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岩石》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岩石》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岩石与矿物《第16课时常见的岩石》,主要讲解常见的岩石。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四种常见岩石的外部特征和科学描述,培养他们的观察和科学描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四种常见岩石(花岗岩、大理石、砂岩、页岩)的外部特征和科学描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能准确辨认四种常见岩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地质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岩石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细致观察、科学描述四种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能根据岩石的外部特征或科学描述,辨认四种常见岩石。
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自然界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和好奇心。
他们对大自然中的岩石和矿物可能还不太了解,但是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可以被激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岩石样本,如花岗岩、大理石、砂岩、页岩,并让学生观察这些岩石。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见过这些石头吗?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们对岩石有什么了解?-学生积极回答,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
2. 新知呈现:-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展示板展示四种常见岩石(花岗岩、大理石、砂岩、页岩)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每种岩石的特点。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如把花岗岩的颗粒状结构比喻为一颗颗糖果,大理石的晶状结构比喻为一颗颗水晶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观察与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些岩石样本和放大镜。
-学生仔细观察每种岩石的外部特征,如颜色、纹理、结构等,并用放大镜放大观察。
-学生互相讨论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特征,如花岗岩的颗粒状结构、大理石的晶状结构等。
4. 辨认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和科学描述,辨认每种岩石,并将其名称写在相应的图示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分目标1.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及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了解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运用感官和适当的工具,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认识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
(6)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7)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2.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小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进度表第一周:教师备课第二周:空气的性质(一)空气的性质(二)第三周:热空气和冷空气(一)热空气和冷空气(二)第四周:空气里有什么(一)空气里有什么(二)第五周: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单元评价第六周:机动第七周:冷热和温度(一)冷热与温度(二)第八周:热的传递加热和冷却(一)第九周:加热和冷却(二)吸热和散热(一)第十周:吸热和散热(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第11周: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二)单元评价第12周: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第13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不同的声音第14周:我们吃什么怎样搭配食物第15周:食物的消化我们的食物安全吗第16周:排序分类第17周:考试(一)考试(二)第18周:讲评(一)讲评(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证据。
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精选8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2、能认识我们身边的导体和绝缘体。
3、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本课时的重点为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并总结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难点为判断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材料是否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三、教学准备课件、电路检测器、20种以上的材料、检测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教师出示未连接好的电路检测器,问学生这是什么?2、学生汇报。
3、让一名学生连接好电路检测器,使小灯泡发光。
4、教师介绍电路检测器,并把电线的两端包着塑料的地方连接起来,问学生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学生回答。
5、教师出示一根铁棒,把它接到电路检测器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这个实验让一名学生来做。
但这个实验在另一个有问题的电路检测器中来做,小灯泡肯定不会亮,这时让学生推测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再连接到完好的电路检测器中。
学生推测。
6、教师小结:研究中预先测试检测工具是否有问题,是实验前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
(二)新课呈现1、教师出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2、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20种材料来检测它们是否导电,但检测之前我们首先来制定一个“我们的研究计划”,(教师提醒同学们今天的研究计划不用手写,小组讨论后口述一下,研究计划就是我们怎样来检测,以及具体的人员分工。
)3、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计划,并汇报。
4、教师提醒检测的方法:预测——检测——再检测——判断,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再次检测,指名学生回答。
5、小组开始检测20种材料否导电,并做好检测记录单。
6、如果学生做的比较快,鼓励他们检测身边的材料是否导电。
7、检测完后,学生汇报检测结果,其他小组有质疑的随时提问。
其他小组汇报时说他们和汇报了的小组不一样的地方。
8、教师提问:有的小组检测了手指,小灯泡不亮,有问题吗?学生讨论回答。
9、教师讲解人体和大地以及湿抹布都是导体,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与位置》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与位置》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5课《运动与位置》,主要介绍运动与位置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并学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 掌握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 能够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学难点:认识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但对于参照物的概念可能还存在困惑。
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参照物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个小汽车和一棵树。
-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小汽车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如何判断的?- 学生思考片刻。
- 学生回答:小汽车是在运动,因为它离树越来越远。
- 教师:非常好!你们通过观察小汽车和树的位置关系,判断出小汽车是在运动的。
那如果小汽车离树的距离一直保持不变呢?2. 概念讲解-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语言解释参照物的概念。
- 教师: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我们需要找一个参照物,也就是一个固定的物体或位置作为参考。
通过观察物体和参照物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判断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 教师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 教师:假设你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站着的乘客,你能判断这位乘客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片刻。
- 学生回答:我们不能确定这位乘客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因为我们不能确定公交车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3. 观察实验- 教师将一本书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书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供学习)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2020)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2020年秋季的新版苏教科学教材。
1.以学生的发展为教材编写的宗旨。
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致。
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2.以科学世界观作为整册教材的组织线索。
这些线索包括对科学本体的应有认知和对自然界的应有认知。
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螺旋上升式体现了这一组织线索,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起这样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不仅是有规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个统一的整体。
3.强化对科学探究和二工程实践的指导。
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工程设计的步骤与要领是科学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
为此,在每册教材的后面设有“专项学习”,将有关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含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的指导系统化和显性化,在保证过程完整的基础上,将探究和设计要素按年级有所侧重,又螺旋上升地加以编排。
4.设计专门针对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STEM单元。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缩写,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模式。
与主要指向概念理解及运用的主题单元不同的是,STEM主要指向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
5.强调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源的全配套。
教材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探究性学习,有探究性游戏,有科学DIY,有种植和饲养,还有观察与阅读...这些学习活动有趣、有效、易做。
为配合学习活动,教材配套了供学生观看的高清视频,供学生动手做的学具材料和供学生记录、课外拓展用的活动手册。
全新的网站还将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6.重视科技史的学习。
为了有助于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助于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教材在主题单元中渗透科技史内容,在专项学习中有专题介绍,在每个年级教材的最后--面,还特别对科技史作概略的梳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呈现。
新版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秀教案
新版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秀教案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优秀的教案,适用于新版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
该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提供有趣且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知识掌握。
教案概述教案将全册科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章节和主题,每个主题都包含了研究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步骤和评估方式。
教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结合了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以下是教案的大致结构:第一单元:科学实验- 主题1:观察实验- 主题2:对比实验- 主题3:控制变量实验第二单元:天气与季节- 主题1:天气变化- 主题2:气象仪器- 主题3:季节变化第三单元:物体的特性- 主题1:物体的形状- 主题2:物体的颜色- 主题3:物体的硬度和柔软度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用水- 主题1:水的重要性- 主题2:水的循环- 主题3:合理用水第五单元:动物的特性- 主题1:动物的特征- 主题2:哺乳动物和鸟类- 主题3: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六单元:植物的特性- 主题1:植物的特征- 主题2:种子的传播- 主题3:植物的生长条件第七单元:人体的特性- 主题1:人体的器官- 主题2:感官器官- 主题3:保护身体的方式教学特点优秀教案的特点如下:- 研究目标明确,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发展程度相适应- 教学准备充分,包括教学资源和实验器材的准备- 教学步骤清晰,包括导入、讲解、实践和总结等环节- 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评估方式合理,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结语本文档提供了一份适用于新版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的优秀教案。
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提供更好的科学教学体验。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思维能力。
2020年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对课程标准的落实科学知识: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
3.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
1.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低年段说出生活中常见动植物的名称及主要特征,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一年级下册《动物与植物》)中年段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识别常见动物类别,描迷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描述昆虫的特征,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四年级下册《昆虫的一生》)3.学习和比较动物繁殖方式的不同(四年级下册《繁殖》)高年段认识微生物,了解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从一组动物的观察、比较中,归纳概括这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按照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并能够识别常见动物类别。
3.乐于观察小动物,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标题: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天气和季节的特点,理解气温的含义,能够测量并记录气温。
掌握天气符号的含义,能够识别常见的天气。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天气和季节的特点,能够测量并记录气温,识别常见的天气。
难点:理解气温的含义及正确测量气温。
三、教学准备教师:气温计、天气预报软件或图片、记录表。
学生:气温计、笔、记录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季节和天气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和季节对生活的影响。
然后引出课题——天气和气温。
2. 观察天气: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天气,引导学生发现天气特点,并记录下来。
观察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气温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探究:教师介绍气温的含义和测量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气温测量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需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气温计,并确保学生安全。
学生测量后,将数据记录在记录纸上。
4. 识别天气:教师展示常见的天气符号图片,并解释其含义。
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和符号预测未来天气,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5.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天气与生活的关系,鼓励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看待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6.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天气,并记录下温度变化;搜集有关天气和气候的资料,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8. 板书设计:在黑板或白板上一目了然地列出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步骤,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了几个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导入环节,应更加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实验探究环节,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正确使用气温计。
2024年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____个,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教学注重活动性和趣味性。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习单元。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具体措施、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班里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二)教学计划科目:科学年级:小学四年级版本:新苏教版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与科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常识,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对课程标准的落实科学知识: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
3.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
1.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低年段说出生活中常见动植物的名称及主要特征,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一年级下册《动物与植物》)中年段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识别常见动物类别,描迷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描述昆虫的特征,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四年级下册《昆虫的一生》)3.学习和比较动物繁殖方式的不同(四年级下册《繁殖》)高年段认识微生物,了解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从一组动物的观察、比较中,归纳概括这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按照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并能够识别常见动物类别。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认识矿物》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认识矿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岩石与矿物中的第17课时《认识矿物》。
本节课主要介绍矿物的特征,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矿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矿物的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透明度和硬度等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矿物的能力,能准确描述不同矿物的晶体形状、光泽和透明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观察和描述矿物的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透明度和硬度等特征。
难点:能准确描述不同矿物的晶体形状、光泽和透明度。
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逐渐发展,他们能够注意到物体的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然而,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晶体形状、光泽和透明度,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实践。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了解矿物。
请大家思考一下,矿物有哪些特征?学生A:矿物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教师:很好!颜色和形状是矿物的一些特征,还有其他的特征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第二环节:观察与描述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矿物样本,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师: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矿物样本,注意它们的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透明度和硬度等特征。
然后,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你们观察到的情况。
学生们观察并描述矿物的特征。
学生B:老师,我观察到一块矿物,它的粉末颜色是红色的,晶体形状像一个长方形,光泽非常明亮,看上去有金属光泽,透明度很低,几乎是不透明的,而且它的硬度比较大。
教师:非常好!你描述得很详细!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学生C:我观察到一块矿物,它的粉末颜色是白色的,晶体形状呈现六角形,光泽看起来像玻璃一样,透明度是半透明的,硬度比较软。
教师:很棒!你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并且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了矿物的特征。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点亮小灯泡》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点亮小灯泡》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12课“点亮小灯泡”。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小灯泡的构成和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的原理。
本节课的内容直接涉及到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操作,是学生初步认识电流和电路的重要一步。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小灯泡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灯丝、底座、灯泡外壳等。
2. 能力目标:理解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掌握小灯泡的各个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是理解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和实验探究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但他们对电流和电路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和示范引导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电池的基本知识和导线的作用,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小灯泡。
请看这张图片,你们能猜出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吗?学生:老师,是小灯泡!教师:很好!确实是小灯泡。
那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小灯泡的外观和组成部分。
2、呈现问题教师:请看这只小灯泡,你们能描述一下它的外观和组成部分吗?学生1:小灯泡有一个长长的细线,就像一根电线一样。
学生2:它下面有个底座,可以插在其他设备上。
学生3:小灯泡外面还有一个透明的外壳,看起来很漂亮。
教师:非常好的描述!小灯泡的确由灯丝、底座和外壳组成。
3、讲解原理教师:现在,我将向大家介绍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的原理。
请看这个示意图。
(教师出示一个闭合回路的示意图,包括电池、导线和小灯泡)教师:在这个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
闭合回路中有一个电池和导线连接着小灯泡。
这样,当电流从电池流过导线,经过小灯泡的灯丝时,灯丝就会发光,从而点亮小灯泡。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必备8篇)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必备8篇)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并能结合实际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用简单电路检验某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3、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教学准备1、电池、小电珠、导线及各种可以用来检验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材料。
(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2、钳子、螺丝刀、灯头、插头、插座等实物。
3、钥匙、橡皮、塑料尺、铅笔、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建立导体、绝缘体概念。
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在连接电路时,为什么总要先把导线两端的橡胶皮或塑料皮剥掉或把油漆刮掉后才连接呢?2、学生回答3、学生观察:看课本第22页上图,提问:(1)这些导线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铜、铝等)(2))这些导线中的表层和内芯在电路中分别起什么作用?(1)讲解: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电流容易从铜、铝等金属物体中通过,这种现象叫导电,这些物体叫导体。
电流不容易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板书课题)(2)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将实验结果分别填写在第23页的表格中。
(4)讲述: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而不是“不能导电”的物体。
因为有些绝缘体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导电,如干木材是绝缘体,而湿木头就是导体;空气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而在高压下则可以导电,变成导体了。
(1)(出示实物或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2)讨论:这些电器的各部分哪些是用导体材料做成的?哪些是用绝缘材料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3)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插座中的铜片是导体,胶木外壳是绝缘体。
胶木外壳是为了防止其他物体与插座中铜片接触而发生漏电事故。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电》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电》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简单电路中的第15课《生活中的电》。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电的重要用途和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同时比较电池供电和发电厂供电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能够列举电的重要用途,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技能目标: 掌握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如插拔插头时要断开电源,不可触碰裸露的电线等。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电的安全使用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 电的重要用途和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 比较电池供电和发电厂供电的不同。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简单电路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了解了电流的概念。
他们对电有一定的基础认识,但对于电的重要用途和安全用电常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电的应用和电的安全问题可能存在认知上的盲区,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填补这些知识空白。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电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如电灯、电扇、电视机等,并展示给学生。
教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有关电的知识。
请看一下这些图片或实物,你们能说出它们都是通过什么工具来工作的吗?学生: 是通过电来工作的。
教师: 很好!电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它有很多用途。
那么,你们知道电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呢?学生: (积极参与讨论,列举出电的重要用途,如照明、供电、通信等)教师: 嗯,你们说得很对!电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电能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舒适的照明,让我们可以在晚上看书、做作业等;其次,电还为我们的家庭和社区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让我们家中的电器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另外,电也在通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
接下来,我们将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2、安全用电常识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如插拔插头时要断开电源,不可触碰裸露的电线等,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补充。
2023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3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 科学的基本观念1.1 科学是什么- 目标:了解科学的定义和基本观念- 教学内容:科学的定义、科学的国际化特征、科学的基本观念- 教学重点:科学的基本观念- 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实例分析1.2 科学实验- 目标:了解科学实验的意义和基本步骤- 教学内容:科学实验的定义、科学实验的意义、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教学方法:示范实验、小组合作实验第二章:天气和季节2.1 天气的基本概念- 目标: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天气的概念、常见的天气现象、天气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天气的概念和常见天气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记录、图片展示2.2 季节的变化- 目标:了解季节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季节的定义、四季的特点、季节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四季的特点和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季节观察、小组讨论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和繁殖3.1 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目标:了解不同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内容:植物的种类(花草树木)、植物的特点(生长、形态、功能)- 教学重点:不同植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图片解读3.2 植物的生长条件- 目标:认识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阳光、水、空气、土壤等)-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教学方法:室内种植实验、小组讨论第四章:动物的生长和繁殖4.1 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目标:了解不同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内容:动物的分类(鸟兽鱼虫)、动物的特点(外观、性、行为)- 教学重点:不同动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观察记录4.2 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目标:认识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教学内容:动物的生长方式(成长、变态等)、动物的繁殖方式(生卵生、胎生等)- 教学重点: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教学方法:实物观察、小组讨论第五章:身体的保健和健康5.1 身体的组成和功能- 目标:认识人体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教学内容:身体的组成(头、躯干、四肢)和功能(呼吸、消化、运动等)- 教学重点:人体的主要功能-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课堂讨论5.2 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标: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障健康的方法- 教学内容: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卫生惯等)、保障健康的方法(预防疾病、定期体检等)- 教学重点: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障健康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以上为2023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全册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的基本观念、天气和季节、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以及身体的保健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做占据的空间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自行车气门心、气筒、塑料袋、塑料管、白、餐巾纸、天平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先请大家猜个谜语,“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
”这是什么东西呢?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主题就是空气。
首先大家先想一想:空气占据空间吗?二、自主学习拿出一个纸团,我如果把纸团放进水里,纸团会湿吗?1、初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1)实验一①现在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纸团并没有湿,怎么回事呢?②如果有的同学想试,可以让学生多试几次(2)实验二①班上哪个同学会吹气球?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②我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3)做了2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测由学生来验证实验,提高学生兴趣提醒:杯子要竖直放入水槽中前后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气球放在瓶子里就吹不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作记录选出或提出“空气有重量吗?”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从身边入手,由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重点是要他们自己说知道一定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在前一个试验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够说出原因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2、空气有质量(1)空气有重量吗?①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空气有没有重量?②演示空气在水中的跑动实验,说明了什么?比水轻的物体浮上来③你能不能用气球、竹签、塑料绳想个方法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把你设计的方案记录在P70上(2)我们可以为空气的性质这一栏上添个新的性质了:有质量把讨论的方案记录在小组讨论板上请学生演示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是有重量的,空气的质量比水轻,所以能在水中浮上来,就是看到的气泡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两个重要的性质,我们还要通过试验再掌握空气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质。
(1) 实验一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2)自我设计实验①我们的猜测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②把观察的结果记在活动记录P71上(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有压力,不能随意缩小(4) 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的“不能随意缩小”的性质?从生活体验中发现现象空气保持原来的空间,不能被缩小强调口一定要扎紧进行猜测针筒里有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分发针筒这个空气的性质比较难以说明。
学生已经知道空气的这个性质,不容易说出来。
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4、理论运用实际大家玩过手枪吗?手枪就是利用了空气的这个性质,今天我们也可以来做一把简单的空气枪。
(1) 制作空气枪①讲解制作方法②小组动手制作,比一比谁的“子弹”射的远③你能说说制作原理吗?(2) 制作压缩空气水“火箭”①讲解制作方法及原理②室外实验提醒学生不要对着人“开枪”三、课外拓展观察生活中利用空气性质的地方2、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呢?2、看到这个问题,说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是怎么想的呢?3、那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做个小试验吧。
回顾所学内容先进行假设二、自主学习1、风的形成(1) 如果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并且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会有什么感觉?(2)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会流动的,而且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那课题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啊。
分组试验,小组讨论体验板书流动的空气风你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空气会流动吗?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知道风的形成是空气的流动造成的学生自己思考出切实可行的方法2、空气的流动自然界中的空气又是怎么流动的呢?(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①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②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③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④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⑤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②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③冷空气是下沉的演示P6实验二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适当点拨知道热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上升知道冷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下沉从生活入手,由经验建立新概念更容易3、冷热空气的对流(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提示:怎么将看不见的空气显示出来呢?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用实物投影展示知道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风了解冷热空气对流图(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4、热空气的用途(1) 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风是怎么形成的吗?(2) 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3)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画流动图了解人类对热空气上升原理的运用初步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工作原理三、课外拓展制作热气球、孔明灯动手制作,提高学生兴趣3、空气中有什么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会对小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会对比不同情况下小车运动的不同,总结出空气对它们的影响知识与技能:·知道有的飞行器要借助空气运动,例如飞机、帆船等·空气也可以对运动的物体形成阻力·了解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生活中体验科学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对飞行器升空原理的探索兴趣,产生对人类发明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阻力、借助空气运动)难点: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长型气球2个、胶带、剪刀、小车模型、卡纸、塑料绳、塑料纸、白纸,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还是来研究空气,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空气的一些重要性质,知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有质量,但很轻。
那空气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吗?猜测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1)如果我要大家跑步的时候,拿一把打开的伞跑,会怎么样呢?(2)为什么跑不快,而且觉得很累呢?(3)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力气挡住我们呢?请一位同学在教室外跑,对比计时。
说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把伞收起来再跑,会怎么样呢?接触空气越大的物体跑的越慢(4)为什么不拿撑开的伞跑起来就快点?你想到了什么?2、空气对不同形状物体运动的阻力作用(1)小组讨论你们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商量个办法验证你们的猜想(2)研究P9实验中的第一个问题:哪些条件应该相同?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什么?(3)小组实验分析比较实验记录。
你能验证你的猜想吗?你还有什么发现?(4)描述不同外形的小车运动时,空气对它们的影响是怎样的对比实验中的条件小组讨论分析数据,共同研究出结论注意:不同点只能有一个知道空气对不同形状的物体有影响会对比不同情况下小车运动的不同,总结出空气对它们的影响3、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1)所以飞机是什么样子的?飞机有很大的翅膀,但从飞机前面看是什么样子的?空气有时候也能推动物体运动。
(2)你知道现在最快的飞机是什么飞机吗?它是怎么飞上天的?(3)模拟实验,先讲解实验方法,提实验要求: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充气多少与跑的速度和距离有什么关系?(4)你发现了什么?出示飞机正侧面的图片了解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有的物体是要借助空气运动的4、具体运用(1) 观察P11图片,哪些设计是借助空气或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2)你还知道哪些?出示相关图片了解在生活中对空气的运用三、课外拓展制作竹蜻蜓、小降落伞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会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学会小组调查、访问的方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我们有责任保护它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堂一课时,课后调查汇报一课时)教学准备盆栽植物两盆,塑料袋,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不少性质,你能总结的说一说2、世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今年的口号是什么?(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3、其实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人常说:三天不吃饭还能活,三天不喝水就活不了,如果没有空气,那三分钟都不行。
加深世界环境日的保护意识意识空气的重要性二、自主学习1、空气和生命的关系(1) 为什么说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呢?(2)观察P12三幅图,你想到了什么?空气是生命的关键意识到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2、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空气中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你找到的资料?(2)人类一直不断的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空气的污染我们看不到,怎么知道空气受污染了呢?(3)讨论研究P13的车辆尾气实验讨论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3、我们能做什么(1)空气被污染了,而且还在不断污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