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3课
八年级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分组展示总结板书:2、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请看投影资料,试分析此次改革的目的、主要地点、步骤和结果。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看其是从哪些方面来总结土地改革的意义的?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复习巩固检测达标课堂小结:自列学习提纲准备展示。
(5分钟)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2、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3、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这则材料反映出()A.土地公有制建立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C.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
与右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土地改革背景及其对中国农民的重要意义。
2. 理解土地改革的过程和主要措施。
3. 分析土地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土地改革背景19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政策,这背后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
而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地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对中国农民的意义非常重大。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土地改革对农民地位的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等方面的影响。
三、土地改革的过程和主要措施1.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2. 土地改革的两大步骤a. 土地改革的准备阶段b. 土地改革的实施阶段3. 土地改革的主要措施a. 土地的分配b. 分配土地的原则c. 分配土地的方式四、土地改革的影响土地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长远而深远的。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分析土地改革对农村经济、农民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
【思考题】1. 你认为土地改革对中国农民的意义有哪些?2. 土地改革过程中,农业合作社的建立起到了什么作用?3. 为什么说土地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参考答案】一、土地改革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
这是因为在解放前,农民受到封建地主的严重压迫和剥削,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广大农民没有土地、没有权利,在生产上失去了积极性。
因此,通过土地改革,帮助农民实现土地所有权和地位的提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民地位的提升:通过土地改革,农民不再受到封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实现土地所有权的合法化,提高了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
2. 农民收入的增加:土地改革使农民能够享有土地经营所得,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导学案完结版
中心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国民经济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求同存异
重点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难点
如何理解我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内容分配
划分小组:国内新闻组,报导新中国的内政;国际新闻组,报导新中国的外交。
[主持人]大家知道,建国初期,国际上风云变幻。我们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同一时期,我国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请听来自外交部的消息。
[外交发言人甲]大家好!下面由我来向大家介绍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关系谈判的代表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分别同两国总理共同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至今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始终奉行这一原则来处理问题。
周恩来在会议上三次机智地化解危机,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同”指各国面临着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异”指各国的处境不同,发展的道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的普遍赞扬,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这次会议中国交了很多朋友,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我们不能忘记“万隆会议”所历经的惊涛骇浪,更不能忘记在29个亚非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的“万隆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
第3课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土地改革背景和根本原因。
2、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及其内容。
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在书上做标记,完成学案)
1、土地改革的背景(听教师讲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和内容是什么?(标出页数)
3、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及其成果是什么?(标出页数)
4、说一说:假如解放前你是的一个贫苦农民,土地改革后,你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阅读课文第二子目,在书上做标记,完成学案)
5、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标出页数)
知识梳理:
原因:
时间:______________
开始:
土地改革标志: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时间______________
意义:
知识运用:
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
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导学案第3课土地改革.doc
第3课土地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时间和基本内容。
思考:土地改革的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卜-列问题.自己解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出示解放前我国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从这份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哪样一些结论?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简述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1、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实行农民的. 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制度,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成为的主人。
这使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 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同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1) 1.在土地改革中,为什么给地主也分土地?为什么对地主和富农、中农区别对待?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什么?(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3)你知道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吗?四、拓展延伸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吗?他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为党和政府为“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土地高度集中农民无地土地改革颁布《十.地改革法》历史意义五、巩固归纳:阻碍农村经济基本内容废除、巩固、解放、准备和社会发展六、能力训练:1、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2、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A.1950 年B.1951 年C.1952 年底D,1953 年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D(3)④D.①②④4、阅读下列材札同答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子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导学案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八年级班小组:姓名:评价:总编号: 0011 【学习目标】1、了解1954年宪法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万隆会议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3、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来强化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
自研自探环节自学指导(1、充分预习课本,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难点,以备集中讨论) 1、颁布时间: 年9月。
制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
主要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
6、提出: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目的:促进我国同印度、缅甸及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8、倡导:1954年6月,、、三国总理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9、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互不侵犯;;;。
10、影响: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的基本准则。
11、时间地点:年4月,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举行会议。
12、性质(特点):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13、主要内容: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和发展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14、中国在本次会议的贡献: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15、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展示提升互动评价环节展示单元一【共同探究】1、为什么说1954年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从《共同纲领》到第一部宪法说明了什么问题?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求同存异”的“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在万隆会议上,为什么说周恩来的发言体现了民主精神?展示单元二【拓展延伸】万隆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那么它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展示单元二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3.请从性质、特点、意义及作用等方面,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认识。
八年级历史第3课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导学案学案编号:第2课最可爱的人编写人:刘含新审核人:潘璟班级姓名一、【课后巩固练习】(20分)温故迎新选择题(5分)1.抗美援朝发生在()A.1950年6月B.1950年10月C.1951年6月D.1951年10月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A.黄继光B.邱少云C.刘伯承D.彭德怀3.1950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A.朱德B.彭德怀C.贺龙D.刘伯承4.朝鲜战争中中国军民,五战五捷,并将美军赶回()附近A.汉城B.副山C.金边D.“三八线”5.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A.解放军B.八路军C.红军D.志愿军材料分析:(15分)6.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 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该事件开始于_____年,结束于____年。
(2) 当时部队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
(3) 当时涌现出的两位英雄人物是______。
(4) 我们应该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7.史料分析:材料1: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材料2: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军参谋长联席主席布莱德雷请回答:(1)材料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代表。
(2)哪些事件证明美国人选错了“战争对手”和“地点”?(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第3课土地改革编写人:刘含新审核人:潘璟班级姓名二、【课前预习】预习自测: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背景: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___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2、开始: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_______,实行农民的_____。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导学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材料1中“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表明土地改革主要在哪些阶级中进行?从材料中可以认识,土地改革要废除和建立的土地制度分别是什么?
土地改革的原因、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步骤
学习内容
备注
自主学习
1、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___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_______,实行农民的_____。到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自主检测交流巩固
互助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⑵材料2中“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况?
⑶为什么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整体把握前伸后延
总结
土地高度集中土地改革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土地改革法》
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内容废除、巩固、解放、准备
学后反思
2、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记忆)
认真阅读,整体感知,自主预习
互助释疑
八年级历史第三课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导学案陈雪莲课题:《土地改革》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的大体情况;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2、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学习重点】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知识链接】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学法指导】收集并分析资料、讲述故事、设疑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一、稳定物价之战(请阅读教材第8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就行)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2.人民政府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结果?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听老师讲述)1.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2.抗美援朝战争的简单经过。
(1)开始:(2)结束:3.历史意义:【合作探究】1.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米棉之战”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我们绝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农村,家里都有土地,现在你家里的土地和20世纪50年代农民家里的土地性质一样吗?3.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朝作战为什么要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现在如果美国对朝鲜动武,中国还会卷入吗?【整理学案】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为此进行了哪些活动?【达标测评】1.(2011·山东烟台)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2.(2011·湖北十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
历史 八下 第3课 《土地改革》 导学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学习目标】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过程;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通过归纳近代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纵向联系历史知识的认识和能力。
4.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理解基本国情是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认识到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土地改革的开展、土地改革的意义难点: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意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填空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__________ 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数量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这种状况严重阻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
3._________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4.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年冬天,全国分批进行改革。
5.到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_____________了土地改革。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共同探究】史料1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
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史料2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八年级(下)历史第3课导学案教师版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教师版)八年级班姓名: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目标 1.识记土地改革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认识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
重点难点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难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课时两课时方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综合分析一、练习反馈二、自主梳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土地改革的背景: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落后的根源。
2.颁布的时间:_________年_____月。
3.颁布的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颁布的目的: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__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___开辟道路。
(二)、土地改革运动1.土地改革的开始:_________年冬。
2.土地改革的总政策:依靠_________、_________,团结_________,中立_________,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生产。
3.土地改革的内容:没收_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_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5.土地改革的意义: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制度;__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发展;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1.背景: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的收刮,长期战乱。
2.措施:没收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________________;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___________国家机构所需经费。
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导学案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初二()班学生:自学目标: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预习案:1.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____________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制定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____________,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_______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一、自主学习:(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逐步实现国家的,逐步实现国家对、和对的社会主义改造。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 年。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以帮助中国建设的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
4、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的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我国第一部宪法制定于年,全名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性质的。
它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制度是国家的制度。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的国家。
4、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5、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
6、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即中央人民政府。
(三)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我国进入阶段。
二.课堂探究:探究一:“一化”和“三改”分别指什么?三.巩固提升:(一)单选题1.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任务是()A.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B.完成三大改造C.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D.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2.奠定国营经济基础的措施是()A.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B.没收官僚资本C.调整私营工商业D.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3.1949年至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发展经济,中共采取的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是()A.为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将其没收B.为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对其进行改造C.为稳定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不允许其发展D.为利于国计民生,进行合理调整6.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没收官僚资本任务的完成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7.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3课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编写人:东溪中学崔素芳龙华武李兴春班级小组姓名【目标要求】一、第一个五年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时间、总任务是什么,有什么意义?2 “一五”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通过了什么决议?2、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3、宪法的性质、主要规定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三、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和内容、分别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2、三大改造的意义。
评价签字【问题探究】1、《宪法草案》形成的过程说明了什么?2、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目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简单的说就是“一化三改造”,这里的“一化”是指逐步实现()A.工业化B.农业集体化C.手工业合作化D.社会主义现代化2.毛主席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赞颂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这直接反映了()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B.“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成就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A.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通过《共同纲领》4.《共同纲领》所起的“临时宪法”的作用,截止到哪一年?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5.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组织生产合作社B.建立人民公社C.实行赎买方式D.实行公私合营6.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通过的方式是()A.没收B.调整C.赎买D.建立合作社7.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导学案:第3课 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学习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学习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
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
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合作探究1.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2.新中国成立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三、练习巩固1.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C.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A.《共同纲领》的颁布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4.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5.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教材照片】【自主学习】探究问题1想一想: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其相同点是什么?变化: 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相同:都是土地私有制。
探究问题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三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 材料一的图片说明了什么现象?图片表明我国当代仍属于什么样的土地制度?为此党和政府实行哪一土地政策进行调整?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分配极不合理。
封建土地制度。
进行了土地改革。
2. 从料二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实施这一土地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 依据材料三,为减少土地改革中阻力,促进生产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政策:保护富农(经济、财产)政策.4. 材料四是哪一举措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举措实施的重大历史意义。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一政策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探究问题3通过阅读教材P14页《材料研读》、《相关史实》回答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中为何要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同时又保留富农经济,而不是消灭富农。
八下历史第3课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导学案学习目标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2、土地改革的总政策和基本内容;3、土地改革的意义;(重点难点)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展示、交流预习学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时间:2、《土地改革法》提出土改的基本目的是:二、土地改革运动1、起止时间:2、土地改革的总政策:3、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1、2、3、4、5、合作探究土地改革的意义1、2、3、4、反馈练习一、单选题1、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官僚资本的态度是()A没收官僚资本B合理调整官僚资本C改造官僚资本D和平赎买官僚资本2、1952年,中国的农民由于获得土地而欣喜万分,主要是因为()A土地革命B土地改革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合作化3、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A所有权B使用权C经营权D管理权4、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制度的基础,它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其形成和消亡的时间分别是()A春秋时期和1952年B战国时期和1950年C战国时期和1952年D战国时期和1949年5、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1)开国大典(2)西藏和平解放(3)朝鲜内战爆发(4)土地改革运动开始A(1)(2)B(2)(3)(4)C(2)(4)D(3)(4)6、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项是()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C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农村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7、“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这应出自下列哪部文献()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8、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镇压反革命B抗美援朝C追歼残敌D土地改革9、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0、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B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D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二、材料分析题两千多年来封建土地制度束缚着广大农民,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封市直一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姓名
班级总第 3 课时
2012-2013下
课题:第3课土地改革
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2-12主备人:张怀昌审核人李现海【课程标准】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知识点
基本要求
识记理解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的意义√√
止时间、大体时间,特别是有关土地改革的文件、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中考的重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常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自主学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课堂练习】
1.(09江宁二模)右图,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
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时期的一个场景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它的完成,摧毁了封建制度,但允许地主阶级存在
D.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3.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这一决策出自()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
5.强调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