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
A.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糖蛋白显著减少
B. 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
C. 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D. 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形成23个四分体
【答案】B
【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代谢变慢、酶的活性较低;癌细胞具有无限增值的能力,其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了,所以容易扩散和转移;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真核生物细胞中,mRNA合成是在细胞核中,mRNA合成后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再结合核糖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详解: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而糖蛋白没有发生显著减少,A错误;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B正确;真核生物的mRNA的形成在细胞核,核糖体和mRNA结合在细胞质,不能同时进行,C错误;四分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A选项,考生可能混淆了“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的特征,实际上,“糖蛋白显著减少”属于“细胞癌变”的特征。
2. 在保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
若将处于b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的溶液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萝卜条的质量将会增加
B. 萝卜细胞渗透压会减小
C. 当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不会进出细胞
D. 处于b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的溶液后溶液中蔗糖对水的吸引力增强
【答案】C
【解析】分析: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半透膜,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看作是半透膜,所以都可以发生渗透吸水;据图分析可知,在b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转移至a
浓度溶液中,由于a浓度小于b浓度,所以细胞会从外界溶液吸收水分,导致萝卜条的质量增大。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将处于b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从a溶液吸水,所以萝卜条的质量将会增加,A正确;由于萝卜细胞吸收了水分,导致细胞液浓度降低,所以渗透压会降低,B正确;当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仍在进出细胞,只是进出达到了动态平衡,C错误;处于b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的溶液后,由于溶液中的水分进入了萝卜细胞,所以蔗糖溶液的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强,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对于细胞失水和吸水条件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基础。
3.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的结合并切断特定的mRNA后,核酶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
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可发生紫色反应
B. 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高效性
C. 核酸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D. 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有氢键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不是蛋白质,因此不会和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催化性,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比较得出的,B错误;核酸具有热稳定性,但是在高温条件下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核酶的活性也会受温度的影响,C错误;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核酶和mRNA之间有氢键形成,而切割mRNA分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正确。
【点睛】解答A选项,要注意分析题干,不要误认为酶的成分一定是蛋白质,从而判断错误。
4.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B. 萨克斯以天竺葵为实验材料,采用半叶法对照,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C. 林德曼以赛达伯格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D. 桑格和尼克森以人和小鼠细胞为研究材料,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D
【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萨克斯利用天竺葵证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是将植物叶片的一部分曝光、另一部分遮光,即“半叶法,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物有淀粉;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群岛能量的分析,得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分别通过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萨克斯以天竺葵为实验材料,采用半叶法对照,通过碘蒸气检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B正确;林德曼以赛达伯格为研究对象,用调查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人和小鼠细胞的融合实验不是桑格和尼克森做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突触的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不能进行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
B. 神经冲动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定是单向的
C. 递质起作用后,被相关蛋白酶降解发生在内环境中
D. 情绪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属于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分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组成,反射弧中至少包括传入和传出神经元;一个神经元中的兴奋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而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传递的;由
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详解:某突触的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可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神经元,因此也有可能合成、储存和释放神经递质,A错误;若传入神经元中间受到刺激,则产生的兴奋在该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错误;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因此降解神经递质的酶不一定是蛋白酶,C错误;人在紧张时,产生神经兴奋,导致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所以这一过程中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和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只能发生在实验条件下。
6. 下图是生态学家高斯用含好氧细菌和酵母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和尾草履虫的实验结果,同时发现混合培养时尾草履虫主要分布在试管上部而大草履虫主要分布在试管下部。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统计草履虫数量时,需要每天定时记录
B. 该实验需设置重复实验,减小误差
C. 培养液种类或体积的改变可导致草履虫数量的最大值发生改变
D. 混合培养时尾草履虫与大草履虫没有竞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为减小误差,需设置重复实验。
统计草履虫数量时,需要每天定时记录。
培养液种类或体积的改变,影响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
混合培养时尾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生存空间和资源方面都存在竞争。
考点:本题考查了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的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7. 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
研究人员获得一株莲藕突变体,发现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普通莲藕。
请回答下列
相关问题:
(1)研究发现,光照强度较低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推测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突变体叶绿素含量较低,导致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较高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却高于普通莲藕,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突变体的_____________效率较高。
(2)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_____________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要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提高藕的品质。
(3)下图一是利用溶氧量变化来测定莲藕叶片光合速率的装置。
实验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杯的溶液中加入富含C02的清水。
请回答:
选用40W的台灯作为光源,通过改变光源与反应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二所示曲线(X1>0)。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填环境因素),限制AB段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C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反应减弱 (2). 暗反应 (3). 有氧 (4). 减少氧气供应,降低呼吸作用 (5). 光照强度 (6). C02浓度 (7). 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
【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包括: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等;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氧气浓度等。
据图分析,图二台灯的功率一定,而距离可变,因此台灯与试管之间的距离代表光照强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台灯与试管的距离在X1~X2时,随着光照的增强,净光合速率不变;台灯与试管的距离大于X2cm时,随着光照的增强,净光合速率逐渐减弱;台灯与试管的距离为X3时,净光合速率等于0。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由于突变体叶绿素含量较低,导致光反应减弱,最终导致光照强度较低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根据题干信息已知突变体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普通莲藕,因此光照强度较高时突变体莲
藕净光合速率却高于普通莲藕,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突变体的暗反应效率较高。
(2)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可以获得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要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这有利于减少氧气供应,降低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提高藕的品质。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且该实验是在最适宜温度下进行的,因此限制AB段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C点时氧气的释放量为0,说明此时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为0。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能够根据题干中“56%”推测突变体在光照强度较低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
8. 用燕麦幼苗做如下实验: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块A B紧贴在C切面下,数小时后进行如图所示处理。
请分析后回答:
(1)请预测一段时间后胚芽鞘D的生长情况:__________。
该现象能否说明生长素在胚芽鞘C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上图中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指导老师赞同该同学的观点你认为该同学提出上述观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对去尖端的胚芽鞘D给予右侧单侧光照,请预测生长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向A(左)侧弯曲生长 (2). 能 (3). 向A侧弯曲生长的原因逛琼脂块B中生长素量多于琼脂块A,而造成这种生长素含量的差异的原因是水平放置胚芽鞘尖端时重力引起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 (4). 胚根E直立向下生长 (5). 向A(左)侧弯曲生长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一段时间后,胚芽鞘D应该弯向左(A)侧生长;向A侧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琼脂块B中生长素量多于琼脂块A,而造成这种生长素含量的差异的原因是水平放置胚芽鞘尖端时重力引起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由于琼脂块A、B放置在胚根E的形态学下端,不影响胚根的生长,所以胚根E直立向下生长,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3)由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尖端已经去除,不会影响其生长情况,因此若对去尖端的胚芽鞘D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其依然向A(左)侧弯曲生长。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注意图胚芽鞘尖端C摆放的位置,由于重力的影响,使琼脂块B所含生长素浓度比琼脂块A多。
9.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
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养殖期间,可在塘鱼种群数量达到K/2与K之间捕捞并把剩余量控制在K/2,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塘的塘边和塘中央生长着不同的生物类型,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取样时宜釆用__________法,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3)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桑基鱼塘”,的实践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中,有一种技术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外激素等方法来控制有害动物,这种技术叫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仅捕获量大而且k/2时鱼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2). 水平结构 (3). 五点取样 (4). 竞争光照和N、P等无机盐 (5). 动物摄食(或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6).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7). 生物防治
【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出现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 等元素营养;稻田中的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流出稻田的水中有机物大量减少;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物质,同时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因素导致藻类数量减少。
详解:(1)根据种群增长的S曲线分析可知,在塘鱼种群数量达到K/2与K之间捕捞并把剩余量控制在K/2,不仅捕获量大,而且K/2时鱼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2)鱼塘的塘边和塘中央生长着不同的生物类型,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该稻田呈正方形,可采用五点取样调查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导致图中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的原因可能是: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N、P等无机盐;动物摄食藻类(或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桑基鱼塘”的建立实现了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5)生物治虫(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其主要措施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激素防治虫害等。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根据图形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出现的原因、和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机理。
10.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果绳,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1)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__________实验后,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亮红眼是一种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突变。
(2)红眼突变型果蝇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X和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或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果蝇红眼突变型出现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特点。
②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9:7,可知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③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正交和反交 (2). 常 (3). 隐性 (4). 随机性 (5). 基因的自由组合 (6). EeX b Y (7). e基因是d的等位基因(e基因是d基因的新的突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考查对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解答此题,可根据杂交后代F1和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判断基因的显隐性以及遵循的遗传规律。
详解:(1)在基因显隐性未知的情况下判断基因位置,应采用正反交实验,由于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且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野生型对亮红眼为显性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即亮红眼是一种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
(2)①果蝇红眼突变型出现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②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9:7,是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位于两对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③亮红眼eeX B Y与朱砂眼EEX b X b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X b Y,雌果蝇基因型为EeX B X b。
④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说明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均不含
有野生型基因,则e基因是d的等位基因(e基因是d基因的新的突变)。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根据杂正反交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显隐性关系和基因的位置,并能够根据相关的性状分离比确定控制相关性状的等位基因的对数。
11. 请根据以下人类对生物技术实践的具体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酸奶、泡菜的制作过程包含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其反应式是____________,制作泡菜时还必须对
____________含量进行检测。
(2)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食用味精,欲纯化谷氨酸棒状杆菌并计数,将菌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用该方法得到的计数结果比实际值偏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辣椒素是辣椒中的辣味物质,可用于食品保健等领域。
该物质不溶子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用
____________的方法提取,其提取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
(4)橘皮精油不易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原因是____________,所以一般采用
____________法提取橘皮精油。
【答案】 (1). C6H12O3H6O3(乳酸)+少量能量 (2). 亚硝酸盐 (3). 稀释涂布平板法 (4). 2个或多个谷氨酸棒状杆菌形成一个菌落 (5). 萃取 (6).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7). 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会分解或橘皮焦糊 (8). 压榨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生物技术,解题要点是识记各种生物技术应用中的相关原理和操作方法。
(1)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释放少量能量,反应式如下:
;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0.3~0.5g时会引起中毒,所以制作泡菜时还必须对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
(2)纯化谷氨酸棒状杆菌并计数,将菌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用该方法得到的计数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是因为当2个或多个谷氨酸棒状杆菌连在一起,形成的只是一个菌落。
(3)根据辣椒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以用萃取的方法提取;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影响。
(4)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使用水中蒸馏法又会产生原料焦糊的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
12. 豆科植物细胞壁中含有大量不能被猪消化的甘露聚糖。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培育出转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猪,主要流程如下图,图中PSP为猪唾液腺分泌蛋白基因启动子,neo为新霉素抗性基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PCR过程中加入引物的原因是Taq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选择将manA基因插入PSP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中使用的猪卵母细胞应处于____________期。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受体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前需要对受体猪群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步骤⑥中,科研人员发现选择4〜6细胞期的胚胎进行移植成功率最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饲养普通猪相比,饲养转基因猪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只能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链上 (2). 使manA 基因能在唾液腺细胞中旺盛表达并分泌 (3). 显微注射法 (4). 减数第二次分裂(或
MⅡ)中 (5). 使受体细胞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6). 使受体猪群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 (7). 为了提高移植后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 (8).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②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④表示核移植技术,⑤表示早期胚胎培养,⑥表示胚胎移植。
详解:(1)Taq酶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只能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链上,因此在步骤①PCR过程中需要加入引物。
(2)步骤②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该过程中需要将目的基因插入PSP(为猪唾液腺分泌蛋白基因启动子)之后,以启动manA基因的表达,使得其能在唾液腺细胞中旺盛表达并分泌。
步骤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由于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因此该过程常用显微注射法;步骤④表示核移植技术,使用的受体细胞(猪卵母细胞)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受体细胞的目的是使受体细胞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3)对受体猪群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目的是使受体猪群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选择4〜6细胞期的胚胎进行移植成功率最高最可能的原因是为了提高移植后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
(4)饲养转基因猪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并能够分析和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过程的名称,结合题目的提示分析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