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饲料行业的政策环境与产业政策研究
![饲料行业的政策环境与产业政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18272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b.png)
饲料行业的政策环境与产业政策研究饲料行业是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产业,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政策环境和产业政策对饲料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对饲料行业进行研究。
一、政策环境1. 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饲料行业发展的基础,农业部门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影响着饲料行业的发展方向。
例如,农业部门在调控农业生产中对各种有关农产品的扶持政策,会对饲料行业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支持,进而推动其发展。
2. 环境保护政策:随着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对饲料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国家对饲料行业排污和废弃物处理等环境问题提出了严格的限制和要求,对饲料企业的环保投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 贸易政策:贸易政策对饲料行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家对进口饲料的限制和监管政策,以及对饲料出口的鼓励和支持政策,都会直接影响饲料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二、产业政策1. 行业准入政策:国家对饲料行业的准入政策起到了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的作用。
例如,国家对饲料企业的注册和生产许可要求,以及对进口饲料的检验检疫等要求,都对行业参与者进行了约束和规范。
2. 产业布局政策:国家对饲料行业的产业布局政策起到了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例如,国家对饲料企业的区域布局和产能限制进行调控,以促进饲料行业的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3. 技术创新政策:国家对饲料行业的技术创新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鼓励。
例如,国家对饲料行业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投入进行补贴和奖励,以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提升。
4. 财税政策:财税政策对饲料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国家对饲料企业的税收政策,以及对饲料原料的赋税政策,对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 畜牧业政策:畜牧业政策是饲料行业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国家制定的畜牧业政策,如对畜牧养殖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对饲料行业的供给和市场需求产生了直接影响。
我国饲料行业监管体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汇总分析
![我国饲料行业监管体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汇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d52dfb4431b90d6d85c7bf.png)
我国饲料行业监管体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汇总分析一、饲料工业行业管理体制分析我国饲料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及地方各级饲料主管部门承担饲料行业管理的具体职责。
饲料行业自律性管理组织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和中国畜牧业协会。
二、国内政策——2016年10月,农业部发布《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饲料产量稳中有增,质量稳定向好,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安全高效环保产品快速推广,饲料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通过5年努力,饲料工业基本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为养殖业提质增效促环保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备案管理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9〕6号)要求,加强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监管,促进饲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农业农村部将实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备案管理。
——2019年10月,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与饲料相关的内容如下:1、鼓励类1)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农药、兽药等优质安全环保农业投入品及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开发;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2、限制类1)新建、扩建古龙酸和维生素C 原粉(包括药用、食品用、饲料用、化妆品用)生产装置,新建药品、食品、饲料、化妆品等用途的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12、维生素E 原料生产装置;3、淘汰类3万吨/年以下饲料磷酸氢钙。
我国饲料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一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整理我国饲料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二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整理三、饲料行业相关标准分析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是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导,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基础的饲料标准体系,在饲料生产经营、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1年中国饲料加工、生猪及生猪养殖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2021年中国饲料加工、生猪及生猪养殖行业相关政策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07b123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7c.png)
2021年中国饲料加工、生猪及生猪养殖行
业相关政策汇总
农业农村部主要负责起草畜牧业、饲料业、畜禽屠宰行业、兽医事业发展政策和规划;指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监督管理畜禽屠宰、饲料及其添加剂、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组织实施国内动物防疫检疫;承担兽医国际事务、兽用生物制品安全管理和出入境动物检疫有关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拟订推进食品安全战略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并组织实施,对肉制品生产加工、肉类及肉制品经营环节进行监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拟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各地农牧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部门等行政机关负责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工作。
饲料加工业所属的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生猪养殖及屠宰行业的自律组织为中国畜牧业协会和中国肉类协会。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为了推动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和生猪屠宰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为基础的多层次法律法规体系,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及措施,同时颁布了众多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具体情况如下:
2、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近年来,中央委员会以及国务院下属的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针对饲料加工行业、生猪养殖及屠宰行业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文件,具体内容如下:。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相关制度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相关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9a79e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4.png)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相关制度一、引言饲料质量安全关乎人们日常饮食的安全健康,是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规范饲料生产、销售等环节,保证饲料质量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和相关制度,本文将对这些规范和制度进行介绍。
二、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法》该法规定了饲料生产、销售、使用的基本要求,明确了饲料卫生注册管理制度、饲料中有害物质及其使用管理、饲料使用、添加剂和非营养添加物管理等重要内容,是保证饲料质量安全的基石。
2.《饲料卫生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法》的细化和补充,主要涉及饲料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规范、饲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限制、饲料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执行等内容,以及对有关部门职责的明确。
三、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1.饲料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22000-2006)该规范主要针对饲料生产企业制定,要求企业在生产、存储、销售中坚持科学管理、卫生保障和安全管理相统一,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2.饲料添加剂和非营养添加物使用管理规范(GB/T 23331-2009)该规范规定了饲料添加剂和非营养添加物的使用范围、限度和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方法等,使得添加剂和非营养添加物在生产中更加规范化、安全化和可控。
四、饲料质量安全相关制度1.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标准及方法该标准规定了对饲料中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的范围、方法、指标及标准值等,包括饲料中的重金属、农药、兽药等有害物质。
2.饲料生产企业质量监控制度该制度是由饲料生产企业制定的内部管理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监测饲料原料、添加剂和非营养添加物等环节中的质量控制点,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五、总结以上是我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和相关制度的简要介绍,这些规范和制度的实施,有效保障了饲料质量安全,提高了规范化水平,保障了人们的日常饮食安全。
饲料企业生产管理制度
![饲料企业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28c36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0.png)
饲料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饲料企业生产管理,保障饲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饲料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
第三条饲料企业应当按照《饲料生产管理规范》和《饲料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制定并执行本制度。
第四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并执行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饲料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生产、销售不合格的饲料产品。
第六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记录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于追溯和分析。
第七条饲料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生产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第八条饲料企业应当定期进行生产设备和场所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地面清洁卫生。
第九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料采购和检验制度,确保采购的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第十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第二章生产过程管理第十一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料入库管理制度,对进货原料进行检验和登记,对不合格原料及时处理或退货。
第十二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料配料管理制度,对配料操作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配料准确。
第十三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第十四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生产场所的清洁和卫生管理,杜绝污染。
第十五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包装及成品入库管理制度,对成品进行检验和登记,确保产品的安全。
第十六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抽检制度,对成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
第十七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问题处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确保不良品不流入市场。
第三章质量控制第十八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对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
第十九条饲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检验体系,对原料和成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建立相应的检验记录。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95763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3.png)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饲料质量安全监
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24.02.05
•【文号】农办牧〔2024〕6号
•【施行日期】2024.02.0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畜牧业
正文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方案》的通知
农办牧〔202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全国畜牧总站,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蜜蜂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我部制定了《2024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24年2月5日。
饲料经营管理制度
![饲料经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67ec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d.png)
饲料经营管理制度一、绪论饲料经营管理制度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明确饲料生产、经营等环节的管理责任和程序,规范和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管理规章制度。
饲料生产企业要严格遵守并落实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饲料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
二、饲料生产企业管理组织机构1.总经理办公会总经理办公会是饲料生产企业决策的最高机构,由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企业整体经营管理和战略部署。
2.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负责饲料的生产及工艺、技术等相关工作,包括生产车间、设备维护等。
3.质量监控部门质量监控部门负责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包括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抽检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4.销售部门销售部门负责饲料产品的市场开拓和销售工作,包括客户关系维护、产品推广和市场调研等。
5.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负责饲料生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资金管理、成本控制、会计核算等。
6.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饲料生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和福利管理等。
7.综合部门综合部门负责企业内务管理等杂项工作。
三、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1.原料采购管理(1)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原料采购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采购原料。
(2)对进货原料,应进行抽样检测,并建立供货商档案。
2.生产管理(1)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饲料生产。
(2)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都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点,并进行记录。
3.质量监控(1)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每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都应进行抽检。
(2)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进行溯源。
4.销售管理(1)销售部门应建立客户档案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
(2)建立销售订单管理制度,确保订单的准时交付。
5.财务管理(1)财务部门应建立健全的财务报表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
饲料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饲料行业法律法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a1422f001f69e3143329490.png)
(三)怎样认识管理规范
针对饲料行业量身定做
借 鉴 理 念
首部针对饲料企业生产运行提出的技术性规范
(三)怎样认识管理规范
17项 管理制度
22个 操作规程
43种 记录表单
覆盖全过程
控制全要素
(三)怎样认识管理规范
几个特点 强制性:管理部门督促企业实施 实用性: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灵活性: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执行 操作性:许可审核 监督检查
—产品质量控制:6个检查内容:现场质量 巡查、产品质量检验、产品留样观察、不 合格品处理、实验室管理、检验能力验证。 25个检查细目。
上述3个单元检查细目占比81%,无论从数量 还是重要性上都是最为关键的。
—产品贮存与运输、产品投诉与召回、培训 卫生和记录管理、企业守法与履行法定义 务情况
饲料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四)主要内容
一、明确适用范围
二、规定企业原料采购管理责任 要求企业建立原料供应商选择、评价再评价制度,履行原料查验、检验 义务,建立原料进货台帐、仓储管理制度,实施出入库记录和垛位卡管理。
三、规定企业生产过程管理责任 要求企业制订工艺设计文件、生产操作规程和记录表单,按照工艺组织生产 并记录生产情况,建立配方管理制度、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和关键设备档案, 记录设备维护、保养情况。
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名单》(1519号公告)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176号公告)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1224号公告) 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168号公告、220号公告补充说明)
《饲料添加剂和添加 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 准文号管理办法》
饲料管理法规体系概况
![饲料管理法规体系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e5a41f2a49649b6649d7471e.png)
第五章 产品储存与运输 规定了企业在产品贮存及运输方面的具体要求 如建立产品仓储管理制度、建立销售台账、实施出 入库记录和垛位标识(biāozhì)卡管理等。
第六章 产品召回 规定了生产企业召回产品的具体操作程序、召回产 品的处理方式、客户投诉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号公告)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dòngwù)饮用水中添加的物质》(农业部1519号公告)
第三页,共33页。
商品(shāngpǐn)饲料产品分类
饲料添加剂,营养性和一般(《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复合(fùhé)预混合饲料(复合(fùhé)预混料)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多矿) 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多维) 浓缩饲料 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单一饲料(《饲料原料目录》)
第九页,共33页。
★生产许可证注销 1.生产许可证依法被撤销、撤回(chèhuí)或依法被吊
销的; 2.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按规定续展的; 3.企业停产一年以上或依法终止的; 4.企业申请注销的; 5.依法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十页,共33页。
管理制度和规定(guīdìng)
(三)产品批准文号制度和文号管理 饲料添加剂、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应当办理产品批准文号。 变化:★批准文号不再设立有效期 ★批准文号申报材料简化(如取消饲喂效果报告)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复核检验简化 同一产品类别中,相同适用动物品种和添加比例 的不同产品,复核检验只需提交一个产品的样品。 ★申请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的,需提供省级饲 料管理部门指定的饲料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主成 分指标检测(jiǎn cè)方法验证结论,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除 外
2014年饲料添加剂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饲料添加剂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d712d9c1c708a1284a44ba.png)
2014年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1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4)1、行业监管体制 (4)(1)饲料行业 (4)(2)饲料添加剂行业 (5)2、行业主要的法律法规 (6)3、行业政策 (7)4、行业标准 (9)二、饲料行业概述 (11)1、饲料的基本定义 (11)2、饲料的分类 (11)(1)按饲料对象分类 (11)(2)按饲料配方分类 (11)①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11)②浓缩饲料 (12)③合饲料 (13)3、饲料行业的发展概况 (13)三、饲料添加剂行业概述 (14)1、饲料添加剂的含义 (14)2、饲料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饲料添加剂的发展 (15)3、绿色高效的新型饲料添加剂进入世人视野 (19)四、行业技术水平 (20)五、行业进入壁垒 (22)1、行业进入许可壁垒 (22)2、技术壁垒 (23)3、营销壁垒 (24)4、品牌壁垒 (24)六、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24)七、影响本行业发展的因素 (25)1、有利因素 (25)(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25)(2)饲料“绿色化”趋势将促使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比例不断提高 (26)2、不利影响 (27)(1)动物疫情的影响日趋加剧 (27)(2)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企业规模偏小 (27)(3)中国目前没有出台饲料中禁用抗生素的法规 (28)(4)缺乏国家标准 (28)八、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特征 (28)1、行业周期性 (28)2、区域性特征 (29)九、行业主要企业 (29)十、行业风险 (30)1、动物疫情风险 (30)2、行业依赖风险 (30)一、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1、行业监管体制(1)饲料行业我国饲料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部畜牧业司承担饲料行业管理的具体职责,主要职责有:组织拟定畜牧、饲料的行业发展战略及政策;提出行业发展重大技术进步措施;起草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拟定畜牧、饲料方面的标准并组织实施;编制饲料工业基本建设、综合开发和财政资金项目规划;负责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登记及进出口审批等;饲料行业所属行业协会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和中国畜牧业协会。
饲料行业的规章制度条例
![饲料行业的规章制度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c1af7e6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f.png)
饲料行业的规章制度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饲料行业市场行为,维护饲料市场秩序,保障饲料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饲料行业包括饲料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饲料生产包括饲料原料采购、加工、包装等环节。
第三条饲料行业从业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自律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第四条饲料行业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不断改进产品品质。
第五条国家对饲料行业实行监督管理,依法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维护市场秩序。
第二章饲料生产第六条饲料生产企业应取得相关生产许可证,严格按照生产许可范围生产。
第七条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各环节符合质量标准。
第八条饲料生产企业要求从合法来源采购原料,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质量合格。
第九条饲料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配方比例配制饲料,防止添加剂超标。
第十条饲料生产企业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饲料安全标准。
第三章饲料销售第十一条饲料销售商应取得相关销售许可证,严格按照销售许可范围销售饲料。
第十二条饲料销售商应对销售的饲料质量负责,确保产品安全。
第十三条饲料销售商应按照规定标示饲料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第十四条饲料销售商要求对饲料进行存储管理,避免受潮、变质等情况发生。
第十五条饲料销售商要求对饲料销售过程进行记录,保留销售记录备查。
第四章饲料运输第十六条饲料运输企业应取得相关运输许可证,严格按照运输许可范围运输饲料。
第十七条饲料运输企业应对饲料进行包装,防止污染和破损。
第十八条饲料运输企业应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运输过程安全。
第十九条饲料运输企业应对饲料运输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控,防止饲料受损。
第二十条饲料运输企业应对饲料运输过程进行记录,保留运输记录备查。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一条饲料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饲料行业市场监管。
第二十二条饲料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对饲料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饲料行业的质量风险与监管机制
![饲料行业的质量风险与监管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263f7a9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d.png)
饲料行业的质量风险与监管机制一、饲料行业的质量风险概述饲料是动物养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然而,在饲料行业中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风险,并且这些风险对农业生产、畜禽养殖以及人类身体健康都带来了很大威胁。
因此,建立起科学严格的监管机制,从源头上控制饲料质量风险,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饲料行业存在的主要质量风险1. 饲料原料问题: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高利益,采用低价劣质原料作为饲料原材料,这不仅会影响到动物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还可能含有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危害消费者健康。
2. 添加剂合规性问题:添加剂在饲料中起到改善品质、提高营养价值等作用。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益,可能会使用未经批准或不合规的添加剂,导致饲料质量安全风险增加。
3. 饲料生产过程问题: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违规添加药物、不当使用激素等行为,这些都会对动物健康和人类身体造成潜在威胁。
4. 饲料存储和运输问题:不合理的存储条件和运输方式可能导致饲料变质、霉变以及污染等问题,影响到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三、饲料行业监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饲料行业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加大对饲料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力的震慑效应。
2. 建立配方审批机制:完善饲料配方审批机制,确保所有使用于生产饲料的原材料均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科学且有效的检测手段进行验证。
只有经过严格审批程序并得到许可证书的配方才能被允许使用。
3. 加强监督抽检:建立健全的监督抽检机制,将对饲料质量的抽检范围扩大并提高频率,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
同时要求监管部门公开抽检结果,并及时通报给相关企业和消费者。
4. 优化监管机构功能与合作:建立一体化监管机构,整合各部门职能,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形成联防联控的合力,有效预防和处理饲料行业中出现的质量风险。
中国饲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中国饲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e1c56b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1.png)
中国饲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饲料行业属于“C13农副食品加工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饲料行业属于“C13农副食品加工业”之“C132饲料加工”之“C1329其他饲料加工”。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根据国务院公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中国饲料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以下简称“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原农业部畜牧业司)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
根据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以及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2年第5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国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实行生产许可管理。
显示,饲料行业自律性管理组织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于1985年成立的行业社会团体。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搞好行业规划,为政府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拟订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行业标准,并组织贯彻实施与监督检查;宣传普及饲料工业基本知识,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组织国内外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发展有关公益事业;向政府反映会员的意见、要求并提出建议。
2、行业法规政策近年来,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等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行业的企业登记、生产、经营等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及控制,实施行业准入,为饲料相关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饲料质量影响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一直是国家十分重视的行业。
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c675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9.png)
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一直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关政策对该行业的发展和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这一行业,中国政府在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相关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管。
在生产管理方面,政府严格规范了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安全要求。
同时,政府加强了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生产行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在产品质量方面,政府要求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输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同时,政府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了健全的审批和检测体系,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在市场监管方面,政府对饲料添加剂的销售和使用也进行了规范。
政府要求销售企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确保产品的合法合规销售。
同时,政府建立了严格的监管体系,对市场上的饲料添加剂进行定期抽检,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看,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相关政策在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管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提升饲料添加剂行业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未来中国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高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饲料生产监管制度汇编范本
![饲料生产监管制度汇编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6ad278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5.png)
饲料生产监管制度汇编范本一、饲料原料质量安全监管1. 饲料原料必须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饲料原料目录》规定品种,且质量符合《饲料原料目录》、《饲料卫生标准》、《饲料标签》中强制性要求。
2. 单一饲料原料必须由取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并具有相应产品批准文号的企业生产;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必须由取得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企业生产。
3. 禁止采购使用《饲料原料目录》规定品种以外的原料及霉变、超过保质期的原料;禁止采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批准文号的单一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
4. 饲料生产企业必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饲料原料验收制度和验收标准,对采购的饲料原料分批进行查验和检验。
同时,建立出入库管理制度,翔实记录原料通用名称、原料产地、生产企业(或供货单位)及联系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查验结果、查验人、入库人员、出库时间、使用去向、使用数量等信息。
二、饲料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监管1. 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2. 饲料生产企业应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并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交叉污染。
3. 饲料生产企业应加强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4. 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饲料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问题产品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 饲料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不得含有非法添加物,不得霉变、污染、过期。
2. 饲料产品包装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标签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电话、主要成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3. 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饲料产品销售记录,记录应包括销售产品名称、规格、数量、销售日期、销售对象等信息。
4. 饲料生产企业应定期对饲料产品进行质量监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2011年国务院609号令: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2011年国务院609号令: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fb83aeb669dc5022aaea007a.png)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1999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6号发布根据2001年11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产品,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本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保障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制度,对其生产、经营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负责。
第六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在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审定和登记第七条国家鼓励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
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保证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
第八条研制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前,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定申请,并提供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样品和下列资料:(一)名称、主要成分、理化性质、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检验报告、稳定性试验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和污染防治措施;(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试验机构出具的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饲喂效果、残留消解动态以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2b931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2.png)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一、背景饲料是养殖业的重要生产要素,饲料质量的优劣对养殖业的发展和畜禽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保障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本计划旨在制定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确保饲料质量的合规和安全。
二、目标1. 提高饲料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饲料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2. 加强饲料生产企业监管,全面落实质量安全责任;3. 提高饲料检验检测能力,确保饲料质量安全;4. 健全饲料质量监管体制,强化监督执法力量。
三、具体措施1. 加强饲料生产企业监管(1)建立健全饲料生产企业监管制度,包括生产许可证制度、备案登记制度等;(2)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强化现场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建立饲料生产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对违规企业进行惩戒,并公示其违法行为。
2. 提高饲料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能力(1)制定饲料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的基本标准和操作规范;(2)加强对饲料质量检测机构的资质认证和日常监督,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3)加强对饲料质量监测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检测水平和能力;(4)建立健全饲料质量检测网络,及时共享检测结果和警示信息。
3. 健全饲料质量监管体制(1)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建立健全饲料质量监测报告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饲料质量信息;(3)完善饲料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4)加大对违规饲料质量及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四、实施方案1. 建立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统一领导体制,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2. 拟定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年度计划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3. 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执法力量,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制度;4. 加大对饲料质量检测机构的资金支持,提高检测设备和技术水平;5. 加强饲料质量安全信息公开和发布工作,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6. 建立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饲料经营企业管理制度模板
![饲料经营企业管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f53372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6.png)
一、总则1. 为规范饲料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养殖户的利益,维护市场秩序,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饲料经营门店及员工。
二、经营质量管理1. 经营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宣传学习,带头向养殖企业宣传兽药饲料法规知识和安全使用知识。
2. 经营兽药产品的GMP证号、产品批准文号、产品包装标签、产品合格检测报告、生产企业信息等内容的审查,确保所经营兽药符合《兽药管理条例》要求。
3. 经营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审查合格证、产品标签、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及相应标识的审查,为用户提供安全、符合使用规定的饲料产品。
4. 不经营假、劣兽药,人用药品及违禁药物。
绝不经销瘦肉精”、蛋白精”等违禁物质;不经销无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的饲料产品;不经销假劣饲料,消除饲料不安全隐患。
5. 发现有使用、经销瘦肉精”、蛋白精”等违禁物质和假劣兽药、饲料的行为,及时向兽药饲料主管、监督部门举报。
三、经营规范化建设1. 积极加强兽药GSP经营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准的范围经营,不超范围经营。
2. 建立兽药饲料经营进货、销售记录,确保产品质量追溯。
四、员工管理1. 员工应具备一定的饲料行业知识,通过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2. 员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诚实守信,廉洁自律。
3. 员工应主动向养殖户提供饲料产品使用咨询,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
五、监督与考核1. 经营企业应定期对兽药、饲料产品进行质量抽检,确保产品质量。
2. 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员工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3. 经营企业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由经营企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人劳)[2000]10号
规定了饲料检验化验员、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饲料加工设备维修工三个职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并规定了培训和监督抽查的要
2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2001.06.04
农牧发[2001]20号
为加强兽药的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防止滥用饲料药物添加剂,本规范规定了在饲料长时间添加的和用于防治的兽药名称、含量、适用范围、停药期和注意事项
14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
2013.12.30
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
规定生产和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应当符合农业部公布的品种
15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2013.12.31
农业部令2013年第5号
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维护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秩序,保障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
20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2016.01.27
中发[2016]1号
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2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2016.02.06
国务院令第666号
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22
《农业部关于促进兽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04.22
农医发〔2016〕15号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创新营销发展模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深化对外合作,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提高监管能力,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产业发展措施。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19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
2015.05.27
农计发[2015]145号
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规划》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
16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
2014.01.13
农业部令2014年第2号
加强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17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2014.01.13
农业部令2014年第1号
规定了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规范措施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15.04.24
主席令第21号
9
《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
2012.05.02
农业部令2012年第4号
加强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管理,保障养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保证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并由农业部负责审核
10
《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
2012.10.22
1
我国饲料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及地方各级饲料主管部门承担饲料行业管理的具体职责。
饲料行业自律性管理组织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和中国畜牧业协会。
2
我国饲料行业涉及的主要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如下:
序号
名称
发布(修订)时间
发文形式/文件编号
主要内容
1
《关于印发<饲料工业行业检验化验员等三个职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2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的通知》
2016.08.17
国办发〔2016〕65号
考核主要从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和食品安全状况两个方面,对食品安全组织领导、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保障水平等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评议考核。
24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
2016.10.17
5
《饲料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2003.12.31
认监委2003年第19号公告
规定了饲料产品认证证书、认证标识的管理制度
6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
2009.06.18
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
指导饲料企业和养殖单位科学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和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9修改)
3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
2001.07.12
财税[2001]121号
规定免税饲料产品范围及饲料免征增值税的管理办法
4
《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2.07.31
国办发[2002]42号
指出饲料生产和安全监管的目标,提出优化饲料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推进饲料业科技进步、依法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深化饲料企业改革、加强对饲料工作的领导的具体意见
2009.08.27
主席令第33号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损害赔偿
8
《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2012.05.02
农业部令2012年第5号
企业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应向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申请核发批准文号,提交资料和样品,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委托省级以上饲料质量检测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复核检验
农业部公告第Leabharlann 849号加强饲料生产许可管理,保障饲料质量安全,设立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应当符合本条件。
11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
2012.10.22
农业部公告第1849号
对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机构、人员、厂区、布局与设施、工艺与设备、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规定了许可条件。
12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
2013.02.1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
规定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研究开发属于国家鼓励发展产业
13
《饲料原料目录》
2013.12.19
农业部公告第2038号
将大豆磷脂油粉等8种饲料原料增补进《目录》,对豆饼等8种原料的名称或特征描述进行修订,将酿酒酵母培养物等3种产品从《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转入《目录》。