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走廊
利率走廊的基本原理
利率走廊的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 of an interest rate corridor is to establish a band within which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can fluctuate. 利率走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短期利率可以波动。
This framework is commonly used by central banks as a tool to manage monetary policy and influence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这个框架通常被央行用作管理货币政策并影响短期利率的工具。
By set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the corridor, the central bank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and stabilize the financial markets. 通过设定走廊的上下边界,央行能够有效地控制短期利率并稳定金融市场。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est rate corridor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olicy objectives of a country. 然而,利率走廊的实施和有效性可能会因国家特定的经济条件和政策目标而有所不同。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onsiderations involved in using an interest rate corridor.A key feature of an interest rate corridor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arget or policy rate at the center of the band. 利率走廊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在范围的中心建立一个目标或政策利率。
利率走廊是什么
利率走廊是什么?11月17日,中国央行网站刊登央行研究局研究人员牛慕鸿、张黎娜、张翔、宋雪涛、马骏的文章《利率走廊、利率稳定性和调控成本》。
文章认为,我国在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的过渡中也应建立利率走廊机制,以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率,提升未来政策利率的市场认可度和基准性,为利率的有效传导提供基础。
文章中他具体提出六大要点:1、有必要建立利率走廊操作系统。
2、利率走廊操作系统在控制短期利率波动上具有优越性,可以降低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
3、第一步是在隐性政策利率周围建立事实上的利率走廊。
4、第二步是逐步收窄事实上的利率走廊,第三步是取消基准存贷款利率。
5、应弱化将M2增速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给予其以更大弹性。
6、应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以改善未来货币政策的政策传导。
一、什么是利率走廊?所谓“利率走廊”(InterestRateCorridor),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存贷款而设定的一个利率操作区间。
走廊的上限一般为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利率;走廊的下限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备付金利率。
顶和底的利率实际上都是一种惩罚性的利率,意味着银行无法在货币市场上获得或者拆出资金。
理论上,在利率顶的时候,央行对货币供应是无限大,而在利率底的时候,央行对货币的需求是无限大的。
因此,利率可以被控制在顶和底之间的区域波动。
这使得央行的政策框架可以脱离对货币量的控制,转而通过价格去引导货币量。
转而言之,利率走廊是一种基于价格指引的货币政策框架。
二、为什么要建立利率走廊?一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GDP系统性的下降,以及FDI增速的趋缓使得:1)整体外汇占款流入放缓;2)外汇占款中相对稳定的、较长期限的资金流入减少。
上一轮周期中,银行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稳定和长期的资金。
这是由于企业可以通过出口赚外汇,而后结汇,然后以人民币存款沉淀在银行体系中。
然而近几年,这一模式运转不在顺畅,因此银行资金来源端中,代表稳定长期资金来源的存款占比不断下降,而更多依赖短期限的理财和同业资金。
利率走廊 名词解释
利率走廊名词解释
利率走廊是指央行通过设定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上下限,来影响市场利率波动范围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通常情况下,央行会设定一个存款利率上限和一个贷款利率下限,这两个利率之间的区间就被称为利率走廊。
央行通过调整这个利率走廊的上下限来影响市场上的短期利率水平,从而达到调控货币供应量和推动经济增长或者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利率走廊的设定可以帮助央行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市场利率的波动,同时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利率变动的参考范围,使市场利率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这种稳定有助于降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促进资金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利率走廊的调整通常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种手段。
当央行希望刺激经济增长时,可以通过降低利率走廊的上限或提高下限来降低市场利率,促进信贷扩张和投资活动;相反,当央行需要抑制通货膨胀或控制资产泡沫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走廊的上限或降低下限来抑制信贷过度扩张和投机行为。
总之,利率走廊是央行用来影响市场利率波动范围的一种货币
政策工具,通过调整利率走廊的上下限来达到调控货币供应量和推动经济增长或者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什么是利率走廊.doc
什么是利率走廊利率走廊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的机制。
下面由我为你分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利率走廊是什么利率走廊的央行目标利率利率走廊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的机制。
既然称之为"走廊",必然会有上下限或者一个区间,简单说就是中央银行划设的商业银行的借款及存款利率上下限。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即为上限,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即为下限。
在央行设定的贷款利率上,央行无条件满足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在存款利率上无条件接收商业银行的存款。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既不会以高于央行贷款利率的利率在同业拆借市场拆入资金,也不会以低于央行存款利率的利率在同业拆借市场拆出资金。
所以,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就只能在央行设定的存贷利率范围内波动。
那么利率走廊的目的就可以达成,即央行可以通过调控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贷款利率来调控市场利率。
美国的目标利率是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即联邦基金利率(Fed Funds),目前约为0-0.25%。
我国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应当是我国央行的目标利率,但由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规模和利率水平的不稳定性,外界一直以来认为金融机构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1YrLending)和居民储蓄1年期存款利率(1Yr Deposit)作为央行目标利率的参考值,目前分别为4.5%和2.25%。
利率走廊的影响利率走廊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通过稳定利率和流动性水平,进而影响全社会的投资和消费行为,最终达到稳定经济和物价的目的,因此构建以利率走廊机制为主的货币政策模式,将对我国经济和金融方面产生多种影响。
第一,市场利率的波动性有所下降。
我国长期以来的货币政策都是以数量调控为主,即主要依靠的是公开市场操作,因此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就意味着放弃了稳定的利率,同时这也是我国利率波动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原因所在。
实施利率走廊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实施利率走廊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引言:利率走廊机制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设定上限和下限利率,引导市场利率在特定范围内波动,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国际上实施利率走廊机制的经验及启示,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改革提供参考。
一、美国的利率走廊机制美国实施利率走廊机制的经验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通过设定联邦基金利率的上限和下限,将市场利率引导在这一范围内波动。
这种机制的优点在于,一方面保持了市场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又能够对市场利率进行有效控制。
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设定利率走廊时要充分考虑市场流动性的需求,同时确保对市场利率的有效控制。
二、欧洲的利率走廊机制欧洲央行实施的利率走廊机制也为我国提供了借鉴经验。
欧洲央行通过设定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来引导市场利率在这一范围内波动。
这种机制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距,来对市场流动性进行调节。
我国在制定利率走廊机制时,可以借鉴欧洲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距,来实现对市场流动性的有效调控。
三、日本的利率走廊机制日本实施的利率走廊机制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日本银行通过设定短期利率的上限和下限,并通过购买国债等操作来实现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这种机制的优点在于,既能够引导市场利率在特定范围内波动,又能够通过购买国债等操作来灵活调节市场流动性。
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设定利率走廊时要结合市场操作,通过调整市场流动性来实现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四、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利率走廊机制的实施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
国际经验表明,利率走廊机制对监管机构的要求更高。
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市场利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市场异常波动。
同时,还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加强对市场流动性和市场风险的监控,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五、提高透明度和沟通效果利率走廊机制的实施需要加强透明度和沟通效果。
利率走廊:作用机理、国际实践及启示
CAIXUN财讯-64- 利率走廊:作用机理、国际实践及启示 □ 中央财经大学 刘宇彤 李绍铭 / 文由于利率走廊中隐含着商业银行的利益诱导机制,因此金融市场的短期利率波动范围将限制在利率走廊的范围内。
国际经验表明,在适当的基础上,利率走廊可以引导和稳定短期市场利率。
我国中央银行在借鉴和利用利率走廊的实践中,应不断促进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构建走廊各要素,从而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
货币调控模式 利率走廊政策利率 短期市场利率20 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并成为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选择。
在货币政策实践中,利率走廊的货币调控模式以其便捷、透明、高效等特点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也对‘利率走廊’模式进行了尝试。
2015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以10个省(市)试点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广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适时调整利率水平,对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货币市场利率走廊上限功能予以探索。
这表明,中央银行实际上已经正式步入构建利率走廊的轨道,其将成为我国未来短期利率调控的主要方式。
本文通过分析利率走廊的内涵与作用机理,借鉴利率走廊构建的国际经验,充分认识利率走廊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对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提出建议。
利率走廊的内涵利率走廊也称为利率通道,指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机制,从而依靠设定的利率操作区间来稳定市场拆借利率的调控方法。
在实践中,各国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对称利率走廊和非对称利率走廊,而后者又包含天花板系统和地板系统两种具体类型。
典型的利率走廊模式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存贷款便利而设定的一个利率区间,存贷款利率分别构成该区间的上限和下限。
在这样的设定下,利率变动的时间序列轨迹便形似一条“走廊”。
利率走廊使金融市场的短期利率波动限定在“走廊”所框定的范围内。
利率走廊 interest rate corridor
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China is exploring the creation of an interest rate corridor, Yi Gang, vice-governor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said on Sunday.央行副行长易纲6日表示,中国正在探索建立“利率走廊”。
易纲对“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的定义为:中央银行通过提供一个存款和贷款的便利,主要是给商业银行提供这样的便利(the central bank introduces deposit and lending facilities to commercial banks),中央银行定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区间,通过这样一个利率区间调控和引导利率,这样一个机制就称之为“利率走廊”。
利率走廊的实施有利于稳定商业银行预期,避免预期利率飙升而出现囤积流动性(hoard liquidity)倾向,从而达到稳定利率作用。
另外,走廊不仅有助于降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open-market operations)、使用频率和幅度,降低操作成本,也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易纲表示,我们国家目前还不能够完全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利率走廊。
因为中国现在的机制还必须要兼顾货币的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take into account bot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argets of its monetary policy)。
易纲称,要逐步的做好央行控制短期利率(short interest rate)向中长期传导的机制。
面对风险,易纲表示,要完善利率市场风险定价(risk pricing)的机制。
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
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
利率走廊是指央行在一段利率范围内设定两个重要利率水平,分别为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并通过操作这两个利率来引导市场利率的走向。
利率走廊的运作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存款利率(下限):央行设定的最低利率水平,银行在向央行存款时可以获得该利率。
存款利率一般较低,可以刺激银行增加存款,从而减少银行的流动性。
2. 贷款利率(上限):央行设定的最高利率水平,银行在从央行贷款时需要支付该利率。
贷款利率一般较高,可以限制银行的借贷行为。
3. 货币市场利率:该利率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受到供求关系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处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
银行的借贷行为可以受到这一利率的引导。
4. 央行操作: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引导市场利率的走向,例如通过买入或卖出国债等来调节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市场利率的水平。
5. 利差: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依赖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
当利差较大时,银行倾向于从央行存款,增加了央行的存款量,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当利差较小时,银行倾向于从央行贷款,提高了贷款利率水平。
通过调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央行可以直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资金成本,进而对经济体系进行调控和引导。
什么是利率走廊
什么是利率走廊金融机构负债结构及期限变化,带来的资产配置变化,对央行调节货币总量的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央行2014年第一季度提出建立“利率走廊”机制,近日,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探索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
市场分析认为,这不仅有利于央行更好应对不可预期的短期性流动性冲击,发挥利率“自动稳定器”作用,从中长期效果来看,利率走廊还有助于市场化利率的稳步下调。
央行近期在常备借贷便利(SLF)的两个举动,让市场见识了货币政策执行层面的一个重大尝试。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央行于11月20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1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0.5亿元,期限为隔夜,利率2.75%。
市场分析认为,这是央行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利率走廊式价格型调控模式首次登场”。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利率走廊?有什么作用?与公开市场操作冲不冲突?国际经验是怎样的?为啥降SLF利率11月20日,央行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7天SLF利率分别调整为2.75%、3.25%。
11月27日,央行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共1000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25%。
据了解,央行曾在2013年6月金融市场遭遇“钱荒”时第一次采用类似操作,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短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和全国性商业银行。
与公开市场操作相比,SLF能够更及时、准确地应对流动性变化。
在控制短期利率波动上更有优势,更有利于金融市场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
2014年5月,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在中国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过程中,未来短期利率的调控方式将采取利率走廊模式。
因此,央行此次再次执行此类操作,被业界解读为央行正在探索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
“货币调控政策一般都会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和效果强化的过程。
”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一位高管表示,从各国的经验来看,货币调控框架向以利率走廊机制为主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贷款利率走廊的基本原理
贷款利率走廊的基本原理
贷款利率走廊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由央行设定的上限和下限利率构成。
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控这一范围内的利率水平,央行可以影响市场上的流动性和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首先,让我们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
央行通过设定贷款利率走廊的上限和下限,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成本。
当央行希望刺激经济时,可以降低走廊下限,使得商业银行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借入资金,从而促进信贷活动和投资。
相反,当央行希望抑制通货膨胀或控制资产泡沫时,可以提高走廊上限,使得商业银行的借贷成本增加,从而抑制信贷扩张和投资。
其次,从货币市场的角度来看。
央行通过调节走廊内的利率水平,可以影响市场上的流动性。
当走廊下限设定较低时,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交易利率会相应降低,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促进资金的流动。
相反,当走廊上限设定较高时,会抑制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控制资金的流动速度。
再者,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看。
贷款利率走廊的设定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进而影响了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
通
过这种方式,央行可以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贷款利率走廊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定上限和下限利率,央行可以影响市场上的流动性和货币供应量,从而调控经济。
这一工具在货币政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灵活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利率走廊名词解释
利率走廊名词解释
一、利率走廊的概念
利率走廊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设定一定的利率水平和利率波动范围,来引导市场利率走势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走廊的设定,可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从而达到调控经济发展和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
二、利率走廊的作用
利率走廊的主要作用有两点:
1. 稳定市场利率水平。
利率走廊的设定可以降低市场利率的波动性,使市场利率围绕着设定的利率水平上下波动,从而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较为稳定的利率预期,降低金融市场的风险。
2. 促进货币政策传导。
利率走廊的设定可以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更加明确,银行体系更容易传导货币政策,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利率走廊的应用
利率走廊在国际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欧元区的存款便利利率和贷款便利利率等。
中国也于 2016 年开始尝试建立利率走廊,目前中国的利率走廊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四、中国利率走廊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的利率走廊建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的运用,中国中央银行已经成功地将市场利
率维持在合理水平,并促进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然而,中国的利率走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由于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中国的利率走廊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此外,中国还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利率走廊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帮助中央银行实现稳定市场利率和促进货币政策传导的目的。
从国际实践看利率走廊的中国路径
从国际实践看利率走廊的中国路径利率走廊( Interest Rate Corridor )是一种被全球多国央行用于调控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
在利率走廊调控模式下,中央银行通过设定利率操作区间,不但可以控制商业银行的套利机会,而且能够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并最终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储备供求行为来达到调控市场利率的目的。
利率走廊出现的主要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经济全球化与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的来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有了重大调整,表现在货币政策方面,就是一个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 Inflation Targeting )的推行。
这一政策框架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中央银行唯一的政策目标,央行必须事先确定一个目标通货膨胀率并向全社会公布,而且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与否,成为评价货币政策绩效的首要标准。
与此同时,技术变革和货币环境新形势也推动了利率走廊操作模式的出现。
(一)电子技术应用和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技术升级1.电子货币的出现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在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如信用卡、储值卡、电子钱包、电子支票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又进一步促使电子货币更大规模、更迅速地在金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中运用电子货币会以各种方式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
比如,电子货币的发展可能会使得商业银行等信用机构的负债形式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部分存款可以规避法定准备金的要求,由此削弱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
又如,电子货币可能对货币需求总量和货币政策的制定产生潜在影响,电子货币引起货币流通速度改变,会减少货币总量(尤其是狭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凡此种种,都使得中央银行对储备市场的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增加了货币市场利率形成的不确定性,也令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来调控利率的方式不再有效。
2.电子支付系统的变化现代支付结算系统主要包括大额资金转账系统、净额支付系统或批量电子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或联机小额支付系统等。
中国利率体系和调控架构
中国利率体系和调控架构摘要:1.中国利率体系的构成2.利率体系的调控架构3.利率体系对经济的影响4.利率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正文:一、中国利率体系的构成中国的利率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央行政策利率、市场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
央行政策利率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直接决定的利率,如7 天逆回购利率和MLF 利率。
市场基准利率是在市场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利率,包括DR007、LPR 和国债收益率等。
市场利率则是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之间实际发生的利率,如房贷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等。
二、利率体系的调控架构我国的利率体系调控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开市场操作(OMO):央行通过开展逆回购、MLF 等操作,调节市场流动性,影响市场基准利率。
2.利率走廊:央行设定的利率上下限,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市场基准利率保持在这个范围内。
3.宏观审慎政策(MPA):通过设定宏观审慎参数,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进行调控,影响市场利率。
4.政策利率调整:央行调整政策利率,直接影响市场基准利率,进而影响市场利率。
三、利率体系对经济的影响利率体系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投资:利率水平决定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意愿。
2.影响消费:利率水平影响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消费市场。
3.影响货币供应:利率体系调控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进而影响货币供应。
4.影响通货膨胀:利率水平影响通货膨胀预期,进而影响实际的通货膨胀情况。
四、利率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我国一直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经过30 多年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利率走廊原理
利率走廊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超有意思的利率走廊原理。
你想啊,利率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经济的大森林里跑来跑去。
那利率走廊呢,就好比是给这小精灵划定了一个活动范围。
就像你给你家小狗划定一个玩耍的区域一样,它只能在这个区域里蹦跶。
咱说央行就是这个大管家,它来设定利率走廊的上下限。
比如说,上限就是 5%,下限就是 1%。
这时候呢,商业银行这些小家伙们就得在这个范围内活动啦。
“哎呀,那这有啥用啊?”你可能会这么问。
嘿,用处可大啦!它可以让利率更稳定呀,不会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的。
比如说,市场上缺钱了,利率要涨得太高,央行就说:“停!别涨啦,到上限啦!”;要是利率太低,央行又会说:“嘿,不许再跌啦,到下限啦!”。
这多厉害呀!
就好比你开车,路上有个速度区间限制,太快或太慢都不行,得在合理范围内行驶。
利率走廊也是这样,让经济这辆大车能稳稳地往前开。
利率走廊还能影响我们的生活呢!如果你要存钱或者借钱,利率高低可就关系到你的收益或者成本啦。
如果利率走廊稳定,那你心里也有底呀,知道自己大概能得到多少利息或者要还多少利息。
所以说呀,利率走廊原理可不是那些死板的理论知识哦,它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超级重要的!
我觉得呀,利率走廊原理就像给经济撑起了一把大伞,在风雨中为我们遮风挡雨,让一切都变得更有秩序,更稳定!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很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呢?。
货币政策的利率走廊调控模式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概述•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国际经验•中国货币政策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现状•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展望01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概述利率走廊是一种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通过设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作为走廊的上下限。
以此来控制市场利率的波动范围,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利率走廊的定义以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利率为上限。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会在这个上下限组成的“走廊”内波动。
以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为下限。
通过对走廊上下限的调整,中央银行可以引导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而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
强化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通过设定上下限,降低了市场利率的过度波动,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和调控目标灵活调整走廊的上下限,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精准调控。
提高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有效压缩了市场利率的波动范围,使得政策利率的变化能够更好地传导至实体经济。
02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国际经验美国采用以联邦基金利率为操作目标的利率走廊模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目标区间内。
该模式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为金融市场提供了稳定的预期。
美国模式欧洲央行采用以欧元隔夜拆借利率为操作目标的利率走廊模式,通过调整存款便利设施和边际贷款便利设施的利率,实现对欧元隔夜拆借利率的调控。
该模式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欧洲模式发达国家的利率走廊实践发展中国家的利率走廊实践印度采用以回购利率为操作目标的利率走廊模式,通过回购和逆回购操作,将回购利率维持在目标区间内。
该模式在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和降低金融市场波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巴西模式巴西采用以隔夜拆借利率为操作目标的利率走廊模式,通过调整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要求,实现对隔夜拆借利率的调控。
该模式在稳定金融市场和抑制通货膨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什么是利率走廊
什么是利率⾛廊 利率⾛廊主要是指中央银⾏向商业银⾏等⾦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的机制。
下⾯由店铺为你分享什么是利率⾛廊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利率⾛廊是什么 利率⾛廊的央⾏⽬标利率 利率⾛廊主要是指中央银⾏向商业银⾏等⾦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的机制。
既然称之为“⾛廊”,必然会有上下限或者⼀个区间,简单说就是中央银⾏划设的商业银⾏的借款及存款利率上下限。
商业银⾏在中央银⾏的再贷款利率即为上限,⽽商业银⾏在中央银⾏的存款利率即为下限。
在央⾏设定的贷款利率上,央⾏⽆条件满⾜商业银⾏的贷款需求,在存款利率上⽆条件接收商业银⾏的存款。
追求利润最⼤化的商业银⾏既不会以⾼于央⾏贷款利率的利率在同业拆借市场拆⼊资⾦,也不会以低于央⾏存款利率的利率在同业拆借市场拆出资⾦。
所以,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就只能在央⾏设定的存贷利率范围内波动。
那么利率⾛廊的⽬的就可以达成,即央⾏可以通过调控商业银⾏在央⾏的存贷款利率来调控市场利率。
美国的⽬标利率是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即联邦基⾦利率(Fed Funds),⽬前约为0-0.25%。
我国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应当是我国央⾏的⽬标利率,但由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规模和利率⽔平的不稳定性,外界⼀直以来认为⾦融机构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1Yr Lending)和居民储蓄1年期存款利率(1Yr Deposit)作为央⾏⽬标利率的参考值,⽬前分别为4.5%和2.25%。
利率⾛廊的影响 利率⾛廊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核⼼内容,通过稳定利率和流动性⽔平,进⽽影响全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为,最终达到稳定经济和物价的⽬的,因此构建以利率⾛廊机制为主的货币政策模式,将对我国经济和⾦融⽅⾯产⽣多种影响。
第⼀,市场利率的波动性有所下降。
我国长期以来的货币政策都是以数量调控为主,即主要依靠的是公开市场操作,因此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标,这就意味着放弃了稳定的利率,同时这也是我国利率波动远⾼于其他国家的原因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在央行建立利率走廊机制的情况下, 银行 B 可以将非流动性资产抵押给央 行来获得流动性支持,此时表 2 的收益矩阵将变为表 3。在这种情形下,银行 B 只会在银行 L1 和银行 L2 都选择挤兑时,才会发生违约。单个银行挤兑并不会影 响另外银行的收益,但自身要承担 e 的成本。表 3 中仅存在一种均衡,无论银行 L2 选择挤兑或不选择挤兑,银行 L1 的最优选择都是不挤兑。 表 3 流动性充足情况下的银行博弈模型
银行L2 不挤兑 不挤兑 银行 L1 1,1 挤兑 (2 E) rr (1 (2 E)) , rr
(2 E ) 2 rr (1 (2 E)) 2 ,
挤兑
rr , (2 E) rr (1 (2 E))
(2 E ) 2 rr (1 (2 E)) 2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 2015 年 11 月 17 日
No.2015/12
PBC Working Paper
No.2015/12
November 17,2015
利率走廊、利率稳定性和调控成本
牛慕鸿 张黎娜 张 翔 宋雪涛 马 骏1
摘要: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都完成了从 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框架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和之后, 许多国家采 用了显现的或隐性的利率走廊。 本文建立若干理论模型来描述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 研究发 现:(1)利率走廊操作可以较为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降低市场利率波动;(2)利率走廊 可以减少市场对流动性的“囤积性需求”,从而减少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和幅度,降低 操作成本;(3)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综合考虑利率波动率、调控成本、外部冲击的 频率和幅度等因素。 笔者认为, 我国在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的过渡中也应建立利率走廊机制, 以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率, 提升未来政策利率的市场认可度和基准性, 为利率的有效传导提 供基础。 Abstract: Since 1980s, the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in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many middle-income countries has moved from targeting monetary aggregates to interest rates. During or after this transition, many countries adopted an interest rate corridor system. This paper builds a few theoretical models to investigate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interest rate corridor systems. We find that: (1) A corridor system can reduce interest rate volatility by better guiding market expectations; (2) a corridor system can reduce and even eliminate the liquidity demand for hoarding and reduce the frequency, magnitude, and costs of the central bank's open market operations; and (3) the optimal width of an interest rate corridor is a function of interest rate volatility, the policy adjustment cost, as well as the frequency and size of external shocks. We suggest that China should adopt a corridor system, in order to control interest rate volatility, improve market recognition of the future policy rate,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effective policy rate transmission.
资产 负债
3
流动资产
(2 E )
银行L1 1 银行L2 1 净资本 E
非流动资产 (1 )(2 E )
2.模型求解 如果银行 B 不能将非流动资产向央行抵押获得流动性, 那么只要任何一家银 行不继续展期,银行 B 就会面临流动性危机。如果两家银行都不挤兑,那么各自 的收益为 1;如果一家银行选择挤兑,那么该银行将获得银行 B 的全部流动性, 而另一家银行的存款将发生违约;如果两家银行都选择挤兑,每家银行获得 (2 E ) / 2,剩余的 存款仍然将发生违约。一旦存款发生违约,拆出银行收回 的比例为 rr :
关键词:利率走廊;利率稳定;调控成本;借贷便利工具
声明: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发表人民银行系统工作人员的研究成果,以利于开展学术交 流与研讨。论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人民银行。如需引用,请注明来源 为《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 Disclaimer: The Working Paper Series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BC) publishes research reports written by staff members of the PBC, in order to facilitate scholarly exchanges. The views of these reports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present the PBC. For any quotations from these reports, please state that the source is PBC working C 2 2 E 1
(1)
表 2 为央行不提供流动性支持情况下的挤兑收益情况, 其中的灰色阴影区为 银行 B 发生违约的情形。表 2 中存在两个纯策略均衡,如果银行 L1 相信银行 L2 不会选择挤兑, 那么银行 L1 的最优选择也将是不挤兑,但如果银行 L1 相信银行 L2 会选择挤兑,那么银行 L1 的最优选择也将是挤兑。 表 2 流动性不足情况下的银行博弈模型
1
牛慕鸿、 张黎娜、 张翔、 马骏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所)研究人员。 牛慕鸿的邮箱为 nmiuhong@。 宋雪涛为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生。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人民银行。 1
一、利率走廊基本原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 操作政策框架, 取代之前的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框架。在这个转型期间和 之后,许多国家采用了利率走廊的操作模式。 利率走廊的基本操作原理是,如图 1 所示,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一 个贷款便利工具(利率为 i l )和存款便利工具(利率为 i d ),将货币市场的利率 控制在目标利率( i* )附近。这样,以央行目标利率为中心,在两个短期融资工 具即央行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形成了一条“走廊”,存贷款便利利率分别构 成了这条走廊的下限与上限。一些文献认为,与单纯的公开市场操作系统相比, 利率走廊操作系统更有利于金融市场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能够更及时、准确地 对市场流动性变化作出反应,从而在控制短期利率波动上更有优势。此外,利率 走廊系统下, 央行只需对走廊的边界进行调整即可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整,而不需 要频繁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从而降低货币政策操作成本。
i
il i* id
R
图 1 利率走廊基本原理 现有文献侧重解释利率走廊与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关系(Whitesell,2006; Perez-Quiros 和 Mendizabal, 2010) 、 利率走廊和公开市场操作的关系 (Martin 和 Monnet, 2010) 、 利率走廊的最优宽度 (Berentsen 和 Monnet, 2008; Goodhart, 2009;Perez-Quiros 和 Mendizabal,2010)等。其中,Whitesell(2006)和 Perez-Quiros 和 Mendizabal(2010)建立了有流动性偏好的商业银行准备金需 求模型, 探讨利率走廊下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需求特征。利率走廊的宽度和利率走 廊的非对称性可以成为央行调整拆借市场利率和流动性的两个政策工具。
二、利率走廊降低利率波动的作用机制
我们在下文中构建了两个简单的理论模型, 来解释利率走廊能够降低利率波
2
动和降低货币政策操作成本的机制。 我们的模型与现有文献有几点关键的区别。首先,现有文献主要从商业银行 的流动性偏好的角度探讨利率走廊的有效性, 而我们的模型从中央银行以降低市 场利率波动为目标的角度, 解释利率走廊的作用,并计算最优利率走廊的上限和 操作成本。 与现有文献只求解最优利率走廊不同,我们的模型还求解了公开市场 操作与常备便利操作应该如何结合来同时降低市场利率波动和央行货币政策操 作成本;其次,我们的模型引入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信息不对称性,将商业 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冲击分为可测和不可测两种, 进而讨论利率走廊如何应对央行 可测与不可测的冲击;更进一步,我们的模型区分了不可测需求的外生和内生部 分,解释了“预防性需求”的产生原因,证明了利率走廊通过预期引导减少了央 行不可测的“预防性需求”冲击。我们认为,我们的模型的这些特点更接近央行 操作所面对的实际考量。 模型一是用博弈论模型, 解释两个银行在对未来流动性没有充分信息的情况 下, 为了保证自身不出现流动性风险, 可能产生竞相囤积流动性 (挤兑其他银行) 的行为,从而导致市场利率飙升乃至银行由于流动性危机而倒闭的“坏均衡”。 由于这种可能的存在, 就有必要采用利率走廊,将出现流动性危机的预期彻底消 除,将出现“坏均衡”的可能性降低到零。模型二是在利率市场中引入央行不可 观测到的货币需求冲击。 如果没有利率走廊,央行只用公开市场操作来平衡可观 测的需求冲击, 在不可测冲击较大的情况下利率就会波动很大。如果建立了可信 的利率走廊,即使有很大的不可测冲击,利率的波幅也会被限制在走廊之内,从 而降低了利率波动,减少了公开市场操作的需求和调控成本。 (一)利率走廊化解暂时性流动性冲击的作用机制 本模型用博弈论原理来解释利率走廊可以避免利率由于暂时性流动性冲击 出现过度波动,降低非理性的机理。 1.模型设定 假设银行间市场有两类银行,i=L、B,银行 L 为市场的净拆出方,银行 B 为市场的净借入方, 当发生暂时性较大的流动性冲击时,银行 L 会对银行 B 进行 挤兑。银行 B 的资产负债表如表 1 所示,从负债方看,银行 L1、银行 L2 都为银 行 B 提供 1 单位的流动性,银行 B 的净资本为 E。银行 B 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 (2 E ) 1 , 此时只要有一家拆出银行不续作拆借,提取流动性,银行 B 就会 出现流动性风险, 即短期流动性资产不足以清偿短期负债,这时银行 B 就需要将 非流动性资产转换成流动资产, 同时会产生一个流动性转换成本 C, 这里假设 C>E, 即转换成本高于银行 B 的净资产, 另外, 为方便分析, 假设银行 B 没有其他存款, 其资产负债表如表 1 所示: 表 1 银行 B 的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