ,且ABC ∆的面积为18,求平移后的直线的函数关系式.27.(本题满分9分)我们宅义:有一组对角相等而另一组对角不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对角四边形.请解决下列问题:(1)已知:如图1,四边形ABCD 是等对角四边形,,60,75A C A B ∠≠∠∠=︒∠=︒, 则: C ∠= ° ,D ∠= °;(2)图①、图②均为4×4的正方形网格,线段,AB BC 的端点均在网点上.按要求在图①、图②中以AB 和BC 为边各画一个等对角四边形ABCD .(要求:四边形ABCD 的顶点D 在格点上,所画的两个四边形不全等)(3)已知:在等对角四边形ABCD 中,60,90,2,1DAB ABC AB CD ∠=︒∠=︒==, 求BC 的长.(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8.(本题满分10分)如图1,已知直线2y x =分别与双曲线8,k y y x x==交于第一象限内,P Q 两点,且OQ PQ =.(1)则P 点坐标是 ; k = .(2)如图2,若点A 是双曲线8y x =在第一象限图像上的动点,//AB x 轴,//AC y 轴, 分别交双曲线k y x=于点,B C ; ①连接BC ,请你探索在点A 运动过程中,ABC ∆的面积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ABC ∆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②若点D 是直线2y x =上的一点,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点A 运动过程中,以点,,,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此时点A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112。
2017-2018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解析版一、填空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1.调查市场上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情况,采用调查方式是.(填“普查”或“抽样调查”)【考点】:普查与抽样调查【答案】:抽样调查2.把一个正六边形绕着其对称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要使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考点】:旋转对称图形【解析】:正六边形旋转最小的角度,360° 6=60°【答案】:60°3.在菱形ABCD中,AC=10,BD=24,则菱形的边长等于.【考点】:菱形的性质【解析】: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对角线的一半分别为5,12,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菱形的边长.【答案】:134.如图,为某冷饮店一天售出各种口味雪糕数量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售出红豆口味的雪糕200支,那么售出巧克力口味雪糕的数量是支.【考点】:统计图【解析】:可以通过红豆口味的雪糕数量和所占百分比,求出总的雪糕数量,再根据巧克力的百分比,求出巧克力的口味的雪糕的数量.【答案】:1005.某种玉米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发芽试验的结果如下: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玉米种子发芽的概率为(精确到0.1).考点:频数与频率解析:通过频率估计出概率,发芽的频率稳定在0.8附近.答案:0.86.“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是事件.(填“必然”、“随机”、“不可能”)【考点】: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解析】:矩形和正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且它们的对角线相等.【答案】:随机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已知AC=10,BD=6,则边AB的取值范围是.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解.答案:2<AB<8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与平行四边形DCFE周长相等,且∠BAD=60°,∠F=100°,则∠DAE的度数为°.【考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运用【解析】:根据题意,可得AD=DE,求出∠ADE的度数即可求出∠DAE的度数.【答案】:20°9.如图,把∆ABC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α后,得到∆AB,C,,若∠C=20°,点C、B,、C,共线,则∠α= °.【考点】:图形的旋转【解析】:图形的旋转,旋转之后的图形,有对应的边、对应的角相等,得出∆C,AC为等腰三角形,根据共线的条件,可以求出∠α的度数.【答案】:140°10.已知,在矩形ABCD中,BE平分∠ABC交AD于E,CF平分∠BCD交边AD于F.若AB=3,EF=1,则AD= .【考点】:角平分线、矩形的性质【解析】:角平分线交于矩形的一边,有等腰三角形,注意两条角平分线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故有两解.【答案】:5或71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F在边BC上,把∆ABF沿着AF折叠,点B落在正方形内一点E处,射线DE与射线AF交于点G,则∠AGD= .【考点】:图形的折叠AE=,设∠BAF=α,从而求出∠DAE(用含α【解析】:将∆ABF沿着AF折叠之后,得到AD表示),再利用外角可知∠AEB=∠EAG+∠AGE=∠ADE,最后利用∆ADE内角和为1800.【答案】:45°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B=9,AD=12,点E、F分别是AB、AD的中点,点H是线段EF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H,点P是线段CH的中点,当点H从点E沿着EF向终点F运动的过程中,点P移动的路径长为.【考点】:动点、三角形的中位线【解析】:如图所示,当点H与点E重合时,中点P的位置为P1,当点H与点F重合时,中点P的位置为P2,点P运动的路径即为P1P2的长度.要求得P1P2的长度,即要求出EF的长度,EF的长度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15答案:4二、选择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1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解析】: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C是中心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答案】:A14、今年我市有近3500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8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样本是()A、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B、3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C、被抽取的8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D、被抽取的800名学生【考点】:样本的概念【解析】:A是个体,B是总体,C是样本答案:C1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 、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考点】:特殊四边形的判定【解析】:A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 、两组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答案】:B16、顺次连接下列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的是( )A 、等腰梯形B 、矩形C 、平行四边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考点】:中点四边形【解析】: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所得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如果对角线垂直所得中点四边形是矩形【答案】:D17、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2,∠DAB=60°,把菱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30°得到菱形AB ,C ,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1+3B 、2+3C 、3D 、3-3【考点】:菱形的性质【解析】:设线段C ,D ,与线段BC 的交点为E ,由菱形性质可得∠CD ,E=60°,∠D ,CE=30°,所以∠CED ,=90°,S 阴影部分的面积=S △ABC - S △CD ,E ,S △ABC =21S 菱形ABCD =3, CD ,=AC-AD ,=23-2,则D ,E=3-1,CE=3-3,可以求出S △CD ,E =23-3 ;从而得出S 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D18、如图,在矩形ABCD中,∠CAD=68°,将矩形ABCD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DGEF,顶点G在边CD上,AC的对应边为GF,连接BE,则∠CBE的度数为()A、23°B、30°C、22°D、18°【考点】:旋转的性质【解析】:连接BD和DE,则三角形B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ED=45°,因为∠GED=90°-68°=22°,所以∠BEG=45°-22°=23°,因为BC∥GE,所以∠CBE=∠BEG=23°【答案】:A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计78分)19、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AC=BC,∠B=∠D=40°(1)求∠DAC的度数(2)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析】:因为AD=AC,∠D=40°,所以∠ACD=40°,∠DAC=180°-40°-40°=100°(3)因为AC=BC,∠B=40°,所以∠BAC=40°,所以∠BAC=∠ACD,所以AB∥CD,又因为∠DAB+∠B=180°,所以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表中a=___,b=___,并补全直方图(2)若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此成绩分布情况,则分数段60⩽x<70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___;(3)请估计该年级分数良好(分数在80及80以上为良好)的学生有多少人?【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扇形统计图、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答案】:(1)a=8 b=0.3 (2)72°(3)1602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原点O在格点上,x轴、y轴都在网格线上,△ABC的顶点A、B、C都在格点上(1)将△ABC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得到△A1B1C1,请在图中画出△A1B1C1(2)△ABC和△A2B2C2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请在图中画出△A2B2C2(3)请写出C2的坐标_________,并判断以点B1、C1、B2、C2为顶点的.【考点】:平移变换、中心对称作图、矩形判定【答案】:(1)略(2)略(3)(-3,-1)矩形2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E在边AD上,且AE=4,点F是CD的中点,EF平分∠BED,求DE的长【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解析】:延长EF交BC的延长线于点G,则△DEF≌△CGF,所以DE=CG;因为EF平分∠BED,所以∠BEF=∠DEF,又因为AD∥BG,所以∠DEF=∠BGF,所以∠BEF=∠BGF,所以BE=BG;1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5,所以BG=5,设DE=x,则BG=4+2x,所以CG=ED=21【答案】:223. (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A ()a ,2、C都在直线x y 21=上,且点C 在点A 的右侧,求点C 的坐标.【考点】:一次函数、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解析】:因为点A 在直线x y 21=上,将A 点坐标代入求出a 值,然后DC AD =,∠ADC=090,考虑到分别从A 、C 两点向x 轴作垂线交于E 、F 两点,从而得到△AED ≌△DFC ,令b DE =,从而得出C 点坐标,且点C 在直线x y 21=上,将C 点坐标代入求出b 值,进而求出C 点坐标.【答案】()3,6C 24. (本题满分8分)我们数学上将内角度数小于0180的四边形叫做凹凸四边形,形如上图(1),(2),(4)是凸四边形,(3)不是凸四边形.操作:已知如图,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纸片△ABC 和△DEF ,其中4,3,6===BC AC AB ,按照下列要求把这两个三角形纸片无缝拼接,且没有重叠,画出所有可能的示意图,并写出所拼出图形的周长.(1)拼接成轴对称的凸四边形,写出对应的周长.(2)拼接成中心对称的凸四边形,写出对应的周长.【考点】:特殊四边形的综合题【解析】:首先根据题目所给材料,理解凸四边的特点就是每一个内角都小于0180.结合题目所给的△ABC 和△DEF 三边的数值或者观察,可知∠ACB=∠DFE>090.第一问中,要组成轴对称图形,考虑对称性和不重叠的关系,所以有以下情况:第一种A 、C 两点分别与D 、F 两点对应重合;第二种C 、B 两点分别与F 、E 两点对应重合;第三种A 、B 两点分别与D 、E 两点对应重合.但是第一种和第二种不属于凸四边形,只有第三种符合题意要求.在第二问中,要求组成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有以下情况:第一种A 、C 两点分别与F 、D 两点对应重合,且此时四边形ABCE 为平行四边形; 第二种C 、B 两点分别与E 、F 两点对应重合,同理得到四边形ABDC 为平行四边形; 第三种A 、B 两点分别与E 、D 两点对应重合,同理得到四边形DCEF 为平行四边形。
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法的是 ( ▲ )A .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B .了解我市居民的年人均收入C .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率D .了解某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3.要反映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D.频数分布图 4.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5.一列列车自全国铁路第5次大提速后,速度提高了26千米/时,现在该列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的时间比原来减少了1小时,已知甲、乙两站的路程是312千米,若设列车提速前的速度是x 千米/时,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 A .126312312=+-x x B .131226312=-+xx C .126312312=--x x D .131226312=--xx 6.如图,□ 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O ,如果AC=12、BD=10、AB=m,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m <11 B .2<m <22 C .10<m <12 D .5<m <6 7、若b a b -=14,则ab的值为( ▲ )A.5 B.15 C.3 D.138.如图所示,在△ABC 中,M 是BC 的中点,AN 平分∠BAC ,BN ⊥AN .若AB =10,AC =15,则MN 的长为( ▲ )A. 2B. 2.5C. 3D. 3.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当x ▲ 时,分式32+-x x 有意义. 10.不改变分式的值,将分式的分子、分母的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则b a ba 22132+-= ▲ . 11.某班在大课间活动中抽查了20名学生每分钟跳绳次数,得到如下数据(单位:次): 50,63,77,83,87,88,89,9l ,93,100,102,11l ,117,121,130,133,146,158,177,188.则跳绳次数在90~110这一组的频率..是 ▲ . 12.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已知∠AOD=120°,AB=1,则BC 的长为 ▲ .13.如图,连接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 ,只要添加 ▲ 条件,就能保证四边形EFGH 是菱形.14.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AD 的中点,△BCD 的周长为18,则△DEO 的周长是 ▲ . 15.若关于x 的方程2222x mx x++=--有增根,则m 的值是 ▲ . 16.如图,△DEF 是由△ABC 绕着某点旋转得到的,则这点的坐标是 ▲ .17.如图,由两个长为10,宽为2的矩形叠合而得到菱形ABCD ,则菱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18.如图,O 是正△ABC 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 以点B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 ′,下列结论:①△BO ′A 可以由△BO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 与O ′的距离为4;③∠AOB=150°;④S四边形AOBO6=+S △AOC +S △AOB =6=.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满分8分)解方程:(1)11222x x x-=---; (2)21124x x x -=--20.(本题满分8分)2017年上半年某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万师访万家”活动.某县家访方式有:A.上门走访;B.电话访问;C.网络访问(班级微信或QQ 群);D.其他.该县教育局负责人从“万师访万家”平台上随机抽取本县一部分老师的家访情况,绘制了如图所示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是,样本容量为________,扇形统计图中,“A”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多少?(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已知该县共有3500位老师参与了这次“万师访万家”活动,请估计该县共有多少位老师采用的是上门走访的方式进行家访的?21.(本题满分8分)先化简:221)21x xx x x x+2÷(--+-1,再从23x-<<的范围内选取一个你喜欢的x值代入求值.‘22.(本题满分8分)如图所示,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C 的坐标为(-2,-2). (1)画出△ABC 以y 轴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A 1B 1C 1,并写出点C 1的坐标;(2)以原点O 为对称中心,画出△A 1B 1C 1关于原点O 对称的△A 2B 2C 2,并写出点C 2的坐标;(3)以C 2为旋转中心,把△A 2B 2C 2顺时针旋转90°,得到△C 2A 3B 323.(本题满分10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1=∠2.(1)求证:AE=CF ;(2)求证: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24.(本题满分10分)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其中a ≠0),都有a *b =aba a -+1,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除法运算,比如:2*1=21221-+=1 (1)求5*4的值;(2)若x *2=1(其中x ≠0),求x 的值.25.(本题满分10分)某超市用3000元购进某种干果销售,由于销售状况良好,超市又调拨9000元资金购进该种干果,但这次的进价比第一次的进价提高了20%,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千克,如果超市按每千克9元的价格出售,当大部分干果售出后,余下的600千克按售价的8折售完.(1)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2)超市销售这种干果共盈利多少元?26.(本题满分10分)准备一张矩形纸片,按如图操作:将△ABE沿BE翻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M点,将△CDF沿DF翻折,使点C落在对角线BD上的N点.(1)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BFDE是菱形,BE =2,求菱形BFDE的面积.27.(本题满分12分)如图1,已知直线y=﹣2x+4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点C为线段OA上一动点,连接BC,作BC的中垂线分别交OB、AB交于点D、E.(l)当点C与点O重合时,DE=;(2)当CE∥OB时,证明此时四边形BDCE为菱形;(3)在点C的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OD的取值范围.28.(本题满分12分)现有正方形ABCD和一个以O为直角顶点的三角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两直角边所在直线分别与直线BC,CD交于点M,N.(1)如图1,若点O与点A重合,则OM与ON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若点O在正方形的中心(即两对角线的交点),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点O在正方形的内部(含边界),当OM=ON时,请探究点O在移动过程中可形成什么图形?(4)如图4是点O在正方形外部的一种情况.当OM=ON时,请你就“点O的位置在各种情况下(含外部)移动所形成的图形”提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不必说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 9. 3-=x 10.ba ba 12346+- 11. 0.2 12.3 13. AC=BD14. 9 15.0 16. (-2,1) 17. 55218. ①②③⑤三、解答题19.(1)2-=x ,增根 (2)23-=x 20.(1)100名教师的家访情况,100 ,08.100 (3)980人 21. 1-x 2x (0,1≠±≠x x )2=x 代数式值为422.23.(1)证明: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BC ,AD ∥BC ,∠3=∠4,∵∠1=∠3+∠5,∠2=∠4+∠6,∠1=∠2∴∠5=∠6∵在△ADE 与△CBF 中,∴△ADE ≌△CBF (ASA ),∴AE=CF ;(2)证明:∵∠1=∠2,∴DE ∥BF .又∵由(1)知△ADE ≌△CBF ,∴DE=BF ,∴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24. (1)23-=x (2)1=x25. 解:(1)设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x 元,则第二次进价是每千克(1+20%)x 元,由题意,得=2×+300,解得x =5,经检验x =5是方程的解.答: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5元; (2)[+﹣600]×9+600×9×80%﹣(3000+9000)=(600+1500﹣600)×9+4320﹣12000=1500×9+4320﹣12000=13500+4320﹣12000=5820(元).答:超市销售这种干果共盈利5820元.26. (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A=∠C=90°,AB=CD ,AB ∥CD ,∴∠ABD=∠CDB ,∴∠EBD=∠FDB ,∴EB ∥DF ,∵ED ∥BF ,∴四边形BFDE 为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BFDE 为菱形,∴BE=ED ,∠EBD=∠FBD=∠ABE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BC ,∠ABC=90°,∴∠ABE=30°,∵∠A=90°,AB=2,∴AE=32 =332,BF=BE=2AE=334, ∴菱形BFDE 的面积为:334×2=338 27. 解:∵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2x+4,∴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0,4),即可得OB=4,OA=2, (1) 当点C 与点O 重合时如图所示,∵DE 垂直平分BC (BO ),∴DE 是△BOA 的中位线,∴DE=21OA=1; (2)当CE ∥OB 时,如图所示:∵DE 为BC 的中垂线,∴BD=CD,EB=EC,∴∠DBC=∠DCB,∠EBC=∠ECB,∴∠DCE=∠DBE,∵CE∥OB,∴∠CEA=∠DBE,∴∠CEA=∠DCE,∴BE∥DC,∴四边形BDCE为平行四边形,又∵BD=CD,∴四边形BDCE为菱形.(3)当点C与点O重合时,OD取得最大值,此时OD=OB=2;当点C与点A重合时,OD取得最小值,如图所示:综上可得:≤OD≤2.28. (1)若点O与点A重合,则OM与ON的数量关系是:OM=ON;(2)仍成立.证明:如图2,连接AC、BD.由正方形ABCD可得,∠BOC=90°,BO=CO,∠OBM=∠OCN=45°.∵∠MON=90°,∴∠BOM=∠CON,在△BOM和△CON中,∵∠OBM=∠OCN,BO=CO,∠BOM=∠CON,∴△BOM≌△CON(ASA),∴OM=ON;(3)如图3,过点O作OE⊥BC,作OF⊥CD,垂足分别为E、F,则∠OEM=∠OFN=90°.又∵∠C=90°,∴∠EOF=90°=∠MON,∴∠MOE=∠NOF.在△MOE和△NOF中,∵∠OEM=∠OFN,∠MOE=∠NOF,OM=ON,∴△MOE≌△NOF (AAS),∴OE=OF.又∵OE⊥BC,OF⊥CD,∴点O在∠C的平分线上,∴O在移动过程中可形成线段AC;(4)O在移动过程中可形成直线AC.。
苏科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八 年 级 数 学 2018年4月(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电视台的台标,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对于反比例函数xy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点(21)--,在它的图像上B .它的图像在第一、三象限C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为了解我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下列抽样调查最合理的是A.在公园调查部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B.在医院调查部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利用户籍网调查部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D.在周围邻居中调查部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下列性质中,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边平行且相等D.对角线相等 5.在反比例函数2ky x-=的图像上有两点11(,)A x y 、22(,)B x y 。
若120x x <<,12y y >,则k 取值范围是A. k>0B.2k >C.k<0D.2k <6.有三个事件,事件A :若a 、b 是实数,则+a b b a +=;事件B :打开电视正在播广告;事件C :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地标有数字1-6的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之和是为13.这三个事件的概率分别记为()()()P A P B P C 、、,则()()()P A P B P C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P C P A P B <<B .()()()P B P C P A << C .()()()P C P B P A <<D .()()()P B P A P C << 7.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a by x-=,其中0,,ab a b <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可以是8.如图,在ABC ∆中,BF 平分ABC ∠,AF BF ⊥于点F ,D 为AB 的中点,连接DF 延长交AC 于点E .若AB=6,BC=10,则线段EF 的长为A. 1B.2C.2.5D. 3 9.如图,菱形ABCD 中,AB=4,120A ∠=︒,点P 、Q 、K 分别为线段BC 、CD 、BD 上的任意一点,则PK QK +的最小值为A.4B.D.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4)P 、(,)Q m n 在函数的图象上,当1m >时,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A 、B ,过点Q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C 、D . QD 交PA 于点E ,随着m 的增大,四边形ACQE 的面积 A.减小 B.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经过点(1,6)和(,3)m -,则m =. 12.为了估计暗箱里白球的数量(箱内只有白球),将5个红球放进去,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搅匀后再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多次重复后发现红球出现的频率约为0.2,那么可以估计暗箱里白球的数量大约为个.13.如图,E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点F 在边AE 上,且DF DC =, 若∠ADF=240,则∠EDC= °.14.已知直线y =kx(k>0)与双曲线y =3x交于A(x 1,y 1)、B(x 2,y 2)两点,则x 1y 2+x 2y 1的值为_______. 15.已知菱形的周长为16cm ,两邻角的比是1:3,则菱形的面积是_______16.有五张卡片(形状、大小、质地都相同),正面分别画有下列图形:①线段;②正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圆;⑤菱形.将卡片背面朝上洗匀,从中抽取一张,其正面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________.17.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都经过点(2,6)A -和点(4,)B n .则不等式k y x=mkx b x+≤的解集为.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连接AE 、BF ,将BCF ∆沿BF 对折,得到BPF ∆,延长FP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Q .给出下列结论:①AE BF =;②AE BF ⊥;③BQF ∆是等边三角形;④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则线段AQ 的长为34其中,正确的结论有.(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19.(本题7分)某校为了解“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从全校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名学生只能填写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的学生共有_______人,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在扇形统计图中___,___m n ==,表示区域C 的圆心角为____度;(3)全校学生中喜欢篮球的人数大约有多少?20.(本题7分)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DE∥AC,AE∥BD. (1)求证:四边形AODE 是矩形;(2)若AB=12,∠BCD=120°,求四边形AODE 的面积.21.(本题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C 与原点O 重合,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 >0,x >0)的图象上,点D 的坐标为(4,3).(1)求k 的值;(2)若将菱形ABCD 沿x 轴正方向平移,当菱形的顶点D 落在函数y = (k >0,x >0)的图象上时,求菱形ABCD 沿x 轴正方向平移的距离.22.(本题7分)环保局对某企业排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排污水中硫化物的浓度超标,即硫化物的浓度超过最高允许的1.0mg/L.环保局要求该企业立即整改,在15天以内(含15天)排污达标.整改过程中,所排污水中硫化物的浓度y (mg/L)与时间x (天)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其中线段AB 表示前3天的变化规律,从第3天起,所排污水中硫化物的浓度y 与时间x 成反比例关系. (1)求整改过程中硫化物的浓度y 与时间x 的函数表达式; (2)该企业所排污水中硫化物的浓度能否在15天以内不超过最高允许的1. 0 mg/L?为什么?23.(本题7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像交于点 (4,)A n 和点1(,3)3B n +,与y 轴交于点C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在x 轴上有一点D ,其横坐标是1,连接AD 、CD , 求ACD ∆的面积.24.(本题满分7分)己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3AB CD=,//ABCD ,//CE DA ,//DF CB .(1)求证:四边形CDEF 是平行四边形; (2)填空:①当四边形ABCD 必须满足条件时,四边形CDEF 是矩形; ②当四边形ABCD 必须满足条件时,四边形CDEF 是菱形.25.(本题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A 、C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 的坐标为(4,2).点M 是边B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C 重合),反比例函数ky x=(0,0)k x >>的图象经过点M 且与边AB 交于点N ,连接MN . (1)当点M 是边BC 的中点时.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②求OMN ∆的面积;(2)在点M 的运动过程中,试证明:MBNB是一个定值.26.(本题8分)如图1,正方形ABCD 顶点A 、B 在函数y=kx(k ﹥0)的图像上,点C 、D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当k 的值改变时,正方形ABCD 的大小也随之改变. (1)若点A 的横坐标为5,求点D 的纵坐标;(2)如图2,当k =2时,分别求出正方形A′B′C′D′的顶点A′、B′两点的坐标;(3)当变化的正方形ABCD 与(2)中的正方形A′B′C′D′有重叠部分时,求k 的取值范围.初二数学答案1-10. ACCBB CCBDB 11.-2 12.20 13.57 14.-6 1516.5317.-2≦x<0或x>4 18. ④ 19. (1)100 (2)30 10 144 (3)800 20. (1)略 (2)36321. (1)32 (2)320 22. (1)y=-2x+10 y=x12(2)能23. (1)y=x 4 y=-43x+4 (2) 62124. (1)略 (2) AD=BC AD ⊥BC 25. (1)y=x4 3 (2 ) 2 26. (1)5 (2) 6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第二张试卷表格的相应题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1.化简的结果是()A.B.C.D.2.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 C.x=1 D.x<13.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3),那么下列四个点中,也在这个函数图象上的是()A.(﹣6,1)B.(1,6)C.(2,﹣3)D.(3,﹣2)4.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与B.与C.与D.与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4B.C.2=D.36.分式可变形为()A.B.﹣C.D.﹣7.已知点A(1,y1)、B(2,y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y1、y2大小关系是()A.y1<y2 B.y1=y2 C.y1>y2 D.无法确定8.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所需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第二张试卷对应题中的横线上)9.要使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0.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11.计算:•(﹣)=.12.函数y=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m值.13.=.14.计算:+=.15.计算:()()=.16.分式方程=的解为.17.若x,y满足+(y2﹣2y﹣x)2=0,则分式(+)÷的值为.18.如图,直线y1=﹣x+1与双曲线y2=交于A,B两点,过A作AC垂直于x轴,△ACO 的面积为3,现有下面结论:①k=6;②当x>0时,y1>y2;③若B点坐标为(a,b),则=1;④若B点坐标为(a,b),则,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即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6分)19.计算(1)2(2)(2﹣).20.化简和计算(1)(2)(1﹣)÷.21.解方程:.22.化简:(x﹣)÷,再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数(要使分式有意义哦!)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一个交点A(m,2).(1)求m的值;(2)求正比例函数y=kx的解析式;(3)试判断点B(,)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24.甲、乙两座城市的中心火车站A,B两站相距360km.一列动车与一列特快列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动车的平均速度比特快列车快54km/h,当动车到达B站时,特快列车恰好到达距离A站135km处的C站.求动车和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5.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①2=;②3=•;③4=;…第①、②的验证:2;3•(1)根据上面的结论和验证过程,猜想5的结果并写出验证过程;(2)根据对上述各式规律,直接写出第n个等式(不要验证).26.我市某蔬菜生产基地在气温较低时,用装有恒温系统的大棚栽培一种在自然光照且温度为18℃的条件下生长最快的新品种.下图是某天恒温系统从开启到关闭及关闭后,大棚内温度y(℃)随时间x(小时)变化的函数图象,其中BC段是双曲线y=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恒温系统在这天保持大棚内温度18℃的时间有小时;(2)当x=15时,大棚内的温度约为多少度?27.如图,点B(4,4)在双曲线y=(x>0)上,点C在双曲线y=﹣(x<0)上,点A 是x轴上一动点,连接BC、AC、AB.(1)求k的值;(2)如图1,当BC∥x轴时,△ABC的面积;(3)如图2,当点A运动到x轴正半轴时,如△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求点A的坐标.2017-2018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第二张试卷表格的相应题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1.化简的结果是()A.B.C.D.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根据=×(a≥0,b≥0)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关键是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①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②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被开方数中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都开出来;③化简后的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2.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 C.x=1 D.x<1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解答:解:∵x﹣1≠0,∴x≠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当分母不为0时,分式有意义.3.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3),那么下列四个点中,也在这个函数图象上的是()A.(﹣6,1)B.(1,6)C.(2,﹣3)D.(3,﹣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根据点(2,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求出k的值,再根据k=xy的特点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3),∴k=2×3=6,A、∵(﹣6)×1=﹣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B、∵1×6=6,∴此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C、∵2×(﹣3)=﹣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D、∵3×(﹣2)=﹣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中k=xy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与B.与C.与D.与考点:同类二次根式.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可得答案.解答:解:A、=3,=,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相同,故A错误;B、,=2,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故B正确;C、,=2,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相同,故C错误;D、=,=3,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同类二次根式是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4B.C.2=D.3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分别进行各选项的判断即可.解答:解:A、4﹣3=,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B、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直接合并,故本选项错误;C、2=,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3+2≠5,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6.分式可变形为()A.B.﹣C.D.﹣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式的性质,分子分母都乘以﹣1,分式的值不变,可得答案.解答:解: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1,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7.已知点A(1,y1)、B(2,y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y1、y2大小关系是()A.y1<y2 B.y1=y2 C.y1>y2 D.无法确定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分别计算出y1,y2的值,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点A(1,y1)、B(2,y2)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的两个点,∴y1==6,y2==3,∴y1>y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所有在反比例函数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应等于比例系数.8.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所需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B.=C.=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分析: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实际平均每天生产(x+50)台机器,根据题意可得,现在生产600台所需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据此列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实际平均每天生产(x+50)台机器,由题意得,=.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第二张试卷对应题中的横线上)9.要使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3.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知,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据此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答案是:x≥3.点评: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0.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2,解得k=﹣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点的坐标代入进行计算即可,比较简单.11.计算:•(﹣)=.考点:分式的乘除法.分析:做乘法运算时要注意先把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分解,然后约分.解答:解:原式=.故答案是:.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一般是统一为乘法运算,如果有乘方,还应根据分式乘方法则先乘方,即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然后再进行乘除运算.12.函数y=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m值2.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2m﹣3>0,再解不等式可得m的取值范围,然后再确定m的值即可.解答:解:∵函数y=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减小,∴2m﹣3>0,解得:m>1.5,∴m=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对于反比例函数(k≠0),(1)k>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2)k<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13.=.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先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解答:解:原式=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14.计算:+=1.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同分母分式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同分母分式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15.计算:()()=2.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平方差公式.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解题即可.解答:解:()()=()2﹣1=3﹣1=2.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实数的运算能力,既要掌握数学中常用的平方差公式a2﹣b2=(a+b)(a﹣b),还要掌握无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律.16.分式方程=的解为x=3.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5x=3x+6,解得:x=3,经检验x=3是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x=3.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17.若x,y满足+(y2﹣2y﹣x)2=0,则分式(+)÷的值为﹣2017.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由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的值,代入原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x,∵x,y满足+(y2﹣2y﹣x)2=0,∴,解得x=2018,∴原式=1﹣2018=﹣2017.故答案为:﹣201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如图,直线y1=﹣x+1与双曲线y2=交于A,B两点,过A作AC垂直于x轴,△ACO 的面积为3,现有下面结论:①k=6;②当x>0时,y1>y2;③若B点坐标为(a,b),则=1;④若B点坐标为(a,b),则,其中正确的结论有③④(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即可).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判断①;观察图象,当x>0时,有两种情况,即可判断②;把B(a,b)代入y1=﹣x+1,求出a+b=1,得出=1,即可判断③;把B(a,b)代入y1=﹣x+1和y2=﹣,求出a+b=1,ab=﹣6,然后把+整理成,代入即可判断④.解答:解:∵S△AOC=|k|,∴|k|=3,∴k=﹣6,故①错误;∵在交点B的左侧y1>y2,在交点B的右侧y1<y2;故②错误;∵B(a,b)在直线y1=﹣x+1上,∴b=﹣a+1,∴a+b=1,∴=1;故③正确;∵直线y1=﹣x+1与双曲线y2=﹣交于点B(a,b),∴b=﹣a+1,b=﹣,∴a+b=1,ab=﹣6,∴+====﹣;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结论是③④.故答案为③④.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也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6分)19.计算(1)2(2)(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2)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解答:解:(1)原式=2+6﹣4=4;(2)原式=2•﹣3•=6﹣18.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0.化简和计算(1)(2)(1﹣)÷.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x﹣2;(2)原式=•=.21.解方程:.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方程思想.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x+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答:解:x2+x(x+1)=(2x+1)(x+1)x2+x2+x=2x2+3x+1,解这个整式方程得:,经检验:把代入x(x+1)≠0.∴原方程的解为.点评: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注意:(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22.化简:(x﹣)÷,再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数(要使分式有意义哦!)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x=2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x+3,当x=2时,原式=5.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一个交点A(m,2).(1)求m的值;(2)求正比例函数y=kx的解析式;(3)试判断点B(,)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将A(m,2)点代入反比例函数y=,即可求得m的值;(2)将A点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y=kx,即可求得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将x=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对应的y值,然后与比较,如果y=,那么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否则不在.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A(m,2),∴2=,解得m=1;(2)∵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点A(1,2),∴2=k×1,解得k=2,∴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3)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理由如下:将x=代入y=,得y==,所以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底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进行数形结合进行解题,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24.甲、乙两座城市的中心火车站A,B两站相距360km.一列动车与一列特快列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动车的平均速度比特快列车快54km/h,当动车到达B站时,特快列车恰好到达距离A站135km处的C站.求动车和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设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km/h,则动车的速度为(x+54)km/h,等量关系:动车行驶360km与特快列车行驶(360﹣135)km所用的时间相同,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km/h,则动车的速度为(x+54)km/h,由题意,得:=,解得:x=90,经检验得:x=90是这个分式方程的解.x+54=144.答: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为90km/h,动车的速度为144km/h.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得到等量关系:动车行驶360km与特快列车行驶(360﹣135)km所用的时间相同.25.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①2=;②3=•;③4=;…第①、②的验证:2;3•(1)根据上面的结论和验证过程,猜想5的结果并写出验证过程;(2)根据对上述各式规律,直接写出第n个等式(不要验证).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规律型.分析:(1)根据已知中二次根式的化简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1)中计算结果,即可得出二次根式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5=.5=,=,=,=,=;(2)n=(n为正整数,n≥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已知得出根式内外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26.我市某蔬菜生产基地在气温较低时,用装有恒温系统的大棚栽培一种在自然光照且温度为18℃的条件下生长最快的新品种.下图是某天恒温系统从开启到关闭及关闭后,大棚内温度y(℃)随时间x(小时)变化的函数图象,其中BC段是双曲线y=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恒温系统在这天保持大棚内温度18℃的时间有8小时;(2)当x=15时,大棚内的温度约为多少度?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图象直接得出大棚温度18℃的时间为12﹣2=10(小时);(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将x=15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y的值即可.解答:解:(1)恒温系统在这天保持大棚温度18℃的时间为10﹣2=8小时.故答案为:8.(2)∵点B(10,18)在双曲线y=上,∴18=,∴解得:k=180.当x=15时,y==12,所以当x=15时,大棚内的温度约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27.如图,点B(4,4)在双曲线y=(x>0)上,点C在双曲线y=﹣(x<0)上,点A 是x轴上一动点,连接BC、AC、AB.(1)求k的值;(2)如图1,当BC∥x轴时,△ABC的面积;(3)如图2,当点A运动到x轴正半轴时,如△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求点A的坐标.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1)把B坐标代入双曲线y=解析式,即可求出k的值;(2)若BC与x轴平行,则有C与B纵坐标相同,把B纵坐标代入双曲线y=﹣中,求出x的值,确定出C坐标,进而求出BC的长,三角形ABC面积以BC为底边,B纵坐标为高,求出即可;(3)过点B、C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N,利用AAS得到三角形ABM与三角形CAN 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BM=AN,AM=CN,设OA=x,表示出C坐标,代入双曲线解析式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即可确定出A的坐标.解答:解:(1)∵B(4,4)在双曲线y=(x>0)上,∴k=4×4=16;(2)∵BC∥x轴,∴B与C纵坐标相同,把y=4代入y=﹣中,得:x=﹣,即C(﹣,4),∴BC=4+=,=11;则S△ABC=•BC•y B纵坐标(3)过点B、C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N,∵△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B=90°,AC=BC,∴∠ACN+∠CAN=90°,∠BAM+∠CAN=90°,∴∠ACN=∠BAM,在△ABM和△CAN中,∵,∴△ABM≌△CAN(AAS),∴AN=MB=4,CN=AM,设OA=a,则有ON=AN﹣OA=4﹣a,CN=AM=OM﹣OA=4﹣a,∴C(a﹣4,4﹣a)(a<4),把C坐标代入y=﹣中,得:﹣(4﹣a)2=﹣6,解得:a=4﹣.则点A的坐标为(4﹣,0).点评:此题属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