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宣言

合集下载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九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九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九章试题及答案俄罗斯、独联体的对外政策。

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九章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九章试题第九章俄罗斯社会转型研究一、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式有( )A,一种方式B,两种方式C,三种方式D,四种方式E,五种方式2,激进的“休克疗法”经济转型方式的代表有( )A,俄罗斯B,波兰C,罗马尼亚D,乌克兰E,匈牙利3,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基本内容有( )A,通过私有化改造所有制结构B,转换基本经济制度C,废除计划经济体制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E,改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4,实行渐进的经济转型方式的代表有( )A,俄罗斯B,波兰C,罗马尼亚D,乌克兰E,匈牙利5,东欧中亚实施经济转型的措施主要有( )A,从生产资料公有制走向私有化,借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B,放开物价,依靠市场调节的价格体系。

C,实行通货紧缩政策,抑制物价上涨。

D,减少财政赤字,削减财政补贴。

E,取消对外贸易的限制,货币依市场规律自由兑换6,东欧中亚地区影响较大的政治思潮有( )A,自由资本主义思潮B,社会主义思潮C,极端民主主义思潮D,民族主义思潮E,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7,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是( )A,全面接受西方文化历史的价值观B,彻底否定社会主义C,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D,主张多党制E,主张走“第三条道路”8,东欧中亚国家的经济转型基本完成,主要表现包括( )等A,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已基本结束B,初步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C,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成D,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都由市场进行调节,政府不再进行行政干预E,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自由化9,东欧中亚经济转型带来的后果主要有( )A,生产大幅度下降。

B,通货膨胀恶性发展C,居民生活水平下降D,社会两极分化严重E,外债负担加重。

数字经济导论-教案 第13章 世界各国和组织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与战略

数字经济导论-教案   第13章 世界各国和组织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与战略

第六篇数字经济政策第13章世界各国和组织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与战略内容与要求内容:(1)了解世界银行、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的数字经济倡议目标及侧重点(2)了解美国、欧盟和FI本的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和数字经济规划战略(3)区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数字经济政策侧重点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国际组织以及主要经济体的数字经济倡议与政策等方面知识,对各国家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侧重点有初步了解。

13.1 国际组织数字经济发展倡议基于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各大国际组织均通过各种举措,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一直将数字经济作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增加就业的重要手段。

世界银行指出,目前正在进行的投资项目中,有74%的项目包含通过ICT应用提升流程现代化水平并升级服务提供方式的内容,其中有59%的ICT应用完全或实质上实现既定FI标。

>世界经济论坛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发起“E15项目”支持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全球面临的数字经济、气候变化、竞争政策、贸易投资、国际规制合作等18个议题,邀请来自各国和国际组织有关专家合作研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供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和有关国家政府参考实施。

具体包含:将WTO规模扩大到数字经济的范围:开启数字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扩大和深化数字贸易议题下的规则合作:政府、企'也和非政府组织协同支持数字贸易。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倡议各国政府加快扶持互联网经济,着手应对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投资放缓的问题, 消除数字创新方面的监管障碍,维持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提高数字技术水平,缩小国家在数字经济方面的缺口,以免错失数字经济蕴含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数字经济概览:2015》指出,数字经济的全部潜能尚未实现,鼓励成员以战略方式发展数字经济。

OECD部长级会议上探讨了开放性互联网的效益和风险、全球连接、物联网、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增强人们对数字经济的信任和需求方面的举措,促进创造就业机会的方式,以及培养能实现数字经济效益最大化所需的技能等数字经济领域内容。

2017时事政治

2017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2016.9-2017.05)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习近平近日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月1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习近平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

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

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

4、新华社11月2日受权全文发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5、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11月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6、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1月16日上午在浙江省乌镇开幕。

7、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8、中共中央11月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

9、当地时间11月9日凌晨,美国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当选美国第五十八届总统。

10、11月14日,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再次问鼎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冠军。

这是世界上首台运行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算上此前“天河二号”的六连冠,中国连续4年占据全球超算排行榜的最高席位。

11、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10月2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018:“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18:“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18:“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作者:曹忠祥公丕萍卢伟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9年第02期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中国政府相继开展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四大主场外交活动,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在此形势下,“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国内各项工作和国际合作加快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展望2019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化,经济增长、大国博弈、地区安全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仍将面临稳定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在巩固和扩大五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2018年“一带一路”建设主要进展2018年以来,在认真总结五年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国内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围绕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政策协调、机制安排、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间的战略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与标准规则对接、投资与贸易合作、投融资与金融合作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呈现出一些新的亮点。

(一)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不断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成为新亮点2018年,在西方国家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唱衰”“抹黑”论调不断涌现和美国主动挑起贸易争端导致全球贸易环境日趋恶化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高层通过积极主动的外交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相关国家的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关注度持续提高、合作范围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颁布实施,“一带一路”与蒙古国“发展之路”和越南“两廊一圈”战略对接积极推进,第四次中阿巴三方务实合作对话、中哈举行产能与投资合作第十五次对话、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三次会议、中缅经济走廊联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泰贸易畅通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等双多边会议顺利召开,中国与17国发布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部长联合宣言》等,标志着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与沟通已逐步进入机制化、常态化轨道。

欧盟参与几内亚湾安全合作现状、特征与问题

欧盟参与几内亚湾安全合作现状、特征与问题

当代世界广义的几内亚湾从塞内加尔延伸至安哥拉,拥有长达6000公里的大西洋海岸,这一海域还包括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群岛。

该地区国家众多,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21世纪以来,几内亚湾海洋安全形势日趋恶化,成为全球海盗活动最猖獗的地区之一,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际海事局年度报告指出,2018年西部非洲的船只与船员遇袭案件数量显著增加,达到111起,远高于全球其他海域。

[1]2019年上半年,该地区发生的劫持事件和人质劫持数量分别占全球劫持事件和人质劫持总量的73%和92%。

[2]同时,有组织犯罪、非法捕捞、石油盗窃与失业问题愈发凸显,与海盗活动形成恶性循环,阻碍地区国家发展,威胁国际航路安全,成为全球安全治理的热点与难点。

欧盟及其成员国参与非洲安全合作时间久、范围广、程度深,几内亚湾也成为近年来欧盟重点关注和参与合作的区域之一。

欧盟及其成员国参与几内亚湾安全合作的原因欧盟及其成员国积极参与几内亚湾安全合作有历史和现实层面的多方面原因。

在历史层面,长期殖民使得欧洲国家与几内亚湾国家关系较为密切。

几内亚湾地区国家包括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加蓬、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从广义上讲,该地区还包括塞内加尔、冈比亚、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几内亚、佛得角、刚果(金)、刚果(布)和安哥拉。

该地区涉及国家多达19个,超过非洲国家总数的三分之一。

其中,有近一半国家是法欧盟参与几内亚湾安全合作:现状、特征与问题赵雅婷【内容提要】2010年以来,几内亚湾地区安全形势持续恶化,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欧盟出于历史与现实的多重考量,于2014年发布《欧盟几内亚湾战略》,积极参与地区安全合作。

在五年多的实践中,欧盟参与几内亚湾安全合作呈现表态明确、在已有框架下自主性不断增强、安全政策具有发展援助特色等特征。

同时,欧盟参与地区安全合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理念与实践脱节,“以发展促和平”政策效果不佳且缺乏军事力量支持,推动国际安全合作成效不显,当前国际合作存在固有局限等。

营养问题罗马宣言草案

营养问题罗马宣言草案

营养问题罗马宣言草案1.我们,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各成员的部长和全权代表,于2014年11月19-21日在罗马召开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旨在应对营养不良对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多重威胁。

2.重申第一届国际营养大会、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以及在相关国际目标和行动计划中做出的承诺。

13.重申人人有权获得足量安全营养食品,与充足食物权以及人人享有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相一致。

营养不良造成的多重威胁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4.认识到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微营养素缺乏症、超重和肥胖症以及不均衡膳食导致的非传染性疾病,给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造成高额社会经济及其他负担;对人们身体发育和认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威胁健康和福祉;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增加对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同时由于限制人类实现潜能、降低生产力,从而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5.认识到造成营养不良问题根源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全年不间断保质保量获得经济上能承担、文化上可接受的食品是一项关键决定因素;营养不良现象往往由于其他因素加重并形成恶性循环,包括非饮用水、不良卫生条件、食源性及寄生虫感染以及因不安全食品供应而造成的化学污染物损害性摄入;∙贫困是造成城乡地区营养不良现象的主要根源。

6.认识到大多数国家都面临各种类型营养不良并存现象;尽管膳食风险影响到所有社会经济群体,但就营养状况、对风险的暴露程度以及膳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的充足程度而言,国家之间以及国内各地存在很大差异。

7.认识到环境和社会变化往往会对膳食结构和运动模式造成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并消费更多富含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糖类及盐/钠的加工食品,加剧了对肥胖症及非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

1以绿色突出显示当前所有承诺以及其他段落,包括欧洲区域提出的脚注案文。

8.认识到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并进而对粮食和营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9.认识到要为所有人提供安全营养食品以促进健康饮食,现行粮食系统正面临越来越多挑战;限制因素包括资源和生态可持续性、大量食品损耗和浪费、分配不均衡以及扭曲贸易的经济措施,包括单边强制性经济措施。

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

如"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水稻"等,在某些国家推广后,曾使粮食产量显著增长。

此后不久,就逐渐暴露了其局限性,主要是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

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

由此有人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设想,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国际力量,为发展中国家培育既高产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物新品种。

迄今已发现一种既高产而又能从贫瘠土地中吸收锌,挖掘‚绿并将其富集于种子中的小麦种质;一种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的木薯种质。

色基因‛促进第二次‚绿色革命‛摘要粮食和环境这两大问题,随21世纪的到来,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这两个世纪难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

本文在追忆人类为解决这两大难题所走过的路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第二次‚绿色革命‛来保障粮食供给、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方面进行探索,即通过挖掘作物种质资源中的促进增产,减少污染的这类‚绿色基因‛促进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完成作以探讨。

关键词:绿色革命基因种质资源面对21世纪世界人口将比目前再增加近一倍的巨大挑战,加强农作物生产、保证粮食供给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二大焦点,如何养活21世纪近百亿的人口,怎样保护日益恶化的环境,减少污染,使世界农业在良性环境下持续发展,既保障粮食供给,又不污染环境,破坏环境?这两大历史使命要靠什么来完成呢?‚要开展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农作物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挖掘与有效利用‛的专家及其它科技工作者经过热烈的讨论和争论得出的结论。

粮食安全论文(精选5篇)

粮食安全论文(精选5篇)

粮食安全论文(精选5篇)粮食安全论文【篇1】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而言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居安思危,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

要认识到,我国粮食供求仍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品种供给结构性短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农产品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依旧存在。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我国发展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

越是风疾雨骤,越是惊涛骇浪,就越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大国粮食安全根基。

从国内需求研判,我国粮食呈现供需结构性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逐渐转变的同时,也使得粮食供需关系出现了两对结构性矛盾。

一是低端产量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二是口粮安全与改善型需求的矛盾。

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必然导致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向高质量改善型需求升级,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将会越发突出。

从国内供给研判,粮食增产空间面临硬约束。

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是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面积距离18亿亩的耕地红线越来越近。

二是耕地质量明显下滑。

由于高强度利用,我国耕地基础地力也呈现下降态势,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尤为突出。

三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足。

部分农村地区出现耕地撂荒、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等现象。

从国际供给研判,国际粮食供应链稳定性不容乐观。

新冠疫情蔓延和国际形势的持续紧张对全球粮食供应体系造成很大冲击和影响,国际粮价出现大幅波动,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

我国部分农产品例如大豆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且进口对象国家高度集中,国际形势变化必然对我国粮食进口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论《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理念

论《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理念

论《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理念“食品企业、良心事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合格、优质食品的生产者,是功臣,也是劣质有害食品制造者,又可能成为罪人,因此说,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决定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既不是技术,也不是管理和设备,关键在人关键在于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

死猪肉生产肉制品,使用工业石腊制造火锅底料,使用氢氧化钠泡发水发产品,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有害吗?非也,让我们听听生产蛋白质含量仅为2%奶粉的生产企业主在听到长期喂食奶粉导致大头娃娃死亡时是怎么说的,“啊呀,这种奶粉是不能一直吃的,反正我们从来不吃,我们都到超市买几十元一听的进口奶粉吃”。

“哀莫大于心死”,这些人是何等的冷漠,何等的麻木不仁,何等的丧尽天良,这些人怎么能生产出合格的食品,怎么能做出负责任的事。

在投次主体逐渐多样,生产方式日益灵活,食品贸易不断繁荣,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在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通过教育扶持、打击、监管等多种手段,倡导营造诚信、公平、负责任的食品安全生产氛围,显得犹为重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食品质量的根本好转,有赖于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虽然,很多部门在食品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但与广大群众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目前,从田头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分别见于《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很多部法律法规,在政府加大协调监管力度,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严格监管的同时,亟待出台更加权威,更加统一,更加严格的类似《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调整、整合现有的部门职责,组建职责明确、责权统一、监管严明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提高整治效果。

“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广大群众是食品的最终消费者,是优质食品的受益者,也是劣质食品的受害者。

下面我们来看个案例1997年3月31日,天津市红桥区发生一起家庭因食用自制猪肉馅包子导致共同使用者4人食物中毒,主要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尚有手颤,唇颤的体征。

论中国《粮食安全法》的制定

论中国《粮食安全法》的制定

论中国《粮食安全法》的制定近年,国际粮食市场动荡,国际粮食危机与金融危机、能源危机交织在一起,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受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等的影响,我国近年粮食供给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粮价上涨较快,粮食质量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2009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以下简称《罗马宣言》)提出“支持酌情开展国家立法工作”。

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首次提出制定《粮食法》,《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也提出“制定公布粮食安全法”。

目前正在起草的粮食安全基本法定名为《粮食法》,笔者认为,该法命名《粮食安全法》较为合适,其依据,笔者将在本文详叙。

一、中国《粮食安全法》制定的必要性(一)其他保障手段的不足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必须加以重视和保障。

粮食安全保障依赖自然因素,但不能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层面上。

粮食安全保障需要技术因素,但我国新一代农民农业科技整体素质不高,农业技术难以有效地推广应用,更何况农业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环境污染、转基因问题等)。

粮食安全保障需要经济管理因素,但我国涉粮教育体系不完善,粮食生产经营者很难有效地运用经济管理知识管理粮食生产及其产业化环节。

粮食安全保障需要制度保障尤其是政策支持,但是政策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在当前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下,单靠政策不足以构建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法律保障的优势法律保障具有其他保障手段所不具備的诸多优点,如强制性、严谨性、稳定性等。

我国粮食法律制度仍处于发展阶段。

《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

虽然第九条规定非除外规定的部分事项可以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第十一条规定“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应当“及时制定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重点加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立法,正是粮食安全法律保障的题中之义。

“一带一路”是指

“一带一路”是指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TheBeltand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此即后来人们说的“一带”。

2、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由此,“一带一路”的概念被人们所熟悉。

3、2014年9月11日,习近平在出席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三国元首会晤时提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

4、2014年11月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5、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6、2014年12月29日,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并正式运行。

7、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阐释。

中国的粮食安全

中国的粮食安全

中国的粮食安全今天来具体谈一谈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个重要层面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那人民安全为宗旨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人的安全的实现,人的安全的实现关乎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过程。

那这一过程之中也就涉及到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系统论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构成,其中强调人民安全是宗旨,经济安全是基础,社会安全是保障。

今天所涉及到的粮食安全是一个关乎于人民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重大安全问题。

粮食本身是我们生存的一个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粮食的存在,它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必备条件,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产品,它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奠定着基础。

粮食是人类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今天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安全问题。

当然,新中国自成立以来,通过多次粮食战略的调整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但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对中国总体的国家安全构成重要挑战的一个领域,中国历任党和政府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有了粮食,人类才能够生存、生产和生活,才能够实现人的繁衍。

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作为最重要的基础产品,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通常说“粮食足,天下定”、“民以食为天”,古今中外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粮食对于人民生活的保障和社会稳定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一、粮食安全与粮食危机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存在有几十年的历史,而粮食安全这一概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现实问题的发展、国际环境、国际问题的突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古今中外的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作为安全概念的出现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事情,上世纪70年代,由于连续几年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粮食的减产和欠收。

国际发展援助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国际发展援助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国际发展援助概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农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金砖银行主要是针对亚洲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是一个区域性的银行。

()参考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发展援助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制度化援助,可将其分为官方和非官方两种途径。

()参考答案:对2.MDG与SDG分别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简称。

()参考答案:对3.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第四点计划”,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

()参考答案:对4.2021年我国把《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更名为《中国的国际合作》白皮书。

()参考答案:错5.国际劳工属于国家间的资源流动中的资本流动。

()参考答案:错6.受援国需要发展援助来推动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穷国在获得其他形式的资源转移是没有竞争力的()参考答案:对7.由于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较少,中等收入国家获得的援助较少。

()参考答案:错8.战后欧洲经济很快恢复,决定建立一个地位与经济合作总署并列的机构,即以下哪个选项。

()参考答案:OECD9.每个国家对外援助都具有服务于本国政治外交目标的意义,能够提升援助国在受援国的影响力,下列国家的援助重点关系对应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法国-南非10.从援助区域分布来看,国际发展援助最重要的流向是()参考答案:非洲第二章测试1.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有()。

参考答案:改善孕产妇保健;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建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2.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容有()。

参考答案:无贫穷;零饥饿;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性别平等3.以下哪项属于国际发展援助主体?()参考答案:世界银行;比尔盖茨基金会;国际非政府组织;UN系统4.欧美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平均50-70年,而中国的过渡期只有()。

参考答案:305.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在峰会上正式通过()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居民饮食图鉴反映5大营养问题,你注意过吗?

中国居民饮食图鉴反映5大营养问题,你注意过吗?

中国居民饮食图鉴反映5大营养问题,你注意过吗?编者按:所谓“每逢佳节胖三斤”,想必大部分人都已暗暗决定要在节后调整饮食,合理膳食。

然而,你知道我们日常饮食中可能存在的营养问题吗?你知道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饮食,吃得更加健康吗?今天,我们特别编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丁钢强和张兵团队发表的题为“Nutrition transition and related health challenges over decades in China”的文章,共同关注中国居民的营养问题。

摘要:中国饮食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出台的各种经济、教育和卫生政策不仅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居民饮食结构和营养不良相关问题的进展。

本综述的目的是全面回顾中国成年人的饮食营养状况以及后续所面临的健康挑战。

数据来源主要为 1982 年、1992 年、2002 年和 2010~2012 年中国全国营养调查(CNNS)和报告以及1989~2015 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几十年来,中国成年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变化有:谷类和蔬菜摄入量减少,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增加;鸡蛋、鱼和奶制品的摄入量随时间推移有少量增加,但仍处于低水平;食用油和食盐的摄入量远远超过了推荐量;以脂肪为主的供能来源和“隐性饥饿”现象仍然很突出。

尽管营养不良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但相关疾病方面略有改善,超重和肥胖已成为突出问题,成年人的患病率分别从 1982 年的 16.4%和 3.6%分别上升到 2012 年的 30.1%和 11.9%。

综上所述,本文综述了我国营养水平与营养不良现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应加强对营养特征的动态监测,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提出有效的营养改善策略。

背景介绍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国家公共卫生战略和疾病防控战略的重要信息。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

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13 亿人口的大国,重视粮食生产尤为重要。

我国粮食从整体上看是安全的,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库存充裕,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

但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应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问题误区对策1 粮食安全的内涵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符合食品安全的、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对粮食安全作出进一步表述,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的挑战2.1粮食消费持续增长一是人口的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增加了需求。

过去10 年,我国人口净增加9000多万人。

目前,全国外出务工和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有2.3 亿人,过去这些人在农村种地、养猪,现在已经变成买粮、买肉吃了。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

过去10 年,城乡居民购买食品的支出增加了80%以上,人均消费食用油增加了2 成、肉类增加了3 成、水产品增加了6 成、奶类翻了两番。

三是工业发展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九五”期间工业用粮年均增长3.5%,“十五”期间年均增长5%。

2.2 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受非农建设用地及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耕地尤其是优质肥沃的耕地数量逐年有不同程度减少。

据有关资料表明,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151亿亩,2003年下降到18.151亿亩,短短7年时间减少了1亿亩。

2020年度全球十大人工智能治理事件

2020年度全球十大人工智能治理事件

数DATA & INT ·智数·智DATA & INT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其开发了一个系统,可以将大脑活动转化为文本数据,单句错词仅3%。

实验参与者被要求多次朗读50个固定句子,研究者们跟踪了他们讲话时的神经活动。

这些数据随后被输入到机器学习算法中,系统能将每个口述句子的大脑活动数据转换为数字字符串。

不过,由于通过脑机接口翻译大脑想法的技术对人们的隐私构成了强大的威胁,因此也一直伴随着不小的争议。

点评:机器人实际上是人所创造出的客体,但在未来社会它可能会同人这个本体相脱离,成为本体的存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人类。

我们这些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会在不久的将来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比如算法开始替代人类作出选择,一些原来只有人类能做的工作将会被机器所取代。

3.全国首例:法院认定人工智能生成文章构成作品,拥有著作权案例描述:2020年1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原告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被告上海盈某科技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认定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构成作品。

此案系全国首例认定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构成作品案件。

该案明确了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独创性判断步骤,并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创作过程以及相关人工智能使用人员的行为能否被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创作行为的问题上做出了探索,认定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构成作品,对于今后同类型案件的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点评:随着社会发展,未来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归属权、法律是否将其定义为一个法律主体,将是很重要的一个争执点。

4.欧美、韩国相继出台AI治理新规,严格限制、甚至禁用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在某些场景的发展和应用案例描述:欧盟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希望通过不断实现科学突破,维护欧盟的技术领先地位并确保新技术在尊重人权的基础上,改善人们生活。

当前欧洲采取了一致的方法来应对AI对人类和社会道德的影响,并思考了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创新。

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

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

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
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是1996年在罗马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由国际粮农组织(FAO)
发起,团结146个国家,200多家国际组织协商签订的一份文件。

罗马宣言是国际粮食安全大会的重要结果,也是国际社会打击贫困开展战略,构建可持续发展世界粮食安全体系,构建全球世界粮食安全未来的重要表述。

罗马宣言明确指出了全球粮食安全目标,指出必须从有效管理粮食供应、建立粮食安全政策,提高应急联防能力,处理农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及环境等相关的全球性问题,形成
一个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体系。

罗马宣言规定,国家要共同支持并且实施《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从政府到企业,从国内外的组织到个人,都应该诚实地承担责任,营造良好的市场机制,改善营商环境,以及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罗马宣言还规定,应加强国际贸易机制,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及其农民,以改善他们的农业生产能力、建立有效的社会福利措施和医疗体系,并为国际发展提供风险管理,诸为促进
世界共同可持续发展所处的下一个里程碑式声明。

罗马宣言的胜利取得,是国际社会致力于解决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1946年国际粮
农组织成立以来,国际社会在粮食安全领域作出的重大又有力的表现。

罗马宣言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穷农守正,为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也再次凸显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罗马宣言的实施使全球的粮食安全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面临的挑战仍然很大,加强国际粮食安全体系,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仍然是漫漫之路。

为最终实现粮食安全,只有我们每
一个人也发挥自己的力量,才能让未来更加美好、安康,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安居乐业。

“。

G20领导人罗马峰会及其之后

G20领导人罗马峰会及其之后

G20领导人罗马峰会及其之后庞中英从1999年为回应亚洲金融危机而初步创建,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升级为领导人峰会,二十国集团(G20)自2008年至今已举行了16场峰会。

2011年以来,每年举办的各种G20会议大概50场左右。

形形色色的G20会议加上最后的峰会,形成了复合的“G20进程”。

2021年10月31日,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落下帷幕,峰会上发布的《罗马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2008年华盛顿峰会以来所发布的宣言中最长的一个,是G20各成员之间外交沟通、妥协和合作的结果。

《宣言》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宣言》在第一条便指出,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应对当今最紧迫的全球挑战,汇聚合力,从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更好复苏,推动二十国集团成员以及全世界实现绿色、更加公平的增长”。

《宣言》还重申了G20作为“首要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的地位,强调G20在解决世界问题中的“多边主义关键作用”,一致同意加强G20 的全面作用。

《宣言》在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分歧犹存的情况下,原则上达成了一致立场,为随后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的成功注入了G20成员的集体意志。

《宣言》还在最后宣布了未来三年的轮值主席国:2022年的印度尼西亚、2023年的印度以及2024年的巴西。

这意味着未来三年G20进程的重心将向非西方国家转移。

从罗马指向格拉斯哥:2021年G20进程重在全球气候治理从2008年以来,G20进程一直在转型。

G20变得越来越全面,早已不再局限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当今世界面对的全球性主要挑战和全球治理的主要议题,都在G20进程中有所体现。

但是,每年的G20进程,在面面俱到的同时却也重点突出。

从2021年G20各次部长级会议到罗马峰会最后发布的《宣言》来看,推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治理达成新的目标,显然是2021年G20进程的重中之重。

2002年国际安全形势综述

2002年国际安全形势综述

2002 年国际安全形势综述 2002 年,在美国积极展开全球性反恐战争的背景下,全球军事和安全 格局都发生巨大 变化,全球各主要大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也有大幅度的调整,如美国出 台以先发制人 为本质的新国家安全战略,俄罗斯与北约建立 20 国机制,美国积极 备战伊拉克等, 都将对全球安全形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美国的全球性反恐战争在阿富汗取得胜利,但恐怖主义对国际社 会的威 胁却变得日益严重 从 2001 年 10 月开始的阿富汗战争,以美军的大获全胜而结束,这不 但使美国基本摧毁 了塔利班与基地组织在阿的恐怖网络,而且使美国获取了下述战果 1 美国 与 90 年多个国家建立了空前广泛的反恐联盟,从而确立了世界上惟 一超级大国的霸权; 2 美国打着反恐旗号,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入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丰富 的中亚地区,使其在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驻军长期化和合法 化;3 美国展示 了精确制导武器的性能,这必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订单,巩固美国作为 全球头号军售大国 的地位;4 美国分化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加强了它在中东和波斯湾 产油区的霸权。

总之,阿富汗战争的大获全胜,再次激起了美国向新的罗马帝国进军 的勇气和热望 在此背景下, 2002 年美国反恐战争与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发展趋势是 1 美国努力扩大反恐战果。

2002 年 3 月 11 日,美国正式宣布反恐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美 国在 2002 年进行了下述外交努力第一,继续在阿富汗及全球各地围 剿基地及其他 恐怖组织,切断其财政来源,并领导和支持阿的重建。

截至 2002 年 10 月 28 日,全球共有 约 2290 名恐怖主义分子在 99 个国家被逮捕;500 多个账户的 1135 亿美元恐怖主义资金被 冻结。

[1]欧盟、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北约、八国集团、美洲国家组织、东 南亚国家 联盟、非洲联盟等都采取了更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的具体步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宣言
公共交通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出行方式
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邀请世界各地的政治领导人作出关于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承诺。

作为我们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公共交通为人们就业、服务、教育及娱乐提供了经济的通行方式,同时是实现长期社会、环境及经济目标的有力手段。

然而,由于城市不断受到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如今的交通系统常常无法满足市民的需要。

因此国际公共交通协会希望城市、地区及国家领导人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政策,并承认公共交通状况的改进是促进增长、实现经济及社会发展以及减少环境危害的催化剂。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
■根据行人数量(而非机动车数量)分配城市空间
私人汽车对于个人及相关企业来说确很重要,在公共交通及私人汽车分享交通资源方面必须有一个平衡。

公共交通必须有专用车道,以此保证公共交通更加快速,更加可靠。

这是吸引市民以及提高交通效率的关键。

■为交通方式选择收取合理费用
每位交通工具的使用者都应为其所产生的环境及经济消费(尤其是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支付相应的费用。

这是对交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

这将迅速地改善交通流速,降低污染并增加来自公共交通的经济回报。

同时将提高交通融资的公平性。

■土地使用及交通用地联合规划
城市、地区、国家及国际层面,以更广阔的视角考虑公共交通问题已刻不容缓。

综合考虑了土地使用及交通用地需要的规划政策将有助于创建宜居型社区。

■弄清交通的基本原则
交通系统的组织应满足最广泛的社会需要,并为大多数市民提供可持续的交通选择。

这意味着交通系统要安全、可靠、方便、经济、同时要为大多数人提供必要信息以保证其高效性。

■加强公共交通投入
为使全方位配合的现代交通系统发挥潜能,需要对交通系统进行大量的持续性投资。

公共交通投资将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更有效的能源管理、更有效的交通空间利用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

公交交通管理部门将为实现高质量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服务
而不懈工作,并寻求与政治家开展合作,将这些呼呼转化为行动。

请参加进来,共同支持《国际公共交通协会罗马宣言》!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