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第1页共9页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器材透镜一组、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激光演示器、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
课题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授课方案(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及时段
1、认识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凸透镜和凹透镜
对光的作用。
2、认识生活中透镜的应用,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的像的性质。教学目的
3、实验研究并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认识眼睛的构造及视物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更正方法,理
解视角的看法。
5、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主要构造和物镜目镜的成像情况。
1、透镜对光的作用,掌握测量焦距的方法。
2、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重难点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更正方法。
5、知道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两组透镜后的最后成像情况。
【知识梳理】
一、透镜:
1、透镜的看法:最稀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鉴识)
2、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
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3)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4)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汇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
练习:
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 B .平面镜C.凸透镜 D .凹透镜
4、焦点和焦距
(1)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辉经凸透镜后汇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
“F”表示。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平时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学案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学案一、知识网络:
二、考点梳理
1、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①“摸”:通过比较透镜_______________加以辨别;
②“看”:通过靠近物体观察透镜的成像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辨别;③“照”: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辨别。
2、用实验方法估测凸透镜(远视眼镜)的焦距:将凸透镜(远视眼镜)_________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_________,来回_________,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_____、_________,测量这个光斑到远视眼镜的距离,记录下来,即为焦距。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_____、_____和_____,首先
要使它们在__________上,其次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_____大致在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像:能在_________上呈现的像,它是由__________会聚而形成的。虚像:_____
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_____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由_________或_________反向延长线会交而形成的。
5、记忆、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灵活应用:
概括:(1)一倍焦距内外分________(2)二倍焦距内外分__________(3)实像一定是_____立的,像物在透镜的_____侧。虚像一定是_____立的,像物在透镜的_____侧。(4)在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可以记忆为物近、像远、像变大。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课教学设计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巩固和加深
(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能解决典型的中考试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3)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应用,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3)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掌握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②会用实验的方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这些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③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难点:①学会作光路图;②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问题。
三【教具准备】
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案。
【前置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课前2min下发)。
用多媒体投出思维导图,让学生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提示学生2min内翻书和查阅笔记温故对应的知识点)
四【复习过程】
(一)透镜知识归纳与梳理
1.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2.基本概念:
(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透镜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及其总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3)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应用,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教学难点: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上节课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回去以后预习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大家完成的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出
示相应课件)
相应内容:
二、概念的复习一
1.光的折射:(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不等
2、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0,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
(1)、凸透镜:中间厚边沿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4、透镜有两种(2)、凹透镜:中间薄边沿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三、课堂练习一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以下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2、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回顾和巩固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2. 加深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2. 透镜的类型: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的特点和区别。
3. 透镜的应用:透镜在光学仪器、医疗设备、日常生活中等方面的应用。
4. 透镜公式及其应用:薄透镜公式、焦距、焦比、放大率等。
5. 透镜实验操作:透镜的制作、检测和校准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透镜的应用,透镜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透镜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透镜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复习透镜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讲解透镜的类型和特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透镜
作用的理解。
4. 透镜公式讲解:讲解薄透镜公式及其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互相学习。
6.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透镜实验,掌握透镜的制作、检测和校准方法。
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透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
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透镜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高中物理-高三《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高中物理-高三《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简单描述透镜的类型和特点。
2.学生能够从图像的位置与大小来判断物体与透镜的相对位置。
3.学生能够计算透镜成像的公式,并能根据需要变换公式求解。教学重点
1.透镜成像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如何应用透镜成像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应用透镜成像公式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
Step 1 知识预热——导入透镜的基本概念
老师通过简单的预设问题或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导入课题之前复习并讲解一些基本概念,如物距、像距、焦距,以及透镜的类型和特点。
Step 2 知识讲解——透镜成像原理和公式
老师通过课件讲述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包括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线的传播方向等,然后介绍透镜成像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结合示意图和实验演示。
Step 3 练习演示——透镜成像公式应用
将学生分成小组,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如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计算物体和像的位置和大小等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互相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Step 4 案例分析——实际问题解决
老师提供一些简单的透镜成像实际问题,如放大镜、望远镜和显微镜等,简要说明其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推导出解决方法。
Step 5 知识提升——深入思考透镜成像问题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观测与计算,深入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求解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Step 6 巩固练习——作业布置
通过一些简单的题目和应用例题,让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创新思考,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
初三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PPT学习教案
膜上,会聚在视网膜前。
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 镜
第14页/共28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原因:晶状体比正常眼扁些,晶状体
太
簿,折射光的能力太
弱,平行光的会聚点在视网膜后,因
眼 远视眼 此,来自近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
睛
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
和
个模糊的光斑,同时,近点远移,因
眼 镜
倒立Baidu Nhomakorabea
u>2f
缩小
实像
f< v< 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 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 2f
u=f
不 成 像 、 得 到一束 平行光
投影仪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第12页/共28页
凸透镜成实像规律
1.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2.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第13页/共28页
课 题
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预 备
3、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
实 验
的虚像?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整理好的很详细)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根据观察结果,实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二、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
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合。
三、复习内容
本章的知识重点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
四、知识梳理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复习过程
(1)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
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3、填表:
例题1:1、(2006 广州)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 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2、(2006 北京朝阳区)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
3、(2006 四川乐山)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4、(2006 厦门)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
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例2 (2007 临沂市)李明
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以下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准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
A .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教案: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
一、教学内容
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
2. 透镜的性质:焦距、焦点、放大率、缩小率。
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透镜的分类和性质,理解透镜的应用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透镜的分类、透镜的性质、透镜的应用。
难点:透镜放大率和缩小率的计算,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透镜,如投影仪、放大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透镜的原理和作用。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透镜的分类、性质和应用,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关于透镜的例题,如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放
大率和缩小率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透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
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
自的发现和思考。
七、作业设计
1. 请简述透镜的分类及其性质。
2. 请举例说明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解释其原理。
3. 请计算一个凸透镜的放大率和缩小率,并解释其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复习透镜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透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在个别例题讲解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让学生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的定义、分类和符号表示。
2. 透镜的性质:焦距、曲率、折射率等。
3. 凸透镜成像规律:放大、缩小、等大实像和虚像。
4. 凹透镜成像规律:缩小、放大、等大实像和虚像。
5.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眼镜、照相机、投影仪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成像规律。
2. 难点: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透镜的性质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透镜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复习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讲解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应用,如眼镜、照相机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科研等。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透镜应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
1. 评价学生对透镜基本概念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评价学生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认知水平。
七、教学反馈:
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透镜知识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透镜知识的掌握情况。
2024年《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2024年《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分类。
2.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 通过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认识,初步认识眼睛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爱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分类,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平行光源、蜡烛、火柴、凹透镜(若干)、凸透镜(若干)、光屏(若干)、纸筒、带盖的空瓶、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并知道了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
用途。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透镜及其应用》。(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后面的镜子是什么吗?(凹面镜)对,凹面镜是一种面镜。(用多媒体展示)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上应用了凸面镜和凹面镜呢?(学生讨论)下面老师给你们几秒钟时间讨论一下,开始吧。(学生讨论)刚才有同学提到汽车倒车时后面有凸面镜,还有同学提到手电筒中的小灯泡后面有一个凹面镜,回答的都不错。那么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举例)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位同学的作品。(播放课件)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知道生活中应用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地方还真不少呢!那么我们再来想一想,我们平时照镜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讨论)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照镜子。(找几个同学到前面来照镜子,其他同学在下面思考怎样照镜子才能看清楚呢?)下面我们来揭晓答案。(多媒体演示)原来我们照镜子时,要想看清楚自己的脸,应该使镜子面向灯,这样就有足够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了。那么凸面镜和凹面镜在光学中还有哪些应用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高中物理-高三《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物理-高三《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光的折射和光线传播规律;
2. 掌握凸透镜、凹透镜的形成、成像;
3. 理解透镜的光学图像,了解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2. 掌握透镜成像的规律;
3. 理解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
1. 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规律;
2.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透镜的应用;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问题讨论和研究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规律和折射规律,引出透镜的应用。
2. 理论探究
(1)授予学生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成像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凸透镜的应用。
(2)授予学生凹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成像规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透镜与光线的关系。
(3)授予学生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显微镜、望远镜、投影仪等。
3. 操作实验
(1)通过实验演示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2)通过实例和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加深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4. 练习训练
(1)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对透镜的应用能力。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析解决光学仪器的应用问题,培养
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回顾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指出透镜及其应用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本节课中的练习题和思考题;
2. 完成实验报告,对透镜及其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3. 分享学习体会和思考,形成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够利用透镜成像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2.理解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了解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和成像特性。
二、教学内容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相关问题;
2.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相关问题;
3.透镜的应用:显微镜、望远镜等。
三、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
2.教学板书工具;
3.带有透镜的物体和屏幕。
四、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利用一张凸透镜的图示,让学生回忆并复习凸透镜的基本概念;
2.激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知识讲解及示范(25分钟)
1.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重点讲解透镜成像的步骤和方法;
2.结合物体、透镜和屏幕的实物示范,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和记录透镜成像的情况。
讨论总结(15分钟)
1.针对学生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2.引导学生思考透镜成像规律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拓展应用(20分钟)
1.结合生活实例和科技应用,讲解透镜在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2.分析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折射和成像特性,并结合实例解释其应用原理。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或者自编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
2.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批改。
总结回顾(10分钟)
1.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知道照相机、眼睛、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二、重点、难点:
重、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一、整体把握(一网打尽)
。
①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②作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①定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②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1、
透
镜
(1)凸透镜
(2)凹透镜
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②光心:透镜的中心
③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④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⑤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
⑥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
(3)几个
概念
①F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②2F点是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③物体越靠近F点,像越大,像距越大
2、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
①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为f<v<2f
②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为v>2f
③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为|v|>
u (1)几个
特殊点
(2)成像
规律
原因:晶状体太厚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
眼球的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眼睛的工作原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睛的调焦: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改变焦距
①眼睛
二、相似对比(火眼金睛)
成像位置
焦距特点
晶状体比正常眼的更厚;对光的
会聚能力更强;焦距更短
晶状体比正常眼的更薄;对光的会聚
能力更弱;焦距更长
视觉特点看近物清晰,看远物模糊看近物模糊,看远物清晰
光学矫正配戴凹透镜配戴凸透镜
知识点一: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文杨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
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应用,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
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主要教育目标课题引入展示主题站,布置学生观察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观看作品从学生的作品中选择比较典型的作品供大家观看,并对作品的内容、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加工能力。分组讨论通过先前的观看和思考针对作品,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评价归纳将感性的认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知识结构的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如何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达。复习规律利用课件填写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加强成像规律有理解,为其的应用打下基础。巩固练习通过课件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应用利用几个问题,将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科学技术的探索意识。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知识的回顾。作业修改自己的作品。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知道照相机、眼睛、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二、重点、难点:
重、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
一、整体把握(一网打尽)
\
。
。
?
①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②作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①定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②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1、
透
镜
(1)凸透镜
;
(2)凹透镜
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②光心:透镜的中心
③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④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⑤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
⑥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
~
(3)几个
概念
①F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②2F点是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③物体越靠近F点,像越大,像距越大
2、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
①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为f<v<2f
②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为v>2f
③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为|v|>u
—
(1)几个
特殊点
(2)成像
规律
—
·
?
二、相似对比(火眼金睛)
/
①原理: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操作:物体离F越近,像越大;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像变得更大,物
原因:晶状体太薄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
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需要佩戴远视眼镜,它是凸透镜
<
原因:晶状体太厚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
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
眼球的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眼睛的工作原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睛的调焦: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改变焦距
①眼睛
>
②近视眼
③远视眼
3、
凸
透
镜
的
应
用
#
(1)眼睛
(2)照
相机
(3
:
(幻灯机)
(4)放
大镜
(5)显微镜: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而成
(6)望远镜:常用的望远镜是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而成
焦距特点
焦距不可改变;
!
相同条件下,镜头越厚焦距越短
焦距可改变;
相同条件下,晶状体越厚焦距越短
调焦
实际上是调节“像距”,即暗箱
的长度
改变晶状体的厚薄程度,调节焦距的长
短
动态改变
物距U变大(人离照相机更远),
镜头向前伸(暗箱长度变短),
像变小。(反之也成立)
]
物距U变大(人眼看远景),晶状体变薄,
焦距变大,像变小。(反之也成立)
2、近视眼与远视眼
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成像位置
(
焦距特点
晶状体比正常眼的更厚;对光的
会聚能力更强;焦距更短
晶状体比正常眼的更薄;对光的会聚
能力更弱;焦距更长
视觉特点看近物清晰,看远物模糊看近物模糊,看远物清晰
光学矫正配戴凹透镜!
配戴凸透镜
知识点一: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例:以下是一些元件的对话记录,这些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
A. 露珠:我虽只是
一滴水,但我也能折
射一个世界;
F. 放大镜:用我
也不错,我能让
世界放大,照样
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
—
B. 某透镜:你能折
射一个世界。不如
我,我能向天借火;
G. 显微镜:要说
放大,你还真不
如我。我能让你
看得更细,明查
秋毫、不差毫厘。
C. 防盗门“猫眼”:
你们吵吧。我在门内
偷偷看你们;
H. 照相机:你们
看到的,我都能
留下,我能让画
面定格,留住精
彩瞬间;
~
D. 望远镜:嘿嘿,
我是千里眼,我能看
得更远,我都看到
了;
I. 电影放映机:
你不如我,我能
让你定格的画面
动起来;
E. 近视眼镜:能不
能看得清哦,让我出
马吧,我能让你的世
界变得清晰;
J. 眼睛:别吵了,
没有我,你们什
么都看不见!
&
【针对练习】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图甲图乙
图丙
知识点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例: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不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几种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