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二年级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我知道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今天我要教授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4课时,乘加乘减。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教材的第47页至第49页,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我会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掌握其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计算器,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20个苹果,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个苹果?学生们通过实际数数,得出每组有4个苹果。

2. 例题讲解:我出示例题,5组每组有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我引导学生用乘法来解答,学生们得出答案是20个苹果。

3. 随堂练习:我给出练习题,3组每组有5个香蕉,一共有多少个香蕉?学生们独立完成,得出答案是15个香蕉。

4. 乘加乘减讲解:我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出示例题,例如:5组每组有4个苹果,再加上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们通过计算得出答案是23个苹果。

5. 随堂练习:我给出练习题,5组每组有4个苹果,再加上7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们独立完成,得出答案是37个苹果。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以及每个步骤的关键词,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5组每组有6个橘子,一共有多少个橘子?2. 8组每组有3个橙子,一共有多少个橙子?3. 8组每组有5个橙子,再加上7个橙子,一共有多少个橙子?答案:1. 30个橘子;2. 24个橙子;3. 47个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对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有困难。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通过实例引入乘加乘减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发现乘加乘减的特点和规律。

- 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加乘减,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4.2.3《乘加乘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的复习过渡到乘加乘减的学习,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入新课,例如,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让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购买多个相同物品的总价,然后提出如果再买一些其他物品,总价该如何计算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第五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第五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第五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第五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五课时。

本课时主要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3. 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3. 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难点:1. 理解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乘加、乘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笔、算盘(可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假设有一个水果摊,每个摊位上有3个苹果,现在有2个摊位,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解释乘加、乘减的含义。

乘加是指在多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基础上,再乘以另一个数;乘减是指在多个相同减数的差的基础上,再乘以另一个数。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来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例如,如果有4个3,每个3乘以2,应该如何计算?答案是4乘以2,等于8。

4. 随堂练习:(1)5个4乘以3等于多少?(2)6个4乘以2等于多少?5.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乘加、乘减的应用。

例如,如果有3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4个苹果,现在又增加了2个篮子,每个篮子里还是4个苹果,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乘加、乘减来解决实际问题。

每个小组找一个例子,并解释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加:4个3,每个3乘以2= 4 × 2= 8乘减:5个4,每个4减去1= 5 × (4 1)= 5 × 3= 15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2. 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运用乘加、乘减来解决。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乘加乘减【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玉米、香蕉、橘子等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动画演示)春天,勤劳的小熊种下了一些玉米,到了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

(出示主题图)请大家认真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有4棵玉米树,每棵有3个玉米棒)生: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列出式子吗生:(列式):3×4= 4×3= 3+3+3+3=(灵活利用课文的主题图,创设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小熊看到自己种的玉米成熟了,掰下1个玉米棒子,高兴地往回走。

(同时动画显示1棵玉米少了1个玉米棒子,小熊的肩上扛着1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结合这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小熊掰走了一个,还有几个生2: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教师板书)3+3+3+2= 3×3+2=3+3+3+3-1= 4×3-1=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左边的一列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只有减法,没有乘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说课第【1】篇〗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1.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

3.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具: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学科长导入:口算(游戏:我说口诀你说得数)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我说口诀你说得数”2、摘苹果刚刚我们表现的都非常棒,下面我们还有一个摘苹果的活动,看看我们班能不能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呢?3、糊涂的青蛙妈妈让我们给她帮一个忙,她不知道自己有几个孩子,让我们给她算算,你们愿意帮助她吗?(你们都非常棒,比青蛙妈妈还聪明)4、下面呢?我们继续来扮演一下青蛙妈妈的角色,帮助小鸟算算她有多少个玉米?(我们扮演的青蛙妈妈角色成功不成功?)板书:3×4=12(个)12-1=11(个)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5、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1)什么是乘加乘减?(2)怎样计算乘加乘减?2、学习新知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课件出示58页游乐园图。

)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学习提示(先自学,之后小组内合作交流):1、有()个旋转木马,分别坐了()人、()人、()人、()人2、问题:一共坐了多少人?你自己或者你们小组会几种方法呢?三、小组展讲、展评四、课题再疑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乘减乘减?会计算乘加乘减了吗?现在你们可以把前面的小熊摘玉米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了吗?5、巩固练习6、学科长总结本节课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说课第【2】篇〗教案:说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例6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4题教学目的:知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先想一想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5×6030×7+85250×4-问:①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②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③指名口答2、引入新课:小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一样板书课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二、进行新课(一)教学例61、出示例6(1)读题(2)列出算式(3)问:算式中有几步计算?是什么式题?每个数目都是小数吗?(4)这个含有小数的连乘式题应该先算什么?(5)运算2、练习P9做一做(1)先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二)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1、准备题下面简算中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7×12=12×78×5×4=8×(5×4)(24+36)×5=24×5+36×5指名口述各定律内容问:这些乘法运算定律中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分配律中的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2、过渡:那么小数乘法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定律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3、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0.7×1.2○1.2×0.7(0.8×0.5)○0.8×(0.5×0.4)(2.4+3.6)○2.4×0.5+3.6×0.5(1)集体观察一下0.7×1.2与1.2×0.7相等吗?为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看、想想、算算的方法解决下面两题(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4)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确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后,教师应加强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4乘加 乘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4乘加 乘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乘加乘减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的第4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乘加和乘减的运算。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关运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相关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例题,理解乘加和乘减的应用场景。

3. 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加和乘减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乘加和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乘加和乘减的运算,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比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来引入乘加的概念。

2. 讲解与演示:在黑板上进行演示,用粉笔写出算式“3×2=6”,并解释乘加的意义,即3个苹果每个都有2个种子,一共就是6个种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比如“小红有2个玩具,每个玩具有3个部件,请问小红一共有多少个玩具?”让学生独立完成。

4. 讲解与演示: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比如“小华有4个橘子,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来引入乘减的概念。

在黑板上进行演示,用粉笔写出算式“42=2”。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比如“小明有5个糖果,他给了妹妹2个,还剩下多少个?”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乘加:3个苹果× 2个种子 = 6个种子2. 乘减:4个橘子 2个橘子 = 2个橘子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华有6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答案:6 2 = 42. 题目:小明有7个糖果,他给了妹妹3个,还剩下多少个?答案:7 3 = 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乘加和乘减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出现困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乘加乘减》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乘加乘减》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乘加乘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法的概念,本课时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于加减法和乘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对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实例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探索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实例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乘加乘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乘加乘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乘加乘减的例子,如“3×4+2”、“4×5-3”,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乘加乘减的计算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应用题,如“小明有5个糖果,他给了小红2个,又吃了3个,还剩下几个糖果?”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针对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乘加乘减》。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七章的第一节,主要学习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我会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乘加和乘减的含义,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两种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这两种运算的本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和计算器等教具,学生们需要准备纸和笔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加法进行计算。

然后,我会引入乘法,讲解乘法的意义,并通过例题让学生们理解乘加的概念。

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乘法进行计算。

接着,我会讲解乘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让学生们理解。

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了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乘减进行计算。

我会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乘加和乘减的运算符号和含义,以及具体的例题和解答。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巩固乘加和乘减的概念,题目例如:“如果有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3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答案为12。

另一部分是应用乘加和乘减进行计算,题目例如:“如果有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4个糖果,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了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答案为1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还不够理解,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和改进的。

《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意义。

2. 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具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乘加、乘减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

3. 案例讲解通过讲解具体的乘加、乘减案例,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进行练习。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乘加、乘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测试:进行一次乘加、乘减的小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利用教具或实物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

2. 采用案例教学,通过讲解具体的乘加、乘减案例,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巩固,设计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具或实物。

2. 乘加、乘减的练习题。

3. 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八、教学时间1. 课时:2课时。

2. 日期: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第三节“乘加、乘减”。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乘加、乘减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小华有2个橘子,妈妈又给他买了3个橘子,请问小华现在一共有几个橘子?(答案:5个)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合作解决一个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例如:班级里有5排座位,每排有4个座位,请问班级里一共有几个座位?(答案:20个)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乘加、乘减定义:先乘后加(或减)的运算运算方法:先乘后加(或减)例题:2 ×3 + 1 = 73 ×4 2 = 10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运用乘加、乘减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数学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提高乘法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公开课教案第【1】篇〗学习者分析1、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应用“1~5”的乘法口诀。

2、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有较强的探索求知欲望,有兴趣解决实际情景中的乘法问题;但在解题过程中,缺少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有待加强。

3、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1、经历在现实生活情景中运用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过程,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并会正确列式。

2、经历探索乘加、乘减计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并能正确计算。

3、感知同一组口诀中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数学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通过“说”数学发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来分析并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计算顺序;2、体验算法多样化;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资源课件、投影机、学具、玉米卡片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情境图师:秋天的田野里,一只小鸟欢快地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说:“玉米熟了,玉米熟了!”农民伯伯忙把他们收回家,可是农民伯伯太粗心了,竟然把池塘边的一片玉米地给忘了(课件动画出示4株玉米,每株有3个),小鸟飞过来飞过去,数了又数,也没数出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小鸟解决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2、探究新知,小组合作。

师:(课件演示)突然一只小熊走了过来,他想干什么?(生好奇,想知道)师:快看!他要掰农民伯伯的玉米!(课件动画出示过程)小鸟想:“还剩多少个玉米棒呢?”同学们你们愿意继续帮小鸟解决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看能列出哪些算式,由小组长记下来,并汇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模板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二、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掌握它的运算顺序。

同时,一方面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缓解记忆乘法口诀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掌握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出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2.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道乘法算式来解决吗?哪个问题不行?引出问题:4匹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已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所以本课仍以“游乐园”情境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复习了用1~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发现了只用乘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乘加、乘减”的教学呼之欲出。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探究解题方法(1)呈现问题情境: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每个木马上可以坐3人,三个木马上坐满了3人,还有一个木马上坐了2人,一共坐了多少人?)(2)用学具摆一摆,再尝试列式计算。

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2. 新课导入:介绍乘加、乘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强调注意事项。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加、乘减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 练习题:乘加、乘减的练习题。

3. 教学课件:乘加、乘减的教学课件。

八、教学时间1课时。

九、教学进度安排1. 导入:5分钟。

2. 新课导入:10分钟。

3. 案例分析:15分钟。

4. 实践操作:10分钟。

5. 小结:5分钟。

6. 课堂练习:10分钟。

7. 作业布置:5分钟。

十、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乘加 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加 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算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 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3. 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乘加、乘减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乘加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引导学生观察乘加算式,总结乘加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乘加算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乘加算式的计算方法,总结计算规律。

(3)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引导学生观察乘减算式,总结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4)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总结计算规律。

3. 实践应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出示课本[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3443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

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4、43或3+3+3+3算出来的。

那么如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

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

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外,还可以怎样列式来解决?小组继续讨论。

乘加的算式有又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教师小结。

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主要介绍了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及运用。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乘法运算还很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基本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乘法运算。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乘法运算的过程。

2.学习材料:准备练习题和游戏道具,供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和练习。

3.教学环境:布置舒适、安静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专注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小白兔种菜”,引导学生观察菜地的排列规律,引出乘法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法运算的定义,如“3个2是多少”,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意义。

通过举例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有趣的游戏,如“乘法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乘法运算。

同时,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乘加乘减【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玉米、香蕉、橘子等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动画演示)春天,勤劳的小熊种下了一些玉米,到了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

(出示主题图)请大家认真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有4棵玉米树,每棵有3个玉米棒)生: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列出式子吗?生:(列式):3×4=?4×3=?3+3+3+3=?(灵活利用课文的主题图,创设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小熊看到自己种的玉米成熟了,掰下1个玉米棒子,高兴地往回走。

(同时动画显示1棵玉米少了1个玉米棒子,小熊的肩上扛着1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结合这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小熊掰走了一个,还有几个?生2: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教师板书)3+3+3+2=3×3+2=3+3+3+3-1=4×3-1=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左边的一列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只有减法,没有乘法。

生:右边的算式中,有乘法,也有加法和减法。

师:我们以前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

今天我们就学习乘加乘减。

(板书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真棒,没学之前就能根据图意列出了乘加乘减的算式。

谁来说自己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个玉米棒子,最后一棵上有2个,所以列式为:3×3+2。

师:(在3×3下面画一条横线)3×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生1:前面3棵玉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生2:小熊没有掰玉米时,4棵玉米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1个,所以列式为4×3-1=。

师:(在4×3下面画一条横线)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生2:原来的4棵玉米树上,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师:为什么要减1?生2:小熊掰走了一个,所以减去1。

师:一个算式里有乘,又有加或减,应该先算什么呢?你们说说看。

生:先算加减法。

生:先算乘法。

师:请小朋友们先动笔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发现得最快,最准确。

(学生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生1:有乘有加的时候,先算乘,后算加。

我们是以3×3+2为例算的:先算3×3=9,再算9+1=11。

生2:有乘有减的时候,先算乘,后算减。

比如:4×3-1,先算4×3=12,再算12-1=11。

师:讲得真好!那你们心中有结论了吗?遇到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生(齐答):先算乘,后算加减。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三、活动体验,寓练于乐练习一:摘玉米棒(画面回到主题图上)(动画显示,同时教师说明:小熊扛着1个玉米棒,迈着轻快的步伐,高兴地往回走。

咦,前面来了很多好朋友,有小鸟、小恐龙、小青蛙等小动物,这些好朋友看到小熊种的玉米这么结实又好吃,都希望小熊能送给自己。

小熊想了想,说:“谁要是能答对我的问题,我就把玉米棒送给谁。

”同学们,你们想试试吗?(生答:想!)答对了,老师也送你1个小小的玉米棒。

)(画面出示:小熊又掰了1个玉米棒。

)师:现在还剩几个玉米棒子呢?谁能用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帮小熊算一算?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起小手。

生1:小熊共掰走了2个玉米棒子,应列式为:3×3+1=10。

师:你是怎么计算这个算式的?生1:先算乘法:3×3=9,再算加法:9+1=10。

师:你真棒!小熊的第一个玉米棒子送给你。

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3×4-2=10,先算3×4=12,再算12-2=10。

师:能说说为什么减2吗?生2:原来是4棵玉米,每棵上面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2个,所以要减2。

师:说得真好!也送你1个玉米棒子。

(这时大家活跃起来,都想要玉米棒子。

)师:那好吧,剩下的10个玉米棒里都藏着一个秘密,如果你能把这个秘密解开,那这个玉米棒就属于你了。

(教师点击课件里的每个玉米棒,都分别出现一道乘加乘减的算式,学生任选其中的一个玉米棒作答。

)练习二:丰收联欢会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为了庆祝丰收,小熊请大家来举行联欢会,看!它们带来了什么?它们不光带来了水果,还为大家带来了问题,谁要是能答对这些问题,谁就能得到这些水果。

(答对的学生就奖一张水果卡片)(点击猴子和小猪就会分别出现书本56页做一做第一题和58页第4题)1、书本56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提问)师:你是怎样列式的?生1:3×4+2师: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生1)吗?(学生纷纷举手)生2:你是怎样想的?生3:3×4求出的是什么?生4:你会用乘减的方法来计算吗?……2、书本58页第4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汇报。

)练习三:参观森林果园师:刚才动物们请我们品尝了美味水果,现在它们又邀请我们参观森林果园了,大家想去吗?生:想!师:(课件出示图画)瞧,这是果园的一角这里不仅有美味的水果,而且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看,把燕子和小鹿都吸引来了。

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好吗?生:好!游戏规则:把全班的同学分成两大组(香蕉组和橘子组),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作解答。

每提出一个问题得一个水果卡片,每用一种方法解答均得一个水果卡片;两组交换进行,到最后,哪一组得到的卡片最多,则那一组获胜,就能得到奖品。

练习四:小小设计家师:刚才小动物们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数学问题,你们会设计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摆学具或画图画的方法,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

(学生设计好题目后,同桌互相欣赏,互相解答。

)(结合主题图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分享收获师: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你们走出座位,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乘加乘减还剩几个?3+3+3+2 3×3+2=11(个)香蕉组橘子组93+3+3+3-1 4×3-1=11(个)12【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验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发展的过程。

”这节课中我把教学过程当作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

“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1、注重趣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素材和思考空间。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小熊走进课堂,课一开始,就向学生呈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小熊掰玉米棒的情境图,并伴以轻松明快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而且,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学生熟悉的、生动的事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观察、可思考的材料,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条件,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在练习中,我巧妙地利用主题图,设计玉米棒的秘密问题,以及创设了“丰收联欢会”、“参观森林果园”、“小小设计家”等活动,同时采用赠予小礼物的方式,为枯燥的练习增添了趣味色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实现算法多样化。

学生提出了“还剩几个玉米棒”这个问题后,我通过让学生先认真观察图画,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享受收获的快乐。

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列出几个乘加乘减的算式后,我让学生结合图,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在这个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收获成功的体验,充分享受着数学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