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岁看大、七岁知老”浅谈幼儿教育的重要性word资料3页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育儿心得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育儿心得在育儿活动中,你有怎样的育儿心得,快写一篇育儿心得和我们分享。
做好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关系到一个家庭,孩子今后成什么样人的问题。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育儿心得,希望你喜欢。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育儿心得1孩子也是上中班了,和小班相比,更加的懂事,也是有了一些好的习惯,作为家长,其实也是对于孩子比较的操心,也是担心孩子在家里是否能像学校一样做好,不过我们也是努力的去教育孩子,去让孩子的习惯养成没有松懈,也是顺利的度过了中班这一年,在育儿方面我也是有一些心得来分享。
孩子的习惯要养成,其实在学校里面老师也是教了很多,有很多好的习惯,但是到了家里,孩子也是容易放松,但是作为家长却是不能放松,所以我也是在家里的时候严格的要求孩子们,去遵守在学校学到的习惯,不能松懈,该做什么就是什么,而且爷爷奶奶来看她了,也是不能宠着她,反而是需要严格的要求,虽然孩子开始也是哭闹,但是后来渐渐明白了也是会做好,习惯的养好不是一朝一夕的,更是要长久的去培养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好的习惯真的会让他们受益终身,所以我也是在这块抓得比较的严厉,我清楚如果在这儿就松懈了下来,那么以后想要好不是那么的容易,特别是这个学期在家里的时间那么的多,没有老师来监督,孩子也是有些松懈,我也是要去上班,不过我也是把事情和孩子说清楚,尽可能的让孩子在家里不要那么的贪玩,懂得去学习,去维持好的一个习惯。
多去陪伴孩子,很多时候孩子在家里其实是比较孤单的,没有朋友陪伴着他们玩,没有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虽然有作业要做,也是有玩具,有电视可以看,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应该占据孩子们在家里的时间,而是我们家长应该多去陪伴孩子,给他讲故事,和他去一起做家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多一些互动,不但是能加深和孩子的感情,同时也是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孩子的习惯,孩子的一些行为也是受到我们家长的影响的,如果我们也是努力的去学习,去认真的做一些事情,那么孩子其实也是会这样做,而不会说松懈,或者懒惰下来,孩子回家之后,我们基本都是陪伴着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一起聊天说笑,即使看电视也是有节制的,或者陪伴孩子玩一会儿,我们都全程的去参与,孩子们的玩耍,孩子们的时间,我们也是多去关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把孩子们给教好。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教育很重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教育很重要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孩子7岁时的数学和阅读技能会影响到他们今后是否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数学和阅读技能方面非常出众,那么他们在成年后拥有较高的收入、较好的住房条件和较好的工作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
如果儿童在7岁时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那么他们在42岁时的收入就会增加5000英镑。
即使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考虑进来,这样的关联依然存在。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也发现,三岁时自控能力差的孩子,长到32岁时更有可能出现健康和财务问题,甚至会有犯罪记录。
而上述推论并不考虑背景和情商情况。
据悉,来自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两个大型研究项目的数据后得出上述结论。
参与这些研究的孩子们需要完成一系列身体检查并接受采访,以供研究者评估可能影响其生活的基因和环境因素。
研究者发现,自控力较差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更有可能出现健康问题,如高血压、超重、呼吸问题等。
而这些人也更有可能出现对烟草、酒精和毒品的依赖,成为单亲家长的可能性更高,不会管理金钱,有犯罪记录等等。
研究负责人、英国国王学院和杜克大学的教授莫菲特说:“我们的研究第一次证明,孩童时期的意志力的确对成年之后的健康和财富状况有影响。
”此外,还有不少研究可以证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确有其存在的道理:对比4项特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俄勒冈大学和俄勒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这项研究。
他们首先找来上世纪60年代对夏威夷州约2400名不同种族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一份调查。
调查中,这些孩子的老师依照学生日常表现,以打分方式作出性格方面的评价。
40年后,研究人员找到其中144人进行深入调查,并给研究对象接受调查时的情况录像。
研究人员主要对比4项性格特征:是否健谈,又称语言流利度;适应性,即能否很好适应新情况;是否易冲动、感情用事;自我贬低程度,主要看是否弱化自身的重要特质。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选对起步点很重要
早教这个问题一直是宝爸宝妈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有的父母认为不应该过早的剥夺孩子的童年;而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越早的接触其他人和事物,后期入园的话不会太排斥。
医学研究也曾表明,宝宝一出生,脑重量400克,达到成年人的25%,六个月迅速发展为50%,1岁达到66%,3岁达到80%,俗话说“三岁定终身”,也就意味着:宝宝三岁的智力、体能、个性能已经定型80%以上。
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其教育目标应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进一步教育打好基础“。
早教并不单单是对孩子传授知识理念,它更是针对孩子的一个全方面的综合早期训练。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科研指出:开发大脑潜能的最佳期是0—6岁,这期间是大脑细胞生长的最快时期,而早期教育能够很好的开发左右脑潜能。
大部分家长都选择在孩子2.5岁---3岁时送孩子上,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
在入园初期都会有“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会持续2-3个月,有的甚至更久。
参加早教活动能让宝宝提前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缩短宝宝情绪不安的时间,有利于宝宝的,还可以培养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与家庭教育
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与家庭教育12-17中国从古代一直到今,都广泛流传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虽没有严谨的科学分析,但也是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观点,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在其幼小时候,根据对其语言、行为、习惯等综合评判,大致推测该小孩日后是否有出息的一种预测。
在一个人的幼年,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未完全定型,但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影响深远。
包括以后的学习习惯、事业态度、婚姻价值、家庭问题和社会平衡等。
因此,父母在这个时候要对自己的宝宝悉心呵护和教育,绝不能以为此阶段小孩可塑性强额疏于引导,导致后悔不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多,也是因此经济社会环境所限,父母不能在身边导致缺少正确引导有关。
因此,这里建议广大父母,注意孩子教育引导,不要带出以下几种坏习惯的孩子出来:1、任性的孩子主要是孩子的各种不合理要求,父母较多采取顺从、满足等方式,容易让孩子形成自我中心,孩子错误也未及时纠正,容易让小孩有恃无恐,稍有不顺则通过大哭大闹来达到目的。
2、保守的孩子父母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对孩子因各种好奇心而出现的捣乱、顽皮等行为总是急于阻止,导致孩子从小就变得保守,不敢尝试、动手等,更不用说发明创造了,不利于孩子成长。
3、脾气差的孩子其实这个主要是由于过于溺爱,导致孩子任性、爱发脾气,自我为中心,如果从小让其养成只会喊叫等人来帮忙,不学会自我尝试、锻炼,只爱通过哭闹来达到目的,这样的小孩就容易养成坏脾气,不利于其成长。
4、害羞胆小的孩子这个主要与父母不爱带孩子外出活动,孩子经常在家导致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少,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事情、生人等,会表现害羞甚至自卑的心理,不利于与孩子以后再事业当中伸展拳脚,大展宏图。
以上问题,不知道广大父母有没遇到呢,如果发现自己在教育小孩的过程中,有以上不足,记得及时改正哦。
养成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导语:对于幼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培养。
3-6岁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很多习惯都会在这一阶段养成,这些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在人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方式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
”既然幼儿“养成”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采用何种培养方式实施幼儿的“养成”教育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和关注的问题。
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谈谈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幼儿“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此,在幼儿时期应该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但是当前很多家长对幼儿“养成”教育存在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认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年龄这么小,不需要培养什么良好习惯,只要让他健康长大就行,等年纪大了再培养也是一样,根据调查显示,3-12岁是人体形成良好行为的重要期,12岁以后孩子逐渐养成许多习惯,再想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就十分困难。
因此,父母和幼儿老师应该抓住关键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样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种是父母虽然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但更关注的是“养成”教育中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等方面,过于注重对幼儿智力的开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殊不知,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
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因此,父母应该纠正这两种错误的“养成”教育理念,在充分理解幼儿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养成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方式1.行为的讲解和规则的制定很多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一味地强调幼儿这些事情不能做,那些事情可以做,并没有告诉幼儿原因是什么,也没有让幼儿明白如果做了禁止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让幼儿对很多行为习惯并不是很了解。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利用关键期奠定成功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父母想培养孩子成才,孩子要有一定的天赋,因为拥有天赋的孩子成功的机会更多,这已经被许多神童的事迹证实了。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完全是天才的世界;资质普通的孩子经过科学的早期教育,照样可以成为人才。
而如今许多聪明伶俐的孩子,将来怎么不可以成为佼佼者呢?关键是要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懂得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
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句话形象地点明了早期教育实施的时机。
应该紧紧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有计划、有准备地实施教育计划,为孩子将来的成功做好充分准备。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三岁和七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键点。
在三岁至七岁这段时间,孩子已经拥有相当的逻辑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
这段时间,孩子的记忆力也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能够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判断事物。
此时,孩子的性格和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处于逐步形成阶段,很容易被外力塑造。
所以,要趁着孩子三岁和七岁的大好时机抓紧教育孩子,等机会过去之后再亡羊补牢,未免为时已晚。
中外籍老师合作教学的模式使孩子从小接触多元文化的思维方式耀华国际教育学校借鉴国内外先进研究、幼儿教育理念和实践系统,自行研发独特的、适合幼儿的国际教育课程。
耀华从幼儿教育阶段开始,已具备明确的课程目标, 满足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全面需要。
课程目标包括培养个性、社会性和情感沟通、语言和读写、身体发展、解决问题、推理和数学能力、创造性发展、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耀华的课程通过一日生活的安排及环节转换的方法, 培养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常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我们的课室更采用开放式设计, 包括不同的活动区角,有利于教师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幼儿互动。
专题研习让教师和幼儿一起对世界的专题深入研究, 为相关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到小学至初中阶段,耀华学校将权威的剑桥国际课程与中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享受到结合中西教育文化资源优势的国际教育。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常言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话有一定科学道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
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
有人说:“树大自然直。
”这种放任自流的思想,不符合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幼儿期身心发展的特征延伸阅读:英专家为“三岁看老”找到证据怎样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个性幼儿的身体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除了身高体重的增加外,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机能也有所发展。
由于大肌肉的发展,幼儿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小肌肉的开始发展,使幼儿已能从事绘画、写字等活动。
脑的结构到幼儿期末已经成熟,孩子可以开始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6岁能掌握3000~4000个词汇,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
这个时期的孩子说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等原因,因此,成人在与孩子交谈时,应尽量鼓励孩子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幼儿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孩子的泥工、绘画、讲故事等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目的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也日益增强。
从幼儿记忆的发展看,主要是不随意记忆,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幼儿记忆很易受成人的暗示,也很容易发生现实与臆想混淆现象,与此相联系的是幼儿十分相信童话或传说中的人物与情节。
自己也会编织一些自己向往的、却又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成人往往误认为是孩子在撒谎。
幼儿的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幼儿所体验,只是引起的动因和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幼儿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情绪常常极度强烈而高涨。
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情绪压抑,影响身心发展。
幼儿已萌芽了道德感,孩子已能根据成人的教育,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规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道德体验。
幼儿理智感产生的突出表现是好奇和好问,故幼儿期有“疑问期”之称。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宝宝头三年解读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宝宝头三年将影响其一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3岁和7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
从事过几年蒙台梭利早期教育工作的小编也常常对家长提及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因为从幼儿正常的大脑发育来看,3岁前,他的大脑发育是出于一个极大的高峰期。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的。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宝宝头三年将影响其一生一、依恋期:(0—18个月)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
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
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
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1、儿童:对遗弃的恐惧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
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
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后:依恋型人格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
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
”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
浅谈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幼儿的教育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不仅是家长,作为从事幼教工作的老师们更应该引起重视。
因此,幼儿教育关系到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有以下体会:什么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幼儿期是孩子习惯、性格、品行培养与定型的关键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幼儿所处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如何,将会给一个人带来终生影响。
一个人成年以后的价值观、性格气质、行为取向等,背后的动机往往跟童年的经历有关。
由此可见,一个人未来的人生走向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幼年时期。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开始,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好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说明对幼儿的教育非常重要。
早期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很好的帮助,它可以使幼儿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让幼儿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领悟各种道理。
幼儿在幼儿园里也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通过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指导,幼儿可以更好地学习并通过与幼儿园里许多幼儿的交流,去培养幼儿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从而使幼儿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和自己所处的环境。
注重幼儿养成教育与幼儿道德教育。
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
哭是孩子们的一种手段,当他们要什么就会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大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形成以哭作为武器,一旦家长不能满足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非常任性,而家长无奈之下就会采取打骂,对于孩子没有形成正确是非观念,幼儿从小就应该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现在大多数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在家带,父母则忙于工作,爷爷奶奶对于孩子特别的溺爱,而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脾气倔强,不放手幼儿做任何一件事情,让幼儿形成对大人的一种依恋。
幼儿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讲座活动总结
幼儿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讲座活动总结
在今天的讲座活动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幼儿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强调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关注点和培养目标,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讨论了幼儿园三岁这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处于探索和发现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需要通过各种感官体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因此,幼儿园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接着,我们聚焦于大七岁这个年龄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逐渐进入学龄期,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
他们需要建立基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技能,以适应学校生活。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合作精神。
我们探讨了看老这个阶段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变得尤为珍贵。
我们应该尊重和关爱老年人,倾听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人生智慧,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通过这次讲座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幼儿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含义,明确了每个年龄段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愿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努力,为建设美
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教育体系中茁壮成长,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作者:李明智陈慧来源:《动漫界·幼教365(小班)》2019年第01期编者按新的一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往好的方面发展。
对于孩子与家长而言也不例外:孩子希望自己新的一年有新的玩具、新的朋友,而家长则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孩子能改正以往不好的习惯,以一个更优秀的姿态去迎接新的开始。
教育界有句名言: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而言,好的习惯对孩子未来的人生影响甚远,也是学龄前儿童主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培养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时间在前行,时代在进步,孩子和家长们也在一起成长。
2019年了,育儿这几年,总归是欢笑多于烦恼,惊喜多于失望,欣慰多于焦虑吧?仔细想来,孩子们身上令我们感动的点往往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当你满身疲惫下班回到家,他微笑着给你递上一双拖鞋;当你满腹牢骚整理家务时,他默默地把沙发上爸爸的臭袜子、自己的脏裤子送到洗衣机上;当你满怀懊恼地向他解释你忙得忘记和他一起完成作业时,他带着点小得意安慰你说,我已经请奶奶帮忙一起做好了;当你火急火燎送他去幼儿园又赶去上班时,他提醒你路上注意安全。
看,不是他会认多少字了,不是他会背几首诗了,也不是他得了什么奖了,而是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让我们觉得陪伴值得,觉得生活幸福,觉得未来可期。
而归根结底,这些细节,就是孩子们养成的一些习惯,生活上的,行为上的,还有,学习上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言:教育的本质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听上去有些过于简单粗暴了,教育的本质难道不是增长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吗?然而,当我们细想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每天的日常时,其实不难发现,无论是见人要问好、喝水要排队,还是吃饭不说话、上课坐端正,无一不关乎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那么,一个好习惯在孩子今后漫长的一生中到底起着何种重要的作用呢?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给过我们答案。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儿童观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儿童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句话真的是很形象哦,意思就是说,三岁的时候,孩子的性格和将来的模样就大概能看出来,而到了七岁,那些性格特征就开始慢慢显露出来了。
就像我们常说的“竹子虽小,却有大志”,小朋友们虽然年纪小,但心里的世界可大着呢。
你想啊,孩子们在三岁的时候,特别喜欢模仿,看到什么就学什么,像小鹦鹉一样。
而这个时候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问东问西,简直就是个小侦探,看到个蚂蚁都能问半天。
你说,这样的探索精神,长大了能不变得出色吗?小孩子的想象力也是无穷无尽,常常能把简单的玩具变成各种各样的角色,今天是超人,明天是火箭,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想想看,小时候玩过的那些游戏,甚至可以成为他们人生的第一步,成为医生、科学家或者宇航员。
再说七岁,孩子们开始有自己的小主意了,开始在小伙伴之间建立关系。
像小小的社交圈,谁和谁好,谁和谁不太合,这些都在他们心里默默地划分着界限。
这个年纪的孩子,常常会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尤其在玩耍的时候,看到别人玩的好,就想要更努力,心里那种小竞争意识慢慢就起来了。
他们也会因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这种小争吵也是他们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重要一环哦。
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在这段时间对情绪的表达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他们会因为玩具抢不抢得到而哭,也会因为得到了一个新玩具而乐得合不拢嘴。
这就是他们在学习情绪管理,尽管有时候表现得像个小火山,随时都可能喷发,但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嘛。
孩子们在这个阶段也开始学会分享,慢慢理解“给”和“拿”的关系。
看着他们在玩耍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那种温馨的感觉,真让人心里暖暖的。
这时候的孩子特别敏感,能够很容易地感知到大人的情绪。
有时候你可能心情不好,孩子就会察觉到,安静地陪在你身边。
这样的小细节,真的让人心里觉得,哎呀,孩子的心里其实装着很多的情感和智慧。
正因为如此,父母在这个阶段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孩子可是在照镜子,看到的全是我们给他们的模样。
3岁看大7岁看老
3岁看大7岁看老
科学争论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
一个人诞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其次年年末时,约为诞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
所以孩子在诞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为证明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争论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看。
争论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争论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布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缄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担忧型。
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
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精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让卡斯比教授特别惊异。
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
引起了轰动,为“3岁看老”的说法供应了强有力的证据。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受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取。
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力气培育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
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由此可见,在孩子3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行推卸的重任。
父母和老师只有深谙育儿之道,抓住3岁这一关键期,才能赢得孩子将来的成功和胜利。
试论早期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精品文档
试论早期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精品文档试论早期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幼儿阶段接受启蒙教育乃是教育的基础,幼儿早期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幼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尽量多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促进其智能发展,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生活不断地升级变迁,近现代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
目前,对幼儿早期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早期教育广义的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侧重点是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而狭义的早期教育,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
这里以广义的早期教育为例加以论述。
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1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早期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早期教育可以使幼儿的脑力思维、语言、动作得到很好的发展。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大脑更好地发育,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幼儿坚持按照早期教育计划接受教育,会使得其智商大大高于同龄的孩子。
经过科学验证,早期教育可以让儿童更加聪明。
在同一个班级里,对孩子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比起没有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某方面的成绩更好。
4岁的孩子的智商大概是成人的一半,有的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十,因此,在4岁左右对幼儿智力进行开发最为重要。
2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潜能人的很多重要习惯都是在6岁以前培养起来的。
因此,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能,是十分重要的。
潜能开发的时间与年龄成反比。
从“三岁看大、七岁知老”浅谈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从“三岁看大、七岁知老”浅谈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追捧,幼儿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对一个人后天的成长影响巨大,本文从加强幼儿教育的角度,阐述了“三岁看大、七岁知老”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环境重要性当前,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独生子女幼儿起来越普遍,幼儿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追捧,孩子是家长的希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当今科学实验表明:幼儿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对一个人后天的成长影响巨大,许多孩子的天赋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50%的学习、语言能力形成于5岁之前,80%的学习和语言能力形成于7岁之前,这也与我国有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3岁看大、7岁知老”传说相吻合。
因此,笔者从加强幼儿教育的角度,阐述一下“三岁看大、七岁知老”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所处的教育环境对幼儿成长进步的影响不容忽视幼儿教育是人生启蒙的第一课,它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阶梯。
当前,大多数家庭都属于4-2-1结构,孩子不仅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更是祖父祖母、外祖父祖母的心肝宝贝,脱离的家庭层层庇护,独立开始享受生活,这是幼儿接触社会的开始,在3至6岁这一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
人的一生中的许多习惯都是从幼儿时期形成的。
在这一时期,孩子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孩子可塑性强,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性格、习惯的启蒙阶段,应该重视为子女选择教育影响比较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关键环节。
二、良好的生活和教育习惯取决于幼儿教育幼儿刚入园,标志着孩子从众星捧月般的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来到集体中间开始独立的生活,他(她)往往会睁大好奇的眼睛注视着一切,对于幼儿园环境、老师们都很陌生,特别是对集体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难以接受和适应,这里,老师们应结合具体事物开始注重幼儿教育习惯的培养,主动向幼儿说明幼儿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说明应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中国有句俗话:3岁看大,7岁看老!这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性格的雏形。
两岁半以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开始建立,形成了”我的”概念。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人人生中的第1个叛逆期,确实没错,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往往不讲理,不听大人的话,喜欢说不,喜欢按照自己的主张来行事。
孩子真的就那么不可理喻吗?并非如此,我们知道三岁前的孩子,他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都有限,孩子不讲理,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的不讲理,而是他听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表达不出他想要说的话。
但是这个时候他会有感受,对自我会有感觉,在听不懂大人说的话时,往往会说我不,我不要,而更多的时候会通过哭闹、喊叫的方式来表示。
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大人很多时候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当我们能够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那么,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以及能够懂他,能够知道他的感受,如果父母能够把他的感受说出来,孩子深深感受到的,是一种被理解,被爱着的,被接纳的,孩子也变得更容易沟通。
未来他也更能理解他人,也更有利于他情商的发展。
3岁前是孩子大脑快速发展时期,3岁左右,是孩子性格形成阶段,这个阶段,我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影响着他的未来。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一味的满足或打压,对孩子的成长都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三岁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对未来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父母给到孩子足够的快乐感,安全感以及幸福感,为孩子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调,反之则亦然。
而7岁左右是一个人习惯养成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时期的生活习惯会决定他一生的生活习惯。
我们都知道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因习惯而受到影响。
比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他从小就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学习的习惯,那么在他以后的人生中会一直受益。
孩子在7岁前的生活习惯,主要是有教养人培养而成。
上完课,我终于明白“3岁看大7岁看老”的深层次含义
上完课,我终于明白“3岁看大7岁看老”的深层次含义01“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如雷贯耳,它对吗?以前觉得这是过来人的经验,也许是对的,但对它的重视程度并没有那么高。
经过刚结束的4天儿童启蒙课程后,我确定了。
是的,没错。
“3岁看大,7岁看老”是有据可查的,是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经典概括。
关于依据来源,知乎上有这样一个回答: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试验,看“3岁看大”是否是对的。
他们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经过调查分析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
等到这些孩子长成26岁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时,得出如下结果。
“充满自信”的幼儿,小时候十分活泼和热心,性格外向,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良好适应”的幼儿,当年他们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
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沉默寡言”的幼儿,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坐立不安”的幼儿,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
如今,与其他人相比,他们更容易苦恼和愤怒。
“自我约束”型的幼儿,现在的性格基本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
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
02针对这个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也曾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
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
养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养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古语说的是幼儿阶段的养成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养成教育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从某种程度上说,习惯和素质之间是划等号的,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就能使他们更好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从而整个人的素质就提高了。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占我国家庭的多数,在这种家庭模式下,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要求老师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为此我们班建立了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帮助幼儿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们做个文明的好娃娃,我自己编了一首儿歌,儿歌内容是:“小蜡笔,手中拿,今天我来画幅画,画只公鸡尖嘴巴,画只小鸟叫喳喳,画个太阳眯眯笑,画个娃娃笑哈哈,不乱涂,不乱画,做个文明的好娃娃!”孩子们会边说儿歌边用动作表演,希望通过儿歌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养成不乱涂、乱画的文明娃娃。
同时我还让家长朋友们参与想出更好的办法,使我们共同努力培养文明娃娃。
三、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其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人们生活条件相对都比较优越,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必须对这种现象进行制止并加以教育,否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不利。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兴趣入手。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赏识教育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这样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他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从而激起了他对学习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岁看大、七岁知老”浅谈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独生子女幼儿起来越普遍,幼儿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追捧,孩子是家长的希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当今科学实验表明:幼儿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对一个人后天的成长影响巨大,许多孩子的天赋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50%的学习、语言能力形成于5岁之前,80%的学习和语言能力形成于7岁之前,这也与我国有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3岁看大、7岁知老”传说相吻合。
因此,笔者从加强幼儿教育的角度,阐述一下“三岁看大、七岁知老”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所处的教育环境对幼儿成长进步的影响不容忽视
幼儿教育是人生启蒙的第一课,它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阶梯。
当前,大多数家庭都属于4-2-1结构,孩子不仅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更是祖父祖母、外祖父祖母的心肝宝贝,脱离的家庭层层庇护,独立开始享受生活,这是幼儿接触社会的开始,在3至6岁这一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
人的一生中的许多习惯都是从幼儿时期形成的。
在这一时期,孩子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孩子可塑性强,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性格、习惯的启蒙阶段,应该重视为子女选择教育影响比较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关键环节。
二、良好的生活和教育习惯取决于幼儿教育
幼儿刚入园,标志着孩子从众星捧月般的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来到集体中间开始独立的生活,他(她)往往会睁大好奇的眼睛注视着一切,对于幼儿园环境、老师们都很陌生,特别是对集体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难以接受和适应,这里,老师们应结合具体事物开始注重幼儿教育习惯的培养,主动向幼儿说明幼儿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说明应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早上来园时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和家长说再见,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专心听讲。
阅读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说笑。
课前课后及时大小便,洗手的时候先卷好袖口,再打开水龙头,把手打湿,抹上肥皂,搓手心手背,然后冲洗干净,拧好水龙头,把手擦干。
吃饭时老师们鼓励幼儿自己吃饭,能安静进餐,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餐后有条理地收拾餐具,整理桌椅,不挑食。
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安静午睡,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图书、食品,学会爱护图书,保护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户外要注意安全,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能玩,要爱护花草,在公共场所不掐花折枝,爱护幼儿园的环境。
每天,老师都这样提醒幼儿,慢慢地,他们就养成了爱学习、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三、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是幼儿教育的基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幼儿尽管表现千差万别,都有他们有自己闪光的一面,要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多表扬、少批评,有些幼儿虽然一时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让人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它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但也不要急于求成。
我发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教育效果并不佳,时间长了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
极引导,在幼儿表现好时应及时表扬。
有时,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都会在幼儿心中产生涟漪,使幼儿产生好好表现的潜在欲望。
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更加耐心,循循善诱,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以增强其信心和成就感。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世界上,不管是英雄还是草根,都发韧于幼儿。
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发扬人梯精神,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成长进步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