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00610
2010古代汉语
2010古代汉语学期期末总结:一.填空题:1.古代汉语: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2.汉语字典编排的主要三种方式:按音序排列,按照部首和笔画排列,按编码排列。
字典辞书的注音方法:直音法,反切法,用注音字母或者拼音字母注音。
3.《说文解字》作者:东汉许慎,地位: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它收字9353个,部首540个,重文1163个,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说解,解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
4.“说文四大家”以及他们的著作: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5.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称“某某切”,方法是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反切上字和切字之间的关系是双声,下字与被切字之间的关系是叠韵。
6.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有:词义范围的扩大,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褒贬,词义的轻重)。
7.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语素,只有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失去意义。
单纯复音词:通常有两个音节但是表示一个语素。
(叠音词也属单纯复音词)。
8.说文解字的三种孳乳字:古今字(由于时代的先后义同而形不同的一组字);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繁简字(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笔画少的叫简化字,繁体字也是一种异体字)。
9.韵:主要指的是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韵头不同的字是可以互相押韵的,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了声母以外的其他的因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
10.从韵脚之间的距离来看可分为三种:句句押韵,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押韵,偶句押韵),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
11.韵部:押韵字的归类,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就同属于一个韵部。
12.《切韵》隋朝:陆法言著,《广韵》宋朝:陈彭年等一干人等著。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第一讲绪论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
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一)汉语发展的分期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
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
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
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以下是关于古汉语学习的几点浅见,仅供参考。
一、选择一本实用的训诂学教材。
选择一本关于“训诂学”教材、大纲一类的书,最好是正规大专院校使用的教材,尽管这类书的学术水准平平,但其针对性强,实在利于自学,且每节后还有思考题,更助于理解,比如北师大陈绂之《训诂学基础》。
此外,如能找到“训诂”专著亦可,如陆宗达之《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年有新版)、洪诚之《训诂学》(见《洪诚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年月版)、周大璞之《训诂要略》(湖北人民出版社)、齐佩容之《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
训诂学无论是教材还是专著,内容大致相同。
其作用主要是让自己对训诂的渊源、训诂方法、训诂内容,以及一些训诂理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这对日后文言文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们的作用。
二、选择一本好的文言文选本。
关于文言文的选本,自古及今,数不胜数,我个人首推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尽管有不少人对此书颇多非议,但我还是比较看重。
且不说此书选文广泛,篇幅适中,单就其流行之广便足以说明一切。
如何阅读此书,我认为正文固然重要,而其中的小字部分尤见功力,是阅读的重中之重,有些地方则需要反复玩味。
其每篇之后都有一二句对本文的简短评析,这些评析依据传统,精准之至,是今天决计见不到的高论。
当然自学倘若仅靠这些小字,还远远不够,是否有其他辅助的方法,我一时想不起来,不知其他网友是否有高见。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今天市场上《古文观止》的版本很多,其中“今译”、“新注”一类占多半。
而这类书正是我最不看好的,并且也恰恰是这类书,把原书中的小字删去,自己再去作注解,可笑之至。
三、选择一本好的工具书。
市场上关于古代汉语辞典、字典一类的工具书很多,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所以干脆一步到位,将《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社、湖北出版社合编)购回家。
《汉语大字典》是迄今对汉字收集、注解最为完备的一部工具书,该字典有多种版本:有分册出版(如“上中下”本、卷本),也有单册出版(如“缩印本”),可根据自己经济条件选择。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31P)
音韵学与诗词格律的关系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而诗词格律则是建 立在汉语语音系统基础上的文学创作规则。因此,音韵 学对于理解和创作古典诗词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 音韵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典诗词的押韵方式、平仄规 律以及声调特点等,从而更好地欣赏和创作古典诗词。 同时,古典诗词的创作也需要遵循一定的音韵学规则, 如押韵、平仄等,这些规则的运用可以使诗词更加和谐 优美,增强艺术感染力。
03
六书理论是汉字构造的理论基础,汉字的构造是六书理论的具
体体现。
古书中的用字现象
古今字
记录同一个词,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 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 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合称古 今字。
异体字
通假字
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 互相代替的字。
03
音韵学基础
句法结构变化
随着语言的发展,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句法结构在现代汉语 中已经发生变化。例如,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在现 代汉语中已不常见。
表达习惯不同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表达习惯上也存在差异。古代汉语 注重音韵和节奏,多使用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而现代 汉语则更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06
文化背景与典籍选读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31P)
• 绪论 • 文字学基础 • 音韵学基础 • 训诂学基础 • 语法学基础 • 文化背景与典籍选读
01
绪论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 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具有悠久的历史 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特点
古代汉语具有音韵丰富、词汇众多、 语法灵活、表达方式多样等特点。同 时,古代汉语还具有地域性差异和时 代性差异,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 的语言存在明显的差异。
古代汉语(一)通论
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就是“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指书面语。
二、汉语的分期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近代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三、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1、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
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
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
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2、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古白话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如,唐代的禅宗语录、变文,话本小说,元代的戏曲道白、明清时期的小说等都属于古白话系统。
相对于文言文而言,古白话与现代汉语毕竟更为接近,如果有了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基础,要读懂古白话还是比较容易些。
因此古白话一般不作为古代汉语这门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文言文古代汉语古白话-----------古白话文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白话: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代汉语这门课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1.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
2.文言语言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必须从文言语言入手。
3.前人长期研究文言语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今天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文言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研究它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总的原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
文选和常用词主要是感性认识,通论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属于理性认识。
在使用这样一部教材的时候,我们要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者并重,将各个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除了理解以外,熟读背诵是重要的措施。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第一篇:《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分期及它的两大系统等1、古代汉语,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长期使用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2、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代汉语分为:远古汉语(殷商甲骨文时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代以后至五四运动前期)-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注:近古汉语,宋元至鸦片战争战争时期;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4、清废除科举制后设立小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诂,隋唐以后分此三类。
二、汉字的构造(一)汉字的历史1、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卜辞)-金文(钟鼎文)-战国文字—大篆(籀文)—小篆(秦篆)—隶书—草书、楷书(真书、正书)行书(1)汉字起源于图画。
(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卜辞、殷墟卜辞,是我们发现最早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
它是殷商王朝用来记载占卜吉凶之事的文字,已具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结构,也有一些借用表义的假借字,是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
(3)金石文字:较甲骨文,字形比较稳定,传达的文字信息更丰富,展示的社会面更开阔。
①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本是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后来主要用来祭祀、宴请上面以记载典祀、歌颂战功、订立盟约等。
②石文:可在石头上的文字。
(4)篆:①大篆,又叫籀文、篆籀,秦代建立以前秦地区使用的文字。
②小篆,被成为中国汉字的第一次革命,基本上脱离了图画抽象,较规范;笔画趋向简单,圆润。
(5)隶书:又叫八分书,有美感,很舒展,据说是秦朝狱隶陈邈发明,有古隶在(或叫秦隶)和今隶(或叫汉隶)之分,向方块字迈进了一大步,笔画简单,明了,是中国汉字的第二次革命。
《古代汉语》(郭锡良本)参考答案(四)
《古代漢語》(郭錫良本)參考答案練習四一、解釋下列名詞:疏:古人給古書作注解時,除了解釋古書原文(經)之外,還給前人的注作注解,這種經注兼釋的注釋就叫做“疏”,也叫“註疏”、“義疏”。
讀爲:古人注解古書常用的以本字說明假借字的訓詁術語。
其特點是,既注音又釋義。
讀若:古人注釋字、詞的術語,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時也用來說明假借字。
衍文:校勘學術語,也叫“衍字”,簡稱“衍”,是指古籍因傳抄、刻印等誤加的文字。
句讀:古人讀書,常在句末一個字的旁邊加個點或圓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頓處字的下面加一個點,叫做“讀”。
兩者合稱句讀。
正義:又叫做“疏”,也叫“註疏”、“義疏”,是一種經注兼釋的注釋。
義疏産生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唐代出於思想統一和科舉考試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爲基礎把經書的解說統一起來,這種新的註疏唐人稱之爲“正義”。
十三經註疏:宋代學者爲了便於查閱,把儒家十三部經書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書,即《十三經註疏》。
這十三部經書的註疏包括:《周易正義》(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周禮註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註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公羊傳註疏》(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谷梁傳註疏》(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勳疏)、《論語註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經註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爾雅註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註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古代汉语知识点11.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2.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3.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4.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
/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5.音变:连音变化,在动态的语言序列中有些音节的结构受前后其他音节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它通常是由前后的音节结构和音素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
6.轻声: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7.儿化: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音色的特殊音变现象。
8.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通畅,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
9.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时,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中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鼻音。
10.鼻化音: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鼻化音。
11.声母:音节中语音前头的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 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语音:人类说话是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只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13.音质音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又叫音段音位。
14.音段音位: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属于非音质音位,因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叫非音段音位。
古代汉语上》(字典辞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选读其中的篇章,可以了解孔子的思想 观点和教育理念。
《左传》选读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散文著作,通过 选读其中的篇章,可以了解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03
中古音系统
中古音是指汉魏六朝至唐宋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主要代表为《切韵》 音。中古音声母系统逐渐复杂化,韵母系统则趋向简化,声调系统逐渐 形成。
上古音与中古音比较
上古音与中古音在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如上古音声 母无轻重唇之分,中古音则产生轻重唇分化;上古音韵尾丰富,中古音 韵尾则逐渐减少等。
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存在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这些 句式在表达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需要仔细分析和理解 。
古代汉语虚词用法举例
介词
古代汉语中的介词较少,常用的 有“于”、“以”、“为”等。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引介作用,帮 助表达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
对象等。
连词
古代汉语中的连词用于连接词、 短语、分句或句子,表示它们之 间的逻辑关系。常见的连词有“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一些古代汉 语中常用的虚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或用法发习惯上也存在差异。例如,古 代汉语注重音韵和修辞,而现代汉语则更加注重表达的准 确性和简洁性。
05 古代汉语的音韵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定义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包括古音、今音、方音等各个 方面。
而”、“则”、“故”等。
助词
古代汉语中的助词用于帮助表达 语气、时态、语态等语法意义, 或帮助构成各种句子成分。常见 的助词有“之”、“者”、“也
《古代汉语》知识点汇总
《古代汉语》知识点汇总《古代汉语》第一章文字第一节繁简字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
一个字的笔画较简的形体,如果其合法地位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承认,这就是规范的简体字;那个笔画较繁的形体是繁体字。
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关系:-少量简化字是现代新造的,在用繁体字印刷的古书中根本不会出现。
1有的简化字由繁体字之间的部分形体而来:肮一肮(替换形符)补一补(替换声符)汉一汉(用符号替换繁体字的部份形体)2有的简化字由繁体字省减部分形体而来:奋一奋飞一飞儿一儿3有的简化字由繁体字的草书楷化而来:乐一乐为一篇头一头4没有形体关系,从不同角度或用新的偏旁重新构形:体一体丛一丛惊一惊二大量简体字古已有之,跟繁体字有一定关系。
1原本是异体字:礼一礼(〃礼〃字见《玉篇》)粮一粮(〃粮〃见《墨子・非攻中》)2原本是古今字:舍一舍卷一卷3古书上曾借用过:夸一夸(在〃自大”的意思上借用过)三在古书上原本是意义不相干的两个字,现在把笔画较简的字拉来充当笔画较繁的字的简化字,以简代繁,混舄一个。
1同音代用:丑一丑姜一姜谷一毂2音近代用:斗一斗3并无音同、音近的关系:适ku6—适shi腊xi—腊Ia第二节通假字通假字某个词有了自己的书写符号,却偏不用它,而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用以代替它的字就是通假字,被替代的字就是本字。
如:常一尝,而一能。
通假字的条件I语音条件即在那个时代两字的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即其声母、韵部必须相同或相近。
2文献条件,即在那个时代的其他文献中也有类似的用例,而不是孤例,〃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O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1对应关系:一个通假字可以和一个或多个被通假字相通。
如:与可和誉、旗、举、舆、欤、异七字相通。
a许多通假字,甲可通乙,乙亦可通甲。
如:饰一饬功一攻缪一穆辨一辩以一已焉一谓b有的祇能甲通乙,而乙不能通甲。
如:蚤一早罢一疲3形体结构上的关系:a有的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是包容关系。
如:几一机、饥卜一赴义一仪、议千一阡女一如、汝b被通假字篇通假字所包容。
古代汉语(上册整理)
1.古代汉语定义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有两个系统:(1)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的文言。
(2)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2.平水韵是唐宋以后人们写诗所用的诗韵,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共106个。
3.反切: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这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异体)1163个。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康熙字典》:是清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
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的。
字头按部首排列,分成214部。
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官修字书。
(3)《经籍籑诂》:清代阮元主编,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
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4)《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由原来的214部改为208部。
(5)《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将原来的214部调整为250部。
(6)《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是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被解释的537个都是唐宋元明间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词语。
5.古今词义异同的表现:(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
这些是属于基本词汇的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如“鸡”、“牛”、“大”、“小”等。
(2)古今义绝对不同。
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义与今义却毫无联系。
如“该”字在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
知识点 古代汉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古代汉语》(上册)通论知识要点■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的语言。
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古代汉语泛指“五四”以前的汉民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狭义的古代汉语特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即文言﹙或文言文、古文﹚。
2汉语发展的历史分期:①上古汉语:先秦两汉到魏晋时期。
其书面语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文言。
②中古汉语:南北朝到唐宋时期。
其书面语是在六朝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③近代汉语:元明清时期。
其书面语是以近代北方话为基础的近代白话。
④现代汉语:“五四”以后。
其书面语是在现代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
3古汉语书面语的两大分支:①文言系统: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系统。
②白话系统:白话是六朝以来在北方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中古和近代汉语的书面语系统,含古白话﹙中古汉语﹚和近代白话﹙近代汉语﹚。
二怎样学好古代汉语:1古汉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言。
因为:①文言是汉语书面语的源头,全面认识汉语书面语必从文言开始。
②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多用文言写成的,传承古代文化,必须从掌握文言入手。
2学习古汉语的基本方法:①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②文选与通论有机结合;③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现代学习工具;④博学好问、勤于积累、善于总结。
附:古汉语研究的三个重要阶段1汉初到东晋末:偏重于文字、训诂研究,是古代汉语语义研究的重要阶段。
著作有毛亨《诗诂训传》、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郑玄《毛诗笺》等。
2南北朝到明末:偏重于韵律及音系研究,是古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阶段。
著作有沈约《四声谱》、陆法言《切韵》、陈彭年《广韵》、周德清《中原音韵》等。
3清代:古汉语研究全面发展并成就辉煌的阶段。
出现了一大批古文字、音韵、训诂等国学大师及语言学名著。
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句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以上说文四大家)、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刘淇《助字辨略》、陈澧《切韵考》、戴震《声韵考》、阮元《经籍纂诂》、章炳麟《国故论衡》、孙怡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文存》等。
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1训诂1、《尔雅》两汉注家林立,注本亦多。
注家之中,古文经学派实力最雄,出现了贾逵、服虔、马融、郑兴(曾任太中大夫,人称“郑大夫”)、郑众(兴子,曾任大司农,人称“郑司农”,“先郑”)许慎、郑玄(人称“后郑”)等一大批经学大师。
汉人注流传到今天,最著名的有毛亨的《毛诗诂训传》,郑玄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孔安国的伪《尚书传》,何休的《春秋公羊传注》等。
经注之外,还有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高诱的《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等。
2、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
西汉官吏、学者。
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pí县友爱镇)人。
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
《羽猎》《解嘲》《逐贫赋》《甘泉》《河东》等赋,是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仿《易》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
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数据。
西汉扬雄作第一部方言词典《輶yóu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收集各地方言,并加以比较和解释。
3、《方言》是汉代训诂学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词汇集。
它的问世表明中国古代的汉语方言研究已经由先前的萌芽状态而渐渐地发展起来。
扬雄是在收集当时的方言资料和实际调查各地方言后整理成书。
《方言》经东晋郭璞注释之后流传至今。
今本《方言》计13卷,收的词条计有675条,大体轮廓可能仿《尔雅》体例,所收词汇虽不标门类,但基本上是按内容分类编排的。
释词一般是先列举一些不同方言的同义词,然后用一个通行地区广泛的词来加以解释,以下大都还要说明某词属于某地方言。
也有时先提出一个通名,然后说明在不同方言中的不同名称。
4、刘熙:(生卒年不详),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
《释名》和《孟子注》(今已不传)。
教材175、144页《释名》体例仿《尔雅》,按词义的内容分卷,共分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