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

合集下载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起因和发展历程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起因和发展历程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起因和发展历程一、起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外部环境因素等原因,在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管理不规范、效益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二、发展历程1、探索初期改革开放后的十年,中国政府开始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和方向。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对部分中央和地方企业实行试点改革的决定》。

试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压缩管理层级、减少非生产性人员、引入市场化机制等,这些措施为后来的改革积累了经验。

2、初步成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3年,全国中央企业试点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企业股份制改革。

这一时期的改革,使得国有企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经营方式。

3、深化改革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深化阶段,继续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1992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购销合同经营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行了公司制改革。

这一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进程。

4、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向多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2005年,中央企业开始进行重组并推行“三步走发展战略”。

2015年,中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意见》,试图通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资本混合来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5、前景展望当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权责不清、体制机制不完善、效益不高等问题。

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市场化、多元化发展,逐步实现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资本混合,以增强其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使其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引擎。

三、结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起因和发展历程,是中国经济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的过程虽然面临着一些阻力和问题,但可以从经过的各个阶段看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朝着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展现出独特的发展路径,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程中,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从探索到总结再到深化的过程,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模式。

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期探索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最初,国有企业的改革是由一些实践家和学术界的专家们提出的,并且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采用了多种改革方式,包括试点、改制、合资等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然而,这些探索性的改革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产生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二、国有企业改革总结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总结和完善的阶段。

在经过初期的试错之后,政府着手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1984年,全国性的工业企业改革会议召开,强调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才能有效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

此后,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进行深化和完善。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在“私有化”的背景下,中国逐渐承认了“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国有企业有社会属性”的政策,规定了“一手由国家代表、二手由市场制定价格”的国有资产配置模式。

这项改革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也为中国首次解决了国有资产是否要私有化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同时,中国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如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内部治理等,改进了国有企业的运作和管理。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强改强”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开始着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目的在于加速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这也是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过渡的重要阶段。

我国国企改革实践与探索

我国国企改革实践与探索

我国国企改革实践与探索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国有企业的国家,国企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下遭遇了很多挑战,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竞争,我国国企一直在进行改革和探索。

本文将就我国国企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国有企业市场机制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适应发展、最为普遍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因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引入市场机制。

以国有企业的改制和上市为例,国有企业改制是将原来的政府机构或行政机关的体制改为企业体制,以企业化运营为目标,使其转变为独立经济实体,而上市更是将这一过程顺利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初期的引进外资和股份化改革,打破公有制垄断,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并在同时也加强了对社会产生的回报。

二、多元化经营扩大企业规模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等渠道,将原来单一的产业范围扩大,实现多元化的经营发展。

多元化经营是改革国企的另一个方向,通过此过程,企业可以对原有的单一产业进行扩展,进一步发掘企业潜能,提高经营效益。

以长虹电器和格力电器两家企业为例。

长虹电器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电制造商,其多元化业务领域涉及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

而格力电器除了空调业务外,还涉足了电器、物业服务、金融、物流、手机、电竞等多个领域。

由此可见,通过多元化经营,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在某个单一领域的风险,还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式,提高竞争优势。

三、提高国企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一,对于国企而言,同样也不失重要性。

一些成功的国企,正是凭借自身的管理水平获得了市场的信任和竞争优势。

以中国平安集团和中国联通为例。

中国平安集团在保险行业内享有盛誉,其成功之处在于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的服务和产品质量。

中国联通则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改变传统电信业务的经营模式,并且也在管理制度上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业务经营效果。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间。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转型。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和特点。

首先,改革的初期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有企业开始面临市场经济竞争的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引入股权分置,员工持股等,来逐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在这个阶段,国有企业开始尝试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方式,虽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不适应,但这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起点。

其次,进入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通过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引入了非国有资本,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形式,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估值。

再次,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国企改革的文件和政策,如《国有企业法》《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等,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和规划。

在这个阶段,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管理也更加规范和透明,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最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化和全面的阶段。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发展。

国有企业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石油、电力、通信等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型。

在改革历程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国有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中,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但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市场化运作,国有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将继续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及经验总结自1978年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国有企业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开放初期的试验阶段、1990年代的重大和2000年以后的深化和完善阶段。

在开放初期,国有企业面临许多问题,如低效率、高成本、盈利能力低下等。

于是,政府开始实行试点和探索市场化的方向。

1979年,深圳特区成立并试行了一系列措施,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随后,国家推行了分税制、土地流转、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

1992年的《关于加快国有企业的决定》是国有企业的里程碑。

这个决定提出了以转制为核心的方案,即将一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企业,并通过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来提高效率。

此举进一步加快了国有企业的步伐。

同时,政府还为国有企业提供了优惠政策,通过注资债转股来缓解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并优化了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

2000年以后,国有企业进入了深化和完善阶段。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监管。

2024年,国家进一步扩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意见》,加强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监督。

同时,国有企业纷纷进行了混合所有制,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国有企业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坚持市场化方向。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和创造力。

同时,政府应当为市场提供公正、公平、透明的环境,确保企业在公平竞争中获得发展机会。

其次,优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通过转制、改制和混合所有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政府应当减少对国有企业的干预,鼓励企业自主经营和创新。

再次,增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监管。

政府应当完善资产管理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与实践

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与实践

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与实践(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重要经济组织形式,承担着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以及公益性服务等职能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有企业的支撑和引领,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如高额的成本费用、缺乏市场竞争力、效率低下、人才流失等。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有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创新、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等方面。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和策略1、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来,将企业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方式,实现国有资本投资、经营、管理的分离和市场化运作。

2、组织架构改革:优化国有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实行市场化管理模式,实现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3、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财务预算、统计、审计、监督制度,实行集团化管理,推进企业合并重组,在发挥国有资本作用的同时提高国有资本的运作效益。

4、市场化改革:实行市场化定价,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等的竞争,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推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1、央企改革:在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加强资本运营管理、提高企业证券化水平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2、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地方共性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协调配合。

3、混合所有制改革:赋予民营资本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改革红利,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及效益评价制度改革,在各领域建立有效的股份制国有企业联合体。

(四)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改革动力不足:改革主体缺乏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体系,改革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总结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总结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总结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的目的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本文就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但国有企业却始终存在着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等问题。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如“三转制”、“国资划转社保”、“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这些政策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国有企业向着市场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仍在持续进行中,相关政策和措施也在不断完善。

但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诸如如何平衡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地整合和管理国有企业等。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总结1.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市场化改革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手段。

对于那些生产效率低、产业结构老化的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可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转型升级。

以四川省为例,该省对峨眉山旅游集团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将其拆分成多个子公司,并引入社会资本,提高了峨眉山旅游的服务质量和市场价值。

通过市场化改革,峨眉山旅游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6亿元。

2.强化内部改革和优化资源配置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不仅需要外部市场化改革,更需要进行内部改革。

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内部管控是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广东省松禾集团对内部管控的改革经验有启示意义。

该公司引入北汽集团管理理念,通过制度设计、流程梳理和人员补充等方式,强化松禾集团内部管控,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

这一改革方案在流程上更加高效,人作为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得到了充分的考虑。

最终,松禾集团的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企业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3.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企业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与经验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与经验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与经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话题。

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与经验是多方面的,涵盖了政策、制度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和中国各级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视。

最后,还将分析改革所带来的经验和启示。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关乎改革开放及市场化进程的质量。

改革的道路经历了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过程。

在充分彻底地吸收消化国外经验以及吸纳 valuable experience 的基础上,才找到了较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改革模式。

1、一轮全方位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以“一轮全方位”的方式进行的。

这一轮改革的方向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市场竞争力,逐步实行财务会计制度和经济责任制。

同时对企业进行优化、改组,提高效益和经济效果。

这个时期的改革带有许多实验性质,许多有利的尝试都在这个时期进行了。

2、“以人为本”的改革在“第一轮全面改革”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的改革方针被提出。

黄埔军校99期参训学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和人事局原局长–殷一璀更是把这种改革方法叫做“用工资改革改革巨潮”。

这种思想的提出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并且加强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这个时期的改革措施包括委托经营、股份制改革和员工持股等。

3、“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21世纪初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此时,改革的方向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因为发展模式已经渐渐改变。

政府提倡推进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升级。

在这个时期,企业不再是由政府管理,转而由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力量推动。

改革的重点是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强创新,提高竞争力,建立起新型的市场机制。

二、中国政府对国企改革的重视中国政府一直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一个重要的改革领域,致力于加强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和效果。

政府在组织机构、法规和政策等方面都采取了许多措施以配合国企改革步伐。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脉络与成效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脉络与成效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变革。

下面将从历史脉络和成效两个方面来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

一、历史脉络1.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国有企业初期发展阶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建立了起重工业为主导的国有企业体系,以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主要目标。

国有企业在这一阶段大多数为大型钢铁、机械、煤矿等重工业企业,重点是完成工业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2. 70年代至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开始面临产能过剩、效率低下等问题,出现了经济效益下降、资源浪费等现象。

国家开始进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进行了试点改革和政策调整,引入了市场机制,试图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但由于改革力度有限,改革效果并不明显。

3. 90年代至今: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阶段在改革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国家开始大规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涉及产权、组织形式、经营机制等方面,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国家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重组上市、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快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改革成效1. 国有企业效益明显提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企业管理机制更加灵活多样,企业活力得到激发,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 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使得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拓展国际市场,积极与国际企业进行合作。

在一些领域甚至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3. 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上取得实质进展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上取得了实质进展。

国有企业逐渐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盈利主体,更是社会责任主体,开始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慈善等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积极力量。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与探索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与探索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与探索作为世界上最具规模的国有经济体,中国国有企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国内市场的变革,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了政府和企业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动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

目前,已有一些国有企业已经实现了股份制改造,甚至在资本市场上实现了公开发行,形成了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经营模式。

这些企业通过引入国际资本、合作伙伴,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自身的盈利能力。

然而,对于大多数国有企业来说,改革进程还不够快,多数国企的经营模式仍处于传统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主业不明、权责不清”的状态,留下了一些极为严重的问题。

如腐败现象、经营效益不佳、创新不够、人才流失等,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1. 深化产权改革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切实保护和增强国有资产的价值,优化企业股权结构,调整国有资产比例,将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管制降到最低限度,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加强内部治理与监管国有企业的改革不能仅仅通过外部手段进行,同时也需要在内部进行深入的治理和监管。

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进行。

强化监管,建立透明的企业管理体系,树立企业的社会信用,形成有效的自我监督机制,这些都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建立多层次的股权市场股权市场是企业融资的接口,也是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实现路径之一。

国家可以逐渐建立多层次股权市场,选择一些条件成熟的国有企业,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陆续推出股权,引入市场资本和民间资本,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4. 开放国有企业市场国有企业在国内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3个阶段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3个阶段

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来看,改革的脉络呈现出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推进特征。

本文通过透视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揭示推动每一阶段改革的基本因素和根本动力,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模式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以便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国有企业改革中把握规律,掌握主动,尽快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1978~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探索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有企业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

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

实践效果与改革预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

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旨在解决放权让利中暴露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大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

但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平等,企业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该政策很难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标来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十分严重。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重要的一项改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和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但同时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开始推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并且扩大了外商投资的范围,以形成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体制。

在改革的初期,股份制和合作制被引入到了国有企业体制中,而不完全归属于国家的股份被认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主导和外商引入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式。

在改革进程中,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治理也逐渐加强,企业的合理利润分配和员工福利待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和改善,从而推动了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路径的探索在改革的进程当中,国有企业通常会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产权问题。

由于国家和集体对于国有资产的占有权?有权利委托等一系列的权利关系,会对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出现模糊和重叠的情况。

这需要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解决诸多问题,以便进一步发展。

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对于国有企业管理结构的完善和明晰业务属性,是最基本的一项任务。

必须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学习企业文化和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局面。

此外,必须进一步强化企业和员工的意识,建立合法拥有财产的机制,并适当加强企业间关系,提高企业及员工的参与度,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

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发展市场投资组合,积极吸收国内外财务机构的理念,在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的同时,更加全面和灵活地规划企业的财务制度。

三、国有企业在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尽管很多改革成果已经得以实现,但仍然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缺乏更有效的市场机制,国有企业往往会面临高失业率、低效率和低收益等问题。

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历程与现实问题

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历程与现实问题

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历程与现实问题在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历程中,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改革旨在通过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推进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然而,在改革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历程与现实问题进行探讨。

一、历程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试点推进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和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新阶段。

试点推进阶段(1979-1992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起点。

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开始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推出了一系列试点政策,如“责任制”、“内部分账核算”、“职工持股”等。

这些试点不仅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期的深化改革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1992-2007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高峰期。

国家开始实行“国有企业下放权力,转换经营机制”的政策,取消了一批“小盆友”企业。

此外,还推出了“股份制改革”,并大规模进行了“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企业上市”等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

通过深化改革,国有企业顺应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加速了经济发展。

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新阶段(2007年至今)这一阶段是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新起点。

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国企股权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专业化”的市场化改革目标。

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推进“大型企业集团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等,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二、现实问题尽管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和挑战。

(一)管理效率不高当前,中国国有企业由于规模庞大、体制问题等因素,导致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各国有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出现了同城互搏、内耗等现象,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国有企业是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产物,也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一项基础性资源。

但在一定时期内,国有企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规模庞大、内部管理不规范、效率不高等。

因此,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的诉求。

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主要途径,主要思路是通过放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控制,促进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而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深化股份制改革,即国有企业向股份制转型。

此方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的实践。

三、合资与引进外资国有企业改革的另一途径是合资与引进外资。

由于国有企业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开展合资合作和招商引资便成为了加速企业发展和提升管理素质的有效手段。

通过引进外资企业,同时还能够将外部管理理念引入企业内部,加快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经验与启示1. 优化股份制改革方式。

在企业不能通过公开招股的方式改变公司性质的情况下,也要积极推动改革,逐步减少政府干预,优化企业股份制改革方式。

2. 积极引进外部市场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时,应该积极引进外部市场机制,如上市、约束机制、竞争机制,不断增加市场要素在企业内部的影响力,逐步实现脱离政府管制。

3. 积极开展重组,促进企业结构调整。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应积极开展重组,引进新兴企业、科技企业等,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5. 推进与国际接轨。

国有企业改革必然要向国际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同时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技术、海外拓展等方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只有通过加强国际交流、提高企业国际化程度,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

6. 完善国有企业法律保障。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表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法律保障的必要性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正确合法进行,同时也能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总结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是一时的事情,需要逐步深化、完善,其核心在于市场化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革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加速企业发展,逐步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多种形式的探索。

从最初的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革,再到如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每一次改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进行的。

放权让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早期尝试。

这一阶段主要是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和经济利益,以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活力。

通过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让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产品销售、物资采购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当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企业与政府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约定的目标任务。

这种方式在短期内能够激发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承包期限短导致的短期行为、承包指标不合理等。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规范企业的运作机制。

这使得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

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不仅为企业筹集了资金,还促进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

同时,上市也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和更严格的市场监督,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近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热点。

通过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注重引入具有产业协同效应、创新能力强的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则是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断变革、改进的成果也在此产生。

本文将围绕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进行探讨。

一、改革背景中国改革开放起初为实现农村大跃进目标,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体制,以农村为主,小城镇企业为辅并不重视国有企业。

直到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中国政府开始思考国有企业的发展问题,准备推出国有企业改革。

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强大的政治力量和根深蒂固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的改革相对较难。

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漫长的过程。

二、改革进程1.第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步。

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工具是“谁亏谁封闭”政策。

这个政策的实施是对国有企业负责的标志,使得国有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追求利益最大化。

2.第二步:改革企业管理国有企业的管理与效益直接相关,提高效益需要在管理上下功夫。

1987年初,中国开始推行“企业管理三重分层制”,即将企业领导、生产管理和生产现场三级分离。

这个政策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3.第三步: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阶段,大量的国有企业开始引进外部股东,扩大企业经营收入、提高企业的效益、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和企业所有权结构也得到了深度改革,国有企业逐渐向股份制企业转型。

4.第四步:残余国有企业改革此时,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最后一个关键阶段——残余国有企业改革。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剥离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坚定实施区分政企、政民分开的战略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

三、改革的影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改革导致了企业的内部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质量。

同时,国有企业的贡献也体现在了中国国际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上。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行,至今已持续三十余年。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效率,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

在改革实践中,中国国有企业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升级,逐渐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体系。

一、改革的历史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末期。

当时,中国的国有企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低效率、低质量产品和诸多行政权力干预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中国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改革的第一步是开放市场,引入外资和技术。

在1985年至1990年期间,中央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消了大量的计划经济限制,逐步放开了市场,让国有企业有机会与私营企业进行竞争。

同时,中国政府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并分别建立了三条沿海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开放城市等一系列制度措施。

改革的第二步是推进资产重组,通过引入国内和国际的投资机构,将国有企业改造为具有现代制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

在1992年至1996年期间,国有企业相继推出重组计划,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资本家的投资,以实现企业的经营和技术的升级。

改革的第三步是推进市场化进程。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始终在市场化与国企股权关系之间寻求平衡,既要在市场上实现效益,又不能动摇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因此,在第三步的改革中,中国政府逐渐放开了国企所在行业的价格管制,给予了企业更多的自主独立决策权,同时加强了公司法制建设,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二、改革的现状经过多年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之一,拥有宏伟的产业链、广泛的国际业务、庞大的资本市场和强大的技术实力。

2019年,东方航空、中石化、中海油、中移动等企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及对策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而逐步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然而,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需要采取新的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及对策。

一、路径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

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尽可能的使得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具体措施包括:(1)股份制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的上市,引进外部投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市场化的工资制度: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化的工资制度,对员工进行薪酬分配。

(3)取消或者降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政府应当逐渐减少对企业的补贴或者取消补贴,让企业自负盈亏。

2、拓展海外市场走向海外市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

通过走向海外市场,国有企业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全球化的商业活动,企业的经验和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

3、增加科技投入科技战略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另一条重要路径。

通过加强研发和技术投入,改变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模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对策除了以上提到的路径外,还有一些对策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应对改革带来的压力。

1、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等措施,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缩小与民营企业的差距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存在明显的差距。

国有企业应当缩小和民营企业的差距,学习其优秀的经营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应当承担的基本义务。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也可以体现企业的文化。

4、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是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培育企业的管理人才,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加强企业自我监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

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与启示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与启示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与启示研究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这是因为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改革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而改革的成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经验以及启示,以期对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其改革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主要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对国有企业进行的调整和改革;第二阶段为90年代,主要是将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逐步实现向市场化运作;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至今,主要是从产权、制度、经营模式等多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水平。

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1.鼓励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国有企业也应当在竞争中逐步摆脱低效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同时,政府也应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强产权保护和法制建设,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水平。

2.赋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国有企业对政府的控制力度应当逐步减弱,为企业赋予更大的自主权。

这样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效益水平。

3.加强内部管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内部管理尤为重要。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内部制度建设,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4.市场导向国有企业应当逐步向市场导向转变,减少政府管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水平。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推动国有企业产业升级。

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1.坚持市场导向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也是如此。

国有企业应当坚持市场导向,逐步深化市场化的改革,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

同时,政府应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企业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2.培育市场主体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也应当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提高经营效率等措施,让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1979-2003)汪海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100836「内容提要」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每个阶段的改革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解决了一些问题。

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总之,直到今天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国企改革并没有真正、完全到位。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市场经济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号角。

自此以后,中国逐步走上了市场取向改革的道路。

以此为起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理论,大体上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全面改进的计划经济理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实践(1979-1984年)在1979年以后的一段实践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这个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过程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979-1980年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2)1981-1982年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

3)1983年以后实行利改税。

(一)1979-1980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1.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开始。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最初是在四川省开始的。

1978年第四季度,四川省首先在6个地方国营工业企业进行试点。

当时着重是从发动群众讨论增产节约计划入手,确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职工个人可以得到一定的奖金。

这个做法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979年1月,四川省委、省政府总结了6个企业进行扩权试点的经验,制订了《四川省地方工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快生产建设步伐的试点意见》,并决定从1979年起,把扩权试点扩大为100个工业企业。

这些改革措施给四川的工业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试点第一年即1979年,四川省84个地方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4.9%,利润增长33%,上缴利润增长24.2%,均高于非试点企业。

(注:参见《中国经济年鉴》(1981),第Ⅲ-55-19页。

)2.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展开。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搞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并为全国的体制改革摸索经验,1979年7月13日,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开征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税的暂行规定》、《关于提高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的暂行规定》、《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的暂行规定》等5个改革管理体制的文件。

这5个文件的基本精神就是逐步扩大工交企业的自主权。

扩大企业自主权等5个文件下达以后,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在1590个工业企业里进行了试点。

加上有些省、市按自定办法试点的企业,共为2100多户。

这批试点企业的利润约占当时全国工业企业利润的35%,产值约占26%.从试点情况看,利润留成办法,兼顾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的利益,把企业所得、职工福利奖金与企业经营好坏、利润多少直接挂钩,对发挥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促进企业关心生产成果,改善经营管理,起了积极作用。

从1979年到1980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不断发展,并具有相当规模。

到1980年底,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参加试点的国营工业企业已达到6000多个,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42000个的15%,产值占60%,利润占70%.据对5777个试点企业(不包括自负盈亏的试点企业)的统计,1980年完成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89%,实现利润增长11.8%,上交利润增长7.4%.上交国家的利润占全部实现利润的87%,企业留利占实现利润的10%,其余的3%用于归还贷款和政策性补贴等,增长利润的大部分也归国家。

这表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实现了增产增收,国家和企业都增加了收入。

但1979年到1980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主要是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宏观的控制和指导没有及时地跟上,出现了一些不按国家计划生产、重复建设、多发和滥发奖金的现象;一些改革措施相互之间不够配套。

(二)1981-1982年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1.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历史背景。

第一,工业经济责任制,是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是扩权的继续和深入。

第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各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对工业经济责任制的推行起了极大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第三,198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1981年初,各个地区从落实财政任务着手,对所属企业实行了“包干加奖励”的办法。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81年4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和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要求。

2.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政策规定。

1981年9月,国家经委和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根据半年多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实践,下达了《关于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注:参见《中国经济年鉴》(1982),第Ⅲ—31页。

)明确了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内容和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经济责任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在分配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

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是把每个岗位的责任、考核标准、经济效果同职工的收入挂起钩来,实行全面经济核算。

在分配上大体有这样几种形式:1)指标分解,即将工作量分解为若干个指标,每一种指标与一定的工资和奖金额相联系。

2)计件工资,包括超额计件工资和小集体超额计件。

3)超产奖。

4)定包奖。

5)浮动工资。

从1981年初到1982年底,工业企业在相当广的范围内推行了经济责任制。

在县属以上国有企业中,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企业占80%.3.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成就。

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成效,主要有:一是调动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增产增收。

1981年财政收入状况比1980年有明显好转,赤字从上年的127亿元减少到25亿元。

二是促进了企业整顿,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了改善和加强。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问题。

四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企业统收统支、捆得过死的状况,使企业有了一定的机动财力。

五是实行经济责任制,不仅对一线的生产工人落实了经济责任制,而且对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和辅助工人也在明确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六是实行经济责任制,促进了工业的调整。

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是实行经济责任制与计划管理结合得不够好,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时,企业往往过多地强调自身的利益,一些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还不够落实,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三)1983年以后实行利改税1.实行第一步利改税。

从1980年开始,曾经在400多个工业企业中进行了以税代利的试点。

试点的效果比较好,参加试点的全部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明显地高于总产值的增长,特别是实现利润和上交税费的增长,大大高于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增长。

而且在企业实现利润的增长部分中,保证了大部分以税金和资金占有费的形式上缴国家,企业所得也增加了。

于是,1983年4月24日,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关于全国利改税工作会议报告和《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注:参见《中国经济年鉴》(1984),第Ⅸ—83-86页。

)决定1983年开始进行利改税的第一步,即实行税利并存的制度。

在企业实现利润中,先征收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和地方税,然后对税后利润采取多种形式在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并从1983年6月1日起开征国营企业的所得税。

据中央17个工业部门和27个省、市、自治区统计,到1983年底,实行利改税第一步的国营工业企业共有26500户,为盈利企业总户数的94.2%.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新增加的收入,以税金和利润形式上缴国家的部分约占70%左右,企业所得约占30%左右,其中用于职工奖励基金的部分约为8%.到1984年,国有企业留利占实现利润的比重,由改革前的5%上升到25%.(注:《中国经济年鉴》(1985),第Ⅳ—2页;《中国经济年鉴》(1989),第Ⅱ—39页。

但是,利改税的第一步还是有缺陷的。

其主要问题有三点:1)还没从根本上解决好国家同企业的分配关系。

“税利并存”的办法,企业纳税后还保留一块税后利润,国家同企业还得用包干或分成等办法进行再分配,因此还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盈亏责任制。

2)由于价格体系不合理,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利润水平悬殊,苦乐不均。

利改税第一步是在这种不平衡、不合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还没有完全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

3)企业所得税和税后利润的分配,仍然是按照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的,也就难于削弱“条条、块块”因自身经济利益而对企业进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行政领导仍然是企业的真正主宰者。

2.实行第二步利改税。

为了克服第一步利改税的各种弊端,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推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的报告和试行办法,(注:参见《中国经济年鉴》(1985),第Ⅹ—67-70页。

)并决定从1984年10月1日起,试行第二步利改税。

第二步利改税的主要内容,是将国有企业原来上缴国家财政的税利,改为向国家交税,即由原来税利并存改为完全交税。

第二步利改税仍然是在价格不合理、短时期又难于解决的情况下进行的。

它缓解了由价格不合理所带来的矛盾,使企业在利润悬殊状况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开展竞争,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第二步利改税后,企业不再按行政隶属关系上交利润,有利于合理解决“条条”与“块块”、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

但第二步利改税,也有明显的缺陷和局限。

从本质上说来,无论第一步利改税,还是第二步利改税,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政企分开以及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问题。

具体说来,第一、二步利改税都有混淆税利不同功能的不妥之处。

第二步利改税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合理确定调节税的问题,因而不能解决企业之间的苦乐不均和鞭打快牛问题。

而且,就实践结果看,由于所得税率过高,企业创利大部分都上交国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发展后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弊病愈趋严重。

以致后来不得不由实行第二步利改税,改行以承包为重点的多种形式经营责任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