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评界权威与大众读者对柳永词作经典地位之确立

合集下载

论秦观词对柳永词的继承与发展

论秦观词对柳永词的继承与发展

论秦观词对柳永词的继承与发展秦观与柳永是北宋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词人。

他们作为正宗的婉约派词人,终未摆脱"言情'的束缚。

秦观的词在北宋时代就享誉盛名,被人们广泛传唱。

本文通过比较两位词人言情词的结构、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说明秦观词对于刘永词的继承与进展,既有极大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特色,冯煦《蒿庵论词》评价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① 一章法结构的继承和进展在柳永之前,没有人专力于长调的创作,直到柳永,才以全心全力、全副的心神,去创作慢词,不仅引起许多词家的注意,而且慢词的创作也蔚为风气。

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力,能把小令难以表达的复杂内容,曲折尽致的表达出来,而这也是为大家所能普遍接受,很快成为词的主流的原因。

在许多慢词中,柳永并不以旧有的词牌而满足。

柳永看待俗曲,并不一味的接受而已,他知道这类曲词藏著丰富的灵感和泉源,柳永不遵循旧有,敢于采择俗曲,推陈出新的开放精神。

而他运用自己的音乐才华,为这些慢词作新声,也使词这种本就为唱而作的调子,更进一步得到扩展!例如他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②。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论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论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论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作家,他在宋词发展变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柳永的词作在形式上具有创新性。

他的词以七绝为主,采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词行节奏感强烈、押韵自然流畅。

他以自己的艺术手法突破了传统词作的局限,赋予词作更加灵动、富有韵味的特点。

其次,柳永的词作在内容上富含激情与深情。

他以痛苦的爱情为主题,以个人感受和体验为出发点,表达了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词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升华,抒发了个人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他的词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通俗性,真实地展现了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再次,柳永的词作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魅力。

他善于利用生活常识和通俗语言,使其词作贴近读者,易于理解和共鸣。

柳永的词作既兼容了婉约词、豪放词的特色,又吸收了南唐词、五代词等不同地域风格和艺术风格的元素,使词作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柳永的词作对宋代诗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引领了宋代词的新潮流,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他不仅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后世的词坛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他的词作具有时代精神和深度思考,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思想启示。

综上所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贡献。

他的词作不仅在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诗词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艺术上的启示和借鉴。

柳永的词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朵瑰宝,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柳永词地位简论

柳永词地位简论

柳永词地位简论关于柳永词的地位,历来有很多争议。

大类有:一,如《词学集成》(卷五)中《刘熙载论各家词》说:“词坏于秦黄周柳之淫靡。

”陶篁村自序云:“倚省之作,莫盛于宋,亦莫衰于宋。

尝惜秦黄周柳之才,徒以绮语柔情,竞誇艳冶。

从而效之者加厉焉。

遂使郑卫之音,泛滥于六七百年,而雅奏几乎绝矣。

”这是贬。

其主要原因是柳永词有一部分是较为浮艳绮靡的。

如: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

算神仙、才堪并。

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

爱把歌喉当筵逞。

遏天边,乱云愁凝。

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

洞房饮散帘帏静。

拥香衾、欢心称。

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

无限狂心乘酒兴。

这欢娱、渐入嘉景。

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占惹,与合垂阳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二,如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有言:“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矣,词之正宗也。

”《复堂词话》中也有言:“耆卿正锋,以当杜诗。

”(引自《词话丛编》)此褒也。

其主要原因是柳永除了创作了大量优秀词作之外,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俺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岳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他还对词的形式,题材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这里就不做细谈了。

以上是柳永词的两个主要的方面。

这两个方面,也导致了柳永词对中国词史的两方面的影响。

柳永对宋词地位的影响

柳永对宋词地位的影响

柳永对宋词地位的影响柳永,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柳永的词作以婉约、清新、自然为主要特点,他善于运用民间俚语和市井俚曲,使得词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柳永对词体文学的开拓,还表现在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风格意趣。

抒情重心、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的改变,对宋词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

柳词的语言发扬了民间词的传统,面向市民大众,通俗、生动,自成一体。

柳永的词作在北宋时期可谓是家喻户晓,他的作品不仅在市井之间广为流传,而且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极高评价。

柳永的词作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在遣词造句、用韵和平仄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

柳永的词作不仅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整个宋词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作品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引领了宋词走向了更为通俗、贴近人民群众的方向。

柳永的词作使得宋词从原本的雅致、文人雅士的专属走入了更广泛的大众之中,让宋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易于传播。

柳永的词作在北宋时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的作品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广泛赞誉。

柳永的词作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他的作品在遣词造句、用韵和平仄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柳永的词作不仅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整个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作品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引领了宋词走向了更为通俗、贴近人民群众的方向。

柳永的词作使得宋词从原本的雅致、文人雅士的专属走入了更广泛的大众之中,让宋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易于传播。

柳永的词作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人们对爱情、友情、离别、相思等人类普遍情感的关注和体验。

柳永的词作还表达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心声和呼声,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柳永对词坛的贡献

柳永对词坛的贡献

柳永对词坛的贡献柳永对词坛的贡献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柳词影响开创意义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

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

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

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

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

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

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

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许多词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柳永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

浅谈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浅谈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浅谈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平玉霞张瑞静内容提要柳永虽然社会地位低微,但他扩展并发展了慢词,开拓了词的题材,并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大量吸收市井口语入词,对推动宋词的转变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关键词柳永慢词铺叙贡献柳永,出身于福建崇安县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不到20岁就作出《望海潮·东南形胜》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

但他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

因此屡试不第,还落了个“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称号。

对柳永词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

我们认为,惟有用文体发展的眼光,在北宋前期两种词风的对立并存之中,考察柳词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的革新意义,才能恰当地评价它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发展贡献。

一、从形式上看,柳永的贡献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扩展为慢词,并发展了慢词,使词调构成发生了重要转变从敦煌曲子词看,慢词早就在民间流行,但文人却很少染指。

柳永长期生活在市民阶层中,接受了当时歌妓、乐工们的影响,大量地创制慢词。

他一方面“变旧声,作新声”,将旧调名翻新,由小令、中调衍为慢词;另一方面“奏新曲,谱新词”,自己创制了大量新调慢词。

这就为词家在小令之外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

翻检一下《乐章集》,与唐五代词同调名的词作不少,但篇幅却长得多。

如《定风波》,在敦煌曲子词中是六十字的小令,柳词“自春来惨绿愁红”已衍为一百字的长调。

《女冠子》由原来的四十一字衍为一百十一字。

他的《夜半乐》词描写“绣阁轻抛,浪萍难驻”的惆怅心情,就可以在长达一百四十四字的篇幅中,大开大阖,恣意铺张。

属于这种情况的还有《十二时》、《长相思》、《望远行》等。

柳永还因精通音律,能自创新调。

如《笛家弄》、《满朝欢》、《迎新春》、《解连环》诸调,都是柳永新制的慢词。

他还在单调、双调之外,创造了三叠的形式,如《戚氏》、《夜半乐》等,可说是词体中的“鸿篇巨制”。

但是,柳永的贡献更在于,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把慢词的艺术表达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文学家对柳永的评价

文学家对柳永的评价

文学家对柳永的评价文学家对柳永的评价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汉族,崇安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家对柳永的评价,供大家参考。

文学家对柳永的评价柳永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

福建崇安(一作乐安)人。

其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据今人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 (987),卒于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

他的文学活动期间约略相当于仁宗朝(1023~1063)。

其年齿与晏殊相近。

因排行第七,故也称为柳七。

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又做过余杭令,昌国州晓峰盐场大使,监督制盐,因此深知贫苦盐民的悲惨生活。

他的《煮海歌》说他们终年"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只有两三首。

但即如上引《煮海歌》,已可见其风格和他的词完全不同。

他为后人所重视的,是他在宋词方面的贡献。

他在这方面之所以有显著的成就,和他生性放浪、风流倜傥的私生活有关。

据宋人笔记,他因在〔鹤冲天〕词中说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为宋仁宗所不喜,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因此他屡试不中。

直到他改名为"永",才中了景元年(1034)的进士。

按〔鹤冲天〕开头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则此词正为"下第"而作,并非先有此词而后仁宗除他的名。

其次,像他这种似乎颓废的牢骚是当时一般士大夫常有的习气,连堂堂宰相范仲淹都说:"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忍把浮名牵系?"(〔易银灯〕柳永的牢骚,正是从范仲淹那里来的。

又据说,因为仁宗对他的批评,他就自称"奉圣旨填词"(《艺苑雌黄》)。

论《四库全书总目》对柳永词的评价

论《四库全书总目》对柳永词的评价

论《四库全书总目》对柳永词的评价作者:王娜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8期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四库全书总目》对柳永词的评价,并结合历代词论家的评述,对柳词的风格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

柳词通俗易懂、流传广泛,虽然有浅俗的一面,但是其在词坛上的重要成就不容忽视。

关键词:四库总目;通俗易懂;流传广泛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009-01《四库全书总目》的《乐章集》提要这样评价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曰: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斜,善为歌词。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

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传之广也。

张端义《贵耳集》亦曰:项平齐言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云云。

盖词本管弦冶荡之音,而永所作旖旎近情,故使人易入。

虽颇以俗为病,然好之者终不绝也。

《东坡词》提要中有这样的评价: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

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

由此可见,《总目》对柳词的评价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以俗为病《总目》说柳永所作词“旖旎近情,故使人易入,虽颇以俗为病”。

通观柳永词作,其中确有低俗之作。

历代词论家中有不少持此论者。

王灼在其《碧鸡漫志》中这样论述柳词:“柳耆卿乐章集,世多爱赏该恰,序事闲暇,有首有尾,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

惟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予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

”这里肯定了柳永词叙事完整、娴熟,声律谐美,但是仍不脱浅近卑俗,遭人诟病。

又李清照在其《词论》中这样说:“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词语尘下。

”同样肯定了他对创制词调方面的贡献,而批评其用词俚俗。

又吴曾的《能改斋词话》,沈义父的《乐府指迷》,张炎的《词源》,刘熙载的《艺概》等等都指出柳词之俗。

这主要的原因是柳永语言表达上的大胆直率,词作中对“淫冶”、“媟黩”的描写在同时代的词人中较为集中。

如何评价柳永在词坛上的地位?

如何评价柳永在词坛上的地位?

如何评价柳永在词坛上的地位?在我国悠久丰厚的文学史上,可圈可点的仕士文人不胜枚举,他们或以名篇佳作流芳百世,或以决绝精神光照千古。

柳永及其作品是宋代词坛芳香独特的秀美奇葩,为宋词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思想色彩,开拓了新的天地。

如此卓有成就的一代宋词名家却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生卒年限不详;婚否子嗣不知;陵冢何方后人各执一词,惟有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檀板而歌的柳永词作流传甚广,传唱至今。

按现在的话就是“人红歌不红”吧,故此,对于柳永词坛地位的评价,必须从他的纤艳之词入手,通过梳理分析其作品,探究其历史地位。

“耆卿似乐天”与“耆卿比少陵”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补遗》中写到:“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

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周清真)不可。

昔人以耆卿比少陵,犹未为当也。

”这大概是对柳永最贴切的评价吧,从一个极端到另一极端:柳永创制慢词长调,一生专力写词,推动了俗文学的发展。

然而,从他同时代到后代,对他的评价大多鄙斥不屑,很少肯定的意见。

柳永长于纤艳之词,多冶游之作,其词充满青楼楚馆的香艳淫靡气息,弥漫着对歌妓舞女毫不掩饰的情欲,自其产生之日起,世人即对其发出不绝如缕的指责,如宋代吴曾说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王灼谓其“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喜道之。

予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

谩骂之中透露出极度痛恨之情。

冯煦评价柳词“好为俳体,词多媟黩,有不仅如提要所云,以俗为病者”,批评之声更是强烈。

近代吴梅言:“余谓柳词仅工铺叙而已,每首中事实必清,点景必工,而又有一二警策语,为全词生色,其工处在此也。

……(《乐章集》)通本皆摹写艳情,追述别恨,见一斑而具全豹,正不必字字推敲也。

惟北宋慢词,确创自耆卿,不得不推为大家耳。

”认为柳词之工亦不过在其艺术手法,至于内容则不过“摹写艳情,追述别恨”而已,缺乏余味,只不过因为他创制了慢词,所以词学界才不得不推其为大家。

试论清代词评对柳永词风格的评价

试论清代词评对柳永词风格的评价

试论清代词评对柳永词风格的评价作者:穆树荣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5期【摘要】柳永是极具创新精神的一代词家,是宋词兴盛繁荣的奠基者,被誉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然而历代词学家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本文试从清代时期词评家对柳词风格的评价视角,对柳词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以期来具体公正地看待柳词。

【关键词】清代柳永词风格评价柳永是极具创新精神的一代词家,在宋代词人中成就斐然。

然而,自北宋以来,历代词学家对他词的评价却褒贬不一,不一而足。

宋、清两代对柳词的评价颇多,本文则主要以清代词评对柳词的评价为研究对象,从风格方面对清人的评价进行分析,并简要阐明笔者的看法,以进一步较充分地探索柳词本身的特点及价值。

柳永词的风格在清代遭贬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不符合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所宣扬的传统儒家道德思想。

《靈芬馆词话》卷一云:“柳七则靡曼近俗矣。

”,认为柳词风格倾向于淫靡庸俗,不符合词的审美规范。

《陶篁村自序》云:“尝惜秦、黄、周柳之才,徒以绮语柔情,竞夸艳冶。

”,认为他一味追求作词的艳媚绮丽,以缠绵柔语抒情达意,失去了词的真正典雅瑰丽,令人叹惋。

此外,黄叔肠亦批评柳词:“耆卿长于纖艳之词,然多近俚俗。

”张德瀛《词徵》也道:“其词婉而不文,语纤而气雌下。

”董士锡也批驳他大量作俗词的行为:“(柳耆卿)以其鄙曼之词,缘饰音律以投时好。

”这些评价紧扣柳词“词格不高”,批评柳永词风格鄙俗,背离了词追求雅正以表情达意,诉说内心情感的套路。

从他们的角度看,柳永的许多作品中内容庸俗尘下,其中不仅有大量对市民生活的描写,更多的是柳永对乐坊歌妓舞女的关注以及描写男欢女爱的词。

市民阶层相对于追求“留意儒雅,吴本理道”文人儒士群体而言,属于“下里巴人”的范围,他们受文化水平较低,自然倾向于通俗流浅的文学样式。

柳永为其作词,自然而言也便趋俗,然而这一方面也只是柳永受到排斥的极小原因。

一部分词评人士认为,柳词对于底层歌妓甚至对男欢女爱的生活描写表现出极大的兴味。

如何评价柳永在词坛上的地位?

如何评价柳永在词坛上的地位?

如何评价柳永在词坛上的地位?我是文子心语,回答这个问题。

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也是第一个“变旧声作新声”,大量制作慢词的作家。

柳永年轻时曾到汴京应考,经常出入阁楼妓馆,为歌妓们填词作曲。

因此,为当权者所不容,以致屡试不中。

据说当时有人曾在宋仁宗面前推荐过他,仁宗批道:“且去填词!”而柳永也因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原名三变),在汴京苏杭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

到了40多岁时他改名柳永,才考中进士,在浙江定海等地做了几任小官。

柳永一生穷困潦倒,死后一贫如洗。

据说是由几个歌妓凑钱,将他埋葬的。

柳永在生活上,思想意识上都接近市民阶层,并对统治阶级有一定的不满情绪。

他的词大半是为沦落风尘的歌妓们写的,其中夹杂了不少庸俗低级的描写。

但作者对那些身居下贱的不幸者,怀有真挚的同情,甚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因而能够唱出她们内心深沉的痛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柳永的这类作品仍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柳永描写都市风光的作品,开拓了词的题材。

对了解当时城市的面貌又不可小视的价值。

这类作品以描写杭州繁华的《望海潮》最为著名。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其中传诵很广的名句。

家乡在福建的柳永,常年作客他乡,在外跋涉,以及离别情绪。

所以柳词中成就最高的是那些抒写江湖流落,旅途漂泊之苦的作品。

如代表作《雨霖铃》:上阕层层铺叙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谊,下阕设想离别后的冷落凄情;全诗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八声甘州》也是这方面的名作,词中通过渲染萧瑟秋景,曲折而尽情地抒书写了游子的失落和思念家乡的心情。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尤为出色。

就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称赞它“不减唐人高处”。

除此以外,柳永做盐官时写的长诗《煮海歌》也值得一提。

诗中描写海滨盐民生活的穷苦,揭露和鞭挞了官吏、奸商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反映出作者心中并非只有醇酒和美人。

柳永在词史上影响颇大。

他是第一个“变旧声作新声”,大量制作慢词的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五章北宋词与南渡词单选题1.在宋初词坛上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 [单选题] *A.范仲淹B.晏殊(正确答案)C.欧阳修D.王安石2.一生身居要职,有“太平宰相”和“富贵词人”的作家是(C)A.杨亿B.范仲淹C.晏殊D.欧阳修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宋专工令词而且以词名世的第一人是() [单选题] *A.晏殊(正确答案)B.欧阳修C.柳永D.苏轼4.晏殊的词集是(D) A.《小山词》B.《片玉词》C.《漱玉词》D.《珠玉词》[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承五代南唐词的情韵,下启东坡词的疏隽与少游词的深婉,开宋词士大夫化的风气的作家是() [单选题] *A.柳永B.晏殊C.欧阳修(正确答案)D.周邦彦6.在慢词体制形成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作家是(B)A.晏殊B.柳永C.欧阳修D.周邦彦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柳永的词集是(C)A.《珠玉词》B.《清真词》C.《乐章集》D.《樵歌》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淮海集》的作者是() [单选题] *A.贺铸B.周邦彦C.黄庭坚D.秦观(正确答案)9.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成为宋代婉约词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作家是(A)A.秦观B.周邦彦C.欧阳修D.苏轼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晏几道的词集是(B)A.《珠玉词》B.《小山词》C.《淮海集》D.《乐章集》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东山词》的作者是() [单选题] *A.晏几道B.贺铸(正确答案)C.秦观D.王令12.北宋大晟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单选题] *A.秦观B.柳永C.贺铸D.周邦彦(正确答案)13.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是() [单选题] *A.苏轼B.周邦彦(正确答案)C.柳永D.秦观14.最能体现清真词艺术特色的是他的() [单选题] *A.以写男女艳情为主的词B.应制和酬唱之词C.咏物词和羁旅行役之词(正确答案)D.反映农村生活的词15.周邦彦的号是() [单选题] *A.清真居士(正确答案)B.美成C.白石道人D.庆湖遗老16.强调“词别是一家”的作家是() [单选题] *A.周邦彦B.柳永D.李清照(正确答案)17.易安居士就是() [单选题] *A.晏几道B.朱敦儒C.李清照(正确答案)D.辛弃疾18.《樵歌》的作者是() [单选题] *A.贺铸B.张孝祥C.朱敦儒(正确答案)D.吴文英19.南宋词坛上讴歌隐逸生活和出世思想的词作大为盛行,首开其端的作家是()[单选题] *A.李清照B.朱敦儒(正确答案)C.朱淑贞D.吴文英1.北宋初期词,承续花词派与南唐词风而有变化,其代表作家有()。

《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1、《典论·论文》2、《文选序》3、《戏为六绝句》5、《与元九书》6、《送孟东野序》7、《六一诗话》8、《雪涛阁集序》9、《文赋》10、《诗品》11、《诗品序》12、《文心雕龙》13、《沧浪诗话》14、《闲情偶记》15、《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16、《汉书·艺文志》17、《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8、《论诗三十首》19、《答洪驹父书》20、《夕堂永日绪论》21、《答吴充秀才书》22、《仲兄字文甫说》23、《忠义水浒传序》24、《原诗》25、《书汤海秋诗集后》26、《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27、《文选序》28、《答吕姜山》29、《人间词话》30、《楚辞章句序》31、《史记·太史公自序》32、《春秋繁露》33、《淮南子》34、《词源》36、《西游记题词》37、《论文偶记》38、《诗式》39、《答李翊书》40、《录鬼薄序》41、《论衡·超奇》42、《上崔华州书》43、《上人书》44、《书黄子思诗集后》45、《论词》46、《岁寒堂诗话》47、《论诗诗》48、《艺苑卮言》49、《曲律》50、《诗归序》51、《序山歌》52、《鬲津草堂诗集序》53、《儒林外史序》54、《答沈大宗伯论诗书》55、《花部农谭序》56、《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57、《复庄卫生书》58、《古谣谚序》59、《人境庐诗草自序》60、《论白话与维新之本》61、《国故论衡·文学总略》62、《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63、《摩罗诗力说》(近代·鲁迅)二、填空题:1、在中最早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

2、孔子重视《诗》的社会政治伦理作用,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3、墨子所说的“三表”法,指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4、代表中国古代文论“诗教”传统正式形成的典籍是。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柳永(1004-1054)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出身官宦家庭,自幼多受家庭影响,爱好文学,同时为人放荡不羁,年轻时屡试不第,到晚年才中进士,之后做过睦州掾官、定海晓峰盐场盐官和屯田员外郎等小官。

在北宋的著名词人中,他是官位最低的一个,但他却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词的创作。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现存“乐章集”,他对词的贡献和影响很大,堪称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一、形式上有新的创造在词的发展上,柳永大力并成功地发展了慢词,增加了词的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力。

从柳永开始,词的发展进入了慢词长调的阶段。

柳永改造创作了七十多个长调词牌,他在唐中叶民间曲子词和少许文人慢词的基础上,特别是学习和吸收了宋初民间乐曲的创作经验,或依新调填新词,或自创新调,写了许多慢词,他的《乐章集》中慢词占十之七八。

柳永精通音律,爱好民间音乐,他和乐工们合作,创作了大量的以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为特色的慢词,尤其引人注目。

(如顾敻的《甘州子》)只有33个字,柳永的《甘州子》增为78个字;牛峤的《女冠子》只有41个字,柳永的《女冠子》增为111字和114字两体;李煜的《浪淘沙》只有54个字,柳永的《浪淘沙慢》增为133个字;晏姝的《雨中花》只有50个字,柳永的《雨中花慢》增为100个字)。

从此,词体的发展开始有了随着乐曲繁衍为长篇的趋势。

虽然长调本不是柳永所创,但长调得到发展并蔚然成为一代的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在北宋时,词的体式便相当完备了,这也是使柳永成为里程碑式人物的主要原因。

二、内容上有新的开拓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用评诗的标准来评诗,通常用“诗言志”来要求词面,未见其长处,而柳永在词的内容题材上有新的开拓。

1.柳永的慢词充分发挥了词的抒情功能,表情大胆表露,特别是他不顾士大夫的轻视和排斥,在描写享乐与风情传统题材时,以晏殊为代表,专写达官贵人的天地转向、青楼市井,更具有市民文艺的色彩。

试论柳永词的传播及其词史地位(一)

试论柳永词的传播及其词史地位(一)

试论柳永词的传播及其词史地位(一)【内容摘要】柳永是两宋著名词人之一,他的创作成果颇丰,影响深远。

传播是柳永词走向读者和受众的重要环节。

首先,柳永具有文学与音乐的双重才能,又常流连妓院教坊,为歌妓们填词歌唱,歌妓的演唱是柳词走向受众的重要因素,歌妓在勾栏瓦肆或茶坊酒馆里为市民大众们演唱,使柳词得以广泛传播到各个阶层,以一种动态的方式活化了柳词的存在方式。

其次,《乐章集》在不同朝代的编刻使柳词传播到文人士大夫的接受视野,以阅读读本和创作范本凸显了柳词的整体艺术功能;其三,历代选本的编选不仅筛选出柳词的名篇佳作,使柳词得到公允的评判,而且在没有歌唱的时代继续广泛着传播柳词。

【关键词】柳永;柳词;传播;歌唱;别集;选本柳永是两宋著名词人之一。

他善于填词而且精通音乐,工于音律,走歌妓乐工合作的道路,在两宋文坛上影响甚大,他不仅留下了213首词作,并在两宋近1500位词人中创作数量排名第15位〔1〕。

他的词在当时和后代都广泛流传:从教坊妓院到市井巷陌,从井水之处到宫廷禁中,从中原地域到边疆境外,都能听到柳词不绝于耳的传唱,影响极为深远。

柳永词的词史地位虽在历代遭到不同程度的非议,但实际上其词在后代人那里又被不断的学习和模仿。

本文拟从歌妓的歌唱传播和柳永词集的编刻及历代选本选录柳词情况的考察,试分析探讨柳永词的艺术成就和词史地位。

一、宋代歌妓的演唱传播从晚唐五代以来,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宴乐场合供给伶工歌女歌唱。

五代词的两个创作中心,分别在西蜀和南唐的宫廷,就是由于这种文体最适合于追求享乐的小朝廷君臣的缘故。

〔2〕入宋以后,城市经济的繁荣更加有利于词的发展。

宋开国后逐渐在都市中取消了“坊”和“市”的界限,不禁夜市,为商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便利,《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都对当时的汴京、临安城中商旅云集,百业兴盛及朝歌暮舞,弦管填溢的繁华情景有过生动详细的记载。

由于经济的繁荣,各种娱乐场所和设施更加完备,歌楼妓院也随处可见,散落于青楼妓馆的市井歌妓更是数不胜数。

浅谈《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柳永的评价

浅谈《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柳永的评价

浅谈《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柳永的评价作者:姚湘依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0期摘要: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五处论及柳永,可以窥察出王国维对柳永其人和创作的评价共包含三个层面:在本质上对柳永词品的肯定;对柳永人品的否定和以人品代全部词品从而对柳永的全盘否定。

王国维贬抑柳永,有失之偏颇之处。

关键词:《人间词话》;柳永;评价纵观王国维《人间词话》全书,有五处提及柳永和柳词。

分别是定稿六十四则中第二十六则“三境”说,未刊稿五十则中第十六则“词家多以景寓情。

”未刊稿第十七则“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

”未刊稿第四十三则“屯田,轻薄子,只能道‘奶奶兰心蕙性’耳。

”和第四十四则“(龚自珍)其人凉薄无行,跃然纸墨间。

余辈读耆卿、伯可词,亦有此感。

”其中褒三贬二。

而“三境”说和“以景寓情”说以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论据,实为误引。

王国维张冠李戴,认为这两句为欧阳修所作。

其原因见于未刊稿第四十三则,他认定柳永“轻薄”,无法作出此种佳句。

综上种种,我们可以将王国维对柳永的评价归为三类,一本质上肯定柳永的词作,二否定柳永的人品,三以人品代全部词品,全盘否定柳永。

一、本质上肯定柳永的词品三境说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被王国维用来形容“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二种境界。

后代学者多阐释为追寻人生理想过程中锲而不舍,虽败不馁的精神。

柳永本人可能并不表此意,但正如王国维所说“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能够让读者在读到词句时有高远的启发与联想,进而脱离词句本意领悟更阔大的境界,柳永的词作功力是不容忽视的。

“以景寓情”说中,柳永此句也被重复提及。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前诗中的景物,无一不浸染了作者强烈的情思。

每一笔都为最后感情的抒发做了力量的积蓄。

除此之外,王国维也曾肯定过柳永的长调,说“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

后人对诗人柳永的评价

后人对诗人柳永的评价

后人对诗人柳永的评价柳永原名柳三变,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北宋著名的词人。

那么对柳永的评价如何?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对柳永的评价,希望对你有帮助!对柳永的评价柳永是中国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对于中国宋词的繁华有着突出的贡献。

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他的词虽以婉约为主,但他是对意象的建构,意境的把握,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斟酌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走向,且不拘一格。

他的词对后来词人有着不斐的影响,王灼曾评价说:如今的少年,十个人里面有八九个人是学习柳永作词的。

后世极有为名的苏东坡、黄庭坚、秦观和周邦彦等大词人,他们都有从柳永的词中得到启示。

苏轼的词虽是以大气豪迈为主,但苏词在词的格调创用上、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意镜的把握以及题材的选择上都与柳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苏轼的词是对柳词的推陈出新。

至于黄庭贤和秦观的俗词更是与柳词中的俚词一脉相承,其词的格韵基调都由柳词而出。

而周邦彥的慢词的章法结构,亦是从柳永的词中得到的灵感。

柳永的词改变了自唐五代以来,诗词着重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了市俗大众的烟火生活。

他变“雅”为“俗”,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出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运用了许多的“俚词”,满足了大众需求。

其次,他是第一个表现世俗女子对待爱情大胆而泼辣的词人。

在别的文人词中,他们表述女子的闺怨之情,大都含蓄的引而不发,只自怨自艾。

而在柳永的词中,女子会大胆主动地追求爱情,对于男方有何不满都敢于毫不避讳的直言吐露,她们追求平等而自由的爱情。

柳永作词大多与他的生活际遇有关,从阔少爷到落魄公子,从意气飞扬的少年英才到没有建树的中年老者,又与青楼歌女多有交涉,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常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他的见解也与常人不同,所以他的词才能开创一代先河。

柳永的作品柳永追求功名但是又厌倦官场,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直到暮年才做官,可惜还是仕途坎坷。

柳永沉溺于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生活,但是又挂念着自己的功名,然而正是这些种种不幸反而激发了柳永作词上的艺术天分。

柳永:政界失意者,词界一达人

柳永:政界失意者,词界一达人

柳永:政界失意者,词界一达人他是北宋词人,是婉约派代表人物。

他精通音律,才华横溢。

他混迹青楼,却不是世俗的风流浪子。

他平生与歌伎交好,知己红颜无数。

他写尽世间情爱,描尽市井风情。

他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这一生,他论功名,黯淡无光,论词名,流芳百世。

他就是柳永。

1太宗雍熙元年(984年),柳永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原名柳三变,三变乍一听感到普通,实质竟出自《论语》:“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如此一个有涵养,又寄予深切期待的名字,说明柳永自降生起,父亲不止希望他成长为一个仪态庄重,举止雍容的翩翩公子,更希望他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谦谦君子。

自幼聪慧有灵气的柳永,10岁作《劝学文》,寥寥数百字,字字珠玑,堪称教子良方。

14岁作的《题中峰寺》,令人称奇。

柳永的幼年到少年时代,从费县、濮州、全州、扬州,跟父亲多次随迁,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

柳永早年衣食无忧,纵情山水,走遍苏杭,把惬意的生活过了一个遍。

然古代读书人大多“学而优则仕”,狂傲自负的柳永也不例外。

谁都想凭借一身才华,考取功名,得到赏识。

只有报国有门,方可发挥才能济世安民。

从小成名,满怀豪情壮志的柳永,18那年背起行囊,决定赴京城考取功名。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柳公子在途中路过苏杭之地,抑制不住骨子里放浪形骸的天性,竟逗留下来了,没成想,这一逗留就是六年。

浪漫多情的柳公子,自此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陶醉于烟花柳巷之畔。

试问,这世上还有比柳永更率性而为,更洒脱不羁的人吗?20岁那年,柳永在杭州,作《望海潮》一词,首创词牌“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他用慢词的优势极尽铺排,展现杭州的繁华美景。

该词音律协调,情致婉转,广为传颂。

2公元1008年,24岁的柳永结束流浪,由扬州启程,前往汴京,准备参加礼部考试。

北宋本就是个重文轻武的王朝,加之自己满腹才华,踌躇满志,这几年又早已声名远扬,柳永相信“定然魁甲登高第”。

标题 “知人论世”是文学批评常用的方法,请你结合词人柳永的生

标题 “知人论世”是文学批评常用的方法,请你结合词人柳永的生

标题“知人论世”是文学批评常用的方法,请你结合词
人柳永的生
首先,文学作品是一个想象的或虚构的审美自足体,文学的逻辑并不等同于生活实际情理。

因而在文学批评中“知人论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可靠性,是实际操作中不能不思考的。

文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文本,其基本特性在于审美。

如果在文本解读和文学批评中一味采用知人论世,则有可能越俎代庖,忽视文本的审美特质和艺术特点,导致批评中审美感悟的严重匮乏。

另外,20世纪以来现代批评发生了语言学转向,将文本提升到
了批评的核心地位(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一改以往建立在“认识论”及“存在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文学观念。

它们强调文学作品产生之后的独立价值,要求文学阐释以作品自身的语义、句法等内在依据为准,而不是诗人或社会等外在因素,甚至有意识将这些外部因素摒弃,如“让作者死去”就是这样一种批评背景下的产物。

新批评代表人物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在《意图说的谬误》中指出:“诗的意义是通过一首诗的语义和句法、通过我们对语言的普通知识、通过语法和词典,以及词典来源的全部文献达到的。

”这些理论由于对作品本体研究的强化,进人对作品内部特点的精细研究和具体把握,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对中国批评观念发生了强有力的冲击。

此外,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和发挥影响,人们日益认识到文学阐释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在作者的创作完成之后,还依赖于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这样一部作品所反映的文学世界,往往超出作家当
时所赋予作品的寓意,或者说作者说出什么已不重要,读者读出什么才是关键。

当所谓作者的原本意义被彻底放逐后,“知人论世”的地位自然也相应面临动摇。

浪子词人柳永与正统君臣审美意识的冲突

浪子词人柳永与正统君臣审美意识的冲突

浪子词人柳永与正统君臣审美意识的冲突.txt珍惜生活——上帝还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

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面。

浪子词人柳永与正统君臣审美意识的冲突柳永被时人和后人视为浪子词人,是因为其人其词涉及了许多风流浪荡之事。

其实,他在少年时代并非浪子,而是很勤勉的书生。

他的故乡建州(今福建崇安一带)在当时是人才辈出的“文献名邦”,“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狎于文”[1]。

柳永生长于此地一个传统读书奉儒之家,祖父、父亲、叔父都读书为官[2],长兄柳三复也在真宗朝进士及第并为官。

受此影响,柳永自幼也喜欢勤学苦读,他曾在其《劝学文》中写道:“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3]。

他少年时写的诗已颇见功夫[4]。

从青年时代起,他到汴京开始了漫长的举子生涯。

他成为浪子词人,也就是在此时期。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云:“柳永字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这一方面是缘于性情和爱好,另一方面也是他以才取财,获得“润笔”以维持生计的途径之一。

据宋人罗烨《醉翁谈录》载:“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

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

一经品题,声价十倍。

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

”懂音乐,长作词,使他不仅可以尽情地到“烟花巷陌”去“浅斟低唱”、“偎红倚翠”,而且还能得到一些稿酬,这又助长了他的风流性情。

他甚至结交一些“狂朋怪侣”,在京都的酒楼、妓馆里欢饮狂歌,纵情享乐。

他的词风靡一时,从市井百姓到文人学士,甚至皇帝都喜欢他的词。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骩骳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

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

”然而,当柳永科考求官时,他在词中对浪漫情事的铺陈渲染和对自由意志的公开表达,恰恰成了他入仕的障碍。

此时,浪子词人与正统君臣的人格美和艺术美意识的差异变成了社会性、历史性的冲突。

一、柳永与帝王人格美意识的冲突以下三条史料是人们谈论柳永与帝王关系时常引用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批评界权威与大众读者对柳永词作经典地位之确立作者:郁玉英杨剑兵来源:《知与行》2016年第01期[摘要]柳永词在宋金时期既被广泛传播又被深度接受,是当之无愧的经典。

但其经典地位确立的过程中却充满着矛盾现象。

把握了审美话语权的批评界权威,即宋代文人士大夫极力效仿柳词的同时,却对柳词表现出极其排斥贬损的态度。

另一方面,下层普通大众读者对柳永词则推崇备至。

以上矛盾现象的出现,既与柳永行迹及其词的内质相关,又与沉淀着历史传统、时代文化的读者接受心理有着密切联系。

柳词艺术上的原创性赢得创作者的认同与效仿。

柳词直面生命,直率抒写性情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品格与宋代日渐发达的城市文化及自然人的本性相契合,却与主流的传统文化与审美观念相冲突,这导致他人对其词毁誉叠加。

由此亦可见,柳永词是批评界权威与普通大众合力确立的经典。

普通大众读者对经典的确立拥有隐性的话语权。

[关键词]柳永词;宋金;矛盾性;经典;话语权[中图分类号]I207.23;I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1-0109-06柳永是11世纪最具人气的宋词名家,其词经典地位的确立过程中充满斥责、诋毁之声,尤其是批评界权威——上层文士几乎一边倒地批柳。

但词史上这些把握了审美话语权的批评者却并没能将备受他们訾责的柳词踢进历史的垃圾堆。

柳永词在宋代便确立了词坛经典地位,而且一千年以后,其人其词仍以无可争辩的影响和生命力列于文学史之林,跻身经典之列。

什么样的力量最终造就了柳永词的经典地位?经典化过程中,掌握着审美霸权的批评界权威有没有绝对的话语权?普通大众读者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有何影响?一、经典地位之确立经典,作为对象性的存在,是历史实在与历史理解的统一体。

经典的生成,是不断向未来敞开的“作品(作家)——读者”之间交互碰撞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作品(作家)的内在特质与沉淀在读者内心深处的历史传统、时代文化碰撞融合的状况决定着作品(作家)传播的广度和接受的深度。

由此所形成的影响力大小决定着作品(作家)能否成为经典。

柳永是一位在生前和身后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经典词人。

纵观整个宋金时期,当时上至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下至平民百姓、青楼歌女无不生活在柳词的影响下。

柳永的词既被广泛传播,又被深度接受。

1.柳词在宋金时被广泛传播作为宋金最具人气的词人,柳词在当时下层读者间流传相当广。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载:“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1]49另据胡仔《苕溪渔隐词话》引《后山诗话》云:“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遂传入禁中。

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妓歌之再三。

”[2]163可见柳永的词不仅普通百姓爱唱,上至皇帝也爱听。

柳永的词不仅在宋朝本土流传,甚至远播境外,在西夏、金国、朝鲜产生巨大影响。

从西夏归来的官员描述当时西夏传播柳词的盛况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1]49另据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3] 这些记载虽只是小说家言,却可见柳词的传播以至于西夏、金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另外,载74首北宋词曲《高丽史·乐志》,是作为一种音乐文艺传入高丽的,其中就有《转花枝》《夏云峰》《醉蓬莱》《倾杯乐》《雨霖铃》《浪淘沙》《御街行》和《临江仙》八首可考为柳永词,可见柳词在朝鲜半岛也有重要影响。

2.柳词在宋金时被深度接受柳永的词不仅因为广泛地传唱而声播海内外,具有传播的广度,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宋代词人的创作,同时具有被接受的深度。

由于文献的散佚,流传下来的宋词中,可考的有四首直接唱和柳词的作品,分别是朱雍《塞孤》《西平乐》《笛家弄》及张师师《西江月》。

但柳永词对宋代词人创作的影响远不止于唱和。

宋代的著名词人,大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柳永词的影响。

薛砺若先生即认为实际上“在苏轼…横放杰出‟的词风没有取得广大读者拥护之前,整个的北宋词坛,几乎全为柳永所笼罩”[4] 。

他还特别指出了在周邦彦成名之前,“受柳永的影响和反映而雄起词坛的,则有苏轼、秦观、贺铸、毛滂四个最大的作家。

在他们五个人的作品中,已将全部的北宋词风概括无余”[5] 107。

至于集大成的周邦彦,亦受柳词影响。

“周美成的长调慢词的格局,几乎都是从他(柳永)蜕变而来的”[5]114 。

在宋代,柳永确实影响了相当多的词人。

譬如苏轼《与鲜于子骏书》云:“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6] 另外,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

因问我词如何柳七。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外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2] 2013这两则在词史上广泛流传的轶事已体现了典型的面对前辈大师时所产生的“影响的焦虑”。

苏轼40岁始作词,此时柳永已然离世。

面对柳词产生的巨大影响,苏轼自觉地拿自己的作品与柳词比较,表现出期盼超越前人的渴望,从中也可见柳词的影响在当时词坛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再譬如文人雅士们将秦观与柳永戏谑并称为“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2]1963 ,也表明秦观词有似柳永词之处。

对柳词颇多微辞的王灼也不得不承认:“沈公述、李景元、孔方平、处度叔侄,晃次膺、万俟雅言,皆有佳句,就中雅言又绝出。

然六人者,源流从柳氏来……”[2] 83同时,他还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虽可笑,亦毋用笑也。

”[2] 85张端义则引项平斋的话明确地说:“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永”[7] 4276。

事实上,李之仪《姑溪词》被认为“长调近柳,短调近秦,而均有未至”。

方千里词被认为“其胜处则近屯田”[2] 84。

南宋极具影响力的姜夔即被认为“脱胎耆卿”[2]3588-3589 。

刘熙载则明确指出“南宋词近耆卿者多,近少游者少。

少游疏而耆卿密也”[2] 3992。

柳永对宋词的创造影响深远。

二、柳永词作经典地位确立过程中的矛盾现象上述可见,柳永词始终处于词坛的中心,既具传播广度又具接受深度,是宋金时期当之无愧的经典,但在其经典地位的确立过程中却充满了矛盾。

1.批评界权威对柳永词的贬损与苏轼、辛弃疾、周邦彦、姜夔等宋代经典名家颇受赞誉的情况不同,作为把握了审美话语权的批评界权威——宋代文人士大夫对柳永词的接受态度是极其矛盾的。

一方面,作为批评界权威的上层文化精英一方面难免于对柳永词的效仿,如上所述。

另一方面,他们对柳永词又极其排斥与贬低。

宋代上层社会对柳词的贬斥甚于任何时代。

正统文人学士既鄙夷柳永偎红倚翠的游冶放纵生活,又不满他那些“淫冶讴歌之曲”,即大部分以市井口语入词,以歌妓为题材,涉闺闱秘事或张扬个性的作品。

据《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载,柳永“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因此科举之时仁宗“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2]135 抛开这则逸事的真伪不论,故事本身反映出柳词那种宣扬平民意识、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的个性为正统阶层所难以容忍的观念。

另外张舜民《画墁录》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相府。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

柳遂退。

”[8]1553“彩线慵拈伴伊坐”是柳永《定风波》里的词句。

该词用市井俗语,将女子思念情人的慵懒无聊之态刻画得备足无余。

可是,身为上层文化精英的晏殊根本不能容忍自己的文人雅词与以浅俗之语直白描写市井生活气息的柳永词相提并论。

柳永无趣而退正表明作为上层文人领袖的晏殊对柳永词的批判态度。

宋代上层精英文化人士对柳词之“俗”的批评从北宋至南宋,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苏轼批评他的门生秦观“学柳七作词”,王灼说他“浅近卑俗”“声态可憎”[2]3697 。

李清照在肯定柳词“协音律”的同时也批评他“词语尘下”[2] 202。

吴曾说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2]135 。

徐度亦是明显地站在“流俗”阶层的对立面说:“(柳)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7]4518。

陈振孙尽管称赞柳词,说“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但最后还是批评“若其人则不足道也”[9] 。

至于金代,大环境是“苏学北行”,主流文化以苏、辛豪放词风为宗。

譬如王若虚《滹南诗话》主张“诗词只是一理”,力推东坡词“为古今第一”[10] 。

金代文学第一号人物元好问也谓“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以后便到辛稼轩”[11] 。

钟振振先生也认为:“北国气候干烈祁寒,北地山川浑莽恢阔;北方风俗质直开朗;北疆声乐劲激粗犷。

根于斯,故金词之于北宋,就较少受到柳永、秦观、周邦彦等婉约词人的影响,而更多地继承了苏轼词的清雄伉爽。

”金代文人以崇苏辛一派表明了他们对柳词的贬抑态度。

2.普通大众读者对柳永词的推崇在上层文化精英们极尽贬损的同时,柳永词却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是市井百姓极其崇拜的偶像。

据徐度《却扫篇》载:刘季高侍郎宣和间尝饭于相国寺之智海院,因谈歌词力诋柳氏,旁若无人者。

有老宦者闻之,默然而起,徐取纸笔跪于季高之前,请曰:“子以柳词为不佳者,盍自为一篇示我乎?”刘默然无以应。

[7]4518从老宦对刘季高诋毁柳词的严重不满中,可见柳词在当时深入人心的程度绝非一般。

又据《湘山野录》载:吴俗岁祀,里巫祀神,但歌柳永《满江红》,有“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之句[8]1409 。

可见,柳永词不仅仅在青楼楚馆、勾栏瓦肆间广为流传,而且融入当时民间风俗节气,不同于流行一阵风的通俗文化,成为民俗的一部分。

至于长时间与柳永直接接触的歌妓,她们不仅爱歌柳词,对其人更是崇拜与追捧不已。

譬如《醉翁谈录》记载:“至今柳陌花衢,歌姬舞妓,凡吟咏讴唱,莫不以柳七官人为美谈。

……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

”[12] 这说明柳永在当时流行歌坛享有巨大的声望。

再如以下三则记载:柳永字耆卿,仁宗景祐间余杭令,长于词赋,为人风雅不羁,而抚民清净,安于无事,百姓爱之[13] 。

(柳永)卒于襄阳。

死之日,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于建安南门外,每春日上塚,谓之“吊柳七”[14] 867。

柳耆卿风流俊迈,闻于一时。

既死,葬于枣阳县花山。

远近之人,每遇清明日,多载酒肴,饮于耆卿墓侧,谓之“吊柳会”[15] 。

柳永,《宋史》无传,他的故事散见于一些野史笔记中,有的真伪难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