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由心生 2011年第10期
10个失败的营销案例警示
2011/4·思考特别策划蚁力神:出师“搞死”俩名人蚁力神,由叶茂中策划营销方案,笑星赵本山出任广告主演,一句“谁用谁知道”,使蚁力神迅速地占领了市场,成为2004年度知名度最高的保健品。
消费者并不知道的是,蚁力神内含的成分,不一定像其宣传的那样“健康”。
日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发出警告说,蚁力神品牌产品及ACTRA-RX 含有“伟哥”成分,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目前的最新消息是:“蚁力神”在美国已被禁售,而蚁力神公司竭力否认,称该产品从来没有卖到过美国(可是其网页上却称产品行销美国等地),在美国被查禁的产品,是假冒产品。
无论事实如何,蚁力神出了这样的事情,不但对其销售产生了影响,更对始作俑者赵本山和策划奇才叶茂中这两位名人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金龙鱼:到底1∶1∶几?2004年初,金龙鱼打出“1∶1∶1”的健康油概念,并引述中国粮油学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发言,称“单品类油脂对健康有不良影响”,此举被认为是直接针对以“花生油压榨专家”自居的鲁花。
但是令金龙鱼万万没有想到的,鲁花竟然在最短的时间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予以反击,首先以粮油学会名义发文称:李志伟的发言,被别有用心的厂商所利用,并且,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任何食用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
该文一出,立刻引起了媒体的轩然大波,最终,金龙鱼只好将广告词改称“0.27∶1∶1”。
金龙鱼在营销中,由于缺乏战略上的规划和战术组合,谋求通过一句口号站稳市场的简单做法,注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成为今年最失败的营销案例之一。
新兴医院:民营不等于免担医德伴随着全国至少20多家卫星电视台和更多其他媒体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国人对国内专治不孕不育症的的北京新兴医院,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了。
但是,近日有媒体揭出这背后的骗局:它的“包治百病”是骗人的,号称“中医世家”的“送子观音”不过是只学过西医的北京某企业医院的医生;“医术通天”则是让患者一直吃药,直到患者吃不起了,医院就以“患者放弃治疗”为由推卸责任。
画由心生
画由心生作者:王文明来源:《源流》2014年第08期女画家夏彩霞,爱笑、热情开朗。
见到花草就手舞足蹈,信手一挥,轻盈的线条即呼之欲出。
她喜欢自然,我们几次外出写生,最活跃的是她。
画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
不同的画家亦有不同的用笔,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个物象,但完成的结果却截然不一样。
这就是每个人的感知系统在观照物象时侧射点不同,兴奋感差别巨大,所得到的感受也千差万别。
故此古人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绘画亦为心画,心有不同,随心所至,随景触情。
此情可能更多的是画家所关注的,便是物象显示在画家眼中的绘画元素本身,如线条、色调等造型元素。
物象本身的某些元素暗合了画家心中沉淀已久的绘画想象,不然,为什么总有另外一些物象对于画家来说又显得无动于衷呢,并无画他的念头。
由此可以说画家对眼见的物象都有选择的意象活动,这个选择的意象就是画家运用所熟悉的绘画材料表现绘画元素主题化的方向,画家从物象中发现这个契合点,表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当然,这仅对较成熟的画家而言。
因为,画家心中的想象更多地指向调性、笔触、肌理等造型元素,如何用笔实现这个载体是画家最为关心的事,也是最为纯粹的绘画行为。
夏彩霞的油画《穿浅绿色衣服的女孩》就体现了画家的手法,淡绿色的衣服与面部的灰褐色调子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温和的光感,纯绿色的外轮廓线若隐若现,用画笔反覆涂抹而覆盖,也有用油画刀揉来抹去,之后又透叠出来,厚实,沉霭,达到了一种既实亦虚的光晕感,实有意到笔不到的韵味。
中规中矩的构图很好地说明画家绘画手法的朴实,整幅画包含了夏彩霞所追寻的那种晶莹剔透的空濛的油画品质,也就是她喜欢的用笔用色的程式。
实际上她想象中的油画应该是那样子的,正是对象处于此光线下的样子激发了夏彩霞心中的油画情结,促使她有意象的选择,驱动手中画笔如此的灵动。
不同的物象在不同的光照下呈现出不同的绘画情境,只有心底纯静的画家才会敏捷地捕捉到不同的真实感受。
时刻准备与天地万物融汇,贯入心中随类赋彩。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3-2024学年四上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人教版综合诊断过关卷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3-2024学年四上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人教版综合诊断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1.观察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填空。
(1)某地区2010~2014年植树造林情况统计表年份2010201120122013造林面积(公顷)( )( )( )( )(2)1格代表( )公顷。
(3)2013年造林面积是2012年造林面积的( )倍。
(4)这四年平均每年造林面积是( )公顷。
2.看图回答问题。
(1)这幅图是( )统计图。
(2)这个月共( )天。
(3)( )和( )两种天气天数一样多。
(4)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
3.下面是希望小学四年级各班男生人数统计图:(1)每格代表()名同学,在统计图中填一填。
(2)()班男生人数最多,是()人。
(3)()班男生人数最少,是()人。
(4)三个班男生一共有()人。
4.钱塘小学四(1)班有40名学生。
下图是在一次体检中,采集到的全班同学血型情况统计图。
从图中可知,A血型和O血型的同学共有( )人。
5.下面是一幅孵化期统计图:(1)图中1格代表( )天。
(2)从图中得知( )和( )的孵化时间最长。
6.看统计图填空:兴隆村村民2010-2014年人均消费水平情况统计图(1)纵坐标每格表示________元;(2)该村村民人均消费水平在逐年________。
7.四年级篮球组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
(1)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 )人,这个小组共有( )人。
(2)这个组身高在( )厘米人数最多,( )厘米人数最少。
8.每格代表( )道题,( )算对的题目最多。
9.下面是欣欣百货公司去年销售泳衣和羊毛衫的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 )是游泳衣的销售统计图。
什么是装置艺术
什么是装置艺术作者:雅昌艺术网综合 2011-01-19 08:57:28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装置艺术始于60年代,也称为“环境艺术”。
作为一种艺术,它与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等有联系。
在短短几十年中,装置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的时髦,许多画家、雕塑家都给自己新添了“装置艺术家”的头衔。
在西方已经有专门的装置艺术美术馆,例如英国伦敦的装置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的卡帕街装置艺术中心,由1983年的一栋楼发展到2000年的四栋楼。
纽约新兴的当代艺术中心,几乎就是一个装置艺术展览馆,在它的庭院中,修筑了露天装置艺术的专用隔间。
美术院校也开始开设装置艺术课程。
在英国,哈德斯费尔得大学已经设有专门的装置艺术学士学位。
在西方当代美术馆的展览中,装置艺术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以美国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在1969年至1996年期间,就举办了67次装置艺术展览。
近年在美国美术院校毕业的硕士生很多人都成了装置艺术家。
装置艺术的定义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现成品材料或综合材料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安装,以形成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
它是一种布置展品的方法,是一种可以在室内外短暂或长期陈列的经过完美创意和艺术处理的立体展品。
最初的装置由被废弃的传统雕塑材料而来,它们是被装配起来的,它们的全部或部分组成要素是预先形成的天然或人造材料、物体或碎片。
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装置艺术的特点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称装置艺术“它们主要是装配起来的,非不是画、描、塑者雕出来的;第二,它们全部或部分组成要素,是预先形成的天然或人工材料、物体或碎片,而并不打算用艺术材料”。
其具体特点如下:1.装置艺术首先是一个能使观众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间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但主要是室内。
中日传统文化特征的比较
中日传统文化特征的比较作者:黄解瀚来源:《卷宗》2011年第10期日本作为东方岛国,其文化经历了“和汉融合”、“和洋融合”两个发展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杂交文化,由于日本文化表现出来的东方性、融合性、创新性的特点,而使日本在经济文化发展中摆脱了重重束缚,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的比较,使我们清楚地见到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单一性、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点,而上诉三性,恰恰是制约中国经济文化走向现代化的主要原因。
本文想就中日传统文化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要素作用的比较,粗浅地谈一下中日文化融合性强弱的成因。
一、从中日传统文化产生及时间的比较看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本民族系统内部,从系统之外融合进来的成分极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东汉之前的文化,几乎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民族文化,而日本的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固有文化成分相对较少,因而具有较大程度的杂交性。
从文化产生的时间看,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公元前的殷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代,儒墨法等诸子百家学说相继形成,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到了汉朝,作为其文化主干的儒教文化被尊为主导文化,并日趋强盛时,日本尚处于奴隶社会,日本真正形成其传统文化框架体系,要追溯到中国的唐朝,因此,两国传统文化从产生的氛围比较,中国文化的单一性较大,从产生的时间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强盛使其对异域文化的排斥,表现为中国文化相对融合性较弱。
二、从中日传统文化产生的地缘比较看中国传统文化其发源地在两河流域,其中又以在黄河流域的内陆地区为主。
在地缘上,北有蒙古高原和戈壁,西有青藏高原,南为落后的蛮夷,东为浩瀚的海洋,文化交流的本身就受到地缘障碍的制约而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
而日本是一个岛国,地缘空间与中国大不相同,地缘空间和生存的劣势,使其具有与异域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强烈愿望。
当航海尚不发达时期,海洋的屏障作用无疑制约了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发展缓慢,到了唐朝,中国文化经济发展到世界鼎盛时期,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外输,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发展,期间,中国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成功,带去了发达的汉文化,对日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高低位差,特别是中国文化传入的非强迫性,使得日本民族别无选择地吸纳中国文化于自己的文化之中,进而使其文化品位陡然提升,促进了其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题2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右图的作者是(),属于()画派。
A.毕加索立体主义B.莱热立体主义C.马蒂斯野兽主义D.达利超现实主义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题干中作品《内战的预感》为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关键点的是()。
A.环节设计是否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B.教师引领是否在适度拓展中生成C.情感态度是否在创造中生成D.思维激发是否在学习创作中生成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D选项,应该是思维激发是否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
3.线描教学中,教师采用“听后画”策略,让学生欣赏作品,学生讨论,教师讲评,之后进行练习。
这表明(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B.教学策略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C.方法是策略的具体化D.方法不受策略的支配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之间,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
4.李老师在上高中绘画《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一课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运用点、线、面的造型元素来欣赏、分析美术作品和描绘物象,并提出了评价要求: (1)评价方式以小组自评为主、互评为辅,教师进行点评: (2)评价内容为组员责任心、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流能力。
问题:对李老师" 评价要求”的方式进行评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正确答案:本题解析:优点:评价方式多样化。
课堂上主要运用了小组自评为主.互评为辅、教师总评等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单一的自我评价造成的认知局限,并且组织班组同学相互评价,通过相互比较.分析、研讨甚至辩论,发现他人和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激发自信心,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缺点:提供的评价内容方向过于片面。
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牛石慧与八大山人的未解之谜
牛石慧与八大山人的未解之谜清牛石慧枯木鸟石保利2011春拍成交价20.7万元随着美术界和史学界的研究探索,对八大山人其人其艺,尽管仍有诸多悬念,但大多已逐渐明朗;而与之相比,牛石慧则扑朔迷离,更揪人心魄。
牛石慧究竟是谁?瓶花图轴为什么他俩的画是那样的相似,甚至意念不差分毫?牛石慧与八大山人究竟是什么关系?清牛石慧古木幽禽图纽约苏富比2011 成交价14.65万美元牛石慧,目前已经确定无疑的是:明末清初书画家,号行菴,法号法慧,擅长花鸟,其风格与八大山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从其有限的流传下来的作品中得知,其“牛石慧”款识联缀成“生不拜君”四字,可见其强烈的反清意识,其印章有“三学”、“三学氏”、“行庵”、“静年”、“释法慧印”、“牛石慧(三方)”等等。
“牛石慧的传世作品极少,屈指可数,目前已知的传世作品有《墨猫图》轴、《荷鸭图》轴、《鸡雏图》、《富贵烟霞图》轴等。
关于“牛石慧”其人、其名,不少研究学者认为其与八大山人有直接关系,其说有五:第一说,“牛石慧与八大山人为兄弟”说。
清未南阳叶德辉(奂彬)于1917年著有一部《观画百咏》四卷,在该书的第四卷中的第一咏中有“八大山人牛石慧,石城回首雁离群。
问君哭笑因何事,兄弟同仇不拜君”一诗。
在其为此诗所作的长达1113字的自注中,更加清楚地道明了他自己的观点,也为后人从其兄弟说,奠定了基础。
牛石慧《瓜蓣图》自注称:“……又有牛石慧,画人传记及收藏家目录均不载。
其人相传与八大山人为兄弟,山人去朱姓上半而存下半之八大,牛石慧去朱姓之下半而存上半之牛。
石字草书又似不字,又书款联缀其姓名若“生不拜君”四字。
其画用破笔,山水皴如石块,笔力奇险,墨气淋漓。
又人物一幅,一人持破盖骑驴行雨中,殆亦别有寓意……噫!一代鼎革之际,必有奇人义士如邓所南八大山人之流,抱节守忠,托之诗画,以发抒其不平之气,振起百世,留照丹青,而今乃寂然无称,岂前人记载工于添毫,抑今之人本不逮古人耶……”由于叶氏对八大山人的“哭之笑之”和牛石慧的“生不拜君”款识以及“朱”字拆字说的论述,很是迎合了一批进行明末遗民书画家研究者的心理状况,此一说多有从者。
苏有朋
个人档案姓名:苏有朋姓名由来:因为有朋是农历八月十五生的,苏妈妈也是农历八月十五生日,苏有朋所以有朋出生后,家里就有两个月亮,因此取“有双月”的意思,即:有朋。
粉丝称号:朋迷粉丝对其称呼:老大、小乖、社长、道长、有朋、老苏、社长粉丝口号:以前以后最爱有朋性别:男祖籍:江西(爷爷是江西人)出生地:台湾省台北市身高:173cm体重:65kg血型:B型星座:处女座生肖:牛宗教:佛教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弟弟喜欢的服饰:休闲服,休闲时装,运动裤,运动鞋,鸭舌帽,墨镜苏有朋喜欢的音乐:流行,摇滚,抒情喜欢做的事:打电动最喜欢的运动:篮球,棒球,高尔夫,游泳国小:大桥、双莲国小国中:成渊、明伦国中高中: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大学: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大四休学)大陆签约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爱好:唱歌、听音乐个人才艺:电子琴语言:国语、英语、闽南语、广东话鞋码:41喜欢的饮食:豆浆、蚵仔面线最喜欢的花:玫瑰花最喜欢的食物:涮羊肉最喜欢的饮料:豆浆,绿豆沙牛奶最喜欢的中国作家:张爱玲苏有朋最喜欢的漫画:单身宿舍连环泡最想去的地方:伦敦,纽约,印度,尼泊尔希望成为何种人: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人最想实现的梦想:出国留学最快乐的事: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肯定最难过的事:失恋的时候最糗的事:小时候常吃路边摊,每次吃完都忘了把眼镜带回来,所以常换眼镜最喜欢演的角色:能突破自我的角色最喜欢的偶像:Madonna、Beyonce、Britney联考成绩座号:032535 折合成150分制看的更清楚科目,台湾分制,内地150分制自然组数学,52.50,78.75三民主义,74.80,112.2国文,80.73,121.095英文,86.50,129.75物理,82.35,123.525化学,79.60,119.4生物,30.53,45.795总分,487.01,730.515平均分:104.40名次:当年在全台湾理工科系排名第五从业经历1988年-1995年1988.7.27 与吴奇隆,陈志朋一起组成“小虎队”,当时有朋、志朋和奇隆三名男孩苏有朋饰《铜雀台》汉献帝还在上中学。
象由心生——“意象油画”范式研究
象由心生——“意象油画”范式研究作者:黄娟来源:《美术界》 2010年第11期TEXT/黄娟油画艺术在世界艺术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自进入中国本土以来,该艺术就得以迅猛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绘画媒材之一。
伴随着油画艺术的不断发展,绘画大师们相继出国研习油画艺术。
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让中国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油画中,使其既成为具有东方韵味的艺术语言,又成为东方文化所喜欢并欣赏的艺术,就成为了当代绘画大师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在这自然的艺术渲染以及艺术家们不懈的追求下,意象油画这一新的艺术范式便应运而生。
所谓意象油画,就是将中国文化心理与审美思想融人到油画中,是画者个人主观情感与对本土印象的流露与抒发,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是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何为意象“意象”源于中国,而油画来自于西方,两者的结合就孕育出了具有东方韵味的产物,再经过绘画大师们的苦心钻研,这种产物必然会在中国的大地上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仅剖析“意象”一词来看,这“意”指人的思想观念,它属于人的主观情感;“象”指物象,即客观事物;“象”因“意”生,而“意”是“象”的精神气质,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换言之,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描绘要建立在个人主观的思想构架之中,这种物象由心中所认知,是画者个人生活及情感的真实写照,意象非物像,往往创作出来的作品超以象外,给人一种意味深远的意境美感。
二、意象油画的溯源作为绘画的一种艺术形式,意象油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水墨画,可以说意象油画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着孕育与传承的密切关系,因为两者都注重画中所蕴含的意味,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中国古代就有不少绘画理论家对画中神韵的重视,如东晋顾恺之的“传神写照”以及南齐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皆在表达画中精神气质的重要性;再如五代的荆浩认为“似者得其形遗其气”,又提出“随心运笔”也说明了他重神而轻形的创作理念。
当文人画得以蓬勃发展的时候,“意象”在绘画创作中得到更为突出的表现,因为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靖远县当代书画名人作品展
靖远县当代书画名人作品展导语:传承传统文化,搭建书画交流平台,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我县在钟鼓楼举办靖远县当代书画名人作品展,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征集到靖远籍七十位书画家八十幅书画作品,通过展出为全县人民献上一道精美的节日文化大餐,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1、关振邦,1926年生,靖远东湾镇人。
毕业于北京教育行政学院。
曾任中共靖远县县委常委,靖远师范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首届白银市政协委员。
甘肃省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其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选》、《甘肃省书法集》等多部权威书法典籍和专业书法丛书,并在各级展览中获奖;《甘肃日报》、《中国书画报》等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分别以《德艺双馨关振邦》、《陇上书法名家—关振邦》等对先生及其作品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8年出版《关振邦书法集》。
2、董春阳,1923年生,靖远县糜滩乡人,兰州大学毕业,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自幼受家父衡宰公艺术熏陶,四十年代即参加兰州各种书画展览活动,曾任兰州大学风风艺文研究会会长。
作品多次参加“纪念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诞辰一百周年书画展”,“于右任诞辰120周年书画展”,“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中国书法美术家精品展”,“跨世纪和平杯国际书画大展”等。
其作品为文化部、中国美术研究院、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2013年12月出版由原甘肃省委书记陆浩题名的《董春阳书法作品集》。
3、李希玉,1933年生,靖远县人。
1952年在西北师大美术系读书,曾受教于吕斯百、常书鸿、黄胄、刘文清等名师。
毕业后在张掖师专任教四十年,曾荣获甘肃省“园丁奖”、“省劳动模范”。
他的国画作品、年画、版画、连环画均在国家及省、市大型展览中获奖,尤擅长人物画。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会员,甘肃省国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4、张慧中,1963年生,靖远兴隆乡人。
邓福星简介
简 介
邓 福 星
1 9 4 5年 ,河 北 … 发 人 研 究 , 并 炎 术 沦家 、炎 沦宋 、 …I …I : : l 1 I 家 l 殳 ’ : I I . 、 编. …. 家 I : 导I J l I j .『 { ㈣ 1 、 会 f i i I J k,
特 昧 津 f 曾f t【 I I I 叫 术研究 院 炎 术 f £ } J _ f K、 评 委 、仝 旧 荚 腮 坪 委 、 家 ¨奖 蚕 、 , t
、
I K, i炎 术 察》 l l 迁化 , ■职 I 5 蚕
忠 t 什 长 主 编 , …q 术 『 院 、 小 = 蚕 全 川 f t
文质彬彬的邓福星先生相谈十多 分钟 ,并上镜 电视现场 冒昧评
然写H { 自己的奇雅清丽风格 ,写 出秉 承传统 而 自成一格 的人文
精 神 。写 m一种迥异于常的独特气质 和魅 力,尤为不易。J l 如
他在 一篇文章这样说 , “ 倘若 一味借古 , 而不开今 , 必落平j f } } ” 继之 ,是否也可以这样说 ,一味 “ 借 ”人 ,而没有 自己,岂不
、 I ( : ^ I 1 ¨’ 、 l
地提 出 “ 附饰美 术”说等等 。完全没想到他的书画水平也绝不 逊色 。书i 哂艺术都需要 天赋,也要 积 口之 功的技 法练习 ,但归 根到底 , 要靠学养支撑 。没有学养坚实铺垫 的所 谓天赋 和技 法 , 其作品不过就是空 中楼 阁,少源寡 本 ,只宜 偶尔为之 。非厚学 不养艺 ,非深识 不成艺 ,非J 历不知艺 。见识 了邓福 星先生的 书法 和绘 画作品 ,也许才能真 理解什 么是深厚学 养结 品 的
书 ,总 叫人觉得单薄 、轻 滑 、肤浅 ,总觉得失之太多 : 反观邓福 星先生 的荷花 ,各 具情 态 ,“ 隰有荷 华” ,艳 i i 妖 ,俊而不媚 ,具 有世 俗皆爱的唯荚格 、但唯美 ,美得 _ f 亲 可近 ,可思 町想 ,却 义不唯美 ,“ 美之 为美 ,斯恶 已”( 《 道德 经 》o先生的荷花 网,融人更 多文人 画的空灵 意味 。色彩清新
从“石顽工拙”到“画学之祖”——清代绘画中古代石刻画像经典化的社会机制研究
从 石顽工拙 到 画学之祖清代绘画中古代石刻画像经典化的社会机制研究李 明ʌ内容摘要ɔ 本文以清人对古代石刻画像态度的转变入手,论证由清代绘画风格的转变引起的对其市场机制的看法㊂本文通过文献钩沉与风格的分析㊂认为清代绘画同书法从 帖字 到 碑学 的转变相似,经历了从 石顽之拙 到 画字之祖 的转变,在这一转换过程, 市场 为其 经典化 社会机制形成的重要原因㊂ʌ关键词ɔ 古代石刻画像 金农 市场一㊁从 石顽工拙 到 画学之祖康熙五十年(1711)六月十一日,王原祁(1642 1715)在所作‘辋川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上自题:寄翁老先生论交已久,三年前拟卢鸿草堂图,即拟定为辋川长卷,以未见粉本不敢妄拟㊂客秋偶见行世石刻,并取集中诗参考,以我意自成,不落画工形似㊂图1 ‘郭忠恕临王维辋川图拓本“(局部)(明)郭世元摹文中提到的 行世石刻 ,就是‘辋川图“的明代郭世元石刻本(图1),唐165Study of art代画家王维(701 761)作有‘辋川图“,张彦远(约815 875)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蓝田置别业,以山水琴书自娱㊂工画山水,体涉今古㊂人家所蓄,多是右丞指挥工人布色原野,簇成远树,过于朴拙,复务细巧,翻更失真㊂清源寺壁上画辋川,笔力雄壮㊂1王维在唐时的画名虽不甚高, 2但自从明末董其昌(1555 1636)提出 南北宗论 ,认为: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之后, 3王维画作地位急剧提高㊂只是王维的绘画历经兵火,仅历百年之后,存世已经很少了,‘宣和画谱“记载: 重可惜者,兵火之余数百年间而流落无几,后来得其仿佛者尤可以绝俗也㊂ 4 作为王维代表作的‘辋川图“当然也不能幸免,历代流传的都是后世摹本,根据古原宏伸的统计,有近三十本之多㊂ 5万历四十五年(1617),陕西蓝田知县沈国华主持了‘辋川图“石刻制作,由郭世元临摹来复家藏‘宋郭忠恕临右丞真迹善本“,由于该本线韵流畅,刻技精湛,自晚明以来,影响很大,成为画家取法王维的一个途径㊂ 6但王原祁虽通过石刻本来了解‘辋川图“,却是 以我意自成,不落画工形似 ㊂这一态度与李日华(1565 1635)在‘竹懒画媵“中的表述非常相似:摩诘画有极简古粗辣者,作树头如撮米,树木如丁撅,山如浪起,沙如椎画,千重万重,又于梢末露之㊂余于荧泽公馆中见一屏,就视乃陕刻摩诘‘蓝田庄园“石本,虽石顽工拙,未尽本妙,然其用意未尝不可追而思也㊂712 3 4 5 6 7[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10,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1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第155页㊂杨娜:‘王维画史形象研究 以苏轼文人画论为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㊂[明]董其昌:‘画禅斋随笔“卷2,‘中国书画全书“第3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第1016页㊂[北宋]‘宣和画谱“卷10,‘中国书画全书“第2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第89页㊂参见[日]古原宏伸:‘文人画粹编㊃中国篇Ⅰ㊃王维“,东京:中央公社论,1985年㊂参见孙菊君:‘万历年间郭世元摹<郭忠恕临王维辋川图>石刻拓本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3年㊂[明]李日华:‘竹懒画媵“,‘中国书画全书“第3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第1080页㊂石顽工拙,未尽本妙 一语点明了对‘辋川图“石刻本的不以为然,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中国绘画自唐代开始就形成了被张彦远称之为 师资传授 的以名家为中心的经典谱系,后代画家通过学习前代大师的风格并作为道统的传人,自视为前代大师的再生者,从而达到 神似 与前代大师融合 艺术大师因此重又获得了生命㊂ 1 而绘画经过刊刻,不管工匠如何忠实原迹,由于工具材料所限,刀刻总是无法惟妙惟肖地表现其笔精墨妙,与原迹会有所差异㊂所以,对于后代画家而言,总是希望能取法前代大师的原迹㊂米芾(1051 1107)早在宋代就对学书者提出忠告: 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㊂ 2 书画一体,其理自然相通,大约是由于米芾在后世被认为 文人画 的关键人物,故李安源认为,李日华对王维石刻的评价主要 基于文人论画的立场 ㊂ 3但随着 金石学 在清代的复兴,情况很快却发生了变化㊂建于公元151年的山东嘉祥武梁祠虽地处偏僻㊁人迹罕至,但其石刻画像很早就通过拓本(图2)名扬天下, 4 龚翔麟(1658 1733)在其后题跋: 武梁祠堂画像,汉镌唐拓,有宋洪景伯收入‘隶续“中,当时已叹为难得,况又隔五百余岁乎?汉人碑碣石阙,刻山林人物画绘之事,莫古于此㊂ 5 瞿中溶(1769 1842)进一步认为: 此刻画像甚精细,人物动作之间皆有神气㊂后代画师盖无能出其范围者,实可为画学之宗祖㊂ 6如果说龚翔麟和瞿中溶都是金石家,所论尚不足为据,那再来看看画坛中人钱杜(1764 1845)和吴昌硕的意见㊂较之海派巨擘吴昌硕,钱杜并不为今人熟知,但在当时却颇负盛名,蒋宝龄(1781 1840)观察到 深通画法,人物仕女花卉糜不精而尤善山水 , 7 此外,还著有‘松壶画诀“㊁‘松壶画忆“和‘松壶画赘“,是当时公认的画家兼理论家,他认为: 唐六如则师宋人,衣1234567 参见方闻:‘为什么中国绘画是历史?“,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 17页㊂[宋]米芾:‘海岳名言“,载‘中国书画全书“第1册,第976页㊂李安源:‘寻找桃花源 王鉴<梦境图>与 辋川意象 “,载‘美术观察“,2011年第5期,第100页㊂关于武梁祠拓本的研究,可参见马子云‘谈武梁祠画象的宋拓与黄易拓本“,‘故宫博物院院刊“(总二期),1960年,第170 177页㊂[清]黄易:‘小蓬莱阁金石文字“,道光十四年石墨轩刻本,‘武梁祠唐拓本“,第21 22页㊂[清]瞿中溶著:刘承干校,‘汉武梁祠画像考㊃序“,‘汉武梁祠画像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5页㊂[清]蒋宝龄:‘墨林今话“卷11,载‘中国书画全书“第12册,第998页㊂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选刊167Study ofart图2 ‘武梁祠画像拓本“(局部)褶用笔如铁线,亦妙,要之,衣褶愈简愈妙,总以士气为贵,作大人物,须于武梁祠石刻领取古拙之意㊂ 1拈出了 古拙 一词,而武梁祠石刻画像之所以古拙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由笔法与刀法相结合的特殊形态;其二,长期风雨的剥蚀痕迹;其三,绘画本体方面的原因㊂前两个较易理解,暂且撇开不论,就绘画本体而言,绘画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由略至精㊁从拙到巧,故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 谢赫云: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一语, 2所以,他把魏晋之前绘画的 简略 和 古拙 视为贬义㊂譬如,在描述戴逵时指出: 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㊂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不足动心㊂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㊂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㊂ 3又如,在提及韦銮时认为: 韦鉴,工龙㊁马,妙得精气㊂鉴弟銮,工山水松石,虽有其名,未免古拙㊂ 4到了晚明,这种情况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譬如,董其12 3 4[清]钱杜:‘松壶画忆“卷上,黄宾虹㊁邓实编‘美术丛书“第2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536页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5,载‘中国书画全书“第1册,第139页㊂同上,第142页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10,载‘中国书画全书“第1册,第156页㊂昌认为: 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熟㊂字需熟后生,画须生外熟㊂ 1 白谦慎认为从上下文看,文中 画不可熟 似应为 画不可不熟 ㊂ 2 王维是著名画家,而武梁祠石刻画像出自无名氏之手,本身两者就有巧拙之别㊂程邃对名家石刻尚不以为然,钱杜却提出要对无名氏古代石刻画像加以取法,吴昌硕也在诗中表达了类似的意见: 蜾扁之法打草稿,大写忘却身却老㊂但赏武梁祠画古人,古树㊁古飞鸟,不知王维师仝,仝师浩㊂ 3 尽管晚清也有人坚持古代石刻不如书画真迹,譬如,汪鋆喜好 金石 ,著有‘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同治甲戌(1874)嘉平月,好友方睿颐(1815 1889)在序言中却写到: 顾书画传世不能如金石之久远,且多赝鼎,以伪乱真,而予耆之者,以为得见古人真迹,较之临抚上石者精采十倍㊂ 4 但考虑到 三十年代后,吴氏(案:吴昌硕)画风成为风尚乃至 正统 ㊂ 5 方睿颐的意见已不占主流地位㊂从 石顽工拙 到 画学之祖 ,无疑标志着 师资传授 的以名家为中心的经典谱系受到极大冲击,无名氏古代石刻画像成为了新的经典,那么,这一转变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二㊁金农与古代石刻画像与绘画类似,中国书法也至迟从唐代开始,就形成了以二王为中心的经典谱系,17世纪以来,同样也兴起了师法非名家书刻的潮流,学术界一般称之为 帖学 与 碑学 ,白谦慎曾研究过这一过程中的社会文化机制, 6 在讨论其中关键人物傅山(1607 1684)的 四宁四毋 时,认为 宁拙毋巧㊁宁丑毋媚㊁宁支离毋轻滑㊁宁直率毋安排 既是受到 金石学 的影响,同时也与其遗民的身份有关, 可以理解为在满族统治者和明遗民之间的政治对抗依然十分尖锐的情形下的情感表现 ㊂ 7 但白谦慎所论的是书法,那么,绘画是1234567 [明]董其昌:‘画禅斋随笔“卷2,载‘中国书画全书“第3册,第1015页㊂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年,第27页㊂梅墨生:‘吴昌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9页㊂[清]汪鋆:‘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石刻史料新编“卷10,第7783页㊂郎绍君:‘二十世纪的传统四大家 论吴昌硕㊁齐白石㊁黄宾虹㊁潘天寿“,载‘吴昌硕㊁齐白石㊁黄宾虹㊁潘天寿四大家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页㊂参见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9年㊂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第149页㊂169Study of art否也是如此遗民画家又喜好金石,程邃(1607 1692)无疑是最为典型的一位,张庚(1685 1760)观察到: 善鉴别古书画及铜玉之器,家藏亦众非得重直不售,精金石篆刻㊂ 1杨翰(1812 1879)认为:图3 ‘渴笔山水“(清)程邃画有儒者气,有节义气,有名士气,有仙佛气 至于有金石气者,惟程穆倩所独㊂2关于程邃绘画(图3),蔡星仪认为:先后受到了董其昌㊁董源㊁巨然㊁米芾以及 元四家 中王蒙㊁吴镇诸家的影响, 3至于其中的 金石气 ,一般认为是源自篆刻,譬如,陈传席指出:程邃的干笔枯墨,线条如同篆刻一样,缓而涩,纠结㊁蟠曲,似写似擦而出 而程邃的皴法总是很集中,皴处线条很密,不皴处即大片空白,同样有金石味㊂ 他的山水画如前所分析,其构图的疏密和用笔的斑驳错落皆似他的篆刻㊂从篆刻中借法,这是他的笔法异于前人的最大特点㊂4同时,在杨翰看来也与古代石刻画像有关: 又见陈秋栽得一横,看于阎帖轩处,只用浓墨勾勒而成,并无皴擦烘染,所谓纯乎金石气,有画像意1 2 34 [清]张庚:‘国朝画徵录“,载‘中国书画全书“第10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第428页㊂[清]杨翰:‘归石轩画谈“,载‘中国书画全书“第12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第146页㊂王朝闻总主编㊁邓福星副总主编:‘中国美术史“,薛永年㊁蔡星仪主编‘清代卷“(上),济南,齐鲁出版社㊁明天出版社,2000年,第83 84页㊂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504 505页㊂图4(清)程邃‘山水“也㊂ 1 在程邃的现存作品中,有一幅‘山水“ 2 (图4)(上海博物馆藏),其中自题:摩诘画有极简古粗辣者,作树头如撮米,树木如丁撅,山如浪起,沙如椎画,千重万重,又于梢末露之㊂余于荧泽公馆中见一屏,就视乃陕刻摩诘‘蓝田庄园“石本,虽石顽工拙,未尽本妙,然其用意未尝不可追而思也㊂古岩先生嘱写并识㊂在以往的研究中,这条材料被认为看作是程邃自觉追求 刀刻效果 的重要证据, 3 但细细推敲,全文出自李日华‘竹懒画媵“,态度依然是和李日华㊁王原祁同出一辙㊂可见,程邃绘画并没有偏离以名家为中心的经典谱系,虽然他在绘画中模仿了治印的一些效果,但从更为宏大的绘画史框架来观察,他对古代石刻画像却是持相当的保留态度,较之同为遗民的傅山对 汉隶之妙,拙朴精神㊂如见一丑人,初见时村野可笑,再视则古怪不俗,细细丁补,风流转折,不衫不履,似更妩媚㊂始觉后世楷法标致,摆列而已㊂故楷书妙者,亦须悟得隶法,方免俗气 的强调,以及古代和当代非名家书写中趣味的激赏,有着非常大的区123[清]杨翰:‘归石轩画谈“,载‘中国书画全书“第12册,第146页㊂关于这幅作品的真伪,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李志纲认为 疑伪 ,参见李志纲:‘程邃(1607 1692)绘画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第107页;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的意见则是 真迹 ,参见劳继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第1314页;但早在乾隆元年(1736),这则画跋就被清人赵殿成作为程邃‘题画“收入‘王右丞集笺注“,刊印出版,参见(唐)王维撰㊁(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第530页;可见,即便是伪作,应该也是较早且有本的㊂参见蔡星仪:‘程邃绘画艺术管窥“,安徽文学艺术研究所编‘论黄山诸画派文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279 280页㊂选刊171Study of art别㊂ 1究其原因,可能与早年拜师于松江陈继儒(1558 1639),深受董其昌艺术观念的影响有关㊂ 2那么,从 石顽工拙 到 画学之祖 ,关键性的转变究竟始于何时?图5 (清)金农‘佛像“就笔者所见,被后人归为 扬州八怪 之一的金农似乎是这一转变中的关键人物,他喜好金石,蒋宝龄记载: 尤痴于古,收储金石之文不下千卷㊂ 3清人胡惕庵观察到: 冬心先生隶古,早年墨守汉绳尺,颇称合作㊂晚客邘上,既负盛名,有意骇俗,书画皆绝畦径㊂画佛㊁画马,往往得武梁祠遗意㊂ 4武梁祠石刻画像中有马,却没有佛,所以,这里的武梁祠并非专指,而是可以宽泛地理解为古代石刻画像㊂譬如,就画佛而言,金农在乾隆二十五年(1607)所作‘佛像“(图5)(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中写到:余画诸佛及四大菩萨,十六罗汉,十散圣,别一手迹,自出己意,非顾陆谢张之流,观者不可以笔墨求之,谛观再四,古气浑噩,足千百年恍如龙门山中石刻图像也古气浑噩㊂金陵方外友德公曰: 居士此画,直是丹青家鼻祖,开后开多少宗支㊂ 余闻斯言,掀髯大笑㊂七十四翁金农又记㊂从雍正三年起,金农曾寓山西泽州陈氏主馆,一住三载,尝游中条㊁王屋诸山胜迹, 5其间游历龙门石窟是很自然的事,武佩圣认为:12 3 4 5参见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㊂参见李志纲:‘程邃(1607 1692)绘画研究“㊂[清]蒋宝龄:‘墨林今话“卷2,‘中国书画全书“第12册,第949页㊂张郁明:‘金农年谱“,‘朵云“第21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第68页㊂参见张郁明‘金农年谱“㊂在18世纪之乾隆年代,到过龙门石窟的人甚少,即使听过的人也为数不多㊂若非金农到过龙门,他不可能将自己所画之佛像与龙门石窟相比㊂若金农不了解龙门造像的伟大,他何不把自己所画的佛像与自己家乡杭州飞来峰峭壁岩洞中的造像相比? 1画马也同样如此,金农自述:乾隆十五年,在吴门谢林村宅,见隋朝胡瓌‘番马图“,骨格雄伟,与驽骀有异㊂后郃阳褚峻自九嵕山来携示石刻‘昭陵六马“,惨澹中有古气,非赵王孙三世之用笔也㊂客窗漫尔画之,风鬉雾鬣,写其不受羁绁,控御者何从而顾之哉!目前无杜二郎,咄咄神骏,不敢妄求今之诗人品题也㊂ 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取法了古代石刻画像,金农绘画已在相当程度上偏离了以名家为中心的经典谱系㊂当然,他也师法名家,就画佛而言,金农自述富玫吴越时人,所画白衣观音,世代敻远,不可得见,予结想为之,上下左右,复画五色云,屡屡不绝,真化城中氤氲之气也㊂客过观而兴叹曰: 先生画法,全是六朝神品,唐宋间无此奇古;唐宋以后,何暇论哉! 予乃答曰: 二十年前曾在龙泓居士家睹陆探微佛像,故窃其用笔之妙也㊂ 3有的研究者就此认为: 金农所绘罗汉㊁佛像,自有一种古拙庄严宝相,这或许与他早年见到的古代人物画有关 ㊂ 4 但这种说法却不一定可信㊂南朝画家陆探微(412 486)虽然擅长人物画,年代却过于久远,林树中梳理1234 武佩圣:‘金农及几位扬州画家之生平与绘画活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87页㊂[清]金农:‘冬心画马题记“,‘美术丛书“第1册,第147页㊂同上,第150页㊂武佩圣:‘金农及几位扬州画家之生平与绘画活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第89页㊂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选刊173Study ofart图6 (清)金农‘墨竹“其作品的流传:至唐代著录共80种(包括壁画一处)㊂宋人著录15种,其中‘宣和画谱“著录10种,有8种未见唐人著录,且多宗教画㊂元人汤垕‘画鉴“著录4种,认为只有‘文殊降灵“是真迹,余皆不逮之 ㊂明清尚著录13种,虽可信度不很大,却也皆不传㊂1龙泓居士就是丁敬,他和金农虽然交好,但在现有材料中,并没有其收藏‘陆探微佛像“的记载,即便真的有,多半也是伪作㊂金农对此非常清楚,所以,在画佛题记中才会有 非顾陆谢张之流 一句,虽然由于存在代笔问题,对于传世作品中哪些是金农自己亲笔学术界都还没有达成共识㊂但一般认为,在传世作品中有比较工能和非常生拙的两大类,亲笔画大都生拙而秀韵天成,凡是比较工能的,应全是代笔㊂ 2如果认同这一观点,古代石刻画像对金农绘画风格的形成无疑至关重要㊂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选择?三㊁双勾竹中的奥秘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在于清代中期以后民间古代名家作品的严重匮乏,因为 到18世纪,民间私有的藏画,已有极可观的数量变为了满清宫廷的御 12林树中:‘陆探微生平与艺术风格“,载‘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21页㊂参见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下册:文字部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91195页;吴尔鹿:‘金农和他的代笔画“,载‘文物“,1988年第12期;张郁明:‘金农年谱“,第64 84页;刘九庵:‘金农的亲笔画与代笔画考析“,‘刘九庵书画鉴定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383 398页㊂藏㊂ 1 对此,金农自述:马和之‘秋林曳杖图“,用笔疏简,作浅绛色,有杨妹子题诗其上,同乡周徵君穆门曾藏一幅,余赠以古青瓷出轴装之,征君下世,为梁少师乡林所得,进之内府矣㊂ 2但也还有其他原因,众所周知,竹是金农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3 作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墨竹图“(图6)(上海博物馆藏)是其代表作,风格古朴,颇似宋代的画竹名家文同㊂但大约是在70岁左右,金农突然开始画双勾竹了,用笔沉着,兼有铁线描之筋骨,莼菜条之变化,更有一种别样的风致㊂在现存作品中,较早见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所作‘杂画“册(湖北省博物馆藏)中的一开,自题: 清瘦两竿如削玉,首阳山下见夷齐㊂七十二翁杭郡金农画竹并书旧时所作㊂ 两年后,他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所作的一幅‘丹竹玄石图“轴(故宫博物院藏)中写到:唐王右丞画竹用双钩法,江南蜀主李氏继其余风作金错刀,至宋石室先生东坡先生乃变为泼墨流派,于元若吴兴赵魏公夫妇㊁蓟丘李衎㊁天台柯九思,惟能承袭宋贤而双勾法绝响矣㊂李衎同时,有沛郡张逊,颇擅勾勒行笔,独称一时,然亦不过磨麝墨为之㊂予近日追摹右丞遗意,研点易之朱,戏写幽篁数竿,枝叶浓淡,不黑而红,令观者叹羡此君虚心高节,颜如渥丹也㊂七十四翁,杭郡金农画记㊂点明双勾竹是取法王维,那么,为什么要 追摹右丞遗意 ?金农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所作的‘双钩竹图“(图7)(四川省博物馆藏)中自题:乾隆戊辰予从江上移居南城隅,书堂前多隙地,命薙氏芟宿123 庄申:‘从白纸到白银 清末广东书画创作与收藏史“[上],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170页㊂[清]金农:‘冬心先生杂画题记“,载‘美术丛书“第2册,第1365页㊂参见李铸晋英文原著,姜一涵译,‘金农的画竹“,‘扬州八怪评论集“,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639 662页㊂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选刊175 Study ofart图7 (清)金农‘双钩竹图“草,买龙井山僧丛竹百竿种之㊂每一竿约费青蚨三十㊂予遂幽竹,以竹为师,人以为好,则目我老文㊁坡公,又有爱而求之者,酬值之数百倍于买竹,三载中得画竹题记诗文五十八篇㊂为广陵友人镂板以传,即今之奉宸院卿江君鹤亭也㊂近复画竹不倦,别出新意,自谓老文㊁坡公无此画法㊂兴化郑板桥进士亦擅画竹㊂皆以其曾为七品官人争购之㊂板桥有诗云:画竹多于买竹钱,予尝对人吟讽不去口,益徵信吾两人画竹见重于人也㊂使板桥闻之能不展然一笑乎?文中提到的郑燮(1693 1765)是活跃在扬州的另一位画竹名家,风格潇洒清丽,不少研究者都指出,由于有 天子门生 的头衔,在乾隆十八年(1753)罢官返回扬州之后,就成为书画市场上关注的焦点,金农虽有 荐学博词鸿学 的经历,但终究没有功名,在竞争中出于劣势,除了转变画科,填补由于高翔㊁汪士慎和李方膺三人由于人生变故而空缺的画梅市场外, 1 如果还要继续画竹,只能 别出新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金农就作起了 老文㊁坡公无此画法 的双勾竹,当然,这一画法并非自己独创,而是来自王维,但如前所述,王维的画作早已无处可觅,却又如何取法?数十年之后的嘉庆二十二年(1817),杨翰见到‘王维画竹“拓本(图8)中的双勾竹时才恍然大悟,于是,他在‘摹王右丞歧阳画竹墨刻跋“中写到:1 参见武佩圣:‘金农及几位扬州画家之生平与绘画活动“,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85 91页,以及阎安‘金农的绘画题材及其选择原因初探“,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㊂图8‘西安碑林藏宋刻王维画竹刻“拓本凤翔府志开元寺在城北,唐开元二年建,内有诅楚文及吴道子画佛,王维画竹,东坡诗: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㊂‘名胜志“:王右丞画竹两丛,交柯乱叶,飞动若舞,在开元寺东塔㊂余得拓本,观其古拙沉厚,非后世所知,近唯金冬心作竹,有不求人悦之意,始知古人之妙,非见名迹不能会此也,丁丑岁重葺石莲阁,属磁州张凇筌摹此,置壁上观者勿讶而潜玩之㊂ 1原来,金农双勾竹是来自‘王维画竹“拓本,所谓‘王维画竹“原是一幅壁画,根据苏轼的描述: 祗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㊂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㊂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㊂ 2 所绘应该是佛弟子与竹的形象,北宋游师雄将其摹刻于石,现存两块㊂ 3 可见,就画竹而言,金农取法古代石刻画像其实是扬州书画市场竞争的产物㊂那么,其他画科,譬如,画佛㊁画马取法古代石刻画像是否也能作同样的理解由于缺乏材料,一一讨论尚有难度,但一般认为,金农绘画的历史虽然能被追溯到32岁,即康熙五十七年(1718),以画家著称却已是50岁的事,原因主要在于乾隆元年(1736) 博学鸿词不第 ,被迫落魄扬州以书画自给㊂18世纪扬州的书画市场虽然繁华,竞争却也非常激烈,艺术家必须根据市场123[清]杨翰:‘息柯杂著“卷1,清同治12年刻本㊂[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3 154页㊂参见樊波㊁举纲:‘西安碑林收藏的<王维画竹>刻石“,‘文史知识“2005年1期,第124一127页㊂。
这位海上名媛竟是中国第一代女油画家
民国名媛张荔英1906年,张荔英出生于浙江南浔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张静江学问渊博,酷爱艺术。
因他仗义疏财,不惜代价资助孙中山革命,深得孙中山的器重,并与之成为生死至交。
母亲姚蕙,则是苏州城里的大家闺秀,能诗会画,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底蕴和美学根基。
张静江与原配夫人姚蕙生有五个女儿:蕊英、芷英、芸英、荔英和菁英,被称为“五朵金花”,是沪上社交圈炙手可热的名门淑媛。
据史料记载,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社交晚宴,名媛名单里就有张荔英姐妹。
张静江的四女儿张荔英在张家的女儿中显得尤为突出,是位很有个性的反传统的“侠女”。
她是个画家,才华超群,也“侠气”横溢;这位海上名媛竟是中国第一代女油画家她是民国风云人物张静江的千金,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前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的夫人,中国第一代女性油画家,新加坡六大先驱画家之一……她一生的故事,几乎就是20世纪华人的缩影。
其绘画成就及传奇色彩,并不逊色于一代画魂潘玉良。
但在中国,她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出身富贵,上海滩名媛!張荔英父母(张静江与姚蕙)“五朵金花”前排左起:芸英、芷英;后排左起:荔英、蕊英、茜英。
她崇尚英雄,性格刚强,绘画之余还喜欢打网球、骑马打猎,全无一般豪门闺秀的文弱气。
从小立志当画家,24岁享誉巴黎张荔英从小就立志要当画家,很早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艺术天赋,为此父母特意请了俄国的私人教师在上海家中教她油画,自此与西方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张荔英在完成高中教育后,于1926年进入美国纽约的艺术学生联盟正式学习艺术基础,继而远赴巴黎的克拉洛西美术专科学校与比娄学院接受私人美术训练。
榴莲与红毛丹1930年,年仅24岁的张荔英第一次参加了巴黎秋季沙龙,后来她的作品又多次入选独立沙龙及杜勒利沙龙,受到艺评家的高度赞赏,巴黎的第如迭坡美术馆还收藏了一幅张荔英的作品。
在20世纪30年代,亚洲女性画家的作品能够登上巴黎雄奇瑰丽的美术殿堂,是极难能可贵的,这对年轻的张荔英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肯定与荣耀。
思想史视域下《历代名画记》研究——论“自然”与张彦远的玄学观念
理论研究Arts circle不等于绘画工具,倘若以“工具”释“外物”,那么毛笔也是外物的一种,如此,张彦远对“界笔直尺”之作画方式的批评就是不可理解的。
毛笔可以从各方面转动,从而充分表达绘画者的个人情意与生命力,而借助“直尺”完成的绘画则偏向于制作,更多的是一种既定路线,相较于注重毛笔本身的绘画,它难以体现作画者的精神状态。
实际上,在《论顾陆张吴用笔》的开头,张彦远就多次论证了书画在用笔上的同一性,而通过笔法表达创作者的生命力与精神状态正是书法用笔的基本特征。
“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与“意不在于画”则正是张彦远对这种绘画状态的表述。
相比之下,使用界笔直尺的绘画方式更注重绘画结果,这对应的是“自以为画而失于画”,“不滞于手,不凝于心”的用笔状态则对应着“意不在于画而得于画”。
前一种情况被张彦远称为死画,而后一种情况则被张彦远称为真画。
不难看出,“死画”是贬义的,而“真画”是褒义的。
通过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张彦远对生气与生命力的重视。
而在这一区别中,就包含了张彦远对绘画的基本看法:崇尚不知然而然的作画状态。
“不知然而然”可视为一种取消认知的表述,其中也包含了“非目的性”的意味。
从用词上看,“不知然而然”也与“自然”颇为类似。
将其与“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这类表述进行比较后就可以发现,这种“非目的性”的意味是明确的。
不然则无法理解为什么意在于画反而不能得其画。
由此可见,此处的“不知然而然”正好对应了“自然”这一价值。
张彦远以“自然”为基础的品评标准贯穿全文,就局部来看,是难以窥其全貌的。
但倘若将《论画六法》《论画体工用拓写》与《论顾陆张吴用笔》合而观之,则非常容易发现其中线索。
这三个章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用笔,这种联系还体现在“造化”这一关键词上。
“造化”一词在唐代的含义主要有变化、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创造、创造者、生命的创造者,以及由“创造生命”衍生而来的“有福气”。
《历代名画记》中的造化用变化、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创造、创造者来加以定义是较为合适的。
安之若素画由心生——读朱瑞的花鸟画
2018/08安之若素画由心生文/呆子安之若素,画由心生,幽香自远,静待花落……伴随那些诗意的咏叹,面对诸多幻象的破灭、人生的酸楚,会令诸多表达者失语——至道本无言,只有孤独的苦行者,可以在心底沉淀、锤炼自己的语言,去除雕饰,洗尽铅华,回归朴素的真挚。
朱瑞生长于山水瑰丽、人杰地灵的国画之乡——长顺。
长顺幽美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在他内心深处扎下了朦胧且坚定的人生目标。
带着对艺术的执着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2013年进入第二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高研班学习,一年后继而北上追寻传统,又进入了全国第五届青年美展创作班。
2016年又北上来到北京,进入第五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精品创作班学习。
这次学习让他在实地采风活动中积累了创作素材,在理论结合实践中加深了对绘画艺术真正内涵的理解,丰富了知识,更新了观念,拓宽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更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院派对艺术严谨、深入的学术风气亦深深地熏染着他。
这些年来对朱瑞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深影响的是多次写生。
写生带给他的绘画冲动,自然造化的勃勃生机赋予了他自身无限的灵感。
在与自然的交流对话中,他体味着绘画带来的快感。
在这种冲动与灵感中,他时时在体悟自然与传统精神间的暗合之点,并从此不断寻找着自己的语言。
在导师们的指引下不但绘画技法有了跳跃式的进步,而且深入研习美学、绘画史论,素质学养、眼界见识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他的人生经历及他艺术思想的递变,我们似乎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他的发展前景。
朱瑞是一位勤于思考、且一旦认定则坚持不懈的画家。
他常讲:我要把传统的绘画元素与现代的审美相结合,就是说符号越传统越好,审美气息越现代越好。
基于这种高品位的艺术追求,他能够将几乎所有心力用于花鸟画创作。
他蛰居画室,背依深远的传统,取诸鲜活的地域资源,皈依本真的个性生命,不浮不躁,潜心钻研。
他将学到的知识、技艺反刍精进,在艺术上又有了新突破,近期的创作,给我朱瑞/安之若素(一)136cm×68cm 2017年——读朱瑞的花鸟画56菁英推介Artscircle ↑朱瑞/清和68cm×68cm 2016年↓朱瑞/空谷幽香200cm×200cm2017年572018/08以刮目相看的感觉。
顺其自然画由心生——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孔运宏
顺其自然画由心生——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孔运宏胡静;梁文华【期刊名称】《中国西部》【年(卷),期】2015(000)033【总页数】2页(P92-93)【作者】胡静;梁文华【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一张随和的笑脸,几句家常的聊天,没有出尘离世的高冷,而是游走于人间烟火之中的轻松惬意。
这便是自称“画匠”的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孔运宏。
一踏进孔运宏的工作室,一股浓郁的中国风扑面而来,精致的木雕屏风、复古的黑胶唱片机、悬挂于客厅的长卷水墨十八罗汉图……将主人的低调、优雅融入其间。
茶香氤氲间,时光机器转动到20世纪80年代,从小喜欢画连环画的孔运宏想要踏进绘画的殿堂,但他的父亲却希望他将来能从政、谋利于民,倔强的孔运宏一心向往着在宣纸上挥毫泼墨的快意绽放,无意从政。
在他的坚持下,父亲终于放手,让他到成都25中,跟着四川老一辈画家研习传统绘画技法。
1986年,命运之神对着16岁的孔运宏微笑了。
这一年夏天,著名人物画家沈道鸿先生到中国书画函大授课。
听课的学生有数百人,早早到达的孔运宏站在最前面,专注倾听大师讲授技法。
中场休息时,沈道鸿让旁边一位男生带路去卫生间,这位男生就是孔运宏。
在路上,两人进行了简短而愉快的交流。
孔运宏大方地邀请沈先生到老家崇州做客,没想到沈先生居然爽快地答应了。
崇州之行让沈道鸿感受到孔运宏对绘画的热忱,也看到了他的绘画天赋。
回到成都后,沈道鸿便与孔运宏结下了师徒缘分。
从此,孔运宏便跟着沈先生进入成都画院学画。
拜师之后,孔运宏每天总是早早地来到画室,跟随老师左右,边看边听边记,将老师的妙笔神韵和独特技法一一刻印在心中。
每天晚上,他则在画室反复琢磨老师的画风,从模仿开始慢慢推进,逐渐进入状态。
在名师的指点和自己废寝忘食的潜心研习下,孔运宏进步很快,在他的笔下,一幅幅布局精妙、神形兼备、呼之欲出的人物画作相继出炉,其得意之作《达摩面壁罗汉》也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
“作画不是随意之事,尤其是中国画,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音乐、诗词等等也得通晓,这些都需要时间来积淀。
2023年-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主观题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主观题真题精选附答案大题(共10题)一、刘某带继子甲(5岁)一同外出,在过马路时,甲不慎被一辆飞速驶过的摩托车撞倒。
刘某向来讨厌甲,看到甲倒在血泊中,心想,反正不是自己撞的,于是,径自离开。
甲因无人救助而死亡。
刘某被抓获后,又主动交代,2010年6月14日晚,当他务农回家时,发现路边有个影子晃动,他以为是仇人孙某,于是用钢叉刺过去,结果发现是邻居赵某,刘某当时非常害怕,为逃避法律责任,刘某将赵某的尸体丢人江中。
后经尸检证明,赵某被剌时只是昏迷,其死亡的真正原因是溺水。
问题:1.刘某不救助甲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犯罪?为什么?2.刘某误将赵某当成孙某刺伤的行为如何定性?在法理上如何认定?3.赵某的死亡与刘某的行为有无因果关系?4.刘某误将昏迷的赵某丢入河中导致赵某死亡的情况在刑法上如何定性?【答案】二、(2008年四川)材料:原告甲公司起诉被告乙公司返还货款100万元,并承担违约金10万元,赔偿利润损失8万元。
乙公司答辩称:拖欠100万元货款是事实,但甲公司客观上并没有受到任何实际的损失,10万元违约金过高,利润损失更不属于赔偿范围,所以不同意支付违约金和赔偿利润损失。
法官李某在审理该案时发现,双方的合同签订于5年之前,乙公司的货款支付义务发生于3年之前,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甲公司在此3年中向乙公司主张过债权或者乙公司表示过愿意偿还货款,事实上已经超过诉讼时效。
但是,被告乙公司只是提出违约金和利润损失过高的答辩意见,而未提出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
关于此案,第一种观点认为法官李某应当提醒或告知被告提出诉讼时效的抗辩,第二种观点认为法官李某不应当提醒或告知被告提出诉讼时效的抗辩。
问题1:如赞同第一种观点,请根据上述案情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论述。
问题2:如赞同第二种观点,请根据上述案情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论述。
答题要求:1.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法学知识阐述理由;2.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论证充分,文字通顺?,3.不少于500字,不必重复案情。
刘雷画随意动,意由心生
37CITY OF SPRINGS刘雷:画随意动,意由心生文/张岩 阴小亿初见刘雷老师是在他的画室中,午后的斜阳透过大大的落地窗铺满了一室暖光,不同尺寸的油画占据了画室大部分空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节油味道,随行的工作人员说那是香喷喷的艺术气息。
刘雷从小便受到父亲的影响,对绘画情有独钟,即使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也从未放弃对绘画的追求。
1979年,凭着对绘画的热爱,他叩响了曲阜师范大学的大门,开始了系统、全面的学习。
1987年,刘雷在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深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欧洲绘画风格相继传入中国,现代艺术思潮与表现主义风格让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艺术世界,自此,其绘画风格走出现实主义,开启了具象表现的艺术之路。
正如英国著名画家乔舒亚·雷诺兹所说:“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
”在这种绘画理念上,画家更加注重将情感倾注于作品之中,对客观物象进行艺术升华与概括,而不仅仅是用写实的手法将客观事物描绘出来,将审美上的价值取向建立在对人文的深刻理解上,让观赏者思索、感悟画作背后的故事。
将情景融于笔墨,刘雷用他独特的思考与创作理念完成了诸多油画作品。
从写实到写意的升华,是刘雷艺术创作的探索与表现,将画面自然地切入到最平凡的生活细节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艺术世界的美好和中国特有的人文情怀。
刘雷的作品,很少会让人感受到城市的喧嚣与世俗的纷繁,它就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用平和厚重的意境拨动心弦,直抵观赏者的灵魂深处,唤起人们对历史影响的追溯与记忆。
由于行政与教学工作的繁忙,如今他很少能够外出写生,但是因为一些怀旧的情怀,让他对许多传统的历史老图像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纵观《民国老街》《历史的风景》系列油画,那些作品中民国的道路、街景与车站,融入了西洋油画的笔触、特殊工艺的凝练以及现代艺术的观念,仿佛能够让人们对当时的情景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联想,感受民国建筑与人文的深厚底蕴,回归最本真的审美。
在他的绘画中,没有油腻的情调与虚假的感情,凝重与深厚是他对历史的坚持与恪守,他刘雷,现为济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胜金口石窟1号寺院遗址调查研究
胜金口石窟1号寺院遗址调查研究*路莹摘要本文参考19末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考察报告及其拍摄图片,结合实地调查,对胜金口石窟1号寺院现状进行叙述并分析形制布局。
通过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第15、20窟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及绘画风格对比,发现有许多相似性,由此初步推断该寺院为高昌回鹘时期的遗存。
关键词胜金口石窟1号寺院实地调查外国探险家考察报告胜金口石窟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火焰山镇巴达木村北约2公里,北距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约5公里,南距高昌故城约5公里。
1号寺院地处火焰山南麓木头沟出山口处东岸一处河湾地内,河湾呈南北向,寺院建在最南端的山坡上。
方向为西南210°,地理坐标:北纬42°54′32″,东经89°33′23″,海拔32米。
紧靠近山脚下的是2号寺院,两个寺院间隔约42米(图版壹,1~4)。
一、国内外调查情况回顾1898年,俄国考察队在克雷蒙茨(Кlemenc,D.A.)的率领下,首次调查了吐鲁番的石窟及古城遗址,归国后,用德文撰写了的《1898年俄罗斯皇家科学院吐鲁番探险考察报告》①;并对胜金口遗址进行编号,自南向北共编号12个。
而这个编号也一直被国外探险家及广大考古学者们延用,本文也是使用克雷蒙茨的编号。
1902年11月至1903年3月,德国探险家格伦威德尔(Albert Grünweldel)到吐鲁番考察,他考察的重点是高昌故城。
同时,对高昌故城周边地区也开展了调查。
工作间隙,他还亲自到胜金口考察,主要调查了1号、2号、5号、6号与10号寺院,同时,对1号寺院现状用很大篇幅进行描述,特别是佛寺壁画保存情况②。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吐鲁番藏传佛教遗存调查与研究”(18BZJ025)阶段性成果;受“新疆石窟寺专项调查”与“吐鲁番学研究院石窟研究工作室”资金资助。
①Klementz,A.Д.Nachrichtenüber die von der Kaiserli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zu St.Petersburg im Jahre1898.Aus⁃gerüstete Expedition nach Turfan,St.2Pétersbourg,1899.②[德]阿尔伯特·格伦威德尔著,管平译:《高昌故城及其周边地区考古工作报告(1902—1903年冬季)》,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第129~140页。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高频考点典例精练 第5讲 圆(人教版含解析)
第5讲 圆一、认识圆形1. 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 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 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字母r 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字母 d 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 在同一个圆内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 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21。
用字母表示为:d=2r 或r=2d 。
8.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
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 只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圆、圆环。
11. 画对称轴要用铅笔画,同时要用尺子(三角板)画出虚线,这条虚线两端要超出图形一点。
【例1】(2020秋•兴县期中)用圆规画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 决定圆的大小, 确定圆的位置.【分析】圆规在画圆时,有针的一脚不动,即圆心,有笔头的一脚旋转一周,得到圆,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所以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用圆规画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故答案为:半径,半径,圆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的画法和各部分作用.【例2】(2021秋•峄城区期末)在每个图形下面填写上图中的数学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由心生2011年第10期
写生如磨刀
今夏酷暑难耐,好在入夏获赠一册《冷军新作集》,它
抚慰我们久处于喧嚣纷扰之尘世中跺动不安的灵魂,从而在炎热中获得一份宁静,一拂清凉。
荷塘系列从“残荷”的切入开始。
澄潭望秋,枯叶凋零,红香坠尽,妖艳不再,这是残荷的述说;清香去远,弥寒弥暖,茎折蕊亡,亦繁亦简,这是禅荷的机锋……《霞光》、《红荷》等等,我眼前就浮现了这样的画面:那年秋天,冷军大部分时间的黄昏,是在荷塘边徘徊、观察,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荷塘在晚霞里每一枝荷叶、每一根茎杆、每一片倒影、每一丝纹水的瞬间变化。
画面中,那爽利的直线,枯涩的曲线用笔,这也许与他研习水墨画和书法有关,其实,那线的韵味还源于他的心境。
当冷军用率意的笔触,无序的光线,诉说自己的情绪时,他一定忘记了自己是在画荷。
对景写生,冷军自有他的说法:“长期充满理性的创作
会越画越迟钝,感觉画丢了”,最后完全在使蛮力――“写
生如同磨刀。
通过造型、色彩、点、线、面等基本功的训练可以调节状态。
多接触外界的鲜活刺激,会找到感觉与激情。
”
逼真如照相
风景写生里画上人,为画面增添了生气。
早在1990年,冷军还在“武汉第二师范”任教时,就开始了对“场景式”人物写生的探索。
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生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
”冷军的人像写生,如《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古典式的精密细腻与现代式的冥想、传统式的端庄严正和当代的某种虚幻、写实的个性化处理同写生构图的象征结合,性格别具。
2004年5月1日,绵绵春雨后的一个早晨,我目睹了冷军在如中国画条幅般的画布上,画上“蒙娜丽莎”的第一笔,接着,丝丝愉悦便随油彩荡开。
那眼睛,就像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模样,散发着光泽,却又有点湿润。
眼睛周围是一些微红的斑点和长发,那只能够以极细致的线条勾勒出来。
披肩长发对称而浓密,衬托出细腻的粉红色脸庞。
鼻子以及张开的嘴唇上的血色与脸部肤色十分的和谐,真皮肤一般……
笔下的物象钉是钉铆是铆,纤毫毕现,精致入微,其视觉的“真实感”比照相毫不逊色。
由此,套用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赞赏《蒙娜丽莎》时说过的一句话,看冷军的油画,“宛如活生生的真人一般,她似平就要在我们眼前改变姿势。
每次回头再去看她时,都有那么一点点不同…这也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经常具有的效果”。
速写就阳光
“我的人像写生,一般半天或者一天画一幅,有时写生还具有速写的意味。
”冷军告诉我,他的人像写生《莲》中的女孩是名大学生,“因为早上没有吃《手相》。
早饭,中途虚脱昏倒了,我也只用了一小时完成了这幅画。
”
是什么激起冷军强烈的创作欲望?冷军说:对象与绘画性的一种高度合拍,是他创作的原力。
他有幅《报社美编》的油画作品,在一片朦胧的光影里,冷军一方面在感光的脸部和手臂处给予充分的自然光,一方面交代出明确、有力度的造型轮廓,使人物在逆光和空间感受之下,产生一种柔和、淡雅、神秘的抒情情绪……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冷军正是这样充满阳光的艺术家。
冷军说他特别喜欢在晴天光线下仓促作画的感觉,他说“这种感觉能调动许多情绪上的东西,去把握瞬间的变化。
面对阳光下的景物,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虚实关系,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绘画效果。
”他还说:用很少的时间、很少的笔调,就能把光的感觉表现出来,是件十分愉快的事。
淡定自远
8月底,去冷军武汉市文联的画室,上三楼,一股浓烈的甲醛味扑面而来。
思忖着冷军怎么用如此夸张的味道欢迎我,谜底得解,原来单位在装修房子。
冷军微笑着,依门站在那刺鼻的气场里,等我。
走进画室,眼前又是一番世界:颜料一地,画架、画板和画箱充栋,四壁悬挂近期在俄罗斯的写生――人物、风景,满满当当,疑是哪个艺术学院的教室。
印度哲学家克里斯提那说:一个人只有全身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调动自己的全部潜能――包括时间、精力与智慧去提高自己。
如果一个人仅仅为了外在的目的去工作,工作于他就是一种劳累和一种负担。
冷军的视力已经近900度加轻微的散光,可是你看他的作品,色彩是那么的丰富,表情是那么的细腻,阴暗对比是那么的鲜明。
冷军画室里,我看到一幅黄铁皮槽盛桃子的油画,照片一般,明净不杂尘渍。
“我画了19天,每落一笔,然后就用冷风机吹。
”不能进入一种纯粹的状态,难得有如
此定力。
说话不慌不忙,冷军给人的一种淡定之美。
冷军说他敬仰佛学,置身繁华汉口,窗外是车水马龙,一地嘈杂。
有佛心,自有一潭止水于胸。
当然也有不彻底的时候,比如他的异型绘画作品《汤匙》、《剪刀》、《锯子》等等,其间就含有一股郁闷之气。
冷军笑着说那些用电焊烧成肿瘤一般的勺子、锯子、剪子,使其感到不舒服。
复印机作画是冷军的“发明”,原初是想“摆脱油画架
前的自我苦行”。
1998年的一天,偶然发现画室里那个被压
扁的奶嘴,便突发奇想。
“混沌中预选构思所设想的道具,
进行画面组合,在复印机上摆放,等复印图像出来后,再修正。
加工中,或用丙稀黑色添加暗部,或用小刀刮去亮部……”复印机做画,无意得制作之美,如冷军的朋友朱晓果感叹的“那些浸满忧患意识的作品,总叫人感到这是一个将灵魂自我放逐于人类精神废墟之园的冥想者。
”
冷军刚出版了本写生集,我一幅幅翻看着,梦游一般,挂在眼前的是曲折的江南园林、是西泠印社清幽的台阶、是阳光下林子的斑驳、是破败待拆的老屋、是乡间无序的采石场、是汉口江滩的闲聊……面对这些光影、色彩、律动所带来的瞬间美好,不由自主检视起王维《山水诀》里经典的句子:“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
冷军执意让我发他那张侧面版画“夫子图”,理由是“从来不在纸上露脸,哪怕个人画集。
做艺术的就埋头做艺术好了,露不露脸不重要。
”这,就是冷军。
作者简介
冷军,1963年生于四川,现任湖北画院院长,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
在架上油画遭到强烈质疑,写实主义备受冷遇的当代画坛,冷军却以其超级写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2007年,冷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画了一幅震惊中国美术史的肖像画《小罗》,这幅作品在文化
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中获得画院奖。
该作
品真正达到了“细腻而不腻,逼真而非真”的大师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