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
初二上学期历史¦中国近代史·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生用导学练习案)第一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本课概述:❖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危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扩大了侵略权益,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知识导图: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目的: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时间:1856.10~1860.103、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4、发动者(主凶):英法联军5、帮凶:美俄6、借口(直接原因):英、法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7、过程:(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
(2)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
8、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美、法、俄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不仅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
9、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英法联军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皇家园林圆明园,并放火烧毁。
1、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①英法联军的野蛮行为,导致了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②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侵略者的野蛮和凶残③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两次鸦片战争》学案
导学案·部编教材·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部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史分期革命分期政权变更阶段主要大事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 1919)晚清时期(1840-1912)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40-60年代初)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中日战争、瓜分中国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新政、辛亥革命民国时期(1912-1949)北洋政府(1912-1928)北洋政府统治前期(1912-1919)袁世凯统治、军阀混战、民族工业春天、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 1949)中共成立和国民大革命(1921-1927)五四运动、中共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国民政府(1927-1949)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土地革命、长征、局部抗战全面抗日战争(1937-1945)国共合作全面抗战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争取和平民主人民解放战争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时空坐标西方侵略两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瓜分中国八国联军时间1840-1842 1856-1860 60-70年代 1884-1885 1894-1895 1896- 1900-1901 1840前后 1851-1864 60-90年代 1895-1898 1898-1900抗争探索看世界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民族资本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素养达标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1.时空观念: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明确两次鸦片战争的时空发展历程。
2.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图表材料,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特点、影响,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3.唯物史观:通过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认识19世纪中期中外历史发展走向,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客观评价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16讲两次鸦片战争2024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学生版
中国近代史综述1、时间:1840—1949年。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两大矛盾及任务: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反侵略)、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反封建)。
4、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5、三条主线:(1)侵略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2)抗争史。
(3)探索史:①一大主题:近代化,核心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
②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太平天国、义和团。
◆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清末新政。
◆资产阶级: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期。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三个层次:器物:洋务运动。
制度: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文化:新文化运动。
④两个方向:向西方学习、以俄为师。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时空定位】1840年——1912年。
【阶段特征】第一阶段:1840~1894年。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列强炮舰逼迫下中国社会开始转型,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
第二阶段:1894~1912年。
甲午中日战争至辛亥革命。
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阶段,中国近代化进一步发展第一步。
第16讲两次鸦片战争【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主干知识】一、鸦片战争1、时间:1840——1842年。
2、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3、经过(1)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攻占定海,到达天津白河口。
(2)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并攻占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清政府屈辱求和。
4、结果: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此外还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与经过;2.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大意义;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地点和战争双方;3.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生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大意义。
【预习导学】一、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之前对鸦片战争的了解。
请学生复述一下上节课学到的鸦片战争的内容。
二、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然后回答一下问题。
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2.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里?3.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课堂导学】一、让学生回答预习问题,然后简要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地点和时间。
二、放映教学片《第二次鸦片战争》,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这样一场战争?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争双方是谁?3.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结束的?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有哪些影响?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意味着什么?四、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
A. 1842年B. 1856年C. 1860年D. 1884年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意义是()。
A. 中国又一次战胜了英国B. 中国完全失败了C. 中国开始反侵略战争D. 中国更加尊重外国3. 以下哪个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A. 英国没收三艘中国商船B.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C. 英国女王给湖南嘉峪关解封D. 洋务派人士被杀害二、问答题1. 请简要叙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课后拓展】了解一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争结果以及李鸿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作用,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课堂导学】一、让学生回答选择题的答案,然后讲解正确答案和解析。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答案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答案[自主学习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1.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直接原因: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根本原因:不满足既得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挑起战争的是哪一列强?列举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
时间:1856年10月;挑起战争:英国侵略行为: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又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3.说出《天津条约》的内容。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自主学习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1. 《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英法侵略者又是怎么做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火烧圆明园,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2.英法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内容及影响?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自主学习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获利最大的是谁?沙俄共侵占中国多少领土?沙俄;150多万平方千米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分层导练] A组选择题1. 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D )A.“马神甫事件”B.因贩卖的鸦片被查禁、销毁C.“亚罗号事件”D.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2.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素养目标】1.通过探究史料,从历史解释、时空观念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形势,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及两次鸦片战争性质。
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冲击。
3.分析归纳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林则徐、魏源等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重点难点】1.重点:识记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结合史料,讨论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难点:根据《1840年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从全球史观出发,多层次看待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思维导图】【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1.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
3.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家在亚洲进行殖民扩张,美国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二)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
2.经济和科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
3.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
4.社会矛盾: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思考点(教材P97)思考角度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中西方对比,分析中西方差距,明确当时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处境。
提示中国的社会状况: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的国际处境:中国和西方之间存在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巨大差距,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知识拓展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1)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其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
其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列强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西方列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6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学习重点】鸦片战争的史实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历史史实:①1840年中国与英国发生鸦片战争。
②中国战败与列强签订一系列条约。
2.历史解释:①为何是1840年?不是1740?②为何是中英之间?不是中美?③这场战争为什么被称之为“鸦片”战争?④这场战争为什么会以中国战败告终?⑤这场战争对战争的双方有什么影响?【名词解释】1.半殖民地:有自己的政府,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外国殖民主义控制和压迫的社会形态。
2.半封建:形式上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3.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一种政策。
它是指把对外交往和贸易完全置于清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
清初,为孤立郑成功等反清力量,清政府曾两次下令实行海禁。
后来中外贸易只留下广州一处,并实行“公行制度”,即由专门的行商垄断对外贸易。
4.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5.片面的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6.租界:租界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条约规定的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或经商”的一定区域。
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5 课两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学习重点:1)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2)思想领域的变化学习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扩大和继续;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基础知识1、列强的侵华史(1)鸦片战争(1840-1842年)原因:①必然性:政治: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君主立宪制);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军事:中国: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外交:中国:闭关锁国;英国:为争夺世界市场疯狂扩张。
②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③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结果:19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关税要与英国商定;《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虎门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地永居;中美《望厦条约》建教堂传教;中法《黄埔条约》自由传教。
鸦片战争的影响:①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③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④思想: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畲《瀛寰志略》);⑤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以上即可理解为何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得转折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原因: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结果:1858年《天津条约》: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③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1860年《北京条约》: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学生版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归纳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内容和意义。
【学习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内容【学习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理解【基础知识梳理】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19世纪中期的世界(1)经济方面①后半个多世纪,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②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和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外交方面: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①英国在美洲、非洲争夺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
②法国从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③19世纪40年代,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④美国也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
⑤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
2.19 世纪中期的中国: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1)政治:中国社会仍然停留在,统治依旧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
(3)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
(4)阶级: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3.中国英国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政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军事军备废弛,装备落后,冷兵器船坚炮利,热兵器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文化思想僵化,科技落后思想解放,近代科技迅猛发展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综合国力强大,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1)原因①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和。
②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
英国认为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决定对华发动战争。
思考:清政府派林则徐禁烟的原因有哪些?虎门销烟有何积极影响?提示:鸦片导致大量白银外流,损害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危及了清政府的统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一、导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掌握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
二、导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三、导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起因于中国禁止鸦片进口并销毁英国海商的鸦片货物。
中国政府认为鸦片严重破坏中国社会秩序和人民健康,因此采取了这一措施。
然而,英国作为贸易强国,对此进行强烈的反击,导致战争爆发。
2. 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40年至1841年的战争,英国舰队进攻中国沿海城市,在临安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赔偿巨额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
第二阶段是1841年至1842年的战争,英法联军继续进攻中国,最终中国政府被迫在梅瑞狗屿签订了《南京条约》。
3. 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役和条约(1)第一阶段的重要战役:虎门销烟、垦植岛、舟山战役等。
这些战役都是英国舰队进攻中国沿海城市的过程中发生的。
(2)第二阶段的重要战役:厦门、鸭绿江战役等。
这些战役主要是英法联军对中国的进攻。
(3)《南京条约》:该条约于1842年签订,是鸦片战争的主要条约之一。
根据条约内容,中国政府赔偿大量赔款,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四、导学问题1. 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2. 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时期?3. 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役有哪些?4. 鸦片战争的主要条约是哪个?其内容有哪些?五、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掌握了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
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的历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
强化记忆,知识过关
1、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是1840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39年(道光帝时)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中国赔款2100万元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英《南京条约》影响:使中国开始慢慢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侵略者:英法联军。
帮凶:美、俄两国。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6、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最多的条约。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唯物史观运用联系发展、客观辩证的方法,评价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结果与影响2.难点:多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的时空背景和历史影响基础认知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19世纪中期的世界形势: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发展到___的格局。
________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_______等国逐渐占据____地位。
英国_______飞速增长,对_______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________的斗争日趋激烈。
当时,英国掌握着_________的霸权。
英国在___、___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___。
___从越南打开侵入___的缺口。
19世纪40年代,___势力侵及中国___和____地区。
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____。
____商人活跃于世界各地,美国资产阶级成了英国侵华的____。
2、19世纪中期的中国形势:当欧洲进入______发展时代,_____作为中国的统治者对_______的变化浑然不觉。
中国社会仍然停留在______,______统治仍很顽固。
自给自足的_______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处在____状态。
武备落后,________作战能力很差,使用的武器主要是_____,远远落后于英国的_____。
社会____矛盾正在激化中,各地______此起彼伏。
二、两次鸦片战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直接原因:鸦片战争前,外国______逐年扩大对华___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___在1000万两以上。
面对广州外海的鸦片走私,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_____前往广州严厉___。
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2万多箱,在______公开销毁。
此举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和______的_____。
英国________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___通过决议批准政府对华_______。
《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程目标:1.鸦片战争前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
(背诵)2.战争后签订一系列条约的具体内容、性质以及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背诵)3.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反思,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及局限性;(背诵)根据教材,结合《金版学案》完成以下问题:1.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自主概括鸦片战争前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2.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以及《历史填充图册P45》,自主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及其结果,完成以下结构导图:**分析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谈谈你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 【重点】 鸦片战争 1840-1842 1.原因: 【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经过:3. 结果:签订了中国第一批不平等的条约(内容:P92)4.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1.原因: 【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经过:6. 结果:签订了中国又一批不平等的条约(内容:P93)7.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继续和扩大”?3.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归纳两次鸦片战争后哪些仁人志士展开了什么样的救国寻课外补充:1.五口通商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史称五口通商。
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16讲两次鸦片战争(基础落实案)【课程标准】1.中外历史纲要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地主阶级抵抗派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2.选择性必修1.1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选必1第16课)2.1了解工业革命后工厂制传入中国的影响。
(选必2第5课)2.2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选必2第11课)2.3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选必2第14课)3.1了解人口地域转移在当地社会中产生的文化认同,认识华工对美洲及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
(选必3第7课)3.2了解西方的殖民扩张与文化扩张。
(选必3第12课)【考情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在新旧教材中均作为重要知识呈现,在高考中也是高频考点,山东卷考察集中在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探索方面,考查方向主要侧重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角度。
【时空框架】【概念清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殖民主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关税自主权、“师夷长技以制夷”【知识梳理】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思考:1、在鸦片战争前,中国输向英国的主要商品是什么?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英两国地位如何?为了改变这种地位,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参考答案:中国输向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贸易顺差)地位,而英国处于入超(贸易逆差)地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2、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损害中国人的健康,加剧政治腐败;削弱军队战斗力;加重劳动人民负担。
二、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因为根本原因和性质相同,所以是继续。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1、导火线: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战争前,外国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
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小关初中八年级历史自主学习方案(两课时)科目:八年级历史上册课题:两次鸦片战争主备课人:李青时间:2012-9-1班级:组别:学生姓名:组长签名: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二、教学要点1、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难点:(1)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这一问题既涉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涉及如何正确评价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抓住“变化”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3)对《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概念的理解。
三、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勾画重要知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疑难问题有红色笔做标记。
按知识梳理的提示在课本中标记,对基础知识进行识记。
2、“合作探究”部分认真思考,答出个人见解,不全面的部分小组合作时重点讨论。
3、配套的《经典课堂》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不允许翻阅教材,下课时交给小组长。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预习教材,自主完成基础知识,对疑难问题用红笔标注)【知识点一】虎门销烟(阅读课本P3-4)1、背景:2、时间:人物:3、过程:4、意义:【知识点二】《南京条约》的签订(阅读课本P5-6)1、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2、经过:3、结果:4、《南京条约》内容:5、影响:【知识点三】火烧圆明园(阅读课本P7-8)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1)1856年:(2)1860年: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知识点四】沙俄趁火打劫(阅读课本P9)1、沙俄掠夺中国土地。
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两次鸦片战争[课标要求](1)列举1840年至1864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考纲明示]1840年至1864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主干梳理认知拓展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01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2)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借口□02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
2.过程(1)□03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英军沿海北犯,一度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政府对英宣战;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人民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自发抵抗英军侵略,表现了爱国精神。
(整理自人民版)(4)□04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
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问题探究1] 你怎样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05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06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07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3)美国、法国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4.影响:中国大门被打开,中国□08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主备人:申杨燚审核人:______备课时间:2014.8.26使用教师: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对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英双方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能说出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原因。
2、能说出虎门销烟的过程,体会其历史意义。
3、能说出鸦片战争的经过,记住《南京条约》的内容,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说出《南京条约》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
鸦片战争之前中英双方的对比;评价林则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p7的两个子目,自主完成以下任务。
)
1、()之后,清王朝逐渐显出衰败景象,对西方世界漠然无知,西方借助坚船利炮实行()政策,向中国(),掠夺中国。
2、1938年底,()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年6月,他将这些鸦片在()当众销毁。
3、()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挑起鸦片战争,()年8月,英军兵临()城下,清政府被迫求和,同英国签订《》。
4、《南京条约》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是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四、合作探究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皇帝为什么决心派林则徐查禁鸦片?
2.林则徐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
犹泄泻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宠饷之银。
”请回答:(1)林则徐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上书道光帝的?
(2)材料中指出鸦片的输入有哪两大危害?
(3)林则徐有哪些主要的历史活动?应如何评价他?(结合课本第11页“课外学史”材料进行评价)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五、当堂检测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是()
A.渥巴锡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关天培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中英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虎门销烟最深刻的历史意义是()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C.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D.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望夏条约》
C.《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六、课堂小结
因为中国闭关锁国,英国无法打开中国的大门,输出商品,遂实行鸦片走私,导致中国的禁烟运动,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捍卫了民族利益。
但虎门销烟也成为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英国希望打开中国的市场,进行商品的输出。
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结束,最终签订了《南京条约》,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此开始了中国探索近代化的道路。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收获?
一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收所用物料。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缉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代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舞出城邑,专理商贾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