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考点1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即时演练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考点1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巩固提升-人教版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考点1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两次鸦片战争1、2、3、4、5中日甲午战争6、7、8、9八国联军侵华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4某某一模)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A.五口通商B.协定关税C.治外法权D.公使驻京解析:A 对外通商、驻外公使都属于近代西方各国的普遍做法,因此,五口通商和公使驻京都属于“争所不当争”,但是,公使驻京发生在咸丰年间,故A项正确,D项错误;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国家主权的主要内容,是“放弃所不应当放弃”,B、C两项错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
……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
”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A.领事裁判权B.允许外国在华设厂C.开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解析: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进口中国货物征收高额关税,而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关税很低甚至免税,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是通过“协定关税”条款获得这一侵略权益的,故D项正确。
领事裁判权是指洋人在中国犯罪按照其本国法律判决,故A项错误;允许外国在华设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B项错误;开放通商口岸显然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3.(2014某某一模)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
”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 )A.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B.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由此被打破C.“一体均沾”使列强共同主宰中国D.领事裁判权侵犯了中国司法主权解析:D 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的设立,总理衙门的设立与材料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也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规制,材料所示时间为同治年间,故B项错误;C项是光绪年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涉及案件的处理即司法主权,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讲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考点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必修1 (1)
马关条约 》。 (3)结果: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____________ 条约内容 台湾 及附属 割辽东半岛、________ 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苏州 、 开放沙市、重庆、________ 杭州为商埠 主要危害 主权 进一 中国的领土和________ 步遭受严重损失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资本输出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世界扩张的反
映,它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
态。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
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 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
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三单元 第6讲
考点二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
基 础 攻 关
2
考 点 探 究
4
真 题 体 验
3
归 纳 升 华
5
课 时 作 业
基 础 攻 关
[主干梳理]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
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 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 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 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
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3.“扶清灭洋”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义和团发动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时提出“扶清灭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6课时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6课时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细化讲义(含解析)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历史阶段通史线索历史特征近代列强侵华(1840~1949年)(1)1840~1945年,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华等一系列战争,从中国攫取大量权益(2)1946年,美国与中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便于美国以经济手段侵略中国 (1)由个别国家侵略到列强争相侵略(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3)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被迫走向近代化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1840~1919年)(1)伴随列强的侵华,先后出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抗争活动(2)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首次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3)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近代前期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1)为争取民族独立,先进中国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2)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成为近代前期抗争探索的两大主体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1919年五四运动促使了中国人民新觉醒,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中国人民先后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1)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方向(2)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成为近代后期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第6课时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考纲要求】 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合
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合考点1: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硝烟(1)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2)过程:1839.6,缉拿烟贩,缴获鸦片110多万千克,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3)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和利益。
2.中英《南京条约》1842.8(1)内容:割地(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埠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税款)3.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侵略者北京圆明园(认图)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总共侵占150多万平方公里(1)1858年《爱珲条约》: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2)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3)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4)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1853年,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3)1860.8,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4)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5)1864年,中外联合绞杀,失败三.左宗棠收复新疆(1)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2)经过: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
1881年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3)新疆建省:1884年四.中日甲午战争1.黄海大战:1894年9月致远舰管带民族英雄邓世昌阵亡(后来发生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覆灭)2.《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1)内容:割地、赔款、开厂、通商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2)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经过: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2016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从中华民族危机的程度来看: 战前列强侵夺中国邻国和边疆,战后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 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来看: 战前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战后民族资本主 义获得初步发展。 从民主革命的进程来看: (1)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转变为民族资产阶级。 (2)探索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由“器物”变革 发展为“制度”变革,维新与革命成为社会思潮 的主流。 (3)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更多的阶级、 阶层投身于爱国救亡的行列。
【解析】选 A。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意在考 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创 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从外国进口舰船,组建 了近代化的北洋海军,北洋海军的参战体现了甲午中 日战争是一次带有近代意义的战争,选 A 项。
sss
3.下图为1895年7月31日刘永福 在台南创办的“台湾民主国邮政” 发行的邮票,图案为一只老虎在溪 边呼啸,又称“独虎图邮票”。该 邮票( A ) A.见证了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B.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兴起 C.曾在台湾地区公开发行了五十年 D.“独虎”图案反映了脱离祖国而独立的分裂立 场
【你应该知道】
一、岳麓版教材的不同内容 1.关于甲午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关系,岳麓版教材增 加了: ①法、德、日“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 国狂潮的序幕,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进行军事改革,1895年天津小 站练兵组建的新建陆军成为晚清政坛上一股重要力量,清政府 被动地开始其近代化过程。 ③面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局面,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 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2.关于义和团反帝斗争中清政府政策的变化,岳麓版教材明 确了清政府由“无力镇压—抚而用之—剿匪谕旨”的全部过程, 更完整地体现了清政府的反动性;同时教材还指出了20世纪初 期清王朝实施“新政”以求自保与《辛丑条约》签订再一次大 大损害中国主权,也危及清朝统治利益之间的关联。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1. [2015·益阳模拟]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①居住和租地②领事裁判权③关税自主权④最惠国待遇A. ③④B. ②④C. ①③D.①②解析:由“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可知是居住和租地权,由“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可知是领事裁判权。
故选D。
答案:D2. [2015·宿迁质检]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 中国的闭关锁国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解析:鸦片战争爆发时期,正处于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实力增强的时期,战争体现了工业文明对外扩张的本质。
答案:B3. [2014·北京东城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
……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
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A. 领事裁判权B.允许外国在华设厂C. 开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进口中国货物征收高额关税,而向中国出口商品却收极少关税甚至免税。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是通过《南京条约》之“协定关税”条款获得这一侵略权益的,故D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指洋人在中国犯罪按照其本国法律判决,故A项错误;允许外国在华设厂是《马关条约》规定的,故B项错误;开放通商口岸显然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考点1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考点1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两次鸦片战争《某某条约》的内容 1鸦片战争的实质 2 李鸿章对列强侵略采取的态度 3 《某某条约》的内容 4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 5 英国对甲午战争的态度 6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7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8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中央集权危机9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10 义和团运动对清廷的态度11 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6·某某八校联考)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和行为规X都发生很大变化,我们乐于接受外来事物和新观念。
可鸦片战争时期的国人对外并非如此,试从心理接受角度判断人们对中英《某某条约》的以下条款最痛心的是( )A.开放五口通商B.割某某岛给英国C.赔款2 100万银元D.中英协定关税解析:A 开放通商口岸打破了中国传统“闭关锁国”政策,冲击了天朝上国的观念,A项正确;此时大部分中国人主权意识并未觉醒,B项错误;赔款主要增加人们的经济负担,而非精神负担,C项错误;此时大部分中国人未认识到关税自主权的重要性,D项错误。
2.(2017·某某某某摸底)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
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解析:D 鸦片战争在英国人看来是报复性的战争,在中国人看来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双方看问题的立场不同,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说明英国发动的战争不是正义性的,A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B项错误;中英双方对战争的看法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材料没有指出鸦片战争的性质,C项错误;双方都是从各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战争,没有点明这场战争发生的实质是一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双方都抹杀了战争的实质,D项正确。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专题一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领事裁判 ③法、美等国趁火打劫:在中国取得了___________ 权、片 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等特权。 ④影响:中国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开始: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结果: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 约》。1860年,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结束。 150 ③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_____ 多 万平方公里领土。
[解读] 史料一 ①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 ↓
强权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
(1)史料信息①反映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基地,损 害中国 主权。
②作为一个社会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 商埠研究》 ↓ (2)史料信息②表明通商口岸传入西方近代化的事物, 成为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文明的窗口。
主题二
多种史学范式理解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要点拓展]
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 出和资本 输出的基 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 半殖民地化 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现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 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 管是被动的, 但这是客观事实),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1841年,在第一次鸦片
战争中,三元里人民自发抵抗英国士兵的侵 略。 (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6年,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第3单元-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真题再现]1. [2014·江苏高考]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 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 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 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解析:材料的内容涉及了上海、厦门、宁波等口岸,表明该谕旨颁发于鸦片战争期间,故A项错误;从“巢穴”“赏借”等词汇可以看出道光帝仍然以天朝上国皇帝自居,故B 项正确;C项是鸦片战争的后果不是谕旨的后果,故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B2. [2014·重庆高考]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
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
”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 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B. 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C. 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D. 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解析:本题考查重庆通商问题。
从材料信息看,英国迫切要求重庆通商,但李鸿章却认为“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实际上是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选D项。
A、B、C三项明显不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D3. [2014·山东高考]“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解析:本题考查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相关问题。
题干材料反映出列强争相在中国投资铁路、开设银行等,反映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经济侵略的表现,故选D项。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特别提醒]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 高潮时期,外国侵略者充分利用太平天国运动要挟清政府,迫 使清政府接受其侵华要求。学习时注意联系太平天国运动的史 实,理解清政府、外国侵略者与太平天国之间的关系。
[特别提醒]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掀 起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运动,其中资产阶级最为活跃,政治 上的维新变法和经济上的实业救国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体现 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年)
2. 过程: 1900 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与清军廊坊 阻击战→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攻陷北京。
3. 结果:1901 年签订《 辛丑条约 》。
4. 影响
(1)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境地。
巧点妙拨 [误区警示]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 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 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 建”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 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 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必考部分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 潮流
穿越时空
单元概述
第6讲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
课程标准: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 的斗争精神。
考纲明示:1840 年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斗争。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鸦片战争高中
司法主权
福州
A.领事裁判权。(见下) B.片面最惠国待遇(见下
广州
厦门
C.英人可在通商口
最能反映其侵华意
岸租地建屋。
图的是?
22
(1)领事裁判权:外国在华侨民脱离中国司法管辖的 一种特权,是一种治外法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列强通过1843年《南京条约》而取得,1943年废除。
(2)片面最惠国待遇: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规定 ,若他国与中国签约获得权利,英国则可“一体均沾”。
3、结果 1858年_英__法__美__俄__与清订《天津条约》 1858年俄国与清订《瑷珲条约》
(见下) 1860年_英__法__俄___与清订《北京条约》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被破坏,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端 33
不
扩
侵略国家 侵略时间 侵略区域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帮凶 两年→四年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
北方、内地
从参与侵略的 国家、时空、 权益等都超过 第 一次
同
大
危害 和
影响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人民英雄纪念碑
15
看图:从纽约华埠的林则徐铜像,结合所学知 识,你如何评价林则徐? (P必修三48)
①林则徐是反抗侵略的民族英雄.他领导 禁烟运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 益,展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 ②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 第一人.他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 《各国律例》等,开启了“向西方学习” 的新思潮. ③在毒品泛滥的今天,林则徐还是世界人 民的“禁毒先驱” ,他的禁烟运动具有 世界意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考点1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即时演练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考点1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即时演练一、选择题1.“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该评价适用于( )A.抗日战争B.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北伐战争解析:B A项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已不是中世纪的社会、政府,使用的也不是中世纪的武器,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是封建社会,而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故B 项正确;C项时中国已经不是中世纪的武器,D项战争爆发时中国已经不是中世纪的政府,故C、D两项错误。
2.(2014贵州模拟)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
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
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A.太平天国运动B.民族工业兴起C.新思想的萌发D.维新变法运动解析:A 注意题干信息“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由于外国的侵略加剧,引发了失业问题,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推动了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A项正确。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林则徐等人新思想的萌发受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直接刺激,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是在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展的,故D项错误。
3.(2015黄冈月考)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解析:C 首先依据材料判断“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对应的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一条,根据所学,其危害是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故C 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 第6课时 鸦片战争、
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学通史弥补时空断点【山东考纲】 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
【课标提示】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第一次鸦片战争(1)背景⎩⎪⎨⎪⎧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而清王朝却闭关自守。
②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贸易逆差,改变原有贸易格局,英国等向中国走私鸦片。
③清政府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
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经过: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议和。
(3)结果——签订《南京条约》⎩⎪⎨⎪⎧①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占香港岛;协定关税;列强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地和 居住等特权。
②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影响: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发生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①根本原因: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1860年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影响⎩⎪⎨⎪⎧①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②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③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化运动由此兴起。
1.(1)背景⎩⎪⎨⎪⎧①根本原因:日本在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征服全世界的对 外扩张政策。
②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的爆发。
(2)经过:1894年7月,丰岛海战,日本挑起战争。
9月中日海军在黄海展开决战。
(3)结果: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①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1. 甲午战争(1894-1895):- 甲午战争也称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晚清时期与日本明治时期之间的一场战争。
- 甲午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与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争夺。
-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巨额战争赔款。
2. 辛亥革命(191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 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武昌起义的爆发,随后各地响应起义,最终形成全国性的革命。
-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各种内外因素,革命后的中国依然面临着动荡和分裂。
3. 五四运动(1919):-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也是中国现代思想解放的里程碑。
-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中国政府对《凡尔赛条约》的签署,引起学生和民众的强烈抗议。
- 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激发了中国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 中国的成立(1921):- 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是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的成立地点是上海,会议由陈独秀主持,共有13名代表参加。
- 中国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其目标是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5. 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也是二战期间亚洲地区重要的战场之一。
- 中国抗日战争的发生是因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扩张,以及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满洲国建立。
-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既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胜利,也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地点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布成立,标志着人民革命的胜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考点1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即时演练
一、选择题
1.“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该评价适用于( )
A.抗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北伐战争
解析:B A项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已不是中世纪的社会、政府,使用的也不是中世纪的武器,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是封建社会,而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故B 项正确;C项时中国已经不是中世纪的武器,D项战争爆发时中国已经不是中世纪的政府,故
C、D两项错误。
2.(2014贵州模拟)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
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
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
解析:A 注意题干信息“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由于外国的侵略加剧,引发了失业问题,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推动了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A项正确。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林则徐等人新思想的萌发受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直接刺激,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是在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展的,故D项错误。
3.(2015黄冈月考)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
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
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
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
解析:C 首先依据材料判断“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对应的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一条,根据所学,其危害是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故C 项正确。
协定关税改变了原来的通商旧制,有利于英国商品倾销和对原料掠夺,是不平等的经济交往,故A、B两项错误;而D项中国完全丧失海关管理权的标志是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故D项错误。
4.(2014清远调研)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
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转型表现的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马列主义的传入
解析:B 从社会转型的特征来看,洋务运动对应的是经济起步,戊戌变法对应的是政体变革,而马列主义的传入对应的是思想解放,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并不具有社会转型的性质,故B项符合题意。
5.有人将右面漫画中跑路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
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
A.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
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解析:B 从“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可以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清统治者所作所为。
八国联军侵华,占领北京,慈禧“溜之大吉”;慈禧对义和团由招抚改为剿杀,是“反咬一口”;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是“为人打工”。
八国联军侵华后,列强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B项表述是《辛丑条约》内容之一,故B项正确。
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是德国占领胶州湾,故A项错误;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是签订《马关条约》,故C项错误;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内容,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6.(2014吉林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数据统计,到1879年,全国鸦片的自给率竟达到80.12%。
到1881年,不仅波斯鸦片进口全部停止,而且据当年英国驻上海领事提交给本国的贸易报告所说,“在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和贵州等省,印度鸦片几乎都被赶出了市场,现在简直不再运往这些地方,那里的消费全部由中国产的鸦片供应了”。
中国鸦片的发展速度惊人,仅过一年即1882年,本土鸦片已经不仅完全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出口了。
外国鸦片不仅在华西和西南地区,而且在沿海地区也正在逐渐让位于中国鸦片。
——卜正民、若林正编著《鸦片
政权:中国、英国和日本,1839~1952年》材料二1877年,驻英公使郭嵩焘连上两道奏折,请求朝廷主持禁烟,两广总督刘坤一在一
封私人信函中如此评价郭嵩焘的建议:“郭筠仙侍郎禁烟之议,万不能行。
即以广东而论,海关司局每年所收洋药税厘约百万有奇,讵有既经禁烟仍收税厘之理!此项巨款为接济京、协各饷及地方一切需要,从何设法弥缝?……顾据实直陈,必触忌讳,不如暂缓置议,想朝廷不再垂询。
”
——《刘坤一集》材料三“河南汝州、陕州一带,为汴中产土之地,去夏因委员禁拔烟苗,大滋乡民之怒,当时委员敷衍了事,仅将道旁各处烟苗拔去销差,不意今年该处所种较去年又多数倍,地方官虽出示禁止,而该乡民以性命相拼,致死不拔,上月杪,省台委人前往禁止烟馆,拔去烟苗,委员甫到该处,即为乡民所知,聚众违抗。
”“山西文水县武树福、弓九湖二人,以要求种烟为名,广布传单,敛钱聚众,甚至订立合同稿据,入约者达二十一社之多。
”
——《东方杂志》,1910年4月,第5期“罂粟种植者立即投向叛民,当革命运动正在展开时,重新种植
罂粟。
”
——高第《论辛亥革命的意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述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坤一为什么认为郭嵩焘的禁烟之策“朝廷”会“不再垂询”?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清政府禁烟会产生什么样的益处?为什么种植鸦片地区的人民反对禁烟?清政府的禁烟与其灭亡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析:第(1)问“原因”从政府的政策、经济价值、吸食的人群等角度思考回答。
“危害”从国家财政负担、军队战斗力、人民的健康、政治统治等角度思考。
第(2)问从“每年所收洋药税厘约百万有奇,讵有既经禁烟仍收税厘之理!……从何设法弥缝”看出,鸦片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鸦片财政关乎清朝的国库收入和地方的开支;如果禁烟就没有理由再收厘金(税源锐减)。
由此也可推出“鸦片的种植得到了清朝中央和地方大员的支持”。
第(3)问“禁烟产生的益处”从维护统治角度回答;“反对的理由”从农民的经济负担角度思考;“关系”从“立即投向叛民”等信息可判断禁烟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答案:(1)原因:清朝的大力扶植;1840年之前就已经形成生产规模;鸦片的经济价值刺激人们的生产愿望;吸食人口众多。
危害: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遭受重大破坏和损失;导致政治统治黑暗和军队战斗力
下降。
(2)鸦片的种植得到了清朝中央和地方大员的支持;鸦片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鸦片财政关乎清朝的国库收入和地方的一切开支;如果禁烟就没有理由再收厘金(税源锐减)。
(3)益处: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稳定统治。
反对的理由:人们无法负担这种经济损失。
关系:加速了清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