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互联网商业生态展望
新能源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向在哪里
新能源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向在哪里在当今世界,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新能源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商业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创新商业模式成为新能源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那么,新能源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向究竟在哪里呢?一、能源存储与管理的创新模式能源存储是新能源领域的一个关键环节。
目前,电池技术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成本依然较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可以探索电池租赁和共享模式。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大规模的电池租赁平台,用户按需租赁电池,降低使用成本。
同时,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电池状态,优化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此外,针对工业和商业用户,提供能源存储解决方案的定制化服务也是一个有潜力的方向。
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和特点,设计并安装合适规模的储能系统,帮助用户实现电力的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并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二、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的融合模式智能电网是未来能源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需要与智能电网深度融合。
在商业模式上,可以发展虚拟电厂模式。
虚拟电厂将分散的新能源发电资源、储能设备和可控负荷整合起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手段,实现对电力的优化调度和管理。
企业可以作为虚拟电厂的运营商,与电力市场进行交易,为用户提供灵活的电力服务。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需求进行精准预测,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另外,基于智能电网的分布式能源交易模式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的点对点交易,让新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直接进行电力交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商业模式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蓬勃发展,除了传统的汽车销售模式,还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
例如,车电分离模式,即消费者购买不含电池的车辆,而电池则通过租赁的方式使用。
国家电网公司毛伟明董事长、辛保安总经理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集团公司)调研
2020年第4期总第395期与此同时,由于区域能源互联网具有能量利用率高、自给自足、可独立运行、多能互补、可对大电网进行吞吐等特点,应当视为大电网的重要补充鼓励发展[20]。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高效运营并减轻国家投资建设负担,应大力鼓励有实力的民间企业进入,大力鼓励产学研结合,通过实践摸索一条可行高效的模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1]孙宏斌,郭庆来,潘昭光,王剑辉.能源互联网:驱动力、评述与展望[J].电网技术,2015,39(11):3005-3013.[2]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报告2015.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3]宋永华,孙静.未来欧洲的电网发展与电网技术[J].电力技术经济,2008(05):1-5+20.[4]李明.推动甘肃新能源可持续发展[N].甘肃日报,2016-04-01(003).[5]周光耀.“能源互联网”应以特高压发展为方向[N].文汇报,2014-01-12(006).[6]周安春.以全球能源互联网引领湖南电力可持续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5-11-02(006).[7]王震.能源互联的甘肃实践[N].国家电网报,2016-03-21(002).[8]国家能源局甘肃能源监管办.甘肃富余新能源电力电量跨省跨区增量现货交易规则(试行).2017. 6.20[9]曾辉,孙峰,李铁,张强,唐俊刺,张涛.澳大利亚“9·28”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对中国启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13):1-6.[10]刘纯,马烁,董存,黄越辉,王跃峰,张节潭,DuBois Andreas.欧洲3·20日食对含大规模光伏发电的电网运行影响及启示[J].电网技术,2015,39(07):1765-1772.[11]陈向宜,陈允平,李春艳,邓长虹.构建大电网安全防御体系——欧洲大停电事故的分析及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01):4-8[12]杨海涛,吉平,苗淼,张桂红,姜宁,宋云亭.未来中国特高压电网结构形态与电源组成相互关系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06):9-17.[13]黄武靖,张宁,董瑞彪,阴昌华,刘永笑,康重庆.构建区域能源互联网:理念与实践[J].全球能源互联网,2018,1(02):103-111.[14]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J].城市燃气,2016(04):4-9.[15]张靖.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及政策解读[J].电气时代,2018(01):38-41.[16]谢光龙,贾梦雨,韩新阳,胡波,杨德昌.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探讨[J].电力建设,2018,39(02):10-17.[17]马溪原,郭晓斌,董朝阳,雷金勇,魏文潇.能源互联网的形态与试点构想[J].南方电网技术,2016,10(08):2-10.[18]埃森哲.中国能源互联网商业生态展望[J].软件和集成电路,2017(12):70-78.[19]黄仁乐,蒲天骄,刘克文,杨占勇,陈乃仕.城市能源互联网功能体系及应用方案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09):26-33+40.[20]衣立东.统筹兼顾推动电网与清洁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26(07):12-14.作者简介王本胜(1969—),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研究。
我国“互联网+”智慧能源:多重内涵与发展推进
我国“互联网+”智慧能源:多重内涵与发展推进余晓钟罗霞摘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对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实现能源产业体系现代化,推动能源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就我国“互联网+”智慧能源多重内涵予以研究,并针对其现状、机遇与挑战提出发展方向和推进策略。
研究认为,“互联网+”智慧能源是全球能源创新发展的新共识、实现能源综合转型的新方式、保障能源安全的新路径。
我国“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紧跟世界数字经济步伐,契合我国能源需求和供给现状的两大发展方向下,凝聚各方共识、强化政策导向、探索管理制度、稳固技术支撑是我国“互联网+”智慧能源纵深发展的四个有效推进策略。
“互联网+”;智慧能源;高质量发展关键词:作者简介:余晓钟,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霞,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21)11-0091-11引言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有力保障作用。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能源安全、转型与改革等作出了系列指示,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2016年《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2020年“两新一重”建设中进一步强调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模式创新研究”(18XGJ001);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可持续发展研究”(SKA20-01);西南石油大学人文专项基金项目“‘双碳’目标背景下国际能源共生合作研究”(2021RW034)。
91理念同能源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其转型升级,形成全新的能源技术、设施、模式、业态,为贯彻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和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
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在当今时代,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能源互联网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管理和利用模式应运而生,并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将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等各个环节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能源的高效配置和智能化管理。
它打破了传统能源系统中各环节相互孤立的局面,通过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构建起一个更加灵活、高效、清洁的能源生态系统。
从能源生产端来看,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
过去,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其在能源供应中的占比较低。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储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使得可再生能源能够更好地融入能源互联网。
储能技术可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过剩时储存能量,在发电不足时释放能量,从而平衡能源供应。
智能电网则能够实现对能源的实时监测和调控,优化能源的分配和使用。
在能源传输方面,能源互联网将传统的电网、油气管网、热网等进行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多能互补的传输网络。
这不仅提高了能源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还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同时,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能够对能源传输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能源存储是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存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除了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新型电池技术如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也在不断涌现。
这些先进的储能技术能够存储大量的能源,为能源互联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此外,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其在能源存储领域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并将氢气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为能源的长期存储和灵活使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能源消费端,能源互联网带来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能源服务。
智能家居、智能工厂、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使得能源消费者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自身的能源使用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调节。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回顾与研究展望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回顾与研究展望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进行全面的回顾与研究展望。
我们将对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的起源、发展和核心要素进行概述,以揭示其内在逻辑和理论框架。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该理论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探讨其对企业战略制定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我们还将关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回顾与展望,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视图,为企业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的演变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自其诞生以来,经历了从概念形成、理论框架构建到不断深化的演变过程。
这一理论模型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商业实践的发展,也体现了学术界对于商业生态系统认识的深化和扩展。
初始概念的形成: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最初由詹姆斯·穆尔在1993年提出,他将商业生态系统描述为一个由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机构、供应商、风险承担者、政府和社会政治环境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的形成,标志着商业研究从单一的企业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态系统视角。
理论框架的构建: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伊恩·安索夫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型”,该模型强调了生态系统中的互动和共生关系,认为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是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动力。
还有其他学者提出了不同侧重点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型,如“生态位模型”“共生演化模型”等。
模型的深化与扩展:近年来,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的研究不断深化和扩展。
一方面,学者们开始关注生态系统中的创新、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如“创新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生态系统”等新的理论模型。
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生态系统的边界和构成要素也在发生变化,这使得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能源互联网视域下综合能源服务的新特征
能源互联网视域下综合能源2020年第05期 13有序运行,削减峰值负荷约20%,具备节约配电投资以及节能降耗的潜力。
“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示范工程”打造了多资源参与电网资源配置的管理机制及技术,利用有效的响应机制引导可调节负荷参与电网资源配置,将分散的海量可中断负荷、储能资源集中起来,进行精准柔性负荷的实时控制与有序控制。
再如,伴随未来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以及车网互动(Vehicle-to-Grid ,V2G )技术和需求侧响应技术的成熟,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释电技术将整合巨量无序的电动汽车储能资源,助力于电网的削峰填谷,这也是综合能源服务实现用能从无序到有序的体现。
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的发展(简称:局部/全局):综合能源系统的目标就是追求“能源三角”的多目标全局优化。
当前,随着“云大物移智链”等数据驱动相关技术的发展,综合能源系统摆脱了传统物理驱动模型求解强耦合非线性能源系统问题的瓶颈,逐渐实现从局部优化上升到尽可能的全局优化,覆盖的优化对象越来越全面。
比如,数据中心作为一个能耗大户,在传统模式中,为了追求高性能、保证服务质量和可靠性,通常采用电力冗余的设计或者制冷系统过大设计的运行策略,加大了数据中心冷却系统、配电装置等配套设备能耗的投入,致使数据中心的能耗成本可达到运行成本的50%以上。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让数据中心的全局优化具有了可行性,能为探究数据中心“算力”“能效”“成本”的系统性同步优化,数据中心能耗监控、动态控制与数据计算量联动互动的全局优化提供手段。
再如,建筑空调系统的优化已经由原来只关注冷水机组的局部优化,逐步发展成对建筑负荷预测、冷冻机组、冷却塔以及冷却水泵等因素全景感知的综合能源服务的全局优化。
对于除传统大型能源设备以及管网等“重资产”的投资或改造外,对于存量改造项目,综合能源服务的另一主要业态是基于已有重资产基础上的多元供能增值服务(轻资产),即依托信息及物联网技术能源管控及托管平台、商业模式与增值服务的创新,来满足用户多元化、定制化的用能服务需求,涉及节能服务、运维服务、技术咨询等。
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新兴产业
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新兴产业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产业也在不断地拓展发展。
互联网不仅是信息交流的平台,更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商业生态系统。
本文将从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新兴产业两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趋势1.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正成为互联网产业的主力军。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越来越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移动互联网将带来更多的商机,使得商家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更好地推广自己的产品,也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提高公司的研发效率。
2. 大数据随着互联网逐渐与传统行业融合,大数据的出现成为了数据的重要来源。
大数据的出现,将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也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大数据的应用日益增加。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出现,正引领着下一次技术变革的到来。
人工智能将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实用价值。
在金融风控、医疗诊断等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逐渐走到了实际生活之中。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会对工作生产方式、个人习惯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三、互联网领域的新兴产业1. 物联网物联网可以将设备、物品从静态变成互通的存在。
例如,通过智能家居,将普通家电转变成可以互动的设备。
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在智慧交通、城市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数字账本技术,可以在不同网络间实现可信互操作,具有去中心化、信息共享、不可修改等特性。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交易机制,并非常适合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
3. 云计算云计算是将计算机资源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不用担心资源短缺问题。
云计算的概念虽然已经很成熟了,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云计算将会成为各个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
四、未来展望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创新平台。
在未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互联网将更快地进入到各种行业,如金融、制造、医疗、物流等,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大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十大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各个行业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十大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是目前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行业之一。
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未来,互联网行业有望进一步融合传统行业,创造更多商业模式和机会。
二、新能源行业新能源行业是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重要产业。
目前,太阳能和风能是新能源行业发展最快的两个领域,同时电动汽车也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未来,新能源行业将继续推动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金融科技行业金融科技行业是金融和科技的结合,通过技术创新为金融行业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服务。
近年来,移动支付、在线借贷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金融科技行业迅速崛起。
未来,金融科技行业将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并可能重构金融生态系统。
四、医疗健康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医疗改革的推进,医疗健康行业蓬勃发展。
数字化医疗、远程健康监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疗服务更加智能和便捷。
未来,医疗健康行业还将推动医学研究和医疗模式的创新,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医疗服务。
五、教育行业教育行业一直是我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在线学习和智能教育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未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教育行业将继续融合新技术,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可能性。
六、文化娱乐行业文化娱乐行业是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消费的重要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音乐、电影、游戏和旅游等文化娱乐形式不断创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未来,文化娱乐行业将继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更多原创优质内容。
七、智能制造行业智能制造行业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将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推进。
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变革,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演变。
新兴科技的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正对传统商业模式带来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并展望其未来的前景。
一、创新科技驱动商业模式的变革1. 人工智能驱动商业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改变商业运营的方式。
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分析,商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使用人工智能算法的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购买历史和兴趣爱好,为其推荐最合适的商品或服务。
2. 大数据分析优化商业运作大数据的出现为商业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和消费者行为。
基于数据分析的商业模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精准营销等。
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企业能够进行精准投放广告,使得广告费用最大化利用,并且提高了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
二、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在改变传统的产业格局。
通过共享经济平台,个人和企业能够将自己的闲置资源变现,同时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所需资源。
共享经济已经延伸到多个领域,如共享出行、共享办公空间、共享住宿等。
共享经济的兴起不仅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会,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三、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商业模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商业模式正逐渐受到关注。
绿色商业模式通过提供环保产品和服务,以及优化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绿色交通工具等,都是绿色商业模式的应用。
四、跨界融合与生态共建传统产业的边界逐渐模糊,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成为商业模式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通过跨界融合,企业可以借助其他行业的资源与优势,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例如,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领域,以互联网思维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五、前景展望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可谓是无限广阔。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展望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3060”目标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实现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加快信息技术与能量供给的深度融合,电力传输更加高效且富有韧性。
依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整合各类型能源资源,到碳中和阶段,新型电力系统将逐渐发展为更加柔性、更加开放、高度智能的能源互联网系统。
一、新型电力系统是更加柔性和开放的能源互联网新型电力系统能够高效集成各种分布式能源,通过多传感、大数据、智能管控等技术,实现能源实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优化能源生产、输送和使用;同时继续担当分级分层能源设施的“神经”和“骨架”,加速实现系统智能调度及市场自由交易,促进分布式智慧能源计量结算场景落地,逐渐发展为柔性和开放的能源互联网。
二、分布式微网成为大电网的重要互补项新型电力系统丰富了原有的能源互联网概念并将其扩展为:既包括远距离、复杂庞大的能源传输系统,如全球、洲际或区域联网的能量传输共享;也能够实现区域能源就近交易,分布式微网成为大电网的重要互补项,电网将形成大量分散+集中的拓扑结构。
跨区送电是全局调配,区域供能是末端深挖,新型电力系统将部分跨区送电(特高压)转移到局域用能上,将更加注重能量的就地就近消纳。
未来局域智能微网将成为重要的供能形式,和跨区送电方式相互补充、相互支撑。
三、户用光伏将是重要的发展形式截至2020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2.5亿千瓦,其中集中式电站占比68.93%,分布式光伏占比31.07%。
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的输电成本和损耗较低,加上受土地、环境等约束更少等特征,新型电力系统中,户用光伏将帮助实现地区可再生能源电量的高比例自给。
四、区块链技术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区块链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真正具有变革潜力的颠覆性技术,助推能源互联网升华到2.0形态。
与传统技术相比,区块链具有四大优势:a)采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系统效率大大提高;b)通过智能合约共享资源,不依赖于中间机构的数据备份和信用背书;c)公开透明、自动执行、强制履约;d)不可篡改,信息添加至区块链即永久封存,无法在单个节点修改数据。
未来商业模式的预测与展望
未来商业模式的预测与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商业模式也在逐步的变革中。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的涌现。
那么,未来的商业模式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预测和展望未来的商业模式。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人工智能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其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
在未来的社会,许多传统领域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代替,例如医疗、金融、教育等。
这些传统领域的商业模式将会面临更大的冲击,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
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也将使得更多的商业模式涌现。
例如,在智能家居的领域,未来商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习惯数据的分析,进而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推荐商品和服务,从而提升用户的购买体验。
此外,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未来将会出现更加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这将促进商业生态圈的进一步发展。
二、共享经济模式将成为商业模式的新趋势共享经济模式是近年来的新兴商业模式,在未来的商业生态中将会越来越重要。
共享经济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与其他人共享资源,例如共享汽车、共享办公空间、共享住宿等等。
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解决了许多用户的痛点,例如高昂的住宿成本、交通成本等等。
在未来,共享经济模式将会进一步发展,有望成为商业模式的新趋势。
未来企业可以通过与共享经济平台进行合作,从而实现更好的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三、新零售模式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新零售模式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商业模式之一,它将线上和线下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有机结合。
与传统零售模式相比,新零售模式具有更高的效益和更强的竞争力。
未来,新零售模式将会成为商业模式的主流。
未来的新零售模式将会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在新零售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此外,未来的新零售模式还将采用更多的智能设备和技术,例如无人便利店、智能货柜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能源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的
12 EPEM 2019.6政策动向Policies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关于 加强能源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标委联〔2019〕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能源互联网是以电能为核心,集成热、冷、燃气等能源,综合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协调多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存储、消费及交易,具有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等特点的开放式能源互联网络。
当前是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时期,开展能源互联网标准化工作对于促进能源互联网技术进步和产业健康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能源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关于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以及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建立跨行业、跨领域、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能源互联网技术和装备进步,促进能源、互联网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广泛参与、协同推进。
结合我国能源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实际,调动有关示范项目单位和相关标准化组织共同参与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建的能源互联网标准化工作格局,建立完善符合能源互联网发展需求的标准化组织体系。
坚持全面规划、顶层设计。
制定我国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标准化工作路线图,重点开展能源互联网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术语、架构、用例等基础标准制定;结合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制定能源互动标准。
坚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
以建立新型能源体系为核心,构建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电、冷、热、燃气、交通等专业标准组织的协同机制,创新能源互联商业模式,实现能源交易,推动能源市场建设。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零碳园区优化规划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522023年11月下 第22期 总第418期0引言2022年,我国国家能源局颁布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推动分布式能源等智慧能源与智慧园区的协调发展。
零碳园区是“双碳”背景下诞生的全新发展理念,倡导园区内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使园区能源系统由高碳过渡到零碳。
然而基于零碳园区的创新性,国内外学者对该发展理念的研究并不深入,其优化规划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尚未明确。
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升零碳园区发展质量,需要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归纳[1]。
1零碳园区的内涵零碳园区是能源互联网与双碳战略目标发展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主要强调园区内产业发展、建筑设计、交通运输的经济性和低碳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零碳园区主要是运用数字化手段对节能减排措施进行整合,并通过智慧化系统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园区低碳化发展。
通过能源、产业、生态等多领域的技术集成与管理,打造碳排放量趋近于零的园区[2]。
零碳园区充分考虑能源系统中风、光等清洁能源的互补属性,基于多能转换、多能互补、多网融合实现能源网络的协同发展。
2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零碳园区优化规划关键技术2.1多能互补与集成优化零碳园区将用户侧需求作为规划导向,将生产、转化等设备及需要使用的电力、天然气能源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多能互补、集成优化。
其中,多能互补并不是零碳园区诞生后出现的新兴概念,已长期应用于能源领域规划设计,能源系统每进行一次转化,都会出现不同形式的能源互补,园区发展过程中使用的多种能源形势能够得到协同优化,有助于多能源的梯级化使用。
近年来,零碳园区的出现使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再次成为能源规划领域的研究重点。
目前,我国对该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能流混合模型的搭建、多能流交易等方面。
结合零碳园区发展实际,多能流混合模型的搭建是优化零碳园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多能流交易等能够为零碳园区优化规划提供上层支持。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
跨界整合
不同行业之间将越来越多地进行跨界整合,为
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体验。
京东:电商平台
滴滴出行:共享出行
美团:外卖服务
京东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了一
滴滴出行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
美团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外
个全面的电商平台,提供了全
联网技术,打造了一个共享出
卖服务,实现了用户和餐饮商
方位的零售和服务。
行平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
家的双方共赢。
式。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模式
定制化服务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优势和特点
1
创新性和灵活性
互联网+商业模式可以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并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2
用户体验和个性化
通过互联网技术,企业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3
高效运营和低成本 ⚙️
互联网+商业模式可以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案例分析
行为。
3
技术进步的压力 ⌛️
新技术快速发展,传统企业需要跟进技术趋势,否则将被落后并失去市场份额。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定义
数字化整合
智能化应用
生态系统构建
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
构建一个包含供应链、销
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整合
技术,提升企业的运营效
售渠道和用户社区等各个
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率和用户体验。
环节的全新商业生态系
统。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历程
1
第一阶段:电子商务的兴起
新能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前景展望
新能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前景展望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就新能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展望其未来的前景。
一、新能源技术对环境的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应对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缓解了化石燃料燃烧所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供应,还能够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此外,新能源技术还包括能源储存和智能电网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的浪费,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能源技术对经济的推动和产业升级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对经济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引发能源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激发创新和就业机会。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化应用,相关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市场需求也会逐渐形成。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推动了光伏和风电产业的迅速崛起,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此外,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提升国家能源安全水平。
三、新能源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和变革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也是传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等新型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交通运输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新能源驱动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燃油的消耗和排放的污染物,还能够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的浪费。
此外,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促进交通运输领域的变革,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和可持续交通发展,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四、新能源技术的前景展望展望未来,新能源技术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能源技术的成本将逐渐下降,效率将逐步提高,使其更加具备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的条件。
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展望
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展望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始终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清洁能源,顾名思义,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友好、产生较少污染物排放的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目前,清洁能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同时也展现出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太阳能技术是清洁能源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本不断降低,效率逐步提高。
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在世界各地纷纷建成,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清洁电力。
同时,太阳能热水器也在家庭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然而,太阳能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太阳能板的制造和回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风能技术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风力发电场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广泛分布,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发电效率也显著提高。
风能的优点在于其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并且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但风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风力的不稳定性和对地理环境的要求较高。
水能是一种传统的清洁能源,但现代水电技术的发展使其更加高效和环保。
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在一些地区为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小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也在不断发展。
不过,水电项目的建设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改变河流生态、影响鱼类洄游等,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
生物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应用形式多样。
生物质发电、生物燃料以及生物制气等技术都在逐步发展。
生物能的来源广泛,包括农作物废弃物、林业剩余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
然而,生物能的大规模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原料收集和运输成本较高、转化效率有待提高等。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清洁能源,地热能、海洋能等新兴清洁能源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
地热能在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商业应用,为当地提供了稳定的热能和电力。
商业模式走向“生态”竞争
商业模式走向“生态”竞争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传统商业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变革。
在过去,企业通过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追求规模扩张和利润最大化。
然而,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生态友好型商业模式正逐渐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生态竞争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竞争模式。
它关注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利润,更注重企业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竞争强调企业应当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公益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竞争的核心是构建生态系统。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多个参与方组成,包括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和消费者等。
在生态竞争的模式下,企业需要与其他参与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生态系统的发展。
例如,企业可以与政府合作推动环保政策的落地实施,与非营利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与消费者建立紧密的互动关系。
生态竞争重视创新和协同。
创新是生态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挖掘新的商业机会和模式。
例如,通过研发和应用新的科技,可以将资源利用最优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协同是生态竞争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因为生态系统的发展需要多个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企业需要主动与其他参与方合作,互相借力,实现共赢。
生态竞争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不仅仅应该追求经济利益,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
这意味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关注员工福利,履行社会义务。
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生态竞争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由于生态竞争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共生,这种竞争模式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例如,环保产业和绿色能源等新兴行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
通过采用生态竞争的商业模式,企业可以在这些新兴行业中占据先机,实现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要实现生态竞争的目标并不容易。
首先,企业需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和环保意识,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企业战略和日常经营中。
对能源互联网的认知
对能源互联网的认知1、对能源互联网的认知(1)什么是能源互联网、区域能源站、微电网能源互联网是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的新型能源生态系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
能源互联网可理解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装置, 分布式储能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网络节点互联起来, 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交换与共享的网络。
区域智慧能源站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建设的,向区域内用能主体统一提供冷、热、电、汽等综合能源的供销机构。
可以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能源站、一个产业园的能源站、或者是一个行政辖区内的能源站。
建设区域智慧能源站的目标就是发展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实现智能控制、多能互补、提高能源效率。
新能源微电网是由新能源、配电设施、负荷、测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微型电网,可以与大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独立运行,接受大电网统一调度,为大电网提供需求侧响应。
微电网四大特征为:(1)微型即35KV以下、规模小于20MW。
(2)清洁即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3)自治即独立运行、自我平衡。
(4)友好即与大电网实现可控性双向服务。
微电网示意图如下。
(2)建设能源互联网的意义●跨行业跨领域:能源涉及各行各业,能源互联网是跨行业跨领域的。
能源的智能化、数字化有利于各行各业的低碳、节能、降耗,有利于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绿色能源为重点:建设能源互联网的重点是发展新能源,提高新能源本地消纳比例、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安全为根本:苏州市是工业发达、高耗能的城市,而本地新能源供应量不足1%。
一旦发生大面积灾难、战争等意外情况,怎么保证本地能源安全?能源互联网建设已经迫在眉睫!(2)能源互联网的特点●能源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不同,拥有大量实时数据、需要工业级的数据实时传输、快速计算、实时控制,而且需要接受当地电网公司统一调度。
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故障、造成损失。
所以发挥高等研究院校的相关专业特长,协同创新硬核的技术是必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能源互联网演进的可能路径
能源互联网并不是“能源”与“互联网”的简单叠加(因为看似无孔不入的消费者互联网并不能直接交付用户所需的全部能源产品和服务),而是能源产业的传统企业与新参与者共同利用信息通信、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等技术让互联网平台与能源专业服务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增量价值。
埃森哲认为,中国能源互联网从投石问路到繁荣发展,将经过有容乃大、平台论剑、无远弗届、乾坤易位四个标志性发展阶段(参见图1)。
随着改革降低能源行业进入壁垒、局域多种能源互补网络的经济性得到商业化验证,以及更广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加快部署,中国的能源互联网试验将在某些区域率先取得成果,其建设运营模式趋于成熟并值得推广。
其结果是,更多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被纳入有效的能源交易并惠及终端能源用户。
能源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形式开始变得多样化,能源企业希望向不同程度的“能源服务集成者”拓展和转型。
阶段二 平台论剑:在第一阶段的经济规模形成后,随着售电和配电市场的竞争性改革,需求侧管理成为坚实的业务增长支柱。
由
为多边关系的价值网络—其中的供应商与用户往往同时具有生产、消费、销售多重角色。
阶段三 无远弗届:在第二阶段营造的能源用户体验基础上,中国的家庭和工商业“能源产消合一者”加速涌现,分布式能源在骨干网络上即插即用。
同时,基于平台的能源交易量呈指数上升,积累蕴含生产运营和用户消费信息的海量数据。
数据成为能源互联网中各利益相关方的重要资产。
伴随新的改革,分布式发电和集中式发电平等竞价上网,电力交易市场化达到新水平;能源生产、加工、传输、配送、消费全产业链数据可共享用于支撑能源互联网交易平台。
社交、移动、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的协同应用(SMAC)高度成熟和定制化,使能源产消者的交易空前便捷。
供商以差异化竞争取胜,成功的能源企业兼具产业技术与数字技术基因,以帮助用户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完善用能体验为核心收入支柱。
如此,能源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递进阶段的发展情景,取决于政策、技术和商业三个主要因素对能源互联网的推进作用:1.中国能源市场改革政策的进展和预期;2.中国对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吸收与应用;3.跨界竞争在中国能源产业的扩散速度。
这三个因素所能达到的不同程度和实际差异,也会使四个递进阶段发生部分重叠、跨越或停滞。
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商业生态预测与分析2020年市场规模评估
提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或服务、用能管理服务;与其他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销售、数字通信业务等非电力的新业务。
英国天然气公司并购了智能家庭设备平台开发商AlertMe,增强了公司智能家庭系列产品的研发能力。
此外,能源电力销售企业收集到的用户信息经过处理分析和隐私过滤,可以提取出用户群的消费习惯、能源需求等信息,这些信息与生态圈中其他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交叉分析后,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商业机会,最终帮助能源电力销售企业成为大众居家品牌。
新兴能源企业:轻装前进,大胆开拓新兴电力企业)处购买电力或节能产品及服务。
新能源企业拓展了传统能源外的能源开发和利用领域。
例如风电设备制造和服务厂商金风科技正在实现风电、光伏、储能和微燃机等的互联,推动不同形式的新能源的互联。
在这种思路下,公司位于江苏大丰的智能微电网项目已经并网发电。
能源服务企业是能源互联网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新型企业。
它们借助智能化能源网络收集信息,并通过节能技术、产品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多种能源服务,从能源管理、能效提升解决方案到分布式能源系统运维租赁等服务。
总部设在美国的能源监测领域的新兴公司
持能源互联网价值创造科技发展是能源用户对能源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值不断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例如移动技术开启了能源管理的新时代,手机有望成为企业与能源用户联系的首选渠道。
随着智能电表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分析和相关应用需求发展为一股颠覆性力量。
而作为用电大客户的数据中心提供商,IC T(信息通信技术)使能企业也纷纷加紧研发,利用先进技术探索绿色能源应用和节能减排的最佳实践。
例如谷歌不但利用风能和太通过智能家居领域渗透进能源服务领域,如电信公司提供互联网设备、安保公司提供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智能插头生产商将产品集成到电力企业的需求响应系统中等。
这些生态跨界企业首先会引入节能、智能化等技术改造现有产品,使能源设备、家电、电动汽车等具有节能和互联的特征。
然后,跨界企业会通过延伸服务,进入家庭智能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服务领域。
这些跨界企业的共同特征是:已在各自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