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变异》第一轮复习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遗传、变异和进化》一轮复习建议

《遗传、变异和进化》一轮复习建议

生生 物及 部 分 只含 D A 的 病 毒 , 是 以 D A 作 N 都 N
为遗 传物质 的 , 以 D 所 NA是 主要 的遗 传物 质 。 由 脱氧 核 苷 酸 可 拓 展 到 与 核 糖 核 苷 酸 的 区 别 、 与 D A及 R N NA 的 关 系 、 基 因 的关 系 等 知 识 点 。 与 双螺 旋结 构 可联 系碱 基互 补 原 则、 N 结 构 的相 D A 对稳 定性 与基 因 突 变 、 A 与 R DN NA结 构 的 区 别 等 知识点 ; 一 步联 系 到 基 因工 程 中 质 粒和 目的 进

基 因 的 结 构 都 是 双 螺 旋 结 构 , 制 性 内 切 酶 和 限
D A 连接 酶 对 双 螺 旋 结 构 中 相 应 位 点 的 作 用 。 N D NA复制 的两大 特点是 边解 旋边复 制 和半保 留 复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遗传 的物质基础和基 因工程
可将 教材 中有关知识点 先整理 出来 , 以遗传物 再 质为中心 . 将各知识 点之 间的关 系用联线 连接起 来, 形成简单 的概念 图( 如下图) 。
轮复习 中, 建议同学 们首先 梳理有关 知 识点, 做到
正本清源 , 查出 自己在有关概 念 中的模 糊之 处; 其次 注意与有关专题 相联系 , 强化 综合复 习; 结合一 些 再 综合 习题的训练 , 每做一题 , 要认 真思考分析 , 别是 特 针对自己做错 的题 目, 回顾 自己的思维过 程, 要 注意 查找 自己的思维 漏点 。 本专题主要包括三大块知识: 遗传的物质基础和基因
错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 一是初学的时候部 分概
念建立不准确 , 致审题 时把 握不定 只含 R NA的 生物 是部 分病 毒 .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一、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本概念1.概念整理:杂交:基因型别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普通用 x 表示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办法。

普通用表示。

测交:算是让XXX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别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这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这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XXX的自交后代中,并且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操纵显性性状的基因,普通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隐性基因:操纵隐性性状的基因,普通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XXX体的同一位置上,操纵相对性状的基因,普通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群体的别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群体上的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操纵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是由含有别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2.例题:(1)推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 x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x )纯合子自交后代基本上纯合子。

(√)纯合子测交后代基本上纯合子。

( x )杂合子自交后代基本上杂合子。

( x )只要存在等位基因,一定是杂合子。

(√)等位基因必然位于同源染群体上,非等位基因必然位于非同源染群体上。

( x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A.人的长发和白发 B.花生的厚壳和薄壳C.狗的长毛和卷毛 D.豌豆的红花和黄粒(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C )A. aa B. Bd C. Ff D. YY二、基因的分离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生物体在举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群体的分开而分离,分不进入到两种别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一、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1.基因的结构: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

编码区是指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的DNA片段,非编码区则不参与蛋白质合成。

2.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在染色体上呈线状,固定在各个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

3.基因的功能: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能够决定个体的性状及其遗传方式。

4.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够稳定遗传信息,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给后代细胞。

二、遗传变异的概念与类型1.遗传变异的概念:遗传变异指的是同一物种内个体之间在遗传物质上的差异。

2.遗传变异的类型:主要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两种。

-基因突变:指基因的突然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例如,突变会导致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个体的性状表现。

-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的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

例如,染色体缺失、重复、移位等畸变会引起染色体的不稳定和质量变化,从而影响个体的正常发育和生殖能力。

三、遗传规律与遗传定律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两个基本遗传定律。

-第一定律:互斥性定律(简称分离定律):每个个体在生殖时只能传递给后代一半的遗传因子。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每个基因对后代的遗传影响是相互独立的。

2.随机联合定律:指在两个或多个基因进行遗传时,基因之间以及其中一些基因的不完全显性和不完全隐性等特征的组合是随机的。

3.完全显性和不完全显性:完全显性是指一个等位基因(版本)能够完全表达其遗传信息,而不完全显性是指一个等位基因只能部分表达其遗传信息。

四、遗传特征的分离与联合1.分离:指两个不同表型的个体交配后,生产的后代表现出两个表型中的一个。

2.联合:指两个不同表型的个体交配后,生产的后代表现出两个表型的特征,即混合了两个表型的特征。

五、遗传的分子基础1.DNA的结构与复制:DNA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形成双螺旋结构。

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生物遗传是关于遗传信息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学科,它探索了生物种群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了解生物遗传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

本文将对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基因与染色体1. 基因是生物体内负责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它由DNA分子组成,位于染色体上。

2. 染色体是位于细胞核内的细长结构,其中包含了一条或多条DNA分子。

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二、遗传物质与遗传规律1. 遗传物质是指能够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在大多数生物体中为DNA分子。

2. 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同系合并定律,解释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和表现方式。

3. 遗传物质的复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能够通过复制过程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

三、遗传变异与突变1. 遗传变异是指个体在遗传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的变化,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2. 基因突变是指遗传物质中某个基因的序列发生了改变,可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

3.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如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等。

四、遗传的基本模式1. 显性遗传:指一个基因表现在表型上的特征能够完全遮盖另一个对立基因。

2. 隐性遗传:指一个基因表型上的特征被另一个对立基因遮盖,只有当两个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其表型特征才能显现。

3. 基因互作:指不同基因之间相互影响,导致表型特征的变化。

五、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体表现出的某个特征。

通过研究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可以分析遗传与环境对某个特征的影响程度。

2. 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和染色体的结构,进而改变遗传特征。

六、人类遗传病与遗传咨询1. 人类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疾病。

通过遗传咨询和遗传测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遗传潜力和风险,为生活、生殖和治疗提供指导。

高考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生物基因与性状传递规律以及遗传变异的发生和演化机制。

在高考生物中,遗传和变异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考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考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遗传与变异基础概念1. 基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本单位,能够编码生物性状。

2. 染色体:基因的载体,存在于细胞核中,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

3. 基因型:一个个体在某一基因位点上的基因的组合。

4. 表现型:一个个体在性状上的表现。

5. 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位点上,控制着相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6. 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决定个体的显性性状,隐性基因只在显性基因缺失或没有的情况下表现。

7. 一对杂合:一个个体所含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状态。

8. 纯合:一个个体所含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状态。

9. 遗传性状:与遗传有关的外显的性状。

二、遗传和变异的规律1.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一对配对基因对独立地分离和随机组合,形成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组合。

2. 分离定律:个体的两对基因分离开来,并独立地进入不同的配子。

3. 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对独立地分离和自由组合。

4. 互补定律:两对显性纯合子的复合子,其表型与一个配子的表型相同。

5. 独立分配定律:亲代的两对基因以各自的方式分配给子代。

三、单因素遗传1. 显性和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是指显性基因决定的性状能够表现在杂合和纯合个体上,隐性遗传是指隐性基因决定的性状只能在纯合个体上表现。

2. 过显性:过显性是指杂合个体的表型超过两种等位基因的效应之和。

3. 倒位:两对等位基因互换位置,导致显性和隐性状相反。

4. 可变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座上可以有多个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在自然界中随时变化。

5. 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

四、多因素遗传1. 重叠性状:多对基因的叠加作用,由于每对基因只对性状的一部分贡献,导致连续性状的存在。

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生物遗传与变异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它涉及到了生物体的遗传基础和变异现象,对于理解生物演化与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基因、染色体、遗传规律、突变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础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由DNA组成。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从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确保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稳定。

二、遗传规律经过长期的研究,生物学家摸索出了一些遗传规律,其中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硬连锁与柔连锁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主要包括基因的隐性和显性、各自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基因的分离等。

它帮助我们理解了生物遗传的本质和遗传特点。

硬连锁与柔连锁遗传规律则是指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硬连锁指的是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靠得很近,几乎同时遗传给后代,而柔连锁指的是基因在染色体上靠得较远,因此可能被断裂、重组等产生新的遗传组合。

三、突变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或改变,导致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特征。

突变可以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变异。

它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或缺失突变等。

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产生新的特征,有时对生物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染色体突变则是指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它可以是染色体片段的倒位、易位、缺失、加倍等变异。

染色体突变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不孕、遗传疾病等。

四、遗传变异的意义生物的遗传变异对于演化和适应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它能够增加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遗传变异在物种起源和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变异和选择的双重作用,生物种群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特征和特性,从而增加生存竞争的优势。

对于人类而言,遗传变异的研究对于探讨人类起源、疾病的发生机理以及个体差异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它和生物的演化、适应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对基因、染色体、遗传规律和突变等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深入理解生物遗传的本质和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生物学提供基础和参考。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第3节变异[知识框架]一、基因重组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结果使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类型。

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类型交换重组(四分体时期)转基因技术3、应用:杂交育种。

4、意义:产生新的基因型,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二、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或增加而使基因特定核苷酸系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2、原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太空射线外因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醋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结构发生改变3、特点:普遍性、随机性、多方向性、可逆性、中性、低频性4、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5、应用:诱变育种6、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7、实例:人类的镰状细胞贫血症、血友病、玉米中出现的白化苗、安康羊三、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1概念:由染色体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1.2种类:(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变异。

(2)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3)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

(4)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变异。

1.3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1.4举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1概念:由染色体数目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2.2类型(1)非整倍化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

(2)整倍化变异: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如三倍体无子西瓜。

2.3染色体组2.3.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2.3.2特点: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2)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2)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8)专题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11)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22)专题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29)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3)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3)第1课时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 (33)专题三减数分裂的解题方法 (38)第2课时受精作用 (45)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49)第3节伴性遗传 (54)专题四伴性遗传的解题方法 (61)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66)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6)第2节DNA的结构 (72)第3节DNA的复制 (77)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效遗传的DNA片段 (77)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83)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83)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90)专题五基因表达相关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94)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99)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99)第2节染色体变异 (103)第3节人类遗传病 (109)专题六可遗传变异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113)第六章生物的进化 (119)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19)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119)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123)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123)专题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130)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33)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36)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1.豌豆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的自花传粉和玉米的同株异花传粉都称为自交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杂交)的一般步骤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高考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遗传和变异是高考生物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涉及了生物的进化、多样性以及人类的遗传疾病等内容。

下面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点的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1. 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通过基因在代际之间传递和表达的生物性状的变化。

2. 遗传的因素:遗传的因素包括基因、染色体、DNA等。

3. 遗传的规律:(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总结了遗传定律,包括单因素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染色体遗传定律:染色体是载体基因的结构,染色体的亲子传递和分离规律决定了基因的遗传方式。

(3) 表现型的遗传规律: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多基因遗传、多基因互制、多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等。

二、基因突变与变异1. 基因突变的定义: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造成新的表型出现的遗传变异。

2. 基因突变的分类:(1) 点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等。

(2) 基因重组:包括染色体交换、交配型重组和基因重组等。

(3) 缺失、插入与倒位:染色体上的片段缺失、插入或倒位引起的遗传变异。

3. 变异的类型:(1) 无性变异:通过染色体的重组来增加遗传多样性。

(2) 同源变异:同一种或相近物种中的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3) 多态性:包括形态多态性、生态多态性和生殖多态性等。

三、基因的亲缘关系和基因图谱1. 基因的亲缘关系:通过研究基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判断基因之间的亲缘关系。

亲缘关系可以用基因相似指数和系统发育树来表示。

2. 基因图谱:基因图谱是将基因按照位置在染色体上进行排序和标记的图表。

它可以揭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和基因的分布规律,为遗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人类的遗传和变异1. 人类的染色体: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2.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是人类遗传疾病的重要原因。

常见的遗传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等。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详细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详细知识点

孟德尔遗传规律知识点清单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①在花未成熟前去母本的全部雄蕊②对母本套上纸袋③传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10各。

②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

③分别50—100次。

Dd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的数目要远远多于雌配子。

只不过是含D的雌配子和1:1,含D的雄配子和含d的雄配子比例接近1:1。

例1、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A、雌配子:雄配子=1:1 B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C、雌配子:雄配子=1:3D、含A遗传因子的雌配子:含a遗传因子的雄配子=1:1例2.豚鼠的黑体色对白体色是显性。

当一只杂合的黑色豚鼠和一只白豚鼠杂交时,产生出生的子代是三白一黑,以下对结果的合理解释是A.等位基因没有分离B.子代在数目小的情况下,常常观察不到预期的比率3∶1 D.减数分裂时,肯定发生了这对等位基因的互换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而且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等位基因,在减I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F1(Aa)产生两种配子,比例是1:1.)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具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I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假说→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归纳综合,总结预计测交实验的结果。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未显现出的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出不同性状(既有显性又有隐性)的现象。

D和d。

隐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

个体类: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交配类:自交:自交一般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

对于植物来说,是指自花授粉;而动物一般不说自交,用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代替。

杂交: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交配。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1.遗传与遗传物质:(1)遗传是指生物个体或种群在后代间传递性状的现象。

(2)传递性状的遗传物质是基因。

2.染色体与基因:(1)染色体是生物细胞中可见的染色质聚集物,携带了遗传信息。

(2)基因是染色体上的功能单位,是操纵个体性状的遗传物质。

3.遗传的分类:(1)单基因遗传:受一个基因控制的性状,可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2)多基因遗传:受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性状,呈连续分布的现象。

4.遗传的规律:(1)孟德尔遗传定律:-第一定律:同一性法则,同一种纯合子的后代性状相同。

-第二定律:分离法则,同一杂合子的后代存在隐性性状。

-第三定律:再组合法则,两个基因的组合方式影响后代性状。

(2)随意分离定律: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配子的分离是随意的。

5.基因型与表型:(1)基因型是一个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种类及其组合方式。

(2)表型是基因型在外部环境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功能等。

6.基因突变与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变异,可分为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2)变异是指个体或种群表型的差异,包括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

7.自由联会和连锁不平衡:(1)自由联会是指处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以非孟德尔方式联合遗传。

(2)连锁不平衡是指处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自由联会而不平衡地遗传。

8.性别遗传:(1)人类的性别遗传是由X和Y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为XY型,女性为XX型。

(2)X染色体和Y染色体携带了不同的性别决定基因,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9.染色体与基因工程:(1)染色体工程是通过改变个体或种群的染色体结构来实现其中一种目的的技术。

10.生物技术与遗传病:(1)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等,对生物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可遗传给后代。

以上是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的主要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加深对遗传与变异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遗传病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的发现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2、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3、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4、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5、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

6、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7、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1、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7单元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7单元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 apoB-100 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 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 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9 基因可 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 PCSK9 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 LDL 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 LDL 受体减少。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3.SLC 基因编码锰转运蛋白。研究发现该基因作为转录模板的一条 DNA 链中的碱基序列由 CGT 变为 TGT,导致所编码蛋白中的丙氨酸突 变为苏氨酸,使组织中锰元素严重缺乏,引发炎性肠病等多种疾病。下列 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推测患者 SLC 基因内部发生了碱基的替换 B.SLC 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锰转运蛋白的功能改变 C.突变的 SLC 基因相应 mRNA 中的变化为 CGU→UGU D.识别并转运丙氨酸和苏氨酸的 tRNA 不同
1.用辐射方法处理大豆,可选育出含油量高的大豆品种。而由 玉米品种甲高秆抗病(AABB)和乙矮秆易感病(aabb)来培育 aaBB 品 种时,一般不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请表述其原因。(答出两点)(必 修 2 P83“相关信息”)
提示:诱变育种具有不定向性(诱变的方向不能控制),多害少利 性(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2.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细胞癌变,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致癌病毒含有病毒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它 们通过感染人或动物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或动物的基因 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C [根据题干信息“基因作为转录模板的一条 DNA 链中的碱 基序列由 CGT 变为 TGT,导致所编码蛋白中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 酸”,说明该病是由于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属于基因突变,A 正确;SLC 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锰转运蛋白的氨基酸的种类发 生改变,所以相应的功能改变,B 正确;由于转录模板的基因序列由 CGT 变为 TGT,所以编码的 mRNA 序列由 GCA 变为 ACA,C 错 误;tRNA 上的反密码子和密码子配对,所以识别并转运丙氨酸和苏 氨酸的 tRNA 不同,D 正确。]

生物必修(2)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

生物必修(2)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3、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女性大于男性
(2)连续遗传现象
(3)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三、Y 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遗传特点: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
四、性别类型:
XY 型:XX 雌性 XY 雄性————大多数高等生物:人类、动物、高等植物
XW 型:ZZ 雄性 ZW 雌性————鸟类、蚕、蛾蝶类
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YYRR 和 YYRr
B、YYrr 和 YyRr C、YYRr 和 YyRr
D、YyRr 和 Yyrr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基本概念:
1、减数分裂—— 2、受精作用——
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 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 2、 精子的形成:
五、遗传病类型的鉴别:
(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
连续遗传、世代遗传——显性遗传
(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
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
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隐性遗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延续和进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

以下将对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生殖过程将自身的基因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在性状上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特征。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人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其中22 对是常染色体,1 对是性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会减半,这保证了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受精作用则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与体细胞相同,从而维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

该定律指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例如,对于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假设控制高茎的基因是D,控制矮茎的基因是d。

纯合高茎(DD)和纯合矮茎(dd)杂交,子一代(F1)均为高茎(Dd)。

F1 自交产生的 F2 中,基因型有 DD、Dd、dd,比例为 1:2:1,表现型为高茎和矮茎,比例为 3:1。

(二)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还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该定律指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比如,同时考虑豌豆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

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F1 为黄色圆粒(YyRr)。

F1 自交产生的 F2 中,表现型有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比例为 9:3: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减数分裂一、细胞的减数分裂及配子的形成过程(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1、精子的形成过程:场所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结果: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央。

(减Ⅰ的末期)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结果:每个子细胞的DNA数目减半。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场所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卵细胞部位动物: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植物:花药动物:卵巢植物:胚囊原始生殖细胞动物:精原细胞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动物:卵原细胞植物:大孢子母细胞细胞质分裂情况两次分裂都均等减Ⅰ的初级卵母细胞和减Ⅱ的次级卵母细胞皆不均等分裂。

只有减Ⅱ过程中第一极体是均等分裂,分裂结果1精原细胞→4精细胞(生殖细胞)1卵原细胞→1卵细胞(生殖细胞)+ 3极体(消失)是否变形变形不需变形相同点①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相同。

②产生的子细胞数目都是4个,且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特别提示】1、判断同源染色体条件: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③联会。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五)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六)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四分体中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七)细胞分裂图像辨析: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初级卵母细胞)姐妹分家—减Ⅱ后期(次级卵母细胞)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答案: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期减Ⅱ后期减Ⅰ后期答案:有丝前期减Ⅱ中期减Ⅰ后期减Ⅱ中期减Ⅰ前期减Ⅱ后期减Ⅰ中期有丝中期【特别提示】①该鉴别方法近适用于二倍体。

②染色组为偶数的多倍体进行减数分裂,其减Ⅱ细胞中也有同源染色体,可根据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推断是减数分裂。

③含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可根据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推断为有丝分裂。

(八)模型建构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例:图A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B表示细胞分裂图象,请分析回答:(139)1、图A中a~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a,图B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的时期是甲。

2、图A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图B中的丙,该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

3、图A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DNA复制;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B中的乙→丙过程。

4、符合图A中Ⅳ对应的细胞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与图A中Ⅲ和Ⅳ对应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九)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1、受精作用:(1)概念及部位: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高等动物在输卵管完成受精。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3)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①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②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具有随机性。

(4)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的进化;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右图表示: 二、【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书P14) 1、取材: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

2、过程:(看书、了解)第二节 有性生殖一、生殖的类型: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

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植物组织培养产生新个体、动物体细胞克隆产生新个体、通过胚胎分割产生众多个体等。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个体发育过程:包括大小孢子的形成和发育、精卵结合、以及受精卵生长发育为植物体等过程。

(1)大小孢子的形成和发育小孢子母细胞 小孢子 2个精子 (2N ) (N ) (N )大孢子母细胞 大孢子 卵细胞(N )(2N ) (N ) 2个极核(每个N )(注:假设植物为二倍体,每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条数为N ) (2)精卵结合: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将来发育成胚乳。

像这样,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

这是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3)受精卵生长发育为植物体 ● 种子的形成:● 种子萌发发育为新植物体 【特别注意】果实中的种皮和果皮由母体的体细胞发育而来,染色体组成与母体相同。

三、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受精卵→幼体。

卵裂(主要有丝分裂)阶段: 囊胚(囊胚中的空腔叫囊胚腔)原肠胚(具有内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原肠腔等结构)等胚后发育:幼体→性成熟个体方式: 直接发育(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变态发育(两栖类、昆虫)四、有性生殖的意义: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人类对遗传物资的探索过程:(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S 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 ● R 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2、实验过程:R 型活细菌 →不死亡S 型活细菌 →死亡,分离出S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 →不死亡R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 →死亡,分离出S 型活细菌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 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小鼠注射化因子”。

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特别提示】①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其活性。

②R型细菌转化S型细菌的原因是S型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内,与R型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1、实验设计思路: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分别单独观察各种物质的作用,体现了实验设计中的对照原则。

2、实验过程:如右图3、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设计思路:把DNA和蛋白质区分开来,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DNA 和蛋白质的作用。

2、实验材料:T2噬菌体(1)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DNA和蛋白质外壳。

如右图所示(2)生活习性: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2、实验过程:(对比实验)(1)用35S标记噬菌体:让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搅拌并离心。

结果:①上清液中含35S,即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②沉淀中无35S,即子代噬菌体。

(2)用32P标记噬菌体:让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搅拌并离心。

结果:①上清液中无32P ,即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②沉淀中有32P,即子代噬菌体。

3、实验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注意: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胞内。

【特别提示】①噬菌体侵染细菌包括: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5个步骤。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所需的原料——氨基酸全部来自细菌,场所——核糖体来自细菌。

而组成子代噬菌体的DNA既有来自侵入细菌的亲代噬菌体的,也有利用细菌体内的原料——脱氧核苷酸新合成的。

(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1、实验过程: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别感染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花叶病,但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RNA却能使烟草感染花叶病。

2、实验证明: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二、生物的遗传物质1、作为遗传物质必需具备的4个条件(1)在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使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