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三叉神经痛秘方

合集下载

针药并用可治疗三叉神经痛等多种头疾

针药并用可治疗三叉神经痛等多种头疾

针药并用可治疗三叉神经痛等多种头疾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

属中医“头风”或“偏头痛”范畴,包括西医学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性头痛等。

治疗以头痛为主症的疾病(排除颅内感染、肿瘤、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头痛),针药并用,相得益彰,切中病机,治疗得法,故可愈顽疾。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取穴:太阳、风池、合谷、太冲均取双侧。

阳明头痛加印堂、曲池、内庭;太阳头痛加风府、后溪、申脉;少阳头痛加率谷、外关、足临泣;厥阴头痛加百会、通天、太溪、涌泉;全头痛加百会、印堂、头维、外关。

针法:泻太冲,补合谷,并使针感上传,余穴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继续第2个疗程。

(2)内服中药川芎30g,白芍15g,白芷12g,羌活15g,柴胡12g,藁本15g,香附15g,钩藤15g,珍珠母30g,甘草6g。

每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

加减:疼痛剧烈者加全蝎6g,蜈蚣2条;偏热者加黄芩12g,菊花15g;偏湿者加薏苡仁30g,扁豆30g;偏寒者加细辛3g;偏风者加僵蚕12g;挟痉者加丹参30g,赤芍15g。

治疗头痛病的关键为祛邪化瘀,通络止痛,调和气血,健脑宁神。

故取太阳通络止痛;风池祛邪化瘀,调和气血。

配以“四关穴”,《针灸大成》曰:“四关、四穴。

即两合谷、两太冲穴是也”,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脉所过为原的原穴,脉经面颊、齿口,主治头面、齿口部诸疾。

《玉龙歌》载:“头面纵有诸般证,一针合谷效通神。

”泻之可疏风清热,补之可补气振赢。

太冲是足厥阴经所注的输穴,阴经以输代原,为足厥阴经原穴。

《素问·咳论》:“治脏者,治其俞。

”肝脉上升“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太冲泻之可疏肝理气,平肝熄风;补之可养肝血。

四关穴作为一组固定的配穴,具有镇静解痉作用。

内服之中药中,川芎入肝,为治疗头痛之要药,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行气之功效,对于气血阻滞之头痛有独特疗效。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辅助药物:
-镇静剂:如地西泮(Diazepam)等,用于缓解疼痛引起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用于改善患者情绪,增强疼痛阈值。
-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促进神经修复。
2.物理治疗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针对疼痛区域进行电刺激,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
-镇静剂:如地西泮(Diazepam)等;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等;
-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
2.物理治疗
(1)经皮电刺激: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对三叉神经痛部位进行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2)针灸治疗:根据中医理论,选取相应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每周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本方案旨在为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一种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第2篇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一、方案概述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euralgia,TN)是一种慢性疼痛疾病,表现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全面、科学的治疗策略,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发作频率、药物副作用和生活质量。
2.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长期跟踪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五、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1.教育患者了解三叉神经痛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三叉神经痛效方大全

三叉神经痛效方大全

三叉神经痛效方大全1、通络头风汤《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川芎10-30克,当归10-20克,细辛5克,蜈蚣2条。

【用法】每日1~2剂。

先将上药用冷水浸泡15分钟,浸透后煎煮。

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

煮好后两煎药汁混匀,总量以200毫升为宜、早晚分服,或6小时服1次。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止痛。

【方解】本方系《卫生宝鉴》芎归汤加细辛、蜈蚣组成。

方中川芎为主药,辛温味薄气雄,功擅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擅理气活血,搜风止痛;当归养血活血,功专通经止痛。

辅川芎增强止痛之效,抑川芎辛窜太过之弊;细辛祛寒止痛,蜈蚣搜风通络,二味虽为佐使之药,然不可缺,乃本方行军破敌之先行,为止痛之上品。

二则量大而专,有的放矢。

前人以为川芎辛温香窜不可过用,其实不然。

顽症痼疾,不用足量,难以获效。

余用川芎,最小剂量起于15克,以后递增其量,对头痛剧烈者,常用之30克以上,实践证明并无伤阴香窜之弊。

当然与当归性柔而润防止副作用有关,此君臣佐使配伍之妙也。

另外,细辛不过钱之说,亦不足信。

余于细辛止痛,最少起步于3克,递增至9克,并无不良反应;蜈蚣有毒,人皆畏之,但治瘀血头痛,确有祛风镇痛、搜风通络、逐瘀止痛之效,一剂药用2条或3条,并无毒性反应,研末冲服其效更著。

再者随证加减,伍以适当引经药,更能提高疗效。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等病。

症见剧烈的偏正头痛,甚则泛恶呕吐,用止痛药或麻醉剂难以止痛,舌偏淡紫,舌下络脉多呈淡紫而长,脉弦或涩,妇女常在经期前发作。

中医辨证属于风痰血瘀阻滞清窍络脉所致之偏正头痛顽症。

【加减】头部冷痛加白芷;头部热痛加甘菊、苍耳子;头痛如锥如刺如灼加僵蚕、生石膏、蜈蚣(研末冲服);三叉神经痛加生白芍、白芥子、白芷;妇女经期头痛则当归量应大于川芎;后头痛加羌活;前头痛加白芷;偏头痛加柴胡;巅顶痛加藁本。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一般宜在头痛发作时服药,效果更好。

麝香塞耳治三叉神经痛有效率100%

麝香塞耳治三叉神经痛有效率100%

麝香塞耳治三叉神经痛有效率100%
方法:麝香少许,用棉纸包裹,塞入耳孔内(哪边痛塞哪边)
荐方人:河南栾川县赤土店乡赤土店村尤永杰
验例:尤同志年逾花甲,二十年前患此病,多方医治无效,用此方其痛立止,至今已十余载未复发。

山西太原市北城区迎新街道办事处杨建政用此方治愈了孙爱萍的三叉神经痛。

此人患病7个多月,觉不能睡,饭不能吃,痛起来大哭。

经用此方后,现已完全止痛痊愈。

后又医治7人,均100%见效。

黑龙江齐齐哈尔药材采购供应站南马路1号李琴用此方治好了他亲属患多年的三叉神经痛。

老中医祖传三代,特效10秘方

老中医祖传三代,特效10秘方

老中医祖传三代,特效10秘方1.我服十三味治愈了三叉神经痛我是多年患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经多方治疗终未能治愈。

后在医院手术治愈后又复发。

犯病时,似刀割、如火灼,痛苦不堪。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中国著名老中医赵希愚传方(赵老自患此症,配了此药方),经服药,我病已痊愈,现已5年多没犯病。

为了解除患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痛苦,特将此药方献上。

配方及用法:生石膏25克,葛根19克,黄芩9克,荆芥穗9克,赤芍13克,勾藤13克,苍耳子13克,薄荷6克,甘草9克,蔓荆子13克,柴胡13克,全蝎6克,蜈蚣3条。

水煎服,每日服2次。

(张富本)2.丹钩六枝饮加减治脑血栓效果很好百姓验证:张某,男,70岁,农民,于1974年5月2日就诊。

素有眩晕症,于10天前突觉头晕肢麻,旋即昏倒,服用小续命汤、资寿解语汤等药物未见病情好转。

症见左侧偏瘫,小便短黄,舌质黯,苔黄厚腻,脉弦大有力。

血压25.27/14.63kPa(190/110毫米汞柱)。

证系肝阳偏亢,风阳内动,迫血上逆,脑络受伤,阻塞清窍。

治宜平肝熄风,潜阳通络。

投以上方加僵蚕9克,碧玉散12克,通草6克,石菖蒲6克,胆草9克,血竭3克,银花藤30克。

服药12剂,神志清醒。

但仍见手足屈伸不利,头晕胀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血压21.28/13.3kPa(160/100毫米汞柱)。

方中去血竭、通草、碧玉散、菖蒲,加入白菊花9克,白蒺藜9克,鸡血藤12克。

又连服15剂后,诸症除。

(湖南彭述宪)3.银黄熏洗剂治痔疮100例均有效配方及用法:银花30~50克,苍术、五倍子各15~30克,黄柏、苦参各15~20克,芒硝20~60克。

上药加水3000~5000毫升,文火煎煮5~10分钟,即将药液倒入盆中(或罐中),滤去药渣,趁热气盛时坐在盆上熏蒸患处。

待药液不烫时再行浸洗,每次30分钟左右。

每天1剂,早晚各熏洗1次。

疗效:此偏方治疗痔疮100例,痊愈95例,好转5例,无一例失败,有效率100%。

三叉神经痛验案3则

三叉神经痛验案3则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 1 0 2年 2月 第 2 卷 第 2期 J T M. e .0 2 V 12 , o2 1 E C F b 2 1 , o. 1 N .

32 ・ 7
利 , 气 凌 心 , 宜 清 化 湿 热 , 腑 泄浊 。 宗 三 仁 汤 合 枳 术 丸 化 水 法 通 方 裁: 白豆 蔻 9 , 苡 仁 3 g炒 杏仁 1g 竹 叶 9 , 甘 草 6 , 朴 g薏 0, 2, g生 g厚 2 g 清 半 夏 1g 滑 石 9 , 莱 菔 子 1g 生 白术 1 g 枳 实 1g 0, 2, g炒 2, 5, 2, 鸡 内金 lg O 。3剂 。2剂后 大便 得 畅 , 解 出 粪球 数枚 , 解 出成 先 后 型 大便 长 约 3 c 随 即 可 半 卧 位 , 息 、 胀 、 肿 均 减 轻 。再 0m, 喘 腹 浮 诊 , 仍 弦濡 滑有力 , 方 改厚朴 6 , 莱菔 子 6 , 实 6 , 脉 上 g炒 g枳 g 坚 持 服 用 , 持 大便 通 畅 每 日 1次 , 能 搀 扶 下 地 行 走 , 保 后 高枕 位 入
热化痰 , 腑降浊。 通 方宗 清 气 化 痰 汤 和 三子 养 亲 汤 、 白散 化 裁 : 泻
陈 皮 9 , 半 夏 1g 茯 苓 1g 生 白术 lg 黄 连 1g 黄芩 1g g清 2, 2, O, 2, 2, 胆南 星 1g 莱 菔 子 9 , 0, g 白芥 子 9 , 苏 子 9 , 蒌 仁 3 g 桑 白 g紫 g瓜 0, 皮 1g 地 骨 皮 1g鱼 腥 草 2 g 5剂 后 , 2, 0, 0。 咳嗽 减 轻 , 咳痰 易 出 , 心
症 状 , 脉 弦 滑 数 有 力 , 红 , 黄 腻 , 证 为 痰 热 蕴 结 、 焦 不 凭 舌 苔 辨 三

面部疼痛治疗方案(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

面部疼痛治疗方案(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

面部疼痛治疗方案(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面部疼痛治疗方案(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简介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面部疼痛的常见疾病,它由三叉神经的激发和感觉传导异常引起。

中医诊疗方案可以提供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从根本上缓解面部疼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中医诊断三叉神经痛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脉搏质地。

常见的面部疼痛症状包括剧烈的疼痛、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较短、疼痛区域分布特异等。

脉搏质地通常为细弱或者弦细。

中医治疗方案草药治疗1. 霜降梅花针:选用霜降梅花针进行针刺,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

2. 川芎嗪:使用川芎嗪进行煎服,可以舒经活络、止痛缓解面部疼痛。

3. 桃仁扬花汤:以桃仁结、炒枳壳、煨艽头为主要材料,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针灸疗法1. 阳明足阳明胃经:利用针刺阳明胃经的穴位,如足三里、迎香、合谷等,可以调和气血、舒散寒热,缓解面部疼痛。

2. 承浆:通过承浆穴进行针刺,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减轻面部疼痛。

中医推拿疗法1. 疏通面部经络:使用指压、推拿等手法,对面部经络进行疏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面部疼痛。

2. 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石头对面部进行热敷,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减轻面部疼痛。

中医调理1. 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疼痛。

2. 谨慎用力:避免面部过度用力,如过度咀嚼、大声喧哗等,以减少对面部神经的刺激。

以上中医诊疗方案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但请在接受中医治疗前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请注意:此文档的内容仅仅是给出一些中医诊疗方案,对于具体病情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请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三叉神经痛偏方 让你一天精神抖擞

三叉神经痛偏方 让你一天精神抖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叉神经痛偏方让你一天精神抖擞
导语:夏天来了,天气非常炎热,我们要忍受着大热天在外面行走,即使再热,我还是有方法让自己凉快的。

正如我们现在三叉神经痛一样,也需要有方法...
夏天来了,天气非常炎热,我们要忍受着大热天在外面行走,即使再热,我还是有方法让自己凉快的。

正如我们现在三叉神经痛一样,也需要有方法让我们的神经痛减缓一点,所以也是需要小偏方的。

下面就由小编来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吧。

目录
1、三叉神经痛原因
2、三叉神经痛主要的诊断方法
3、治男性三叉神经痛偏方
4、治女性三叉神经痛偏方
5、三叉神经痛吃什么
6、食疗治三叉神经痛偏方
7、三叉神经痛的禁忌 8、如何预防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原因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

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

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病因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包括脑部占位性病变和血管压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西医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汉唐方剂讲解HT-025:三叉神经痛(疏通经络剂)

汉唐方剂讲解HT-025:三叉神经痛(疏通经络剂)

汉唐⽅剂讲解HT-025:三叉神经痛(疏通经络剂)注:汉唐⽅剂讲解系列,是紫极先⽣对倪海厦⽼师的汉唐100⽅进⾏系统透彻的讲解,通过他的讲解,让我们对⽅剂的遣⽅⽤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蓝⾊字体为倪师原⽂,⿊⾊字体为紫极先⽣的讲解。

--------------------------------------HT-25 疏通经络剂(如同西医学之三叉神经痛颜⾯神经痛)治疗如同西医学之三叉神经痛颜⾯神经痛,在⾯部的侧⾯,这疼痛是⼗分厉害的,在疼痛的时候如同闪电⼀样,经久不愈。

倪海厦定的名是中医药学⾥⾯疏通经络剂.疼痛如何治?吃⽌痛药基本上没办法解决,⼀般采⽤的是封闭,现在西医院⾥⾯专治法,实际上是封闭,过后,还会再疼痛,因为疼痛的部位它是在⾯部,接近于⼤脑精明之府这⼀部位。

疼痛封闭只能⽌住暂时⼀会,继续疼痛时,痛不可忍,有的痛起来⽣不如死,虽然此病不要命。

有时⽌痛剂亦⽆法⽌痛,有时西此病西医名三叉神经痛,是很剧烈的痛(如同电闪般痛),有时⽌痛剂亦⽆法⽌痛,有时西医注射酒精在痛处,到了⽆法控制时,只好切断神经(让⼈神感知不到它了)这病后遗症很⼤,很容易造成⾯瘫,即⼝眼歪斜。

为何发⽣此痛呢?⽬前西医也不清楚。

临床上看时,此痛延中医经络学中的⾜少阳胆经、⾜阳明胃经与⼿少阳三焦经三经⽽来。

⼿少阳三焦经经是⽔道系统--⽔⽕之道,⾕之府也;⾜少阳是胆经,⾜阳明是胃经,这三个经络有什么样的联系:学四圣⼼源之后已经知道,⼿少阳经是从⼿到头,⾜少阳经是从头到⾜;⾜阳明胃经是从头到⾜,⼈⾝体⽓机之降凡⼀切之降皆源于胃⼟之降,胆⽕随之⽽降,以温肾⽔,这⼀个情况,阳明胃与阳明胆经皆是属于不降的部位,胃明胃之不降,胆⽕上逆,根据经络⾛向,我们看⼀看,这三焦经,它的⾛向是围绕着⽿后,然后绕到⽿前,⾛到眉⽑的外侧,这是⼿少阳经;⾜少阳胆经:⾛于头部外侧;⾜阳明胃经上到⼤迎⽳后,有⼀条道要经颊⾚下关,以⼊于头顶部这⼀部位都是⼈头部的外侧,也是从颊车部位到太阳⽳⼀直到头部⼆侧,这⼀些全部是需要降的,属于降路.⼿少阳经是升的,升到头上后,要接主⾜少阳经再下降,这病关键问题是降路不⾜,不得以降,这⼀情况就要以降胃为主,同时要收敛胆⽕.经络为什么不降呢?还是在于经络不通,所以治疗的时候:适当⽤活⾎药以通经络,降胃敛胆⽕,胆⽕敛住后要在下收敛,如是使⽕降下之后,后头三叉神经部位疼痛就能减轻,⼀般来说三叉神经痛;颜⾯神经痛的病⼈或是由于⼼情不好, 经常有⽓郁现象或经常饮酒或⽤⽬过度眼疲劳或休息不⾜造成⽕在上不得下,等等可诱发疼痛,这是我给⼤家说⼀下经络的⾛向及病因病机是什么:是⽕在上不得降,所有经络活动能⼒均来⾃不同脏腑,⼀旦此动能⽆法畅⾏于经络中,则必发⽣抽痛,在以前的时候,我讲过关于疼痛,疼痛的发⽣实际上是⼈体的⼀个警讯,是⼀个⾃我保护机制的启动,同时也说过在体表部位发痒这是病情最轻的;其次是疼痛;然后是⿇⽊现象;然后是不仁--就是感觉丧失了,摸⾃⼰的⽪肤感觉是别⼈的了;,然后是不⽤,是动也动不了.这是从轻到重的反应:最轻是表⽪发痒,邪欲⼊⽽不得⼊,正⽓驱到表⽪部位,这样的病是最轻的;其次再进⼊⼀层:邪⽓盛了,或体内⽓机不流畅,正邪交战这时候才发⽣疼痛,这时候正⽓不是轻易把邪⽓驱赶出来或正⽓不轻易把经络打通;再往后,邪胜了,不得已通了,邪⽓积聚了, 就出现了⿇⽊现象,然后是⿇⽊不仁,不仁是⿇⽊之终,⿇⽊是不仁之渐,到达不仁这种程度:感觉是⾃我失去知觉了,这病情是很厉害了,这是⾝体的⼈神没办法感知了,也就是说正⽓所作⽤的⼈神没办法感知了;再往后就不⽤了,卫⽓也没办法在⾥⾯滋润了,使不了运动了,如偏瘫的⼈,左瘫左痪的⼈,⾝体没办法动了;不仁不⼀定就是不⽤,有时不⽤,但它还是有知觉,这情况是由于缺少卫⽓不能去⾏滋润了,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种症状同时在⼀块,也有可能单独⼀个症状存在,所说的这五层是⼈体病从轻到重的反应,也就是说不仁的时候可以不⽤也可以⽤,感觉到⽪肤⿇⽊的时候,肢体可以运动也可以不运动,在不⽤的情况肢体没法运动了,可以有知觉也可以没知觉,只是其正⽓不⽤,正⽓的不⾜要⼤于不仁。

李春红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

李春红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

李春红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作者:孟庆宾李春红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4期【摘要】通过李春红教授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论述胡希恕先生六经八纲辨证理论体系,并总结李春红对三叉神经痛的六经辨证及用药经验,以期开拓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经方;六经辨证【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1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以单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的剧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多为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1]。

其在临床中的西医治疗,多以缓解疼痛为主,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并且易复发。

中医自古就有“六经钤百病”的说法,六经辨证非伤寒独有,百病皆可通过六经辨证分型。

何秀山曾经指出,“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

”故本病亦可从六经来辨证施治。

经方大师胡希恕老先生研读《伤寒论》,认为仲景虽称六经为病,但其实质为一类证,且源自八纲,故六经出自八纲,六经辨证的實质是八纲辨证[2],并提出六经八纲辨证理论体系,即三阳经证为热性、实性病证,其中太阳证病位在表,为表热证;阳明证病位在里,为里热证;而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之热证。

三阴经证为寒性、虚性病证,其中少阴证病位在表,为表虚寒证;太阴证病位在里,为里寒证,厥阴证则为半表半里之寒证或寒热错杂证。

胡老临证主张方证相应,可以根据临床疾病的不同症状,将各种疑难杂症根据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归纳到六经辨证的体系中,通过六经辨证寻求简单而有效的诊疗方法。

导师李春红教授根据胡希恕老先生六经八纲辨证理论体系,运用经方,谴方用药,在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经验探讨1.1 病性三叉神经痛初次发病或久病急性加重患者较多见,并常兼有烦躁易急等情绪变化,阳热症状较明显,其病性多为实性、阳热性,虚性、阴性较少见。

三叉神经痛患者用叁岔清调理方法

三叉神经痛患者用叁岔清调理方法

很多人都会经常感到太阳穴、脸颊、耳朵、牙齿、嘴唇、鼻翼、眼眶、舌头会有那种很剧烈的疼痛感,不要小瞧这种疼痛感,很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疾病,患上三叉神经痛的感觉是非常痛苦的。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三叉神经痛的具体调理方法。

三叉神经痛又被称为“痛性痉挛”,是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

常发作于单侧,常见为颊部、上唇、上牙龈和下唇、下牙龈同时发作。

1、中医中药调理三叉神经痛中医中药调理三叉神经痛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膏丸散丹汤药调理三叉神经痛的方法见效较慢,服用剂量很大,三叉神经痛个体差异很大,不容易坚持服用造成半途而废,另外容易复发。

2、口服西药镇痛药患者通过服用西药止疼药来镇痛,但是如瑞巴林、得理多、加巴喷丁这些药物普遍具有耐药性,服药后口服剂量需要逐渐增加,但是效果反而越来越差,其副作用较大,久服可引起粒细胞减少。

单纯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病,并可使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下降,肝功能损害等。

3、滴耳疗法祖国医学认为耳是人体的缩影,五脏六腑、皮肤九窍、四肢百骸等部位,通过经络与耳密切联系,故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之说。

滴耳疗法在我国医学文献上的记载很丰富,汉代《华佗神医秘传》、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元代朱震亨《丹溪治法心要》等都对滴耳疗法作了介绍,清代的《医宗金鉴》、《医学心悟》等均有明确的记载。

通过耳道滴入,可以调经络、通气血、和五脏、祛疼痛。

滴耳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传统有效方法。

“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调全身”!抓住了“牛鼻子”,事半功倍!就是撬动三叉神经痛的支点!三叉神经痛康复的不二法门!一旦患上三叉神经痛,一定要及时调理。

想要调理三叉神经痛,不妨咨询下石家庄真定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看吧。

专治三叉神经疼方法有哪些

专治三叉神经疼方法有哪些

专治三叉神经疼方法有哪些头疼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头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常见的感冒低血压等,其中三叉神经同就会给我们带来剧烈的疼痛感,并且导致我们无法正常的工作,并且疼痛起来炎也会让我们心情变得特别的烦躁,很多人总是在寻找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缓解,其实我们在治疗的同时使用一些偏方配合治疗,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下面一起了解下专治三叉神经疼的偏方.专治三叉神经疼的偏方红花全蝎酒,红花10克,川芎10克,血竭3克,全蝎2克,黄酒100毫升。

将前4味放入黄酒中,浸泡3天即可。

全蝎可反复使用2次。

每次10毫升,早晚服用.本方具有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瘀血阻络证。

川乌头、草乌头各12克,川椒、生半夏、生麻黄、生南星各15克,姜黄30克,共研细末,浸泡于少量酒精中,2天后取出涂患处,疼痛发作时随时涂擦,缓解后每日3次。

透骨草30克,细辛、川芎、白芷各15克,白僵蚕1岁1个。

将药置沙锅内,煎沸数分钟后,取一厚纸,中间掏一小孔约手指大,覆盖锅上。

熏其痛侧耳孔及疼痛部位10—20分钟,每日2—3次,每剂药可用2—3天,熏后避风1天。

防风、羌活、川芎、当归各12克,白僵蚕10克,加水适量煎汤,去渣,熏面部,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用木梳一把,于清晨起床后、午休后、晚睡前梳头,从前额经头顶到枕部,开始每分钟20—30次,以后逐渐加快速度。

梳头时用力要无效、适当,以不刮破头皮为度。

每次梳5—10分钟。

上面就是对专治三叉神经疼的偏方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虽然有很多种,我们一定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偏方虽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缺少科学依据出现这样的疾病一定要到专业的脑科医院进行治疗,另外平时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注意营养的均衡。

三叉神经痛自我缓解方法

三叉神经痛自我缓解方法

三叉神经痛自我缓解方法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疾病,患者常常感到剧烈的疼痛,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虽然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的疾病,但是通过一些自我缓解方法,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自我缓解方法:1. 热敷,在出现疼痛时,可以使用热敷来缓解疼痛。

可以用热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或者使用热水袋轻轻地敷在脸部,这样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减轻疼痛感。

2. 冷敷,有些患者对热敷不敏感,可以尝试使用冷敷来缓解疼痛。

可以用冰袋或者冰块轻轻地敷在疼痛部位,这样可以减轻神经的炎症,缓解疼痛感。

3. 良好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于缓解疼痛至关重要。

可以尝试在睡前放松身心,避免过度劳累和焦虑,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这样可以减轻疼痛感。

4. 饮食调理,一些食物可能会引发或加重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如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等。

因此,患者可以尝试避免这些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疼痛。

5. 心理调节,情绪的波动可能会加重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因此患者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心理调节,如放松训练、冥想和深呼吸等,有助于缓解疼痛感。

6.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有助于减轻疼痛感。

但是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引发疼痛。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自我缓解方法无法有效减轻疼痛,患者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专业治疗。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总之,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的疾病,但是通过一些自我缓解方法,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以上方法对于患有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全国名医经验方

全国名医经验方

颈椎骨质增生方粉葛15 银花藤15 鸡血藤15 黄芪15 熟地15 鹿含草10 大云10 脆朴15秦艽10 淫羊藿10 莱菔子10 白术10 防风10随症加减;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次,每次20毫升顽固性头痛秘方:通络头风汤此方出自京师名医之手,本人在北京进修时偶得,临床使用多年,在治疗各类顽固性头痛及三叉神经痛尤其是使用各种止痛剂麻醉剂无效的患者疗效神奇,屡试不爽.现忍痛奉献给广大同仁,强烈要求加分川穹28g 当归18g 细辛5g后下大蜈蚣2条焙干研末冲服头部冷痛遇冷风或气温变低痛重加白芷20g头部热痛闷热时痛重加甘菊20g苍耳子18g头痛剧烈如针扎火烤加白僵蚕18g生石膏25g三叉神经痛加生白芍20g白芥子12g白芷15g后头痛加羌活20g前头痛加白芷18g偏头痛左侧加柴胡20g右侧加生白芍18g头顶痛加藁本18g每日一剂4~5剂便愈,病史长者可加服3剂.师传心授“红云风”□王毓昌银翘二紫荆防萍,赤丹蝉藓地肤藤;先师授我灵丹药,芳名唤作红云风;己巳年初秋,妻子陡患风团瘙痒,类似荨麻疹;奇痒难忍,烦躁不安;目肿如线,唇肿如努;诣之先师张子衡先生,先生笑曰:“此证乃红云风是也,易治耳;”遂疏方:双花15g,连翘12g,紫草15g,紫花地丁15g,荆芥6g,防风6g, 浮萍9g,赤芍10g,丹皮10g,蝉蜕6g,白鲜皮12g,地肤子12g,忍冬藤12g;3剂,水煎服;上药煎成,当晚服下,瘙痒顿减;一觉醒来颜面唇肿全消,心烦亦安,继服一剂全愈;真可谓“一剂止,二剂已”者也;数日后长女亦患红云风证,其病突然, 红成片瘙痒难忍;遂将所剩一剂急煎服,竟一剂霍然;余审其方,告知先生,先生遂将红云风一方传授于我,并授以加减之法:舌红者加生地,苔厚腻加藿朴,苔黄腻加川连,血瘀者加桃红,便秘者加生大黄,随其所偏而调之;先生曰:“红云风一方乃当年广饶邵绳武先生所传,迄今已四十年矣,凡辨证确凿,投之无不应手;”后每遇是证,投之果然;红云风一证多由禀赋不足,腠理不实,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搏于血分所致,使其脉络瘀阻,气血失和而病作;方中赤芍、丹皮、紫草、忍冬藤凉血通络;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蝉蜕、荆芥、防风、浮萍、地肤子、白藓皮散风祛邪,利湿止痒;诸药相辅为用,疏其气血,令其调达则营卫和,气血平,邪无所居而病愈;马钱乌头汤治疗颈椎病治疗方法治以祛风散寒除湿,活血涤痰,通络止痛,补肝肾,调气血;马钱乌头汤药用制马钱子2g研细分6份,每次1份兑药汁服,1日3次,服2日,制川乌12g,麻黄15g,北细辛10g,白芷、羌活、川芎、当归、白芥子、防风、桂枝、海桐皮、姜黄、寻骨风、桃仁、红花各20g,乌梢蛇、豨莶草各30g;寒甚痛者加制草乌、附片;风重者加全蝎、蜈蚣、僵蚕;瘀血重者加土鳖虫、水蛭、虻虫;痰重者加胆南星、天麻;气血虚者加人参、炙黄芪、制首乌、炙甘草;肝肾虚者加鹿角胶、龟板胶、熟地、山茱萸、杜仲、枸杞、桑寄生;2日1剂,水煎,温服,每日服3次;忌食生冷,停服其他药物;典型病例卢某,女,38岁,于2004年1月13日诊;颈、肩、背痛,双手麻木酸胀8个多月,曾服大量中、西药药名不详无效;近1个月疼痛加剧,入夜更甚,坐卧不安,颈部活动受限;查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肩胛骨内上角压痛明显,扪及索条状硬结,舌质淡有瘀斑、苔白腻,脉濡缓涩;X光摄片示2~4颈椎骨质增生;辨为风寒湿邪入侵,脉络瘀阻;投马钱乌头汤;制马钱子2g研细分6份兑药汁,每次1份,每日3次,服2日,制川乌12g,麻黄15g,北细辛10g,白芷、羌活、川芎、当归、白芥子、防风、桂枝、海桐皮、姜黄、寻骨风、桃仁、红花各20g,乌梢蛇、豨莶草各30g,水蛭、虻虫、全蝎各10g,蜈蚣3条研细分6份兑药汁,每次1份,每日3次,服2日;2日1剂,水煎,每日服3次;服药2剂后疼痛症状减轻,后随症加减连服20剂症状消失,2005年6月4日随访无复发;体会马钱乌头汤方中制马钱子、防风、羌活、白芷、乌梢蛇、寻骨风、海桐皮、豨莶草祛风除湿;制川乌、麻黄、桂枝、北细辛温经散寒;川芎、姜黄、桃仁、红花、白芥子活血涤痰通络;诸药合用可使寒湿除、脉络通、气血畅、疼痛止;临床治疗当视其病程长短,个体差异,疼痛的性质、时间,兼症的不同,灵活辨证加减用药,方能获得满意疗效;治疗颈椎病的偏验方威灵苁蓉汤丸组成:威灵仙15克,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青风藤15克,丹参15克;主治:颈椎,腰椎及足跟骨质增生,老年骨关炎疼痛等;用法:每日1剂,煎2遍和匀,日2次分服;或研末炼蜜为丸,每粒10克,每服1粒,日2次;筋骨止痛酒组成:生草乌10克,细辛10克,洋金花6克,冰片16克;主治:同威灵苁蓉汤;用法:先将前三味药研末,用50%酒精300毫升浸入,冰片另用50%酒精200毫升浸入,每日搅拌1次,约1周全部溶化,滤去渣,将二药液和匀,用有色玻璃贮藏;每次用棉球蘸药液少许涂痛处或放痛处片刻,痛止取下,每天2-3次;白芍木瓜汤组成:白芍30克,木瓜13克,鸡血藤15克,葛根10克,甘草10克;功效:舒筋活血,滋阴止痛;主治:颈椎痛;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眩晕停组成:熟地15克,山茱萸30克,山药30克,茯神30克,丹参30克,五味子1 2克,白术30克,天麻12克,钩藤30克,菊花30克,防风15克,玉竹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30克,蚤休10克;功效:滋水涵木,平肝潜阳,佐以熄风;主治:颈椎骨质增生性眩晕;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服;除痹逐淤汤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威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功效:活血化淤,行气通络,除湿涤痰;主治:颈椎病;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服;服6剂停一天,12天为一个疗程;加味葛根汤组成:葛根20克,桂枝15克,酒芍15克,麻黄5克,甘草15克,生姜5克,大枣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申姜15克,狗脊15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鹿角胶15克捣碎冲服;功效:祛风散寒,养血和血,补肝益肾,强筋壮骨,蠲痹止痛;主治:颈椎病;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虚喘特效人参30牛膝10熟地15山于肉12枸杞子5麦冬15五味子5胡桃三个柴胡5白芍15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是我实习时跟个老中医学的,确有效果;方中人参可用红参;原创作品要求加分;各型痔疮特效一用螺蛳撒白矾面,一会螺蛳肉变成一壳清水,用这水抹患处,十分凉爽,连抹三天即显效;二内服:全虫6克,僵蚕6克二味瓦上焙黄,研粉末,分为15份,每份每天用一个鸡蛋破一小孔放进去摇匀封好蒸熟于每晚睡前空腹吃;注:一般三天及显效十五天愈;案例:男、31岁二年前患痔疮,手术后愈;今又复发;用上法内外治疗三天血止十五天而愈,随防至今未复发;此方对多型痔疮均有特效;咽喉肿痛方:吹喉散主治:咽喉红肿疼痛,甚至溃烂或者复盖白膜,致饮食不能下咽,或堵塞呼吸等症.药品:黄连15克.青黛15克.薄荷15克.僵蚕15克.白矾15克芒硝15克.制法:上六味研为细末,另取腊月猪胆五至六个,将胆剪口倾出少许胆汁,将药末均分五至六份,均匀装入胆内,用黑纸将胆裹严,在土地掘二尺深坑,以横竹竿悬胆在内,用土埋好,埋至立春取出,将药胆悬风处,待风将黑纸吹去后,全胆共研为细面,愈细越好,收贮磁瓶.用法:每症用药面4.5克到9克,临时用时再加好冰片1.2克到2.4克,共研细,先用压舌板压舌,使玻璃管吹布咽喉,五分钟吹一次,共吹十致十五次,至达述反应为止.反应:将药吹至咽喉后,患者即能吐出痰涎,减轻症状,并感觉至喉向下发凉,由咽而胸,由胸而胃脘而腹而股而两膝.....,俟凉达足部,病即愈.自己私藏的治疗腰腿痛的秘方当归30,川芎20,牛膝20,红花15,灵仙30,元胡15,小茴盐炙20路路通60,制川乌煎透10.独活30,桂枝12,川断30,杜仲30,狗脊30,狗骨黑狗前茎骨50,对个种顽固腰腿痛都有效.祖传凤阳门药泥布法药泥疗伤,由来已久,古今伤科医书均有记载;祖传凤阳门药泥布法系凤阳门派先辈在祖国中医学药泥疗法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一种疗伤方法,它对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等骨伤疾病均有显着疗效;由于社会的变革及现代医学的发展,药泥布法已濒临失传;为使广大读者认识这一疗法,现作一介绍;1、药物组成药粉:生川乌18克,生草乌18克,生南星18克,生半夏18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细辛20克,元胡18克,鸡骨香25克,九里香25克,小罗伞30克,九节茶30克,梅片12克,上述药物研成细粉备用;2、药液配制:取三寸钉150克三寸钉即小松树苗,三寸以下者;没有可用松树二层皮代,将其捣烂后冲米醋500毫升,搅拌后挤汁装瓶备用;3、红色粘土选制:1取常年浸没于水中的红肉耕土潮汕地区对水下一种红色粘土的俗称3-5公斤,将其捣搓至膏状备用;2取山坡向阳红色粘土3-5公斤,晒干后磨成细粉过筛装袋备用;红色粘土最好是取向阳山坡松树下,略带菜花黄色样者;4、药泥制作:1取红肉耕土500克,加入药粉250克,捣搓均匀后再加入药液适量,调成软膏状,敷涂患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敷药面积应稍大于伤处面积,厚度0.5-0.7厘米左右,每天1-2次,每次6-8小时,3天更换药泥一次;药泥用量可根据伤处面积确定使用量;本方法适应于损伤初期或风湿热痹,证见患处红肿发热疼痛者;2取红色粘土细粉500克,配药粉250克,搅拌均匀后加入煮沸的药液适量,调成软膏状敷涂患处,外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固定;同时为了保持药泥有较长时间的热量,可用塑料布在绷布外围包扎保温;但不得每天进行,以免邪毒无法外排;本法适应于损伤中后期或风寒湿痹,症见关节僵硬,肌肉挛缩,活动不便者;用法用量同15、临床体会:祖传凤阳门药泥布法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北细辛、九里香有祛风燥湿、除痰、逐寒通络止痛之功;当归、赤芍、川芎、甘松、元胡、小罗伞、鸡骨香、九节茶有活血化瘀、理气行气、消肿止痛的作用;米醋入血分,消肿利水祛湿,软坚散结止痛,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梅片则芳香走窜、通窍透肤;诸药与红泥加热合用,可使热源长时间持续稳定,把药力和热力这两种不同的作用融为一体,在温热的作用下,借助米醋较强的穿透力,把中草药物中各种有效成分和红泥的各微量元素带到病灶,使药力在患部直接产生作用,迅速消除瘀血滞气,并在温热的作用下,促进体内邪毒排泄,从而达到显着疗效;而应用于治疗损伤初期或风湿热痹的药泥中,红肉耕土则有清热退火、凉血止血、消肿定痛、滋润肌肤的作用,故特别适应于患处红肿发热疼痛者的治疗;附后:祖传凤阳门药泥布法,一直以来都是沿用红肉耕土作基质;后来,笔者多次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参观,三度见到群猴因抢争食物或争占地盘而互相厮斗,胜负决定之后,双方伤猴各自窜到山坡向阳之处挖掘红色粘土进食,或者尿湿粘土后捣成泥浆状涂敷伤处,进行自我疗伤;由此,笔者联想到凤阳门药泥布法,并对红泥的选择、配制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故此,本文多了一句“向阳之处红色粘土”,与祖传凤阳门药泥布法中记载不同;治鼻炎效方鹅不食草10g 白芷10g 辛夷5g 黄芩10g研成粉吸鼻我的治鼻炎效方辛夷心20克鱼脑石40克,冰片1克. 共末,每次取少许吸入鼻腔.头痛歌诀---方便即将考试的同仁头痛之症要分经,外感内伤有轻重;后项头痛为太阳,眉棱骨痛阳明经;两侧头痛为少阳,颠顶头痛为厥阴;头痛连齿少阴肾,头痛晕沉湿困脾;头痛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而且有很多人还分不清楚其归经,治疗方面是头痛医头希望我的歌诀对你们有用岔气一般我不用药,只要是新发的,嘱患者吸口气屏住,然后在背上相应的部位用力击上一拳掌,一般即可愈.因为岔气主要是因为胸肋关节轻微错缝及软组织嵌顿形成的,用以上方法可一有效的解决错位和嵌顿,因此有好的疗效.的确如此,也可令患侧上肢上举,医者沿肋间按揉理顺可即愈;如不行可在患处加拔一火罐;罕有不愈;积德行善,公开我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秘方疗效百分之百;万氏消癜方:黄芪20 党参20 白芍10 当归10 茯苓12熟地20 白术10 防风10 生甘草40生地榆25五剂水煎服每次加服茶花牌云南白药半瓶,每日两次;五剂服完,全部症状消逝,但为了防止复发,可以再加服五剂;后五剂云南白药减半;老汉我半生用此方治疗紫癜不计其数,效如桴鼓;对方理不明的同行,可以商榷;献一家传处方爱爱医确实高手云集在此学了好多知识,有来无往非君子,今俺也献一家传方,此方在我家保留至少百年以上,但遗憾的是此方并未注明主治何病,愿此方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全虫8个蜈蚣4条乌蛇4钱蝉蜕30个当归6钱陈皮4钱山甲4钱皂刺3钱银花5钱地丁4钱大黄4钱甘草3钱明流酒引本方活血疏风解毒,应是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的方子;请说明什么是“明流酒”皮肤病,疮阳肿毒,银雪病为主,.好方像是治疗中医外科、皮肤病的方子,有机会用一用;我觉得是疗脉管炎中风一类的活血方皮肤病,疮阳肿毒,银雪病为主,.好方有同感,此方实为四虫散和去毒消风之药及活血破血药.内服须慎用,外用应该安全一点儿.家传带状疱疹特效方生马钱子去皮以酸醋磨成糊壮,用毛笔,把药涂上,等药糊自然干燥,200多例;一办30分钟痛减轻消除一天水泡干枯,红肿和皮疹消退,7-10天全愈,有神婆用它来在病人身上画符治带状疱疹全靠它.用这治面神精炎也很好带状泡疹后遗症疼痛可用青蛙皮外数良效新型蜡药疗法------这点活有个地方技术转让费竟然要收3800元哦蜡药疗法简介:蜡疗是以石蜡为主要原料来治病的一种方法,由于石蜡的热容量高,导热系数小,散热时间长,是传导热疗中最好的一种介质,且能与身体各部位紧密接触,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疼痛; 石蜡加热后敷贴于患处,能使局部组织受热、血管扩张、循环加快、细胞通透性增加,由于热能持续时间较长,故有利于深部组织水肿消散、消炎、镇痛;传统的石蜡疗法缺点是太脆、易碎,用在大面积较平的部位尚可,若用在凹凸的关节面上,里面未凝固的石蜡则容易流出来,烫伤皮肤;而且对一些疑难病的治疗效果见效缓慢;新型蜡药疗法克服了以上缺点,巧妙地将中药止痛散与加热后的石蜡混合于一体;新式蜡疗采用的独特配方能使其贴敷于患部后不呈对流现象,而且基础蜡的配制也有改进,加入了防止烫伤的中药入内,故皮肤能耐受较高的温度 60 ℃—70 ℃而不会烫伤皮肤;经特殊工艺处理过的介质不易破碎,再将药物的有效成份强渗入人体的患病部位,起到了双重治疗作用,通过多年临床治疗中不断研究改善,其治疗效果、治疗范围更有了突破性进展,对风湿类疾病有奇效并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 , 腱鞘炎、肩周炎、术后粘连、关节强直等各类风寒湿痹痛症有特效;此法简便易行,家庭亦可采用,在医疗费用日益昂贵,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的今天,此方犹其值得广泛推广;现将新型蜡疗制作介绍于下:新型蜡药疗法特点:1 、具有很强柔韧性,可随意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2 、疗效好,见效快,具有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的多重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逼出体外,达到快速治愈顽疾的目的,如轻症一次可治愈;3 、安全、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4 、操作方便,治疗成本极低,是搞风湿疼痛专科人员新的经济增长点;5 、标本兼治、对一些病情严重,病程长的疑难症有专用内服药物,可达标本同治之功效;1:基础蜡的配制为改变传统石蜡易碎的缺点,使之变得柔韧,我们在石蜡中配入适量黄蜡及香油,具体比例可参考10斤石蜡配入1斤医用黄蜡0.5斤香油;2:溶蜡将所需用量基础蜡石蜡和黄蜡视治疗部位而定,一般腰部用3斤左右即可放入铝锅内,置于文火上加热一定用文火防止石蜡起烟燃烧,待蜡完全溶化后,加入香油,边加加搅拌,继续加热,直到啪啪声或泡沫水分消失为止;3:加药配方:①紫草15克②红花10克③威灵仙15克④羌活10克⑤川芎10克⑥白芷15克⑦生马钱子15克⑧三分三10克⑨雪上一枝蒿6克上药各自研细粉,先将①③④⑤⑥⑦⑧⑨放入溶化的蜡锅内炸1分钟左右,放药时要缓,防止石蜡沸溢流出,再放②炸20秒钟即关火,待下一步骤:4:浇注模具预先另备长30cm宽20cm深4cm左右不锈钢盘一个,先在方盘内均匀涂抹点香油,此是为方便蜡药脱模;将上述制好之蜡药缓缓倒入盘里,待其自然降温至表面凝固,此时双手端不锈钢盘略作摇动,要待蜡药表面基本没有波动感才可进行治疗;5:治疗先清洁治序部位,然后涂抹猪油在皮肤上;蜡药盘用小刀顺着蜡与盘接合边沿划开,并向上轻轻挑动一下,使药蜡四周均与盘四角脱离开,对准治疗部位,向下翻转不锈钢盘,蜡药饼即落于患处,然后用一层塑料布包住蜡药和患处,外边再用厚毛巾被或棉被包裹,以保温;一般治疗时间约60分钟左右;注意事项:1.皮肤有创面或溃疡不可用;2.体质衰弱和高热病人,急性化脓性炎症,肿瘤,结核,脑动脉硬化、心肾功能衰竭有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有温热感觉障碍以及婴幼儿童禁用本疗法;3.蜡药经反复使用后,如蜡有减少,可按比例加入一定的新蜡;重复使用四次后,需在冷却后刮去旧药 ,重新溶化加入新药物;4.治疗结束后,穿衣休息半小时再出门,防敞风受寒;献上几则伤科骨折秘方供各位参考真东西以下秘方来自民间中医,偶得之,尝验证其中一二方确有特效,曾有双足腓胫骨粉碎骨折恢复未出三个星期,远非西医术所能比及;共十一则,均为骨伤科外用方,基本概括了治伤科各种骨折秘方,计有黑膏方、红膏方、药醋方、地龙散、破伤风御风膏、复骨散、南星散、逐瘀消肿散、羊胆接骨丹、五色散、粉碎骨折壹天接合方;秘方本非余所创,不敢私藏独享,特献于此供诸君参阅:一:黑膏方槐花、乳香、没药、儿茶、龙骨、檀香、山慈菇、血珀、血余、陀僧、煅然铜、川白蜡、生地、赤芍、土别、当归、血竭、钩藤、防丰、加皮、红花、川芎、樟脑、续断、牛夕各二钱,为细末,白芨末一两五;将上药末搅匀,用猪油四两拌和装入有盖瓷盅封口后,用炭火煮约半小时,出白烟后再慢火煎十分钟,待凉后放至潮湿地方十天,启用时加梅片一两五拌匀;二:红膏方降香、白芨、灵仙、血竭、乳香、没药、儿茶各二两为末,白蜡四两、松香二两、猪油二斤;将白蜡松香猪油同熔化,待冻后搅成糊状,加入上药末和梅片一两、樟脑三两拌匀;如白蜡一时找不到可用凡士林和蜜蜡代替;三:药醋方山甲、南星、白蔹、白凡、细辛、赤芍、桔梗、续断、碎补、红花、归尾、加皮、生地、防丰、地骨皮、花粉、甘草、牛夕、桂枝、白芷、姜黄、白芨、钩藤各二钱,加黑米醋同煎上药;四:地龙散地龙十条、琥珀一钱、象皮煅一钱、梅片一钱、珍珠粉一钱、金蚂蟥十条、土别一钱、田七一钱、乳香一钱共为末,用蛋清调药适量敷之,每三天换一次;五:破伤风御风膏内服方之一生地、荆芥、当归、吴于、银花、蔓荆子各二钱,白芷一钱、川芎一钱、石膏一钱煎服;六:复骨散松节二两研末、生鸡仔一只半斤至一斤,把松节炒焦,再将生鸡仔干,勿粘水去净毛捣烂,然后与松节炒用,加酒三四两煮滚饮酒,然后将渣与白芨末一两和匀敷伤处二天小儿不饮酒只敷药; 主治双脚粉碎性骨折即双足腓胫骨折一次见效,后用其它消肿接骨药至全愈;七:南星散南星二钱、枝子二钱、乳香二钱、没药二钱、姜黄二钱、大黄二钱、生半下一钱、田七五分、黄连三钱、川芎一钱、梅片三分、驳骨丹三钱各药生研为末,水调煮热敷之;治鹰嘴骨折即肘关节;八:逐瘀消肿散虎骨、骨碎补、蝼蛄、土别、红花、生地、黄芩、黄柏、归尾、赤芍各三钱,白芨一两、苏子二钱共为末酒调煮熟敷之;九:羊胆接骨丹黄连一钱、象皮煅二钱、朱砂二钱、大黄二钱、红花三钱、碎补三钱、田七二钱、血珀一钱、降香三钱、白芨四钱、珍珠粉一分、煅然铜一钱、羊胆四个后入共为末,用灰面与酒煮熟敷之;注意此药敷一夜,天明即除,不宜太久十:五色散内服药之二人中白一两、肉桂二钱、防杞二钱、羌黄一两、当归二两,陈皮、白芷、桃仁、赤芍、乌药、独活、秦艽、单叶蔓荆叶、百草双、生地、丹皮、廷胡、碎补、紫荆花、蔓荆子各五钱共为末,每日二钱,水酒冲服均可;十一:粉碎骨折壹日接合粉碎性骨折,用下方一般二十四小时接合:千锤打一两、入地金牛一两、天上云七一两、榕树寄生一两、节节花一两、散血丹五钱、过江龙一两,共捣烂晒干研为细未,用时取水酒各半及面粉少许煮沸后,再加入生鸡血适量和匀热敷于伤骨处;用药前可在伤处先涂上一些猪油,防止肌肉过敏发炎;一天后解除即X线透视,如碎骨接合不够理想时,可照法再用一次;然后改换黑膏方后附方定能奏效;使用方法:1. 锁骨骨折:多见于幼儿,大多在床上不小心跌下,手掌和肩部着地,外力传至锁骨而引起;横断骨折多,粉碎骨折少,重叠也少;如果没有移位,一般仍能活动不觉什么痛苦,故很难发现骨折;对这类骨折治疗固定比较简便,有移位的先行整复,无移位的则先用黑膏方一敷患处并固定保护,敷药后切忌牵引患肢,以免引起断骨再度移位,敷黑膏后二天,解开诊视伤处有无红肿皮损感染,如无则改用红膏方二至痊愈止;红膏敷三天,一般用药五天断骨多可愈合,以后用药醋熏洗方三每日三次;我们只用黑膏接骨,是因该药药性强且用量少,冷敷涂上伤骨后见效快,无不良反应,对小儿骨折有较好疗效;至于改用红膏,是作消炎消肿用,巩固已接好的伤骨,使其更善美;用药醋是活血此瘀,无后遗症;二:胫腓骨折此类骨折一般多在以儿童为多,一般整复较易;如成凹形或凸形,应顺序轻力按平至骨没有响声为止,复位后先敷方七南星散消肿止痛,敷药时用厚纸固定,外用绷带扎紧不可太松,以免造成移位;二天后改用方六复骨散,水酒各半和药末煮熟敷之,连敷五天骨痂可愈合;继用大力王、田草、钻浪风、金不换、杜仲、钩滕、过江龙、豆豉羌各五钱,丢了棒一两、牛夕四钱共煎水熏洗,每日三次,至功能完全恢复为止;内服“八珍汤”隔二天服一次;如属开放性骨折,外敷方四地龙散内服方五破伤风御风膏以防感染外邪入里,接骨后继用方二红膏生肌愈合;三:双足粉碎性骨折腓胫骨。

李发枝运用三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_张国海

李发枝运用三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_张国海

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14.08.012李发枝运用三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张国海(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8)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三草汤;名医经验;李发枝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4)08-1590-01收稿日期:2014-02-08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基金资助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9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8号)作者简介:张国海(1963-),男,河南睢县人,主任中医师,学士,研究方向:经方临床研究。

李发枝教授系河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原主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发枝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李老先生业医50余载,学宗内难,法崇仲景,旁及东垣,方采诸家。

主张方证相应、专方专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擅长诊治内妇儿科疑难病症。

笔者有幸侍诊李老,亲见其运用自拟三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收效病例无数,今兹整理如此,以飨同道。

1三叉神经痛病因病机三叉神经痛系常见颜面部疼痛顽症,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短暂而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为3ʒ2;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发作期常反射性地引起同侧面部肌肉抽搐及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涎,每因说话、咀嚼、刷牙、漱口、洗脸等动作触及面部或口腔内某一点而引起发作。

因而病人往往不敢发声、擦脸,甚至影响进食。

其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呈周期性发作,发作前常无预兆,间歇期如同常人。

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 2min 骤然停止。

起病初期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随病情进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剧烈。

三叉神经痛偏方

三叉神经痛偏方

在遇到疾病的困扰时我们应该积极治疗,很多人对三叉神经痛都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其实,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非常好,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偏方,及三叉神经痛的保健方法。

三叉神经痛病因病机想要治疗三叉神经痛,就应该对症治疗,了解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患有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很多,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一是外感风寒或风热。

二是内伤七情、饮食或劳倦。

其病机可归纳如下:风寒外袭风寒侵犯阳明,凤阳升发,易犯头面,而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致血脉收引,气血闭塞,而产生疼痛。

胃热上攻过食炙搏辛热之物,胃热偏盛,或外感风热,邪热犯胃,胃火熏蒸,循经上攻头面。

肝火上炎多因内伤七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因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肝胆之火升腾。

肝火循胃络上扰面颊而发病。

痰瘀阻络多因病程长久,脾虚运化失常,痰浊内盛,阻塞脉络;或久病人络人血,瘀血内阻,络脉不通,不通则痛。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疗法(1)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①体针取穴:主穴:鱼腰、四白、下关。

配穴:夹承浆。

夹承浆穴位置:前正中线左右各旁开2.5厘米,口角下一横指凹陷处。

操作:Ⅰ支痛,取鱼腰。

从鱼腰斜向下方刺入0.3-0.5寸,待有触电感传至眼及前额时,提插20-50次。

Ⅰ支痛;取四白。

从四白斜向上方约45度角进针,刺入0.5-0.8寸,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上唇与上牙等处时,反复提插20-50下。

Ⅱ与Ⅲ支或Ⅲ支痛,取关。

针法:直刺进针1.5寸深左右,当有触电样针感传至舌或下颌等处时,提插20-50次。

效果不显加取夹承浆。

外法:从夹承浆斜向前下方约30度角进针,刺入0.5寸左右,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下唇时,提插20-50次。

均针患侧,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症情重者每日1次。

疗效:共治疗1000例,痛止率54%,显效率29.2%,总有效率为99.2%。

其中540例,随访半年至5年,复发率为39.4%。

②穴位注射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工支痛加鱼腰、阳白;Ⅱ支痛加四白、迎香、翳风;Ⅲ支痛加地仓、颊车、迎香。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孙丰卿
申请号:CN201610686866.1
申请日:20160819
公开号:CN106075077A
公开日:
201611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由麻黄4‑6份、全蝎5‑15份、川芎15‑25份、当归15‑25份、升麻5‑15份、石决明15‑25份、夜交藤25‑35份、僵蚕10‑20份、月桂叶5‑7份、黄牛角粉5‑15份、山慈菇5‑15份、麝香0.15‑0.45份制成。

剂型为水煎剂、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或散剂。

具有用药见效快,无副作用的特点。

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治疗效果明显。

申请人:孙丰卿
地址:265100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海华路3号海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三叉神经痛食疗方法 这些偏方效果很棒

三叉神经痛食疗方法 这些偏方效果很棒

三叉神经痛食疗方法这些偏方效果很棒三叉神经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人出现这种病状的时候都会选择吃药,其实这样对身体非常不好,要知道是药三分毒,那么大家知道三叉神经痛的食疗方法吗?三叉神经痛吃什么好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吧。

很是病痛都能通过食疗达到治愈的目的,下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食疗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三叉神经痛食疗方★方法一原料黄芪15克、僵蚕6克、蜈蚣2条、血竭3克、瘦猪肉糜500克、芹菜500克、面粉500-1000克。

制作将上药焙干研粉;芹菜洗净,在沸水中焯透,捞出切成碎末,用纱布袋装好,挤出菜汁待用;肉糜中加入中药粉,芹菜、盐、酒、味精、胡椒粉、拌匀后加鸡蛋清2个作馅。

面粉用芹菜汁合好揉匀,揉至面团表面光滑为止,擀成圆薄皮子,加馅将皮子逐个包成饺子,煮熟后即可服食。

★做法二原料西兰花、白菜花、胡萝卜、红辣椒。

做法1、西兰花、白菜花切成小朵,胡萝卜去皮、切片,红辣椒去籽、切块,待用,将全部蔬菜放入温油中焯一下。

2、锅内留少许底油,下入全部原料翻炒,用盐、鸡精调味,再用淀粉勾芡,即成。

3、每次取猪脑一只(洗净),天麻10克切碎,粳米250克,清水适量,煮成稀粥,每日晨起空腹温服,天麻善祛头风,猪脑专补脑髓,二者合用,既可补益精髓,又可祛头风,实为祛头痛的良好家庭药膳。

上述食疗菜谱能够有效减轻三叉神经的疼痛症状,但是,在使用前还是要与医生进行商议。

可行后还要以坚持为宜,其实对于任何疾病来说,“坚持”是必要的,方法再好,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很难与病魔抗衡的。

★三叉神经痛吃哪些对身体好1、三叉神经痛患者应配置高蛋白高糖液体食品,多吃如牛奶冲蛋花,等厚流质,使患者有包足感。

2、补充钙及维生素B族元素,对面神经疾病都有帮助。

钙不仅能对骨骼和智力有益,还能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正常,由于面神经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肌肉萎缩,所以补钙很重要,排骨、深绿色蔬菜、蛋黄、海带、芝麻、水果、胡萝卜、西瓜、奶制品等都富含钙质。

蔓荆子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良效

蔓荆子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良效

蔓荆子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良效(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255人已访问
蔓荆子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胃、膀胱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

笔者在临床采用蔓荆子治疗头痛时,发现本品对三叉神经痛有效。

具体用法是:蔓荆子60g,白酒500ml。

将蔓荆子炒至焦黄,轧为粗末,入酒内浸泡3~7天(夏季泡3天,冬季泡7天),兑凉开水适量,取汁700ml,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

共治疗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34~86岁。

治疗7天痊愈者31例,占73.8%。

如治王某,女,39岁。

罹左侧头面疼痛3年余,经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痛苦异常。

近来又作,症见左侧头面、眼眶及口周疼痛,势如烧灼,伴有头晕,烦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给予蔓荆子酒服用,连服3天,疼痛大减,服完1周,数年顽疾获痊愈,随访2年未再复发。

据《珍珠囊》载蔓荆子“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王海藏云“搜肝风”,《千金方》记载,蔓荆子浸酒服,可治头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蔓荆子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及维生素A类物质,具有镇静、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肌肉神经痛。

故本品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奇效。

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病情而稍作加减,如属风寒外袭者可加细辛、荆芥;火热内盛者可加夏枯草、杭菊花;血瘀阻络者可加当归、川芎等。

文章来源:上海中医药报作者:刘永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三叉神经痛秘方8.1通络头风汤【来源】李寿山,《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川芎10~30克,当归10~20克,细辛5克,蜈蚣2条。

【用法】每日1~2剂。

先将上药用冷水浸泡15分钟,浸透后煎煮。

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

煮好后两煎药汁混匀,总量以200毫升为宜、早晚分服,或6小时服1次。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止痛。

【方解】本方系《卫生宝鉴》芎归汤加细辛、蜈蚣组成。

方中川芎为主药,辛温味薄气雄,功擅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擅理气活血,搜风止痛;当归养血活血,功专通经止痛。

辅川芎增强止痛之效,抑川芎辛窜太过之弊;细辛祛寒止痛,蜈蚣搜风通络,二味虽为佐使之药,然不可缺,乃本方行军破敌之先行,为止痛之上品。

二则量大而专,有的放矢。

前人以为川芎辛温香窜不可过用,其实不然。

顽症痼疾,不用足量,难以获效。

余用川芎,最小剂量起于15克,以后递增其量,对头痛剧烈者,常用之30克以上,实践证明并无伤阴香窜之弊。

当然与当归性柔而润防止副作用有关,此君臣佐使配伍之妙也。

另外,细辛不过钱之说,亦不足信。

余于细辛止痛,最少起步于3克,递增至9克,并无不良反应;蜈蚣有毒,人皆畏之,但治瘀血头痛,确有祛风镇痛、搜风通络、逐瘀止痛之效,一剂药用2条或3条,并无毒性反应,研末冲服其效更著。

再者随证加减,伍以适当引经药,更能提高疗效。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等病。

症见剧烈的偏正头痛,甚则泛恶呕吐,用止痛药或麻醉剂难以止痛,舌偏淡紫,舌下络脉多呈淡紫而长,脉弦或涩,妇女常在经期前发作。

中医辨证属于风痰血瘀阻滞清窍络脉所致之偏正头痛顽症。

【加减】头部冷痛加白芷;头部热痛加甘菊、苍耳子;头痛如锥如刺如灼加僵蚕、生石膏、蜈蚣(研末冲服);三叉神经痛加生白芍、白芥子、白芷;妇女经期头痛则当归量应大于川芎;后头痛加羌活;前头痛加白芷;偏头痛加柴胡;巅顶痛加藁本。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一般宜在头痛发作时服药,效果更好。

但服此汤剂(本方),一般不需用其他止痛剂。

因方中药物多辛香燥烈,故阴虚血亏者不宜用之。

患感冒时也不宜服此药。

本方药少而精,针对性强,恰切病机,故用之效佳。

对寒瘀头痛效果尤佳。

8.2四味芍药汤【来源】夏度衡,《名医治验良方》【组成】白芍、生牡蛎各30克,丹参、甘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

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柔肝潜阳、活络熄风。

【方解】本病是一种常见的难治病。

一般多责之于风(内风)、火、痰、瘀、虚(气阴两虚)。

根据本病发病,病情特点,夏老认为系由肝血不足,肝阳偏亢,化风上扰所致。

治宜柔肝潜阳,和络熄风为法。

自拟四味芍药汤,恰中这一病机,用之临床,效果颇佳。

方中重用白芍、牡蛎柔肝潜阳熄风;白芍、甘草酸甘化阴,使阴复阳潜,并可缓急止痛;丹参养血活络,四药合用,共奏柔肝潜阳,活络熄风之效。

【主治】三叉神经痛。

【加减】本病之治,多主以本方,并结合症状稍事加减,则左右逢源。

如兼风、烦躁易怒,口苦,面赤,大便干结者,均加龙胆草、大黄、黄芩;若鼻塞,鼻窦部胀痛则颜面疼痛(三叉神经痛)加重者,加辛夷、苍耳子、白芷、薄荷;兼见牙龈红肿疼痛;或龈部溢脓、渗血者,酌加葛根、生石膏、生黄芪、蒲公英;兼见腹胀纳呆者,酌加神曲、藿香、茯苓、白术、党参;若兼见前额眉棱骨痛、项背强、头胀、恶风者,酌加防风、白芷、桂枝;兼见胸闷、咳嗽、口流涎沫者,酌加茯苓、苍术;兼见潮热、心烦、咽干、口燥不多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酌加生地、鳖甲、丹皮、栀子仁清热养阴等。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8.3治痛缓急汤【来源】于鹄忱,《名医治验良方》【组成】白芍30~50克,甘草10克,川芎、牛膝各30克,柴胡、僵蚕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养营和血,祛风镇静,舒筋止痛。

【方解】方中以白芍养营和血、柔肝止痛,与甘草合用,酸甘化阴,使阴血平复,筋得气养则挛急自解。

川芎辛温升浮,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为少阳经引药,能治诸经头痛,活血散郁祛风;牛膝舒筋通脉,可缓川芎升浮之势,以冀升降相得,勿失其度;柴胡疏泄足少阳胆经之邪,治头晕目眩,耳鸣;僵蚕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

诸药合用,共奏养营和血,祛风镇静,舒筋止痛之功。

由于方药切中病机,故能药到病除。

【主治】三叉神经痛。

【加减】如因风热而诱发伏邪者,加姜黄,生大黄;湿热内蕴者,加白蔻仁、杏仁、苡米、黄芩等;对因风寒而诱发者,加附子、细辛之属,随证选用,不可偏颇。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用于治疗偏头痛(神经性头痛)疗效亦佳。

8.4芩葛石膏汤【来源】赵太岩,《中国当代知名中医特色医疗辞典》【组成】黄芩15克,葛根30克,生石膏40克(打碎,先煎),荆芥穗15克,赤芍20克,钩藤20克,苍耳子20克,薄荷10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蜈蚣3条,柴胡20克,甘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清肝熄风止痛。

【主治】三叉神经痛。

【加减】目痛加桑叶、菊花各15克;牙痛甚者加细辛5克,牛膝15克;大便秘结加大黄15克。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轻症3~4剂,重症7~14剂即可治愈。

【附记】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方法。

8.5五白汤【来源】雍履平,《脑病辨治》【组成】白芷、白蒺藜、白僵蚕各10克,白附子、全蝎、川芎、肉桂各6克,白芍、地龙各15克,蜈蚣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2周为1疗程。

【功用】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三叉神经痛。

【加减】因寒触发者,加大白芷用量,并加制川乌、制草乌各3~6克;因热而诱发者加菊花18克,石决明30克(先煎20~30分钟)。

【疗效】一般5剂见效,1~2个疗程可愈。

8.6止头痛方【来源】卢芳,《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川芎、白芷各50克,羌活、菊花、藁本各15克,荜拨5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功用】祛风止痛。

【主治】因风邪所致的偏正头痛,巅顶头痛,齿槽痛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三叉神经痛、偏头痛、枕神经痛。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药5剂见效,1个月左右可愈。

8.7十味止痛汤【来源】张家鹏,《名医治验良方》【组成】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0克,葛根15克,荆芥穗10克,钩藤、苍耳子、蔓荆子各12克,全蝎6克,蜈蚣3条,生地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清热解痉,驱风散火。

【主治】三叉神经痛。

【疗效】多年使用,屡试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

验之临床,屡获良效。

8.8八味止痛汤【来源】包松年,《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当归、赤芍、白芍各10克,潼、白蒺藜各12克,白芷10克,细辛4克,钩藤12克(后下),全蝎粉2克(分2次吞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养血活血,熄风止痛。

【主治】三叉神经痛。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10~30剂即可见效或痊愈。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

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的疾病,非常难治疗,很多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去寻找偏方辅助治疗,那么您知道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吗,下面就为您介绍。

治三叉神经痛(肝火上扰)方处方:龙胆草、生地、菊花、白芍各15克,栀子、黄芩、柴胡各10克,僵蚕、地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配服新癀片,每次2片,每日3次。

功效主治:清肝泻热,降火止痛。

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肝火上扰型。

症见颜面阵发性剧痛,伴烦躁易怒,头晕目赤,耳鸣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三叉神经痛(瘀血阻滞)方处方: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僵蚕、白芷各9克,全蝎、生姜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配服血府逐瘀丸,每次9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通窍止痛。

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瘀血阻滞型。

症见颜面阵发性剧痛,痛如针刺刀割,经久不愈,舌紫,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

治三叉神经痛(风热伤络)方处方:桑叶、菊花、川芎各15克,僵蚕、白芷、薄荷各10克,细辛3克,荆芥、甘草各6克,蔓荆子5克,清茶少许。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配服全天麻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

功效主治:祛风清热,通络止痛。

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风热伤络型。

症见颜面阵发性剧痛,有灼热感,口苦,便秘,小便黄,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刁玄数。

治三叉神经痛(风痰壅络)方处方:胆南星、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白附子、僵蚕各10克,川芎15克,细辛3克,全蝎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配服全天麻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

功效主治:祛风化痰,通络止痛。

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风痰壅络型。

症见颜面阵发性剧痛,面颊麻木作胀,头重昏蒙,胸膈满闷,呕吐痰涎,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治三叉神经痛(胃火上炎)方处方: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川芎9克,黄连、丹皮、白芷、菊花各10克,升麻、甘草各6克,羌活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配服新癀片,每次2片,每日3次。

功效主治:清泻胃火,升散郁热。

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胃火上炎型。

症见颜面阵发性剧痛,面颊灼热感,甚则胀痛如裂,面红目赤,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三叉神经痛(风寒阻络)方处方:川芎18克,荆芥、白芷、羌活、防风、薄荷各10克,细辛3克,蔓荆子15克,甘草5克c1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用于三叉神经痛,辨证属风寒阻络型。

症见面颊疼痛呈抽掣样,剧烈难忍,痛时面色苍白,畏寒恶风,遇冷加重,得热则缓,可因冷风吹拂诱发,喜按面或揉擦,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上述就是为您介绍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偏方,建议咨询医生并且使用,防止事故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