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抗震救灾精神传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抗震救灾精神传承

作者:焦凤梅王美玲

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28期

摘要: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怎样在震后长时间的和平时期延续、传承抗震救灾精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以“80后”为代表的青年学生在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充分证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同时,抗震救灾精神也为深化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抗震救灾精神;传承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残酷的自然灾难,带给我们巨大的伤痛。但“多难兴邦”,灾难也使我们收获良多,其一就是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凝练出来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灾难终将过去,毕竟和平是社会常态。当时间流逝,激情归于平淡,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在这场大灾难中迸发出来的人间大爱延续下去?怎样把抗震精神发扬光大,不让它随着人们对抗震救灾工作关注度的降低而被遗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认为重点之一就是做好以“80后”为代表的广大青年学生的工作,让抗震救灾精神首先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融入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精神指引。因为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以“80后”为代表的青年学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他们对抗震精神的接受、传承程度直接关系到抗震精神会被发扬光大还是会被淡忘甚至是遗忘。在如何赢得青年的问题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大有可为的,可以探索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传承抗震精神的思路和方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担当传承抗震救灾精神的重任

曾经,在很多人眼中,“80后”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只知道刘德华、周杰伦等娱乐明星,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度沉湎于个人世界”,他们叛逆、自私、拜金主义、贪图享乐,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感兴趣……把中国的未来交到这群人手中,很多人是不放心的。但汶川地震后,新一代青年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人们的偏见。他们在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出了爱国爱家的情怀,表现出了团结互助的力量,表现出了吃苦耐劳的品德,表现出了不畏艰险的精神,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青年学生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原因很多,但不容否认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归功于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他们潜移默化的熏陶,归功于一直以来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用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的话说,青年学生的出色表现“再次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央十六号文件下发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是能够经受住一切重大考验的;再次强有力地表明,党中央做出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是非常及时、英明的;再一次强有力地表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80后’大学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文明的一代,是充满理想、大有希望、值得信赖的一代”。李卫红副部长的这段话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引导、塑造当代青年学生崭新精神风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使我们确信,“卓有成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而且能够担当起传承抗震精神的重任。

二、怎样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传承抗震救灾精神

1,扎扎实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传承

总的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跟抗震精神是一致的,扎扎实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其实就是对抗震精神的延续和传承。胡锦涛总书记对抗震救灾精神的概括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及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中央十六号文件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两者比照,我们可以看出,抗震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延续和传承抗震精神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像周济部长所要求的那样,努力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明显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状况,使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这既是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为传承抗震救灾精神所应尽的责任。

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选择与抗震救灾精神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抗震精神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毕竟二者不完全等同。所以,为了突出对抗震精神的传承,我们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选

择跟抗震精神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并结合视频资料、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再现抗震救灾的伟大场面,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亲身参加抗震救灾的人士讲述他们所经历的感人场面,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深化学生对抗震精神的认识。这样一方面加强了抗震精神教育,一方面也会极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在这次救灾中,爱国主义精神得到空前弘扬和生动体现,借此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观看抗震救灾中各条战线涌现出的爱国热潮,对于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很好的现实针对意义。

3,把抗震精神转化成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长期具备的精神和品质

灾难不是每天都发生,生活却是每天要继续,要使非常状态下迸发出来的抗震精神永存,还需把它转化成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长期具备的精神和品质。以此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抗震精神并没有也不会随着大规模抗震救灾的结束而消逝,它其实蕴涵在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时刻体会到抗震精神的魅力,并把它作为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指引。比如,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教育。要让学生明白,不仅在国家有难时、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每个人要讲责任、讲奉献,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论干什么,也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作为学生,目前最大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发愤图强,将来报效祖国,把青春奉献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丽事业。

三、以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作为传承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抗震救灾精神也为深化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契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此次抗震救灾涌现出来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像死死护住4名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死神的教师谭千秋;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组织团员青年奋不顾身地营救被困人员,夜以继日地转移受灾群众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团委书记马晓燕;在失去10位亲人的情况下,还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几度晕倒的警花蒋敏;9岁的小班长林浩、“断臂天使”王彬等小英雄们;千千万万为抗震救灾尽心尽力的人民子弟兵、医护人员、大学生、普通群众……他们在抗震救灾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和人性的真、善、美。他们的感人事迹及体现出来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不屈不挠、顽强奋战的英雄气概,万众一心、共克时难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等,都将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巨大精神财富,成为新时期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深入的契机。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军队的热爱。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刘贵芹表示,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