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衣——尚小云的戏剧人生-论文
尚小云和“尚派”艺术
尚小云和“尚派”艺术尚小云先生(1900—1976)“四大名旦”各有千秋,各有侧重。
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出版的《戏剧月刊》中,曾刊有从天赋、技艺等13个方面对这四位评比,举京剧传统戏全部《玉堂春》(从王金龙游院到监会、团圆)为例,说明:梅的《起解》、尚的《庙会》、程的《会审》、荀的《游院》,演唱超过其他三位。
孙怡云尚小云(1900—1976)原名德泉,又名三锡,表字绮霞。
1900年旧历12月初七,生于河北省南宫县。
出身于没落的封建贵族家庭,属汉军旗籍。
幼小因家贫,他父亲到北京谋生,把他送到京剧老生演员李春福(李洪春的父亲)处学戏,是为“把手徒弟”。
1909年,李春福送他入刚刚成立不久的“三乐社”科班(相当今之戏校)坐科学戏。
按科班里的规矩,取名“三锡”。
初学武生、老生,其后因师辈见其扮像秀丽、英俊,有小嗓(假声)而且清脆、响亮,遂让他改学旦行,向著名青衣教师孙怡云学青衣,改名“小云”。
三乐社学生于1912年在广和楼(今之广和剧场)开始公演,尚三锡的戏很受观众欢迎,1914年被评为“第一童伶”。
尚小云(左)、荀慧生合影尚三锡16岁毕业出科时,已改用尚小云的艺名。
又先后受教于戴韵芳、陈德霖、路三宝、王瑶卿等名师,艺事突飞猛进。
特别是与前辈著名老生孙菊仙合演《三娘教子》以后,知名度大为提、高。
1917年,应国剧宗师、武生泰斗杨小楼之邀一同去上海演出。
当时主演还有前辈名老生谭小培,以及刚刚由梆子班步入京剧界的荀慧生。
由于荀慧生此时仍用“白牡丹”的艺名,时称“三小一白”。
演出轰动上海。
尚小云早年学武生,对于杨小楼的艺术十分仰慕,在同班演出中,又常观摩学习,颇受熏陶和教益。
后来他把“杨派”武生的精彩表演,吸收融化,用在自己的旦角戏里,使他的表演刚劲、挺拔,于旦角的妩媚多姿中又见阳刚之美。
特别适于演出带有武技、舞蹈的戏和表现巾帼英雄人物。
从此尚小云成为同辈旦角中,以演女中豪杰为特色的佼佼者。
《摩登伽女》尚小云饰钵吉蒂自上海回到北京后,尚小云自己组成“重庆社”(剧团),不断排演新剧目,其中以演巾帼英雄人物的居多。
大青衣——尚小云的戏剧人生
出面办 理 。会 首一 职推 举 由有 声
望的 艺人 担任 。该 组 织从清 代 一
寇侵 占北京 , 梨园会划 归 由日本人 主持 的新 民会 管辖 。 “ 文革 ” 来了,
非但 旧事 重提 , 且 上升 为“ 罪行 ” 。 他是陕 西大名人 , 凡是 重要人物被 斗, 准 拉 上 他 去 陪 斗 。每 次 批 斗 ,
饭庄 。
元画 作 、 八大 山人 条幅 、 石涛册 页 、 唐寅荷花 、 徐 渭鹅 图, 还有倪 元璐 、 董其 昌、 金圣叹 、 海瑞 、 史可法、 杨继 盛、 戚继光 、 郑板桥 、 金农 、 黄慎 、 李 觯以及齐 白石等大家的稀世珍 品。
先住在亲戚 家 , 但那里是 “ 样板 团” 宿舍 , 不许 他住 。幸 亏有个 已退职
给 了 陕 西 省 博 物 馆 。其 中 包 括 宋
分钱换 白糖兑开水喝 。
在 西安 挨 了斗 , 抄 了家 , 他更 是 一心想回北京 , 却已是有家 归不 得 。1 9 7 4 年, 他来北京治眼疾 。他
太太 拿手 的是 “ 炒 疙瘩 ” 。这 也是 年轻 的尚小云最爱吃 的。这时 , 穆
老 太太 早没 了 。可她 的女 儿 恰恰 是马连贵夫人 ( 马 连 良之 弟 媳 ) 。
共利益 的行 会组织 。凡 组班邀角 、
内心的失落
1 9 4 9 年, 尚小云参加 了人 民政 府为 艺人 办 的讲 习班 。讲 习班 结
浅谈我对京剧尚派的理解与认识
浅谈我对京剧尚派的理解与认识作者:陈婷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第11期【摘要】京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中之一,按照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其中旦角为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四大流派。
本文将介绍京剧尚派的创始人、起源、特点,以及其不断创新探索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京剧尚派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旦角;尚派;尚小云【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我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这其中,京剧流传较广,独具代表性,被称为国粹。
早在2008年全球直播的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上,京剧就曾大展露风华,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京剧继承了中国戏曲悠久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
而随着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京剧分为多个表演流派,丰富了京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从角色上说,京剧角色划分较为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七行,之后又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其中旦指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可分为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等。
在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的“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惠生名列前四,自此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也从此京剧旦角形成了梅派、程派、荀派、尚派这四大流派。
其中,尚派的创始人是尚小云。
在我国京剧繁荣鼎盛的年代,尚小云以深厚的功底,刚柔兼备的身段,姿彩缤纷的舞蹈以及高亢峭拔的嗓音,渐渐形成了以其姓命名的“尚派”表演艺术。
尚小云曾在京剧舞台上塑造过巾帼英雄、烈妇侠女等性格刚强的女性人物,这些人物的塑造成为尚派艺术的精髓与代表,也丰富了京剧舞台艺术。
一、京剧尚派起源及其特点尚派创始人尚小云,出生于1900年,名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宫市,年仅7岁时就投身梨园。
16岁出科后,从师数个角色的代表人物:比如京剧青衣孙怡云、张芷荃,京剧旦角陈德霖,向王瑶卿、路三宝学花旦戏,随李寿山、陆金桂等学昆曲……从尚小云的从师经历看,早年即为文武昆乱不挡的出色旦角,而尤以其青衣戏最为观众认可,被公认为“青衣正宗”。
尚小云在《昭君出塞》中表演艺术[论文]
尚小云在《昭君出塞》中表演艺术浅析摘要:“昭君出塞”是汉匈历史上一次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通婚的重要事件,对此,有关的诗歌、书画、戏曲都有相关记载。
京剧《昭君出塞》是《汉明妃》中最为精彩的一折,也是尚派艺术的代表剧目之一。
尽管只有短短30分钟,但尚先生几乎把京剧旦角所有的步法,都合情合理地运用到了这部戏中,并结合剧情和人物背景,大胆地吸收了武生的身段动作,使王昭君在马上的舞蹈动作达到了非常理想的艺术效果。
对于《昭君出塞》这出戏早有过论述,但是相关对京剧的发展及其尚小云在其中的表演艺术鲜有论述。
本文通过对尚小云的唱腔、舞蹈等的表演形式来探究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尚小云《昭君出塞》表演艺术1.尚小云在《昭君出塞》中的唱腔刚劲委婉、飒爽威严尚小云天赋极佳。
他的嗓音宽亮,扮相俊美,身材适宜,尤以中气充沛、调门高亢、久唱不衰实为可贵之处。
由于其声高劲圆亮,以刚为主,很适宜传统青衣的唱法,以“二祭”——《祭江》、《祭塔》等唱工剧青衣戏享名于时,所以有“铁嗓钢喉”之称。
《昭君出塞》这出戏以昆曲为主要唱段,唱腔古朴悠扬,唱词雅致精美、动人心弦。
充分展示了尚派高亢激昂、浑厚而富有弹性的演唱艺术风格。
例如在别宫门时的唱腔(梧桐雨):“别离泪涟,怎忍舍汗宫帝院,无端歹贼弄朝权,汉刘王忒煞弱软,文官济济全无用,就是那武将森森也枉然……”这段音乐盒唱腔表现了王昭君对朝中文官武将不能理朝、不能征战的愤懑和即将离宫院、远离故土的悲痛心情。
上轿后接唱(山坡羊):“王昭君一似海枯石烂,手挽金镶玉嵌琵琶儿……哎呀雁儿呀,你与我把书传,再与我去多多拜上刘王天子,道昭君要见无有见……”这一段的唱腔表现了昭君远走他乡,骨肉分离的沉重心情,字字悲、声声泪。
苍凉的音乐和幽咽的唱腔,为整个戏奠定了压抑忧郁的基调。
2.尚小云在《昭君出塞》中的舞蹈刚健婀娜、英姿勃发在表演上,尚小云不仅在唱腔上独具特色,在舞蹈表现上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无论是文场还是武场,他都能把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
尚小云的京剧事业
尚小云的京剧事业作者:谢美生来源:《当代人》2010年第07期尚小云是闻名遐迩的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尚派”艺术是京剧重要流派之一,驰名中外,声震艺坛。
尚小云不仅是一位著名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戏曲教育家。
他为京剧艺术培养了众多人才,在京剧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1928年,跻身“四大名旦”(小标题)1900年农历腊月初七,尚小云出生在北京地安门外法通寺草厂大坑附近的一座大杂院里。
尚家是清初藩王尚可喜的后裔。
尚可喜(1604—1676),顺治六年(1649)被封为平南王,曾拥兵镇广东。
后来尚可喜的后裔逐渐没落,有的移居到直隶冀州南宫县(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县)大慈家村。
尚小云的祖父尚志铨曾在广东中部的清远县任过官职,尚小云的父亲尚元照19岁时从家乡南宫县大慈家村来到北京,在安定门附近宝钞胡同的一家蒙古王爷那彦图王府里打更巡夜。
尚小云降生时,其父亲尚元照为他取名德泉。
德泉5岁失怙,家庭更加困顿。
为给家里减少一张吃饭的嘴,9岁时,小德泉说服了母亲,去学戏。
他先拜三庆戏班的李春福为师,后来又由李春福介绍进了李继良主办的三乐(后改名正乐)科班学戏。
小德泉进入科班的名字改叫尚三锡。
他在科班里先学武生,后又向著名演员孙怡云学演旦角,借老师孙怡云的“云”字,又改名尚小云。
1916年,尚小云出科,开始了搭班演戏的演艺生涯。
在正乐科班学戏时,尚小云就因出类拔萃和荀慧生、赵桐珊被称为“正乐三杰”,是正乐科班演戏的台柱子。
14岁时他和74岁高龄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被称为京剧老生“后三杰”的孙菊仙同台演出,轰动北京。
1917年初,尚小云第一次赴上海演出。
尚小云那刚劲激昂、高亢挺拔的唱腔,妩媚矫健、婀娜多姿的身段吸引住了上海的观众。
演期一续再续,竟达半年之久。
第二年,北京的《顺天时报》主持公开投票选举伶界大王。
选举结果,尚小云(当时18岁)以152525票当选为童伶大王,梅兰芳(当时24岁)以232856票当选为男伶大王,刘喜奎(女,当时24岁)以238606票当选为坤伶大王。
论小说《青衣》中的戏与人生
论小说《青衣》中的戏与人生作者:王亦孜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第2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8级( 011807)班王亦孜小说《青衣》中的主人公筱燕秋的演艺生涯由“嫦娥”拉开帷幕,也定格在了她演的“嫦娥”身上。
文章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筱燕秋仰起脸说:“我就是嫦娥。
”作者是这么形容舞台上筱燕秋的运眼、行腔、吐字的——“青山隐隐,此恨悠悠”。
舞台上的筱燕秋浅吟低唱,水袖曼舞。
舞台下,筱燕秋的悲剧命运,正一步步与她饰演的角色在交织重合。
年轻气盛的筱燕秋因《奔月》中嫦娥一角出名,但一个错误的行为,葬送了筱燕秋戏曲演艺生涯的最佳时光,只能去做戏校的老师,没了上台的机会。
成在《奔月》,毁亦在《奔月》。
20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奔月》成了筱燕秋心头上一块干了血的结痂。
当筱燕秋重新获得机会可以上台时,殊不知,岁月无情地改变了筱燕秋的容颜身形。
幸运的是,筱燕秋保留了那副好嗓音。
如果说当年的筱燕秋是因为贪心想独霸“嫦娥”这个角色才浇了热水,20年仍然没有改变筱燕秋的“贪婪”。
筱燕秋,还是那个“野心家”,像极了她饰演的《奔月》中的嫦娥,因为想要成仙偷吃了长生不老药。
为了能找回当年的身材,用来配她一直保护着的嗓音,她发了疯似的减肥,拼命限制自己的饮食和睡眠时间,发誓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抠”去10公斤的肉,重拾当年婀娜、娉婷的身段。
她为了能把握住机会如期登台,瞒着其他人,自己偷偷摸摸去医院做了人流。
结尾处让人鼻头一酸,筱燕秋似乎是“疯”了,筱燕秋在风雪里开始唱,从身上滴落在雪地里的血斑,变成了一个又一个“黑色窟窿”。
这一个个黑色窟窿,是筱燕秋“嫦娥”梦戛然破碎后留下的空白印记,是属于她的时代终结的符号,是那撕心裂肺的恨与痛。
旧人哭,新人笑,更加把筱燕秋最后的背影衬得失意悲凉。
同样都是女性的悲剧,对比毕飞宇的中篇三部曲《玉米》《玉秀》《玉秧》中所刻画的三位女性,她们三姐妹所处的环境是乡村,涉及的是乡村的社会结构,文章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世俗的基调,人物性格也自然有原始野性的张力。
浅谈京剧青衣的表演艺术
浅谈京剧青衣的表演艺术作者:张爽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32期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行当上划分,传统京剧由生旦净丑组成,每个行当又分为多种演绎形式。
本文将围绕青衣这一京剧重要的行当(旦)为中心,浅谈青衣在中国传统京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笔者实际的工作经验,深入探索青衣的历史发展源流及表演艺术,旨在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一、京剧青衣的由来及地位“青衣”是我国传统戏曲中重要的行当之一,在广大受众人群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从行当归属来讲,“青衣”被称作“正旦”,正旦所演绎的人物对象特征处处彰显“正”义——在戏曲故事中的正派青年女性形象。
在我国传统戏曲视域内,青衣即正旦,正旦即青衣。
而“青衣”一名的由来也极具戏剧性,青衣的扮演者因为常以青色褶子(传统戏曲中的人物便装)为主要服饰,经过长期发展,便得了“青衣”一名,并传承至今。
实际上,青衣行当并不局限于京剧行当中,在我国,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中,没有将青衣和正旦进行较为细致的划分,更多时候是将“青衣”和“正旦”进行合一而称,或者更加直接的称为“青衣旦”这种青衣与旦角的关系恰恰说明了青衣在中国传统剧种特别是京剧当中的重要地位。
二、青衣流派及艺术特征在我国,任何有戏剧常识的观众,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这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名字或许比京剧还要驰名中外。
这四大名旦在表演特色,艺术形式方面各有所长,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善于演绎青衣。
梅兰芳自成一派,为整个中国戏曲史增添了梅派艺术,他的梅兰芳体系成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而梅兰芳主攻的便是青衣旦;“尚派”的创始人尚小云先生,更加擅长刀马旦的表演;在青衣的表演方面,程派的创始程砚秋先生更是因演青衣戏而闻名于世。
众所周知,在京剧舞台上,不同的行当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其他行当的表演形式不同,青衣在舞台上主要以唱为主,并加之以念作打,而并非一些人认为的,青衣除了会唱,其他技艺“微不足道”。
独树一帜的尚(小云)派艺术
通 过各种程 式的舞姿 , 创造 了唯美 的画面 , 运用大跨 腿、 大 弓腿、 急蹉步和单腿上 马时的高难动作 , 以及踩 泥、 趟 马、 跑圆场 等一 系列表演 , 细致地刻画 了王 昭君 离愁别恨 的心理 活动 , 也体现 了边塞崎岖的道路和荒 凉 景象。 同时 , 在表演过程中通 过 口中的曲子 、 盔上 的
剧精 品 , 向全 国 的舞 台艺术繁 荣境界 迈进 , 怎 么反倒
提倡 我们 搞戏 要有 节约 的思 想意识 呢 7因此并 没有 广泛地 引起戏剧界在 意。
止并 向林 员外叙说主母 失子后惊 疯过程时 , 胡 氏在一 旁呆站 , 尚小云在表演 时 , 身体 站立纹 丝不动 , 面 目呆 滞而眼神流露 出一缕思念 。虽然站立不动 , 然而 眼神
1 4 _ } T J J 发后 , 有许 多人 尚不以 为然 , 认 为改革开 放 了 ,
经济形势一年更 比一年 好 , 要全 力打造今 天 当地 的戏
有经济性 ,这也是它能流传下来那 么多优 秀剧 目, 造 就 出那么多杰出的表演艺术 家的原 因之一 ” 。范先生
所 说的经 济性 , 只取“ 狭义 的节约含 义” , 也就 是 “ 以最 精悍、 洗练 、 传神 的手段 , 花费最 少 的时间和代价后 , 又用 “ 前抖 ” “ 后挑” 双
“ 托月” “ 风撑残云” “ 双托塔 ” “ 单托塔 ” 等水袖 功 , 表 现 胡 氏失子后 的精神失常状态。 尚先生创造的这一水袖 功, 成为尚派艺术独特的经典传统 之作 。
《 桑 园》 一场 , 胡 氏向林 员外大发疯癫 , 被寿春 阻
4 6
j
随
笔 杂
谈
读 范克 峻 一文 有感
严 森 林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京剧大师尚小云的后半生
他住在校场六 条一个 有 六 七个房间 的小 院。这 房子在那时不 过是北 京
中等 以下人 家 的 住 所 ,
与 尚家从前住 的椿树 下
~ ; 『 把 晕t善而请 口嘲^廖 很j如 酿. ,▲叁 l鬼 暑 刚
椒 孽 麓 吃鹂似 对 ’
显酉互蠢: 表历 牲茜 柏柱口 I 【
己哪一点差 了? “ 高 志
北京市文化机关也 意识到这个
问题 。他们在一份 汇报 里说 : “ 我 们对 尚小 云尊重不够 ,没有协助他 把演出( 《 指 洪宣 娇 》 剧 ) 为重 一 作
点 ,反而态度 比较粗率 ……”
怒而去
14 99年 ,尚小 云 参加 了政府 为艺人办的讲 习班。讲 习班结束
的 科 和 籍 晦
釜 菊 耋
级批准。后来 , 戏还是演了, 但没
有取得成功 。而真正让他感到不满 的 ,还不是戏演得不好 ,而是管他
二条的宅院 ,简直无 法 相 比。这一挪 动 ,似 乎
已是对他未来命 运 的预 示。好在 ,尚小 云安之 若索。
蒋舀 ’
尚小云 16 92年手稿 : < 赴山东教 学的 我
他的话虽 然半是玩笑 , 却给 但
我很深的触动。我开始认 真考虑长
刀子( 橡皮做的) 嘴豆腐( 不是冻豆 腐而是南方那种 最软 的豆腐 )心的
人, 听那边完全没 了声音 , 感觉 很是 不忍 ,于是一个劲地鼓励 李安 :有 “ 些美中不足 的地 方 ,但 总的来 说做 得还不错 !” 简直就是废话 , 做得不
维普资讯
尽大江东去 , 余情还绕
京剧 大 师尚小云 的后 半生
◎ 《 人往事》 ◎ 章诒和 f 拿 著
尚 小 云 (9 0 -9 6 男 汉 10 - 17 )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忆京剧大师尚小云
地下来。功夫 ,绝对功夫 ! 尚小云把汗都摄含在
体 内 , 么 时候松 弛 了 , 叫它 排 出体 外 。否 则 , 什 才 舞 台 形象 能 好看 吗 ?瞧瞧现 在 的大 歌 星 ,还 没唱 上 两 首 ,就青 筋 暴涨 ,大汗 淋漓 ,难怪 大 型 舞台
的脾气 ,也不知藏到哪儿去了。无论是谁,不管 你说什么,他都不理睬,一心想着晚上的演出。
云 ,其他三个身体都发了福。尚小云成名后,他
和母 亲把 那 王和 福晋 的 寿诞 记得 死 死 的 。特 别 是 老 太 太总 是在 他 们生 日的前 一个 月 ,就 撺掇 儿 子
“ 他是 个 男的 ,演 的是 女人 。这 叫 男旦 。 ”
“ 喜 欢 男旦 ! 我 大 叫 , 身边 的人 转 过 身 我 ”
( 《 争 楚汉 ,杨 小楼 自饰项 羽 ,约 尚小 云加入 ,扮 演 虞姬 ,英 雄 美 人 ,称绝 一 时 。后 来 ,杨小 楼 与
梅兰芳重排此剧,遂更名为 ( 《 霸王别姬 。
尚 小云 怀 抱 一 岁 的 尚 长 荣
【 脸上无汗 。嘴不怕烫】夏天演 出,无论 多
热 , 尚小 云只 是前 后胸 、腋下 的 衣服 有 些湿 ,脸 上 无汗 。等 到演 完 了戏 , 了装 , 一 身汗 才 “ 卸 这 哗”
了保 护 嗓 子 ,零食 就 不 吃了 ,吃饭 也不 沾荤 ,也
不 吃酸 辣 等刺 激 性 的东 西 ,完 全 吃蔬菜 。逢 有 戏 时 ,尚小 云一 般 是上 午 十点 起 床 ,十二 点钟 吃午 饭 ,饭 后 遛 达 遛 达 ,三 点 钟 又 睡 ,四 点半 起 来 , 喝点 茶 ,就 一声 不 吭地 保养 精 神 。平 时他 那 么大
尚小 云 广 交朋 友 ,因 而 他 的饭 局 也特 别 多 。 他与梅 ( 兰芳 ) 、程 ( 秋 ) 苟 ( 生 ) 及 别 砚 、 慧 以
戏曲青衣行当的人物塑造
戏曲青衣行当的人物塑造作者:刘红伟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在中国的戏曲中,青衣作为关键的行当,他们唱功卓越,气质俱佳,赢得大部分观众的喜欢。
本文探讨了青衣对于不同角色的演绎和青衣的历练过程。
关键词:戏曲;青衣;人物刻画;特点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171-01在演绎角色的时候,演员们不单需要将这一角色的外部动作呈现给观众,还需要深入研究角色的心理状态,从而让观众更容易的把握角色特点。
所以。
演员在饰演角色的时候,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来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从而呈现出良好的舞台效果。
一、青衣的神态表演手段与发展作为中国戏曲中的关键行当一青衣,也是旦行的一类,在南北方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北方叫做青衣,南方称作正旦。
青衣在中国的戏曲中,经常扮演的是温文尔雅的富家女子或是端庄大方的较有地位的贵妇,这些形象大部分都较为端庄,严厉。
比方说贤良淑德的女子或是贞洁烈女。
并且青衣的唱功往往都十分扎实,而动作难度较低,极大多数青衣的唱腔都温柔细腻。
戏曲演员在表演这部分人物时,通常都身着青色的服装,且衣服上的装饰也比较少,只是在领口或者袖口等小部位装饰一些简单的物件。
神态是青衣在表演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
因为青衣往往都会受角色的制约,动作表演幅度不大,所以要想体现人物的特色,就需要神态的演绎。
而且眼神是所有神态中,最关键的一种。
在演绎角色时,演员的眼睛应该十分有神,不过特别注意的就是眼睛睁开的大小和眼睛是否有神并没有必要联系,所以演员单纯的瞪大眼睛,并不能体现神韵,反而有时会引起观众反感。
在戏曲表演中,青衣更是如此,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总是刻意的睁大眼睛,这是错误的,最关键的就是表演中眼睛应该发光,既传神又能够将所表达的心理活动体现出来。
可见,在角色的刻画中,青衣的眼神十分关键,不同的人物形象用的眼神也不一样。
比方说,大青衣,她们往往在戏曲中都饰演一些中国古代社会封建思想影响颇深的女子,大部分都属于正派,因此这部分角色在饰演时的眼神都是镇定且认真的。
尚小云回南宫
尚小云回南宫作者:尧山壁来源:《当代人》2017年第08期2016年是京剧艺术大师尚小云先生诞辰116周年。
邢台南宫市照例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尚字已经成为南宫文化的象征——崇尚艺术,以演唱京剧为时尚,学习大师高尚的品格。
65年前的夏天,南宫县工商联和人民戏院的代表,手持政府公函,带着奚啸伯、杨荣环的亲笔信,找到正在石家庄演出的尚剧团,诚邀尚小云先生回故乡演出。
当时,大师艺术如日中天,全年台口都已排满,他的秘书面带难色。
尚小云先生听说,亲自出面接见,还叫了一桌酒席,恳切地说:“我是南宫人,多年没回去了,正打算回家看看,感谢你们给我一个探亲的机会。
”答应得很爽快。
为了回故乡演出,实际上尚先生辞了太原的合同,赔了一些钱。
当时交通不便,乘火车到衡水,再往前都是土路,坐敞篷卡车,一路暴土扬尘。
大家兴致勃勃,在车轮颠簸的节奏中,唱一出“喜荣归”。
南宫一城四关,干部群众,夹道欢迎。
尚先生老远就跳下车来,眼含热泪,连声问好,步行两三里到住处。
尚先生夫妇住工商联西屋,秘书和勤杂人员住南屋,其余人等住在大车店。
尚先生出身寒微,父辈走出南宫,流落北京当勤杂,他在京城大腕中最没架子,何况这次是回故乡。
小城条件有限,用北街良棉厂的电动机发电,前台两个汽灯,后台几盏油灯,戏院上面是席棚,下边是长凳,不对号。
1400个座位,场场都容纳3000人以上。
票不分等,但按照到来的早晚,实际有区别,老人们笑称:分坐票、挤票、挂票、扒票。
五个座位的长凳挤七八个人,叫挤票。
两厢窗台上站满人,叫挂票。
擋在人后,扒肩膀头,不时求人闪个空看两眼,叫扒票。
说到票价,当时还是冀南票,在别处每张12000元到24000元(1953年10000元冀南票兑1元人民币),到南宫只要5000元,周末凭工会会员证还减半。
平时老板和演职员对半分账,这次票价降低,尚先生的份子分文不取,收入全部分给大家,实际上是义务演出。
每场还要自掏腰包,买30张戏票,赠送给尚家庄父老乡亲。
被称为“四大名旦”的尚小云,为何在梨园界是出了名的“暴脾气”
被称为“四大名旦”的尚小云,为何在梨园界是出了名的“暴脾气”要说起“四大名旦”的名声,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辈子都是在为艺术献身。
但生活中他们亦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梅兰芳先生喜欢养鸽子收藏团扇和养生。
在饮食这一方面他口味清淡,凡是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从来不吃,也从不饮酒,就算是为了应酬抽两口烟卷也是从来不过肺。
要谈起饮食,绝对不能少了程砚秋先生。
程砚秋先生在饮食这方面可以算的上“老饕”,无论是大肘子还是白斩鸡,狮子头还是烤鸭,这都是生活中的标配。
一般上台时他还会忍一忍,可一旦下了台,就要海吃一顿“补偿”自己,所以中年会发福纯属在意料之内。
荀慧生先生相比其他三位大师,他在作画这一方面别有一番造诣。
曾经拜师画家齐白石老先生、吴昌硕等著名大师。
不上台演出的闲暇时间,他都会静下心来安静作画,京剧《丹青引》上所用字画全是出自荀慧生先生之手。
一副《白云山深处有人家图》更是让人惊叹连连。
而尚小云先生可是在梨园界出了名的“暴脾气”。
儿子尚长春练功偷懒,本来三十个“旋子”只走了二十五个,尚小云追问之下还不承认,一气之下拿起舞台上使用的打板子狠狠打他。
尚长春大姨妈——姜妙香先生的夫人赶来相劝,用身子挡拦,结果一板子打到了姜夫人身上。
姜夫人年事又高,身体又弱,尚小云下手又重,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脾气与品性是两回事,尚小云对学生严厉,是为了艺术。
赏罚分明也让学生们心服口服,他对同行更是仗义疏财,慷慨解囊因此还被称为“尚大侠”。
因此,脾气虽然大,但仍能得到学生之爱戴,同行之敬重。
011900年,清朝光绪26年间。
尚小云出生于北平安定门内一家大院中,父亲是满洲镶蓝旗人,家境殷实。
尚小云还有5个兄弟姐妹,在家中排行老二。
5岁时,尚小云父亲不幸病故,而正巧赶上改朝换代的局面。
特殊时期社会动荡,此时的北平正不安宁,生活不易,为了讨生活,家中的钱财也随之耗尽。
因家境贫寒,母亲一个人靠帮人缝补衣服养活五个儿子一个女儿。
没过多久,大姐长兄和四弟也相继夭亡。
解读尚小云的戏剧人生
解读尚小云的戏剧人生科目:曲学通论专业:12级戏剧影视文学二班姓名:张小月学号:120134078解读尚小云的戏剧人生——读《伶人往事》之尚小云篇有感张小月12级戏剧影视文学二班120134078他是“四大名旦”中舞台功夫最好的;他一生毁加办学,先后七次卖掉自己的大宅院,只是为了培养京剧人才;他一生酷爱收藏,但是他却把自己在当时就价值亿元的一些精品的古玩字画,无偿的捐献给了国家,有人曾替他惋惜,说这都是用汗水在舞台上一件一件挣来的;他,就是侠肝义胆的尚小云。
尚小云,原名尚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南宫,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尚小云父亲早逝,后进入戏班学武生,师承孙怡云,又得益于王瑶卿,特色是字正腔圆,善于使用颤音。
他的武功根底相当深厚,擅演刀马旦,艺术上有“尚派”之称。
尚小云能学戏,也是偶然。
在他父亲病故后,母亲便把十岁左右的他送到那王府去当书童。
尚小云眉清目秀,做事伶俐,颇得那王府上下的欢心。
那王看他一天到晚喜欢哼哼唧唧唱个不停,觉得这孩子是个唱戏的料,便叫人把尚老太太找来,说:“典价免了,把这孩子送到戏班吧!”尚老太太一琢磨:当王府书童将来未必有出头之日。
如在戏班唱红,母子俩可就有了出头之日啦,就这样,尚小云就开始了他的唱戏人生。
一、喜零食,饭局多,但是演出时间除外尚小云没什么特别的嗜好,只是爱喝好茶,还讲究吃。
天福号的酱肘子,夏天的荷叶包子都是他所爱吃的。
要论起一个菜怎么好吃,他绝对能给你说出个子午卯酉来。
平素喜零食,吃完大花生,吃瓜子;吃完瓜子,又吃水萝卜。
总之,嘴里小吃不断。
冬天他离不了水萝卜和梨,一买就是一大堆。
但一到有戏时,为了保护嗓子,零食就不吃了,吃饭也不沾荤,也不吃酸辣等刺激性的东西,完全吃蔬菜。
逢有戏时,尚小云一般是上午十点起床,十二点钟吃午饭,饭后遛达遛达,三点种又睡,四点半起来,喝点茶,就一声不吭地保养精神。
平时他那么大的脾气,也不知藏到哪儿去了。
无论是谁,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不理睬,一心想着晚上的演出。
让大师流芳 让艺术承传——读《一代名旦尚小云》
The legacy of a master and his art 作者: 郝雨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上海戏剧
页码: 29-32页
主题词: 尚小云 京剧表演 承传 艺术 思想资源 文化价值 传承 演出
摘要:作为国粹的京剧,无论是演出、欣赏还是在传承方面,主要依赖的是演员的表演,依赖的是京剧表演大师在每个行当、每个角色、每种功法、每套唱腔上的潜心琢磨、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大师们的表演只能依靠口授身传才能传承下来,而大师身上的文化价值和思想资源则可以用文字留存下来。
因此,为大师立传、。
一代宗师尚小云
一代宗师尚小云
陈茂春
【期刊名称】《大舞台》
【年(卷),期】1994(000)005
【摘要】今年元月3日(农历腊月初七)是“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先生91诞辰。
为了缅怀尚师,特写此文,以抒悼念之情。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陈茂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7
【相关文献】
1.从尚小云到尚长荣守正创新,薪火相传 [J], 徐淳
2.大青衣——尚小云的戏剧人生 [J], 烸铂
3.仰望尚小云——写在尚小云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 [J], 罗怀臻
4.陕西文化史更应铭记尚小云——在尚小云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J], 陈彦
5.陕西省尚小云艺术研究会成立揭牌 [J], 栗茵;尚洪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尚小云个人资料
尚小云个人资料尚小云中文名称: 尚小云又名: 尚德泉绮霞性别: 男民族: 汉生卒年: 1900—1976国别: 中国生平简介尚小云(1900—1976)原名德泉,字绮霞。
1900年农历腊月初七生于河北南宫县。
尚可喜后裔,属汉人旗籍。
幼年曾随李春福学老生,是为“把手徒弟”。
1909年进入“三乐社”科班(后改名“正乐社”),艺名“三锡”,先习武生,又学花脸,其后因师辈们见其扮相秀丽、英俊,逐让他改学旦行,师从青衣名家孙怡云,便改艺名为“小云”。
1912年在广和楼公演,尚小云的戏很受欢迎,1914年被评为“第一童伶”。
世人称尚小云、白牡丹(荀慧生)、芙蓉草(赵桐珊)为“正乐三杰”。
16岁出科先后受教于戴韵芳、陈德霖、路三宝、王瑶卿等名师,艺事突飞猛进。
尚小云早年习武生,对杨小楼的艺术十分仰慕,后来他把“杨派”武生的精湛表演,吸收融化,用在自己的旦角戏里,使其表演刚劲、挺拔,于旦角的妩媚多姿中又见阳刚之美。
特别适于表演巾帼英雄人物。
至此尚小云成为同辈旦角中,以演女中豪侠为特色的佼佼者。
1918年尚小云自组“重庆社”,不断排演新剧目,以巾帼英雄人物为居多。
如《卓文君》、《林四娘》、《秦良玉》、《墨黛》、《双阳公主》、《摩登伽女》、《相思寨》、《青城十九侠》、《虎乳飞仙传》、《红绡》、《蛾眉剑》等等,都是他首创演出,又成为他的独有剧目。
1927年,由北京《顺天时报》发起选举名伶,尚小云以新编剧《摩登伽女》被选为“四大名旦”。
1937年创办“荣春社”。
不惜家产办学,培养了“荣”、“春”、“长”、“喜”两生,以及三个儿子。
尚小云治艺严谨,无论对己对人要求十分严格,但在中对人十分热情,慷慨仗义,倾囊相赠。
“荣春社”共培养学生200余名,遍布全国,在京剧演出和京剧岗位上发挥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尚小云京剧团”,任团长兼主演。
1959年移居西安,任陕西省艺术学校艺术总指导;1962年受聘为陕西省京剧院院长(当时陕京是全国五大京剧团体之一)。
青衣看《青衣》的感慨
青衣看《青衣》的感慨
李庆凯
【期刊名称】《剧影月报》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电视剧《青衣》的热播提升了大众关注戏剧的热情,起码普及了关于青衣的知识。
我欣喜地不厌其烦地向年轻的朋友解释,生、旦、净、末、丑,青衣属于旦角里正旦的行当,是扮演庄重的中青年妇女的角色,因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
旦有花旦、刀马旦、老旦等。
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甸慧生主要以青衣博得声名。
然欣喜之余,感慨几许。
【总页数】1页(P79)
【作者】李庆凯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2
【相关文献】
1.从接受美学看小说《青衣》中的修辞及其英译 [J], 韩雪
2.意境戏剧之美——两看《青衣》 [J], 孙红侠;
3.意境戏剧之美——两看《青衣》 [J], 孙红侠
4.从《青衣》看毕飞宇小说中的孤独意识 [J], 王建华
5.从《青衣》看毕飞宇小说的诗性审美张力 [J], 贺孝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大名旦(四)尚小云
四大名旦(四)尚小云尚小云(1900—1976),原名尚德泉,字绮霞,书斋名芳信斋,河北南宫人。
尚小云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七岁就投身梨园界。
1908年,他转入了三乐社科班(后更名正乐社),初习武生,后改旦角。
1914年冬,尚小云为孙菊仙配《三娘教子》、《战蒲关》,声名渐起,世人称尚小云、白牡丹(荀慧生)、芙蓉草(赵桐珊)为“正乐三杰”。
十六岁出科后,他先后与孙菊仙、王瑶卿、杨小楼、余叔岩、谭小培、王又宸、马连良等多人合作演出。
此外,他先后从孙怡云、张芷荃学戏,又得益于陈德霖。
并从王瑶卿、路三宝学花旦戏,随李寿山、陆金桂等学昆曲。
所从师者,均为老成典型。
因而早年即为文武昆乱不挡的出色旦角,而尤以其青衣戏最为观众认可,被公认为传统“青衣正宗”。
1918年尚小云自组重庆社,不断排演新剧目,以巾帼英雄人物为居多。
尚小云嗓音宽亮、扮相俊美、久唱不衰,有“铁嗓钢喉”之誉,在数十年的舞台实践中,排演了《卓文君》、《林四娘》、《秦良玉》、《墨黛》、《双阳公主》、《摩登伽女》、《相思寨》、《青城十九侠》、《虎乳飞仙传》、《红绡》、《峨嵋剑》等一批新剧目,同时又擅演《汉明妃》、《梁红玉》、《乾坤福寿镜》、《双阳公主》、《银屏公主》、《御碑亭》、《武家坡》等剧目,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世称“尚派”。
“尚派”文武并重、歌舞兼长,表演充满激情,同时又刚柔相济,一方面他表演强调大开大阖、棱角分明,另一方面他的唱腔高亢刚健、气力充沛,并在演唱上善于运用立音、颤音,形成了独特表演风格。
196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为尚小云拍摄电影艺术片《尚小云舞台艺术》,包括《失子惊疯》和《昭君出塞》两个剧目,今人可以通过此片一睹“尚派”艺术的魅力。
尚小云便装照尚小云不仅是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京剧教育家,1937年尚小云又创办荣春社,倾尽家产培养了荣、春、长、喜几科二百余名学生。
1959年又出任陕西省艺术学校艺术总指导,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京剧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戏 , 有师生 情谊 。把 他和夫人接 到 自己的家里吃住 , 算是解 了当下
之急 。
苦难与真情
因尚小云 的慷慨 大义 , 在 抗战 以前 。 他 就被 推举 为 “ 北平 梨 园公 会会 长 ” ( 即伶人 维护 整个 梨 园公
尚 小 云 幼 时认 了 个 义 母 , 是 开 回 民饭馆 “ 穆 家寨 ” 的 东 家 。穆 老
像 自 己 不再 是 角 儿 了 , 什么事都不 听取 他 的 意 见 。极 具 个 f 生 的 尚小 云 终 于离 开 北 京 。这 一 去 , 就是三年。 1 9 5 7年 , 陕 西 省 戏 曲学 校 成 立, 他受 聘于 陕西 省戏 曲学 校 , 担
人生最后一步
1 9 7 6 年3 月, 尚小云 因 胃疼 住
束后 , 尚家开会商量 : 旧式 的 “ 荣 春 社” 不 能办 了 , 今 后 怎 么 办 ? 决 定
穷 苦艺 人 的生养 死 葬 以及其 他集
体公 益事项 , 都 通 过 公 会 或 由公 会
穆家 女知道 尚小 云好 这一 口 , 就拉 他 到 自己家 吃 原 汁 原 味 的 “ 炒 疙
成立北京 市尚小云剧 团 , 用他 自己 的话来说 : “ 尚家还要演戏 。 ”
1 9 4 9 年1 ( ) 月, 开 国大典 刚过 , 尚 剧 团 便 紧 跟 着 排 演 新 戏 。 其 中
是那 份 “ 炒疙 瘩 ” 。它让颠 簸 漂流 的 尚小 云 . 顿生归家之 感 。他一边 狼吞虎 咽地吃 , 一边说 : “ 我这十 几 年 也没吃 过这样 的好饭 菜了 。 ” 看到此景 , 一旁 的梅兰芳夫人 福芝 芳笑着说 : “ 留神点儿 , 可别 吃得太
瘩” , 再添 上几 道 菜 , 有回 民的 “ 炒 掐菜 ” 、 “ 小锅烧 牛 肉” 、 “ 炸 卷果 ” 、 “ 素鸡” 、 “ 炸油香 ” 等 。一 张 桌 子 。 摆 得 琳 琅 满 目 。最 甘 美 不 过 的 , 还
出面办 理 。会 首一 职推 举 由有 声
望的 艺人 担任 。该 组 织从清 代 一
人物 u E
尚小云广交朋友 , 因而他 的饭 局也 特 别 多 。他 与 梅 兰 芳 、 程砚 秋、 苟慧生 以及别的朋友每月 总有 两三次 固定的 聚会 , 各 自出钱 , 也 就是现在的 A A制 。他们 的聚会可 不只为 吃喝 。这些大演 员 、 名艺人 常 在 一 起 谈 论 琴 模 书画 , 切 磋 技 艺, 传递消息 。地 点多在前f - J  ̄ b 的 “ 泰丰楼 ” 饭庄 , 有时也在珠市 口的 “ 丰泽园 ” 饭庄 、 煤市街的 “ 致美 斋”
院抢救 , 于4 月1 9日去 世 。他 的 子 女和一个跟他 多年的秘书 , 护 送 他 走 完 人 生 的 最 后 一 步 。 推 车 出 了
理 八栋楼 的全部 垃圾 。挨斗 时 , 造 反 派知道他功夫 好 , 就让他站到 三
张垒起的桌子 上 , 胸 挂 一 张 沉 甸 甸
病房 , 送 入太 平 间的路 上 , 住 院病 人及 其家 属 早 已主动 聚集 在楼 道 两侧 , 他 们为这个 曾扬 名四海的艺
给 了 陕 西 省 博 物 馆 。其 中 包 括 宋
分钱换 白糖兑开水喝 。
在 西安 挨 了斗 , 抄 了家 , 他更 是 一心想回北京 , 却已是有家 归不 得 。1 9 7 4 年, 他来北京治眼疾 。他
1 9 8 0 年, 尚小 云 平反 昭雪 , 魂 归故 里 , 骨 灰 移 入 八 宝 山 革 命 公
直延 续到 2 0 世纪 5 0 年代 初 ) 。日
寇侵 占北京 , 梨园会划 归 由日本人 主持 的新 民会 管辖 。 “ 文革 ” 来了,
非但 旧事 重提 , 且 上升 为“ 罪行 ” 。 他是陕 西大名人 , 凡是 重要人物被 斗, 准 拉 上 他 去 陪 斗 。每 次 批 斗 ,
墓。
3 4l 2 0 1 4 年 第7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 踹 下 … … 尚小云一家 人被扫地 出门 , 挤
在一 间小 屋 , 每月只有三十 六元生 活费 。三 只碗 、 六根筷子 是他们的 全 部家 当 。后 靠儿子 尚长春 每月 接 济 一百元 钱 过活 。这 个昔 日的
四大名且 , 每 天 一 个 人 推 着 小 车 清
让他 感到不满的 , 还 不是戏演得不 好。 而是 自己内心 的一种失落 。好
饭庄 。
元画 作 、 八大 山人 条幅 、 石涛册 页 、 唐寅荷花 、 徐 渭鹅 图, 还有倪 元璐 、 董其 昌、 金圣叹 、 海瑞 、 史可法、 杨继 盛、 戚继光 、 郑板桥 、 金农 、 黄慎 、 李 觯以及齐 白石等大家的稀世珍 品。
先住在亲戚 家 , 但那里是 “ 样板 团” 宿舍 , 不许 他住 。幸 亏有个 已退职
撑啦 ! ”
的一出叫《 洪宣娇 》 , 说的是太平 军
的 故 事 。为 了这 出戏 , 他 自掏 腰 包, 置办 了全 新的行头 , 要演 出了 ,
却 迟 迟 没 有 得 到 批 准 。后 来 , 戏 还 是演 了 , 但 没 有 取 得 成 功 。 而 真 正
四个大汉揪住他 的四肢 , 往大卡 车 上一甩 。到 了会 场 , 又被一脚从 车
人送上一程 。
任艺术总指 导 。当然 , 他仍 是北京
市 尚 剧 团的 团长 。
的大牌子 。每次批斗会后 , 造反派
给 他 三 分 钱 。他 一 分 钱 买 咸 菜 , 两
1 9 5 9 年, 刚到 陕西不久的 尚小 云 , 把 自 己珍 藏 了 大 半 辈子 的字 画、 玉器 共六十 六件 , 无 条件 捐献
太太 拿手 的是 “ 炒 疙瘩 ” 。这 也是 年轻 的尚小云最爱吃 的。这时 , 穆
老 太太 早没 了 。可她 的女 儿 恰恰 是马连贵夫人 ( 马 连 良之 弟 媳 ) 。
共利益 的行 会组织 。凡 组班邀角 、
内心的失落
1 9 4 9 年, 尚小云参加 了人 民政 府为 艺人 办 的讲 习班 。讲 习班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