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环境变动对中国崛起的挑战

合集下载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

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

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

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

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

中国的和平崛起面临挑战及影响

中国的和平崛起面临挑战及影响

浅议中国之和平崛起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安全环境变得对我们更加有利,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话题越来越被世人关注。

同时,在这一系列成绩与繁荣景象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我国安全环境面临六大挑战挑战一: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首先,经济全球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的国家主权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其次,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不稳定因素。

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其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历来都有一些国际势力的幢幢怪影。

再次,边界领土争端,尤其是海洋权益争端对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影响在增大。

挑战二:军事及周边地区安全军事安全是一个国家受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军事力量制约的现实状态,是国家安全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目前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军事安全的挑战。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已经赫然成型了。

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这些不稳定因素既表现为有些国家政局与社会不稳定,也表现为有些国家关系复杂多变,同时,一些地区热点问题的变数增多也是一种不稳定因素。

我国周边地区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我国周边地区是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聚集地。

挑战三: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

第一,经济全球化凸显政治因素。

近年来,国际关系中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的趋势愈益明显。

美国等西方国家正把经济全球化作为推动政治全球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工具,企图以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第二,美国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

第三,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崛起的矛盾心态也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因素之一。

许多国家对中国既想借助又充满疑虑,既想倚重又有防范牵制。

挑战四:文化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就是保障国家文化主权,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中国在文化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如何客观评估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领土争端问题

如何客观评估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领土争端问题

如何客观评估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领土争端问题近年来,中国与邻国关系中连续发生了一些摩擦和纠纷,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中国的边海形势日益严峻,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构成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那么中国的周边外交环境如何?为什么存在着领土的争议和摩擦?我们将采取哪些应对策略?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考虑与深思。

(一)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外交局势东海,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僵持;在南海,中国同菲律宾等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加剧,而且中菲南沙争端还因菲律宾的恶意扩大事态而冲破了以往的外交谈判框架。

无论是在东海还是在南海,除了争端当事国之外,都有非争端当事国势力介入。

美国宣布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并以“航行自由”为幌子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日本也试图介入南海争端。

印度、越南有关公司签署了在南海争议海域共同开发海上油气资源的合作协议,还与日本就从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这一“海上交通路线”的航行安全重要性进行了确认。

在陆上,中国与印度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僵持不下,去年出现了中印“帐篷对峙”事件。

此外,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较之往年更为突出。

“东突”势力在新疆的恐怖活动没有停止;西藏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此外,由于朝鲜半岛问题持续升温,我国东北边疆的安全形势也面临考验。

有现今局势可以看出当前中国边海形势的特点是:第一,与周边国家领土争议明显化、激烈化;第二,与中国存在领土或海上权益争端的国家间正在相互靠近,使东海与南海联动、陆地与海洋内联的边海形势进一步演进;第三,域外大国特别是美国,对中国与周边邻国边海争端的升级有直接联系;第四,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再次凸显,且受到周边国家安全形势的影响(二)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摩擦与纠纷呢?1、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它们是中国的海上邻国。

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与挑战——一篇演讲稿

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与挑战——一篇演讲稿

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与挑战——一篇演讲稿:大家好!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与挑战”。

我们来看看中国崛起的必然性。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年均增长率约为10%。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的科技实力也日益强大,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国家之一。

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崛起的必然性。

我们来看看中国崛起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问题,中国人口众多,但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和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结构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次是环境问题,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最后是外部因素,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对中国的崛起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和创新,积极应对挑战。

同时,中国也需要做出一些战略性的调整,例如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环境保护,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的崛起不仅是中国人民自身的努力,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谦虚和进取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
视野和开拓精神,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下,共同推动世界的发展。

我想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命运攸关的是我们和全人类的未来。

”中国崛起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它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是制定国防战略和国防政策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周边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邻国众多,我国仍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和挑战。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近期,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朝鲜半岛风云突变,这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

朝鲜进行新的核试验诱发了极其紧张的局势,“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即便重启“六方会谈”,要解决的难题将会更多。

中国面对这种极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深,也不能抽身而退,处于左右为难境地。

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面临是否参战问题,此举势必牵动全局。

如果回到谈判桌前,中国的外交斡旋难度极大,前景也难以预料。

第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

事实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第三,中印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

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近年来在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

印度现在不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而且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其实施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

大国崛起因素分析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面临的挑战

大国崛起因素分析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面临的挑战

大国崛起因素分析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面临的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大国崛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格局的重要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内部结构性问题和外部不确定性。

本文将对大国崛起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中国面临的挑战。

一、大国崛起因素分析1.经济增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10%,使其成为了全球制造业中心和重要的贸易伙伴。

中国的经济增长为其大国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政治稳定:中国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政策,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

政治稳定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加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3.科技创新: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国家之一。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科技研发,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金和人才投入到科技创新中。

中国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4.外交政策:中国秉持和平发展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赢得了尊重和支持。

二、我国改革开放至今面临的挑战1.内部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仍面临着许多内部结构性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问题。

大气、水体、土壤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快,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3.外部不确定性: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城市作为人口密集的聚集地,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然而,困难之中隐含着机遇。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1. 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城市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洪涝、干旱、风暴等灾害威胁。

这些灾害不仅给城市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

2. 资源压力增大:气候变化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和水资源供应问题。

传统能源资源的紧缺和供应不稳定既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也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3. 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面临着高温、空气污染等问题。

这会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增加城市对空调和其他降温设备的需求,加重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二、机遇1.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催生了低碳经济的崛起,城市可以通过转型发展绿色产业,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城市可以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推行绿色建筑等措施降低碳排放。

2. 推进可持续城市规划:气候变化推动了城市可持续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城市可以在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此外,城市还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和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方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并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3. 促进创新科技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提出了科技创新的需求。

为了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城市可以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例如,城市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

三、结论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既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城市应积极应对,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崛起战略的挑战与应对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崛起战略的挑战与应对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崛起战略的挑战与应对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潜力和高速发展的国家之一。

中国崛起不仅仅引起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变革,也引起了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重新分布和格局的变化。

然而,中国崛起战略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崛起战略的挑战和应对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外部经济和政治环境的挑战全球化已经深深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战略规划。

一系列由美国主导的经济和政治手段已给中国形成了一系列的压力和挑战。

美国推出的贸易保护政策,加上对中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进行关税和监管限制,都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与邻国的经济政策和海洋领土等问题上,中美关系的不断紧张也会影响到中国崛起战略的实现。

为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中国不断寻找合适的对策。

一方面,中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互信和合作,例如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等,以便在经济发展中优化我们的战略地位。

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转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作为一个大国,他必须不断开创新的发展模式,保持经济活力和创新,以应对国际和国内的挑战。

二、产业和技术转型的挑战中国崛起战略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需政府和企业深度参与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

传统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日益丧失,新兴产业和高科技研发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未来10年,中国在机械、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等领域投资和研发将接近1.5万亿人民币,这是对经济和产业转型的重大投资。

在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例如中国在5G技术、新能源车、人工智能等方面已经领先于其他国家。

但是,中国在产业和技术转型方面仍面临很多的挑战。

资金、人才和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都制约着中国的产业和技术创新。

因此,中国还需要在产业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激励,促进企业的创新和转型,以保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军事理论专业毕业论文范文(设计)-浅议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政策

军事理论专业毕业论文范文(设计)-浅议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政策

浅议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政策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和危机。

如何建立良好的周边安全形势,维护国家主权,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将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以及中国的应对政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挑战和平发展1引言: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争议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

那么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存在哪些不利因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又该采取哪些政策呢?2中国当前周边安全形势中不稳定因素分析(一)朝鲜半岛危机朝鲜半岛扼守着中国的东大门,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朝鲜半岛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该地是全球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2010年的天安舰事件还未停息,紧接着又爆发了朝韩炮击事件等,而一直以来的朝鲜核问题更是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

2013年朝鲜在咸境北道吉州郡丰溪里核试验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并发表声明称,朝鲜的第三次核试验是为应对美国敌视朝鲜行径而断然采取的“自卫措施”,令这一地区再次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中国等邻国对此问题深表忧虑,中国积极斡旋当事两国及美、日、俄再次举行朝核六方会谈。

而朝鲜依然坚持固有立场,即只要美国不完全放弃对朝敌视政策且不用行动加以证明,朝鲜半岛无核化就绝无可能。

所以,东北亚方向是中国的一个安全隐患。

(二)南海争端南海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南海争端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主权之争。

南海五国结盟反华,非法占领我国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

(三)中印领土之争中印在藏南地区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存在领土争议。

过去五十年来,中印领土摩擦事件不断发生。

莫迪在今年5月当选印度总理前的竞选演讲中曾承诺,一旦当选总理,将以比前任更强硬的态度来保卫印度边境。

形势与政策之大国崛起—不惧挑战

形势与政策之大国崛起—不惧挑战

大国崛起不惧挑战制药工程三班张宏宇 142010328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在世界的舞台上,我国的国际地位正在逐步提升。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中国也会面临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譬如说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与挑战。

中国作为国土面积的大国,所以邻国也是比较多的。

随之而来的,也就会有邻国多、大国多、问题多的周边安全环境特点。

下面来说一说形势与政策课程上所了解到的中国周边环境安全的挑战。

中国周边环境安全的挑战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东危、南乱、西忧、北稳。

1、东危:朝鲜半岛的局势紧张朝鲜半岛在中国周边安全事关中国的和平崛起。

它作为世界上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对于中国东部存在着一定的威胁,朝核问题上,中国坚持“不核、不战、不乱”的原则,维护朝鲜半岛和平、防止战争,实现半岛无核化。

朝鲜问题还有美国在背后操控着,也使得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化。

不得不说的是今年年初在韩国发生的萨德事件进一步是中国东部的局势紧张。

2、南乱:中印边境冲突中印边境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力求和平发展,所以中印对峙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又一次避免了重大的战略误判和战略失误;二是通过这一轮的对峙,中国有效地完成了藏南地区大规模的军力调动和武器装备部署;三是避免了“一带一路”刚刚开始就遭遇重大挫折;四是避免了中国经济高速列车的简述甚至停罢。

3、西忧: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控制我国西部邻国众多,所以面临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化。

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战略要地,连年战争不断,国际形势不容乐观!4、北稳:中俄关系中国同俄国建交至今已有六十八周年之久,两国的关系自从建交以来一直处于和平有序的发展状态,我国也相信这种状态会一直有序的进行下去!中国的周边环境如此,但是不会影响我们大国崛起的决心,和平崛起、图强不图霸也一直使我们所遵循的。

在改革开放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围绕这种经济增长及其影响,中国展开全方位经济外交,国际影响力迅速增加,军事硬件也在相应改进。

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虽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世界多极化继续演进,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思想做了阐发。

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更加深入理解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思想,更加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更加自觉地紧紧抓住和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

在世界科技新高潮中加速腾飞的“推进期”。

未来一二十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基础大创新,科技将继续取得巨大突破和发展,高新技术的迅速商业化将不断开拓出新兴市场并激发出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不仅给全球经济发展,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是最重要的战略机遇,因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性的经济结构大调整。

发达国家现在都处于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力求在不断产业输出中占领先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将制造业向外输出和转移,对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在政治领域中国也充满了可供发展的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状况日益加剧,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加。

美国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以及中国、日本和石油出口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经常项目盈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

世界经济虽然继续延续了增长的势头,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逐步显现,美经济放缓在所难免,欧盟和日本经济也受波及;同时受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特别是能源价格急剧上涨的影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增大。

另外,南北差距拉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以及国际竞争加剧,也使得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

知识的传播和使用离不开人的功能,随着人才流动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

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引言国际形势和周边安全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广大领土和庞大人口的大国来说,保持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对于国家的利益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

国际形势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各国之间的相互交往增加,国际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变。

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经济不平等等。

这些挑战给各国的国家安全带来威胁。

在美国的退缩和全球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中,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秩序和地区稳定构成了新的挑战。

例如,在亚洲地区,中国的崛起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和担忧。

与此同时,国际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地缘政治斗争时有发生。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形势我国地处亚洲东部,拥有复杂和多样化的周边安全环境。

就整体来说,中国的周边环境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威胁。

东亚地区东亚地区是中国的核心周边地区,也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点关注区域。

在该地区,中国与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首先,和日本之间存在领土争端和历史纠纷,这导致两国关系紧张。

其次,朝鲜半岛的局势始终存在不确定性,核武器和导弹试验引发了地区的安全担忧。

此外,中韩之间也存在一些贸易和政治摩擦。

中南海地区中南海地区是中国的南部周边地区,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关注区域。

在这个地区,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存在着领土争端和海洋权益分歧。

南海争端是该地区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拥有领土主权的冲突,这导致了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

与此同时,周边国家与美国等大国的干预使得局势更加复杂。

中亚地区中亚地区是中国的西部周边地区,也是中国的后方。

在这个地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风险。

首先,该地区存在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活动。

分离主义分子和恐怖组织对中国的西部边境地区构成了威胁。

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1)

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1)

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1)近年来,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而且也对我国的安全形势带来了新的挑战。

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一、我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的动荡影响我国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然而,我国周边地区的政治动荡和冲突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东海、南海争端的不断升级,使得我国海洋权益遭受到越来越多的侵蚀。

而且,一些周边国家甚至从事非法活动,例如非法捕捞和掠夺我国资源,破坏我国在南海及东海的稳定秩序。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了我国的战略安全,而且也对我国周边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二、我国周边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安全构成威胁我国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安全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例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问题不仅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且还对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例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这些灾害对我国的边境安全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三、我国周边地缘战略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安全构成挑战我国周边地缘战略环境的变化也对我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和挑战。

除了上文提到的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问题之外,一些周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一些国家不仅进行网络攻击,而且还积极扩军备战,这些行动不仅会对我国的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还会对周边地区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一些国家还利用历史、民族、宗教等问题来煽动民族主义,挑起地区内部的纷争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地缘战略环境的不稳定。

综上所述,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对我国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和威胁,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保障我国的安全,成为了我国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防建设,优化国家战略环境,加强友好合作,并与周边国家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确保我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

中国崛起面临的问题

中国崛起面临的问题

第五,知识文明的崛起挑战着东方文化。知识文明,这种人的创造性从理论上来说它是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可以让你去幻想,让你想东西。而我们如何在一种相对集权的政治背景下面,协调这种自由环境的营造,能够把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创造力迸发出来,这也是非常深刻的文化挑战。
第六,庞大的低知识人口构造与强大的国际高技术压力,使我们面临两难的选择境地。在七、八年前我就琢磨一个事情,在国际高技术的压力下,中国必须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但是中国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必然带来中国人生存的技术环境的高端化,这种高端化,将会使中国至少有5亿到6亿人口不适应这种高技术环境的生存。在这里将面临选择,我们要照顾这5、6亿人口,那就要放慢技术进步速度,但我们又承受不了国际的压力;如果我们加快追赶国际的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又将使5、6亿人口给抛出时代的列车。五、六亿人口跟不上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社会危险,它造成巨大的社会撕裂。不要说5、6亿,就是2、3亿人口,也会引起起义,发生暴动,所以说这是非常难的一个选择。
(本文根据“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三十讲现场速记整理,仅供学术参考,其中观点仅代表作者!)
第三,中国的大国国情增加了崛起的国际压力和政治选择的难度。如果中国是一个几百万人口,几千万人口国家的崛起,美国、欧洲理都不理你了,崛起就崛起了,都无所谓。但是要命的是,中国是13亿人口,是十几亿人口的崛起。欧美国家的人口是多少?西欧和北美加起来就是7、8亿,我们是它们的两倍。我们像一个大象,这个大象在崛起,其他的都是小狗在旁边。欧美国家对中国一定会采取一种围堵遏制的战略姿态,我估计在中国的整个崛起过程中都避免不了。我们跟美国双方都知道谁也离不开谁,但是大家也知道在战略上你有你的战略目标,我有我的战略目标,所以拉拉扯扯,我推你拉,你打我一下,我来拉你一把,我看中国和西方的关系长期都会是这样。

中国当前的国际环境及应对措施

中国当前的国际环境及应对措施

中国当前的国际环境及应对措施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在世界的角色逐步由革命者转变为建设者。

一个受压迫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由此产生的大国崛起效应,使得各种外部阻力也随之增加。

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疑虑和防范心态,增加了我们维护周边环境稳定的难度。

再者,曾被公认的世界大国,也对中国的迅速崛起心存不轨。

这预示着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这也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

中国面对危机,应当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趋利避害、把握机遇、苦练内功。

一、中国所面临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一)政治局势1.新兴大国崛起,美国重返亚洲。

自2011年至今,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洲”。

这次重大变化缘于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

美国此次返亚目的除了遏制俄罗斯,控制日本、印度,更主要的是防止中国和平崛起。

以确保美国对亚太地区以及整个世界的主导权,是明目张胆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举动。

美国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名义上是为了“威慑”中国的崛起对亚洲既有秩序可能产生的“威胁”,从而维持亚洲秩序,但结果则刚好相反。

美国宣布“重返”没有多少时间,亚洲秩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并且不是变得更稳定了,而是出现失序的趋势。

近来亚洲各国急速崛起的民族主义,和美国“重返亚洲”所导致的中美关系结构性的变化不无关联。

2.周边国家躁动,威胁中土安全。

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很不平静: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美国声称要制裁并夸大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影响力,将稳定东亚的“责任”推给中国。

中国将面临复杂局面:中朝关系友好,需要维护;朝鲜核问题,又不能坐视不管;南海争端未完待续,菲、越很清楚仅靠自身力量难以与中国抗衡,于是紧拢美国。

越美军事合作步伐也在加快,南海局势潜流暗涌;中印边界战争已经结束50年,但印度仍每每把矛头指向中国。

一方面以中国为主要对象扩军备战,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重兵;另一方面与美国、东盟等加强防务合作,防范中国的意图明显;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挑战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挑战

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主 义日益猖獗,金融危机持续 不断,生态危机日趋严重。
二.中美关系是重中之 重
1、背景
(1)美国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 国,实力超强,影响巨大。
(2)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被美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
2、现状
两国差异巨大,存在结构性 矛盾,且美强我弱,形势严峻。
美对我实行遏制加接触的政 策,推行“亚太再平衡”的战略。
四.对策与思考
1. 排除干扰 加快发展 增强实力
2.稳住阵脚 冷静应对 有效反击
3.采取正确的外交战略与策略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旗,奉行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实行“ 经略周边,稳定大国,培育支点,国际贡 献”的策略,一定能为我国的崛起和民族 的复兴营造出最佳的国际环境。抓住机遇 ,化解挑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 早日到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实现“中国梦”面临的国际挑 战
江苏大学 堵晓东
一.当前国际安全形 势的主要特征
主讲内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 题。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将来仍 打不起来。要安全,求合作,促 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 愿望和不懈追求。
2.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各 种不安定和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 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 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新 的考验和挑战。
? 生于忧患 ? 木秀于林 ? 物竞天择 ? 忘战必危 ? 天下兴亡
死于安乐 风必摧之 适者生存 好战必亡 匹夫有责
台湾
目前台湾中学课本上的“中华民国版图”
谢谢认真听课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政治上——西化,分化 ? 经济上——弱化,打压 ? 军事上——围堵,遏制

简要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形势和领土争端问题

简要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形势和领土争端问题

如何客观评估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领土争端问题21世纪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我国不断崛起,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周边出现了诸多外交和领土争端问题。

区域战略意图和外交封堵愈发明显,如何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和领土争端问题,并寻求合理有利的解决方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首先,结合我自己对目前的国际形势的理解,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一、我国周边外交和领土争端中面临的挑战1.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不信任感增强周边国家从中国的经济调整发展中获益,却对中国快速崛起感到觉和不安,企图借助外部大国的力量“制衡”中国,甚至借机挑起与中国的领土主权争端。

2. 区域大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平衡的策略美国政府将其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一方面是应对中国快速崛起和阻遏中国对周边国家影响力的上升,另一方面是为部分周边国家“抱团”对抗中国“打气撑腰”。

例如澳大利亚、日本等,作为美国亚太区域的重要军事盟友,一直都在努力平衡来自北京的影响.3. 印度采取与中国竞争的方式来压制或抵消中国的崛起所带来的效应围绕中印领土纠纷,两国展开的外交谈判,几乎无所进展。

相反,两国间的竞争关系,在媒体网络上却日渐紧张之势。

说到底,我个人认为周边外交的核心问题是领土争端问题,在全球政治经济交流如此通畅,能源日益匮乏的大背景下,怎样立足于现有的国家安全条件去尽可能争取到对己方有力的发展机会,是每个国家都在认真思考的。

因而领土问题涉及到能源归属、战略部署和国家安全问题,是我国在本世纪要着重,也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在面临外交和领土争端的挑战时,我们也有着一定的发展机遇,即在当前周边环境下,保护国家领土主权,维持区域外交平衡。

二、我国周边外交和领土争端中面临的机遇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的剧烈变化,以及中国国内自身的政治生态变化,都将为中国外交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国崛起在这样的一股浪潮中,将成为这一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成为改革浪潮潮的积极引领者和主导者。

中国周边安全的五大挑战

中国周边安全的五大挑战

中国周边安全的五大挑战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周边安全挑战概述1.地缘政治风险2.领土争端3.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4.非传统安全威胁5.国际合作与协调三、地缘政治风险1.美国亚太战略调整2.朝鲜半岛局势3.印度崛起及其影响四、领土争端1.南海问题2.东海问题3.中印边界问题五、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1.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势2.东南亚恐怖主义活动3.打击恐怖主义国际合作六、非传统安全威胁1.跨国犯罪和贩毒2.网络安全3.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七、国际合作与协调1.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2.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3.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八、结论正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周边安全的五大挑战,并探讨应对策略。

二、中国周边安全挑战概述(一)地缘政治风险1.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影响。

美国加强与盟友的关系,推动亚太地区军事部署,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2.朝鲜半岛局势:朝鲜半岛局势的不稳定对我国周边安全造成直接影响。

朝鲜核武器和导弹试验引发地区紧张,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挑战。

(二)领土争端1.南海问题:我国在南海地区的主权权益受到侵犯,南海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重要因素。

2.东海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对中日关系和我国周边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3.中印边界问题:中印边界问题长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对中印关系和我国周边安全产生不稳定因素。

(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1.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势: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活动对我国周边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东南亚恐怖主义活动: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构成威胁。

(四)非传统安全威胁1.跨国犯罪和贩毒:跨国犯罪和贩毒活动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2.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的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3.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精品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合同、协议、一起学习进步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摘要我国的安全环境存在着双重性:一方面,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

当前的国家安全是综合的安全观,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安全、威胁一、西方军事强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综合影响在世界军事强国中,美国对我国的安全环境影响最大。

由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他目前所处的“一超”地位,使它和我国处在一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状态。

在诸多国家关系中,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

从主流看,美中建交后的关系是向前发展的,中美关系是发展中的曲折,曲折中的发展。

但是,由于政治及战略利益的原因,美国对我国的安全威胁应该是综合的,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

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军事上加强对我国遏制和防范;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战略牵制。

另外,日本对我国安全的现实潜在的威胁也不容忽视。

中日关系的发展非常重要,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中日关系友好对大家都有好处,两国关系的友好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但是,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看,日本对我国的安全存在着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主要表现在:1、日本与我国战略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将我国列为潜在对手;2、日本的国防战略由防御性向进攻性转变;3、日本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4、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目前,中日关系确保友好大局,日本军力规模有限,因此在短时期内日本对我国不构成现实威胁。

二、周边热点地区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周边热点之一的朝鲜半岛,由于南北双方的立场相差甚远,南北谈判举步维艰,是我国各周边地区军事力量最为密集的地区,而且南北军事部署近在咫尺,军事对峙的僵局很难打破。

如何看待我国的周边国际环境

如何看待我国的周边国际环境

如何看待我国周边国际形势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

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在中国与周边的关系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与大国的关系。

一方面是因为大国之间的关系分量很重,发生争端或者进行合作都影响巨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化会影响其他国家,甚至改变现有关系结构。

与中国为邻的大国主要是俄罗斯、日本、印度,美国虽与中国远隔重洋,但是,从地缘政治以及现实结构来说,它也是中国的一个既远又近的特殊邻国。

中国周边形势动荡不安尤其是不少国家政局不稳,对中国带来复杂影响。

一方面,包括周边国家政局不稳在内的周边形势动荡,与中国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形成了明显反差,反衬出中国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的体制优势,凸显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力与软实力的显著增强,进而坚定了我们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周边乱局充分暴露出西方“民主”、“自由”泛滥的弊端与危害,有利于周边国家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有助于周边国家更好地维护本国主权独立、有效抵制西方大国以“民主”干涉其内政的企图;在周边某些邻国陷入长期“内耗”与难以自拔的同时,中国却能继续保持强劲崛起,彼此力量对比进一步朝中国倾斜,这将有利于中国对“和谐周边”的主动“塑造”。

但另一方面,周边动荡也给中国的和平发展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

成为世界权力中心并不是一个国家最好的国际环境,某种程度上我们要避免成为世界权力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边环境变动对中国崛起的挑战来源:国际问题研究作者:高程时间:2013-09-30〔关键词〕中国崛起、崛起困境、周边环境、战略互动〔提要〕中国部分周边环境发生变化,面临多种挑战:一方面,部分国家借助与美国的联盟关系寻求改变现状,以致中国周边政治对抗性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在周边“以经促政”的战略效果明显下降,中国倡议的东亚经济合作进程很难迅速发展。

中国周边环境变迁背后的动因主要源于地区的结构性矛盾,而非各方缺少互信和对于对方战略动机误判所致。

美国与其部分盟国试图选择预防性战略应对中国崛起,而对于中国战略底线的错误认知则加强了其战略信心。

美国预防性战略东移大背景下,中国“以经促政”的战略空间缩小,导致地区合作机制的功能性被工具性所取代。

中国需要在战略视角上直面和区分与区域外大国及周边国家的矛盾,同时在策略层面降低周边环境变动给自身崛起带来的阻力。

〔中图分类号〕D820〔完稿日期〕2013年8月26日〔作者简介〕高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与部分周边国家的关系在2009年之后发生明显变化,这在东亚地区尤为突出。

中国的崛起导致世界权力中心和大国间的主要矛盾从欧洲转移到东亚。

[1]随着黄岩岛和钓鱼岛事件的爆发,中国周边环境中的传统安全因素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焦点。

当然,中国的周边环境并未全面陷入胶着状态,矛盾的焦点集中体现在美国势力范围所覆盖的东亚地区。

本文试图探寻中国目前在周边面临种种困境征象背后的深层动因,进而寻找策略上的缓解之道。

一、中国在周边环境变动过程中面临的“崛起困境”[2]2009年之后,中国周边环境开始复杂化,钓鱼岛争端则标志着中国周边环境进入特殊过渡期。

为应对中国崛起,各方力量在中国周边角逐,中国由此步入“崛起困境”期。

其征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美国强化其亚太军事联盟体系,部分周边有些国家间结盟趋势加强。

正处于相对实力衰落阶段的美国,受到国内制度、利益集团和财政压力的牵制,[3]试图运用“巧实力”[4]、借用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力量对中国进行制衡。

[5]美国不但通过双边手段加固与这些国家的联盟紧密度,而且在背后推动其亚太盟友及准盟友之间军事关系的深化。

[6]中国在周边需要长期面对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军事联盟体系,其特点不同于传统同盟关系。

这是一个在安全和意识形态上依附于美国的不对称体系,其成员不具备根据自身利益灵活调整结盟关系的能力。

[7]除此之外,与传统联盟制衡行为追求地区力量均势的目标不同,美国的联盟体系对中国的制衡可能导致地区力量天平进一步向美国倾斜,以致亚太地区权力结构更加失衡。

第二,部分周边国家借助外部势力寻求改变现状,中国周边环境的政治对抗性提高。

在美国力量重返亚洲的影响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海洋划界争端成为地区安全焦点。

在搁置争议多年的岛屿和相关海域,部分邻国相继进行挑衅,试图将对于争议海域和岛屿的实际控制上升为法理控制。

由于直接涉及主权和领土安全,中国被迫面对一个向传统安全领域回归的周边环境和具有政治对抗性的敏感议题。

尽管在黄岩岛和钓鱼岛事件的处理上,中国的应对策略得当,因此暂时占据一定上风,但中国与周边声索国多年来“搁置争议”的局面被打破以致矛盾升级,长期对峙和胶着状态难以避免。

目前,试图改变现状的邻国大多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盟国。

为了维持在联盟体系中的信誉,美国不大可能对于可能的相关冲突袖手旁观,这意味着大国被拖入对抗关系的风险正在提升。

第三,中国在周边“以经促政”的战略效果开始下降。

近十年来,中国在周边拓展影响力和博弈的筹码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东亚地区公共经济领域持续投入成本。

中国“以经促政”战略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运用自身经济实力及与周边国家日趋紧密的经济关系努力推动和构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在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为周边国家提供开放的市场和抵御区域外汇率波动的冲击,以及加大对周边国家的经济援助力度。

[8]“以经促政”的战略思路一度取得了良好成效,明显改善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关系。

中国于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日本、韩国、澳新等亚太主要经济体最大的贸易伙伴或出口市场。

然而,与经济关系紧密度不断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是,近年来中国通过经济手段换取良好周边政治环境的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出现经济投入成本和政治收益高度不对称的状况。

第四,中国倡议和力推的东亚区域合作面临挑战。

近年来,尽管在次区域、浅层次合作领域有小步骤推进,但中国在东亚推进区域合作的进程明显遭受阻碍,多年努力构建的东亚合作机制逐渐流于形式,中国越来越难以通过合作的互利共赢缓解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敌意或疑虑。

对此,近年来无论在经济还是安全领域,学者们纷纷开始对于中国倡议的东亚合作前景持悲观态度。

[9]如今亚洲经济合作呈现“三驾马车”并存之势:作为重返亚洲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势不可挡;在钓鱼岛争端长期化背景下,中日韩合作难以取得期望结果;由东盟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在大国竞争中艰难生长。

然而,一个不包括中国的TPP和一个不包括美国的RCEP的共处难题使亚洲经济合作前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第五,亚太区域内大国关系进入不稳定状态,有待重新定位。

由于涉及主权和地区主导权的双重竞争,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争端中均没有过多退让空间,争端长期化不可避免。

在争端解决和两国相互接受彼此在地区的角色定位之前,中日关系将进入相互博弈的不稳定状态,难以再复制十年前“政冷经热”的格局。

[10]作为霸主国与新兴崛起国,美中关系在东亚地区和全球层面的重新定位,其矛盾焦点也首先体现在中国周边。

在美国走出旧式大国竞争关系的思维模式、承认中国作为体制外崛起力量与之合作并存之前,中美关系将始终笼罩在崛起国与霸主国“权力转移”的传统框架[11]阴影下,成为亚太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二、周边环境变化和中国陷入被动局面的动因尽管中美两国学者从“战略互疑”的角度诠释了中美邻关系的变化,[12]但中国周边环境变化的必然性和结构性原因不应被忽视。

中国周边大环境变动背后的动因源于地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中、美、邻之间实力对比迅速变化,而非各方缺少互信和对于对方战略动机误判所致。

中国在周边环境变迁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特别是海洋问题上遭遇的挑衅并非偶然事件的组合,而是中美相对实力差距缩小、中日实力对比逆转和中国与周边小国实力差距拉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中国目前在地区博弈中的被动局面则是上述逻辑所导致的中、美、邻战略互动之产物。

(一)美国与其部分盟国选择预防性战略应对中国崛起预防性战略模型通常运用于分析实力对比关系发生动态变化时,相对实力下降一方战略选择背后的动机和行动逻辑。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在其相对实力衰落的自我认知期间,解决领土争端问题的偏好更强,其原因在于该国对将来能否形成以于己有利的解决冲突方案存在悲观预期和焦虑心态,急于在对方压倒性优势形成之前通过预防性战略最大程度避免日后可能的利益损失;反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与周边相对实力的增强,一国的谈判“议价能力”上升,其打破现状,特别是通过武力解决领土争端问题的意愿明显下降。

[13]霸主国对其竞争对手采取预防性战略的动因分析表明,当主导性大国自认为经济力量和潜在力量相对陷入不可逆转的衰退趋势,它针对崛起中大国采取预防性战略的可能性增大。

[14]尽管在当前的环境下,中美之间爆发重大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预防性战略模型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美国近年来的战略东移和在亚太地区对中国的“软遏制”行为。

中国的迅速崛起与美国的相对衰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被视为难以逆转的趋势。

美国近年来的战略东移和针对中国的制衡行为正体现了相对实力不断下降的霸主对新兴崛起国采取的预防性战略。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东亚第一大经济体和地区中心国家,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实力差距也在持续拉大。

在未来崛起过程中,中国在领土冲突的谈判中将拥有更强大的“议价能力”,因此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谈判的方式处理领土争端问题。

但与此同时,周边国家普遍对于中国实力的继续上升形成预期,担心中国在未来地区事务中的谈判和议价能力不断加强。

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周边国家对于中国崛起的焦虑心态尤其突出。

它们认为时间优势在中国一边,争议“搁置”或现状维持的时间越长对中国越有利。

为了避免未来形成有利于中国的解决方式和规则,它们倾向的策略是在中国实力获得压倒性优势之前,将己方对于争议海域和岛礁的实际控制巩固为法理控制。

而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和制衡中国的行为进一步鼓励了一些周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国更加大胆地采取预防性战略,在海洋争端中主动寻求改变现状。

(二)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底线的错误认知除了美国的介入之外,对于中国战略底线的错误认知也强化了一些周边国家冒险采取预防性战略的决心。

中国与周边国家策略互动的案例研究显示,当中国对周边国家长期固守温和克制的对外政策,使其对于中国维护稳定、不愿使用武力的动机形成某种稳定预期时,周边邻国可能产生通过对中国国土进行蚕食以获取超额利益的机会主义动机。

这种动机的形成会使中国在周边遭遇更多骚扰行为,其最终结果可能导致中国放弃怀柔政策,对周边国家持续的挑衅行为给予强硬的回击。

[15]这一策略互动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阐释中国部分邻国寻求改变现状在策略层面上的原因。

无论黄岩岛事件还是钓鱼岛争端,对方的挑衅行为都是基于对中国可能做出反应的误判。

这种误判基于中国过去十多年十分温和与高度克制的外交实践。

怀柔的外交实践曾经为中国发展塑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但同时也使一些国家认为中国为了谋求稳定和发展所需要的和谐外部环境可以一再忍让,形成了中国在利益受损时不会采取有效行动维权的主观印象。

近年来,当周边国家在南海不断搞小动作、试图试探中国的底线时,中国没有给予强有力的实质性回击,这更加强了周边国家对于中国不愿意为争端动用军事力量的判断。

这些主观印象和判断的客观后果是鼓励了周边国家的机会主义行为。

特别在中国领导班子交接的特殊时期,菲律宾和日本政府均判断中国决策层会更加谨慎保守、以求稳为重,于是纷纷借此时机寻求改变现状。

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国内政治选举因素和美国高调重返亚洲、有意扶植其亚太地区军事盟友的判断,更推动了他们在黄岩岛和钓鱼岛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行为。

[16](三)中美邻策略互动降低了中国“以经促政”的战略效果亚太地区不但首次成为美国的战略主攻方向,而且美国此次战略东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从政治、外交、安全和经济领域全面展开。

[17]美国的亚太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美、邻三方的策略互动关系,其对于中国在周边“以经促政”战略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第一,美国在亚太地区采取接触加遏制的对华政策,借助其盟国力量制衡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