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与监督_十七年中国电影
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与特点
中外电影分析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学号:5姓名:xx指导老师:xx2010.3.31“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特征由于当时受社会背景、帝国主义的影响,我们搞了相当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国内的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当时我们的文艺方针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因此政治风云的变化就不可能不影响到电影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十七年xx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
有人概括四起四落,在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这就是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60年代初期的发展尚未达到高潮,很快就由于政治原因而夭折了。
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正如已故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同志所说:“新中国电影文学的起点很高。
”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新中国电影。
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革命的艺术家们以真诚饱满的热情表现工农兵的生活。
他们是在些人而不是写政策,不是写战略站术。
编,演,导及全体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因此,拍出的影片才能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以后任何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比如,“四人帮”时期,虽然电影技术比解放初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重拍的彩色片《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都远远不如解放初期拍摄的同一题材的黑白片。
其次,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
如《中华儿女》,很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影片虽然有简单幼稚的地方,但很少条条框框的束缚。
在谈到艺术特点时,我们不可忽视这一时期私营厂生产的影片,他们保持了40年代后期各影视公司的艺术传统,拍出了不少既为工农服务又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质量的电影作品,像昆仑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我们夫妇之间》,文化影业公司拍摄的《我这一辈子》《腐蚀》《姐姐妹妹站起来》《关连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优秀影片,而《我这一辈子》《关连长》等更成为名片,永葆艺术魅力。
《中国17年(1949-1956)动画电影对当代动画的启示》
《中国17年(1949-1956)动画电影对当代动画的启示》中国17年(1949-1966)动画电影对当代动画的启示孙唯一(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21)[关键词]:政治色彩;意识形态;教育大众;美术片;商业化[引言]:中国十七年的电影无论都是为了迎合那个那年代的口味而制作的,它可以说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当一个阶级掌握了操纵权的话,就渴望在文化领域享有自己的领导地位,用特殊的文化形式来统治人们的思想,那个时候的电影就是起到了这样的一个作用,正如美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杰姆逊所说:“发动一场经济、政治的革命必须有一场文化革命来完成这场社会革命”每一场变革都要有一场文化上的变革。
只有在文化领域上进行了必将重要的领导权那么在领导群众这一关上是十分好过的。
中国十七年的动画电影也是这样的,主要的针对领域是儿童少年这一类人,举例说明了,比如说是《三毛》系列,就是说了三毛建国之前是个小瘪三,见过之后就成了祖国的好孩子,这样的一个转变,实际上是在跟孩子们说。
新中国把孩子们都变成了好孩子。
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特殊的艺术表达方式对以后的影响是很大的。
十七年电影十七年电影是指:兴起的原因:1949-1966年间的中国电影并非是像现在的电影一样,电影导演可以随意的抒发自己的情绪,可以随意拍摄自己想要说的一些东西,在那个年代电影拍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政治服务,在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没有自己去选择的自由,它不仅仅是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大众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通过电影作为媒介将政治理论进行一个传播,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更加的为了突出新中国的属性,电影就成为了一个彻底变更人们思想的最实用的工具,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之下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出现完全为政治服务:好像中国电影始终摆脱不了政治这一宿命,许多影评人喜欢主观的把电影分为很多阶段,其中就包括“十七年电影”“文革十年电影”;“新时期的电影”,直观的用政治将其区分而来这样的一个分类使得中国的电影好像是实在是没什么看头,因为就是一个讲述政治的媒介而已。
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与特点
中外电影分析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学号:5姓名:xx指导老师:xx2010.3.31 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特征由于当时受社会背景、帝国主义的影响,我们搞了相当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国内的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当时我们的文艺方针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因此政治风云的变化就不可能不影响到电影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十七年xx 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
有人概括四起四落,在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这就是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 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 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60 年代初期的发展尚未达到高潮,很快就由于政治原因而夭折了。
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正如已故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同志所说:“新中国电影文学的起点很高。
”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新中国电影。
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革命的艺术家们以真诚饱满的热情表现工农兵的生活。
他们是在些人而不是写政策,不是写战略站术。
编,演,导及全体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因此,拍出的影片才能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以后任何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比如,“四人帮”时期,虽然电影技术比解放初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重拍的彩色片《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都远远不如解放初期拍摄的同一题材的黑白片。
其次,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
如《中华儿女》,很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影片虽然有简单幼稚的地方,但很少条条框框的束缚。
在谈到艺术特点时,我们不可忽视这一时期私营厂生产的影片,他们保持了40 年代后期各影视公司的艺术传统,拍出了不少既为工农服务又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质量的电影作品,像昆仑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我们夫妇之间》,文化影业公司拍摄的《我这一辈子》《腐蚀》《姐姐妹妹站起来》《关连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优秀影片,而《我这一辈子》《关连长》等更成为名片,永葆艺术魅力。
4. 中国“十七年”电影
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
-、建国初期:实验阶段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三、1959年前后高潮时期 四、20世纪60年代电影
Hale Waihona Puke -、建国初期:实验阶段1、内容:“诉苦迎新”,代表主流意识形态 2、创作队伍:新旧融合 旧体制下的艺术家:石挥、赵丹…… 新型的艺术家:凌子风、水华 3、代表作品: 《我这一辈子》 《南征北战》 《武训传》 导演:孙瑜
中国十七年电影
(1949—1966)
十七年概说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影的低谷与浪尖交替出 现,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 国初期是试探摸索、传统与新生磨合交接时 期;20世纪50年代是英雄颂歌时期,新 的创作原则开始统辖,三四十年代积累的电 影传统渐渐被遮蔽;20世纪50年代到6 0年代是高潮时期,新中国电影的传统与新 生相互融合,新生携带传统,造就出新的电 影时期。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
1、内容:以战争与革命题材的影片为主,也 出现了少数喜剧片。 2、代表作 《董存瑞》 《上甘岭》 《未完成的喜剧》
三、1959年高潮时期
1、内容: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 2、代表作: 《林家铺子》 《林则徐》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四、20世纪60年代电影
1、内容: 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历史题材 为辅,也有部分影片改编自小说。 2、代表作 《红色娘子军》 《小兵张嘎》 《甲午风云》 《早春二月》(改编自柔石小说《二月》)
十七年时期电影和爱国主义-精品文档
十七年时期电影和爱国主义电影是媒介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建国初期,爱国是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的。
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则是: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促进历史进步和发展。
随着爱国主义内涵的历史性变化,对爱国主义电影的要求也将改变。
如何让爱国主义电影深入人心,是一个值得思索的主题。
打破以往把电影划分为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三种电影形态的惯例,力图拍摄出既叫好、又叫座,且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是现在电影人追求的目标。
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即将推出一系列的爱国主义电影。
在新电影不断涌现之际,有必要再次回顾建国初的十七年(1949―1966)时期电影。
不可否认,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存在“教化”色彩严重、人物塑造脸谱化等缺憾。
但是,正确看待十七年时期电影缺憾出现的原因,肯定当时电影人为艺术抗争的努力。
认识爱国主义电影在人物塑造与家国关系设置等方面不同的时代特色。
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电影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只有正确看待过去,才能真正明白爱国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从人物单一化到人性的多元呈现1993年由中宣部、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统一发布了《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
在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篇目的名单中,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有《林则徐》《小兵张嘎》《南征北战》《鸡毛信》《林家铺子》等二三十部之多。
影片多为抗战题材,最大的特征是阶级化身份定位以及单一化人物塑造。
阶级身份上,敌我对立二元划分,并对人物进行单一化演绎。
敌人的凶残愚蠢、富人的狡猾胆怯已经被定性。
即便表现敌我战争的严酷与艰辛,也是为了显示革命的神圣和英雄的无敌。
叙事模式类型化处理本不是坏事,问题是,人物身份的阶级性与性格的单一联系起来,没有多元可能性的参与,只会导致类型化电影中人物的单薄。
例如,《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电影,人物设置一般为两派:一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或其他地方武装以及贫苦百姓;另一派是以日本侵略者为首的正统日军、日伪军以及与之勾结的土豪劣绅。
中国“十七年”电影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毋庸讳言,“十七年”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
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国电影的关注点仅为中国1949年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这两个时期,对“十七年”中国电影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评价大都较低,甚至得出中国“十七年”电影一片荒芜的结论。
重新认识“十七年”电影,已成为受到众多学者关注的富有启发性的文化课题。
本文对国内外“十七年”电影的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分析国内外研究此阶段电影的状况,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以期为既有的“十七年”电影研究提供更加宽广和多维的视角。
一、电影史与政治史的置换:电影意识形态史研究中国“十七年”电影,这是一个历史学上的划分而非电影学上的划分,它指新中国建立后到“文革”以前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即1949年至1966年,这样的划分显然与政治历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1]电影和政治之间的关系一度成为我们认知“十七年”电影的一个“范式”,成为自然而然的一种知识。
[2]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者们在当代电影史的编撰过程中将“十七年”电影史视为政治和艺术的斗争史。
1984年,陈荒煤主编的巨著(近70万字)《当代中国电影》(上、下),首次系统地纪录、总结了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3]它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评价和研究模式在当代中国电影史写作中的全面确立,并获得了权威性地位。
此后,当代电影史研究著作如《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以及《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等,虽然在研究切入点上各有千秋,但总体方法仍是走从电影与政治关系出发的路数,在实质上并没有突破这一评价和研究范式。
与国内电影研究界强调电影通史的著述有所不同的是,1980年以前欧美出版的关于中国“十七年”电影的书籍,大多属于信息性强于学术性的文献资料。
钟大丰《中国电影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十七年”中国电影(圣才出品)
第4章“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年~1966年)4.1 复习笔记一、“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一)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我国很快建立了国营电影生产体系、工业体系、发行放映体系,使电影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2.受到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巩固政权的需要、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闭关锁国的状态和国内政治运动的负面影响,“十七年”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二)发展历程1.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主要机构①1946年10月1日我党在东北解放区建立了第一个人民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
②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
③1949年11月26日建立“上海电影制片厂”。
④1949年4月,东影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此后一两年间相继拍摄了一系列故事片。
(2)代表人物新中国第一任电影局局长袁牧之,电影局艺术处处长陈波儿等同志,将一批政治上、艺术上有修养的成荫、王家乙、凌子风等同志,很快推上了电影导演的岗位。
(3)代表作品①1951年3月8日在全国26个大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展映了《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民主青年进行曲》、《团结起来到明天》、《陕北牧歌》、《辽远的乡村》、《女司机》、《人民战士》等故事片20部,还有《中国人民大团结》等六部新闻纪录片。
②解放初期私营厂生产的优秀影片:石挥编导并主演的影片《我这一辈子》、《关连长》;柯灵编剧、佐临导演的影片《腐蚀》;郑君里编导的影片《我们夫妇之间》;陈西禾编导的影片《姐姐妹妹站起来》等。
(4)创作特点建国初期全国革命形势空前高涨,广大电影工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工农兵、歌颂新生活,这一批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工农兵形象迅速占领银幕,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5)发展原因①党对电影事业方针政策的正确。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明确地规定了电影工作的方针和选取电影剧本的标准。
中国十七年(1949—1966)反特类型片的创作景观和叙述方式
【 关键词】“ 十七年”;反特 类型 片;打入型反特片 ;乔装型反特 片;侦破型反特 片
【 中图分类号】 99 9 2 J 0 ;J 7 . 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67( 09)0 一O 6 —0 0 8 —9 6 20 3 l2 9
一
、
中国反特类型片的定义
我 国理论 界和创作领域 长期将新 中国电影按照 “ 材” 的方式进 行划分或指 导创作 。而 题 题材主要是指 影片 “ 所具体 描写的主要事件 或生活现象 ”或 “ 所反映 的生 活现象 的对象 、性 质和范 围 。如 ‘ 村题 材 ’、 ‘ 农 工业 题材 ’、 ‘ 历史 题材 ’、 ‘ 战争 题材 ’等 ” 。【 ∞ l 如果 】 】 沿用这一方法 ,从题材角度 探查新 中国类 型电影 ,那么凡是 涉及革命力量 与特务 不法行为展
法 ,背景 、角色 、事 件和价值可称之 为类 型常规 ,它们是 界定各个类 型及 其次类型 的具体依 据。 j 及至于此 ,我们可 以从两个角度廓清 中国反特类型片 :广义上 ,凡是涉及革命力量与特
务 、间谍不法行为展开斗争 的影片都可 以称之为新中国反 特类型片 ;而就狭义 上讲 ,按照麦基 的观点 ,在广泛意义上被称之为反特类 型片的影片 中只有一部分 因为类型常规的一致存在而被 认为是类型意义上的反特类型片。
一 葺
蓖 卓 互【 n R m 0 甩 J I ∞一 互 z — B ∞ 0 nm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之我见
电 影艺术
《 上饶集中营》c赵一曼》 武训传》 .c 、 《 等一批 优秀影片o 中华女儿》 ( 获1950年捷克斯洛伐 克第5届卡罗维. 发利国际电影节“ 自由斗争
这是新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影坛上获奖。 M 白毛女) 全国上映后受到观众的热烈好 r )I 片)。 近年来, 十七年电影” 对“ 的评论有全面 评, 该片不仅获195 1年卡洛维. 发利国际电 否定的趋势, 认为“ 十七年电影” 从艺术的角 影节“ 特别荣誉奖”还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 , 度来看是“ 教化电影”毫无艺术价值可言, , 应 高票房十大影片之一。 在此阶段, 由于缺乏经 他们成为文革后复兴中国电影的中 该彻底否定。 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完全是用对 代导演, 笔者认为, “ 十七年电影” 虽然有政治 验, 在电影创作指导思想方面过分强调电影 于一个时代的否定来否定电影, 只是把电影 坚力量。 要求电影着重反映工农兵 人物塑造脸谱化等问题, 但无论如何, 的政治宣传作用, 放在历史背景下研究, 而不是从整个中国电 至上、 造成题材单一的倾 十七年” 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创作高潮, 的形象和当代重大题材, 影发展中来研究, 更没有研究这个时期的电 “ 向。 而195 1年对电影斌 武训传》 我们夫妇 、 《 影与观众的联系, 是非常片面、 偏颇的观点。 是优秀影片和优秀电影艺术家最集中的时 ( . 等影片的批判。 挫伤了部分 期, 是电影类型最丰富的时期, 也是中国电影 之间》 关连长》 以下谈谈笔者的观点。 一度导致了电影工作者 最贴近生活、 最贴近观众、 最受观众喜爱的时 创作人员的积极性, 一、十七年电影” “ 的成就总述 期。 在这个时期, 中国电影从创作到研究, 从 创作拘谨, 影片产量下降。 构建了完整的电影体系, 它对中 2. 全面发展阶段 “ 七年电影” + 期间, 是中国电影大发展 发行到放映, 这个阶段从1953年一1955年, 是新中 甚至是对几代中国人的 时期。 由于中美关系的急剧恶化和电影的政 国电影发展的影响, 都使得它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 国电影全面发展时期的开始, 对新中国电影 治作用, 好莱坞电影完全退出了中国电影市 影响, 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 这在这三年里, 电影事 场, 党和政府大力扶持国产电影机构, 当时的 座高峰。 业逐步走上了大规模发展和正规化建设的道 电影制片厂有北京、 上海、 八一、 长春、 珠江、 二、+ 七年电影” “ 的发展阶段 路。 [211953年, 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召开第 西安、 峨嵋、 新疆等八家, 另外还有中央新闻 同年, 电影局在北京 “ 十七年电影” 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 一届电影剧本创作会议。 纪录电影制片厂、 上海译制片厂、 上海科学教 两个会议都结合 根据对当时发展 召开第一届电影艺术会议。 育电影制片厂、 上海美术制片厂等专业类制 导致其在发展中几经沉浮, 对三年来电影剧本创作 清况的研究, 笔者认为“ 十七年电影” 的发展 反官僚主义的精神, 片厂。 筹建了保定电影胶片厂、 南京电影机 1 和艺术生产的领导工作中存在的违反艺术规 械厂、 哈尔滨电影机械厂、 上海电影机械厂、 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律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检查和批评, 提出了 八一电影机械厂、 北京电影洗印厂等电影工 1. 探索阶段 并大力倡导学习社 这个阶段从1949年一1952年。 新中国 今后的改进方针和措施, 业企业, 各大制片厂自己也都建立了洗印车 鼓励艺术家发挥 确定了电影“ 为政治服务, 为工农 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间为电影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此外, 中国电 成立之初, 从各方面反映革命的历史和现 的导向, 电影生产主要由北京、 上海、 各自的长处, 影家协会、 中国电影研究所、 中国电影出版 兵服务” 文化部邀请5位苏联电影专家来帮助制定 而当时的电影 实。 社、 中国电影资料馆、 北京电影学院、大众电 长春三地的电影制片厂完成, 《 政府的鼓励扶持, 他们虽然以 电影事业第一个五年计划。 影》 杂志社等研究、 宣传、 培养机构也相继成 工作者大多是解放前的电影人, 再加上经过3年的探索, 新 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电影创作中, 但在 经济条件的好转, 立, 使中国电影得到全面发展。 中国电影的 表演形式上却进行 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思想已经明确, 创作手段 类型也逐步完善, 除故事片外, 纪录片、 美术 电影的主题表现及拍摄、 日益成熟, 新中国电影在克服了探索阶段指 还面临着公私电影制片厂之 片、 科教片、 译制片的发展也非常迅猛。 中国 了艰难的转变。 导思想上的“ 的倾向和创作上的公式化、 左” 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方式等问题, 使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放映单位从1949年的 间的关系、 艺术水准大 400 多个发展到1965年的20363个, 其中农村 得新中国的电影人们开始了中国电影新的探 概念化现象的缺点后走向成熟, 电影生产逐步扭转停滞不前的局面, 这种探索也使得新中国电影的起步显得 大提高。 放映队有9835个, 电影观众人次从1949年的 索。 故事片产量稳步增长, 质量 虽然新中国电影起步艰难, 但还是 重新恢复了活力。 4700多 发展到1965年46.3亿。 到1965年为 非常缓慢。 《 ( . ( . . ) 明显提高, 美术片、 科教片等片种生产也有较 止, 中国发行放映公司共发行1213部长短影 摄制了 白毛女》 钢铁战士》 中华女儿)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摘要】“十七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建国初“写工农兵”,“写给工农兵看”思想的指导下,农村题材电影大量涌现,从内容到类型都表现出与时代命题高度契合的特征。
本文从类型出发,分别分析了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四种主要类型的特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分析各自的不同与相同点,总结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电影的特征。
【关键字】农村题材电影;农村改革斗争片;农业生产建设片;农民生活片;少数民族片中国是农业大国,国家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根系于农村和农民。
展现农村变化、反映农民生活的农村题材电影一直在中国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建国之初,百业待兴,尤其农业有了许多开创性的发展。
和平时代的人民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进步,电影成为国家宣传政策,普及文化的重要途径。
由于建国初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中国农业农民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题材电影随之兴起,并进入繁盛。
(一)多种原因促使农村题材电影发展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农村题材电影兴起新中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电影的商业化属性减弱,文艺属性增强。
电影不再按照商业化运作,而是作为国家对人民进行改革宣传和教育的重要艺术形似出现。
1949 年以后,电影类型衰亡,题材尊显,后者取代了前者,并且被赋予了前者所没有的意义和价值。
题材之所以享有这样的殊荣,是因为它不再是艺术性的商品,而成为计划性的宣教品。
电影所表现的生活内容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工业部、农业部、国防部等诸门类相对应,于是就有了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等。
另一方面,作为宣教产品,电影不但承担起建构‘革命历史’的任务,而且成为证明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和真理性的工具。
于是又有了革命历史题材、革命战争题材、反特题材、反腐题材、献礼片、‘主旋律’、‘五个一工程’等。
2、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村题材的繁盛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人数众多,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农民人口达到5346135,占当时总人口的86、74%,农民数量众多,且在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作用明显,当时的广大观众迫切需要通过银幕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以及现在国家建设情况、人民生活情况。
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一)建国初期的蓬勃发展1)主要艺术成就一是,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初步形成了自己新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电影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拍出的影片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后来“四人帮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二是,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国产国产故事片。
影片结构比较自由。
如《中华儿女》,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
2)存在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我国30年以来进步电影的优良传统,由于对中国解放前进步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认识不足,因此对解放初期私营厂生产的较好影片没能给予充分肯定。
如《我这一辈子》《乌鸦与麻雀》等影片。
3)主要导演和作品一是凌子风、翟强的《中华儿女》。
影片最大的特点是行是行,用拍摄纪录片的方法来拍摄故事片。
首先是编剧方面,故事一切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出发,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如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地流淌。
其次影片在体现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时,也流露出一种稚气,特别是在演员对白方面,舞台腔痕迹很重。
二是王滨、水华的《白毛女》电影《白毛女》从改编到摄制比较成功,既保留了歌剧的精华,又注意了电影艺术特点。
其电影语言的运用精炼而丰富、流畅而含蓄,导演极为注重环境描绘,要求典型真实。
三是石挥和《我这一辈子》在剧作方面,故事选取了在敌人营中普通善良的一份子的视角。
在剧作结构上,抓住了老巡警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展开几个横断面,围绕其命运而贯穿。
表演方面,石挥技艺高超,其表演既有安排和设计,又非常生活自然,不做作、不卖弄。
二)1956年前后的发展1)电影创作概况1952年,出现了《南征北战》反响不错的影片。
此后的五年间,影片的数量不断增加,基本以故事片见长。
如1954年的《鸡毛信》、1955年的《天仙配》等。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十七年”电影指的是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和成就。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主题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大多以革命、建设、劳动等为主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注重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强调真实、自然、朴素的风格。
同时,电影中的演员表演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次,中国“十七年”电影在技术制作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采用了先进的摄影技术和剪辑手法,提高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同时,电影中的音响效果和音乐配乐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电影增色不少。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这些电影作品,展现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为世界电影文化做出了贡献。
中国“十七年”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显著的技术进步。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十七年”电影指的是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和成就。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主题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大多以革命、建设、劳动等为主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与特点
中外电影分析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0.3.31“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特征由于当时受社会背景、帝国主义的影响,我们搞了相当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国内的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当时我们的文艺方针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因此政治风云的变化就不可能不影响到电影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
有人概括四起四落,在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这就是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60年代初期的发展尚未达到高潮,很快就由于政治原因而夭折了。
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正如已故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同志所说:“新中国电影文学的起点很高。
”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新中国电影。
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革命的艺术家们以真诚饱满的热情表现工农兵的生活。
他们是在些人而不是写政策,不是写战略站术。
编,演,导及全体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因此,拍出的影片才能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以后任何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比如,“四人帮”时期,虽然电影技术比解放初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重拍的彩色片《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都远远不如解放初期拍摄的同一题材的黑白片。
其次,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
如《中华儿女》,很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影片虽然有简单幼稚的地方,但很少条条框框的束缚。
在谈到艺术特点时,我们不可忽视这一时期私营厂生产的影片,他们保持了40年代后期各影视公司的艺术传统,拍出了不少既为工农服务又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质量的电影作品,像昆仑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我们夫妇之间》,文化影业公司拍摄的《我这一辈子》《腐蚀》《姐姐妹妹站起来》《关连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优秀影片,而《我这一辈子》《关连长》等更成为名片,永葆艺术魅力。
[电影]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
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
根据记载这一时期新中国共拍507部电影,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电影。
其中很多电影耳熟能详,例如《林则徐》、《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等等。
一定程度上来说,十七年电影抒写了我国的抗战史,抒写了一批英雄形象,比如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等。
张暖忻、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文章,在当时实际上承载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它的潜台词是电影应该脱离政治,应该非意识形态化。
一、十七年电影的民族性安德森认为,国家身份的历史建构,是想象与叙述的结果,他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定义民族道: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是透过共同想象,尤其是经由某种叙述、表演与再现方式,将日常事件通过报纸和小说传播,强化大家在每日共同生活的意象,江彼此共通的经验凝聚在一起,形成同质化的社群。
[2]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成为传播民族叙述的有效工具。
十七年电影主要描写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取得新中国的胜利。
从十七年电影选材上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凝聚着中华儿女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题材有着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极具民族凝聚力。
从创作方法上和表现形式来看,这一时期的影片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十七年电影由于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受到苏联电影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一些电影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到郑正秋的教化民众的影戏观,中国电影一直以来承载着这种教化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主流。
从十七年电影来看,大量的影片中透露出这种创作手法和创作观念。
例如《我这一辈子》中的海福的角色,从一个巡警在和申远的交往中,逐渐走向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林则徐》、《青春之歌》、《英雄儿女》等一系列的影片都带有强烈的教化色彩。
试论十七年“反特片”的“多质性”
在一篇讨论革命通俗文艺《白毛女》的论文中,孟悦坦率地指出,大多数研究者往往不言而喻地将革命文艺看作“纯粹的政治运作的产物”,对革命文艺的研究成为一种政治的表态,“当政治环境许可时,人们首先想到去做的往往是揭示其中的政治话语运作方式,以求对中国文化几十年的话语系统表示一种反思”,但却缺乏“对其更复杂的内容作学术性的分析”。
尽管孟悦承认这种“反思”具有某种正当性,但与此同时,这种反思“容易流于一种简单的贬斥”,它轻易地将福柯的“话语”理论抽象为一种“压迫机制”,但却无法做到像“福柯本身那样进行历史的知识考古学的研究”。
①这提示了我们,在各种轻易的“表态”与“反思”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十七年革命文艺“多质性”的历史构成进行细致的辨别和研究。
论及十七年文艺,“反特片”(也称为“反特惊险片”“惊险样式片”等)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因为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独有的类型,“反特片”的生成和传播与这一时期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政治以及文艺的生产机制紧密相连,更因为“反特片”的基本叙事模式,作为一种构成性的因素,内在于这一时期多种文艺创作的内部,甚至构成了一种“元叙述”模型。
正如胡克在其研究中指出的,“反特片”的根本特征在于“极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影片中人物形象基本是类型化的,人物性格、情节设置、叙事结构也基本定型,观众在影片开始时,就已经对敌/我双方阵营以及故事最终结局心知肚明,“观众观看时,期待自己熟知的影像与叙事在它们应该出现的时刻依次出现,每次辨认出自己熟悉的内容。
”②事实上,这一影片类型与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密切相关,1953年《电影剧作通讯》发布的一份《1954—1957年电影故事片主题、题材提示草案》中冯妮:今天,任何人要想认知“社会阴暗面”,上上网就够了,但电视剧要是自甘为黑幕教科书,就只能从暴露走向嗜丑。
如果生活本身需要被看作是“战场”,那么仅仅用自然主义的眼光去呈现它就是不够的,更值得期待的是当代影视能为我们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战略”。
审查与监督_十七年中国电影
审查与监督: 电影审查是 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电影文学的生命线。任何国 家都有电影审查,国民政府曾不止一次地制订、 颁布电影检查法。建国后十七年电影审查的特异 之处在于,第一,这种审查并非像世界大多数国 家 和 地 区 的 电 影 审 查 那 样 , 把 重 点 放 在 “性 与 暴 力”方面 ! ,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影片表现的思想 内容,尤其是政治倾向方面。换言之,电影审查 主要是政治审查,审查影片是否违反了主流意识 形 态 。 在 这 种 审 查 中 , “政 治 标 准 第 一 ” 贯 彻 始 终,而具有操作性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审查规则 始终没有确立。第二,十七年的电影审查机构及 其 职 权 处 在 不 断 的 改 变 与 调 整 (放 权 与 收 权 ) 之 中,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贯性。第三,由于十 七年中政治运动频繁,因此,对影片政治思想的 审查总是随着政治风向的变化而变化,又由于以 “不 断 革 命 ” 为 理 论 基 础 的 激 进 主 义 是 这 些 政 治 运动的主要内容,所以导致了审查标准不断地向 激进主义的文艺观靠拢 " 。第四,由于政治风向的 变化来自上层,政治标准完全由领导制订,加之 审查规则的缺失,以及中国封建文化—— — 一言堂, 长官意志的深重影响,电影审查常常成为当权者 和主管人的个人行为。一个剧本,一部影片的成 败生死常常系于某位领导的一句话。换言之, “人 治 ” 在 电 影 审 查 中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这 些 特 异之处决定了十七年电影文学的性质和基本走 向,可以说,中国电影文学的历史就是与电影审
查制度冲突、妥协、退避的历史。 上述 “中国特色”的形成、维系和巩固,要 归功于电影审查的具体做法,这里所说的具体做 法包括两个层面:制度性审查和运动性审查。 制度性审查是由国家专门设立的审查机构, 即电影局、电影局的上级主管单位文化部、文化 部的上级主管单位中宣部,以及相关的单位对剧 本、影片进行的常规性审查。这种审查机制确立 于 !#$% 年。此前,对剧本和影片是否需要审查, 审查的标准及审查机构等问题既未明确,也不统 一,有关政策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和较大的 随意性 # 。经过三四年的摸索和调整,一套行之有 效的、高度集中的层层审查机制建立起来。其标 — 志是 !#$% 年政务院和电影局制订的三个文件—— 《中 央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加 强 电 影 制 片 工 作 的 决 定 》 ( !#$% 年 !" 月 "& 日 , 政 务 院 第 一 百 九 十九 次 政 《故 事影片电 影剧本 审查暂 行办法 务会议通过) 、 (草案) 》 《关于各种影片送局审查次数的规定》 、 (!#$% 年 !! 月 $ 日电影局颁布)。这三个文件为 中 国 电 影 审 查 的 制 度 化 奠 定 了 基 础 —— — 确定了审 查机构,明确了审查标准,且审查标准具有相对 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概括而言,制度性审查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多级性。《故事影片电影剧本审查暂行
十七年中国电影小结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
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1951年3月8日在全国26个大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标志着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大发展。
这一时期出了不少优秀影片,如《中华儿女》、《白毛女》、《钢铁战士》、《我这一辈子》等。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电影《武训传》提出严厉的批判,紧接着全国开展对《武训传》的批判及其后的文艺整风运动,使建国初期电影第一次蓬勃发展的局面很快结束。
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10月至11月,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召开各制片厂厂长会议,重点讨论贯彻“双百”方针,改革电影体制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舍饭寺会议”。
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各电影厂开始试行以导演为中心,自由组合、自由选题、自负盈亏的“三自一中心”的改革方案。
电影创作在逐步前进,到1956年前后产量赶上并超过50年的水平,艺术质量也有新的突破,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1957年的反右斗争及康生的“拔白旗”扼制了第二次电影创作发展的大好局面。
1959年中国电影进入第三次大发展,达到了50年代的最高峰。
1959年新片展览月是第三次发展的标志。
好影片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林家铺子》、《风暴》、《青春之歌》等。
从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间,一个电影创新高潮正在形成。
由于召开了新侨、广州两次会议,周总理和陈毅亲自出席讲话,宣传党的文艺政策,电影从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在稳步地前进,掀起了一场电影艺术创新的热潮。
《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农奴》、《独立大队》、《阿诗玛》等正是这个潮流的产物。
全球电影史中的“十七年”中国电影交流史
全球电影史中的“十七年”中国电影交流史摘要:“十七年”电影研究中长期被忽略的一个面向,是中国电影史上这一时期与世界电影“同盟阶段”的关系。
本文将“十七年”电影放置回同盟阶段的全球电影之中,将“十七年”电影看做是全球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一个部分,并在梳理这一时期社会主义阵营的交流与实践的基础上,考察全球社会主义电影交流网络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可以从广义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来更好地理解“十七年”电影。
本文同时也尝试建立一种从“全球电影史”视角来讨论中国电影史的新范式。
关键词:全球电影史;十七年电影;电影交流史;行动者网络理论“电影交流史”(communicative history of cinema)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这个概念源于王垚发表的文章《电影交流史的问题、方法与实践》[1]。
其在处理电影“文化交流”中的译制片问题时,发现既有的译制片研究范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在“国别电影史”的编史学框架中很难解决“中国-电影史”(电影在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的历史)的问题。
因此,针对“文化交流”中的电影史研究,他综合了新史学和媒介研究方法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和电影节研究等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电影交流史”的研究框架。
一、国际电影节玛莉·德·法尔克参照达德利·安德鲁将国际电影节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将193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诞生到1968年因“五月风暴”而影响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的举办视为第一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电影节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革作为第二个阶段。
而进1980年代后,电影节被彻底专业化和产业化,也就标志着国际电影节正式进入了第三阶段。
[2]“同盟阶段”的国际电影节作为“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对外交流网络的核心,正处于世界电影节“第一阶段”。
电影节的举办单位通常是国家电影局/部,因而电影节在选片环节没有发言权,只是一种执行文化外交的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者要决定祥林嫂手中的鱼什么时候掉 ,要决定某
% " ! & " 个角色—— — 小蕙母亲的眼镜框是什么颜色 ! 。
制度性审查是计划经济和政治体制共同的产 物,由于组织生产,统购包销,电影失去了商品 的属性;由于政治取向,宣教需要,电影失去了 娱乐大众的功能,而沦为纯粹的意识形态工具。 制度性审查之所以要多级、多头、多变和多面, 说到底,是因为它要保证这一工具发挥出最大、 最好的宣传效果。另外,在政治运动中,多头性 审查还承担着为主管部门分担风险,推诿责任的 功能。而审查的变动不居则使僵硬的管理体制保 持一定的弹性,具有修补和改良体制的意义。多 级性、多头性和多面性是不变的,它们构成了一 个三维立体性结构,多变性是这个结构中唯一的 变量,这个变量的存在,使优秀作品的出现成为 可能 。大 体 上讲 , !$%& 年 之 后涌 现的 优 秀剧 作和 优秀影片大部分产生于放权及其前后的宽松时 期。但是,应该看到,制度性审查的整体结构塑 造了电影文学的基本性格,决定了题材、主题、 人物、情节的大体走向,并且极大地影响了电影 文 学 作 者 及 其 创 作 —— — 大小“婆婆”层层把关的 多级审查严重地束缚了剧作者的想像力和创造 性。多头审查在创作者的头上又增加了无数潜在 的 “婆婆”,使剧作者更加举步维艰,如履薄 冰。多方面的审查在保证影片质量的同时,也压 抑了剧作者的创新精神。 运动性审查虽然也是由专门的审查机构实 施,但是,这种审查是非常规的,偏离既定政策 的,其审查标准为当时的政治运动的目的所左 右。因此,这种审查虽然时常发生,但其标准谈 不 上 稳 定 性 和 连 续 性 , 当 然 , 也 有 一 条 “红 线 ” 贯 彻 始 终 , 那 就 是 以 “不 断 革 命 ” 论 为 理 论 基 础 的激进主义的文艺主张。由于这种运动性审查是 政治运动的产物,而这些政治运动大多是个人意 志的结果,因此,这种审查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 、 突 发 性 。 !$%! 年 % 月 , 毛 泽 东 发 动 的 对 《武 训传 》 的批 判, !$%’ 年 夏季 反右 “阳谋 ”的 实 现 , !$%( 年 “ 拔 白 旗 ” 运 动 的 降 临 , !$)# 年 “反 右 倾 ” 的 实 施 , 以 及 文 革 的 发 动 , 都 具 有 这
"
看,征求他们的意见,并通过电影厂,将这些部 门的意见、建议反馈给作者或导演 $ 。这种“有必 要 ” “送 往 有 关 部 门 征 询 意 见 ” 的 剧 本 在 所 有 剧 本中所占的比重,可以从中宣部部长周扬的讲话 中找到答案。 !$%" 年 ’ 月 !% 日,周扬在制片厂厂 长 联 席 会 议 上 明 确 指 出 : “作 品 的 审 查 , 还 是 要 有中宣部、文化部和与题材有关的业务部门两方 面负责。因为中宣部、文化部没有这样多方面的 知识来判断每一个剧本所表现的内容是否正确, 所以绝大部分的片子都必须要这样来共同负责, 而且有一些我们负不起责任的,最后还必须请总 理看一下。” % 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尽管电影的审 查形式不断调整,但是对这种多头性的审查制度 毫 无 触 动 。 作 为 电 影 审 查 的 “业 余 婆 婆 ” , 在 一 般情况下,这些有关部门的主要功能有三,一是 充当政策的把关人,二是提高影片的“真实 性”,三是及时制止影片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 。 三、多变性。这里所说的多变指的是审查形 式 。 所 谓 审 查 形 式 , 也 就 是 初 审 权 由 哪 一 级 (电 影局还是电影厂)掌握的问题。由于电影管理体 制严重地限制了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界的反对 之声不断。为了既推进电影事业,又维护这一体 制,文化部、电影局只好在审查形式上做文章。 这就导致了审查形式的变化不居,放权与收权成 为文化部和电影局经常上演的节目。 !$%& 年 !! 月 " 日至 !( 日, 在制 片厂厂 长会 议上, 为了 学习苏 联 “独 立 艺 术 工 厂 ” 的 经 验 , 改 进 生 产 制 度 , 电 影 局 “明 确 规 定 剧 本 审 查 一 般 由 厂 进 行 , 局 负 责 看完成片。” ’ 电影局放权不到一年,文化部在不 加 任 何 解 释 的 情 况 下 , 就 把 权 力 收 了 回 来 —— — !$%% 年 !) 月,文化部颁布《关于批准影片生产主 题 计 划 和 电 影 剧 本 的 规 定 》 “制 片 厂 的 审 查 权 不
彻 “双 百 ” 方 针 , 文 化 部 和 电 影 局 决 心 进 行 体 制
+ ) 。但是,接 改革,再一次将初审权下放到电影厂 (
踵而来的反右运动再一次使放权成了空话。六十 年 代 初 期 , 文 艺 政 策 调 整 期 间 , 这 种 “收 放 权 ” 的节目进行了第三次表演。此后,审查形式的改 革 史 终 于 画 上 了 句 号 —— — 电影从审查标准到审查 形式都被江青所操纵。 四、多面性。多面性指的是审查的范围。这个 范围无所不包,凡是与电影制作有关的大小情事尽 在其中。它不但要审查故事梗概,还要审查文学剧
新中国电影
审查与监督: 十七年中国电影
吴 迪
在中国电影管理体制的诸环节中,电影审查是 至关重要的一,是电影文学的生命线。任何国 家都有电影审查,国民政府曾不止一次地制订、 颁布电影检查法。建国后十七年电影审查的特异 之处在于,第一,这种审查并非像世界大多数国 家 和 地 区 的 电 影 审 查 那 样 , 把 重 点 放 在 “性 与 暴 力”方面 ! ,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影片表现的思想 内容,尤其是政治倾向方面。换言之,电影审查 主要是政治审查,审查影片是否违反了主流意识 形 态 。 在 这 种 审 查 中 , “政 治 标 准 第 一 ” 贯 彻 始 终,而具有操作性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审查规则 始终没有确立。第二,十七年的电影审查机构及 其 职 权 处 在 不 断 的 改 变 与 调 整 (放 权 与 收 权 ) 之 中,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贯性。第三,由于十 七年中政治运动频繁,因此,对影片政治思想的 审查总是随着政治风向的变化而变化,又由于以 “不 断 革 命 ” 为 理 论 基 础 的 激 进 主 义 是 这 些 政 治 运动的主要内容,所以导致了审查标准不断地向 激进主义的文艺观靠拢 " 。第四,由于政治风向的 变化来自上层,政治标准完全由领导制订,加之 审查规则的缺失,以及中国封建文化—— — 一言堂, 长官意志的深重影响,电影审查常常成为当权者 和主管人的个人行为。一个剧本,一部影片的成 败生死常常系于某位领导的一句话。换言之, “人 治 ” 在 电 影 审 查 中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这 些 特 异之处决定了十七年电影文学的性质和基本走 向,可以说,中国电影文学的历史就是与电影审
查制度冲突、妥协、退避的历史。 上述 “中国特色”的形成、维系和巩固,要 归功于电影审查的具体做法,这里所说的具体做 法包括两个层面:制度性审查和运动性审查。 制度性审查是由国家专门设立的审查机构, 即电影局、电影局的上级主管单位文化部、文化 部的上级主管单位中宣部,以及相关的单位对剧 本、影片进行的常规性审查。这种审查机制确立 于 !#$% 年。此前,对剧本和影片是否需要审查, 审查的标准及审查机构等问题既未明确,也不统 一,有关政策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和较大的 随意性 # 。经过三四年的摸索和调整,一套行之有 效的、高度集中的层层审查机制建立起来。其标 — 志是 !#$% 年政务院和电影局制订的三个文件—— 《中 央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加 强 电 影 制 片 工 作 的 决 定 》 ( !#$% 年 !" 月 "& 日 , 政 务 院 第 一 百 九 十九 次 政 《故 事影片电 影剧本 审查暂 行办法 务会议通过) 、 (草案) 》 《关于各种影片送局审查次数的规定》 、 (!#$% 年 !! 月 $ 日电影局颁布)。这三个文件为 中 国 电 影 审 查 的 制 度 化 奠 定 了 基 础 —— — 确定了审 查机构,明确了审查标准,且审查标准具有相对 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概括而言,制度性审查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多级性。《故事影片电影剧本审查暂行
!""
新中国电影
办 法 (草 案 ) 》 第 一 条 规 定 : “故 事 影 片 电 影 剧 本均由中央电影局审查,由中央文化部审查批 准 。 ” 第 二 条 第 一 款 规 定 : “作 者 提 出 电 影 剧 本 的故事梗概,其中包括剧本的故事轮廓、主要情 节、重要人物的性格描写等。先经创作所讨论认 为可以送审时,附上书面意见,送请电影局主管 副 局 长 审 查 。 ” 第 二 条 第 二 款 规 定 : “电 影 剧 本 故事梗概送电影局审查的同时,由创作所附送梗 概及意见若干份,由局分送艺术委员会委员审 阅,在限定日期内提出意见供主管副局长参 考。”这些规定说明,在电影局审查之前,剧本 要 通 过 另 外 两 级 —— — 创作所和艺委会的审查。也 就是说,创作所是一审,艺委会是二审,电影局 副局长是三审,文化部主管副部长是四审。所 以, 一个 剧 本实 际上 要 经过 四级 审 查。 !$%& 年以 后,剧本的审查权下放至电影厂 ! ,但是,审查的 层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创作所的审 查权被分给了两个部门和厂级领导。两个部门即 电影厂的文学部和厂艺委会,厂级领导即电影厂 主管艺术的厂长或副厂长。“一分为三”的结 果,使一个剧本至少要经过六道关口才可能投入 制 作 。 如 果 剧 本 内 容 “有 关 党 的 历 史 、 重 大 的 政 治 事 件 、 有 领 袖 出 现 的 场 面 ” 还 要 “根 据 文 化 部 主管副部长的指示送交中宣部审查批准。” ( 《故 事 影 片 电 影 剧 本 审 查 暂 行 办 法 (草 案 ) 》 第三条)也就是说,这类剧本要经过七道关口。 尽 管 在 《暂 行 办 法 》 制 订 之 前 , 电 影 局 就 已 经 意 识到 “审查制度多头紊乱” ;尽管在审查权下放
* ) 再被提及。” ( !$%( 年至 !$%’ 年上半年,为了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