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影院线行业监管体制

合集下载

电视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

电视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

电视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电视电影行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和广泛的影响力。

为了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创意的繁荣,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政府监管、市场竞争、版权保护以及内容审查等方面来探讨电视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

一、政府监管事实上,电视电影行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往往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对电视电影行业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指导。

比如,政府会设立专门的文化部门或电影局来对电视电影行业进行管理和监督,负责审核和批准电影制作和发行的相关事务。

此外,政府还会制定一些行业规则和标准,以指导电视电影行业的发展。

这些规则和标准旨在保护电视电影市场的公平竞争,维护行业的良好秩序。

政府通过设立奖励机制和补贴政策,鼓励优质作品的创作和推广,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竞争除了政府监管,市场竞争也是电视电影行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电视电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推动。

市场竞争可以有效地提高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市场竞争中,电视电影企业之间会通过运营策略、品牌推广和内容创新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市场也会对电视电影企业进行筛选,优质的作品和企业能够受到观众的认可和追捧。

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各国政府会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监管。

政府还会鼓励和支持中小电视电影企业的发展,以促进行业的多样化和繁荣。

三、版权保护在电视电影行业,版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电视电影作为一种知识产品,它的创作和传播离不开版权的保护。

版权保护既能够鼓励创作者进行创作,又能够保护创作者的权益,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各国都建立了版权法律和机构,来管理和保护电视电影的版权。

这些法律和机构的职责主要包括版权登记、版权维权和版权纠纷的解决等。

在电视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中,相关企业需要遵守版权法律的规定,获得合法的版权授权,保护作品的版权权益。

四、内容审查电视电影行业的内容审查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旨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电影制作发行监管管理制度

电影制作发行监管管理制度

电影制作发行监管管理制度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娱乐、表达、传递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由于电影的影响力和传播性质,制作和发行环节涉及的法律、道德、商业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电影作品的创作权益,加强电影市场的监管,各国纷纷实施了电影制作发行监管管理制度。

一、电影制作管理制度(一)制作许可证为了确保电影作品的质量和合法性,电影制作环节需要取得制作许可证。

制作许可证是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核心文件,由电影监管机构颁发。

在申请制作许可证时,制片方需要提交详细的拍摄计划、剧本、拍摄地点选定等相关材料,并承诺遵守法律法规。

(二)剧本审查制度电影剧本是电影创作的灵魂,其内容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影作品的质量。

因此,各国电影监管机构都采取了剧本审查制度,对电影剧本进行审核。

审查的重点主要包括政治敏感内容、不良价值观的传递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等方面。

只有通过审核的剧本才能进入后续的制作阶段。

(三)人员资质认证电影制作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协同配合,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等。

为了确保电影制作过程中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各国纷纷实施了人员资质认证制度。

专业人员需要参加相关考试或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二、电影发行管理制度(一)审查制度电影的上映对于社会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电影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不包含不良信息,各国都设立了电影发行审查机构。

在电影上映前,需要将电影送交审查机构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后方可获得发行许可证。

(二)票务监管制度电影的票务监管主要涉及票价管理、票房统计等方面。

为了保证票价合理、公正,各国设立了票务监管机构,对电影票价进行监督和调控。

同时,票房统计也是监管的重要内容,通过统计票房可以了解电影市场的状况,指导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决策。

(三)市场调控制度电影市场竞争激烈,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各国实施了电影市场调控制度。

这包括制定票房分成规定、防止垄断形成、限制外国电影进口等,以保护本国电影业的发展,促进电影市场的健康运作。

9-【中国电影行业基本制度探析】

9-【中国电影行业基本制度探析】

中国电影行业基本制度探析电影产业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文化产品消费成为观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中,国家对于电影产业的相关监管体制也在逐步完善中。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监管主要包括《电影管理条例》及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

为进一步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国务院已经正式公布《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对电影产业的监管将进一步上升至国家法律层面。

另一方面,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原国家广电总局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并由其履行以下原国家广电总局的相关职责。

目前,电影发行放映行业的主要监管制度包括:一、电影制作审查制度根据国务院于2001年12月25日颁布并于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电影管理条例》,国家实行电影审查制度,未经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的电影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电影片,不得发行、放映、进口、出口;电影制片单位在电影片摄制完成后以及电影进口经营单位在办理电影片临时进口手续后,报请电影审查机构审查;电影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的,由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发给《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于2006年5月22日颁布并于2006年6月22日起施行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电影片审查的管理工作,其中,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和电影复审委员会负责电影片的审查;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经申请可以受广电总局委托,成立电影审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持有《摄制电影许可证》的制片单位摄制的部分电影片的审查工作(属地审查),实行属地审查的省级广电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将送审影片提交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4年3月下发的《关于试行国产电影属地审查的通知》,将影片终审职能下放到省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

电视电影行业的规范制度

电视电影行业的规范制度

电视电影行业的规范制度电视电影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电视电影行业的规范制度。

一、电视电影行业的监管机构电视电影行业的规范制度需要由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执行。

在我国,电影行业的监管机构是国家电影局和相关的部门,电视行业则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负责。

这些机构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对电视电影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电视电影行业的准入标准为了保证电视电影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准入标准。

比如,电影必须通过国家电影局的审查批准,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才能上映;电视剧必须经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审查和备案。

准入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质量,保护观众的权益。

三、电视电影行业的创作规范电视电影的创作过程也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规范。

比如,编剧必须创作符合道德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导演和演员必须遵守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严禁进行非法活动或者传播不良信息。

此外,作品的拍摄、剪辑等环节也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电视电影行业的市场秩序为了维护电视电影市场的秩序,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市场规范。

比如,电视电影的宣传和推广必须遵守相关的法规和道德标准,不能夸大虚假宣传;电视台和电影院要按照规定放映经过审批的作品,不得私自放映不符合标准的影片;电视电影产品的销售和分发也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

这些市场规范的执行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健康有序,保护观众和消费者的权益。

五、电视电影行业的版权保护在电视电影行业,版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版权保护规范。

比如,禁止未经授权的盗版行为;加强对电视电影作品的版权登记和保护;加强对盗录盗播行为的打击等。

版权保护的严格执行有助于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促进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六、电视电影行业的社会责任电视电影行业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业,还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

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

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为了保障电影行业的良性发展,国家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以确保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等环节有序进行。

本文将就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电影审查制度电影审查制度是电影行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扮演着审查电影作品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艺术标准的角色,以保证电影在宣传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方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审查内容一般包括电影剧本、拍摄过程中的实景、影片内容等。

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电影行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保障观众的合法权益。

二、电影票务管理制度电影票务管理制度是指对电影票的销售、分配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的规定。

它确保了电影票的合规性,保护了观众的权益,并提供了便利的观影环境。

电影票务管理制度包括线上线下售票渠道的管理、分级定价的制定、观众身份验证、票务信息统计等方面。

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电影院经营管理,还提高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三、电影市场监管制度电影市场监管制度是保障电影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电影市场监管主要包括对电影市场的准入、规范市场秩序和管理市场行为等方面。

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防止相关违法行为,确保电影市场的公平竞争与良性发展。

同时,也能够提高电影产业的整体水平,提升电影作品的质量和观影体验。

四、电影产业扶持政策为了促进电影行业的发展,国家和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对电影项目的扶持资金、税收优惠、贷款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电影行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优秀电影作品的出现,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五、电影版权保护制度电影版权保护制度是保护电影创作权益的重要制度。

电影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电影版权保护制度主要涉及电影作品的著作权、表演权、发行权等。

这一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维护电影从业人员的权益,鼓励创作和创新,推动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行业监管与政策解读

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行业监管与政策解读

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行业监管与政策解读近年来,随着广播影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与媒体行业的不断进步,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行业监管与政策解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行业监管制度以及相关政策的解读,希望能够为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参考。

一、行业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体机构,其内容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包括新闻报道、娱乐节目、电视剧制作等。

为了保障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公平竞争与公共利益,行业监管制度的建立尤为重要。

首先,行业监管机构的设立是行业监管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

各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机构作为行业监管的主要执行机构,承担着监督、管理、执法等职能,为广播影视事业单位提供指导和服务。

此外,相关行业协会和组织也在行业自律和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行业准入制度是行业监管的重要环节。

广播影视事业单位需要通过严格的准入条件和审批程序才能取得经营许可证,从而保证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合法性与规范性。

准入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防止无资质、低质量的机构进入市场,还可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和形象。

第三,行业监管制度需要加强对广播影视内容的审核与评估。

广播影视事业涉及内容繁杂,对于其内容的审核和评估是保证媒体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相关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广播影视内容的监管力度,确保内容符合相关法规标准,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二、政策解读与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政策解读是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相关政策的阐述和解读,使广播影视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把握政策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提升服务品质。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及时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并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

政府官方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平台是宣传政策的重要渠道,可以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撰写政策解读文章等方式,向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和公众传达政策精神。

另一方面,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和理解。

电影行业管理制度规范

电影行业管理制度规范

电影行业管理制度规范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电影行业的运营,保障电影作品的质量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电影行业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规范。

一、电影制作许可证管理制作电影需要取得制作许可证,在许可证的申请和颁发过程中,需要对制作方的资质和条件进行严格审查。

制作许可证的颁发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只有符合要求的企业和团队才能获得许可证。

同时,许可证也应定期进行复审,以确保持证者一直保持符合要求的状态。

二、电影审查制度为了保护观众利益和社会道德,电影审查制度应该建立完善的规定。

在电影制作完成之后,需要经过专门机构的审查,以确保电影作品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标准,不含有违反国家政策和价值观念的内容。

同时,审查机构的工作应公正透明,遵循规定程序进行审查,确保审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票房统计与公示电影行业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票房,而票房统计与公示则是保证电影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应当建立统一的票房统计和公示机制,确保票房数据真实可靠,并及时对外公开。

相关机构应对票房统计工作进行监管,防止任何形式的数据造假和操控。

同时,对于票房数据的公示应当做到完整准确,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争议。

四、行业诚信建设电影行业的诚信建设是行业规范的基础。

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诚信档案,对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并公开,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

同时,行业组织可以加强行业内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法规素养,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版权保护和侵权打击电影行业是知识产权密集型的行业,版权保护和侵权打击对于维护行业利益和创作积极性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加强版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侵权监测和打击机制。

同时,要加强公众的版权意识,推动侵权行为的舆论谴责和道德约束,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版权的氛围。

六、市场监管和公平竞争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和公平竞争机制是电影行业管理制度规范的关键。

第三章国内影视传媒行业的监管及政策

第三章国内影视传媒行业的监管及政策

第三章国内影视传媒行业的监管及政策第三章.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的监管及政策(一)电影行业监管体系(1)行业主管部门我国电影行业的监管部门有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其中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职能部门,对电影及电视行业的管理体现在宏观管理方面。

国家广电总局为电影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国家广电总局下设的电影管理局负责,其主要职能为:拟定电影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管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指导并平衡电影题材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审查各类影片,发放或吊销影片摄制、公映许可证;承办有关审批电影制片单位和跨地区发行、放映单位的建立与撤销的工作;负责电影技术管理;管理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等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指导电影专项资金的收缴和管理。

国家广电总局在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即地方广播电视局负责所在地文化广播影视事业的行业管理,并履行国家广电总局赋予的行政审批权等。

(2)行业法规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基础,涵盖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审查、行业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3)行业监管政策①电影制作资格准入许可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国家对从事电影摄制业务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摄制业务。

国家广电总局负责对电影制作资格准入履行行政许可审批。

②电影摄制行政许可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依法设立的电影公司从事具体的影片拍摄工作必须经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并获得《摄制电影许可证》许可。

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许可证分为《摄制电影许可证》(俗称"甲证")和《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俗称"乙证")。

电影院线行政管理制度

电影院线行政管理制度

电影院线行政管理制度
电影院线行政管理制度
一、概述
为规范电影院线的权力行使、责任履行和内部治理,保障电影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和权限
1. 电影院线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
电影院线管理者是电影院线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电影院线的经营管理和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管理和监督电影院线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2)制定和实施电影院线的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
(3)统筹协调电影院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决定电影院线的人事任免和薪酬福利等制度;
(5)对电影院线的年度工作报告、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查和审核;
(6)批准重大决策和议案;
(7)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

2. 电影院线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1)市场推广部门:负责电影院线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执行,制定市场推
广方案、评估营销效果,维护和拓展客户资源等工作;
(2)放映部门:负责电影的放映和票务管理工作,保障观众的观影体验和电影
院线的日常营运;
(3)财务部门:负责电影院线的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内部
审计和管理,维护电影院线的财务安全;
(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电影院线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招聘、培训、绩
效考核、薪酬福利等工作;
1 / 3。

电影院线行业法律法规全面汇总

电影院线行业法律法规全面汇总

电影院线行业法律法规全面汇总近年来,电影院线行业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电影院线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电影院线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电影院线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梳理。

一、电影院线行业管理规定1.《电影放映管理条例》《电影放映管理条例》是我国电影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之一,于1996年颁布实施。

该法规对电影院线的建设、放映许可、放映设施、电影放映秩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旨在保证电影院线的正常运营和电影放映的良好秩序。

2.《电影放映许可管理办法》《电影放映许可管理办法》是对《电影放映管理条例》的具体细化和补充,于2001年颁布实施。

该办法规定了电影放映许可的条件和程序,明确了相关机构的职责和权力,为电影院线的合法经营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3.《电影放映许可证管理规定》《电影放映许可证管理规定》是针对电影院线营业执照的具体管理细则,于2010年颁布实施。

该规定对电影院线的设立、许可证申请、使用期限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电影院线在经营过程中合法经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电影发行相关法律法规1.《电影发行管理条例》《电影发行管理条例》于2003年颁布实施,是我国电影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

该条例规定了电影发行的行政许可制度、发行单位的资质条件、电影发行的程序和要求等,通过对电影发行的监管,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2.《电影片配额管理办法》《电影片配额管理办法》于2015年颁布实施,目的是规范电影片的引进和发行。

该办法明确了电影片配额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要求电影片的引进和发行单位必须符合相关资质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比例引进和发行优秀的国内外电影作品。

三、电影市场监管法律法规1.《电影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电影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于2016年颁布实施,旨在促进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电影业的规章制度与电影制作

电影业的规章制度与电影制作

电影业的规章制度与电影制作现代电影业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的行业,为了维护正常秩序和保障电影制作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不仅适用于电影的各个环节,也涉及到与电影制作相关的其他方面。

本文将探讨电影业的规章制度以及电影制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定。

一、电影行业的规章制度1. 电影监管条例:电影监管条例是国家层面对电影产业实行管理的法规。

此条例中规定了电影创作、拍摄、上映等各个环节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例如,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必须确保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场景的建设符合要求等。

2. 电影审查制度: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电影审查机构,负责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

电影审查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保护未成年观众的身心健康等。

电影制作公司需要将电影提供给审查机构审查后方能公映。

3. 版权保护制度:电影产业需要保护创作者的版权。

版权保护制度规定了电影作品的创作权、发行权等归属问题,为电影制作人提供了合法的权益保障。

4. 责任追究制度: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违反了相关规定,比如侵犯了他人权益,制片方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电影制作的规定1. 剧本创作:电影的制作从剧本的创作开始。

剧本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并且要与电影监管条例的规定相一致。

剧本创作应注重创意、逻辑性和艺术性,以确保故事内容的吸引力和可塑性。

2. 拍摄设备:电影制作需要使用各种拍摄设备,如相机、摄影机等。

拍摄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检测和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3. 拍摄场地:电影拍摄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

拍摄场地的选择应符合电影故事背景的需求,并且需要取得相关许可。

例如,如果需要在公共场所进行拍摄,需要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4. 演员表演:演员在电影制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演技和形象要求。

电影制作公司需要根据剧本的需要,进行演员的选拔和培训,确保演员的素质和形象能够与角色相匹配。

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

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

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电影行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表达形式,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产业体系。

为了维护该产业的有序运作,各国纷纷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围绕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展开讨论,介绍其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意义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电影市场的运作,防止市场乱象的发生。

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准则,可以促使电影企业遵循公平竞争原则,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管理制度可以保护电影从业人员的权益,提高他们的劳动条件和待遇。

同时,管理制度还可以加强对电影版权的保护,维护电影创作的合法权益。

二、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现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行业管理制度各有不同,但都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产业利益为核心目标。

以中国为例,中国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包括政府主导的审查制度、票房监管机制、引进片配额制度等。

这些制度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挑战。

美国电影行业则以市场为导向,较少政府干预,采取多元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电影行业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版权保护等新的挑战。

因此,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另一方面,观众对电影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电影行业需要通过创新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来满足观众需求。

这也需要管理制度与时俱进,支持电影产业的创新发展。

结语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规范市场秩序、保护从业人员权益以及适应技术变革,电影行业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同时,管理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优化和完善。

只有如此,电影产业才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影视作品。

电影放映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电影放映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29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7月22日
国发[2009]30号
3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0年1月21日
国办发[2010]9号
31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2010年4月8日
银发[2010]94号
3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5年5月8日
国家广规定二
2006年2月20日
国家广电总局令[2006]第51号
11
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2001年12月18日
广发办字[2001]1519号
12
关于成立电影院线报批程序的通知
2002年3月5日
6
文化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
2004年10月18日
文产发[2004]35号
7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2005年4月13日
国发[2005]10号
8
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
2004年1月1日
国家广电总局、商务部、文化部令[2003]第21号
9
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目前对本制作发行商发行院线发行发行放映公司电影业务的开展较为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下: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001年10月27日
国家主席令[2001]第58号

影视传媒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影视传媒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C、院线的影院加盟经营
根据《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以签约形式组合的院线,签约期不少于3年(含3年);一个影院只能加入一家院线,签约期满后,可以重新进行选择。根据《关于成立电影院线报批程序的通知》,院线内的成员不得无故解约,解约要按相关规定报批和备案。根据《关于促进电影制片发行上映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影院以签约形式加盟院线的,签约期原则上不少于三年,签约期间,影院如改签加盟资产联结在50%以上院线的,经与签约院线协商,可改签加盟资产联结院线。鼓励电影院线公司与影院以资产形式联结。
(1)院线经营业务的行业监管
为了减少发行层次、增加发行渠道、促进影片流通以及合理分配制片发行放映利益,国家广电总局及文化部于2001年12月18日颁布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提出: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此后,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于2002年3月5日及2003年11月21日颁布《关于成立电影院线报批程序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对于院线发行制度相关事宜进行了进一步规定。
(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草案)》,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统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7月印发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职能主要包括:负责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政策、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制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事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负责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负责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并承担相应责任,指导对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设电影局,承担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等职能。

国内电影院线行业监管体制概要

国内电影院线行业监管体制概要

国内电影院线行业监管体制概要第一篇:国内电影院线行业监管体制概要我国电影院线、影院行业的监管体制主要涵盖业务资质管理和业务经营过程审查等方面。

(1业务资质管理国家对电影院线、影院行业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片的发行、放映活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的行业行政管理部门。

A、院线组建的行政许可原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

院线经营应取得《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

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设立电影发行单位,应当向省级电影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设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影发行单位, 应当向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原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实行隔年检验制度, 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其管理权限,对其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国家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现有院线公司或单独组建院线公司。

B、影院开立的行政许可在影院完成投资建设后,即可向电影主管部门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

经营电影放映业务, 须报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国家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

根据《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 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 在中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条件下, 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和经营演出场所、电影院。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者可以独资形式新建、改建影院。

(2业务经营过程审查 A、贴片广告、映前广告管理根据《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贴片广告和映前广告管理的通知》 ,影片贴片广告、映前广告一律加在《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前,并在电影票面上标注的放映时间前放映。

电影监管的法律制度分析

电影监管的法律制度分析

电影监管的法律制度分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一、电影监管主体法律制度分析(一)香港电影监管主体制度香港电影电影作为整个华语电影的先驱者,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

发达的电影工业和成熟的商业电影运作模式>使得香港孕育了独特却适宜的电影监管制度。

香港地区的电影监管制度融合了电影检查和分级制度两种制度,其规范化运作始于1988年制定的《电影检查条例》(1995年、1999年经过部分修订)以及附属的《电影检查规例》。

其中,电影检查即电影实行上映许可制度,并有强制性的罚则作为保障。

在香港,任何电影上映均应获发豁免证明书或核准证明书,否则视为犯罪,经定罪后可处罚款约20万美元及1年监禁。

通常,电影检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经核准上映的影片进行评级以便向公众选择和观看影片提供参考和提示。

由于香港的电影检查标准较为明确和宽松,电影分级比审查许可在电影审查职权的行使中更有分量。

在香港,电影检查处(以下简称“电检处”)专门负责执行香港电影的检查和分级,它设在港区政府影视及娱乐管理处下属的影视及娱乐管理科,是具有官方性质的审查机构。

根据现行的《电影检查条例》第392章的规定,电检处由如下三个独立单位构成,具体职责如下:其一,电影检查监督(或称监督):即影视及娱乐管理处处长,由行政长官任命。

监督负责受理上映前送呈的影片;对符合条件的影片进行豁免;对经发布的影片宣传资料作出核准决定。

其二,检查员小组:由特区行政长官不时委任的人担任,每次委任均须在宪报上公告。

其职责范围包括:检査未予豁免的影片;核准影片上映和对影片进行分级。

其三,顾问小组:由监督不时委任的人组成,委任时由监督不时发通知。

顾问小组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流动性较强,一般任期为一年。

该小组成员约250人,其中吸纳较多的如电影专业人员、法律人士、教师、高校学生和家庭主妇等成员,使官方的电影审查引入了公众参与机制和外部监督。

他们的职责是专门向电影检查员提供检查和分级的咨询意见。

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

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

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近年来,随着电影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内电影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电影行业管理制度中的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进行探讨,旨在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版权保护在电影行业中,版权保护是关乎创作者权益和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针对电影作品的版权保护,相关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 完善版权登记制度:建立健全版权登记平台,为电影创作提供版权登记服务。

通过版权登记,可以确认权属,维护创作者合法权益。

2. 加强版权法律教育宣传:加大版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版权意识的重视和尊重。

同时,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违法成本,维护版权利益。

3. 加强版权监测和维权力度:建立版权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制止侵权行为。

对于发现的侵权行为,加强维权力度,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二、市场监管电影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有序和保障公众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电影行业管理制度中,市场监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施:1. 加强电影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健全电影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

要求有资质的机构才能参与电影行业,杜绝不合规的经营者。

2. 完善票房统计和发布制度:建立完善的票房统计和发布机制,确保票房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性。

加强对票房造假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3. 强化市场监测和反垄断力度:建立市场监测机制,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测和评估。

对于出现的市场垄断行为,要依法进行调查和打击,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4. 加强电影宣传广告监管:制定相关宣传广告管理规定,对电影广告的内容、形式、真实性等进行监管。

杜绝虚假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

结语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中,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的相关措施和政策,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影行业的繁荣和良性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推动电影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电影产业管理制度的市场监管与文化推广

电影产业管理制度的市场监管与文化推广

电影产业管理制度的市场监管与文化推广在现代社会中,电影产业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形式和经济产业,扮演着推动文化传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为了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市场监管和文化推广的有效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影产业管理制度在市场监管和文化推广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并讨论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些制度以促进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市场监管的重要性市场监管是对电影产业中各类市场行为的管理和监督。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监管是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对电影产业而言,市场监管能够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市场监管能够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管控,遏制非法经营行为和不正当竞争,保持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运行。

其次,市场监管有利于推动电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监测市场状况和消费需求,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政策,鼓励电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内容创作,改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再次,市场监管能够保护消费者权益。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品,观众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需得到保护。

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影内容的审查,打击低俗、暴力和违法违规片,同时规范票务销售,杜绝侵权和虚假宣传。

最后,市场监管还能促进电影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电影产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秀电影作品和技术,扩大电影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文化推广的必要性文化推广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向公众宣传推广电影文化,提高观众对电影的认知和参与度。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艺术表达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其文化推广不仅可以促进电影市场的繁荣,还能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首先,文化推广有助于弘扬本土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拥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特色。

通过推广本土电影作品,展示当地历史、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可以增强本国观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并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电影行业加强电影制作与发行监管

电影行业加强电影制作与发行监管

电影行业加强电影制作与发行监管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增多。

为了保障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对电影制作与发行环节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影行业加强电影制作与发行监管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措施。

1. 建立健全制度为了加强电影制作与发行的监管,行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首先,应加强对电影制作公司的注册和审核,确保其具备合法资质和技术实力。

其次,应建立严格的拍摄计划和剧本审核制度,防止低俗内容和不良影响的传播。

此外,还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和惩戒措施。

2. 强化行业自律除了政府监管外,电影行业自身也应加强自律,形成良好的行业氛围。

行业协会可以起到组织协调的作用,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准则,引导电影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

同时,可以建立电影行业的信用体系,对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和曝光,以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3. 完善制作环节的监管电影制作是电影成功的关键环节,加强对其监管是保障电影质量和内容的重要手段。

首先,应加强对电影拍摄现场的监督,确保安全和秩序。

其次,应加强对电影剪辑、音效和特效等后期制作环节的监管。

这些环节不仅关乎电影的质量,也关系到版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的合法性。

4. 加强发行环节的监管电影发行是使电影作品真正触达观众的关键节点。

加强对电影发行环节的监管,有助于提升电影市场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电影发行机构注册和审批制度,保证发行商的合法经营和资质。

其次,应加强对电影院线的监管,确保电影作品能够公平、公正地播放。

另外,还应加强对影片上映时间和票房数据的监测,防止虚报票房和炒作行为的发生。

5. 提升监管技术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监管手段也需要不断提升和创新。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监测和分析电影制作与发行环节的情况。

同时,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和在线视频网站的合作,共同打击盗版、色情、低俗和违法内容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电影院线、影院行业的监管体制主要涵盖业务资质管理和业务经营过程审查等方面。

(1)业务资质管理
国家对电影院线、影院行业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片的发行、放映活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的行业行政管理部门。

A、院线组建的行政许可
原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

院线经营应取得《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

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设立电影发行单位,应当向省级电影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设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影发行单位,应当向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原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实行隔年检验制度,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其管理权限,对其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国家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现有院线公司或单独组建院线公司。

B、影院开立的行政许可
在影院完成投资建设后,即可向电影主管部门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

经营电影放映业务,须报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国家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

根据《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在中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和经营演出场所、电影院。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者可以独资形式新建、改建影院。

(2)业务经营过程审查
A、贴片广告、映前广告管理
根据《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贴片广告和映前广告管理的通知》,影片贴片广告、映前广告一律加在《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前,并在电影票面上标注的放映时间前放映。

不得在电影放映中播放广告。

B、计算机售票管理
根据《关于加强院线公司影院计算机售票管理的通知》,凡加入院线的影院,必须使用经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审查并备案的计算机售票软件系统。

影院申请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向当地省级电影主管部门申报。

省级电影主管部门确定其编码(包括全国统一编码及上报编码),并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备案。

安装计算机售票的影院必须使用计算机售票,并使用由省级电影主管部门统一编码印制(或监制)的专用电影票纸。

影院无权印制专用或代用的各类电影票。

各类兑换券、电影卡、团体票等必须换成计算机票方能进场观影。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和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委会将组织相关小组,对各省及各院线使用计算机售票的情况进行检查。

C、国家电影专项资金上缴和返还管理
《电影管理条例》、《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上缴的实施细则》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县及县以上城市电影院电影票房收入,按5%的标准征收国家电影专项资金。

缴款单位通过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管理委员会汇总上缴国家电影专项资金。

根据《关于对新建影院实行先征后返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的通知》,2002年1月1日起正式营业、银幕数在3块(含3块)以上的新建影院(含原有影院异地拆迁新建),可申请先征后返国家电影专项资金。

其中,2004年1月1日起正式营业的影院,经批准可享受三年(36个月)先征后返国家电影专项资金。

根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资助城市影院改造办法》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城市影院改造,给予一次性资助。

根据《关于继续评选国产影片放映
优秀单位的通知》规定,被评为国产影片放映的优秀单位分别给予不同档次、不同比例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先征后返的优惠额度。

根据《关于返还放映国产影片上缴电影专项资金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影院全年放映国产影片票房达到票房总收入分别为50%(含)以上、45%(含)至50%及不到45%但国产影片票房较上年增长的,分别返还100%、80%和50%已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

根据《关于“对新建影院实行先征后返政策”的补充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在执行三年先征后返期满后,东中部地区县级城市及乡镇、西部地区省会以外城市的新建影院,当年放映国产电影片票房收入达到总票房收入45%(含)以上的,从下一年度起可继续享受电影专项资金先征后返政策。

此外,为贯彻落实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和《2009年广播影视改革工作要点》,推动电影数字放映,鼓励影院积极安装数字放映设备,加快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转换,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委会颁布了《关于对影院安装2K和1.3K数字放映设备补贴的通知》,对于“2010年1月1日后投入运营的新建影院,50%(含50%)以上的放映厅安装2K或1.3K数字放映设备的,可享受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对新建影院实行三年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