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总体规划1

合集下载

风景区总体规划

风景区总体规划

风景区总体规划
风景区总体规划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规划,以保护
自然环境和资源,提升游客体验,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案。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风景区总体规划的流程:
1. 区域选择:选择适合开发成风景区的区域,考虑自然和
人文资源,交通便利性等因素。

2. 资源评估:对所选区域的自然资源、文化遗产等进行评估,确定可开发的旅游资源。

3. 规划目标:制定风景区的发展目标,例如提升游客数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旅游收入等。

4. 主题确定:根据区域特色和规划目标,确定风景区的主题,例如山水风景、文化遗产等。

5. 设施规划:规划风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如停车场、公共
厕所、游客中心等,同时考虑交通流线和便利性。

6. 环保措施:制定环保措施,保护风景区内的生态环境,
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规划。

7. 景点规划:确定景点的位置和数量,规划游览线路,设
计景点的布局和风格。

8. 活动策划:规划丰富多样的游览活动和娱乐项目,满足
不同游客的需求。

9. 安全设备规划:规划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防护栏等,确保游客的安全。

10. 宣传推广:制定宣传推广策略,吸引更多游客到该风景区,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体规划的实施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协调,包括政府、开发商、社会组织等,同时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细化的规划和调整。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修编目的:为适应峨嵋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其保护、展示、利用和管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峨嵋山风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佛教圣地,对峨嵋山总体规划进行修订编制。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2、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国家《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消防法》、《土地法》、《水法》等国家法规。

4、《峨嵋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七九年,《峨嵋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九三年。

5、《峨嵋山——乐山大佛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本》。

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针,以保护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为核心,更深层次地展示峨嵋山自然和佛教文化景观,树立风景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形象,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发展旅游,促进风景区持续健康地发展,确立其全国知名风景名胜区、四川省风景环境中心地位。

第四条规划原则:总原则:“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辟、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峨嵋山景观和环境不受任何破坏,使峨嵋山完整地保存下去。

2、进一步发掘新的景观和现有景观的潜力,深层次地展示峨嵋山特色,使游人有新鲜感。

3、综合利用峨嵋山资源优势,科学把握各类用地的利用方向,合理确定景观贫乏区的开辟强度,谨慎确定有关开辟性项目。

4、处理好景区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矛盾,将农民生活出路问题纳入总体规划统一考虑,保持风景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5、加强管理规划,探索高效、统一的具有地方执法和行政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规划为2003年——2022年;远期规划为2022年——2022年。

第六条修编规划的重点l、通过对峨嵋山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景观资源充分挖掘重新认识、评价,结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要求,论证确定风景区性质、职能、容量和规模,重点确定风景区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

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

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武夷山风景区,制定了一份总体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开发规划1、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

提出要从自然、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开发旅游产品,包括景点、乡村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等,力求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规划要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餐饮、住宿、交通、导游等方面的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3、项目协调发展。

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旅游项目,达到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效果。

二、生态保护1、科学规划旅游区域。

考虑武夷山独特的地形、气候和植被等条件,合理安排旅游区域,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2、生态保护措施。

规划要求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包括治理山水林田湖、防火、防污染和环保教育等方面,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3、古建筑保护。

武夷山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不少是古建筑。

规划要求通过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和管理,保护这些古建筑,同时也要考虑向游客开放的问题。

三、交通规划1、交通配套设施。

规划要求完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包括公路、机场、港口等,提高游客到达的便利性。

2、交通出行方式。

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和自驾游路线,减少车辆拥堵和环境污染。

3、大力发展旅游交通。

要求开发景区周边的交通资源,包括航线、客运和旅游专线等,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

四、产业发展1、挖掘旅游发展潜力。

通过发掘武夷山的独特文化、特色产品等,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2、发展本地经济。

要求将旅游业与本地农业、手工业等有机结合,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3、提高旅游产业质量。

规划要求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保证游客的安全和利益。

总之,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的制定,旨在全面发扬武夷山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和保护的有机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

五台山旅游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五台山旅游区开发条件与现状分析1.旅游发展区位条件分析1.1 地理区位条件优越禄丰县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县城驻地金山镇(又称龙城),东距省会昆明104KM,西距州府楚雄市85KM,是通往滇西、滇西北的必经之地,素有“滇西第一站”之称。

五台山旅游区位于禄丰县城北29KM处,是禄丰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地理区位及交通区位优势极为明显。

1.2 经济区位条件良好禄丰县是州内各县市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基础较好。

五台山旅游区所在地属于中等发展水平,由于距离县城较近,可并入县城金山镇经济区,与县城经济协同发展。

1.3旅游区位条件优势突出本区位于滇中旅游区腹地,属于连接滇中与滇西、滇西北旅游区的中间节点。

良好的旅游区位为五台山旅游区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条件。

2.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评析2.1地质地貌类型五台山旅游区属于三台山脉南延部分,海拔约2080—2525M左右,由寨子山、石牛山、大黑山、上下五台山组成,其地质地貌特征孕育出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2.2气候环境条件优越五台山旅游区属中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控制且四季分明的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大体分为次热坝子河谷、温暖坝子低山、温和坝子山地、冷凉高山台地等4个气候层,具有发展旅游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

2.3水系环境禄丰境内河流分属金沙江及元江两大水系,五台山属于元江汇水区域,其山间小溪及河流最终汇入星宿江。

五台山山涧溪流众多,著名河流为清水河(石臼河),流水强烈下切红沙石河床,形成众多陡坎跌水和石穴窝景观。

区内还有众多水库及山凹积水塘,造就了多处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

2.4 动植物资源丰富由于本区地处滇中高原,受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影响,赋予了众多的动植物资源。

现在五台山旅游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5%,并有多种珍稀动物。

3.旅游区域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情况3.1全县经济发展稳步前进,经济地位逐步提高禄丰县社会物质生产技术基础和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乡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修编目的:为适应峨眉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其保护、展示、利用和管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峨眉山风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佛教圣地,对峨眉山总体规划进行修订编制。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2、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国家《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消防法》、《土地法》、《水法》等国家法规。

4、《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七九年,《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九三年。

5、《峨眉山——乐山大佛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本》。

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针,以保护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为核心,更深层次地展示峨眉山自然和佛教文化景观,树立风景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形象,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发展旅游,促进风景区持续健康地发展,确立其全国知名风景名胜区、四川省风景环境中心地位。

第四条规划原则:总原则:“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峨眉山景观和环境不受任何破坏,使峨眉山完整地保存下去。

2、进一步发掘新的景观和现有景观的潜力,深层次地展示峨眉山特色,使游人有新鲜感。

3、综合利用峨眉山资源优势,科学把握各类用地的利用方向,合理确定景观贫乏区的开发强度,谨慎确定有关开发性项目。

4、处理好景区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矛盾,将农民生活出路问题纳入总体规划统一考虑,保持风景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5、加强管理规划,探索高效、统一的具有地方执法和行政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规划为2003年——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1年——2020年。

第六条修编规划的重点l、通过对峨眉山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景观资源充分挖掘重新认识、评价,结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要求,论证确定风景区性质、职能、容量和规模,重点确定风景区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部,是一个集风景、文化、休闲、旅游、体育、科普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湖风景名胜区已成为汉水旅游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和研学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针对其旅游资源和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下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目标1. 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

通过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景区设施设备,塑造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国际知名度,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度假胜地。

2. 引进多元化的旅游资源。

通过丰富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境内外游客前来游览、潜水、划船、钓鱼、赏花等。

3. 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深入挖掘东湖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

二、旅游资源分析1. 自然景观:东湖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湖泊,周边山水相依,苍翠葱茏,特别是湖面上的倒影,如同一幅天然山水画。

东湖还有很多树木,如樟树,被人们喜爱赏景;此外还有许多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自然景观。

2. 文化景观:东湖区域内不仅有积淀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黄鹤楼、毛泽东故居等,还有著名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这些文化景观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3. 休闲娱乐项目:东湖风景名胜区拥有跑步道、儿童游乐区、垂钓区等各种休闲娱乐项目,如垂钓作为东湖的传统文化,每年吸引大量的垂钓爱好者聚集到这里。

三、旅游规划建议1.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品质。

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 深入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

在景区周边建设高品质的旅游景点和项目,如水上活动、自驾游、徒步旅行等。

4. 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推出不同主题、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游客前来。

5.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风景区总体规划

风景区总体规划

风景区总体规划风景区是指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区域。

总体规划是指对风景区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包括规划区的总体布局、定位、功能分区、交通布局、旅游设施规划、保护与利用等方面。

下面,本文将以700字的篇幅,就风景区总体规划进行一些简要的阐述。

风景区总体规划首先需要确定风景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定位是指确定风景区的特色和定位,主要是基于风景区所拥有的自然、人文资源,确定风景区的发展方向。

发展目标是指规划期内风景区发展的具体目标,例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旅游收入等。

接下来,需要进行风景区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区的总体布局。

功能分区是指根据风景区的特色和需要,将风景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游览区、休闲区、文化展示区等。

总体布局是指对各功能区域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各功能区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以及交通布局、景点分布等。

风景区总体规划还包括对旅游设施、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旅游设施规划是指确定风景区内需要建设的旅游设施,如景点、宾馆、餐厅等,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交通规划是指确定风景区的交通布局和交通运输方式,以方便游客的到达和游览。

环境保护是指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风景区的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问题,避免人为破坏。

此外,风景区总体规划还应考虑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规划和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的问题。

经济效益是指通过规划和开发,使风景区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风景区总体规划是保护和利用风景区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对风景区的定位、功能分区、总体布局等方面的规划,可以实现风景区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游客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

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保护好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确保风景区的长期发展和经济效益。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 简介风景名胜区是指以其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等独特特点吸引游客的地区。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制定一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必要的。

本总体规划旨在规划优化景区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规划目标(1)保护自然环境: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2)优化旅游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3)促进文化交流: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3. 分区规划(1)核心区域:包括最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景点,加强保护和管理,开展专业科学研究。

(2)开发区域:通过合理规划建设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提供更好的游客接待和休息条件。

(3)保护区域: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4. 基础设施规划(1)交通网络:改善交通道路的连通性,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如公路、铁路和航空。

(2)游客接待中心:建立现代化的游客接待中心,提供服务和信息咨询。

(3)住宿设施:合理规划酒店、民宿和露营地,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

(4)餐饮设施:规划多样化的餐饮场所,提供当地特色美食和休闲空间。

(5)公共设施:建设洗手间、停车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供方便的服务。

5. 景区管理规划(1)人员配备: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招聘和培训具备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

(2)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游客安全教育和监测措施。

(3)环境保护:加强景区环境监测和保护,减少人为污染和破坏活动。

(4)文化保护:建立文物保护机构,加强对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的保护。

(5)宣传推广:将景区与周边地区相结合,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

总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旨在合理规划景区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提高旅游服务,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风景名胜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1. 引言黄山风景旅游区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凭借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云海和恢弘的风景,黄山风景旅游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制定一份全面的总体规划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进行详细介绍。

2. 规划目标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 - 保护和修复黄山风景旅游区的自然环境,确保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提升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游客体验; - 挖掘和开发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 - 推动黄山风景旅游区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联动发展。

3. 规划内容3.1 生态保护与恢复为了保护和修复黄山风景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规划将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生态保护区,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的范围; - 加强生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生态问题; - 实施植被恢复计划,增加植被覆盖度;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2 旅游设施与基础设施改善为了提升游客体验,规划将进行以下改善: - 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 - 扩建公园道路,提高旅游区交通流通能力; -建设更多的停车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提升旅游区的网络覆盖和通信设施。

3.3 文化资源开发黄山风景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规划将开发以下方面: - 建设文化展示区,展示黄山地区的传统文化; - 设立文化学习中心,提供学习和体验黄山文化的机会; - 开展文化艺术演出,丰富游客的文化娱乐活动。

3.4 区域联动发展黄山风景旅游区与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规划将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 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 加强与周边旅游景点的合作,开展联合宣传和推广活动; - 完善交通网络,便利游客前往其他旅游景点。

4. 实施计划为了顺利实施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 制定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工作计划,并确保执行; - 逐步改善和升级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 - 完善文化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 加强区域联动发展的合作机制。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2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结论 4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 8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10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13第一节分级保护规划 14第二节分类保护规划 19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24第一节景区规划 24第二节游览方式 30第三节游线组织 31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33第一节漓江风景河段景观规划 33 第二节植物景观规划 37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 40第十章道路交通规划 43第十一章环境影响篇章说明 47 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50第十三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54 第十四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58 第十五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59 第十六章近期保护与发展规划 61 第十七章实施规划的措施 61第十八章附则 63规划图纸01 区位分析图02 流域卫星影像图03 岩溶地貌分析图04 综合现状图05 风景单元分布图06 风景单元评价图07 规划界线图08 桂林总图09 规划结构图10 风景保护规划图11 漓江风景河段景观规划-穿山至禄坊洲12 漓江风景河段景观规划-马山至碧岩阁13 漓江风景河段景观规划-碧岩阁至杨堤14 漓江风景河段景观规划-杨堤至渔村15 漓江风景河段景观规划-渔村至阳朔16 漓江风景河段景观规划-阳朔至留公17 植物景观规划图18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19 道路交通规划图20 给水工程规划图21 排水工程规划图22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23 环卫工程规划图24 农村居民点调控规划图25 城镇发展规划图26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规划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国务院审定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为了加强对风景区的统一管理,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特编制《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本规划以《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广西壮族自治区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宗教事务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桂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关规划为依据。

旅游景区总体策划规划方案

旅游景区总体策划规划方案

旅游景区总体策划规划方案
1. 景区地理位置和特点
1.1 景区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东部,毗邻多个大城市,交通便利。

1.2 景区特点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胜地。

2. 景区总体规划
2.1 规划目标
发挥景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打造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2.2 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文化传承。

2.3 规划内容
分阶段开展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观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文化传承规划等工作。

3. 景区开发重点
3.1 自然景观保护
保护景区内天然植被和野生动物,修复生态环境。

3.2 文化传承
挖掘和保护景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建设相关博物馆和纪念馆。

3.3 旅游设施建设
完善景区内的交通、餐饮、住宿和娱乐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4. 景区营销推广
4.1 品牌打造
建立景区品牌形象,进行市场营销推广,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4.2 旅游产品开发
设计多样化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4.3 互联网营销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全方位的营销推广,吸引更多游客。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1. 引言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的基本单位。

它们是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和经济资源。

因此,对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进行合理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憩活动和体验,满足游客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和历史遗产。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1 可持续性规划应确保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避免环境资源的过度破坏。

3.2 生态保护规划应包括采取措施保护森林、湖泊、江河等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和植被的生态系统。

3.3 多样化游憩规划应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憩活动和体验,包括山地徒步旅行、野营、观鸟、自行车骑行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4 社区参与规划过程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以保证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3.5 文化保护规划应保护和传承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和历史遗产,促进文化交流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发展。

4. 规划内容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4.1 设施建设规划应包括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停车场、游客中心、休息区、厕所等。

建设应符合可持续性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4.2 交通运输规划应考虑到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运输,如公路、铁路等。

交通路线应方便游客的到达,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3 游憩活动规划应详细考虑游憩活动和体验项目,如徒步旅行线路、观光车路线、野营地设施等。

游憩活动应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保护自然环境。

4.4 生态保护规划应包括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措施,如林地恢复、湿地保护、濒危物种保护等。

保护生态系统是保护国家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方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方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方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方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总规划面积30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方山县界,南至峪口镇南村南边界—介沟—峪横旅游公路,西至规划209国道(改线公路)东界线,北至圪洞镇与麻地会乡交界线”。

范围涉及圪洞镇、峪口镇、北武当镇三个镇,总规划面积为30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1.3%。

一、规划原则1.保护优先,适度发展。

2.全域统筹,综合施策。

3.创新示范,全域联动。

4.分期建设,统筹兼顾。

二、总体定位与品牌形象1.总体定位:依托“北武当山道医养生、于成龙故里、左国城故都”三大文化品牌,打造集生态游憩、文化体验、朝圣旅游、乡村休闲、康养度假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中国北方著名的生态养生胜地、中国著名的廉政文化体验地。

2.核心品牌形象和宣传营销口号为:道养方山·廉济天下。

三、规划目标以“生态为先,有序渐进;预留弹性,有所取舍;步步为营,集聚成区”为目标,有步骤、分阶段推进方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发展建设。

1.近期重点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及水、电、路、气、通讯、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示范区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同时,依托示范区新增建设用地,推进引擎性景区及景点工程建设,引爆景区,形成示范区核心旅游吸引力。

强化精准营销策略,带动知名度,使示范区在山西形成初步影响力。

2.远期在近期建设的基础上,做熟景区,打造山西一流、北方知名的生态文化休闲和康养度假胜地。

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依托首期带来的影响力效应,继续强化招商引资;规划通过引进知名康养度假品牌入驻,带来知名度二次跃升。

进一步优化,完成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启动骨脊山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武当村民俗文化聚落、松泉村休闲商务聚落、景观小火车、峡谷观景塔、空中漫步观景台、皇帝庙花卉苗木基地、牧场庄园等项目,使环北武当山精品旅游带成形。

南沟峪建设沟峪步道、休闲农庄等,北沟峪提升生态环境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成世番至瓦窑北路连接公路,连通南北沟峪。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是对一个旅游景区进行综合规划,包括景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空间布局、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范例: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一、背景分析某地位于华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发展旅游景区的潜力。

根据市场调研,该地区周边人口基数大,游客对山水、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较高。

因此,我局拟规划建设某地旅游景区,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环境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二、功能定位1. 休闲度假:提供高品质的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

2. 文化体验:展示地区的历史文化,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3. 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出行、环保意识,推动景区建设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

三、发展思路1. 突出特色:以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特色为基础,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

2. 引进优质资源:与区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一流的酒店、餐饮和娱乐设施,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3. 发展可持续:将环保意识融入景区建设的方方面面,推广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

四、发展目标1. 旅游接待量:在五年内达到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的目标。

2. 旅游收入:五年内年旅游收入达到1亿元。

3. 旅游满意度: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游客满意度至80%以上。

五、空间布局1. 景区门区:设置入口、广场、停车场等设施,提供方便快捷的入园体验。

2. 休闲度假区:布置高品质酒店、民宿等,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3. 文化体验区:建设文化广场、博物馆、剧院等,举办各类文化展览和演出。

4. 生态保护区:设立生态景观带、生态步道等,保护和展示地区的自然生态。

六、资源保护1. 生态保护:制定景区生态保护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2. 文化保护:加强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保护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

七、实施步骤1. 招商引资:邀请有经验和实力的企业参与景区建设,并签署合作协议。

某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某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某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引言某景区位于中国某省某市,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随着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该景区的游客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制定一份全面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某景区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包括目标、战略、措施等内容,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景区发展目标1.提升景区知名度:通过加强营销推广、加大宣传力度等手段,将该景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2.提高景区服务质量:通过完善景区设施设备,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提供更高水平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3.促进景区经济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带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景区发展战略1.多元化产品开发:依托景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推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例如,开发文化主题旅游产品、体验式旅游产品等。

2.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景区设施设备,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3.加强营销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增加景区的知名度和曝光度,吸引更多游客。

4.拓展旅游渠道: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旅游市场,增加游客流量。

5.加强景区管理:加强对景区的综合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确保景区的安全和秩序。

景区发展措施1.加大旅游投资力度:增加对景区的投资,用于改善景区设施设备、培训员工、推广营销等方面。

2.开展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游客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景区产品,提供更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体验。

3.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与当地政府、旅游局、文化局等合作,共同推动景区发展,协调资源,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4.引进专业机构咨询:邀请专业旅游咨询机构对景区进行评估和规划,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为景区发展提供指导。

5.加强环境保护:采取措施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倡导游客文明旅游,维护景区的整体形象。

结论某景区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有助于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加强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陈家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陈家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陈家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引言陈家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某省某市,地理坐标为XX度XX分XX秒北纬,XX度XX分XX秒东经。

该区域地势险峻,山峦起伏,峡谷纵横交错,风景秀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和开发潜力。

为了保护和发展该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制定本总体规划。

二、总体规划目标1. 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恢复和改善大峡谷的生态系统,保护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 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大峡谷的旅游资源潜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3. 传承与弘扬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大峡谷地区的文化遗产,开展文化旅游活动,提高游客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4.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1.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制定生态保护纲要,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加强生态监测和保护措施。

- 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恢复植被覆盖,保护水源地和自然湿地。

- 加强对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的保护,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2. 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调查和评估大峡谷的旅游资源,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 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停车场、游客中心等。

-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徒步旅游、观光索道、漂流等,丰富游客体验。

- 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3.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保护大峡谷地区的历史建筑、古迹和传统村落。

- 修缮和保护文化遗产,建立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文化遗产展览和教育活动。

- 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如传统节庆、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等,推动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4. 区域经济发展- 支持当地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旅游,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 鼓励投资兴办旅游企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建设旅游产业园区,吸引投资,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

某某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某某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某某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某某生态旅游区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是一个以生态资源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发展该旅游区,制定总体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目标。

一、规划背景某某生态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但目前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游客流量和收益较低。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该地区的优势,提升旅游经济效益,需要制定具体的总体规划。

二、总体规划目标1.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2. 提升旅游品质:优化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

4. 加强旅游品牌建设:通过规划和管理,打造具有独特特色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提升该地区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三、规划内容1. 生态保护区划划定: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划定生态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的范围,确保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优化道路网络,构建便捷的交通体系,提升旅游区的可达性和游客的出行体验。

3. 旅游设施建设规划:规划和建设符合生态旅游特点的设施,如生态酒店、生态露营地、观景平台等,提供舒适便捷的住宿和休闲环境。

4. 旅游景点开发规划:挖掘和开发该地区的文化和自然景点,制定相应的开发和保护措施,保持景区的原始特色和可持续发展。

5. 游客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游客服务,改善游客体验。

6. 文化活动和节庆规划: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和节庆,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提升旅游区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规划实施1. 组织架构建设:成立专门的规划管理部门,负责总体规划的实施、推进和监督,做好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协调工作。

2.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出资、社会投资和国际合作等方式,筹措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

景区总体规划

景区总体规划

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我市所拥有的优美自然风光和丰富人文资源,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市决定进行场景区总体规划,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以下是对景区总体规划的概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景区的定位和特色。

我市位于山水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将景区定位为以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主题的综合型景区。

同时,我们将突出景区的特色,展示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使游客能够全面地了解和体验我们的城市。

其次,我们需要提升景区的基础设施。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高游客体验,我们将加大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例如,修建更多的道路和停车场,方便游客的交通;提供更多的餐饮和住宿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增加观光电梯和观光车,方便游客游览景区等。

第三,我们需要加强保护和开发景区的资源。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城市,我们要注重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

在保护方面,我们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景区的环保监管,提升景区的环境质量。

在开发方面,我们将注重培育和发展相关产业,如旅游业、餐饮业和手工艺业等,为景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最后,我们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为了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将加大对景区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向游客推广我们的景区,展示景区的美丽和魅力。

同时,我们还将举办各种活动和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游玩。

综上所述,景区总体规划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定位和特色、基础设施、资源保护和开发以及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我们才能够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旅游景区开园计划及准备工作

旅游景区开园计划及准备工作

旅游景区开园计划及准备工作
一、总体规划
1. 确立景区定位。

决定为什么主题景区,定位成自然景观类、人文类或者其他主题类景区。

2. 制定景区分区设计。

规划景区内不同功能区分布,如游客服务区、景观区、餐饮区等。

3. 制定基础建设规划。

规划景区内水电供应、交通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景观工程
1. 景点作品设计。

根据景区定位和分区设计,制定各景点景观作品设计方案。

2. 景观工程施工。

组织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景观工程施工。

3. 景观装修维护。

完成景观工程后进行景观装修和检测,并制定长期维护计划。

三、游客服务设施
1. 选择餐饮服务模式。

决定自营或者签约第三方运营。

2. 设计建设餐饮设施。

如饮食厅、小吃店等。

3. 设计建设旅游商店。

相关纪念品批发和零售。

4. 设计建设配套设施。

如洗手间、休息区等。

四、运营管理
1. 征聘和培训服务人员。

2. 配置相关服务设备。

如、音响广播等。

3. 制定景区模式及产品定价方案。

4. 景区公共秩序管理制度。

5.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五、市场推广
1. 制定旅游产品及渠道推广计划。

2. 开展媒体公关与网络营销。

3. 与旅行社及酒店开展包括及接待服务。

4. 建立景区品牌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 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龙宽机构二OO三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旅游区概况一、区位与范围………………………………………………二、自然地理环境……………………………………………三、区域经济环境……………………………………………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构成系统二、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二)旅游资源分级评价第四章旅游区开发条件与市场前景分析一、开发条件分析1、交通区位优势………………………………………………2、气候资源优势………………………………………………3、风景资源优势………………………………………………4、人文资源优势………………………………………………5、客源资源优势………………………………………………6、空间容量优势………………………………………………二、市场分析第五章旅游区总体开发战略规划一、旅游区功能与规模二、旅游区性质与定位三、旅游区总体开发战略原则和目标四、总体布局和功能系统规划第六章旅游区建设规划一、第一期建设规划二、第二期建设规划第七章旅游产品规划一、旅游产品设计理念二、旅游产品规划三、旅游产品线路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一、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二、旅游区防灾规划第九章旅游区配套设施与基础设施规划一、旅游区配套设施规划二、旅游区基础设施规划第十章旅游商品开发规划一、旅游商品开发策略二、旅游商品开发类型三、旅游商品销售规划第十一章旅游市场品牌营销规划一、品牌营销战略规划二、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三、营销策略与执行方案四、主题表演、主题节庆活动策略第十二章运营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规划一、运营管理体系规划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划第十三章旅游区开发投资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评估1、投资成本分析………………………………………………2、收入预测……………………………………………………3、盈亏平衡分析……………………………………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5、清偿能力分析………………………………………………第十四章旅游区项目风险控制规划一、项目风险分析………………………………………………二、对策分析………………………………………………第十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强化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优化和合理配置、使用旅游资源,使中国旅游度假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特编制《中国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6年)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省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大省的决定》(2000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0年)《**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8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年)第三条规划原则严格遵照规划依据,科学决策,合理投资,突出重点,以精品项目带动旅游区的开发,分布实施,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对具体项目的选择和投资,保持一定的灵活性,留下后续发展空间,具体规划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2、自然风光与地方人文景观相结合3、旅游区建设和项目设置与景区环境协调一致4、近期有效投资与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5、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味”的原则第四条规划区范围规划用地位于##省##市,北邻#南高速公路,西南依#江,东靠#坡,整个规划用地2000亩。

第五条规划目标将中国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以地下古盐湖为基础,以“卓筒井”盐卤文化和盐卤资源为主题,以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为补充,拥有一流景点、一流设施、一流服务,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个性的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一个可以体验地中海风情和神奇漂浮,能享受特有的盐卤温泉和恒温黑泥浴,融五星级度假酒店、各种时尚健身运动和大型水上游乐项目为一体的,集健康、休闲和娱乐为一身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

使之成为**省、全国乃至亚洲的一个国际旅游度假精品。

第六条本规划图件由《中国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组成,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

第七条在本旅游规划区内开展与旅游规划有关的设计、管理及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二章旅游区概况一、区位与范围(一)区位条件1、地理区位中国旅游度假区位于**县城城区,地理坐标在东经105°14'41"E,北纬30°36' 7"N ,紧邻成南高速公路。

2、交通区位中国旅游度假区交通便捷,道路设施极好,距离成南高速公路**出口约1公里。

中国旅游度假区所在的**县城西距成都市100余公里,南距重庆市100多公里,北距绵阳130公里,东距南充1 3O公里,是重庆、成都、绵阳三大城市和川南、川东北地区与川西的结合点,是东进重庆,西入**的门户。

绵阳至重庆、罗江至桂花的省道贯穿县境,五条县道出境水泥路和16条乡镇水泥路(柏油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成都至达县铁路、成都至南充高速公路、拟建的重庆至绵阳高速公路都在**建站设口,上下进出极为方便。

对外交通网络发达。

3、旅游区位中国旅游度假区处于**县城城区,属于成渝经济圈核心经济带范围之内,周边分布着**、绵阳、德阳、南充、广安、简阳等区域核心城市。

中国旅游度假区位于《**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大成都游区范围内,邻近嘉陵江旅游板块,是成都一**一南充一广安这一热点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周边主要旅游景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卓筒井、郭子仪后裔清墓群、贾岛祠遗址等;周边主要景区有: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沱牌工业园区、绵阳科技城、阆中古城、仪陇朱德故里、小平故里——华蓥山等,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二)旅游区范围中国旅游度假区位于**省**市**县蓬莱镇火井胡家坝,北邻成南高速公路,西南依郪江,东邻青龙坡,整个规划用地2000亩。

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质地貌中国旅游度假区所在的**县地处杨子地台内部川中台向斜构造单元,地表盖层以侏罗纪地层为主,为红色河湖相沉积,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

2、气候水文中国旅游度假区所在的**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水热条件适度。

年平均18°C,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无霜期297天,年均降量930MM,本区有涪江,郪江等大小河流八条,大、中、小型水库六座。

本区属都江堰灌区,水利条件较好,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县城蓬莱镇位于全县地域的中心位置,郪江和从城东北绕城而过。

3、生物资源中国旅游度假区所在区域内生物资源、植物种类较丰富。

动物资源有画眉、山雀、布谷、杜鹃、斑鸠、莺、燕、野鸭、野兔、鸳鸯等禽兽。

植被群落优势树种有:柏木、楠木、黄连木、马尾松、桉树、榕树、黄荆、竹类、枇杷、柑橘等乔灌木树种。

三、区域经济环境中国旅游度假区所在的**县经济在改革开放20年以来及建县以来蓬勃发展,全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实力增强。

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7亿元,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农业总产值9.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由1999年的1898元增加到2108元。

建设五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83亿元。

全县基础设施建设超前,水电气等能源供应充足,邮政、电信、寻呼、移动通讯畅通发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细致,生态环境建设被评为“**省生态环境建设重点示范县”。

**为1997年新建的县,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第三产业起步,农业基础加固,工业兴县致富,社会全面进步的思路,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7亿元,全县粮食总产值26万吨,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7亿元,农业人均收入2108元。

工业经济以石油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制药、食品加工、棉纺、建筑建材为主要支柱产业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25%。

**县有回马至蓬莱110KV输变电线路和蓬莱、回马两座110KV 变电站,全县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已经全面完成,电力供应满足需要。

电视、通讯、广电、光纤网络已通各乡镇,电话装机容量2万门。

县城建有2.5万吨的自来水厂,新城区已基本建成雨污分流的排水灌网,大部分市民已用上天然气。

建县以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现有各级学校303所,在校中的的学生93000人,“普九”工作已通过国家验收,医疗卫生,体育事业也有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优美,投资环境良好。

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构成**县县城蓬莱镇是**四大古镇之一,元代以前曾为郪县、巴兴县、长江县治,建置历史可远塑到东晋、隋唐。

元代至元19年(公元1282年)废长江县,将县境并入蓬莱县。

清代、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直到1997年,属蓬莱县。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县城为蓬莱镇,废长江县715年后,县境又恢复了县的建置。

**县历史上就以产盐著称,经济繁荣,盛极一时。

该地采卤熬盐历史悠久,在东汉,三国,两晋时期,盐业已有相当规模。

宋代初年,北地率先使用卓筒井技术采卤,不但使制盐业得到空前发展,而且卓筒井采盐技术在人类科学技术史上也留下了光彩的一页。

**县卓筒井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是历代盐工千百年智慧的结晶,其原理成为现代石油钻井技术的源头。

**县历史上人才辈出,文化事业也颇为可观。

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曾在此为官三年,留下数百篇诗文,以至于晚唐、五代、宋及以后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凭吊唱和,至今尚有的贾公祠及诗词碑刻遗迹可寻。

从古至今,**县可谓地灵人杰,文人,学者,名医、高僧、科学家、艺术家、英雄、劳模人才辈出,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资料和遗迹。

自然景观资源**县位于**盆地腹地,涪江中游,地形以浅丘为主。

涪江支流郪江流经县城蓬莱镇,县城后山有魁字山,海拔415米,为县附近最高点,可俯瞰全城。

县境内生态环境较好,山头林木清秀,山坡山下田地肥沃,果木成林,竹林农舍,炊烟袅袅,鸡鸣犬吠,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农村风光。

**县盛产荣仙柚,文旦柚等优质水果,此外,出城沿蓬乐公路约11公里,有塘口水库,水面面积11.7平方公里,风光秀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