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汝芬:考研政治十大分析预测题(2011年考研必备)
考研政治专家任汝芬教授答考研学生10问
考研政治专家任汝芬教授答考研学生10问
任汝芬,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哲学和思想教育研究生导师,西安交大出版社《考研政治理论复习考试指导序列丛书》的主编,原西安交大人文学院考研班政治理论课的主讲教师,现西安人信培训学校名誉校长,考研政治理论课主讲教师。
1981以来他一直从事考研政治理论的研究与辅导工作,认真负责,精心研究,经验丰富,指导有方,在西安及全国考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他领导和组织了一个团结合作、独具风格的辅导专家集体。
从1997以来任汝芬教授先后应邀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天津、石家庄、重庆、福州、苏州、沈阳、长春、大连、呼和浩特等十多个城市授课,2005听课考生达十多万人次,深受全国广大考研学子的欢迎和信赖。
听过他课的考生视他为良师益友,对他有许多的赞誉,其中“紧跟任汝芬,肯定得高分”已在广大考研学子中广为流传。
现将任汝芬教授回答考生和记者的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整理,奉献给大家借鉴、参考。
1 问:2006政治理论试题同前两相比的难度如何?
答:今2月中旬考研统考结束后,我在搜狐、新浪等多家网站以及同一些考生的通话中回答过这个问题,我认为今的考题难易适中,2004的考题偏难,2006同2005的考题难易相近,更加体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与。
2011年考研必备之考研政治预测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考研必备之考研政治预测题及答案解析1 根据材料分析“注重社会公平,理顺分配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政策措施、相互关系。
「材料」(1)社会财富开始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贫富悬殊,过分悬殊是当前我国分配不公的突出表现;(2)城乡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是当前我国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3)地区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4)行业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5)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的警戒线,是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重要指标;(6)各种非法收入数额越来越大,是人民最为不满的焦点问题;(7)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并不明显,收入分配的税收调节制度不健全。
「答案要点」(1)客观依据(形成原因)①改革开放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且实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和不同的分配方式,但同时分配关系又没有理顺、分配次序混乱,这是造成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直接原因;②监管制度不健全,出现相当数量的非法收入,远远高于劳动者的合法收入水平,是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焦点问题;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根本原因。
(2)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更多地注意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为公平追求效率,效率不能损害公平,具体措施是: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扩大就业、提高福利补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差距过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调整,即取缔非法收入,调整过高收入,保障和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扩大中等收入队伍,使中等收入人群成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中坚力量,特别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反贫困和反腐败问题。
(3)相互关系,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①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②先富和共富的关系;③既要反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又要反对平均主义。
2011考研政治热点:任汝芬剖析2011考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热点(12)
(三)南南合作
1.南南合作的含义
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关系即南南关系。
南南关系中有⽭盾和冲突的⼀⾯,但合作关系是主流。
南南合作起始于政治领域,发展于经济领域,深化于两者的有机结合。
2.南南合作的形式
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有:(1)区域性经济合作;(2)贸易合作;(3)货币⾦融合作;(4)技术合作。
3.南南合作的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南南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有:第⼀,地区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
第⼆,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
第三,不结盟运动和七⼗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
4.南南合作的意义
第⼀,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集体⾃⼒更⽣的道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第⼆,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政治、外交上的⼀致性。
这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将产⽣重要影响。
第三,它对于壮⼤第三世界的⼒量,提⾼它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国际新秩序有重⼤意义。
2011年考研政治预测重点十道题
2011年考研政治预测重点⼗道题 重点1 运⽤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特别是对⽴统⼀规律的有关原理分析世界观和⽅法论的具体问题 内容总结:两⼤特征:(1)普遍联系的观点;(2)永恒发展的观点。
五对范畴:(1)现象和本质;(2)原因和结果;(3)可能性和现实性;(4)必然性和偶然性;(5)内容和形式。
三⼤规律:(1)对⽴统⼀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
四种⽅法:(1)归纳与演绎;(2)分析与综合;(3)抽象与具体;(4)逻辑与历史相统⼀。
⼀个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该原理包括的观点有:(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
其⽅法论意义要求我们⽤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与⾃然、⼈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的全⾯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永恒发展的原理,该原理包括的观点有:(1)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关系;(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和旧事物的灭亡;(3)事物的发展是⼀个过程。
其⽅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上述原理及告诉我们的道理可分析的问题有:中国的发展要采⽤全球性、全局性的发展战略。
(1)中国的发展不能独⽴于世界经济之外,要和世界发展接轨,所以要采⽤全球化战略,积极的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2)中国社会内部存在多种因素,各因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所以要采⽤全局性战略,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根本⽅法。
任汝芬四要点预测2011考研政治大纲变化趋势
任汝芬四要点预测2011考研政治大纲变化趋势2010-08-25 | 阅读:2653 | 来源: 新东方在线讨论区[ 大中小] [划词已启用] [ 收藏]阅读提示:大家现在大概最关心的问题就是2011年考试大纲的情况,考试大纲会有什么变化?以及变化了,我们的对策是什么?我明确地告诉大家,考试大纲2011年的变化不大,变化仅仅是小的修改。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我任汝芬先生,是大家的朋友。
大家现在大概最关心的问题就是2011年考试大纲的情况,考试大纲会有什么变化?以及变化了,我们的对策是什么?教育部考试中心就政治来说要出三本书:考试大纲、考试分析、考试大纲解析。
据我了解的准确信息,要八月底才能出版,也就是正式发行。
但是我明确地告诉大家,考试大纲2011年的变化不大,变化仅仅是小的修改。
这个变化不大在哪里?主要是,变化要贯彻2009年中央开的一次会,就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它一共讲了八个问题,和我们考研相关的我概括有四个问题。
一个问题就是三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党八十多年来,建国六十多年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中国实现了三大历史性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变化。
第三个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变化,叫三大变化。
这三大变化我告诉同学,今年的2010年的第36题就是考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这是同我们考试相关的一个点。
第二个是三大特点,四中全会的文件里有一个对当今世界的看法与判断,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时期,这个就叫三大特点。
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就是强调一个内容,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型政党。
这里面的内容有四个:第一个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第二个,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第三,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教育;还有一个是建立学习型的党组织。
任汝芬:2011考研《政治》冲刺讲义(7)
任汝芬:2011考研《政治》冲刺讲义(7) ■补充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9题) 1.马克思指出:“哲学把⽆产阶级当作⾃⼰的物质武器,同样,⽆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的精神武器。
”这个名⾔表明 A.⽆产阶级是哲学存在的物质运动⽅式 B.⽆产阶级的最根本特性是物质性 C.哲学的根本特性是物质性 D.马克思主义是⽆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法论 2.马克思主义⽣命⼒的根源在于其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命性与阶级性的统⼀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命性的统⼀ 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法是A.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本本”B.理论联系实际C.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 4.列宁认为,马克思科学思想中成果是A.唯物主义B.辩证法C.认识论D.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6.“没有⾰命的理论,就没有⾰命的运动。
”这⼀论断体现了A.先有理论后有实践B.理论对实践的能动反作⽤C.理论是实践的来源D.认识决定实践 7.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理论创新 8.唯物辩证法和形⽽上学对⽴的实质是A.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B.是否承认对⽴统⼀学说C.是否承认质量互变规律D.是否承认否定之否定规律 9.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和根本的认识⽅法是A.分析和综合的⽅法B.抽象和具体的⽅法C.归纳和演绎的⽅法D.⽭盾分析⽅法 1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盾的特殊性B.⽭盾的普遍性C.事物变化的性质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观点B.认识观点C.物质观点D.意识观点 12.⼈类实践活动中最普遍、最根本的⽭盾和⼈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是A.主体和客体的⽭盾B.主观和客观的⽭盾C.物质和意识的⽭盾D.实践和认识的⽭盾 13.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政治上层建筑B.意识形态C.观念上层建筑D.哲学 14.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中的核⼼政治⼒量是A.军队B.国家政权C.法律D.社会主义国家的⽆产阶级政党 1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这种反作⽤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A.是否有利于综合国⼒的提升B.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C.是否有利于⼈民⽣活⽔平的提⾼D.是否有利于⽣产⼒的发展 16.社会意识相对独⽴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具有历史的继承性B.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C.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D.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17.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A.不断促进先进⽣产⼒的发展B.不断存进先进⽂化的发展C.不断促进⼈民根本利益的实现D.不断提⾼综合国⼒ 18.商品的使⽤价值是商品能满⾜⼈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性。
2011年考研政治最后押题绝密资料泄露--考前20题-看后必过
2011年考研政治最后押题--考前20题(一)马哲部分No1:结合材料分析地震自然灾害与奶粉安全事故:①结合材料,运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分析地震预报工作。
②结合材料,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分析在地震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应当怎样避免“天灾”变成“人祸”。
③结合哲学系统论与群众路线分析我们在实践中反对地方保护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必要性。
No2:结合现实材料和党的政策分析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①分析我国现阶段某些地区人的发展的误区与问题。
②结合我国粗放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③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结合唯物史观,分析构建和谐社会。
④从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原理,结合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分析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No3:分析材料,结合唯物史观,分析我国的改革:①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究竟是量变还是质变,为什么?②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我国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③分析材料,简述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④结合奶粉事件,运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简述我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No4:分析材料,结合唯物史观,分析和谐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竞争:①运用辩证的否定观,简述我们对国外文化的正确态度。
②简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③结合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分析我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文化竞争。
(二)马政经部分:No5:下列是关于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的材料:①简述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的表现及对我国的影响。
②结合材料简述市场机制的缺陷。
③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No6:下列是关于我国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内需的材料:①简述宏观调控的含义与基本目标,并简析为什么我国政府要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②简要分析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三大动力)及当前把扩大内需作为主要动力的必要性。
③结合我国当前生活中的物价上涨材料,分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011任汝芬毛中特部分
《任汝芬序列四》35.(1)如何理解材料1所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这一特点?(2)材料2说“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3)在全球共同反恐的形势下,为什么会出现了“越反越恐”的现象?(4)结合现实分析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指出如何遏制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活动?(1)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安全威胁有所下降。
但是,在一些地区、国家间的军事冲突依然存在,加上近来美国频繁地对外用兵,这些都表明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依然对世界和平构成现实的威胁。
在传统安全威胁相对削弱的背景下,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有组织犯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难民问题和非法移民问题等被视为当今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具有威胁性的因素,尤其是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2)国际恐怖主义新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恐怖活动全球化。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国际恐怖网络的建立提供了条件,而且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行动的目标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
二是恐怖组织军事化。
世界上现有恐怖组织上千个,一些恐怖组织使用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
如“基地”组织就装备有“毒刺”地对空导弹。
恐怖组织的军事化还体现在其实施恐怖活动时运用了军事谋略。
三是恐怖分子职业化。
“9·11”事件后,一些对社会不满者、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分子,陆续成为职业恐怖主义者。
他们接受专业的恐怖训练,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武器,甚至能驾驶飞机、坦克、轮船。
四是“三股势力”合流化。
近年来,“基地”组织在进行自身整合的同时,不但加强了与俄罗斯车臣叛匪、伊拉克极端势力的联系和相互支援,还与一些号称是“追求民族独立”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合流,使国际反恐形势更加严峻。
五是恐怖动机复杂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转型,发生恐怖活动的诱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使得防范和打击更加困难。
新东方 考研政治点睛 任汝芬
考研政治点睛班电子讲义主讲:任汝芬、陆卫明、刘儒欢迎使用新东方在线电子教材第一部分重点与热点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统领与指导备考(一)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新时期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
(二)党中央关于学习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党中央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是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教育部门要积极做好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三)十七大精神进入2011年试题的预测1.直接进入形势与政策试题,是这一课目试题的主要内容。
2.直接和间接进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
3.间接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试题。
所谓间接进入是指部分试题要体现十七大的新思想、新精神,而直接进入是指部分试题考查的就是十七大的新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1年最有可能考的分析题是以十七大的新思想为指导,或为十七大的新思想提供哲学依据。
理论重点是:(1)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相结合;(2)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三者的结合。
(一)唯物辩证法1.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2.质量互变规律。
任汝芬老师2011年考研政治冲刺 (来自考试吧视频)
体现党中央的新精神和新思想来统领考试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新精神和新思想是什么?明确贯彻十七大的精神,进一步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的更好重视内容1 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 主题十二五规划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强调最新的特点3 贯彻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心思想4 十二五计划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 十二五规划里经济政治文化里党的领导各方面都有些什么举措所以理解十二五规划里最重要的主题主线一定要抓住一个形式政策的考试理论课原理课的考试贯彻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考试不光考大纲内容新精神新思想和社会问题认真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新精神新思想把握新精神和考纲要求分科说重点:每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世界观方法论资本主义论科学发展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办事讲普遍规律揭示普遍规律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里面揭示的普遍规律技术理论搞清楚基本原理最重要是哲学三个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辩证法二三五四个理论两个总特征,三大规律,五对范畴,四个辩证事物方法一定要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希望注意:一定要认识客观规律要用客观规律去指导我们的行动去改造主观世界还有一个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真理和价值关系突出问题世界和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规律真理发展规律改造世界两个尺度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还有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观,适合发展的规律是什么社会制度的矛盾掌握原理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论重点:重视揭示资本主义本质的内容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不是永恒的社会热点:金融危机很多国家没有复苏和制度有关资本主义制度出问题在我们看来它不是一个合理的制度对社会主义要充满信心在目前看来选择题概论课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五中全会第二部分关系密切基础理论总体布局科学发展一定掌握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里面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胡锦涛提出的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的战略思想什么是科学发展?又要科学发展,又要社会和谐建设社会实行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关于经济结构调整重要第八章社会热点划清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界线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线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历史的现实:主线历史事件中国的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有关当代世界政治有五中全会的精神思想统筹国际大局问题按照中央精神两个内容1 党中央从十七大以来到现在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判断以及政策主张2 提出哪些主张?两个:坚持一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处理好同一切国家的关系中美和中欧关系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睦邻友好的政策时政问题:12.15号以后命题答题思路和方法分解回答问题其他方法和建议统筹安排基础内容过一遍每一个考试点真题1. 漫画“瞎子摸到了真象”--- 影射国际对于中国认识的前后变化。
任汝芬团队2012年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
2011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疗改革认识问题一、“政府主导”与“市场化”对立?有观点认为,中国应由政府拨款,建立以“广覆盖、低成本”为原则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
还有人强调,卫生医疗领域要强化政府责任,包括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功能以及政府全面干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的功能。
与之相对立,一些学者主张以市场为主导,认为医疗改革的最佳模式应是由政府负责筹措基金,而医疗服务的提供则应尽量由管理有序的市场竞争来完成。
新医改方案认为,在公共卫生领域,政府理所当然要承担主要责任,应该采取公共体制,由财政来筹集资金,由政府来主导;在医疗领域,不管从现实条件来看(我们有国有医院,也有非国有医院),还是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外也分营利医院和非营利医院),都应该采取混合体制,既要有政府筹资兴办的医疗机构,也要有非政府筹资的医疗机构;在药品生产流通领域,药品的生产和流通应该主要交由市场来解决,而政府主要对准入资格、价格和质量标准等进行监管;在医疗保障领域,可区分不同层次,医疗救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分别由政府承担、国家集体个人分担、个人承担市场运作。
二、发展公立医院还是非公立医院?发展公立还是非公立医院问题是医疗服务市场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也是治理医疗服务市场的策略性问题,发展公立或非公立医院之间的选择会对未来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医疗机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有人认为,公立医院是医疗市场的主体力量,公立医院的发展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虽然目前面临许多问题,但不能因此放慢公立医院的发展步伐[。
另有人提出,应大力促进非公立医院的发展,认为现在“看病贵”并非是市场竞争过度,而是市场竞争不足,所以要引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参与医疗市场竞争,提高效率,降低价格。
新医改方案认为,既要改革公立医院,也要同步改革非公立医院,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就无法通过改制将公立医院推向市场。
改革是手段,不是目的,形成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良性竞争关系,通过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效率才是目的。
2011任汝芬模拟卷及参考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 马克思说:在********社会,人摆脱了自然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性关系”,这里“人的依赖性关系”是指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其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关键在于没有正确解决A。
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客体的关系问题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A。
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B。
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C。
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D。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4.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A。
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的机构B。
作为保卫国家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的工具C。
作为捍卫自由民主、正义平等的工具D。
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A。
《改造我们的学习》B。
《反对本本主义》C。
《〈共产党人〉发刊词》D。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6. 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四大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A. 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 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C.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 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残余势力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
坚持依法治国C。
考研大师任汝芬预测政治考试重点各章热点
考研大师任汝芬预测政治考试重点各章热点
主持人:现在离考研只有50天左右的时间,您觉得现在考生应该着重关注哪些问题呢?
任汝芬:第一,现在一般出题的特点是以考试大纲为范围,以中央精神为指导,以推荐的教材为依据,以历届考题为参考,以社会热点为实际对象,以考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重点问题的能力以及考生运用基本理论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六个特点。
因此,现在大家要重视原来已经复习了,有一定的基础了。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贯彻五中全会的精神,要以五中全会精神来指导整个复习备考。
五中全会的精神是什幺呢?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
五中全会里有什幺新思想、新观点大家要高度重视。
因为这些精神都会进入考试。
尤其是今的考试大纲里规定了,形势和政策的有关类似要和政治理论课适当结合,所以希望大家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任汝芬:五中全会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哪些精神要特别注意呢?五中全会提出了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六个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就是坚持六个必须,这个原则大家要注意。
这六个必须一个是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要注意经济增长的增量和效益,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第二,必须转。
2011考研《政治》分析题预测及答案(2)
2011考研《政治》分析题预测及答案(2) 三、分析题:34~38⼩题,每⼩题10分,共5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将答案写在相应位置上。
34.如何看待我国局部地区出现的⽣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怎样看待我国西部⼤开发所取得的⽣态建设成就? 【答案要点】(1)⼈类社会与⾃然界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类社会与⾃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与⾃然的和谐关系。
我国所⾯临的局部⽣态环境恶化的问题,直接原因是⼈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与⾃然界的关系,在利⽤⾃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然界;⽽深层原因则是⼈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与⼈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
(2)解决局部地区⽣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就是促成⽭盾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类的⽅向发展,也就是减缓⼈类对环境资源的过渡索取。
⽭盾的转化需要⼀定的条件,⼈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要创造社会条件,积极实施计划⽣育,减轻⼈⼝压⼒,改变观念,实现⼈与⾃然的和解等。
(3)⼈类实践活动是有⽬的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
⾯对西部地区⽣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国家从西部实际出发,认真遵循和利⽤⾃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积极实施了⽣态建设⼯程,建⽴⽣态补偿机制,引导西部地区农牧民转变实践活动⽅式,以最⼩的⽔资源耗费达到的社会经济效益,从⽽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5.如何认识和解决统筹区域发展? 【答案要点】(1)统筹区域发展的必要性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个重要原则。
统筹区域发展,缩⼩区域发展差距,关系到不同区域间城乡居民能否共享改⾰开放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局,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社会稳定及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标和基本途径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2011年考研《政治》全程预测题及解析12道
2011年考研《政治》全程预测题及解析12道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叫做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观点)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性质)(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内容)(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011考研政治必考32道大分析题精选汇总
▲1.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命题重点,特别推荐,命制单选题、多选题或分析题) ▲2.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践要求(★★★★★一级重点,命题重点,特别推荐,一般命制选择题) ▲3.加强环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问题(★★★★★一级重点,特别推荐,命题重点,命制分析题) ▲4.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发展(★★★二级重点,频考知识点,特别推荐,命题重点)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和新科技革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级重点,特别推荐,命题重点,可命制分析题) ▲6.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胡锦涛“12?18”讲话内容,60周年的相关讲话、60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级重点,社会热点,特别推荐,命题重点,可命题分析题) ▲7.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点(★★★★★一级重点,社会热点,特别推荐,命题重点,可命制选择题) ▲8.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一级重点,社会热点、焦点,特别推荐,命题重点,可命题分析题) ▲9.弘扬优秀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级重点,社会热点,特别推荐,命题重点,可命制选择题或分析题) ▲10.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二级重点,社会热点,特别推荐,一般命制选择题) ▲11.新世纪新阶段对台的方针政策(★★★二级重点,特别推荐,一般命制选择题) ▲12.分析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意义(★★★二级重点,命题重点,特别推荐,可命制分析题) ▲13.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成功的经验、毛泽东代表著作及内容要点(★★★★★一级重点,命题重点,特别推荐,可命题分析题或选择题) ▲14.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的各种关系,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推荐,命题重点) ▲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战略的内涵。
任汝芬四套题答案全
模拟试题(一)一、单选1.C。
本题出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A。
抓住题目中的“从我国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出发”和“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 ,体现唯物论的方法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D。
本题马克思语录意在指出,新事物的产生是必须是在旧事物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才能出现的。
体现新事物产生的原因之一,故选D。
4.A。
本题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新增考点,只有A 符合题意并表述正确的。
5.A。
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乌之两翼”或“车之双轮” ,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6.C。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它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它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7. A。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8.D。
2016 年新增考试点,教材原话。
9.D。
ACD 项都是正确观点,但是题干中的李大钊的话讲的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没有全盘否定儒学。
10.D。
AB 项属于王明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表现。
Fpjmgmk2011年任汝芬序列四政治考研冲刺模拟及含答案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人情冷暖却已看破矣。
情也成空,且作“招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姿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任汝芬序列四一、单项选择题: 1~16 小题,每题 1 分,共 16 分。
以下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切合试题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不单指马克思恩格斯创办的基本理论、基本看法和学说的系统,也包含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系统C。
对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基本理论、基本看法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系统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围的定义是经过A。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B 。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
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3.商品互换是依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的。
钱币出现后,“等价互换”的要求表现为A。
互换两方的价值量相一致 B。
互换两方的使用价值量相一致C。
互换的数目和比率相一致 D。
价钱与价值相一致-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一致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一致C。
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一致D。
物质资料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生产的一致5.中国近代小财产阶级属于A。
财产阶级 B 。
置办财产阶级C。
民族财产阶级 D 。
劳动者6.毛泽东思想确定是在A。
中共一大 B 。
中共七大C。
中共十五大 D 。
中共十六大7.中共八大确定的此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目标是A。
建设规模一定同国力相适应B。
既反守旧又反冒进,在综合均衡中稳步行进C。
把国内外全部踊跃要素调换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
调整、稳固、充分、提高8.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是A。
坚持武装斗争、一致战线和党的建设B。
坚持脚踏实地、民众路线和独立自主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汝芬团队:2011年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预测分析题1阅读下列关于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再就业工作的一组材料(◆◆◆◆◆一级重点,命题概率70~80%)材料1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要出现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在某些部门或企业中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迅速地增加。
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即造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会不断产生出,并且正好是比例于它的力量和数量,不断产生出一个相对的,超过于资本平均价值增殖需要,从而过剩或者过多的劳动人口。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马克思指出:“劳动人口在他们生出资本的积累时,将会按愈益加大的范围,生出各种手段,致使他们自己变为相对多余的人口,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一个人口规律。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这是由于相对过剩人口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的发展提供随时所需要的劳动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又把相对过剩人口叫做产业后备军。
--徐禾主编《政治经济学》材料2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
从1978年到2005年,GDP 总量从3645亿元增加到182321亿元,我国就业人数也由4.01亿人增加到7.58亿人,增加了3.57亿人。
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近年来,当中国正在为经济增长欢呼时,却发现失业率也在增长。
“十五”期间GDP 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
进入2006年以后,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增至约2400万名,农村也有1.5亿富余劳动力等待“消化”。
从2008年后半年开始,由于受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就业难再次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当前就业工作面临四大难题:一是就业供给总量不减,就业压力大。
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全部消化。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部分困难地区、困难企业、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依然存在;已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有些还不稳定,存在再次失业的风险。
三是新就业矛盾逐步凸显。
主要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进一步突出,农村富余劳动群考网络:w w w .q u n k a o .c om力转移就业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是劳动力素质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精解十题》材料3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苦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材料4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十七大报告》请回答:(1)资本主义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失业问题有什么本质不同。
(2)为什么说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答案要点】(1)从现象上看,资本主义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都存在失业问题,但在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方式不可避免的伴侣,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是无产阶级遭受失业,贫困和饥饿的根本原因。
而我国当前存在的失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必然能够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无关。
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失业,但失业并不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可避免的伴侣。
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的本质为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根本保证。
当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就业压力大将始终是突出问题,应当看到解决就业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坚持不懈地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使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和基本要求,促进和增加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正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群考网络:w w w .q u n k a o .c om预测分析题2平均利润率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二级重点,命题概率50~60%)材料1假定某国只有三个生产部门,2007年各部门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生产和盈利状况如下表: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甲70c:30v 300%90乙80c:20v 200%20丙90c:10v 100%10全社会240c:60v 200%120材料2该国甲部门中M 企业的资本构成状况为7c+2v,利润率为50%;而同一部门中的N 企业,资本构成状况为7c+4v,利润率仅为30%。
请回答:(1)计算该国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每一部门榨取的剩余价值和最终获取利润的差额。
(2)如何解释各部门之间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的差别?(3)如何解释甲部门中M 、N 两个企业的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差别?(4)联系价值规律的作用说明平均利润率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答案要点】(1)依据题意: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全社会预付资本总额=120/300=40%甲、乙、丙三部门最终获取利润:甲部门利润=甲部门预付资本总额×平均利润率=100×40%=40乙部门利润=乙部门预付资本总额×平均利润率=100×40%=40丙部门利润=丙部门预付资本总额×平均利润率=100×40%=40甲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90=-50群考网络:w w w .q u n k a o .c om乙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90=-50丙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90=-50(2)第一,利润率平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趋势,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具体来说,是这样一个过程:出于对高额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求,资本总会朝那些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这一部门聚集的资本越多,生产能力越强,产量越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并导致该部门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此时这一部门利润就会下降。
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这一部门的利润水平低于其他部门,这时这一部门的资本又会主动迁出,寻求利润率水平较高的其他部门。
如此循环,不断反复,最终必然导致全社会各部门的利润呈现平均化的趋势。
第二,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一种趋势,并不意味着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
平均利润的形成,使等量资本能够获得等量利润,于是不少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量与本部门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量发生了偏离,具体而言,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由于在单位资本中作为价值源泉的可变资本的比重比较小,所以它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也比较少,因此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小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同理,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大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等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
这种状况一方面掩盖了单个资本家对本部门工人的剥削;另一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阶级性。
(3)平均利润的形成并不意味着超额利润的消失。
平均利润是指部门之间的利润平均化;而超额利润是指同一部门内部的各企业,因为劳动生产率不同,所得的收益也存在差别。
具体而言,在同一部门内,那些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较高,工人劳动较为熟练,对工人剥削程度较高的企业,可以获取超过本部门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
而那些工艺和技术水平较低、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企业,则连平均利润也很难获取,有的甚至还会亏损。
(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同时就是部门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过程,也是社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过程。
它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
价值规律的作用之一就是:“自发调节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形成协调的比例关系”。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为了使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好,必须尊重、遵循价值规律。
为此,第一,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让其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生产;第二,必须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体制,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让企业的竞争和资本的流动有序进行;第三,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避免市场自发作用的不足和缺陷。
预测分析题3阅读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材料(◆◆◆◆◆一级重点,命题概率70~80%)材料1群考网络:w w w .q u n k a o .c om1942年,毛泽东曾经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把马、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
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
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材料2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者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请回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指导意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区别和联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依据是什么?(4)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重要意义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