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计划.doc
下学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计划
下学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计划1. 引言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下学期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计划。
本计划旨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2. 教学内容改革2.1 增加实践性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增加实践性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分数时,可以让学生亲手切水果,体验分数的概念。
2.2 融入跨学科内容我们将把数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跨学科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几何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建筑,理解几何形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改革3.1 情境教学法我们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创设购物场景,让学生模拟支付过程。
3.2 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将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教学概率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共同探讨概率规律。
4. 评价体系改革我们将建立多元化、全面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态度和方法。
例如,可以设置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多个评价维度。
5. 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将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6. 总结下学期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计划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我们将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课改计划
小学数学课改计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改计划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首先,小学数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计算和题目的解答,而忽略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次,小学数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决定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和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再次,小学数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与购物、旅行、运动等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最后,小学数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探究的学科,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解决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小组竞赛或合作探究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和成长,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兴趣、数学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范文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本文以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为例,假设该课改计划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
一、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二、教学策略:
1. 引导性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游戏化教学:设计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数学知识。
3. 多元化教学: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量角器测角、平面图的绘制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数学知识。
三、教学资源:
1. 数学教材和辅助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用适合的教材和辅助教材。
2. 数学工具和器材:如量角器、尺子、三角板等,提供给学生使用。
3. 数学游戏和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评估方式:
1. 学习成绩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2. 动手能力评估:通过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合作能力评估: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能力。
以上是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的一个范文,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和
评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总之 在小学语 文教学 中培养学生 的阅读能 力 , 就应充 分发
一 , I 桑大 胆 苎
掌
由 的 进 行 参 与 能 更 加
. . … ~ . , … … … . . 、 . .
鐾 誓 蒜
… … 一 …
刚 … 二
1
: . 。 卞 数学是
一
,
如 果 学 生 在 训 练 过 程 中 , 再 能 提 一 些 较 高 质 量 的 问:
,
曼
: 苎 不 暨 竺 兰 竺
喜
写 ‘ 二 , 至 釜 话
,
、 幕 : 主 毒 墨
薏
妻 ,
真正地走入文本 , 提高了 阅读能力 。
维, 鼓励 他们 的质疑精神 呢?我 的具体做法是 : ( 1 ) 培养学 生的逻
羊 坦 作 新堂
…
聱 学 方 法 并 施
・ 。 ’… 一 … …
; 矗 菇 ……… 。~…
生 能 力
… ~
J V J  ̄ 3 H
难点在于公式定理很多 、 思维很抽象等 。 这些造成 了学生对 :时代 和发展 的需 求
,
门 灵 活 抽 象 而 不 能 靠 死 记 硬 背 的 学 科 , 它 的; 一 ’
:的培养和发展 , 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
,
学 苫 矗 不 适 合
教 学设计也 成为对小学 数学教学 工作
一
1 O 一
课 改 论 坛
2 0 1 3 - 0 3
落实新课椽特神, 培莽 学生锚阅妖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
小学生 已有一定 的判 断能力 ,而且也有 了一定 的质 疑素质 。 的技巧与方法 , 这对于提高学生 的阅读 能力有着很大 的作用 。例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探索篇誗课改论坛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宋建慧(若笠乡教育管理中心,甘肃白银)在我国稳步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社会等全方位的发展离不开国民教育,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逐步推进,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实践证明,基础教育理应是稳步、渐进的。
基于此,本文基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现今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展开分析,在介绍其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围绕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进行探讨,重点研究当下的教学工作应如何展开,期望能为改进数学教学状况提供参考。
数学作为一门贯穿人们求学道路以及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学科理应受到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十分注重数学教学工作,数学既彰显理论与抽象价值,又能联系现实、贴近实际,该科目的学习难度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小学自然是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期。
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使教学工作与课程改革相适应,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入手,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
一、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概述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当下的教学状况,分析现有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提出改进方法做准备。
(一)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状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影响下,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总体教学呈现出关注整体的特点,在因材施教上存在贯彻不足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落后于教师教学进度,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进步[1]。
与此同时,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还存在教学核心转移不到位的问题,学生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导致学生主体性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进新课改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教学工作开展困境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之所以面临一定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教育工作者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是否拥有足够化教学能力和素养,这都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
此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能力的了解,一味地按照相关标准开展教学工作,脱离了学生的发展实际,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面临困境的原因。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第22卷第3期2006年6月赤峰学院学报Journal o f Ch ifeng C olleg eV ol.22N o.3Jun.2006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张丽华(赤峰市牛营子总校,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在情境中教学,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新课标;学生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06)03-0106-021 在情境中学数学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教学的力量;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开动脑筋进行学习.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创设如下故事情境:(录音播放)厘米跟毫米以前是一对好朋友,它们都生活在一把尺上.可是有一天,厘米看了看身边的毫米心想:毫米这么小,竟然跟我平起平坐.厘米很不服气地冲着毫米说:“每次主人让我俩测量时,总是我出力多,你只是偶尔量一下,几乎不派用场.你算老几?竟然跟我平起平坐!”这时,教师师问学生:如果你们是毫米,听了厘米刚才的话心里高兴吗? (不高兴)那你们会怎么说,学生情绪非常高涨,结合学到的知识,说得头头是道.教师创设故事情境,使原本抽象的数学内容赋予生命灵性.让学生主动地卷入童话角色体验中,即凸现毫米与厘米的本质联系,又使学生在其中受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之理的熏陶.教学情境的表现形式和创设时机应该是多样的,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设故事性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就这一节课而言,教师可以创设导入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情趣,激发学习的动机;可以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经历教学的刺激,体验和理解数学;可以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的眼光.2 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活泼好动,对什么新事物都好奇,比较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但也存在对老师依赖的特点,不知该怎样学习因此,要使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们应该使他们在积极的准备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相信“我能行”、“我能做”,从而满怀信心参与学习活动.如一位教师在教“9加几”时,知识的基础是数数、数的组成及简单的计算技巧,能力的基础是对小棒的熟练操作.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前,先让学生看着主题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有的数图中学生的数量,有的用小棒摆图中的饮料,有的与同学一起把图中的情境编成小故事,这样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就对必要的知识、技能有了一定的准备.这时老师又提出:“谁可以根据图中的事情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呢?”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准备,所以他们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知道了如何去参与学习话动,学习中表现得特别积极,教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后面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保障.学生在学习中想出多种答案:“有的把左右两边小棒合到一起,一根一根地数,一直数完;有的接着左边的9根小棒继续数右边的小棒,还有的从右边拿一根放在左边凑成10根,右边还剩几根就是十几,也就是凑十的方法.在学习中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使他们在摆、拼、剪、折、量、捏、画等活动中,体会主动参与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参与的能力.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活动的过程,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求,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新课程实验班的学生,首先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这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6..0 1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4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我就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把要学习的“数数”的知识孕伏在其中了.又如,教学“高矮”时,前一天,我对学生说:“明天数学课上,同学们要告诉全班同学,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学生回家后将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中就把“高矮”的知识渗透在生活实际中了.随着新课程教学实验的不断深入,我发现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条理的规划.为此,老师要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孕伏点,规划知识的孕伏周期,然后通过家庭、学校的有效沟通,通过一系列实验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天、几个周,甚至几个月的“感受”之后再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比如,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内容,是教材的第八单元,按计划应该是第十三周的教学内容,而我在第九周就布置学生,要他们每天记下自己晚上睡觉和第二天起床的时间,第二天来校后告诉大家.几周的时间,每天看两次钟表,无形中对钟表就已很熟悉了,这些活动又是学生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5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5.1 合作学习效果不佳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组内成员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同一学习任务.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已被教师接纳,也在课堂中广泛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低年级的课堂中,我们更多的是发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时,学生或是没有围绕同一目标,各做各的事,不会合作,甚至不愿合作;或是由“强者”说了算,“弱者”跟着别人走,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或在谈论与学习任务无关的话题,表面上热热闹闹;或在玩学具,津津有味.5.2 课堂资源利用不足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些动态资源,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也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人发现为数不少老师的潜意识里还是喜欢那种“正中下怀”的回答.课堂中,一旦有了与自己心目中的“标准答案”相同的答案,就草草收场,因此也就常常忽视了那些“错误者”或“失败者”,从而丢失了课堂中许多亮点,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动态资源.5.3 对“组织者”认识不够《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组织者的含义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学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等.”在低年级课堂中,面对一群6、7岁的孩子,老师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实在是太难了.但是,课堂中必要的“组织教学”、最起码的“教学常规”还是不能少的.相当一部分老师由于没能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课堂中无度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没能充分认识、深刻领会组织者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导致必要的组织教学、课堂常规被无意地忽视了,使得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是秩序混乱.相当一部分学生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有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所得无几.应该说组织教学、课堂常规是低年级课堂中十分关键的因素,它们本身就是课程,而且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责任编辑 白海龙)701。
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案
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新课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学数学新课标,掌握其教学要求和内容。
2. 能够灵活运用新课标中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小学数学新课标,掌握其教学要求和内容。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新课标中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本、教学磁带、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然后介绍新课标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新课标的背景和作用。
2. 分析新课标中的重点知识点和方法。
3. 示例讲解一道与新课标相关的数学题目。
三、练习(20分钟)
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点。
2.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需要多加练习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与新课标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并及时交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学数学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解了新课标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新课标中的知识和方法。
小学新课改数学教案
小学新课改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能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加减乘除的基本知识。
2. 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求解。
二、学习:
1. 介绍加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加法的概念,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练习。
2. 介绍减法:类似地,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相关练习。
3. 介绍乘法和除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进行相关的练习。
三、练习:
1. 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乘除的练习,师生互动答疑。
2. 讲解相关解题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四、巩固:
1. 综合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加减乘除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检查和讲解练习题答案,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
五、拓展:
1. 提出一些拓展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或实践活动,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乘除的基本知识和运算规则。
2. 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巩固,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减乘除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所提高,但在解题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和指导。
同时,课堂互动不够活跃,师生互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课改的实施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的明确化:确定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并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 教材的优化: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教材,内容要有足够的挑战性和启发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学方法的变革:引入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评价方法的改变:改变传统的单一形式的考试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作品、口头表达、实际应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
5. 培养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使其能够有效地实施新的数学课改方案。
6. 家校合作的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共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7. 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等,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材料。
以上是一个初步的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2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2篇)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大部分四(2)、(4)年级的学生概念清晰,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
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
但是四年四班还是有十几个大三学生,学习习惯差,缺乏正确清晰的数学思维。
而且随着新教材的进一步更新,深度和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些孩子的学习状况变得越来越困难,学习兴趣降低,无形中影响了课堂教学和其他孩子的学习。
因此,本学期我将从后进生入手,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帮助、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树立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加强自身对教材的研究和整合,努力使所教的知识变得简单,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本学期具体的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运算等内容。
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范文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范文工作计划:小学数学课改1. 目标设定a.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b. 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2. 教学方法改进a. 引入游戏化教学,在课堂上使用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性- 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设立竞赛或小组合作活动,增加学生互动和合作- 制作数学游戏资源,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b.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如直观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利用数学实物和实际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c.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足够的学习素材和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开展数学项目和竞赛等活动3. 课程内容改进a. 以趣味性为主线,加入有趣的故事情境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数学- 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数学故事,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和分析b. 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兴趣特点,分阶段设置数学知识和技能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置不同难度和层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进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c. 加强数学与其他科目的联系,促进跨学科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其他科目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 开展跨学科项目活动,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学习兴趣4. 教师培训与支持a. 提供专业培训和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组织教师培训研讨会,介绍和分享数学课堂改革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提供教学资源和课件,帮助教师设计有趣且有效的数学课程b. 定期进行教学观摩和评估,为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 安排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相互学习和分享教学经验-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对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5. 家长参与与支持a.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 鼓励家长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动态,提供家庭学习和辅导指导b. 鼓励家长参与数学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能力- 组织家长参观数学展览和活动,让家长感受数学的魅力- 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数学竞赛和项目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以上的工作计划,我相信能够有效地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摘要]: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师们应该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措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现行的新课程教学,对学习素材的选用已经相当重视,大多数教师都对教学中的素材进行了更换,赋予它更多的生活气息,更加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创设了一些教学情境,然而衡量一个情境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境的现实性。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具体的情境中,自觉的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蹲下来看孩子”,试着以儿童的眼光看问题,以一颗童心接近孩子,找准教学的起点,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设计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数学。
这里的生活经验,指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而非教师的生活经验,更不是教师的“教学经验”。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经验,要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过程,而不是按规定好的“路线”前进。
然而,不少教师在选择素材时,过多地关注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
2024年小学数学课改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数学课改计划____-____下期六年级数学课改工作计划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了适应课堂改革的要求,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我校师资和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2、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渗透新课程理念,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
4、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习惯。
5、全面推广互助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6、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实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人人出成果。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1.借鉴较好的教学模式。
深入学习有关课改的一些做法和“生本教学”的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案例研究、专题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2.充分备课、精心上课。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上课前要对教材知识点、难点突破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习题等充分内化,准备好小黑板、教学用具或仪器等。
在课堂上要机智灵活,突出重点,精讲少讲,学生多动。
3.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
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积极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
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案
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案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数的读数和书写、数的比较大小、数的组成等。
2. 加减法:十以内的加减法、进位退位的加减法、多位数的加减法等。
3. 乘法:十以内的乘法口诀、多位数的乘法算式、乘法与加减法的关系等。
4. 除法:十以内的除法、多位数的除法算式、余数和商的概念等。
5. 数量关系:多种图形的认识和分类、相同和不同的物体比较、简单的数据统计等。
教学活动:
1. 导入:通过问题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通过课件、实物、实例等多种形式进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归纳课堂重点,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评价方式:
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思维活跃度、参与度等。
2. 作业:通过书面作业和习题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考试: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和教辅书
2. 课件和实物
3. 练习册和作业本
4. 多媒体设备
备注:教案仅为范本,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何在新课改下完成小学数学教学
如何在新课改下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278-01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
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学、思、乐”三字经出发。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选取教法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发展特征;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流程和思维流程来安排教学环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为主来设计教学过程。
从课堂教学“学、思、乐”三字经出发来优化教学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省时高效、事半功倍的目的。
小学中底年级的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他们心里期待的是“这一节课好不好玩”,对感兴趣的东西就积极参与、乐此不疲,没兴趣的则拒之千里。
因此,有些烦躁的数学课之所以不能被孩子们接受,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缺乏情趣,学生学的也就没有滋味了。
针对这一时期的期待,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童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既是帮助他们做好学前心里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热情,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更多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直接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若遇到什么问题,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简单的提示,并鼓励、表扬能够大胆提出问题的孩子,最后再针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去解决,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寻求帮助。
比如在讲质量问题的时候,我先提出:一千克铁和一千克棉花哪一个比较重?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答案:有人说当然是铁重。
也有人认为一样重。
我让双方自由辩论,认为一样重的是甲方,认为铁重的是乙方。
学生各讲各的道理,争得面红耳赤,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摘要】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课堂教学,根据学习《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以及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民主和谐的、生活化的、学生自我展示的课堂教学,更是创新、实践的课堂教学……【关键词】新课改;民主;自我展示;创新;课堂教学2001年5月底,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召开有关基础教育的工作会议,并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随后教育部也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这样,便拉开了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序幕,也标志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但是,作为一位跨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使新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学校教育的现实呢?这就必须通过教学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来实现。
那么,在新课改中,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课堂教学呢?结合近十年的学习与教学实践,谈谈个人对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1 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就是让我们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呢?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多用一些鼓励性较强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相信你一定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氛围。
其次,采用多样性的表扬手段。
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案
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设计
年级:一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和书写数字1-10。
2. 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字1-10的大小关系。
3.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学重点:
1. 数字1-10的书写与认识。
2. 数字1-10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
1. 掌握数字1-10的大小关系。
2. 运用数字1-10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型计数珠、学习板书。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数学游戏或歌曲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习:教师呈现数字1-10的数码卡片,让学生观察和认识这些数字,之后通过指导学
生用小型计数珠进行数码操练。
3. 运用:教师提供一组数字,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大小关系排列数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学生可以通过手势或语言来表示比较大小。
4. 拓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字1-10,比如用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数字1-10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
课后作业:让学生用纸和笔写下数字1-10,并找出身边的数字,进行实地观察和认识。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准确书写数字1-10,理解并运用数字1-10的大小关系,能够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摘要:如今新课改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科目,因此,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以期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新课改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首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并且能够主动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具备主动探究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明确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工作,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将课堂主体归还给学生是教学改革的第一步,而唤醒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关键在于消除其畏难心理,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立足学生的感性思维特性以及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趣味课堂组织模式,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
第一,组织游戏活动。
游戏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难以抵挡的吸引力,将游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接受度,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例如,在组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口算接龙游戏,让学生按顺序轮流回答口算问题,计算错误或是超时则被淘汰,留到最后的学生即获得最终的胜利。
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同时,合理的竞争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采取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能够赋予数学知识鲜活的情绪色彩,打造体验式的课堂,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感知。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学生较为熟知的事物,如流动红旗、红领巾、三角尺、三角磁力片等,并将具体的事物抽象为几何图形,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新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新课改小学数学目标
新课改小学数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亿以内的读法和写法;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初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记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会笔算多位数加减法;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能灵活地进行计算;会笔算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数的乘、除法;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笔算和简便的口算;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培养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细心解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重点是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是有关0的读法与写法;将整万、整亿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及求一个数省略亿位后面或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第二单元亿以内的乘法和加法的重点就是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就是列举所含未知数的等式答疑应用题,关键就是加减法的口算珠算和笔算的排序准确性。
第三单元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的重点是学生口算、笔算能力的培养,难点是笔算除法商中间与末尾有0的除法简便算法的余数处理,关键是对各部分的理解与掌握。
第四单元小数的初步重新认识的教学重点就是重新认识一位、两位小数。
难点就是对小数数位表的认知,关键就是对分数的初步认知。
第五单元土地面积单位的教学重点就是重新认识公顷、平方千米,以及他们之间的直观的折算。
难点就是对公顷的重新认识,建议学生想象出来个平方米的土地,这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关键就是跳动学生的想象力,得出结论1公顷大小的表象。
三、学情分析本学期就是我第一次接掌数学教学工作。
由于四年级人数较多,本学期崭新扩了一个班:四丁班。
我接掌四乙、四丁两个班。
通过与原教师的咨询,对四乙班的学生存有一定的介绍,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控较好,但也存有一部分学生自学习惯尚待进一步培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1.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准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协助学生实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使用了。
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
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 6 厘米,求圆的面积。
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
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的周长多出两
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 3 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相信学生的
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
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习不需要精
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
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2.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水平
等方面的发展。
就数学来说,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
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合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各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比如我在讲“循环小数”这个部分内容时出示蜗牛4 分钟看爬行 7 米,蜘蛛 3 分钟行驶 5 米。
让学生自己提出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当提出想比较两种动物谁跑的比较快时,自己去找寻答案,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循环小数的问题时,因为好奇心自己依靠课本这位“老师”找到答案。
在讲“三角形面积计算”中出示课件让学生协助农民伯伯计算不同图形的菜地的面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
善于引导学生把课程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我在讲“圆的周长”时,让学生协助农民伯伯设计圆形的牛栏。
激
发学生的兴趣,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篱笆的总长度。
再如:公园的门票每
张 10 元, 50 张能够购买团体票,每张 8 元,我们班一共有 45 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计算、思考得出多种解法,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4.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
皮亚杰指出:“传统数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
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理解,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学生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和对三角形的理解,用自己
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拼成自己以前学过的图形,自己总结出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由自己总结出的知识点,能够很好的
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5.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为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
“所以只有学生和老师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去除,若像教材上一样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 2 或 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